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这位小姐姐名字
我也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但是我看着她好像一个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也上过娱乐节目的主持人,现在依然很漂亮很年轻 但是叫什么我也不太清楚了,应该叫什么佟丽吧
东方女人很适合穿旗袍。
而且图片中的4人。
各有各的美。
就像牡丹和玫瑰,哪个更好看?
不过就我现在这个年龄而言。
第1张是最好看的。
旗袍的花纹很现代。
而且小姐姐也很漂亮。
Ⅲ 有哪个MM买过华艺嘉年的旗袍呢
也不是统一标价,商场为了赚钱,特意调高价格,然后打折,我们还以为便宜很多了呢
Ⅳ 请问,最近见这个女的特别多。据说是引导健美先生上台的。然后还穿旗袍。身材就不用我多说了
应该是模特吧!模特的出镜率,如果他做的比较好的话,还是挺高的呀
Ⅳ 民国时期3位旗袍名媛是谁
旗袍qípáo [chi-pao] (英文名称:Chinese dress)因其式样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改制而成,故称。是民国时期中国妇女开始穿着的、带有传统风格的长衫。兴起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尤其兴盛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上海。
普遍认为,旗袍不同于满族民族服饰“旗服”,现代旗袍是有中国特色,迎合西方审美并采用西式剪裁的,兴起于二十年代,流行于三四十年代的时装。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旗袍基本绝迹,但近年来旗袍有一定回暖趋势,特别表现在迎宾小姐、礼仪小姐的旗袍制服化方面。
Ⅵ 淘宝四小姐旗袍都有什么牌子的
四小姐旗袍在阿里巴巴上批发吗?
Ⅶ 吴宣仪黑色亮花旗袍妩媚又性感,她还有哪些一眼让人惊艳的造型
吴宣仪是中国内地流行乐女歌手、演员,女子演唱组合宇宙少女成员。2016年2月,随着宇宙少女首张专辑的发行,吴宣仪正式出道。在近几年娱乐圈新出道的众多女孩中,吴宣仪的颜值绝对在前列,而且身材和穿衣的品位也是“人间极品”。
韵味十足旗袍风虽然白色是绝配,但是其他风格的衣服也能被吴宣仪完美驾驭。比如下面这一套风格很野的服饰,黑色的格纹西装外套采用了收腰的设计,十分带感,内搭一件相同颜色的抹胸,让整体的造型变得更加有层次感,黑色网状丝袜也将他性感的一面完美展现出来。这个造型的吴宣仪在舞台上真的是非常吸引人了。
Ⅷ 民国有哪些旗袍美女
民国的旗袍美女可以说很多的。
郭婉莹1909-1998
上海永安的四小姐
黄柳霜1905-1961出生于洛杉矶
蒋英,钱学森夫人
严仁美 民国名媛
宋庆龄 1981年5月29日去世
宋美龄
宋爱玲
周旋 1920年8月1号出生于江苏常州
唐瑛 父亲唐乃安曾经留学德国
张爱玲 中国著名作家
胡蝶,原名胡瑞华,民国第一美女
总之还有好多,未完待续
Ⅸ 有一部关于旗袍的电视剧不知道叫什么
是电视剧《乱世佳人》
主演:
张莲心(唐嫣 饰) ▪ 贺天(陈键锋 饰) ▪ 重阳(罗晋 饰) ▪ 马昆/萧坚(谭凯 饰) ▪ 张文锦(郭明翔 饰) ▪ 徐娜(徐麒雯 饰)
你说的剧情大致在这几集里:
第6集
莲心回到霓裳,莫君误以为重阳就是让莲心怀孕的男人,斥责重阳自私自利不懂心疼莲心,重阳被赶出霓裳,每天为莲心送来一碗糖粥。
第7集
三年后,莲心出师。重阳在药水弄租了一套体面的小房子,邀莲心同住,二人过上了一个睡白天,一个睡晚上,相持以理的同居生活。
为了攒足去南洋的路费,莲心作了扑满与重阳相约比赛看谁挣钱多。
霓裳流行腮腺炎,莫君等工人患病,莲心为大家提供治病良方。莲心去锦荣药业公司社长徐慧家给小姐徐娜送衣服,徐娜让莲心穿上自己的新衣,又突发奇想,要莲心顶替自己去捉弄久未见面的未婚夫贺天,并许诺事后会在霓裳订制十套旗袍,莲心只得应下。
贺天大学同学康远的母亲向他求助,贺天通过巧妙推理,为遭受诬陷的康远洗雪了耻辱。穿上旗袍的莲心别具风采,徐娜带着莲心去贺家,被贺天一眼识穿了徐娜和莲心换装的小把戏。
Ⅹ 不得不说吴宣仪的旗袍造型好像民国大小姐,还有哪些女艺人旗袍造型很惊艳
01、宋轶旗袍是我国女性的传统服饰之一,又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这是一种结合了我国传统服饰与西方服饰优点的服装形制,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在历史上有着重大影响。旗袍于1929年被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时至今日,它依然受到广大女性的欢迎。一袭旗袍勾勒出女性优美的曲线与身段,风情万种,十分有韵味,充满了浓浓的复古气息,较好地展现出了女性身姿的优雅曼妙。在美女云集的娱乐圈,也有许多女明星曾经尝试过旗袍造型,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以下是对娱乐圈那些旗袍造型惊艳女艺人的简单盘点。
宋轶可以说是娱乐圈女明星中的“旗袍专业户”了。因其长相古典大气,具有东方美人的典型特征,气质温婉优雅,十分适合旗袍打扮,所以在许多影视剧中,宋轶的出现都是身着旗袍。如电视剧《小楼又东风》、《伪装者》等,身穿旗袍的她简直活脱脱一个民国大家闺秀的形象,也因此造型出圈,收获了一众粉丝,她也因此被打上了“旗袍”这一TAG,成为了许多人心目中最适合穿旗袍的女明星之一。
在你的心目中,还有哪些旗袍造型十分惊艳的女艺人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