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服裝品牌 > 旗袍的扣子在左邊是什麼意思

旗袍的扣子在左邊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1-07-19 05:11:56

Ⅰ 衣服上的扣子為什麼在左邊

鈕扣大約出現在公元12世紀。那時,男人把它綴釘在衣服上,作為一種裝飾,正如女人把貝殼串掛在脖頸上一樣。由於它那獨特的美觀性,女人也隨之採用了。現代人把鈕扣釘在袖口、肩頭等部位,都是在審美方面繼承了中世紀的作法。後來,古人在生活中發現,鈕扣不僅可做裝飾,還可以把它與衣服上的洞眼扣在一起,使敞開的衣襟更好地合攏起來,起到保暖擋寒的作用。
鈕扣找到了它的實用價值之後,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鈕扣。接著而來的就是它的釘法。當時的貴夫人、太太、小姐,起居穿扮靠傭人服侍,為了便於對面扣衣,把鈕扣釘在衣服左邊就能使傭人很順手--靈活的右手捏住鈕扣朝左手扒開的衣孔里塞進去。勞動階層的婦女為了適應生活和生產的需要,也把鈕扣釘在衣服的左邊,只有這樣,她們才能一邊用左手托住懷里吃奶的孩里,右邊的衣襟自然地搭蓋住孩子的頭部,一邊騰出右手進行勞作。而當時的男人呢,由於經常
遇到角斗或戰斗的的危險,為了避免持刀劍的右手凍僵或使右手能夠輕巧地取出藏在衣內的暗器,剪縫師便挖空心思把鈕扣釘在衣服右邊,以圖方便。這樣,鈕扣"女左男右"的釘法便成為一種傳統,從中世紀一直沿續至今。

Ⅱ 請問滴水領旗袍,領口的扣子應該是扣圈在左邊還是右邊就是扣圈扣扣球,應該是右扣左,還是左扣右呢

右邊是洞左邊是頭,不管什麼款式的旗袍都一樣,方向都跟領子走!旗袍都是右邊是攀左邊是扣頭

Ⅲ 為什麼女士服裝的扣子都定在左邊

針對不同購買群體對服裝功能的不同需求,成衣商採用相應的統一標准,這一點不足為奇。但奇怪的是,女士適用的標准跟男士的恰巧相反。如果標准完全是隨便制定的,那就算另外一回事。可男士標准明明也可以適用女士。畢竟,全世界90%以上的人(不分男女)都是右撇子,用右手從右邊扣紐扣要容易得多。那麼,為什麼女裝紐扣在左邊呢?這個例子得由歷史說了算。記得17世紀,紐扣最初問世時,只有富人的外套才釘紐扣。按當時的風俗,男士自己穿衣服,女士則由僕人幫著穿。女士襯衣上的扣子釘在左邊,極大地方便了伺候女主人的僕人們(大多為右撇子)。男士襯衣的扣子在右邊,不僅因為大多數男士是自己穿衣服,還因為用右手方便拔出掛在左腰的佩劍,這樣就不容易被襯衫兜住。如今還有僕人伺候穿衣的女士恐怕所剩無幾,為什麼女裝扣子仍然留在左邊呢?規范一經確定就很難改變。既然所有女裝扣子都在左邊,要是有哪家成衣商提供扣子在右邊的女士襯衣,那就很冒險。畢竟,女士們早就習慣了從左邊扣扣子,一旦扣子換到右邊,她們還得培養新習慣,改用新技巧。除卻這一實際困難,部分女士恐怕還覺得,當眾穿扣子在右邊的襯衣叫人尷尬,因為看到的人會以為她穿的是男士襯衣。

Ⅳ 為什麼女裝的扣子大部分都在左邊

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大部分男裝的扣子都是安裝在右邊的,而女裝的扣子則是安裝在左邊的。可是,全世界大部分的人都是右撇子,用右手扣扣子明顯比左手容易得多,為什麼女裝的扣子是安裝在左邊的呢?

