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红校服的详情
放学了,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二十四中的学生走出了教室,穿红色校服的同学显得格外打眼。这种红校服是优秀生的专利,普通学生穿的是蓝色或白色校服。红校服背面,印有白色“包24中优秀生”的大字,下面还有“翔锐房地产”的字样。
有网友将“红校服”照片发到网上后,引来一片争议。“西安有绿领巾,包头有红校服!”,2011年10月26日在网络帖吧—包头吧里,包头二十四中的“红校服”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对孩子的成长有啥好处?”“到底是为了广告,还是为了学生?”。
据发帖者介绍,包头二十四中向初二、初三年级学习成绩前50名的学生发放这种红校服,校服由包头翔锐房地产公司赞助。对这种“优秀生”校服,发帖者评价道:“红校服的性质比绿领巾更为恶劣,集媚权、媚钱、奴性、斯文扫地于一身!”。
在西安“绿领巾”事件后,教育部曾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面向全体学生,以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正确方式教育和引导学生,坚决反对学校以任何方式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所谓的“好”与“差”的区别。包头的“红校服”再次“伤了差生的心”。
在包头吧里,有网友说:“包头红校服是应学校要求,学生在9月10日就穿上了的!至今已经穿了1个半月了!只是没绿领巾发布到网上早而已!”。
没能穿上红校服的同学对媒体表示,“不好意思跟‘红校服’走在一起”,因为“人家一看就知道谁学习好,我们穿蓝校服的都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包头市东河区教育局,工作人员称,在2011年教师节前夕,包头市翔锐房地产公司向包头二十四中提出要捐资教育,为学校的先进教师和优秀学生提供实物奖品,其中教师奖品为生活用品,学生奖品为运动服。9月9日,包头二十四中在教师节表彰会上将所有实物奖品发放给有关教师和学生,此后,部分学生开始穿红校服上学。
❷ 欧美各国的校园也出现过绿领巾,红校服,三色作业本等到类似的事件吗
欧美有没有,我觉得应该有,我们不大清楚,但应该肯定的是就算有也是极少,而中国呢?看看现在国内的教育,那就一个字“烂”,中国的教育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例如分AB卷考试,分班制,最受不了的就是洗脑,…………中国的教育已经泛滥了,泛滥到无可就药了。你看看现在网络别说别的光是网络,搜的一下教育两字就有一大群人在骂,微博……搜的一下都是多人在指责,很少有人觉得好。我们问为什么中国教育是这样,不能像欧美一样吗?,,,就给你两字“国情”!!!啊!多么好的借口啊!走到哪都能对别人说中国的教育之随以这样是因为国情!真的是一个可以说是全球通的产品!
❸ 绿领巾,红校服事件带给青少年哪些启示
没有笨学生,只有错的教育方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尊严,不应该给他们留下阴影,更不应该不尊重他们,说明如今教育的缺陷
❹ 求一篇有关“狼爸和虎妈”这一行为的时评作文.800字左右。
最近一段时间,和教育相关的事情很多,绿领巾、红校服………整个网络都充斥着‘教育花边新闻’,而‘中国狼爸’的出现,再一次让网络沸腾,也再次激起了大家对中国教育的关注。
据媒体报道,萧百佑的4个孩子3个被打进北大,这是萧百佑引以自豪之处,也是其认为自己的“狼爸式”教育成功之处。这也恰恰合了不少家长的胃口,在他们看来只要孩子考进了北大或者清华,就意味着家教的成功。
我们暂且不讨论“狼爸式”的教育对于错,先看看这种教育的价值取向,“孩子考进名牌大学,或者某校在当年高考中有多人被名校录取。”这俨然已经成了衡量一个家庭、一个学校、一个地方教育成功与否的终极标准。
正是在这种教育价值观的主导下,才会出现诸如绿领巾、红校服、狼爸等惹人眼球的字眼。因此,完全可以认为这种“狼爸式”的教育就是一种升级版、超强版的应试教育。
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据媒体报道,到现在,全国各地已有30多个孩子被父母送到萧百佑家中,利用寒暑假,接受“狼爸式”教育。萧百佑还希望在退休后,建一所私塾,为社会提供服务。我们不得不感慨:“狼爸式”教育大有市场啊!
