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个乱的派尔伦斯翻译成中文是什么
What do you mean by slamming a wheel seven into Chinese?
B. 德干高原成为热带草原的景观的原因
南部的德干高原,占有印度半岛的大部分,是一个庞大的前寒武纪的古陆块,它是构成次大陆的核心,是冈瓦那古陆的一部分。白垩纪末,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曾有大规模玄武岩溢出,覆盖面积达40万平方公里,构成世界上最大的熔岩台地。德干高原的地形是一个久经侵蚀的向东北缓倾的大古老地块,西高止山构成高原的西部边缘,高度约1,000~1,500米,其西斜面成断层崖;东高止山构成高原的东部边缘,高度约500~600米,为低丘状,沿海有较宽的沿海平原;在德干高原内部多地垒和地沟的地形。总之,德干高原是一个古老的、久经侵蚀的、倾动的和被许多河川所切割的准平原残丘状地块。至于斯里兰卡岛,在地质构造上与印度原为一体,后因保克海峡和马拿尔湾的沉降,才与印度分离。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的一部分山地,这是喜马拉雅运动的产物。喜马拉雅山脉在构造上可分为三带:北部带,又名西藏带或西藏喜马拉雅带,是由古生代初期至第三纪的岩层组成;中部带,又名雪峰喜马拉雅带或喜马拉雅带,露出岩石主要为花岗岩和片麻岩,现代冰川和雪峰甚多;南部带又名外带或山麓喜马拉雅带,位于印度大平原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主要为低矮山麓,岩层以第三纪沉积岩为主,高度约1,000米。印度大平原是属于新褶皱山的前渊地带,其前身为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的一部分,东西长约3,000公里,南北宽约250~300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大平原之一。
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以北和北纬30°以南,除马尔代夫群岛和斯里兰卡岛南部接近赤道,属热带雨林气候,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外,其它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季风气候的形成,与冬夏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行星风带的季节位移以及青藏高原的地形作用等都有密切关系。根据季风的进退,一年之中可分凉、热、雨三季。12~2月,从大陆吹向海洋的东北季风带来晴朗、干燥、凉爽的天气,为凉季。在凉季里气温日较差较大,西北部有一定的气旋雨,半岛东岸也有较多的降水。3~5月,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气温迅速增高,气候炎热干燥,称为热季。德干高原中部气温达到35℃,塔尔沙漠的绝对最高温度曾达50℃以上,有时出现沙暴。6~9月,由于南亚地区的持续高温,在印度西北部产生热低压,强烈地吸引着由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来的西南季风,从而使西南季风的势力进一步加强。西南季风经过辽阔温暖的热带海洋,饱含水汽,给南亚大部分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形成雨季。年降水的90%集中于雨季。雨季来临的时间,半岛西部最早,印度西北部最晚,西南季风的晚来早退是南亚雨量变率大的一个主要原因。10~11月为雨季末期,气温开始逐渐降低,北部一带的气压也逐渐增高,这样海陆间的气压梯度也逐渐变弱,因此西南季风开始退缩,降水随之减少,很快转入凉季。
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林占有广大面积,其分布与降水量有密切关系。西高止山西侧,东部喜马拉雅山的南侧和阿萨姆地区以及斯里兰卡岛大部,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为热带雨林区;德干高原大部年降水量为1,000~2,000毫米,树木为了减少热季的蒸发,形成干季落叶;德干高原内部和印度半岛西北部,年降水量在500~1,000毫米之间,多为灌木和草原植被;塔尔沙漠及其周围,雨量很少,为荒漠和半荒漠,仅生长稀疏草本植物和多刺灌木。
C. 找一部外国电影的名称
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我但愿是……要有跟这个剧情雷同成这样还有脸拍成电影的……我反正不想看。
网络链接:http://ke..com/view/334872.htm?fr=ala0_1_1
剧情概述
越战期间,加入海军陆战队的一群年轻人被剃了光头,并分配寝位,负责训练他们的军士长时常羞辱他们,还给他们取难听的外号,“傻瓜派尔”由于是胖子,动作老是出错,因此成为最经常被军士长修理的人。班长“小丑”耐心照顾他。但傻瓜派尔再次的失误,令军士长愤怒地惩罚全队,伙伴们终于忍无可忍,将傻瓜派尔痛揍了一顿。之后,傻瓜派尔开始对枪自言自语,他发挥了射击的才华,连军士长也赞赏他终于可以成为伟大的“杀人机器”,就在出发前往越战战场的那晚,傻瓜派尔在他的M14装满“全金属外壳子弹”(Full Metal Jacket),一枪打死军士长,然后自己也含枪自杀。
选择编入新闻组的小丑,被长官派去前线采访,小丑看见年轻的士兵们已经麻木,在越共尸体旁饮酒、一面笑一面在直升机上扫射逃走的村民。他随众巡视,误入未扫荡的地区,大家遭到狙击手埋伏,牺牲了好几位同伴后,他们终于确定狙击手藏身的建筑物,小丑落单时忽然发现狙击手,对方原来是个非常年轻的少女!随他而来的摄影员开枪救了他,少女在地上痛苦的挣扎,一名士兵要大家离开,任那少女在此地腐朽。在少女的“杀了我”的哀求中,小丑终于拿起,扣下扳机。
