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职业正装 > 旗袍秀培训手位讲解视频

旗袍秀培训手位讲解视频

发布时间:2021-07-16 20:47:15

旗袍走秀的基本手势有哪些

旗袍走秀的基本手势

1.叉腰

叉腰可以说是旗袍走秀的基本手势,有单手叉腰或者双手叉腰,不是为了叉腰而叉腰。或者是双手交叉,右手放于左手上。叉腰的一只手要放在身材最细的部位,才能更有曲线感,背要挺直,稍微向后仰,显出端庄大方。

叉腰这个动作虽然模特的经常性动作,但绝不是随意发挥的,为了展示服装,最重要的是要显示服装的特性。

❷ 舞蹈入门手位斜下,旁平,斜上,前平位怎么解释

舞蹈入门手位斜下,手臂伸直,手指尖指向左右斜下方的位置,胳膊位于身体两侧,注意手臂与身体之间保留一定距离。

手位的基本训练

(1)掌:分男掌、女掌。男掌手指伸直,虎口张开,四指并拢与大拇指分开,女掌手指伸直、虎口收紧,拇指向中指靠拢,但不要贴紧。

(2)手臂的基本位置

1、拉山膀:两臂弧形侧举,高度与肩平,小臀微向里屈,手腕梢扣、掌心向外,掌背朝里手指微向上。

2、按掌:手按于身前,臂成弧形稍低于胸部,手指微向上,手心对前斜下方,从肩到手形成一个弧形。

3、托掌位:手臂举至头,手的位置在额前上方,手心向斜上方,食指对眉梢。

4、单山膀:先双手叉腰,然后右手由下经身旁向上撩掌至头的前上方、然后再下落切掌至胸前。

5、双山膀:先双手叉腰,然后左手做单山膀动作,接着,右手、左手一起做撩掌和切掌至胸前,这时躯干和头都微向左侧,成双山膀姿势。

6、顺风旗:一手做单山膀,另一手做托掌。

(3)手臂的基本动作概念

1、撩掌:手臂由下方至头上方的动作,用手带动,动作时,手背朝上。

2、切掌:掌的外侧向下,手背向外,如刀切状。

3、分掌:手由胸前经过头上方至侧或侧下方的动作,做动作时,手背用力向外分。

4、穿掌:与分掌动作大致相同,但不同之处,在分手时手背向外,指尖向上伸,伸至头上方翻碗,手心向上,然后手心向侧分开,还有一种是指尖向上,从身体侧边伸出,手臂朝外。

5、端掌:手由侧经下方端起到胸前的动作为“端掌”。与按掌位置相同,但与按掌不同的是,手心朝上。

6、晃手:双手臂与肩同宽,手心向外,两臂形成圆弧形,在体前做上左下右的划圆晃动。

7、云手:先站好丁字步,摆好双膀,然后,左手摆至胸前平屈,手心向上。同时右手至胸前稍屈肘、手心向下。与左掌心相对成交叉状。眼看右手,接着两手臂同时经斜上方绕至头前,相继翻掌于头两侧,掌心向下。再经右侧绕至左侧,左臂于左侧山膀,右掌心向下,右臂经胸前,服视右手,拉成山膀,目平视前方,两手交叉在胸前划圆。

(2)旗袍秀培训手位讲解视频扩展阅读

舞蹈专业术语

[舞台方位]舞蹈场记(舞蹈者的位置和走向、路线)专用以明确方向的名称,共八个方位。即舞台正前方为第一位,右侧前方为第二方位,右旁为第三方位,右侧后方为第四方位,正后方为第五方位,左侧后方为第六方位,左旁为第七方位,左侧前方为第八方位。为叙述方便第一至第八方位,依次简称为第1、2、3、4、5、6、7、8点。

[人体方位]舞蹈动作多采用此种方位。即以身体本身的前、后、左、右为定位:分为正前,正后,左旁、右旁,左侧前,右侧前,左侧后,右侧后。为叙述方便可简称为前、后、左、右、左侧前、左侧后、右侧前、右侧后。

