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谁有上海市奉贤区华亭学校的冬季校服(粉灰外套+藏青色裤子) 初中女生有的 可以送我吗拜托不要瞎说
1.不好意思 没有 可以去学校订购点问问。2也可以去网上定做一套 3要不然就是学校的每个贴吧 去问下
『贰』 上外附中的校徽的图片
几个
管松动
7年之久,几乎没有什么感觉的强项之一,老师给我们一点点的压力,教师是免费的,使我们自己的发展,所有的压力或其他学生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老师不逼你,但你的同学都非常好,所以对他们来说,你会尝试,因为你努力,老师不能强迫你阅读,所以我们上外附中是最轻松的氛围。
此外,大量的社会活动,在学校,我进了大学才知道这是多么重要,高中学生的领导能力,社会活动,社会活动,组织能力之外,协调能力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帮助,可能有些没想到,我只是认为这是浪费时间,没有学过几年后,会遇到。
最直接的好处是第三年的直升机。外国语学校,我们的第三个年头,也有大量的直升机,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个,几乎每年都将有90正派,不参加考试(通常是最好的人,谁不垂直,他们希望去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放弃直升机)可以是一个虚拟的入场,以及优惠的政策。
所以,三个阶段的其他学校的优势是巨大的。我们学校著名的大学录取率一直居高不下,国家给了这么多优惠政策,不想都难。
就个人而言,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一个很好的学生。学生外,这是毫无疑问,在上海,一些最聪明的,最优秀的学生,优秀学生做学生,是孩子的一个关键的生长阶段。精英已经能够成为精英,主要是因为他们有机会接触,都是精英。这是很抽象的,几年后会成为非常特殊的,重要的未来的增长机会,很可能是来自你的同学资源。
其他小的优点,它是相对容易的过程,而不是在除了英语,工作
『叁』 学校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1、追求分数风气盛行
这种喧宾夺主风气混淆了教育的本质。在学生学校学习过程中,分数好像成为最重要的事,学习更多的是为考试而服务,却并不是让学生积累知识。另一方面,当从学校毕业之后,文凭又成为衡量人能力的重要标准。分数、文凭终究只是外物,学生学到什么、会做什么其实更为重要。
2、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
学到知识大部分无法实际应用,学生在学校要学习多个科目的知识,而这些对学生而言至关重要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价值并不大。学生所学的东西,可能既不喜欢也不擅长,离开学校就会还给老师。最极端的情况就是,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得很好,但实际动手能力为零。
3、教育内容设置上也不合理
文化类课程占据大部分时间,而体育艺术类课程往往被忽视。最后,教育的本质除了传授知识外,培养学生品德更为重要,而育人这一点并未受到重视。
(3)上海教师校服扩展阅读:
学校改进思路
1、以课堂教学为基点,开展全员、全面、全程质量监控与保障
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延伸到实践教学、课程与专业建设等人才培养关键环节,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强调全员性,注重全面性,强化全程性。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覆盖学生入校到学生毕业各个环节,直至毕业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2、以教学督导与评估为基础,构建多主体、多层次的质量监控体系
在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形成了多主体评价的机制,教师、学生、督导专家、职能部门、企业行业、用人单位、第三方机构均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制定招生计划,调整专业结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改进教学提供了重要依据。
3、以持续改进为目标,实现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的六贯通
教学质量监控的最终目的是持续改进教学质量。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以PDCA质量管理循环为理论基础和实施依据,要求各质量监督点的教学与保障工作必须按照“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程序展开,形成闭合循环的体系。
『肆』 上海市零陵中学的校服是什么样子的啊