D. 急求玻璃深加工行业成本怎么核算!具体点的!
原材料基本类似吧,那就要看你们这边是订单生产还是计划生产,一般来说这种行业存货都不会很多,客户需求了,在合同之前会有技术部门拆解订单,核算原材料的成本,电费,工具损耗成本,厂房等的投入都属于运营成本,可以摊牌在一个项目中(比如A项目的时候B工人从仓库领取手钳一把,而A项目结束的时候,这把手钳依然能用,可以核算到这个项目的成本中),也可以按月摊牌在这个月的所有项目中,如果是计划生产就简单了,把年损耗或者季度损耗摊牌到单件成品上就好了。
E. 求美国乡村女歌手南希·格里菲斯的资料~~
主题:美国民谣史
作者: vincentlee -=--上半叶(迪伦之前)-=--
我们再也无法考证那些原始布鲁斯或民歌创造者的生平甚至名字了。我们能做的,不过是
通过一个世纪来听后继者们录制的唱片:来唤回过去,冲刷我们还不至于太过退化的情感
。这些唱片极大地拓宽了过往岁月里仅利用口耳相互传播音乐的渠道,更大的意义在于:
它们在世界的传播,启发了整个人类的创造力与理解力,记录历史并延长我们的记忆。建
立这一唱片库——美国国会图书馆录音资料库的行动,来自民谣学者约翰·卢马克思与艾
伦·卢马克思父子他们从30年代开始,陆续在美国各州乡村、田野、街道甚至监狱里,为
民间歌手留下录音,几乎是单枪匹马地完成了一项搜集整理美利坚各类民间音乐的浩大工
程;无论黑人或白人,这些参与录音的歌手被通称为“游吟诗人”(Chauffeur),在大众
的词汇库里,Chauffeur这个词通常被人们意为“雇佣司机”。他们都有着流浪的生活背景
,流浪一方面提供改善自身生存环境的可能,另一方面是在无意状态下,实现了不同艺人
之间音乐的碰撞、融合。等历史走完这一段,我们发现这后一方面是尤其重要的。而绰号
“铅肚”的胡迪·莱德贝特,无疑是流浪艺人中最突出的典型。
“铅肚”早年在西路易斯安那和东得克萨斯谋生,从白人矿工那里学习一些牛仔歌曲、苏
格兰民歌及钢琴弹奏曲。1912年,在盲人莱蒙·杰佛逊的指导下,“铅肚”学弹了十二弦
吉他并建立起他自己独立的个人布鲁斯风格。“铅肚”后来因杀人罪服刑,当其身囹圄之
际,又意外地得到那些源于18世纪或更早时期的众多黑人囚歌。由“铅肚”首录的欧洲民
谣《加利斯·波尔》,法式舞曲《水壶沸腾》,牛仔情歌《爸爸,我来了》,劳动号子《
带上锤子》,南方废奴民歌《约翰·哈迪》,福音歌曲《玛丽,别哭》,囚歌《肖提·乔
治》和《谁是回来的鹿》,以及12张专辑唱片,成为国会图书馆最有价值的有声资料。通
过一系列录音、电台广播和学院巡演,“铅肚”成为第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黑人民歌手。
继“铅肚”莱德贝特之后,又有布朗尼·麦基、索尼·特里桑·豪斯、索尼·鲍伊·威廉
姆森和“混水”等,他们陆续参与了国会图书馆的录音。
杰西·福勒是一位善于学习别人曲调,然后配以自传式唱词的游吟歌手。福勒从幼年就开
始用自制的五弦琴进行弹唱,其游吟生涯从亚特兰大辗转芝加哥再转往加利福尼亚;沿途
,福勒除了作街头表演,也靠制作手工艺品来维持生计。福勒从教堂里学会了诸如《恩情
浩荡》、《不久以后》这些福音歌曲,流浪生活的丰富经历和见闻,最后化成福勒滔滔不
绝的歌曲资源。杰西·福勒用与众不同的独门乐器脚踏击弦贝司,配上吉他、口琴组成—
人乐团,录制过一大批原始格调的民谣作品,其中以《化作爱之咖啡屋》与《引旧金山低
