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职业正装 > 斯巴达勇士被制服

斯巴达勇士被制服

发布时间:2022-05-20 21:41:06

『壹』 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斯巴达300勇士都是囚犯的故事。

那时的希腊是各个城邦,作为最强大的两个,斯巴达和雅典既是合作伙伴,也是竞争对手。他们之间当然联合过,也对抗过。那么长的历史,不是只有一两场战争。
300勇士的故事发生的时候,是波斯王薛西斯率领30万兵马入侵希腊,而希腊当时正在进行奥运会,这时去作战是渎神行为,所以斯巴达王只招募到连自己在内的300人。但他们仍然前去迎敌,在温泉关依仗地势,阻住波斯大军。
但最后由于奸细引路,300人被包围,战败身死(其实只有298人,有两个人一个是有事被派外出,另有一人不记得是身体不好还是什么别的原因没有加入最后决战。他们回国后倍受鄙视,即使最后在别的战役中英勇战死,也得不到国人的尊重)。

『贰』 同样是高颜值街头活动,斯巴达勇士被城管制服,性感辣妹为何没有

斯巴达勇士被在公安局没备案,性感辣妹在公安局备案了。

『叁』 斯巴达三百勇士的具体事迹

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战役之挽救西方世界的战役——萨拉米斯海战

公元前549年,波斯一代英雄居鲁士统一伊朗高原。并灭亡了刚刚兴起不久的新巴比伦王国。虽然后来波斯发生内乱一度衰败,但到了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在大流士一世强有力的王权下,帝国疆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最终发展到东到印度河流域。西包括埃及,西北到达欧洲巴尔干。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疆域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波斯统治者被自己的赫赫武功所鼓舞,将目光投降了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对手,也是欧洲文明的代表——希腊。从大流士一世到薛西斯,始终梦想征服西方文明的象征——希腊。于是就有了漫长的希.波战争。

波斯人的进军并不顺利。波斯帝国第一次对希腊的远征,在马拉松战役中被希腊雅典击败。使大流士一世抑郁而终。而作为他事业的继承者的他的儿子薛西斯,继承了他父亲的未尽事业。发动了第二次远征希腊的战争。

波斯的第二次远征希腊,作为波斯统帅的波斯王薛西斯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波斯本来没有海军,但在征服地中海沿岸的腓尼基和埃及以后,波斯人用他们组建一支强大的舰队。同时,和当时地中海的海上强国迦太基结盟,让他们牵制住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希腊城邦西拉丘斯。另外,在划分欧亚的赫拉斯滂海峡〔今达达尼尔海峡〕修建了两座浮桥。在色雷斯境内沿路建立多个后勤基地。在波斯帝国强大的武力威慑下,众多希腊城邦国家无耻的投降了侵略自己的波斯帝国。更派兵派船参战。准备就绪后,公元前480年,薛西斯自小亚细亚起兵50万,经赫拉斯滂海峡进入欧洲,通过色雷斯和马其顿,开始远征希腊。

作为交战另一方的希腊,当时处于城邦格局状态。当时慑于波斯的强大武力,大部分北方希腊城邦国家纷纷投降。只有希腊两个最大的城邦国家雅典和斯巴达和其他少数城邦决定联合抵抗波斯的入侵。

在陆地战场,斯巴达王李奥尼达亲自率领本国精兵300人及伯罗奔尼撒半岛其他城邦的7000人负责防守希腊的第一道防缐 ——温泉关。李奥尼达和他的希腊勇士们面对数百倍与自身的敌人好不畏惧,拼死抗击,使得波斯军队在头两天没有丝毫进展,而且伤亡惨重。但在第三天,一个希腊的叛徒引导波斯军队抄小路进攻李奥尼达的后方,而防守后方的希腊城邦盟军未做任何抵抗就逃跑。导致李奥尼腹背受敌,面对如此危局,李奥尼达下令让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军队先撤,而自己则和300名斯巴达勇士死守温泉关,在经过一番激烈厮杀,斯巴达全军覆灭。李奥尼达壮烈殉国。斯巴达勇士虽然战败,但他们英勇的事迹流芳千古,被历代希腊人所传送。而更重要的是,希腊军队在温泉关对波斯军队顽强的阻击为盟军雅典的海军展开和后方希腊民众的撤离争取到了极其宝贵的时间,因此,没有斯巴达勇士在温泉关对波斯的顽强阻击,很难预料后来战局会是如何

斯巴达勇士的殊死抗击为盟军雅典军主帅特米斯托克利斯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波斯军虽然在温泉关战后速占领了希腊三分之二的土地,但当他们进入雅典城时,却发现雅典只剩下一座空城,全城居民早已撤走,结果波斯军只得焚城以泄愤。

希腊陆军虽然失败,但海军主力没有任何损失。公元前480年9月,在希腊海军统帅特米斯托克利斯指挥下,雅典300多艘战舰在萨拉米湾集结。萨拉米斯岛位于希腊半岛和波罗奔尼撒(半岛之间,东面和希腊半岛仅仅相隔一条海峡。萨拉米斯海峡曲折狭窄,最宽阔的地方不过两公里。当时属于雅典领土。

公元前480年9月,希腊海军统帅特米斯托克利派人假装逃兵,向波斯王薛西斯谎称雅典舰队内讧,应即时出兵,薛西斯当即上当,下令波斯海军全部600多艘巨型战舰驶进海湾。萨拉米斯海战正式打响。

波斯王薛西斯亲临战场督战,准备亲眼目睹这伟大的时刻。当时的波斯战舰普遍高大,属于大型战舰。而希腊海军战舰通常有三十五米长,宽五米,舰艏有金属包裹的冲角。战舰平时使用风帆航行,战斗时收帆放桨,以求速度和机动性。有桨手170名,水手15名,军官5名,以及士兵15到20名,士兵装备弓箭和标枪,希腊海军战舰追求的是高机动性。通常远用工件标枪射击,近则以舰艏冲角撞击敌舰。这成为其后几百年中海战的主要战术。知道罗马帝国时海军才装备弩炮等大型远射武器。

交战地域萨拉米斯海峡入口处被萨拉米斯岛阻挡,造成水道狭窄,波斯巨型战舰由于体积庞大笨重,一次之能通过几十艘,这使波斯海军被迫采用军事家最忌讳的添油战术,逐次投入兵力。波斯舰队排成几个纵列进入海峡。这时正值涨潮,海峡内暗流涌动,波斯巨型战舰尾大不掉,很难控制方向。还没等波斯战舰们向左调转船头,等候已久的希腊舰队就如离弦之箭一般冲了上来。