[对称动作]左、右相对的同一动作。如右“按手”的对称动作即左“按手”,右脚起做“平步”,对称动作即左脚起做“平步”。

[动作的左与右]单一舞蹈动作一般均有左、右面,常常是以动作腿(或动作臂)来区别左与右。例如,用左腿向前“踢腿”,即为左“前踢腿”;右腿后撤成“踏步”,即为右“踏步”;左手做“按手”的动作,即为左“按手”;右手做“盘手”的动作,即为右“盘手”等。所以舞蹈训练中,经常简称做某动作为左“XX”、右“XX”。例如:左“虚步”、右“端腿”、左“山手”、右“摇臂”等,即表示用左或右肢(脚、腿、手、臂)为动作腿(或动作臂)做该动作。它是一种习惯用的、某动作略称的术语。

[动作的单与双]某些动作,有时以单腿(臂)或双腿(臂)来做。单腿(单臂)做该动作时,多标以左或右(见上条)。双腿(臂)同时做该动作时,多标以“双”字,例如:“双山手”、“双盘手”、“双踮脚”、“双脚转”、“双起双落”等。

[主力腿]舞蹈训练中的专用术语。又称“支撑腿”。顾名思议是指做舞蹈动作时支撑身体重心的那条腿。

[动力腿]舞蹈训练中的专用术语。又称“动作腿”。是在舞蹈时正在运动着的那条腿,一般不担任支撑身体重心的任务。

[身向]、[面向]身体正面所朝的方向称“身向”。在中国舞的动作中,常常有身体朝一个方向,而面(脸)却转向另一个方向,即“面向”。例如:“身向”1点,“面向”8点。如果“面向”和“身向”是一致的,则只说“身向”。

[视点]眼睛的视结,它是中国舞以“手、眼、身、法、步”突出舞蹈神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舞蹈传情达意的窗口。“视点”方向以舞台方位(点)标记,如:“视8点”,即向8点平视;“视8点上方或下方,”即向8点的高处或低处看,当视点和身向一致时,则不再说明视点。

[眼视]眼睛所看的方向。在中国舞蹈的“身韵”中,往往眼视某个方向时,也略带动头(脸)转向或甩向眼所看的方向,以此加强动作的“精、气、神”。

[平圆]与地面相平行的圆圈路线。如右手在头上方顺时针划一“平圆”,即右手在头上方经前往左,再向后至右划一个圆圈。

[立圆]与地面相垂直的圆圈运动路线,也称“竖圆”。如右臂经右“旁平位”、“上位”、左“旁平位”、“下位”划一圆圈。

[上弧线]手臂的运动路线,不是动作名词。“上弧线”是指手臂划“立圆”的上半圆运动路线,如:右手臂由左“旁平位”经“上位”到右“旁平位”,这个运动路线即称“上弧线”。

[下弧线]与“上弧线”相对称的下半圆路线。如:右手臂由右“旁平位”经“下位”到左“旁平位|”,这个运动路线称“下弧线”。

[双起单落]“跳跃”术语。双脚同时向上跳起,一只脚落地,另一腿停在任何姿态上。

上肢动作

[垂手]手腕放松,手自然下垂成指尖向下。

[提压腕]手腕上提,同时手指放松下垂为“提”,然后手腕下压、手指上翘为“压”。上提下下压时,肘的位置要固定。

[推指]先在“按手位”十指交叉手心向上(见21页图20),然后小臂内转“手心向外推出,肘伸直(见21页图21)。可向下或向前、向上”推指“,这是使手指柔软的练习。

[绕腕]“里绕腕”:先手心向上,然后五指主动踡起,同时“转腕”成手心向下。“外绕腕”:先手心向下,然后五指主动踡起,同时“转腕”成手心向上。

[立掌折腕]五指并拢,指尖向上,掌心向旁,手垂直。臂不动,腕转动,手做“切”物状。

[前斜下位]手臂伸向“前下位”与“前平位”之间的位置,两臂间距与肩同宽。

[单托手]手臂上举,手的位置在头顶偏前,掌心向“前斜上位”,中指尖与眉梢垂直。

[双托手]双臂都在“托手”位上,两手手指相距约一拳余。

上体动作

[晃头]做法同“倾头”。“倾头”连续做,动作幅度缩小。

[含胸]“勾脚旁开腿”位上低头弓背,上体前屈,腰椎形成弓形,背似“上弧形”,骨盆固定,眼视腹部。可训练脊椎松活。

[展胸]“对脚盘坐”位上双肩向后掰,胸前控,头微仰,上体的肩、胸完全展开,骨盆固定,肩与地面保持平行线。也称“腆胸”,“展”与“含”往往是连在一起应用的。可训练脊椎松活。

