俗話說得好,要想生活過得去,頭上必須一點綠。不知從何時開始綠色已經成為了出軌的象徵。所以很多人買帽子或者衣服的時候往往不會選擇綠色的,尤其是帽子,甚至都不肯也不敢輕易戴綠帽子,因為一旦這樣輕易戴綠帽子,就很容易被人誤會為被另一半背叛了。綠色也被稱為綠色原諒色。只是為什麼代表出軌的帽子是「綠帽子」呢?怎麼不是其他什麼顏色呢?
就這樣綠帽子就和出軌掛鉤了。
Ⅱ 什麼是綠帽子
古時候,有一對夫妻,妻子是一位主婦,生得嬌艷可人、風韻猶存,平時在家裡做點
線活。因生得貌美,早就已招徠一些狂蜂浪蝶追求,丈夫是一個生意人,要經常到外
去做生意,兩口子的日子過得也富裕,在丈夫外出的日子裡,妻子就不免枕冷襟寒、
寞難耐,終於有一天,妻子忍不住跟街市一個賣布的好上了,在丈夫外出做生意的時
候,他們就巫山雲雨地在一起廝混。有一次,丈夫回家後三個月都沒有外出,直煎得那個賣布的天天在他們家附近打轉,一天,丈夫騎著馬到城外打獵去了,經過街市,那賣布的見了非常高興,以為他又要外出做生意,當晚就迫不及待地竄進了妻子的卧室,准備和相好幽會,當晚丈夫回來了,幾乎將他逮了個正著,妻子也嚇了個半死,那賣布的只好哆嗦在人家的床底一整晚。這件事後,妻子就向那賣布的要了一塊綠色的布料,做了一頂帽子給丈夫,還和那賣布的約定,當你看見我丈夫戴上綠帽子外出的時候,你就可以來了。過了幾天,丈夫又要外出做生意了,妻子趕緊拿出那頂綠帽子對丈夫說:「外面的風沙大,戴上就不會弄臟了頭發,這顏色讓你看起來很俊,以後你每次外出我都為你做一頂,就像我跟在你身邊一樣,你就不用牽掛我了」,丈夫聽了很開心,以為自己真的很俊,於是高高興興戴上那頂綠帽子,騎著馬得意洋洋穿過街市,到外地做生意去了,當晚,他妻子就和那賣布的睡在他的床上。以後,那個賣布的凡見了那丈夫戴著綠帽子外出時,心裡都不禁心花怒放:「哈!你的綠帽子真是很俊,不過今晚該到我俊了」。於是,綠帽子的說法就這樣傳下來了。
現在就是老婆背著丈夫與別的男人有性關系,意思就是老公戴了綠帽子
Ⅲ 綠帽子的由來是什麼
明朝建立以後,朱元璋對一些元朝舊制度進行改動和摒棄,這其中就包括對娼妓服飾和家屬頭巾顏色等內容。
洪武三年,朱元璋下詔規定:包括教坊樂人和戲子等都要戴青巾,而娼妓家屬男子改為頭戴「綠色頭巾」。
不僅如此,朱元璋還規定:娼妓家屬男子戴綠頭巾以後,還必須在腰間繫上紅褡膊,足穿帶毛豬皮鞋,走路只准在道路兩邊走,靠邊站等。由此,綠頭巾、綠帽子正式定型。
朱元璋此舉意外對娼妓家風不正的處罰和羞辱。在當時,男子戴綠頭巾、綠帽子,就說明家裡出了娼妓,說明這家的女兒或者妻子在外同別的男人行苟且之事。
久而久之,「綠帽子」如今就演變成了出軌的代言詞。
(3)為什麼是綠帽子擴展閱讀:
相關傳聞:
民間傳聞是在古代時期,有一對夫妻,丈夫是商人,由於常年外出經商以至於讓妻子獨守空房。長此以往,在家的妻子就和別的男人好上了。
但是丈夫經商有時也並非都出遠門,以至於某次主婦和情人在家幽會時,被丈夫突然回家嚇個半死,還好相好躲在床底一夜躲過了一劫。
後來,為了預防這樣的事再發生,主婦決定,給丈夫做一頂綠帽子,並且告訴情夫,如果丈夫出門戴了綠色帽子,說明他要出遠門,你可以來找我。
時間一久,鄉里的都知道了,只有丈夫蒙在鼓裡。以至於主婦丈夫被調侃到:戴綠帽子出門的人,意在暗指家裡媳婦的不忠。
Ⅳ 為什麼「綠色」形容出軌「綠帽子」咋來的
元明時期法律規定娼妓家人、教坊司伶人必須裹綠頭巾,久而久之沿襲下來「綠帽子」就成了侮辱人的用詞。
綠帽子隱含的意思是一個男人自己的女人和別的男人偷情、相好,那麼這個男的就被稱作是被戴了綠帽子。被人戴綠帽子是件很不光彩、很丟人、丟臉面的事情。
而郎瑛的《七修類稿》進一步指出了「綠帽子」是說法來歷。「吳人稱人妻有淫者為綠頭巾,今樂人朝制以碧綠之巾裹頭,意人言擬之此也。原唐史李封為延陵令,吏人有罪,不加杖罰,但令裹碧綠巾以辱之,隨所犯之重輕以定日數,吳人遂以著此服為恥意。今吳人罵人妻有淫行者曰綠頭巾,及樂人朝制以碧綠之內裹頭,皆此意從來。但又思當時李封何必欲用綠巾?及見春秋時有貨妻女求食者,謂之娼夫,以綠巾裹頭,以別貴賤。然後知從來已遠,李封亦因是以辱之,今則深於樂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