此时进入海峡的波斯战舰大约只有一百多艘,而希腊联军有三百七十艘战舰,形成以众击寡的局面。波斯舰队最外围的战舰横向面对希腊战舰的冲击,几乎全部被撞沉,这样后面的波斯战舰才终於转过身来,和希腊舰队绞杀到一起。萨拉米斯海峡狭窄的水面上挤满了战舰,交战双方都很难移动,这时雅典战舰上的重装步兵开始发挥作用,他们运用接舷战战术,纷纷爬上敌舰和波斯士兵格斗。波斯战舰上的士兵基本是弓箭手,根本根本无法抗击身披重甲的雅典步兵的凌厉攻击,往往十几个雅典步兵就能够毫不费力地制服一艘敌舰。没有被占领的波斯战舰纷纷掉头逃跑,但都被接踵而至的后续舰队堵住回路。而此时海峡外面其他波斯战舰并不知道海峡里面的战况,依然争先恐后地向海峡里冲击,希望在他们的国王薛西斯眼前表现一番。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波斯海军在海峡里被消灭一批,再进来一批,再消灭一批,再进来一批....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全军覆没。

萨拉米斯海战,希腊联军海军损失约四十艘战舰,波斯人的损失没有详细记录,史学家普遍认为超过六百艘,而人员伤亡数万。而当时波斯帝国参战的舰队一共只有六百艘。这就表明波斯海军已经全军覆没!战后,波斯战舰的残骸和溺毙的士兵被海潮冲到萨拉米斯岛对岸海湾里,在几公里长的海滩上堆积如山,让人触目惊心。此战以后,波斯海军一蹶不振,将爱琴海的制海权拱手相让。

波斯军队在萨拉米斯海战中的失败,是波斯彻底丧失了在爱琴海的制海权,由于是远离本土的跨还远征,波斯王薛西斯极其害怕被希腊海军切断他与本土之间的联系造成全军覆没。于是立即率领波斯军撤离希腊。至此希腊取得第二次希.波战争的胜利。

前479年,波斯王派大将统率50000大军最后一次远征希腊,斯巴达统率伯罗奔尼撒半岛联军共三万与波斯陆军在希腊普拉提亚进行决战,此战希腊联军击毙了波斯大将,波斯军大败,最终撤回东方。同年,以雅典为首的希腊海军反攻波斯,攻入小亚细亚,攻占了地中海进入黑海地区的咽喉拜占庭。原先臣服与波斯的小亚细亚诸希腊城邦纷纷脱离波斯的统治。公元前478年,波希战争以双方签订卡里阿斯和约而告结束,波斯帝国从此承认小亚细亚之希腊城邦的独立地位,并且将其军队撤出爱琴海与黑海地区。波斯帝国由此走向衰败。

公元前480年爆发与波斯和希腊之间的萨拉米斯海战,是整个希.波战争的转折点。在此以前,希腊方面始终处于防守地位。此战后希腊转入全面反击。并最终将波斯击败。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萨拉米斯海战的胜利。

『肆』 斯巴达讲的是什么故事呢

电影介绍

公元前480年,波斯王薛西斯率50万铁骑攻向希腊。数月之战,希腊已沦陷过半,骁勇善战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被众城邦选出担任守军统帅。英明神武的他力排众议,亲率300斯巴达勇士死守希腊中部的门户--温泉关。此一战力量悬殊,然而数万波斯精锐强兵,却不能攻下列奥尼达与300壮士用性命筑起的防守。直至最后一位斯巴达壮士血溅当场,波斯才最终胜利,然而300壮士的勇猛刚强,却为后世永远铭记。

一部弗兰克米勒的漫画已经拍成电影,2007年3月9日上映,目前已公布预告片。影片片名叫做《300》,国内翻译作《300斯巴达勇士》。故事讲述的是公元前480年,波斯人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士兵前往军事要塞温泉关,与百倍于己的侵略者展开血战。波斯人大兵压境,斯巴达将士泰然自若,浴血会战3日后,以斯巴达王列奥尼达斯为首的勇士们全部壮烈牺牲。

预告片开始时候斯巴达国王吼出的那句话并不是:“Tonight,we die in HELL!”。一个国王当然不可能在鼓舞战士的时候说我们今晚会死在地狱里。他说的是:“Tonight,we DINE in HELL!",今晚,我们在地狱用餐!效果如同《黑客帝国3》里面人类对机器的进攻进行防守前机械队长说的一样:"If we have to give our lives to these basterds,we give them HELL before we do!"。

影片所创造的场景是无论现有或者搭建的外景都无法相媲美的,一种历史,一种勇猛和残败的沧桑都呈现在面前。同时,动作设计也相当凌厉,从演员的跳跃,厮杀等都可以感受到那种杀红了眼的氛围。整体看起来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沧桑历史风格,极其令人期待。还有一点,影片的音乐用的不是西洋交响乐,而是现代的电子摇滚。大家都是知道,西洋交响乐在表现宏大场面时候效果是一流的,《星球大战》的原声已经成为不必多说的经典了。但是,交响乐肯定无法表现那种急促爆发的厮杀场面,尽管场面也很宏大,但主要讲述的是300名斯巴达勇士和百倍于己的波斯战士的奋战,不必太多大场面。所以,用现代电子摇滚乐,表现爆发,泄愤,血腥,都是超级棒的。这部影片绝对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很令人期待。

幕后故事
新片《300 斯巴达勇士》的主演阵容周一在洛杉矶参加了影片的首映礼,之前竞争奥斯卡的Djimon Hounsou和金球奖提名者Aaron Eckhart均亮相红地毯。这部影片是教会传奇人物Frank Miller最喜欢的小说的改编作品。导演Zach Snyder对于能够在洛杉矶举行这部耗资6000万美元的影片的首映礼十分兴奋,他说:“星球大战就是在这里首映的,我很荣幸。”

影片中,由Gerard Butler扮演的斯帕塔国王率领军队与入侵的波斯人战斗,Butler说:“我不知道我们是不是太幸运了,反正拍起来十分顺利。影片画面很美,而且很感人。”

由于影片中一些人物穿着很少,看上去很性感,影片里少数的主要女性演员Lena Headey开玩笑说:“在第一周之后,我感觉有点闷,但能够看到那些男演员的性感演出很有趣,他们一点儿也不不好意思,他们简直是故意在显示自己的美体。”

战争影片自然少不了血惺和政治,演员Rodrigo Santoro表示,影片的主题与现在的国际形势有点联系,所以观众们应该买张票去看。

『伍』 斯巴达勇士真实历史是什么

指历史上的斯巴达克起义。

在古罗马,到处都有大规模使用奴隶劳动的大庄园,奴隶被称之为“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为了取乐,建造巨大的角斗场,强迫奴隶成对角斗,并让角斗士手握利剑、匕首,相互拼杀。

一场角斗戏下来,场上留下的是一具具奴隶尸体。奴隶主的残暴统治,迫使奴隶一再发动大规模武装起义。

公元前73年,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斯巴达克斯奴隶起义爆发了。

公元前72年秋,斯巴达克的军队在意大利布鲁提亚半岛(今卡拉布里亚)集结,预计乘基利基海盗船渡过墨西拿海峡。但海盗不守信用,没有提供船只,在罗马军队的疯狂围攻下,6万名起义者战死,斯巴达克也壮烈牺牲。

历史意义:

