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海軍軍服為什麼是白色的
海軍軍服是白色是因為軍服顏色首先具有實戰時候的掩護作用,最早是與保護色相關聯的。顏色接近海水和浪花的顏色。比如海軍的白色和藏青色,空軍的天藍色,陸軍的草黃色。
同時,軍服是軍人的外在標志,是國威、軍威的象徵。現在的海軍軍服以白色和藏青色為主色調。海軍冬季常規軍服為藏青色,夏季常規軍服上身漂白色,下身藏青色。
具體案例:
1955年9月16日,國務院召開第18次會議,通過了軍銜服裝的報告,並確定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銜、服裝從10月1日起實行。全套軍銜服裝定名為55式服裝。這套服裝初步建立了常服、禮服、工作服系列,確定了新的服裝式樣和用料,設置了寓意鮮明的標志符號,部隊軍容儀表煥然一新。
1965年,所有軍人摘下佩戴了將近10年的五五式帽徽、領章和肩,全軍上下開始穿著65式軍服。在65式軍服里,無論陸海空三軍,款式一律以中山裝為藍本,棉布面料,軍種區別是顏色,陸軍草綠色,海軍灰色,空軍綠上衣藍褲子。
識別符號一律是紅五星帽徽和紅領章。男女官兵一律是戴解放帽。官兵的唯一區別就是軍服上衣的口袋,軍官四個,士兵兩個。
三香社區的季國雄已經80多歲,他從小就有當兵的夢想,在18歲時毅然響應國家號召,光榮的當上了一名海軍戰士。由於有較好的文化基礎,又勤奮刻苦,
於是從水兵、舵手、航海班長、航海長提升為副艦長,其所在艦艇被評為「海軍一級模範艦」。參加過多次戰役的季國雄向來以國為榮,在時代中不斷拼搏奮進。
⑵ 為什麼海軍的制服是白色的
海軍軍服被裝多採用藍色白色是代表大海。傳統海軍制服除了顏色不同於陸軍,式樣上也獨具特色,如水兵採用帶披肩的水兵服,戴無檐水兵帽;軍官黑色冬服為大翻領雙排扣西服式樣,採用金色袖紋表示軍銜;白色夏常服則為立領等等
⑶ 海軍里,為什麼軍官和士兵的軍裝不一樣
因為海軍的軍官服和士兵服本來就是有區別的,最大的區別在帽子。海軍軍官服的帽子是大圓帽,而海軍士兵服的帽子前端沒有圓形前端,後面有2根飄帶。
海軍士兵戴的無檐帽。通常為白色或藍色,帽檐為硬圈,其外表為黑色,前方一般標有文字;帽檐的後方有兩條黑色的飄帶,有的飄帶上亦標有文字,有的飄帶上還印有勛章的綬帶等識別標志。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水兵帽帽檐和飄帶的前方均標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字樣。
水兵(特指義務兵和士官)內衣穿的一直是海魂衫(陸軍、空軍士兵原來就是襯衣)和水兵服,屬於全世界水兵的統一服裝(都有兩條海軍飄帶、樣式都大同小異),而軍官則與陸軍、空軍、火箭軍一樣的解放軍制服(其中包括過去的65式軍裝和現在的07式軍裝)。
(3)為什麼海軍制服是雙排扣西服擴展閱讀:
海軍無檐水兵帽
19世紀初,無檐水兵帽取代了漆布水兵帽而風行於世界各國海軍。水兵帽無檐,主要是避免艦艇高速航行時帽檐兜風和使用觀察儀器時帽檐碰壞儀器;水兵帽的硬檐圈對水兵的頭部有保護作用,使他們不至於因海上顛簸而碰傷頭部;水兵帽的飄帶既可以做風向標使用,也可以用以系住帽子不使其脫落。
關於水兵帽飄帶的來歷,在早期雖然主要是為了測試風向而設計的,但還有另外一種說法。1805年,法國拿破崙軍隊入侵英國,英國海軍統帥納爾遜率領艦隊與法國艦隊激戰,打敗了拿破崙艦隊。戰中,納爾遜將軍重傷身亡。英國皇家海軍為他發喪時,全體水兵都在帽後綴上兩條黑紗,表示悼念和敬重。自此以後,英國海軍士兵帽就正式綴上了兩條黑色飄帶。由於飄帶所具有的測風和裝飾作用,逐漸為各國海軍所仿效。
⑷ 為什麼各國海軍士兵的制服都有塊披肩帽檐都是黑色的
大部份國家海軍的水兵制服的上衣都是無領且背後披有一塊方布披肩,而且衣服是套頭式兩脅下拉煉的式樣. 無領據說是為了避免壓迫喉部容易造成暈船嘔吐,背後方布據說是為了防止長發污染了制服背後 (從前水手多蓄長發),但有一說是為了可以豎起在耳旁聽遠方傳來之聲音. 至於套頭及兩脅拉煉則是因為艦內空間有限且常需攀爬樓梯桅桿,所以服裝必須很利落.
水兵帽設計成無檐其功能是當艦艇航行在海上時帽子不容易為強風吹走,其次在瞄準儀器或看望遠鏡時帽檐不致造成妨礙 (一般有檐帽要向後轉). 許多國家的水兵帽後有兩條帽帶在腦後飄呀飄,當初這兩條帶子是有測風向的作用的, 但現在則成為裝飾物了。
帽子前緣還有一條黑色橫帶,其實這里最早是用來綉軍艦或部隊名的. 此外法國海軍的水兵帽頂還有一個紅絨球,這是因為當年軍艦內部很低,水兵一不小心就會撞到頭頂而流血,此時往往需要墊一塊紗布止血,幾經演變成為今日獨具特色的紅絨球.