[提腰]上体由下至上向右、向左交替晃动,同时将腰椎、颈椎拉直,眼视前方。

[松腰]经低头再“含胸”使颈椎、腰椎依次放松,背似“上弧形”。

下肢动作

[对脚盘坐]盘腿坐地上。脚心相对、相贴,膝外侧部贴地,大腿与小腿的弯曲度为150度左右。“上体”直立,略前倾,以保持平衡。

[双跪立]屈膝跪在地面,脚背绷直与小腿贴于地面。大腿与“上体”成垂直,小腿与大腿成90度角。双腿可根据动作需要或并拢或分开,分开时双腿相距同肩宽。

[旁双吸腿]“仰卧”,屈膝,双膝向旁打开,腿外侧尽量贴地。“绷脚”脚尖相靠,脚心相对。

[踮脚]也可称做“半脚尖”。脚趾踩地,脚跟最大限度提起。

[碎步]“正步位踮脚”用脚掌着地交替快速地移动,可以向前、向后、向旁。做“碎步”移动时,腿部不要僵直,膝微弯,舞步碎小,上身平稳不要跳动。

[踵步]“勾脚”脚跟着地,可向前或向旁。

[蛙跳步]一种是“大八字位蹦跳步”,另一种是“双起单落”跳落成一腿是“勾脚旁吸腿”,另一腿着地并微屈膝。

[跳踢步]“正步位”站立,双腿交替做“后吸腿”,落地时支撑重心腿微屈。在做跳踢过程中,双腿膝部始终靠拢,上体略前倾,以保持平衡。

❸ 芭蕾手位脚位基本功介绍带图片!

芭蕾五个基本脚位:

一位脚:基本站姿站好,双脚脚跟并拢,脚尖呈一字形打开,并与肩平行。

起源:

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芭蕾”一词本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意为“跳”或“跳舞”。

芭蕾舞ballet一词,源于古拉丁语ballo。最初,这个词只表示跳舞,或当众表演舞蹈,并不具有剧场演出的含义。

(3)旗袍秀培训手位讲解视频扩展阅读

芭蕾舞形式:

1、一种舞台舞蹈形式,即欧洲古典舞蹈,通称芭蕾舞。这是在欧洲各地民间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几个世纪不断加工、丰富、发展而形成的,具有严格规范和结构形式的欧洲传统舞蹈艺术。

19世纪以后,技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女演员要穿特制的足尖鞋用脚趾尖端跳舞,所以也有人称之为脚尖舞。

2、舞剧最初专指以欧洲古典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乐、哑剧、舞台美术、文学于一体,用以表现一个故事或一段情节的戏剧艺术,称古典芭蕾(或古典舞剧)。

20世纪出现了现代舞以后,以现代舞结合古典舞蹈技术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现故事内容或情节的称现代芭蕾。逐渐地,芭蕾一词也用来泛指用其他各种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舞剧作品,尽管在舞蹈风格、结构特征、表现手法等方面均不同于古典芭蕾或现代芭蕾。

3、在现代编导创作的舞蹈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故事内容,也没有情节,编导运用欧洲古典舞蹈或现代舞蹈,或使两者相结合,用以表现某种情绪、意境,或表现作者对某个音乐作品的理解等等,这些也称为芭蕾。

芭蕾的发展:

芭蕾的历史,最早的肇端可追溯自欧洲文艺复兴鼎盛时代的意年大宫廷,及法国南部的贝根弟处所的宫廷里。每当成婚喜庆,接见外国元首,或其他年夜庆典,即表演这种舞蹈以示祝或助兴。

芭蕾成长史上第一部斗劲完整的芭蕾舞剧——《皇后喜剧芭蕾》上演于1581年,当洛蕾娜(Lorraine)的玛格丽特蜜斯和凡尔赛(Versaills)的姚幼斯公爵成婚瞬息,这场芭蕾舞的音乐曲谱迄今仍保留,可算是最古老的芭蕾音乐。