起义军没有一个联合广大被剥削群众的总纲领。

然而,斯巴达克起义的意义远远超出了起义的本身,它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统治阶级,加剧了罗马奴隶制的经济危机,加速了罗马政权由共和制向君主制的过渡。

斯巴达克在起义中表现了英勇的斗争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人民群众争取社会解放斗争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遗迹。

『陆』 著名的斯巴达勇士为什么会招致被围歼的结局

因为他们死于背叛,历史上都知道斯巴达有三百勇士,这三百人的战力震撼了整个世界,这三百个人是斯巴达国王的卫队。

他们这场战斗的起因是这样的,当波斯王薛西斯,立誓要踏平希腊文明,成就自己的千秋霸业。

打仗之前总要先礼后兵的,于是波斯王薛西斯派出了使者,向斯巴达国王要求将斯巴达的土和水献给自己,这意味着斯巴达将臣服于波斯。

斯巴达国王决定绝不臣服,将将波斯王薛西斯的使者当场斩杀,于是斯巴达和波斯的战争无可避免。

对抗波斯的战争,需要的是整个希腊文明的实力,斯巴达国王主动率领自己300人的卫队准备先和波斯军队作战拖延时间供希腊文明集结力量。

于是斯巴达人先于波斯军队赶到战争的关键点——温泉关。

温泉关地势险要,是波斯军队进攻希腊的必经之路,其地形是典型的两山夹一关,波斯大军要进入希腊,是无法绕过这里的,所以说温泉关的守军我赶来增援的300勇士,是希腊必须拔出的钉子。

这300勇士和温泉关守军利用有利的地形,多次打退波斯军的进攻,有力地阻止的波斯军的行动,同时造成了波斯军惨重的伤亡,波斯军只得另想它途。

这时出现了一个叛徒,告知波斯军有一条小路,可绕到温泉关背后,于是在前后夹击下,温泉关陷落,斯巴达300勇士,除一人报信外全军覆灭。

『柒』 斯巴达三百勇士 的故事是真实的历史吗

是真的
这一场战役叫“血战温泉关”或“温泉关之战”