还可以 白色和深蓝色间隔 上海市零陵中学创建于1964 年,是一所公立完中。学校以“优质初中、特色高中”为办学目标,积极构筑教师、学生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学校是闻名全国的击剑特色学校,是国家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先后孕育了7名运动健将,为国家输送体育人才做出了贡献。学校还先后获得了徐汇区文明单位、徐汇区信息化试验学校和艺术项目特色学校。学校曾获得全国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上海市体教结合先进集体、上海市群众体育先进集体、上海市劳模集体、2003-2005年市禁毒工作先进集体、区先进集体、区教育系统基层先进党组织、区五四特色团组织、区团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并围绕着办学目标,确立了“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发展战略思想,同时以“夯实基础、彰显特色”和以课改推进学校发展为突破口,以“聚焦教师,聚焦课堂,聚焦教研”为重要抓手。学校以“思想上进、基础扎实、体魄强健”为育人目标,以“厚德、睿智、团结、诚信”为校风,旨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 学校占地近20亩,地处东安路,南来北往,交通十分便利。学校松林幽径、藤廊小憩以及击剑浮雕等人文风景,使整个校园自然环境更加优美、舒适、宜人。学校拥有 3 幢教学大楼和 1 座击剑馆,南北各一个大操场。有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音乐教室、舞蹈房、乒乓和跆拳道健身房、棋类和桥牌活动室、电脑房、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和多功能电化教室等较现代化的实施。
『伍』 上海民办和普高哪个好
看你自己选择,民办除了徐汇区的西南位育,浦东的上外第一实验,上外附属浦东外国语,民办的平和学校,其它的说实在的......不敢恭维啊,连金苹果都有民办高中,我晕~~~。民办的优点在于:师资力量好,伙食很好(民办平和学校听说一日三餐有西式餐点提供);缺点在于:收费超出地球人想象!!!(西南位育一学期12500,上外第一实验,上外附属浦东外国语,民办平和一学期18000,要是这些学校再把伙食,书本,校服和课外活动费加在一起,绝对是一流的抢银行学校,不过我上述例举的这些民办都是可以与市重点相提并论的,如果你考高中很结巴,但家里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可以去这些学校上高中课,保你进好的本科院校。本人是西南位育初中毕业,经学校推荐,中考过552,进了华二。所以我很了解我自己学校高中部怎么样。
『陆』 上海甘泉外国语中学高中部好不好啊,要怎么样才能进实验班今年的校服是什么样的
甘泉中学的本科率也就80%,一本率还不到30%,这种学校你觉得有前途吗?
甘泉外国语中学师资力量雄厚,拥有高级老师20名,硕士研究生4名,在读博士1人,并聘请多名英语、日语外籍教师执教。
这位博士太悲剧了,“在读”了N多年,甘泉中学一直不让他毕业。
http://ke..com/view/419398.htm
『柒』 问一下《千家诗》(出自于漪《往事依依》)的问题啊~!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29年2月7日生,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
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等,音像教学辅导材料有《于漪语文教学课堂结构精析》、《妙笔生辉》等数十盒。
永远的师者:于漪
1951年,复旦大学教育系毕业了一位至今仍令母校感到骄傲的学生--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40多年来,尽管工作岗位发生过许多变化,但她心中钟爱的职业始终只有一个:永远的教师。
一位激情似火的教师
凭着激情,她在走出校门教了8年的历史课后,毅然改行拿起了语文教材,并从此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虽然她一直是一位优秀的学生和出色的历史教师,但面对学生们不敢有丝毫马虎。从语法、修辞、逻辑到中外文学史、甚至哲学、天文、地理、航海等知识,所有与教学相关的知识都一一学习,天天明灯伴夜到三更。奠定了自己作为师者的基础。《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中学生作文指引》、《教师学概论》等著述,向人们展示的正是这种基于对语文教学充满激情的硕果。1978年,于漪以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突出成绩而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
一位一身正气的校长
凭着一身正气,1985年于漪走上了几经变迁的上海第二师范学校校长的岗位。当时,那是一所伤痕累累的学校。踏进校门,于漪看到的是衰败的校舍、涣散的教师队伍。于漪作出一系列令当时社会震惊的决定:教师实行坐班制,学生一剪头发,二穿校服。并斩钉截铁地面对校内外的各种议论;社会上允许的,学校不能都允许;社会上流行的,学校不一定都提倡。她着手开展两代师德的教育,请离休干部作革命传统教育,请盲人乐队用精彩的演奏诉说怎样做生活的强者,让教师、学生讨论当代教师和师范生的形象。规划兴建了图书实验楼、体育馆、艺术楼,开辟了大草坪,植树种花,让学校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硬是将学校营造成一块育人的净土。于漪有许多耀眼的荣誉:全国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但最为珍贵的是--永远的师者。
一种清新的教学风格
1、思想性。党的教育方针和“三个面向”是教学改革的依据,于漪牢牢地把握着这一依据。她的全部教学改革活动,贯穿着一条鲜明的红线,那就是“教文育人”。于漪所上的语文课,充分地体现着“文道统一”的精神,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结合着思想教育,恰似春风化雨,渗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真可谓教养与教育的和谐统一。于漪语文教学的思想性是很强、很突出的。
