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哥弟褲子2碼是多大
你好請問。我平時穿褲長(28.5)尺,腰圍(2.3.)尺.應該買什麼碼適合穿?.
② 2尺2是什麼碼的褲子
男士2尺2腰圍,約為73cm,建議穿L碼,M碼的話太小,影響舒適度和健康。
③ 如何挑選褲子尺碼 腰圍2尺2.5要什麼碼的褲子
85cm是2尺4寸多,不到2尺5。
2尺4寸的腰圍是80cm。2尺5寸是83.3cm。
買的2尺9穿不了,可能褲子尺碼嚴重不標准,嚴重偏小。或者就是lz把自己腰圍量錯了,呵呵。
④ 哥弟褲子尺碼/2碼/3碼/4碼/5碼/6碼代表的尺寸是多少
1碼對應 :155 S碼;2碼對應:160/84 M碼;3碼對應:165/88 L碼;4碼對應 :170XL碼;5碼對應:175 XXL碼
(4)褲子2碼是什麼碼擴展閱讀:
1、哥弟女裝,源自於台灣的品牌,創立於1977年。「哥弟」的名稱源於創立人希望塑造兄弟間同心同德、艱苦創業的理念,同時還蘊含了全家和睦、永不分離的感情寄託。
2、哥弟女裝的品牌定位是30歲以上的白領女性,它所表達的主題是在緊張中鬆弛,在成熟端莊中不失時尚的品牌理念。哥弟女裝一直想宣揚中國的儒家文化,但在哥弟的款式上,又凝聚了西方很多的服裝元素。
3、哥弟女裝是應用市場細分化策略比較成功的服裝品牌之一,30歲以上這一年齡段的女性消費者生活講究,需要得體而漂亮的衣著,但傳統著衣觀念和身材的限制,將她們阻隔在流行與時尚品牌之外,而她們恰恰就是扎扎實實的實力消費群。哥弟女裝成功的秘密就在於解決了上述這些人的穿衣問題。
4、哥弟品牌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市場細分化策略的選擇得當,在其他品牌把產品大都定位在年輕人身上大做文章,激烈競爭時,哥弟瞄準中年白領這一中堅市場,從服裝設計、營銷網路到形象設計都做足文章,從而也獲得了這一年齡段消費者的青睞,並在國內女裝的銷售額上一直名列前茅。
⑤ 褲子2尺2,2尺3的腰圍是多大號(282930)
褲子尺寸的換算有幾個公式:厘米x0.03=尺;尺x10+7=碼;;厘米x0.3+7=碼。
所以,根據換算可以得到:
77厘米=2.3尺=30碼。
73厘米=2.2尺=29碼。
70厘米=2.1尺=28碼。
66厘米=2.0尺=27碼。
63厘米=1.9尺=26碼。
60厘米=1.8尺=25碼。
(5)褲子2碼是什麼碼擴展閱讀:
正確的腰圍測量方法
測量腰圍是一種了解心血管病患病風險最簡便的方法,只需要一根皮尺就可以做到。
正確量腰圍的方法,是在自然站立、兩腳分開30-40厘米的情況下,用一根沒有彈性、最小刻度為一毫米的皮尺,放在被測胯骨上緣與第十二肋骨下緣連線的終點(通常是腰部自然最窄部位)。
沿水平方向圍繞腹部一周。測量時、皮尺要緊緊的貼在皮膚上,但不能勒著皮膚;在正常呼氣末尾測量腰圍的長度,精確至毫米。最好請家人幫助測量,以避免視覺誤差。
中國人的腰圍參照亞洲標准,如果男性腰圍超過90厘米,女性超過85厘米,就表示肥胖。
男性腰圍超過94厘米,患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風險會增高,腰圍超過102厘米被視為高風險。女性腰圍81厘米是危險臨界點,89厘米是高風險臨界值。
⑥ snidel的褲子有2碼么
沒有。均碼或者0,1碼。
⑦ 那種原單的褲子 尺寸有寫 0碼 1碼 2碼的 相當於中國的多少碼
一般應該是0、1、3、5、7、9、11等碼標吧?
如果是這樣的。7是M碼!以此類推!
⑧ 韓國褲子2碼是什麼碼
國產褲子二碼是什麼碼的話?這個是韓國的一個嗯,標碼的分類,他跟國際上是不通用的
⑨ 2碼的褲子是什麼尺寸
其實就是尺數+7=碼數
34碼-7=27 就是2尺7
30的褲子減7就是2尺3的腰圍, 依此類推......
26號褲子:1尺9寸,臀圍:2尺6;褲長:一米零三(厘米);
27號褲子:2尺0寸,臀圍2尺7;褲長:一米零五(厘米);
28號褲子:2尺1寸,臀圍2尺8:褲長:1米零八(厘米)
26-28號牛仔褲是比較多人適合的尺碼!
29號褲子:2尺2寸,臀圍2尺9;
30號褲子:2尺3寸,臀圍3尺;
31號褲子:2尺4寸,臀圍3尺1 ;
32號褲子:2尺5寸,臀圍3尺2;
33號褲子:2尺6寸,臀圍3尺3
⑩ 女裝2尺2的尺寸是什麼碼
女裝2尺2的尺寸是29碼。
腰圍換算公式:
英寸換厘米——1英寸=2.54厘米(26英寸X2.54厘米=66厘米)
市尺換厘米——1市尺=33厘米
腰圍計算方法:
男性:身高(cm)÷2-11(cm)
女性:身高(cm)÷2-13(cm),±5%為正常范圍。
(10)褲子2碼是什麼碼擴展閱讀
服裝尺寸主要測量部位:
1、胸圍 (B0):沿胸部最豐滿處圍量一周。測量時要注意皮尺保持水平,緊度要保證人體正常的呼吸量。
2、腰圍(w0):沿腰部最細處圍量一周。
3、臀圍(H0):沿臀部最豐滿處圍量一周。
4、肩圍(S0):分別從人體前、後水平測量左右肩端點之間的距離(稱為前後肩寬),取二者之和。(一般可視為前肩寬的2倍)
5、頸圍(N0):在頸根處圍量一周。
6、身高(h0):頭頂至腳底的普通距離。
7、上體長:頭頂至恥骨聯合處的高度。值得指出的是,上體長不一定等於身高的一半。
除此之外,還有頭圍、胸下圍、臂根圍、上臂圍、前臂圍、腕圍、下腰圍、臀上圍、大腿圍、小腿圍、踝圍等等,但是不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