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学生正装是什么样的
1、总体上很不错。在英国属于排名前20的第三梯队名校(牛津剑桥第一梯队,前10第二梯队)。2、英国大学的中国人都多,甚至牛剑也不少,特别是商科。有的理工科冷门专业能少点。3、这个档次的英国大学各有其优势专业,所以好不好还得看你读什么专业。纽大的优势专业是农学与生命科学(包括医学)、航空工程、城市规划与建筑、艺术(音乐)、语言(翻译),别的就比较一般了。纽大还有个特点是学校就在市中心区域,这在英国大学中不多见(很多在小镇或远离市区)。
最近,“英国昂贵校服”上了热搜,理由是英国一个妈妈吐糟本国的校服太贵,为了给她的6个孩子准备校服钱,她“快要吃不起饭了”。
美国的校服主走成熟风,尤其是高中制服,乍一看和职场的服装也没啥区别。而且人家穿校服也是随个人心意,爱穿不穿!有人说中国的校服丑,这是因为我们的校服是以满足学生能做最大的运动为主,看起来是肥肥大大的不合身。但是穿在青春飞扬的少男少女身上,谁说不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㈢ 在英国的留学生们应该怎么穿
入乡随俗,英国人怎么穿,留学生们就怎么穿。
㈣ 留学生英国生活衣着打扮知多少
留学生在英国的穿着,既要从中国人的身材轮廓出发,也要适应当地文化。英国人的穿着,除了普遍要求舒适外,对什么样的职业、什么样的场合、什么样的年龄,都很有讲究。对不同性别还有不同的要求。
在这方面,我们为大家提供几条经验建议。对已在英国的朋友,可以对照参考一下。对准备来英国的,也许对你打点行囊会有帮助。
女生篇
大家来英国是念书的而不是互相攀比美丽着装,这个意识首先要明确。上课的服装是越简单越好,三条牛仔裤两件黑色套头衫其实就可以打发听讲义和坐在图书馆地上熬漫漫长夜的所有日子。头发无须去名贵发廊专门打理,就算经济不是问题也不用花这个钱。长发女生不管芳龄多大都可以扎一个马尾巴,短发的女生可以尽量剪得更短。三条牛仔裤两件黑色套头衫的模式也放之“四季”皆准。夏天的套头衫可以换做T-shirts,颜色看个人喜好,若穿得出来黑色,我们认为这是最佳选择。冬天换成同等颜色的羊毛羊绒套头衫,置一件长大衣或者短大衣就很好。颜色很重要,切记英国这地方落后保守,大家还见不惯鲜艳的服饰。长裙可以遮百丑,但是并不适合住在离地铁有10分钟路程的学生。衣料最好是免烫的从dryer中出来马上面貌一新的。晚装的要求在当学生的时候也没那么复杂,黑色长裙就可以, 没有手袋也没有关系。工作以后有了收入,心情不错,加上天生丽质的女生,可以在伦敦买到无数上好的晚装,但这与留学生涯没有多大关系。
然后,下面你需要一双走路方便的鞋。七寸细尖跟的意大利皮鞋对于学生来说,一年365天中估计不会有时间穿,所以你若有存货,在中国便可以送给小姐妹。你还需要一双trainer,可以运动的时候穿。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来英国本地购买,不用占行李的份额。
Less is more,留学打工的过程中免不了来来回回的搬家,行李也要一直控制在最精简的程度。
化装对女孩子来说是重要的,然而念书期间对化妆品的要求几乎是零。你大概需要的只是两管口红,一明一暗,其他,普通面霜而已。素面朝天的女学生的清秀最受欢迎,教授看中的是你的才华,各位姐妹切记不要试图上演《人淡如菊》。伦敦的化妆品不便宜,但是去欧洲大陆的机会很多,所以没有任何必要千里迢迢从远东带过来。
CLINIQUE是个大众牌子,美国的最最便宜,价钱比在中国还便宜,建议下装水和洗面皂就用它了。皮肤敏感的姐妹最最合适用,因为它完全无香无色,倒是比资生堂(SHISEIDO)好得多。
粉底可以基本上不用,除了圣诞的时候。皮肤好的自然不怕露出自然的肤色,不好的更是不能用得太勤,毛孔都没有办法呼吸了!英国的空气还算清洁,但是伦敦就很不好说,尤其是乘地铁上学上班。实在要上粉底的话,SHISEIDO还是最好的,当然你需要做测试。
眉毛夹子和眉刷要买DIOR的,小巧玲珑十分顺手。
眼霜啊眼霜。有的学生读书太用功经常通宵写东西,早上起来去学校同学们都开玩笑说你这个黑眼圈像国宝。然后便改掉熬夜的习惯,用了无数眼霜才修回来。CLINIQUE,SHISEIDO,DIOR,LANCOME都用过,我们建议用LANCOME。LANCOME在法国最便宜,每年我们都要去法国北部的里尔买东西,一定买回一年的供给。