2、重学性、重教轻学,是传统教学的积弊。于漪主张,教师应把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出发的立足点上来,重视对学法的研究,使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此,教师必须“目中有人”,要研究当代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3、情趣性。于漪主张,讲课要有情趣。教学有了情趣,就能吸引学生产生一种孜孜石乞石乞、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才能产生实效,而效果又会促使兴趣的巩固和发展。为此,教学就须在“得”字上下功夫,学生学有所得,才能对语文学习产生情感和趣味。
4、智能性。于漪站在培养开拓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高度,十分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只要全面地阅读于漪的教学论文,不难发现于漪全部语文教学活动中,贯穿着一条重要线索,那就是: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于漪曾写过不少专论,诸如“谈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谈观察训练”“谈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谈把握记忆的支撑点”等等。这些论述启示我们:语文教学要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主动、活泼的学习中,逐渐成长为聪明有为的人才。
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于漪主张读写听说全面训练。她深感“重读写轻听说”教学的滞后性,从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角度考虑,她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是十分重视听力与说话训练的。
纵观于漪的读、写、听、说实践,可以从中寻找出另一条重要线索,那就是:在教师主导下,让学生在主动、自觉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地培养起自学能力。
5、文学性。人的生活离不开文学。文学修养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应该具有的文化素质。于漪的语文教学,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这只要听听她的学生在发言时能熟练地运用古诗词,能恰到好处地使用成语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在课堂上一首又一首地背诵古代诗词,也就可以知道于漪平时是怎样成功地向学生进行文学教育了。听于漪讲课,读于漪文章,文学味浓是一个突出的感受。平时她的教学语言也充满了优美的文学词语,感染力很强,这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把学生带入文学的情趣之中,可以提高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语文教学的效率也就必然随之提高。
6、整体性、于漪认为,语文教学是个系统工程。它首先应具有科学的序列,然后才能有序有效地传授知识、进行训练。教师对每个学期教学工作的安排,既要全局在胸,又要明确每堂课、每个单元、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
在实际教学中,她引导学生遵循文道统一的规律,从整体上去理解、把握课文,使学生不仅理解、把握课文写什么、怎样写,而且理会为什么这样写。学生从课堂教学中不仅学到知识、技能,而且受到思想教育。
于漪精通于教学艺术,对于一堂课怎么开头,选择什么作突破口以带起全局,怎样展开教学进程,怎样收尾,都有独创的整体设计。听她的课,所感受到的是:教学环环紧扣,节奏鲜明,抑扬顿挫,起承转合,有张有弛,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而且由于她的整个教学能“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所以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怎样上好一堂课,于漪的主要经验是:
第一,“挖掘文章内在的思想性,揭示其寓含的深意”;
第二,“重锤敲打关键词句,使它们溅出耀眼的火花”;
第三,“变换提问的角度,选择最佳入口处,激发学生的感情”;
第四,“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使他们耳濡目染,受到熏陶”;
『捌』 课文往事依依中出现了千家诗老师让补充完整该怎么补充!帮帮忙呗!!!快
于漪,女,江苏镇江人。1929年2月7日生,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1978年被评为语文特级教师。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行委员、执行委员,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现任上海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研究会会长。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
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等,音像教学辅导材料有《于漪语文教学课堂结构精析》、《妙笔生辉》等数十盒。
永远的师者:于漪
1951年,复旦大学教育系毕业了一位至今仍令母校感到骄傲的学生--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40多年来,尽管工作岗位发生过许多变化,但她心中钟爱的职业始终只有一个:永远的教师。
一位激情似火的教师