有这么多人对“虎妈狼爸式”教育趋之若骛,说明社会的“成功”崇拜已经深入到教育领域中去了。家长们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忽略了孩子们的幸福成长,认定只要考上名校,就是“成功”。一个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孩子不是家长们心中的好孩子,只有头上戴上了名校光环的孩子才是他们想要的,才是有价值的。这就是“虎妈狼爸式”教育得到拥护的根本原因。
因此,如果这种“狼爸式”的教育一旦受到追捧并得以推广,当下的应试教育的这团“暗火”将会借助这种“狼爸式”教育的风势愈演愈烈。当下,应试教育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未来教育发展的一颗‘毒瘤’,要让中国教育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必要清楚这颗‘毒瘤’。
❺ “绿领巾”“ 红校服”“三色作业本”这类事件频繁出现的原因
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现在还是红色的,只是现在规定要8周岁才可以加入少先对,也就是才可以带上它的标志红领巾,直到14周岁退出少先对就不带了,可以申请加入共青团带团徽了.而8周岁前的小孩,因为有的地方规定6周岁也有的规定7周岁入小学,所以有的地方就先组织这些孩子加入少先对的预备对,带的是绿色的绿领巾.
❻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奇谈怪论盛行;“绿领巾”、“蓝校服”、“三色作业本”怪象频出;“天价”
(1)违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违背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违背教育规律;与素质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严重威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致使学生压力过大、负担过重,造成厌学、考试焦虑等;扼杀学生个性,剥夺学生应拥有的幸福;增加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等。 (2)国家应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素质教育;国家应加强监管,规范办学行为;国家应不断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绝不能把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校应认真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学校应坚持育人为本,切实纠正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教师应切实做到依法执教,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抵制有偿家教;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培养、教育子女应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全社会应确立正确的人才观;有关部门应严格规范课外辅导班的办班行为等。 |
❼ 绿领巾,红校服这些事件给部分学生带来那些不利影响
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象征,随意更改颜色就违背红领巾本身的意义,带绿领巾会让两者有一种隔膜,使之间产生偏歧
❽ 举例你对某个教育现象的看法
1.阐述危害:优秀生戴红领巾,后进生戴绿领巾。“绿领巾”逻辑的实质是对受教育者个体尊严的羞辱和对教育暴力的盲目崇拜。过早给孩子带上差生的帽子,这是心理学上的标签效应。让他从小就觉得自己不行。伤害孩子的自尊,留下阴影。让优秀生产生优越感,助长虚荣心。不利于心理健康。不利于培养孩子民主平等的意识。家长看到孩子戴绿领巾,也会抬不起头。佩戴红领巾是一项严肃神圣的行为,红领巾、绿领巾都在校园内出现,不利于孩子对红领巾的认知与尊重。
2.问题根源:老师这样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但是问题的根源还是出现在教师的教育观念上。习惯性地把学生按成绩分成三六九等仍然奉行唯分数论。唯听话论。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过于单一。
3.正确做法:学校导向应该改变唯分数论,学校要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方式,只凭教绩和学生是否违纪来评价教师的工作是不公正不客观的,有的学校已经做出了大胆的尝试,鼓励教师采用不同的方式管理班级,提倡特色班级的创建。特色教师、特色学生的评比。
教师应该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改变唯听话论。评价方式多样化。多几把评价的尺子就能多量出一批好学生,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艺术节 体育文化节 读书节)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树立自信。
经过媒体曝光之后,“绿领巾”“红校服”“三色作业本”等被收回去了。不过,要从根源上杜绝这类现象,还需要各方面转变思想,现在教育已经异化到教学上了,过分强化教学的功能,忽视了育人。应该让教育回归到教书育人的本质上去。否则还会出现蓝领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