吟布鲁斯》最为著名,前者也是鲍勃·迪伦的启蒙之作。说起来,艾伦·卢马克思自己也
算一位不错的民歌手,除了帮助别人录音,卢马克思也录制了《得州民歌》和《我唱美国
民谣》这两张自己的作品。随着工作进展,通过参与艾文·麦考尔的广播节目《民谣与布
鲁斯》的演出,卢马克思比较了英美两地传统音乐的源流与演变,然后推出里奇一家的录
音,此时,里奇一家刚刚从苏格兰来到得克萨斯,使一组《南方世俗民歌集》得以流传。
随后又有盲人吉他手唐·沃森与克拉伦斯·阿什利、查理·麦考伊等相继被卢马克思发现
并留下了珍贵的声音史料。
发现伍迪·加思里可说是艾伦·卢马克思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加思里是一位街头艺人,一
生谱写和改编了一千多首歌曲。加思里从得州流落到加州,在与歌手西斯科·休斯顿和演
员威尔·吉尔的交往中,深深受到他们左翼政治思想的感染。此间,加思里逐渐建立他个
人的音乐风格,同时也建立起异乎寻常的强烈道义感。加思里的创作以他自己亲身经历的
各种苦难为素材,具有浓厚的民间抗议情绪,《富饶的牧场》、《旱区难民》、《这土地
是你的土地》等歌,最后都成了强有力的民权斗争的武器。伍迪·加思里40年代在加州与
皮特·西格、李·海斯、米拉德·兰姆派尔组成“年鉴歌手”,成为格林威治这个日后的
东海岸民谣运动中心中的先导乐队。加思里最重要的作品是自传性的《边界和光荣》,这
张唱片记录了他大半生的创作与革命生涯;而12张国会图书馆录音,及唱片公司“民谣之
路”(Folkway)出版的大量专辑,除了给人音乐的享受,还启发人们如何去面对生活、如何
用音乐去表达生命。加思里的吉他上刻写着一句格言:“这乐器扫除法西斯”,他始终不
忘鼓舞人们,用手上的一切去反抗不平。和加思里并肩站在一起的皮特·西格与织工乐队
,在音乐上和政治上保持着与加思里大体相同的态度,他们的作品,都基于传统民间音乐
(包括民谣和布鲁斯),配上有关政治题材的歌词,旨在唤起民众的情感与觉悟。为了弄清
这一股民谣潮流的音乐渊源,我们还有必要回到更早一点的20年代,来了解在音乐风格上
进行革新的先辈,正是这些先辈,最先从正统渠道路进了民间音乐领域,从而引起了主流
文化对民间文化的关注。如比尔·约翰逊、山姆·摩根、保罗·怀特曼,他们在二三十年
代开风气之先,演奏较纯正的新奥尔良爵士乐或拉格泰姆;作曲家格什温及白人小号手比
克斯·白德贝克,一个创作黑人风格的音乐,一个演奏地道的黑人爵士乐曲,通过他们这
样的白人音乐家,黑人音乐开始在白人青年中传播;当然还不能忽略了欧文·柏林的歌曲
,经由平·克劳斯贝以及好莱坞明星艾迪·坎特的演唱,百老汇歌舞剧空前繁荣,从另一
个侧面强化了黑人音乐元素在美国大众娱乐业中的地位。乡村传统的苏格兰民歌等欧陆民
谣,也在随着人口的迁移流动而变化着,它们大多数融合了黑人布鲁斯元素,当然也有顽
固保持欧洲特性的一面。这后一种形态,最终发展成了乡村音乐,像比尔·蒙罗、蓝天男
孩、莉莉兄弟、厄内·福德、弗洛伊德·梯尔曼,都在30-40年代极力起着纯化和固定白人
根源的作用。而以汉克·威廉姆斯为代表的另一群艺人,则尝试运用更多的音乐元素,既
保持欧式民谣配器手法,又增加布鲁斯音阶,同时动用复调和声等方式进行改良试验,逐
渐形成新的类别——乡村山地民歌。汉克·威廉姆斯早年在黑人乐团“梯托特”中呆过,
学会了拉格泰姆;后来自组“漂泊牛仔”,专辑《阿卡夫-罗斯》中有一曲《移动它》,可