唇膏尤其不能迁就,当然用SHISEIDO,不要怕它是15镑一只,你哪里不用这个钱呢?而且15镑就能换来的快乐已经非常廉价。白人用的荧光唇膏不值得效仿,因为荧光唇要配荧光眼影,而这一切又决定于深目高鼻,尤其是高颧骨。
指甲要全部剪掉,就不需要用指甲油了。
面膜一月用一次就好,BODYSHOP中至少有10种可以选择,建议用BLUE CORN。
头发,实在需要修理的时候,大家还是去SELFRIDGE吧,立等可剪,好坏都有型,HIGH STREET的TONI&GUYS就差很多,而且英国人不擅长打理东方人的头形,但是SELFRIDGE不一样。50镑剪一次,但是值得。
一直觉得学生的生活已经很辛苦,那么不用大价钱就能得到的小小乐趣,姐妹们不要错过。
比如一个一直想去旅游的假期,一个向往很久的音乐会,或者是剪剪头发,还可以给朋友写信说WISH YOU WERE HERE,都值得尝试。
千万不要以为英国所有的东西都昂贵,不是!也不要以为英国是穷乡僻壤,连洗发素都要带过来。全部过来买当然是下策,但是眼睛尖的人会看得出来你的服饰购自哪里。天生不在乎这些的女生最好省下钱来用在其他地方,比如欧洲旅游;在乎的一群,也还是到这里来买好。
最后想说把这些方面的考虑减少到最低吧。英国人说话你听得懂能对答如流而且使别人也听懂其实更重要。如果不能,work on it。
男生篇
对女孩子的着装多数人认为是怎么穿都好看,或者清秀或者娇媚人人都有风格,那么男生呢?
首先,看上去好看的搭配就是一流穿着,不好看的,统统为九流。
我们还是实际一点吧:
T-Shirt,是夏季的最佳上衣。LEVIS的厚厚全棉海水蓝T-Shirt,中国男生要穿有领有肩的那种。应该注意的是,穿着有领T-shirt的男生最好自己要有一定的身高,比较矮小的男生穿上会给人一种老气的感觉,缺乏生机。比较高大的男生着装在英国其实很容易的,普遍穿m size的衣服就很合身了。牛仔裤是男生的最佳朋友,基本上每个人都适合穿。洗得泛白的更加好看。穿泛白的牛仔裤时切忌穿formal衬衣和皮鞋,会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印象。身材比较好的男生比较适合穿古典的牛仔裤(classic),也就是既不泛白,也不收裤腿的那种直桶型裤,最好要收腰的,宽腰的牛仔裤不适合穿在身材很瘦的男生身上。脚上登一双trainer,讲座可以去,实验室可以去,厨房也可以去。
冬春秋的英国难免多雨,多雨而不躲雨是此地男生的普遍风格。那么当然最好是有一头精神的短发(摩丝毫无必要),加上一件防雨的中长风衣或者夹克(最好是leather)。这件风衣(或夹克)最最讲究,与职业身份都相关。但是你只需要一件,就可度过你BSC/MSC/PHD 的三年/一年/四年。长发的男生在穿有领T-shirt的时候不要买太小太紧身的,会给人豆芽身材的感觉。
此外,衬衫多多准备,因为外国店里男装的衣袖太长不适合中国人的身材。而西方人喜欢穿的淡黄粉红等鲜艳色彩也并不见得适合每个中国男生,这是仁者见仁。白衬衣必不可少,黑衬衣是icing on the cake(你能穿最好,但是you can perfectly live without),深蓝色是risk-free路线。不是牛仔的长裤两条足矣,Chinos就很好,一深一淡,打发所有必须场合。学会自己烫衣服料理饮食会不知不觉地培养你处理事务的耐心和能力,今后念书工作都会受益无穷。
男生需要三双鞋:皮鞋,trainer,走路用鞋(走在雨水里的鞋)。gym需要专门的鞋,各种室内的运动比如羽毛球、壁球又需要不同的白底trainer,但却价格不菲。
老式的黑色领带是不是仍然流行我不知道,但毕业典礼后的party你需要它,工作后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大概也要硬起头皮戴上它,但是很多人也会偷偷佩戴一般的领带。一件套装的绝对必要性不用复述,找工作见律师等庄重场合要戴深蓝色领带,情人相会戴粉红色的,看莎士比亚最好系小领结,十分应景,一套黑色西装便可以打发。但是切记看完演出不要站起来照像做游客状。
OK,如果你不能决定自己的色彩取向,黑色是你的朋友。
综上就是去英国留学你的穿着需要注意的地方,想要了解更多可以私信盖特。
希望对你的英国留学生活有所帮助,望采纳,谢谢!