温泉关之战
the Battle of Thermopylae
“异乡的过客啊,
请带话给斯巴达人,
说我们踏实地履行了诺言,
长眠在这里。”
这是矗立在希腊德摩比勒隘口(俗称温泉关),纪念公元前480年温泉关战役的一尊狮子状纪念碑上镌刻的铭文。温泉关之战是第一次波希战争中的马拉松战役之后第10年,波斯帝国和古希腊的又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交锋。希腊军队在这个狭小的关隘整整抵抗了3天,阻挡了在数量上几十倍于自己的波斯军队。
[编辑本段]【战役背景】
◆ 波斯的劝降和希腊的团结
波斯王大流士一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薛西斯登上王位。薛西斯为实现父亲的遗愿,发誓要踏平雅典,征服希腊。为此,他精心准备了4年,动员了整个波斯帝国的军力。在这个战役发生之前,波斯遣派了使者团进入希腊,劝说各个城邦放弃抵抗,臣服波斯帝国。波斯的使者代表甚至无耻地声称“我们只需要你们的水和土地(earth and water)”。希腊城邦都没有屈服,雅典直接把波斯使者扔进了深坑,而斯巴达则把前来的使者扔进了一口大井,说井里有的是水和土,并且嘲讽地建议井底的波斯使者尝试自力更生,挖条通道解救自己。
此后,薛西斯再次派出外交使节说服其他希腊城邦,但是却不敢派人前往雅典和斯巴达。而希腊的城邦却在这两个最强大的城邦领导下团结起来,公元前481年所有的城邦在科林斯召开了联盟大会,组成了希腊城邦联盟(Confederate Alliance of Greek city-states),使得在面对强敌之时可以统一分配各城邦军事力量,依照需要派遣到各个战略要点。希罗多德称这个暂时的军事同盟为“λληνε”,意即“宣誓的希腊人”。雅典和斯巴达是这个联盟的领袖,但是所有军事行动必须由所有城邦商讨后决定。而历史上这个同盟的内部机制很少有记载,大约有70个城邦派出了代表参加了这个战时同盟。
◆ 希腊同盟战前准备
希腊同盟在一开始决定派出10000名由重装步兵和骑兵组成的部队在蓓溪谷进行布防,同盟认为波斯大军肯定会从这里经过。这支军队由奥内图斯率领的斯巴达人(非皇家卫队)和迪米斯托克利率领的雅典人组成。但是马其顿城邦指出蓓溪谷很容易在其他方位被波斯军队渗透,从而波斯军队利用数量上的压倒性优势可以迅速击败希腊军队。同盟采纳了他的建议,迅速撤出了防守蓓溪谷的部队,转而重新考虑防守要点。
经过慎密的研究考虑,同盟发现最好的可以阻击波斯大军的地点是温泉关,应该派遣陆军重点防守,并且派出一支舰队前往阿特米松海岬(因为薛西斯的军队主要依靠来自海上的补给),否则薛西斯的舰队就可以越过马利亚科斯海湾从侧翼包围希腊军队。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乔治·格罗特指出“希腊海军对北部海峡的控制非常重要,必不可少,因为这样可以防止波斯军队从温泉关守军的背后利用舰队进行登陆”。
◆ 卡尼亚节的破例
在卡尼亚节期间,根据斯巴达的法律,任何军事行动必须停止。在上一次的马拉松战役中,斯巴达军队就因为这个节日的缘故而姗姗来迟,当他们到达马拉松战场时,雅典人早已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而这一次斯巴达的元老们(ephor)决定破例派出由斯巴达两个国王中的列奥尼达率领一支精锐部队提前赶赴温泉关。希罗多德写道:“列奥尼达率领的这支短小精悍的军队希望用他们的精神鼓舞整个同盟,尽管所有的希腊人都在卡尼亚节的戒律中以及接下来的奥林匹克节日中无法出兵,但是他们同样不愿意看见温泉关很快落入波斯人手中,因此同盟同意了预先派出一支小规模军队前往温泉关驻防。”
◆ 德尔斐的神谕
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述,斯巴达人曾经在出发之前请求了德尔斐的神谕,神谕中写道:
“哦,居住在斯巴达宽广街道上的人们啊!
你们光荣的城镇要么将被帕尔修斯(Perseus)的子孙们洗劫,
要么将遍布拉哥尼亚广袤的大地。
为一个国王的倒下而默哀吧,那个赫拉克勒斯的后代!”
◆ 悲壮的出征
作为这支先遣部队的统帅,斯巴达的列奥尼达国王广受尊敬。希罗多德写道:列奥尼达清醒地认识到这次出征是一次必死的行为,他统领的这支部队数量微小,根本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他从军队中挑选了那些已经育有儿子的精锐战士,将他们编入出征队伍。普鲁塔克在他的《斯巴达妇女的话语》一书中,提到出征前当列奥尼达的妻子Gorgo鼓励完她的丈夫,最后问到还有什么嘱咐时,列奥尼达简单地回答道:“嫁个好人,养群好孩子。”(Marry a good man, and have good children)
[编辑本段]【双方军力对比】
◆ 波斯军队方面:包括波斯人在内的各个仆从国军队共计20-50万人
波斯帝国方面参加这次远征的士兵来自臣服波斯的46个国家,100多个民族。有穿着五光十色的长褂和鳞状护身甲、携带短剑长矛的波斯人、米底亚人;有头戴铜盔、手持亚麻盾牌和木棍的亚述人;有用弓箭和斧头作为主要武器的帕提亚人和花刺子模人;有穿长袍的印度人;有穿紧腰斗篷,右肩挂着长弓的阿拉伯人;有穿豹皮或狮子皮、用红白颜色身的埃塞俄比亚人,他们的武器是棕榈树制的弓、燧石做的箭头和镶羚羊狐狸皮;身穿鲜艳的红斗篷,手拿标枪和盾的色雷斯人;还有帽盔上装饰牛耳、手执皮盾和短矛的高加索各族士兵。波斯军队的人员这样庞杂,武器装备又是这样五花八门,使得这支大军很像一次各族军队和军备的大展览。
◆ 希腊军队方面:总计约6700人(依据希罗多德的记载)
299名斯巴达皇家卫队战士,
900名斯巴达“黑劳士”(斯巴达奴隶),
500名曼提尼亚城邦战士
500名特吉亚城邦战士
400名科林斯城邦战士
1120名阿卡狄亚战士
200名菲琉斯城邦战士
80名马其顿城邦战士
以上一共来自伯罗奔尼撒的战士共计约3100人,由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指挥出征
700名赛斯比城邦战士
400名底比斯城邦战士
1000名佛西斯城邦战士
但在一些早期传奇和现代影视中,夸张地称只有300名斯巴达战士。
在开赴温泉关前最后举行的同盟会议上, 伯罗奔尼撒人提出新的建议,指出可以先撤退到科林斯的伊思姆斯进行防守,这样可以扼住波斯人进入伯罗奔尼撒半岛的通道。而佛西斯人和洛克里亚人则愤怒地表示反对,因为他们的城邦所在位置恰好位于伊思姆斯附近,他们坚持防守点还是应该设在温泉关,并且提出他们可以给温泉关守军提供军事援助。列奥尼达同意了后者的意见,也认为应该前往温泉关战斗。至此,在多方妥协下,一只由斯巴达皇家卫队战士领衔的临时拼凑的联军开赴温泉关口,静静等待波斯人的到来。
[编辑本段]【战役过程】
◆ 波斯人的到来
公元前480年春,波斯全军齐集小亚撒尔迪斯,分海、陆两路,向希腊进发。波斯大军走到赫勒斯邦海峡(现在叫达达尼尔海峡),薛西斯下令架桥。大桥很快架设起来,是两座索桥,埃及人和腓尼基人各造一座。桥刚修好,忽然狂风大作,把桥吹断。薛西斯大为恼怒,不但杀掉了造桥的工匠,还命令把铁索扔进海里,说是要把大海锁住。还命人用鞭子痛击海水300下,惩戒大海阻止他前进的罪过。他的自命不凡和目空一切,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桥最后还是造好了。不过由索桥变成了浮桥。工匠们把360艘战船整齐排列,用粗大的绳索相连。船上用木板铺出两条路,一条走人,一条走骡马。浮桥的两边又装上栏杆,以免人马坠入海中。
这支波斯大军用了整整7天7夜才全部渡过海峡。有个亲眼看到了这一切的当地人,惊恐地说:“宙斯啊,为什么你变为一个波斯人的样子,并把名字改成薛西斯,率领着全人类来灭亡希腊呢?”
◆ 劝降
渡过赫勒斯邦海峡后,波斯大军迅速席卷了北希腊,于当年七八月间来到了温泉关,关口极狭窄,仅能通过一辆战车,是从希腊北部南下的唯一通道。波斯大军在温泉关不远的平原扎下大营以后,薛西斯首先展开了心理攻势。他派人捎信给希腊守军,说波斯兵多得数不清,光是射击的箭矢就能把太阳遮住。勇敢的斯巴达人根本没有被吓着,他们嘲笑说:“那太好了,我们可以在荫凉里杀个痛快”。
过了两天,薛西斯又派人去打探希腊人的动静,回报说希腊人把武器堆在一边,有的梳头、有的做操,丝毫没有打仗的样子。薛西斯大为奇怪,问询知情者后方知,战前梳头是斯巴达人的习惯,意味着将要玩命血战。薛西斯又耐心地等了四天,见守关的希腊人没有丝毫投降的样子,便下了命令,用武力活捉这些不知好歹的希腊人。 但是在大战之前,薛西斯仍旧不愿放弃,最后一次派使者前去告诉列奥尼达,如果他和他的军队愿意投降,波斯王可以让他成为全希腊之王。列奥尼达回复道:“如果你知道这个生命中什么最宝贵,你就不会成天垂涎觊觎别人拥有的东西;对我来说,为希腊光荣地去死比成为我的民族的头头更为重要!”薛西斯恼羞成怒,最后通牒让斯巴达人立即投降,列奥尼达轻蔑地回答道:“想要?那就来拿!(Come and get them)”
◆ 大血战第一天