凭着激情,她在走出校门教了8年的历史课后,毅然改行拿起了语文教材,并从此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虽然她一直是一位优秀的学生和出色的历史教师,但面对学生们不敢有丝毫马虎。从语法、修辞、逻辑到中外文学史、甚至哲学、天文、地理、航海等知识,所有与教学相关的知识都一一学习,天天明灯伴夜到三更。奠定了自己作为师者的基础。《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中学生作文指引》、《教师学概论》等著述,向人们展示的正是这种基于对语文教学充满激情的硕果。1978年,于漪以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突出成绩而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
一位一身正气的校长
凭着一身正气,1985年于漪走上了几经变迁的上海第二师范学校校长的岗位。当时,那是一所伤痕累累的学校。踏进校门,于漪看到的是衰败的校舍、涣散的教师队伍。于漪作出一系列令当时社会震惊的决定:教师实行坐班制,学生一剪头发,二穿校服。并斩钉截铁地面对校内外的各种议论;社会上允许的,学校不能都允许;社会上流行的,学校不一定都提倡。她着手开展两代师德的教育,请离休干部作革命传统教育,请盲人乐队用精彩的演奏诉说怎样做生活的强者,让教师、学生讨论当代教师和师范生的形象。规划兴建了图书实验楼、体育馆、艺术楼,开辟了大草坪,植树种花,让学校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硬是将学校营造成一块育人的净土。于漪有许多耀眼的荣誉:全国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但最为珍贵的是--永远的师者。
一种清新的教学风格
1、思想性。党的教育方针和“三个面向”是教学改革的依据,于漪牢牢地把握着这一依据。她的全部教学改革活动,贯穿着一条鲜明的红线,那就是“教文育人”。于漪所上的语文课,充分地体现着“文道统一”的精神,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结合着思想教育,恰似春风化雨,渗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真可谓教养与教育的和谐统一。于漪语文教学的思想性是很强、很突出的。
2、重学性、重教轻学,是传统教学的积弊。于漪主张,教师应把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出发的立足点上来,重视对学法的研究,使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此,教师必须“目中有人”,要研究当代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3、情趣性。于漪主张,讲课要有情趣。教学有了情趣,就能吸引学生产生一种孜孜石乞石乞、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才能产生实效,而效果又会促使兴趣的巩固和发展。为此,教学就须在“得”字上下功夫,学生学有所得,才能对语文学习产生情感和趣味。
4、智能性。于漪站在培养开拓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高度,十分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只要全面地阅读于漪的教学论文,不难发现于漪全部语文教学活动中,贯穿着一条重要线索,那就是: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于漪曾写过不少专论,诸如“谈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谈观察训练”“谈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谈把握记忆的支撑点”等等。这些论述启示我们:语文教学要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主动、活泼的学习中,逐渐成长为聪明有为的人才。
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于漪主张读写听说全面训练。她深感“重读写轻听说”教学的滞后性,从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角度考虑,她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是十分重视听力与说话训练的。
纵观于漪的读、写、听、说实践,可以从中寻找出另一条重要线索,那就是:在教师主导下,让学生在主动、自觉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地培养起自学能力。
5、文学性。人的生活离不开文学。文学修养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应该具有的文化素质。于漪的语文教学,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这只要听听她的学生在发言时能熟练地运用古诗词,能恰到好处地使用成语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在课堂上一首又一首地背诵古代诗词,也就可以知道于漪平时是怎样成功地向学生进行文学教育了。听于漪讲课,读于漪文章,文学味浓是一个突出的感受。平时她的教学语言也充满了优美的文学词语,感染力很强,这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把学生带入文学的情趣之中,可以提高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语文教学的效率也就必然随之提高。