Ⅳ 旗袍開衩在左和在右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

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中國婦女開始領悟到「曲線美」,對旗袍不斷改進,推陳出新,力求把自己優美的身材曲線表現出來。
但這並非一帆風順,於是中西文化沖突的「拉鋸戰」,便被縫在旗袍上……
從滿族婦女的服裝到流行長久的各款旗袍,首屆中國民族服裝服飾博覽會上展出的旗袍系列,使人們可以從中看到記錄其上的近代中西文化交流思想史。
旗袍原是滿族婦女服裝,本世紀二十年代初,漢族婦女開始穿著。一千多年來,在濃厚的封建禮教氛圍中,中國女裝的裁製一直採用直線,胸、肩、腰、臀完全平直,女性身體的曲線毫不外露。旗袍也保持著這種特色。
旗袍表現曲線美
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中國婦女開始領悟到「曲線美」,對旗袍不斷改進,推陳出新,力求把自己優美的身材曲線表現出來。但這並非一帆風順,於是中西文化沖突的「拉鋸戰」,便被縫在旗袍上。
二十世紀初期,盛行「旗袍馬甲」。也就是內穿喇叭型寬大袖子的短襖,外套前後擺及地的無袖長馬甲。一九二六年,短襖和長馬甲合二為一,成為現代旗袍的最初款式。以後兩年,旗袍在邊、袖、襟、領等處作了一些改動,增加了裝飾,出現繁復的變化。但仍保持舊式旗袍馬甲的平直寬大風格,襲用傳統的直線裁製方式,顯露不出女性的窈窕身段。二十年代後期和三十年代,圍繞思想潮流的此消彼長,旗袍在長短、寬窄、開衩高低以及袖長袖短、領高領低等方面展開「較量」。
開衩時高時低
1929年,受歐美短裙影響,原來長短適中的旗袍開始變短,下擺上縮至膝蓋,袖口變短變小。後來又有校服式旗袍,下擺縮至膝蓋以上1寸,袖子採用西式。
這一改變遭到輿論非議,1931年後旗袍又開始變長,下擺下垂。三十年代中期,旗袍長度發展到極點,袍底落地遮住雙腳,稱為「掃地旗袍」。原先能遮住手腕的旗袍袖子縮短至肘部。以後袖長越來越短,縮至肩下兩寸,1936年後幾乎無袖。
過去的旗袍是不開衩的,旗袍在縮短袖子時,也悄悄地在左邊開了低衩。後來衩越開越高,漸漸高及膝部,高到大腿。由於有人反對,袍衩一度回到膝蓋以下。但輿論壓力一減小,袍衩又迅速升高,1933年後流行大開衩旗袍。
傳統旗袍是上下一條直線,外加高高的硬領。三十年代初期,袍腰開始日積月累地收縮,到一九三四年後,女性身材的曲線終於全部顯露出來。高聳及耳的領子也逐漸變矮,後來有的成了無領旗袍。
在傳統與現代、維護傳統的「善」與追求美的思想潮流碰撞中,旗袍越來越貼近時代、貼近生活,脫離原來的樣式,變得經濟便利、美觀適體。
文革也革旗袍的命
但是,從五十年代到改革開放前的一段時期,旗袍被說成「四舊」、「封、資、修」。國家主席劉少奇夫人王光美出國訪問穿了一身旗袍,在「文革」中竟成了一大罪狀。
中國的改革開放,促進了思想大解放,原來單調的黑、灰、藍色被五彩繽紛取代。消失三十餘年的旗袍又重新穿在愛美女士的身上。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範文海說:「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旗袍成為一種中西合璧、具有海派風格的女性服裝,成了中國婦女的國服。」
中國的民族服裝服飾難以計數,僅在本屆博覽會展出的就有三千四百多套。盡管民族服裝很美,但由於縫制復雜,穿著煩瑣,很多人已不再穿著。但旗袍卻在不斷的推陳出新中日益受到青睞,成為中國一道流動的風景。

Ⅵ 為什麼女人的衣服扣子在左邊

鈕扣大約出現在公元12世紀。那時,男人把它綴釘在衣服上,作為一種裝飾,正如女人把貝殼串掛在脖頸上一樣。由於它那獨特的美觀性,女人也隨之採用了。現代人把鈕扣釘在袖口、肩頭等部位,都是在審美方面繼承了中世紀的作法。後來,古人在生活中發現,鈕扣不僅可做裝飾,還可以把它與衣服上的洞眼扣在一起,使敞開的衣襟更好地合攏起來,起到保暖擋寒的作用。
鈕扣找到了它的實用價值之後,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鈕扣。接著而來的就是它的釘法。當時的貴夫人、太太、小姐,起居穿扮靠傭人服侍,為了便於對面扣衣,把鈕扣釘在衣服左邊就能使傭人很順手--靈活的右手捏住鈕扣朝左手扒開的衣孔里塞進去。勞動階層的婦女為了適應生活和生產的需要,也把鈕扣釘在衣服的左邊,只有這樣,她們才能一邊用左手托住懷里吃奶的孩里,右邊的衣襟自然地搭蓋住孩子的頭部,一邊騰出右手進行勞作。而當時的男人呢,由於經常
遇到角斗或戰斗的的危險,為了避免持刀劍的右手凍僵或使右手能夠輕巧地取出藏在衣內的暗器,剪縫師便挖空心思把鈕扣釘在衣服右邊,以圖方便。這樣,鈕扣"女左男右"的釘法便成為一種傳統,從中世紀一直沿續至今

與旗袍的扣子在左邊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帽子前片素材 瀏覽:521
寬松白色襯衣配什麼褲子 瀏覽:296
羽絨服不太臟如何機洗 瀏覽:152
賣帽子可以掙到錢么 瀏覽:402
韓系男襯衫價格及圖片表 瀏覽:211
寬松棒球服棉衣搭配什麼褲子好看嗎 瀏覽:717
小裙子怎麼搭配一身 瀏覽:931
青島賣旗袍的實體店 瀏覽:123
乾洗跑棉的羽絨服多少錢 瀏覽:732
校服是黑白的人是黑的 瀏覽:706
灰色的褲子可以配什麼上衣 瀏覽:621
初中生校服尺碼怎麼訂 瀏覽:347
韓國代購外套秋多少錢 瀏覽:553
方臉男適合什麼帽子圖片 瀏覽:321
戴支具怎麼穿褲子 瀏覽:559
呢大衣胖mm女裝哪個牌子好 瀏覽:421
金絲絨旗袍長款品牌 瀏覽:166
穿旗袍適合跳的舞 瀏覽:445
男童輕薄款羽絨服多少錢一件 瀏覽:951
廣東集優快時尚公司怎樣 瀏覽: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