根据温泉关地势险要、山道狭窄,部队不能展开行动,骑兵和车派不上用场的特点,薛西斯采取了派重装步兵轮番冲击的强攻战法,企图利用人数的优势打垮斯巴达人。在大战的第一天,薛西斯派出仆从国米底亚人和色雷斯人的军队,以及十年前在马拉松战役中丧失亲人的战士组成第一波攻击阵型,将之前获得的希腊俘虏放在最前方当炮灰,希望以人数优势迅速击溃温泉关守军。而希腊人却利用温泉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优势,居高临下,用锋利的长矛凶狠地刺向手持波斯刀的敌人。希腊人使用的防守阵型是著名的“希腊长枪方阵”(Phalanx formation),一堵由宽大盾牌组成的盾墙和层叠其间的长矛。色雷斯人和米底亚人的小盾和短矛没有办法和希腊人匹敌,成批的士兵在斯巴达人的盾前倒下。见此情景,薛西斯急得三次从他督战的宝座上站起来,皱着眉头,抖动着胡子,狂躁地吼叫不已。 根据一位当时的古代希腊历史学家Ctesias的说法,波斯人的第一波攻击被完全地粉碎,而希腊人只损失了2-3个斯巴达战士。
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薛西斯在第一波攻击遭到瓦解之后充分认识到他面对的是一只多么可怕的军队。于是在同一天,他派出了由10000名他最为精锐的御林军“不朽者(Immortal)”组成的第二波攻势。但是根据Ctesias的另一种说法,薛西斯在第二波攻击中使用的是20000名战士,其中10000名是“不朽者”,另外10000名是靠军官鞭斥前进的米底亚战士。但是同样第二波攻击也遭到了失败。
◆ 大血战第二天
依据Ctesias的记载,在第二天薛西斯派出了总共50000人对希腊守军进行猛攻,但是照样没有凑效。因此薛西斯十分困惑,决定暂时停止攻击,命令军队撤回驻营地。
◆ 大血战第三天
正当薛西斯无计可施的时候,一个名叫埃彼阿提斯的当地农民来报告说,有条小路可以通到关口的背后。薛西斯一听,大喜过望,立即命令这个希腊叛徒带领御林军“不朽者”沿着荆棘丛生的小道直插后山。他们穿峡谷,渡溪流,攀山崖。黎明的时候,越过一片橡树林,接近了山顶。本来,列奥尼达在小路旁的山岭上早已布置下1000名来自佛西斯城邦的守兵。因数日无战事,他们便放松了警惕,直到寂静的黑暗中传来嘈杂的脚步声时,他们才慌忙上阵。波斯的将军面对这些匆忙披挂上阵的希腊军队感到目瞪口呆,因为这与前两天他们曾经面对的可怕杀人机器大相径庭。但是波斯将军一度还是不敢下令自己的军队立即进攻,但是叛徒埃彼阿提斯提醒他这些人不是可怕的斯巴达战士,所以波斯人立即用密集箭雨袭向这些希腊人。佛西斯人一直败走到山顶。但波斯人也不追赶,直向温泉关背后插了下去,至此完成了对希腊主力守军的合围。
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得知佛西斯人被击溃,波斯军迂回到背后时,知道大势已去,但还是召开了最后一次战时会议。为保存实力,他把已无斗志的其他城邦的军队调到后方去,只留下他带来的斯巴达皇家卫队士兵迎战。因为按照斯巴达传统,士兵永远不能放弃自己的阵地。700名由将军迪莫费鲁斯率领的赛斯比城邦战士自愿留下同斯巴达人并肩作战。
前后夹攻的波斯人潮水般扑向防守薄弱的关口,腹背受敌的斯巴达人奋勇迎战。他们用长矛猛刺,长矛折断了,又拔出佩剑劈砍,佩剑断了,波斯人拥了上来。斯巴达的勇士们杀退了敌人的四次进攻,但是列奥尼达也英勇牺牲了,战士们拼死保护自己的统帅尸体。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少,逐渐被压缩到一个小山丘上。赛斯比人的心理防线逐渐崩溃,很多赛斯比人举起了双手,颤抖着向波斯人投降,但是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被杀红了眼的波斯人毫不犹豫地屠杀,最后波斯军队将残余的斯巴达人死死围住,在口令声中将雨点般的标枪和箭投向他们,直到最后一个斯巴达人倒下。至此,温泉关才最终被波斯军队攻占了。 据希罗多德记载,在最后这场野蛮血腥的战斗中,薛西斯的两个兄弟阿布罗科麦斯(Abrocomes)和海帕兰西斯( Hyperanthes)也殒命其中。
[编辑本段]【大战之后】
◆ 薛西斯的噩梦
付出约20000(也有记载说是7000)波斯士兵生命的温泉关血战,对于薛西斯来说,就象是一场恶梦。一想到血战到底,宁死不屈的斯巴达勇士,他就心惊肉跳地问:“斯巴达人是不是都是这样的?”
心胸狭窄而又残暴的薛西斯下令割下战死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的首级,并且把尸体钉到十字架上(希罗多德指出这样的战后行为在波斯传统中很罕见,通常波斯人十分尊敬那些英勇不屈战死的敌人),这些令人发指的行为直接暴露了薛西斯的残忍和遭受惨痛损失后的极度愤怒。
薛西斯随后审问了战后被俘虏的一些希腊阿卡狄亚城邦战俘,薛西斯问道:“ 你们希腊人到底想干什么?为什么只派出这么一点军队来防守?”这些战俘说其他人都去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了。当薛西斯问道如果在运动会上得了冠军,获胜者会得到什么时,战俘答到获胜者将会被授予一个橄榄枝编成的头冠。听到这些,站在一边的波斯将军提格兰尼斯忍不住对波斯统帅玛多尼斯说:“我的老天,玛多尼斯,你这几天面对的都是些什么人啊?他们竟然仅仅为了这些虚幻的成就去作战,而不是为了钱!”
◆ 英雄的安葬
据说,波斯人在打扫战场时只找到了298具斯巴达人的尸体。原来,有两个斯巴达人没有参加战斗。一个是因为害眼病,一个是因为奉命外出。战后,他俩回到斯巴达时,家乡的人都非常鄙视他们,谁也不理他们。其中一个人受不了这种屈辱,自杀了。另一个在后来的战斗中牺牲,但斯巴达人还是拒绝把他安葬在光荣战死者的墓地中。
在波斯人离开温泉关之后,希腊人把其他希腊战死者的遗体收集起来,统一安葬在那座最后激战的小山上。人们建造了一座石狮来永久怀念英勇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在战役的四十年后,列奥尼达的遗骸才被归还给斯巴达。悲痛的人们授予这位伟大的国王最高的荣誉,将他的遗骨重新安葬在山上,斯巴达每年都会举办仪式活动来纪念这位盖世英雄。
◆ 希腊人的胜利
在温泉关战役进行的同时,前往阿特米松海岬的雅典舰队与波斯海军相遇,战斗陷入了僵局。不久雅典人的舰队撤离战场,波斯人完全控制了爱琴海和最远南至阿提卡的希腊所有半岛。在这样的形势下,斯巴达开始准备在科林斯的伊思姆斯防守,保住伯罗奔尼撒。然而,薛西斯却执意要先消灭掉雅典。当时雅典的居民已经逃至萨拉米斯岛,波斯海军穷追不舍。九月,雅典海军在萨拉米斯海战中完胜波斯海军,薛西斯因此仓皇地把部分军队撤退到亚洲,但留下统帅玛多尼斯率领一部分波斯军队继续留在希腊作战。但是这支军队在随后的普拉蒂亚战役中,被保萨尼亚斯将军率领的由斯巴达城邦领导的希腊联军彻底击溃。至此,薛西斯的力量全部撤回亚洲。
[编辑本段]【温泉关战役对文化的影响】
◆ 文学
长期以来,温泉关之战一直是西方历史文学中长久不衰的主题之一,这个悲壮的故事被书写成多种文字,以诗歌、传记、谚语的方式流传下来。人们赞美和歌颂这些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希腊英雄。他们的事迹作为一种精神通过人们的记载永世长存。
目前主要的叙述温泉关战役的书有:
Green, Peter (1996). The Greco-Persian Wars. (《希波战争》),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radford, Ernle (2004). Thermopylae: The Battle for the West. Da Capo Press
Cartledge, Paul (2006). Thermopylae: The Battle That Changed the World. Woodstock, New York: The Overlook Press
Morris, Ian Macgregor (2000). "'To Make a New Thermopylae': Hellenism, Greek Liberation, and the Battle of Thermopylae". Greece & Rome
◆ 大众媒体
电视电影
1.《斯巴达三百勇士》,推出时间1962年,一部较为真实反映温泉关战役的电影,由20世纪福克斯公司和希腊政府合作完成。片中由著名演员理查德·埃根出演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
2. 《300》,推出时间2007年,一部基于弗兰克·米勒的著名漫画《300》改编的娱乐电影,由华纳兄弟公司出品。此片运用了先进发达的电脑特技,极度渲染了温泉关战役的血腥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过于不忠于历史事实,而且引起许多伊斯兰国家的不满。
3.《这不是斯巴达》,恶搞《300》.
电子游戏
1.《特洛伊之门》,1982年,Slitherine公司出品,一个关于斯巴达历史的游戏,其中一个关卡主要讲的就是温泉关之战,玩家在这一关卡中要抵挡总共20轮波斯军队的进攻才能获胜。
2.《300:荣誉的远征》,2007年,Collision Studio出品,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电脑游戏,主要场景就设在温泉关。