6、整体性、于漪认为,语文教学是个系统工程。它首先应具有科学的序列,然后才能有序有效地传授知识、进行训练。教师对每个学期教学工作的安排,既要全局在胸,又要明确每堂课、每个单元、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
在实际教学中,她引导学生遵循文道统一的规律,从整体上去理解、把握课文,使学生不仅理解、把握课文写什么、怎样写,而且理会为什么这样写。学生从课堂教学中不仅学到知识、技能,而且受到思想教育。
于漪精通于教学艺术,对于一堂课怎么开头,选择什么作突破口以带起全局,怎样展开教学进程,怎样收尾,都有独创的整体设计。听她的课,所感受到的是:教学环环紧扣,节奏鲜明,抑扬顿挫,起承转合,有张有弛,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而且由于她的整个教学能“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所以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怎样上好一堂课,于漪的主要经验是:
第一,“挖掘文章内在的思想性,揭示其寓含的深意”;
第二,“重锤敲打关键词句,使它们溅出耀眼的火花”;
第三,“变换提问的角度,选择最佳入口处,激发学生的感情”;
第四,“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使他们耳濡目染,受到熏陶”;
『玖』 上海的幼儿园一般多钱一个月
常常听年轻的家长抱怨现在的幼儿园越来越读不起,好一点的幼儿园一年的花费动辄上万元,甚至比读大学还要贵。如果按照一个小孩上一年托班、三年幼儿园计算,那么家长需要缴给学校的费用大概在2.5万~8万元左右。而且,不同幼儿园收费也大不相同,收费最贵和最便宜的学校,学费可能会相差几十倍。诚如一个老园长所说:“小孩这种花费是很难封顶的,一般只能算出最低大概要多少,算不出最高要多少。” 管理费:贵族园8000,公办园130 目前,上海的幼儿园分为公办、社会力量办学和集体转制三类,不同类型的幼儿园收费也是各不相同的。对于公办园,教育部门严格制定了相应的收费标准,按照示范园、一级一类、二级等不同级别收取学费,同级别的幼儿园基本上收费相差不大。但对于转制和私立幼儿园,政府规定的色彩则被淡化,幼儿教育更多地成为一种商业运作模式,幼儿教育收费也水涨船高。据了解,以小班为例,一般公办一级园的每个月管理费是230元,而在同级别的私立幼儿园,则至少要翻五倍,在1000元左右。 同是幼儿园,仅仅是管理费最贵和最便宜的相差能近百倍,据了解,上海收费最贵的幼儿园是一些外籍教师执教的贵族幼儿园的国际部,多招收外国小朋友和有海外背景的小朋友,其学费是按美元收的,记者了解到,在中福会幼儿园国际部,一个小朋友每月的管理费是1000美元,折合成人民币是8000多元。据说也有比中福会更贵的,折合成人民币高达上万元的。与收费高昂的贵族园相比,一些街道办的幼儿园收费则非常低廉,公办的三级园,小班每个月的管理费只有130元。 六大费用不得不掏 费用一:托管费 管理费是幼儿教育支出的“大头”。由于管理成本的不同,走读的日托班和寄宿的全托班的费用往往相差很大。 先看看日班的管理费状况。上海的公办幼儿园主要分为示范园,一类和二类等几个等级,管理费标准也不尽相同。二类园的托班管理费是220元/月,小班180元/月,中大班150元/月;而全日制一级托儿所、幼儿园在二级园所的基础上每月加收50元。下午放学后的晚托另外加收每月25元的管理费。但公办的示范幼儿园收费也不低,托班要1200元左右,小班和大中班每级降低100元。转制的幼儿园一般是小班500元左右,大中班400元左右。私立的则比较复杂了,教育部门硬性规定所有的幼儿园都不能收赞助费,这样私立幼儿园就把本来要收取的赞助费平摊到了每个月的管理费中。目前,一般中等私立幼儿园的托班管理费是每月800多元,小班和大中班分别递减100~150元。而收费高的则在1200元以上,有台、港地区投资背景的幼儿园一般是每月2000元。至于一些外籍教师执教的外资幼儿园,更有以美元收费的,折合人民币每月上万元管理费的也有。 寄宿制的幼儿园,一般以民办的为主。中低档收费标准的寄宿制幼儿园的全托费比日托费每月要高出400~600元,也就是1200~1400元左右。而比较高的幼儿园,每个月要收1700~3000元。 费用二:伙食费 不同级别的幼儿园收费有不同的标准,伙食费上也有一定的差别。目前公办幼儿园的伙食费是3~3.5元/天,也就是66~77元/月。转制的幼儿园差不多也是这个价位。民办的幼儿园则有高有低,少的和公办差不多,多的高达两三百元一个月。不过按照教育部门的规定,幼儿园伙食费是按照“专款专用”原则处理的,每个月结账后多余的钱应退回给家长。 费用三:代办费 这项费用是教育部门的要求,主要用于幼儿园订阅幼儿教育类书籍、购买文具用品和卫生用品的支出。一般每学期收100~120元,与幼儿园本身状况无关。 费用四:被褥、服装费 这项收费有多有少。由于要安排午睡,所以一般幼儿园都会要求家长购买被褥。被子的价钱一般在80~400元左右。有些幼儿园还会要求购买校服,置装费大多在200元以上。 费用五:休闲活动费 幼儿园一般都会在春秋两季组织小朋友与大自然作亲密接触,幼儿园一般会组织孩子们去附近的公园、绿地搞个春秋游,当然免不了要另外收费。一般在市内活动是二三十元一次。另外,幼儿园还会搞一些亲子活动,给家长和孩子共同玩耍的机会,比如组织大家集体去东方绿舟郊游,这些都会根据活动成本来单独收费。这些活动的费用,一般根据家委会研究通过,不属于幼儿园统一收费的范围。 费用六:特长兴趣班 有一些幼儿园的特长和兴趣班费用已经包括在每个月的管理费内,但大多数的幼儿园参加各种特长学习还是要另外缴费的。根据了解,各种琴棋书画班的收费也是五花八门。一般双语幼儿园的英语不会再收费,非双语幼儿园的小朋友额外参加英语兴趣学习每个学期在300元以上,某台资幼儿园学英语的费用竟然要4000元,DVD之类的教材还要另外收钱。幼儿园内的钢琴学习费用每个月在300~500元左右,一个学期要上千元,还不包括在校外的辅导。珠心算和国际象棋等棋类项目便宜些,差不多50元一个月,一个学期要200~300元。而图画、书法也要200元一个学期。少儿芭蕾等舞蹈类的学习每个学期在150元以上。还有的幼儿园采用各种兴趣班均一价,算术和语文一般比其他兴趣班便宜100元一个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