⑸ 為什麼海軍常服有兩種顏色
海軍白色軍服雖然漂亮,但是易臟,且白色冬裝顯得過於臃腫。
所以,海軍冬季常服和禮服是深藍色的。在艦上穿的作訓服一律是深藍色的。
只有夏裝的常服和禮服是白色的。
07式軍裝海軍部分異常復雜,大致可分為:禮服(全白),常服(春秋、冬各一套),夏服(長短袖各一套),作訓服(藏青、海洋迷彩各一套),輔助服裝(軍官毛衣、士兵絨衣、軍官羊毛呢大衣,士兵派克式棉大衣)等等。
禮服不用說了,閱兵式上常見,全白,雙排扣,戧駁領,配金色綬帶。(當然三軍儀仗隊海軍部分配發儀仗隊禮服:單排扣扎白腰帶、馬靴。這個極其罕見,不在此討論了。呵呵。)
常服2套,全白色春秋,單排扣,小翻領,不扎外腰帶,不掛綬帶。藏青色春秋,雙排扣,戧駁領,不扎外腰帶,不掛綬帶,無肩章,改為袖章識別軍銜。
冬裝1套,式樣與藏青春秋幾乎完全一樣,除了料子更厚,顏色深到幾乎為黑色。可外套羊毛呢子大衣。
夏服(長短袖各一套),注意,有全白和白+藏青褲子2種搭配。夏常服短袖:有全白和上白下藏青兩套。相應地,皮帶、皮鞋、襪子也各有黑白色一套。這是海軍獨有的,很自豪哦!
通常,工作訓練生活場合,著上白下藏青,配黑色貝雷帽,黑腰帶皮鞋襪子,不扎領帶,用於普通不太正式的場合。(因為全白色實在太容易臟啦!)正式集會、外事活動、閱兵、隆重場合,著全白,扎領帶,帶大檐帽,白腰帶皮鞋襪子。
當然現在有些部隊著裝不規范,因為07式剛配發不久,而且搭配繁多,以後會逐步糾正的。
作訓服一般用於艦艇工作,耐磨耐臟。海洋迷彩不是所有海軍都發,只有海軍陸戰隊和參加2009大閱兵的部隊才發。官兵樣式一樣。比較酷!!
輔助類服裝一般不單獨穿,比如毛衣一般不外穿,大衣必須內套冬常服等等。
禮服、常服、全白夏裝一般搭配大檐帽,女軍人搭配卷檐帽。上白下藏青夏服,配黑色貝雷帽,黑腰帶皮鞋襪子。作訓服搭配作訓帽著作訓靴子。
水兵春秋冬著全白或藏青水兵服,搭配水兵帽;夏季著上白下藏青夏服,配黑色貝雷帽。
⑹ 海軍軍裝為什麼有兩種
根據07式的軍服制度看,常服有兩種:夏季常服是短袖的全白服,春秋冬季則已經有了深藍色的常服。隊列禮服:春秋常服的全白制服。所以什麼場所、穿什麼顏色、款式衣服有嚴格規定。
深藍色海軍常服袖口:
按照人民解放軍07式海軍軍服中規定的袖章標志方法,將官採用寬道與中道袖章組合,校官和尉官則分別是中道與窄道袖章,因為校、尉官的袖章不像一些西方國家那樣,將窄道、中道加以組合,以互作參照便於識別,因而要通過07式海軍袖章區別校、尉官,則只能直接觀察其袖章寬度。從公布的袖章寬窄數據以及一些照片看,主要存在校官、尉官的袖章金飾寬度區別不明顯的問題。07式海軍袖章規范,校官用的中道袖章寬度是1.7厘米,尉官的寬度為1.5厘米,相差僅有0.2厘米,如果不是放在一起加以對比,很難讓人一目瞭然。而目前通行的英美傳統袖章的寬度組合方案為,寬道袖章的寬度等於、大於中道袖章寬度的3倍以上,中道袖章的寬度不小於窄道袖章的2倍,如此其識別性就強得多。由此還可以看到,與西方傳統的中道袖章寬度1.2厘米左右的制度相比,07校官袖章的1.7厘米寬度顯得過寬,而與西方傳統的將官寬道袖章寬度4~5厘米的制度比,將官3.3厘米寬的寬道袖章又顯得略窄,由此導致組合使用時,中道軍銜略顯臃腫,寬道軍銜略顯單薄。
顯然是已經預料到這一問題,作為補充識別物,07式海軍袖章格外設計了材質不同的金色五角星,以區別將、校、尉官。其中將官的五星使用印度絲盤結,校官的採用磨砂面金屬星,尉官採用光潔面金屬星,但是由此必然會引起金屬星與袖章存在質地、色澤上的差異,不利於外觀的劃一性。
以英式袖章為代表,用以區別軍銜高低的袖章頂端,會有額外的裝飾物加以點綴。英國海軍採用的是與袖章材質相同的金屬絲圓環,美國、德國海軍使用的是朝向略有區別的五角星,日本海上自衛隊則選用的是傳統的櫻花。這種袖章之上的點綴,恰好是彌補各國深藍色海軍常服在外觀上沒有多少區別的有益補充,07式海軍袖章上出現的五星,則有些不夠凸顯人民解放軍的特色。歷史上,30年代的民國海軍服制中,根據當時中國的國徽重要構成圖案——嘉禾,將英式的金屬絲圓環變幻為中國化的嘉禾環,就是十分值得借鑒其思路的點睛之筆。
參考:鳳凰網--共和國海軍07式軍服
http://news.ifeng.com/mil/special/haijun60years/hisotory/200904/0409_6149_10995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