『捌』 斯巴达勇士的真实历史是怎么样的

斯巴达的战绩基本上是对内镇压,对同胞希腊人的战斗中获得,基本上是城邦对战的好手。对外侵略者也许是因为温泉关太过著名而掩盖了大多避战,甚至于联合外敌的事实。

斯巴达人的由来

电影里对斯巴达人战力吹嘘过头了。如果只看漫画或者电影《300》斯巴达人被描述成了追求自由的斗士,这在历史上就是个笑话。斯巴达人是把奴隶制得丑恶发挥到最淋漓尽致的城邦。

所谓斯巴达人是多利安人消灭了原本斯巴达的原住民,将其变为奴隶攻占拉哥尼亚Laconia 将其大部分人口变为奴隶。随后又对麦西尼亚 发动两次战争将其剩余人口变为奴隶。斯巴达的奴隶被称为黑劳士,黑劳士不仅需要供养完全不耕种的斯巴达人。

『玖』 著名的斯巴达勇士为什么会招致被围歼的结局

公元前222年夏季,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城市塞拉西亚郊外。卡利科斯声嘶力竭地向且战且退的部下呼喊着。他的努力连同和号手发出的声音在嘈杂的战场上几乎一起无影无踪。作为著名的马其顿军事贵族,卡利科斯的家族为国王贡献了3个从军的儿子,其中两个参加了塞拉西亚会战。

反观斯巴达军队,他们则缺乏军队各部分之间的配合和战前的详细预案。当厄阿斯山遭遇多面夹攻时,中央谷地的斯巴达骑兵一度抓到了出击的时机。但他们缺乏步兵的后援,逐渐被数量优势的敌军骑兵所压倒。在这段时间里,厄阿斯山上的斯巴达左翼坐拥大好战机,联军右翼各部行动脱节,他们本可趁此发动自上而下的冲击。可他们却熟视无睹,坐视联军包围两个侧翼。最终,斯巴达方阵只能在失去地势优势且被包围的情况下进行绝望的最后抵抗。右翼的斯巴达方阵进行了成功的冲击,并且一度击退了当面的马其顿方阵和雇佣军轻步兵。但这次在左翼动摇时发动的攻势没有其它局部友军的配合。尽管一度逐退敌军,却白白让自己处于前出而孤立的位置上,最终招致同样被围歼的结局。

常言道“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但历史的作用可能真的不是让我们遇见未来这么简单,读到深处的人一定明白,读史只不过让我们有更大的自由和能动性去创造未来。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在高晓松的歌词里,我们除了体验了一把文艺情结,更重要的是追求内心的自由与情怀。诗歌为我们缔造了一个精神的乌托邦,而史哲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现实,我们不仅要活在现在,更要活在未来。跟着这些经典,遵循着历史的足迹,一点点掀开面纱,还原真实的场景,感受时光的流逝,追逐着哲人的思想,一点点探究人类的精神世界,一天天遇到更智慧的自己。

『拾』 介绍一下《 斯巴达300勇士 》的故事原形

斯巴达300勇士的历史背景

既然是介绍背景,那就得从波斯最伟大的国王居鲁士开始说了。

居鲁士是波斯的开国君主,BC533年开始,3年间,灭了米迪亚和巴比伦。等到了居鲁士的孙子大流士登上历史舞台时,他建立波斯帝国横跨欧亚非——历史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大陆啊……

BC492年,波斯开始打希腊的主意。

不过比较惨的是,老天不帮他。在第一次他对希腊开战的时候,一场飓风毁灭了他300艘战舰20000多士兵。结果陆军得不到海军的支援,被当时色雷斯人给突袭了,波斯统帅重伤,不得不中止行动。

第二年,也就是BC491年,大流士幻想不战而降希腊……默……他是白痴吗……于是他派出使者去希腊的各个城邦索要“土和水”,也就是要他们归顺臣服。希 腊中部和北部的弱小城邦惧怕大流士的力量,选择了投降,但是~!希腊最大的两个城邦——雅典和斯巴达怎么可能低下他们高傲的头颅,放弃他们的荣耀?

于是雅典人把使者从悬崖扔进了大海,斯巴达人把使者投下深井。(斯巴达人这么做说实话一点都不稀奇,但是雅典能这么决绝实在让我很跌眼镜——雅典一直是很温和的啊~!)
大流士一生中最大的侮辱大概就是这个吧……于是他再度挥兵希腊。

这次他选了个最有经验的将军。

BC490年,波斯大军横渡爱琴海,登陆雅典郊外的马拉松平原。由于希腊当时是很散漫的城邦制,各个城邦间各自为政,所以城邦和城邦之间的地带就成了可利用的薄弱环节。何况还有投降的各小城邦。所以波斯一登陆就直逼雅典。

这里就是马拉松这项活动的来源了……默……希波战争带来的影响还真深远,一直到今天~!

雅典人一边紧急防御,一边派出长跑能手斐里彼第斯昼夜兼程赶去斯巴达求助。

可是我们骄傲勇敢的斯巴达勇士却拒绝了雅典人的求援,理由是——月圆之夜不宜出兵。(电影的那个说辞即从此来的吧~但是事实上斯巴达国王只带300人出兵的理由并不是这个……后文会说到的。)

斐里彼第斯同学苦苦哀求,但是斯巴达人无动于衷。无奈之下,斐同学只好再跑回雅典,转达这个不幸的消息。

但是雅典人到底是雅典人啊~!他们并不因为斯巴达人拒绝援助而悲观失望,反而立刻全民皆兵得动员起来了,甚至把奴隶都编入队伍,立刻赶往马拉松平原,好占据有力地形。

我一再说雅典是温和活泼而开明的,因为那里是民主的萌芽地。雅典的很多政策在现在看来都简直是理想国。那里的人们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他们骨子里的散漫自在是从公元前,不,从神话时代就流传下来的。但是这次雅典全民总动员……貌似这在历史上是为数不多的。

当时雅典的法律已经很民主了,所以……依他们当时的法律,10位将军出征间轮流掌握兵权,而若要采取重大军事行动则由军事执政官主持会议,大家投票表 决……结果在为了守还是攻的时候出现了分歧,而且好死不死他们一共是10个人,于是就出现了5VS5的局面。(所以后世内阁成员等都是单数,大概也是要避 免这种局面吧……)

所幸,执政官SAMA赞同一个叫做米太亚得的将军的出击意见(也就是说……执政官握有最后一票……很公平,很科学),然后为了彻底贯彻米太亚得将军的战略构思以及彻底发挥他的指挥才能,其他将军最后全部选择放弃自己统领兵权的机会,让米将军全权指挥。

当时力量比对是——雅典1W军队+1K援军,而波斯,10W大军。此外雅典是连奴隶都动员上了,可想而知队伍的装备有多良莠不齐,反观波斯,战备精良。

米同学在这里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他把战线拉开,精锐步兵安排在两翼,正面战线则显得薄弱。
BC490年9月12日清晨,米太亚得将军战前动员:“雅典是永远保持自由,还是戴上奴隶的枷锁,关键就在你们!”