❹ 旗袍手位是右手在上还是左手在上

旗袍的拉链应该是在右手上。因为我们习惯于右手做事情比较多。这样我们穿戴时比较习惯。

❺ 南京中老年模特旗袍走秀培训哪里

我也是南京的43岁气质还是不错的,比同龄人年轻十岁左右120斤,身高170年轻的时候做过模特,,现在老了也没什么爱好,想参加南京市区内专业的中老模特队,谁知道在哪里有招的,

❻ 蒙古舞的基本手势 和基本手位 。

平手: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向正旁打开。

勒马手:手握空拳,拇指放在食指的第一个关节上。

叉腰手:四指握拳,拇指向手的正旁伸直打开。

平的鹰式位:平手,双臂向旁抬起和肩平,向前呈弧形。

高的鹰式位:在平的鹰式位上提起45°。

叉腰位:四指握拳,拇指打开,叉于腰间。

勒马位:勒马手呈下弧形状,向外伸出。

单手为单勒马位,双手在外称双勒马位。

(6)旗袍秀培训手位讲解视频扩展阅读:

蒙古舞风格特色:

一是盅碗舞。

盅碗舞一般为女性独舞,具有古典舞蹈的风格。舞者头顶瓷碗,手持双盅,在音乐伴奏下,按盅子碰击的节奏,两臂不断地舒展屈收,身体或前进或后退,意在表现蒙古族妇女端庄娴静、柔中有刚的性格气质。

舞蹈利用富有蒙古舞风格特点的“软手”、“抖肩”、“碎步”等舞蹈语汇,表现盅碗舞典雅、含蓄的风格。兴安盟民间流传的盅碗舞,舞姿质朴简单,没有严格的规律动作。

二是筷子舞。

筷子舞以肩的动作见长,一般由男性表演。舞者右手握筷,不时击打手、腿、肩、脚等部位,有时还击打地面(或台面)。随着腕部的翻转变化,有时肩部活泼地耸动,有时腿部灵活地跳跃,有时转身左前倾,有时转身右前倾。

其肩部的动作既有律动感,又具有一种特殊的韵味,融欢快、优美与矫健为一体。动作虽简单,但却以技巧取悦观众,故有一定的表演性质。在兴安盟民间流传的筷子舞,既有男性独舞,也有男女群舞。

在表演形式上由单手执筷子发展为双手执筷子,肩部、腰部、腿部的舞蹈语汇也更加丰富。因此舞蹈显得欢快、明朗、新颖,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蒙古族热情、开朗、剽悍、豪迈的民族个性。

三是安代舞。

安代舞于明末清初发祥于科尔沁草原南端的库伦旗。最初是一种用来医病的萨满教舞蹈,含有祈求神灵庇护、祛魔消灾的意思,后来才慢慢演变成为表达欢乐情绪的民族民间舞蹈。传统的安代舞,有准备、发起、高潮、收场几个程序,都由“博”来主持。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兴安地区带有迷信色彩的安代舞已不复存在,而是把它作为一种民间歌舞传承下来。在科尔沁地区,在逢年过节时、在庆祝丰收的日子里、在喜丧婚嫁和迎宾的宴会上,人们都要跳安代舞。

姑娘媳妇挥舞头巾跳,小伙子脱去马靴光着脚丫跳,孩子们做着鬼脸跳……舞蹈动作有甩巾踏步、绕巾踏步、摆巾踏步、拍手叉腰、向前冲跑、翻转跳跃、凌空踢腿、腾空蜷身、左右旋转、甩绸蹲踩、双臂抡绸等等,这些优美潇洒的动作,

融稳、准、敏、轻、柔、健、美、韵、情为一体,形成了盛大的狂欢场面,把美和对美的追求推向了极致。

四是查玛。

查玛是藏传佛教为了弘扬佛法、传播教义、阻止邪恶诱惑、坚定佛门信念而举办的一种带有庆典性质的艺术活动。历史上,在“殿宇雄壮、比拟佛国”的科尔沁地区乃至内蒙古自治区全境,绝大多数寺院召庙都曾一年一度由喇嘛们表演这种舞蹈。