㈤ 英国的校服是什么样子的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校服的国家,他的校服文化非常博大。相比于美国允许学生日常穿着自己喜欢的便服,比较自由的传统而言,英国学校则更加注重规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这一点上,英国的校服文化和中国的规矩文化有很大程度的契合,这也与英国和中国都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国家有关系。
举个例子,在电影《哈利波特》里,细心的同学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场景里,Potter和他的同学们都穿着不同的uniform,这就是一个英国校服文化的缩影。英国学校要求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年龄段要穿着相对应的校服,意义在于培养和规定学生要懂得在不同的场景下按照相应的规则去进行活动,在英国的学校,从三岁入学开始便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穿统一的校服,但当逐渐步入成年之后,学校便不会再强制要求学生穿学校统一的校服,但仍然会对学生的穿着有要求,什么时间什么场合要穿Blazer或者Jackets又或者是Suits,都是有一定的说法的。所以以小见大,可以看到校服文化背后其实是强大的西方契约文化的影响力。
另外除了在学校里面,英国人在整个社会中都是非常注重礼仪的,而穿着就是礼仪文化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点,穿着代表和展示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外在气质,是给人们第一印象的钥匙。例如在2020年的电影《绅士们》中,所有演员的衣服穿着小到一粒纽扣和耳钉配饰,大到皮鞋、裤子或者上衣,都是经过很多次的配色、材料和制作工艺的筛选而成的,目的就是为了真实的还原整个英国社会人文背景和这种身份文化、契约精神。
而契约精神诞生于西方商品社会时期,是人们遵守约定,尊重他人的体现,也是西方社会最主流的价值观。
㈥ 英国留学生的穿衣风格有讲究吗
一、日常着装
日常上课,不管是去做老师,还是学生,都以随意为主,喜欢什么穿什么。你可以穿的运动,也可以穿的HOT,没人管。 T恤牛仔最多见,不知道带什么的同学就多带几件T恤好了……(千万不要穿的过于正式,如果没有特别隆重的场合,整个学校也很难找到西装)
二、参加讲座的着装
到了英国,你会发现这里各种名头的讲座多如牛毛,大大小小,各种各样。小范围的讲座——衣着随意 大型讲座——老师要穿的正式,学生随意,但是最好不要太邋遢,或者太HOT。清爽的T恤牛仔依然行的通。
三、小型家庭party
最好在平时的基础上,稍微变化一些,女生可以穿裙裙,也可以穿可爱一点的上衣和裤子,舒适和漂亮是重点。男生也随意,建议不要穿运动装。(会跟宴会风格格格不入)。但是也不要太隆重,这种PARTY一般就是大家在一起聊聊,穿的太隆重,你自己会感觉很别扭。
四、参加晚宴
一般会在重大的节日或者纪念日举行:这时候要隆重了,女生尽管穿吧,旗袍、唐装、或者晚礼服,什么耀眼穿什么。男生最好着西装,中国的中山装也可以。
五、参加舞会
看舞会风格而定。 平缓的TANGO一类,着装较正式(同晚宴); 剧烈的舞蹈,如SALSA一类,最好自己先查清楚要求什么样的鞋子,不合适的鞋子会让你很扫兴。 着装重点——漂亮,又合适 。
六、运动着装
老外去做运动,从来都是背个专门的运动包包,里面装着器械和衣服。尤其是在健身房,最好穿运动品牌的衣服。 留学生在国外生活期间日常穿着可以随便一点,但出题聚会、晚宴时必须要穿的很正式,所以在出国前别忘了带一套正装。
㈦ 为什么上世纪英国的制服有短裤和长袜的搭配比如二战的英军,港英时期的香港警察,还有英国的校服。
大英帝国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殖民地,因此二战中英军军服应该是种类最多最为复杂的。在北非沙漠作战的英军步兵通常配有热带衬衫、常服短裤和标准长度的绑腿。由于北非沙漠比较炎热,沙漠英军的装备也尽量轻量化,包括]937型腰带、背带和弹药包。军官通常都穿着羊毛战斗服衬衫式上衣和私人裁剪的军裤,外套则由羊皮制成。
㈧ 校服费压垮英国家庭!盘点各国校服费用有多高
在我国,一般的学校都会要求学生买校服,虽然教育部规定购买校服遵循自愿原则,可是如果在绝大部分人都买的情况下,不买还真不行。比如参加某些大型活动,要求学生统一着装,如果不穿校服的话,那还真是“鹤立鸡群”。