战争开始。波斯人只知道一味往中间突破,而雅典方面则且战且退,最终形成了两翼夹击的阵势。而波斯人战线拉得过长,导致首尾不能兼顾,反而陷入了被雅典人 分化包围的局面。(这在中国战争史上真的是很多见的场景……一字长蛇阵是如何被破的。诀窍是——要柔软,柔软的防御,把他们拉进来,然后两翼奇军突出,干 净利落地截断。)

然后波斯人开始逃跑……雅典人紧追不舍,一直追到海边,开始了军舰争夺战。

当这一天晚上,斯巴达人带着2000军队赶到时,只看见尸横遍野。

波斯人留下了6400具尸体,7条战船。雅典牺牲192人,其中有军事执政官卡利乌斯和几位将军。(我在这里被雅典战士深深折服。他们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 东西,只有身后的雅典城,城里父老乡亲,爱人子女。但是他们浴血至此,不退缩不动摇。米太亚得的战术得当,以极小的代价换取了极大的胜利!同时也对卡利乌 斯和诸位将军表示深深的敬意——这么小的牺牲里居然有他们,这些数字中透出他们身先士卒的英勇无畏——这就是历史所能告诉我的真相。)

米同学为了把这个好消息尽快告诉雅典城民,于是斐同学再度被派了出去。

事实上斐里彼第斯已经受了伤,但是他还是咬牙拼命跑回了雅典。最后他只说了一句“欢乐吧,雅典人,我们胜利了!”便一头栽倒在广场上,再也没能起来。

他跑的全程是40公里195米,也就是后世马拉松的距离……因为在1896年的第一届奥运会上,这项长跑就被列入竞赛项目,为了纪念这场战争的胜利,以及这位长跑手的尽职尽力。

然而时间过去没多久……波斯平息对希腊的觊觎之念不过10年,斯巴达门口的温泉关烽烟再起——这次就是希波战争中第二值得铭记的温泉关战役,斯巴达300勇士的背景由来。

10年里,掀起希波战争的大流士一世挂了,他的儿子薛西斯登上了王位。为了完成他父亲的遗愿,薛同学发誓要踏平雅典征服希腊。于是他精心准备了4年,动员 了整个波斯帝国的兵力——士兵们来自臣服于波斯的46个国家,100多个民族……波斯人,米迪亚人,亚述人(这个也是个骁勇善战的民族啊~!),帕提亚 人,花刺子模人,印度人,阿拉伯人(彪悍的民族),埃塞俄比亚人,色雷斯人(还记得么,第一次重挫波斯帝国陆战军的民族~!也不是一般的强悍),高加索人 (……这个就更不必说了……当时欧洲的精锐……)。从以上阵容就能看出是多么可怕的战斗力。(但是我还是很怀疑……色雷斯和米迪亚人也就算了,亚述人也可以忽略,但是阿拉伯人和高加索人征战到希腊不会水土不服吗???)

总之呢,波斯这次号称了500万军队。大概实质上应该在30-50万人吧。他们分海陆两路向希腊进发。为了度过赫勒斯邦海峡,也就是现在的达达尼尔海峡,还专程派了工匠去修桥……索桥没成功,最后修了浮桥。

整支大军当时用了7天7夜才度过海峡……当时有个当地人惊恐的说——宙斯啊,为何你变成波斯人的模样,改名薛西斯,率领全人类来毁灭希腊呢?

这次,希腊国内,城邦间中止了内斗,枪口一致对外,成立反波斯同盟。盟军总司令就是我们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电影主角-_-|||)

但是,薛西斯真的很会挑选时机——他选择的日子,恰好是希腊国内的盛事,奥林匹克运动会!

在希腊人心里,奥林匹克高于一切,任何一切都无法阻止和破坏奥林匹克,包括希波战争!

所以,在那个时候,温泉关,这个希腊北部南下的唯一通道的守兵只有几千多人,而列奥尼达带来的援兵,只有300人。

薛西斯驻兵后先用心理攻势,散布消息给希腊守兵,说我们的人多得数不清,射箭时能遮蔽天上的太阳。但是勇敢精悍的斯巴达人高傲地回答道:“那好啊,我们可以在荫凉中杀个痛快了!”

(斯巴达人一向是很骄傲很简洁的。当有一次一个国王威胁斯巴达国王说要毁灭他们的土地蹂躏他们的人民时,斯巴达国王只是很简单的回答了一个字“请”。这种说话模式后来成了斯巴达的外交辞令……大概他们觉得话多是懦夫的象征吧……)

薛西斯过了几天再去打探希腊人,探子回报说希腊人很轻松,在做操,在梳头。事实上知情者告诉薛西斯,斯巴达人梳头表示他们要玩命血战。薛西斯再等了4天,最终无法再忍耐了,下令武力对待不投降的希腊人。

温泉关就如电影里的那样,地势险要,山道狭窄。所以没有骑兵和战车能派上用处。薛西斯只能采用重装步兵轮番冲击的战术,想以人数和人力来取得胜果。

但是斯巴达人真不是盖的,波斯人冲撞了一天又一天,丢下大片尸体,却硬是没能前进一步。薛西斯连麾下最精锐的1W皇家部队都投入了战斗,可是除了大量死亡外,没有任何收获。

但是……就在这种悲壮的时刻,一个叛徒的出现毁灭了整个温泉关战役……也毁灭了人类历史上可能的最辉煌的胜利,但是铸定了一曲响亮豪迈的悲歌。埃彼阿提斯,一个当地农民,希波战争中最不光彩的角色,报告给了薛西斯一条通往斯巴达人背后的小路。

列奥尼达不是没想到。他已经在那里布置了1000佛西斯城邦的守兵。但是可惜他布置的不是斯巴达人也不是雅典人。佛西斯城邦的士兵早已在连日的无战事中放松了警惕。当他们听见脚步声拿起盾与矛时,锐利的羽箭已经射穿了他们的喉咙。