至今,部分召寺依然传承表演这种舞蹈。查玛在蒙古族舞蹈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五是科尔沁“博”舞。

“博”,是萨满教中的巫师,研究者称之为“萨满”。蒙古人则自称为博。博所进行的宗教祭祀活动称为行博。博舞即指行博时所跳的舞蹈。博教曾为蒙古族所长期信奉,但自藏传佛教传入后即日渐衰落,仅有少量残存,主要流传于科尔沁草原。

博舞保留较完整的是兴安盟和通辽市。博舞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态,由于其自身的丰富内涵及其所具有的艺术性和娱乐性,不仅仍有一定的生命力,而且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科尔沁地区的行博,主要是用来祭祀求福和驱魔治病。以歌舞事神,治病驱魔,是其具有的主要特征。

❼ 南京旗袍秀培训班具体地址在哪里

南京有很多旗袍秀的培训班,至于具体的地址的话,要看你在什么位置,如果想搜索你离你比较近的话,建议使用网络搜索,或者说是高德地图都可以进行搜索,离你比较近的旗袍培训机构,在选择的时候建议选择规模比较大的,有一定的师资力量的机构进行学习。

❽ 南京中老年模特旗袍走秀培训哪里有

南京中老年模特旗袍走秀培训的地方比较多,如果你想去参加比较专业的,我认为直接到人民路那边去会比较好

❾ 旗袍模特基本步要点

1、腿的发力点:首先是模特一位站姿,起步发力点在股直肌,也就是大腿前侧的这块肌肉,先由它发力,带动大腿起来,再由大腿带动小腿,经过屈膝、掩膝,大腿小腿向前迈出,当你的动力腿(也就是脚抬起的这条腿)迈出后,后面主力腿的脚一定要登直,这样走起来比较秀美。

2、脚位:因为旗袍叉开的比较高,所以抬腿的时候,脚离开地面最多一寸左右,不要抬的太高,也不要顺着地面拖过去。

3、手形:旗袍步的手是修长形的,三指合拢,食指稍稍分开,姆指内靠,这样不论从哪个角度看,手形都显得修长。

(9)旗袍秀培训手位讲解视频扩展阅读:

一、身高是模特所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女服装模特一般身高在1.72~1.83米之间,如今世界的几位超级名模,如辛迪.克劳馥(Cindy crawford)、何穗等人,身高都在175厘米左右。

二、女广告模特一般身高在1.65米以上。男性模特的身高一般在1.80~1.90米之间,胸围95~110厘米,腰围72~80厘米,臀围92~105体重在70~80公斤之间。

三、和谐的身体比例是模特重要的生理基础,对于人体形式美的体现者模特来说,在评判他们的体形是否和谐时,我们可以以“黄金分割律”来作为参考。

四、对于模特的身材比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上下身比例——对模特的要求是下身长于上身。

2、大小腿比例——小腿与大腿比例接近相等或略长于大腿。

3、头身比例——头长为身长的七头半是达芬奇拟的黄金比例,所以现模特比例最好在七头半至九头身为最好,较小的头颅会使身材显得更灵巧。

与旗袍秀培训手位讲解视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羽绒服尾部绳怎么打结 浏览:101
裤子上的粘粘怎么洗 浏览:55
深蓝色风衣内搭配什么衣服 浏览:332
风格女装批发价 浏览:397
中老年男装山羊绒五分裤 浏览:271
裤子大小女孩儿的屁股 浏览:65
大码女装有些什么牌子 浏览:66
巴伦夏卡的帽子 浏览:481
潮牌女装品质好的有哪些 浏览:380
老阿姨旗袍视频 浏览:526
短袖打底加衣搭配 浏览:247
小孩子穿两条裤子睡觉 浏览:663
吉麻良丝童装 浏览:941
日本职业装制服启示 浏览:273
裤子上的门禁怎么做 浏览:940
灯芯绒黑裤子怎么搭配 浏览:848
厦门杏林校服哪里换 浏览:311
金王子水箱皮带 浏览:195
古代人怎样用荷叶做帽子 浏览:788
协警制服标识 浏览: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