同样身为发达国家的日本,一个学生在校服上的花费也要2000元人民币左右。至于美国在校服上没有强制性规定,而俄罗斯把校服的价格都控制在3000卢布之下。
㈨ 订制英国校服老师发的链接付款时出现这句话
据说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校服的国家,深究这英国校服,它至少有将近500年的历史了,最早大约出现在亨利八世时期。当时的校服一律是蓝色,因为蓝色象征着谦逊,英国人相信这个颜色能帮助孩子们从小就谦虚做人;当然那时候蓝色的布比较便宜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而当时的19世纪,英国凭借强大的海上力量,在全球逐步建立起“日不落帝国”,维多利亚女王突发奇想,将海军制服改制成小王子与小公主们可以穿的样式,于是王公贵族纷纷效仿为自己的孩子定制新衣裳,这就是如今英国贵族学校制服的雏形。总体来说,低调、贵族、学院风是英国校服的总体范。
但其实后来贵族学校的竞相攀比是与当初英国统一校服的初衷有些背道而驰的。本意是想借统一服装体现社会公平,平衡较差家境孩子的心理落差,但最终校服分化还是成为了英国不同社会阶层身份的一种体现。尤其是著名私校伊顿公学,一套校服高达2000多英镑,重要场合学生需穿着晚礼风格燕尾服,平时则是剪裁合体的西装和马甲,学校努力培养着学生的绅士风范。
在英国,小学生穿着西服打着领带是正常事,女学生大冬天穿裙子一点也不奇怪。事实上,英国人认为穿校服能够灌输学生对自身身份的自豪感;帮助他们遵守纪律;并鼓励学生认同自身身份,培养凝聚力,促进不同群体学生间的良好关系。
我们参观访问的13所中小学的学生校服,多以蓝色、黑白灰为主,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统一的颜色,但款式较多,面料都以亲肤的纯棉为主。据了解,校服的颜色和款式大多是由学生投票决定的。
从上面我拍摄的照片不难看出,英国的小学生校服从款式上来讲,男女有别,男生往往是套头衫裤子,女生则是开衫和短裙。由于英国全岛属于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差别不那么明显,温度不高,季节间的温度变化也很小,所以才使得英国学生校服的裤装和裙装成为可能。我们是11月份去的英国,那时温度只有二到十一、二度,每到一个学校,都看到非常方便的学生挂放棉衣外套的衣帽长廊,教室里面空调很热,学生都是单衣单裤(有的甚至都穿着短袖)在进行学习活动。
而且在同一个学校,我们看到校服的款式是很多样的,这是为什么呢?翻译老师告诉我们,一般有校徽的校服都是学生在学校统一购买的,我们可以理解为学校统一发放,而那些没有校徽的校服,是学校制定款式学生根据自己的经济需求到超市进行购买,材质和细节也会根据价位不同而不同。
中学生的校服则有严格要求,必须是正统西式校服:衬衫、西服、且要系领带、以及黑色的皮鞋。一般领带上也都有学校的标记,标记一般都以绣上去的为主,也有徽章一样的别上去的,这些细节很好地诠释了言行自制、缄默含蓄的精神。白衬衫、深色西服、和西服一个色系的领带,再加上皮鞋,看着特别有精神有风度。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国内的校服,我们国内校服通常是学校统一收费后统一发放,按照季节一年两到三套,且大多以运动装为主。近几年随着大家审美需求的提高,很多学校也出现了一些礼服,甚至,还出现了个性、洋气的班服。我的理解是:校服不仅仅是一个学生一个学校的标识,也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校服,从某种意义上讲更是一种教育载体,一方面杜绝了学生的攀比心理,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校服从简单的视觉感知功能升级到了文化传达以及教育的功能,同时让学生获得了强烈的归属感。
运动服也好,礼服也罢,实际问题是:国内学校没有专门的衣帽间,除了一些诸如升旗仪式或者大型的集体活动,学生礼服的穿着次数其实是不多的,我们学校前几年也做过礼服,由于穿着率不高,但有时候又的确需要,所以一年级、四年级分别给学生量一次身高做一次礼服,一个学生小学阶段拥有两套礼服。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国内每个孩子一周四节体育课,礼服皮鞋怎么上?
所以我想,我们的校服最好能够把礼服的精致有型和运动服的宽松舒适结合起来,可以在款式、面料上做文章,多色、多件、巧搭配,既可以在某些大型活动中个性鲜明庄严肃穆,又可以舒展活动,又可以穿出美丽活泼时尚感,那么这个,就需要我们设计师多多动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