佛西斯城邦败走了。波斯人背后突袭斯巴达人。

列奥尼达见大势已去,下令撤退了丧失斗志的其他城邦的军队。他和300斯巴达战士留下来死守阵地。最后,除他们外,还有700塞斯比亚城邦的士兵愿意和他们同生共死。

对一个斯巴达人来说,放弃阵地,就是比死亡还可怕的耻辱。

最后最悲壮的时刻终于来了。腹背受敌的希腊战士们奋勇杀敌。长矛断了换佩剑,佩剑裂了用盾牌砸,哪怕赤手空拳也要杀死敌人。

终于波斯人还是潮水般拥压了过来。斯巴达的勇士们护着自己的统帅,渐渐退到一个山丘上。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少……前后就只一秒,便已注定了天人永隔……不,不会天人永隔,因为下一秒,就会追随自己的战友、同伴、兄弟而去……

杀红眼的波斯人把残余的斯巴达人死死围住,在一声口令中,标枪如雨点投去。

当最后一个斯巴达人倒下时,温泉关才算真正被攻占。

这场战役,斯巴达勇士们留下298具尸体。(之所以不是300是因为有一个人患了眼疾,很早之前就从战场上退了下来,而还有一个被派做探子出去打探消息了……结果最后这两人一个自杀,一个在后来的战役中英勇阵亡——只可惜还是没能洗掉他们的“耻辱”——被斯巴达人加诸的耻辱。)

波斯人留下2万亡魂!

至今,温泉关上还刻着这样的铭文——“过客啊,请带话给斯巴达人。说我们忠实地履行了诺言,长眠在这里。”

(写到这里,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泪水,几乎掩面大哭……所以我说电影给我的只是视觉上的冲击,真正撼动我心的却是那段让人崩溃的历史。那是无法用任何镜头和任何言语来描述的壮烈,只有最朴实的数字能隐隐揭开那段历史后的惊心动魄。)

薛西斯也被吓破了胆……他害怕斯巴达人,怕斯巴达人都是这样。

血战温泉关的同时,海面上双方海军也展开了激战。双方各不相让。当希腊海军获悉温泉关失守时,选择退出战场。希腊首战受挫,雅典岌岌可危。

薛西斯并没有丝毫迟疑,立刻挥兵直扑雅典。

然而当他进入雅典时,却发现雅典不过一座空城。

于是,波斯国王一怒之下,下令烧毁雅典。

……这里要扯一下一直在战争里没有出现过的神的踪影……希腊一直流传着一个阿波罗的预言,说是希腊的命运要靠木墙来拯救。于是雅典杰出的海军统帅提密斯托克里做出了全新的诠释——所谓木墙,大船也。希腊的未来在海上。

于是雅典全体人员包括其他城邦的人统一撤退到海上,妇女儿童去岛上避难,男人们则统一编入海军,集中到撒拉米海湾。

这个时候波斯陆军直扑雅典,波斯海军也来到了雅典的外港,成里呼外应之势。

面对波斯的水陆夹击,而己方又兵力甚微,很多人开始不抱希望,甚至有城邦开始打算把船撤出去保卫自己的家乡。提同学在这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建议召开军事会 议。会议上他力排众议,说要在窄海上与波斯决战。因为那样波斯的战力无法投入全部的兵力,而且由于战船太大太过笨重,又人生地不熟;而希腊联军则相反,战 船灵活,地理熟悉云云。可惜没人听得进去。

于是提同学用了个狡诈的法子,他让自己的贴身士兵充当了N久后中国三国黄盖的角色,拿了密信去往波斯国王告密,说是希腊海军人心浮动,想逃不想战。

显然薛西斯没有曹操聪明……他拿着密信大喜过望,立刻命令封锁海湾。

9月23日凌晨,包围完成。200多艘埃及战舰,800多艘波斯战舰牢牢钳制住了海湾东西两面。

这时希腊众人才知道自己被包围了,当然提同学例外。骑虎难下,他们不战也得战。于是在提同学的指挥下,大家开始了军事行动。

双方战力:希腊358艘战船,波斯1207艘。

但是逆转来了~!两次飓风先后在波斯人完成包围圈时袭击了他们,造成600艘舰船随风飘碎,战力立时下降一半……

雅典的新式战船也展现出了它们灵动、轻便的优点,无数艘波斯舰船被它们撞沉。于是前军挡不住开始后退,结果后面的后军赶来支援……于是再N久之后银河英雄传说里那最混乱的一幕被提前上映,波斯军舰自己撞自己,撞得不亦乐乎……

8个小时的激战,波斯战舰击沉200艘,俘获50艘,雅典方面战绩不详……但是他们总共才358艘战舰啊~!

薛西斯面对如此战况,终于不得不后退——可见当时雅典方面损失极小,尚有余力让薛西斯感到害怕。

最后薛西斯留下一部分陆军在中希腊继续作战,自己率领残部退回小亚细亚。

第二年,希腊联军在普拉提亚歼灭薛西斯留下来的那部分陆军,同期在小亚米卡尔海角消灭了波斯在那里的残留海军。

BC449年,希腊军队在塞浦路斯岛彻底打败波斯,结束了将近50年的希波战争。双方订立和约。

(资料全部来自《世界五千年》)

但是不要以为希腊一直在以少打多。奠定波斯第三次远征失败的布拉底会战中,斯巴达统帅包桑尼率领希腊联军约10万人,重创占有明显优势的波斯陆军。那是BC479年8月中旬。

自此后,希腊开始反败为胜的追击:

公元前478年,雅典舰队占领赫勒斯滂海峡北岸的重镇塞斯托斯,从而控制了通向黑海的要道。

同年,雅典联合爱琴海沿岸各城邦成立提洛同盟。

公元前476 年,希腊联军在西门指挥下攻占色雷斯沿海地区、爱琴海许多岛屿和拜占庭。

公元前468年,希腊海军在欧里墨东河口大败波斯舰队。

公元前449年,希腊海军在塞浦路斯岛东岸的萨拉米斯城附近重创波斯军,至此双方同意媾和。雅典派全权代表卡里阿斯赴波斯首都苏萨谈判并签订了《卡里阿斯 和约》。和约规定:波斯放弃对爱琴海及赫勒斯滂和博斯普鲁斯海峡(黑海出口)的控制,承认小亚细亚西岸希腊诸城邦的独立地位。

希波战争结束后,雅典成为爱琴海地区霸主。

与斯巴达勇士被制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拍摄技术 浏览:86
乐驰正时皮带多长时间更换 浏览:908
合伙做童装赚钱吗 浏览:409
虎门服装裙子 浏览:419
结婚当天裙子底下放什么东西 浏览:277
常熟童装批发怎样 浏览:876
红色打底配紫色外套好看 浏览:398
灰色衣服配什么颜色的牛仔裤好看 浏览:855
男卫衣裤子好看图片 浏览:992
童装商标是麋鹿 浏览:870
大童装码号 浏览:108
与大家分享下高仿女装哪里可以买 浏览:433
裁皮带工具多少钱 浏览:223
深酒红色裙子配什么色上衣好看 浏览:88
童装拉绒保暖衣品牌 浏览:566
青少年女装秋冬新款学生介绍 浏览:976
金三塔真丝吊带睡衣 浏览:643
婴儿要换睡衣吗 浏览:5
19秋冬女装衫单品趋势 浏览:453
关于旗袍的服装论文 浏览: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