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师父》 和耿良辰比武的那个旗袍女是谁演的
李博。
李博,字熙然,英文名 Crystal,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2008年李博在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为一名民革会员。积极参加参政议政工作,曾担任黑龙江省民革妇青会副主任。
2015年10月“民革北京市委欢迎第八届台湾同盟会员大陆参访团”慰问演出独唱《望月》,并与在大陆同胞与台湾同胞手拉手共唱《阿里山的姑娘》。
(1)台湾旗袍师傅扩展阅读:
艺术作品
为纪念戏剧家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汤显祖逝世400周年,由北京电影学院表演艺术研究所出品的《一夜交游》成功上演。作为2015级戏剧表演创作专业艺术硕士的原创戏剧,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声乐教师、青年歌唱家李博老师受邀参演,并担任《一夜交游》主题曲原创歌词的创作。
该主题曲由著名作曲家冯达、隋林木作曲,李博老师携手邀请海政文工团青年歌唱家汤俊共同献唱该曲,展示了自己全方位的才华和令人惊艳的文采,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称赞。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李博(青年歌唱家)
Ⅱ 胭脂水粉 旗袍黎姿是上海哪个师傅做的
为什么偏偏是上海呢?苏航比较多吧。
Ⅲ 深圳旗袍的手工旗袍那个师傅手艺最好
建议联系深圳市旗袍文化艺术行业协会,协会成员大都是深圳市旗袍行业有规模的企业。政府颁发执照的合法组织,信赖。
Ⅳ 哪里有会做旗袍的裁缝师傅
楼主是想为自己量身定做一件旗袍吧,其实我非常同意楼主的这个观点,旗袍就该两神的定做。
1、旗袍必须准确地测量出自己的“三围”,即胸围、腰围、臀围,并与旗袍:“三围”相适或略有余。
2、然后,在更衣室试穿观其“三围”是否贴体舒适,
3、其次还要观领子、衣身、袖子的长短与肥瘦等。
楼主如果是上海附近的话,推荐上海南外滩面料市场的凤和祥,批发零售都有。那边基本上一两件都是可以定制的,性价比比较高。
我有一个朋友开店就是他家拿的货,听说他家除了旗袍以外,西服礼服什么的都有
Ⅳ 我是一名制作旗袍师傅,旗袍展示中,如记者问我不是工艺上的问题我该怎么回答
你好:我估计一般记者也不会问你和你职业太远的问题,只要心里不慌,你都能回答上的。
Ⅵ 请问,哪里有手艺好的唐装或者旗袍师傅收徒弟的并且免费提供食宿。请附上详细地址和电话。
建议你去招聘网站
Ⅶ 梁朗光师傅的订制旗袍单价
为巩俐缝制银色旗袍的梁朗光师傅,从业长达50年,曾为电影《花样年华》、《2046》制作了几十套旗袍,亦因此与巩俐、张曼玉、章子怡等一线女星结缘。梁师傅位于香港铜锣湾的工作室“朗光时装”,八十多岁的他如今还在坚持做旗袍,但已有收山之心。这一辈子与旗袍为伴,梁师傅把贡献给电影的得意之作拍了照片做成集锦。记者一抵达工作室,他就取出宝贝册子,放在工作台上,边翻边聊起往事。 张曼玉在《花样年华》中换了26套旗袍,每一件旗袍都代表了女主人的心情:忧郁悲伤雍容大度……一场完美旗袍秀令人眩目。梁师傅向南都记者透露,当时制作的旗袍可不止这26套,有30多套呢,“花了很长时间,一点一点地做了有一年。做着,拍着,又继续做。”那时,该片的美术指导张叔平找到梁师傅,牵系了师傅与电影以及这些女明星的缘分。
Ⅷ 求长沙旗袍定制师傅,想跟师傅学手工定制的旗袍,不知道长沙有没有愿意教的师傅
有的,你可以打听一下当地名家制作,也可以网络搜索一下,会有更好收获!
Ⅸ 旗袍在台湾有个别名叫什么
没听过其他别名,老一辈也都称旗袍
台湾
台湾早期华人女人和男人流行穿旗袍和长衫。女人穿旗袍是因为为了平权,表示男人能用的东西女人也能用。
旗袍在台湾流行3次。第一次是起源於1919年日本总督田健治郎在台湾推行「同化政策」,要求台湾人放弃汉族的意识和文化,直接导致台籍菁英份子的反弹,发展出台湾首次的「新文化运动」。展现在服饰上的即是在30年代风行一时的单件式旗袍[13][14]。
第二次是在日本战败後,台湾光复初期。仅管在物质条件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台湾的妇女仍把嫁妆的衣服修改成旗袍,来表达对台湾光复的庆贺[15][16][17]。然而这一时期的旗袍热为时短暂,在228事件发生後即迅速地消退,在事件期间更发生过著旗袍和中山装者遇袭。[18]
陈诚夫人谭祥於1961年7月访问美国时,以旗袍示人
第三次是1950年代至60年代,随著政府迁台的大量外省军民带来了第三次的旗袍风潮。在影视歌星、选美小姐、以至於上层社会的官夫人的带动下,历时十年始渐渐消退。[19]。
由於中共在1949年後打压旗袍文化,所以旗袍文化得以在台湾保留。 [20]反对声音却於白色恐怖中被沉息。[21]
1950年代,李敖在台湾大学就读时,因为穿长袍被称为「长袍怪」。蒋中正终身喜著长袍和军装,而宋美龄姐妹公开场合永远旗袍示人。据称蒋中正曾因儿媳不穿旗袍而拒绝见面。[22]
1970年代经济起飞以来,旗袍服饰在台湾亦获青睐。中华民国外交部曾要求较为郑重的外交场合穿旗袍或套装。但近年来因为本土化运动以及上述法律废止的关系,现在已取消。
1990年代後,随著社会的多元化及西方文化薰陶,目前民间之年轻女性,平时和正式场合几乎著洋装,官方亦是一样,再加上台湾本土意识高涨,著旗袍或改良旗袍的人已相当罕见,几乎在公众视线前消失。
2010年代後,偶时在春节过年的氛围上,电视主播会身著旗袍亮相报导,例如:东森主播陈海茵[23]、非凡主播朱芳君[24]。
维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