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时期,女性穿着旗袍时,通常会在里面穿上裤子、衬裤和内裤。当时,秋裤还未普及,这种由加拿大人发明、美国人生产、后来在中国广受欢迎的服饰还未出现。
改良后的旗袍在大都市中较为流行,常常出现在电影、画报等媒介中。其特点是设计贴身,能够凸显出女性的身姿线条,而且开叉较高。这种轻盈的单旗袍适合春、夏、秋季穿着,而没有棉质的旗袍。在小城镇中,穿着如此大胆的旗袍的人并不多见。
蒋宋美龄推动的新生活运动期间,有一段时间禁止女性露出胳膊和大腿,认为这是有伤风化之举,会受到训诫。因此,你很难找到宋美龄穿着旗袍露出小腿的照片,即便在她赴美展示中国女性国服时,所穿旗袍的开叉也并不高。
当时,富有的太太和小姐们在穿着旗袍时,可能会搭配一条宽大的衬裤。透明的玻璃丝袜在当时被视为昂贵的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