以感受其中改良传统乐器提琴在其中的作用;而作品《很容易看见》直接影响了埃弗利兄
弟的风格,他们视威廉姆斯为最早一位摇与滚(Rock & Roll)歌手,这首歌就是一个最有力
的明证。当然,汉克还影响了身边的乐手如坎南保·尼科尔斯、罗伊·阿卡夫,影响了后
来的通常被视为乡村音乐之父的吉米·罗杰斯、莫尔·哈加得,影响了鲍勃·迪伦的民谣
革新,影响了更后的80-90年代的乐队“这这”、“黑乌鸦”。正因为汉克·威廉姆斯以来
的改良分化,才使50年代的民谣城市化成为可能,并使此后的民谣创作日趋精致和成熟。
60年代初,城市民谣在商业上取得了一时之盛,这主要仰仗了众多演唱组的涌现。这些组
合带来了多种乐器的丰富配合,多层次和声的丰富变化;加上伍迪·加思里、皮特·西格
,以及《小拳击手》作者马尔文那·雷诺兹,在此之前已经作出了无比雄辩的示范——歌
曲创作源于民歌高于民歌,创造源于传统又超乎传统,打开了声音题材和歌词题材的广阔
包容性;这些,使得金斯顿三重唱的专辑《至多》,《我们来了》,“石灰石”的同名专
辑,“高地族人”用多种语言演唱的作品,四兄弟演唱组翻唱的皮特·西格的《花归何处
》,迅速红遍全美,进而影响了全球音乐市场。甚至日后的鲍勃·迪伦,也是依靠这类民
谣演唱组如“彼得、保罗和玛丽”的翻唱,才得以扬伟名于天下。总体来看,这是些取材
于欧陆传统民谣但又辅之以黑人布鲁斯和拉格泰姆风格的作品,这一创作特色,构成了美
国民谣的主体特征。
在60年代,音乐上的黑白界线,在绝大多数民谣歌手和词曲创造者心中已经消失。这些歌
手大都会受“铅肚”、波尔·艾夫斯,然后是伍迪·加思里、金·里奇,再后是汉克·威
廉姆斯作品《老奥普利》的启迪。女歌手卡洛林·赫斯特首张专辑邀请鲍勃·迪伦作伴奏
乐手,并用绝非甜美的嗓音征服了听众,被视为新时期的金·里奇。赫斯特广阔的歌曲来
源也是一个成功的因素,布鲁斯、西班牙民谣,以及传统欧陆民谣,都在同一张专辑甚至
同一首作品里出现了,这种多民族音乐的广泛融合,预示了此后民谣发展的重要方向。
鲍勃·迪伦成为引导新民谣发展的主导。他在大学时接触欧美杰出现代诗人的作品,逐步
进入左翼的民谣演唱圈子。与他交往的有著名民歌手伍迪·加思里,也有杰出的嚎叫派诗
人艾伦·金斯堡。迪伦的第一张专辑是一些12小节的标准布鲁斯,收录的尽是黑人们传统
的老歌,据说这是一张连民间布鲁斯老艺人都肃然起敬的唱片。两首创作歌曲中,迪论写
了一首《献给伍迪之歌》,一方面是向伍迪·加思里致敬,另一方面是向世人宣布:要成
为新的民歌手、必须拥有像伍迪·加思里那样的人格精神。在随后的5年中,鲍勃·迪伦出
版了一系列经典专辑,包括《放径自流的鲍勃·迪伦》、《时代在变》、《席卷而归》、
《重返61号高速公路》、《无数金发女郎》等,这些作品影响了几乎所有门类的艺术家,
也奠定了迪伦在民谣复兴运动中旗手的地位。我们可以从强烈抨击时弊的民谣歌手菲尔·
奥奇斯的作品《一切不过是命运》中感到鲍勃·迪伦与伍迪·加思里、鲍勃·吉布森、汤
姆·帕克斯顿的影响,还可以从擅长演唱情歌的梯姆·哈丁以及梯姆·巴克利身上发现鲍
勃·迪伦的作用。后来,迪伦放弃原声吉他民谣,转向电声摇滚,创立了民谣摇滚,而他
早期优美而不失激烈的歌词和诗篇,此时却在大西洋两岸唤醒众多摇滚歌手,其中包括约
翰·列农和米克·贾格尔。迪伦使他们从狭隘的情爱题材中醒来,视线转向更宽广的社会
、政治、文化领域。如果没有这后来的变化,甲壳虫和滚石乐团将不会成就在摇滚史上的
伟名。迪伦的歌词一直是象征性的,早期是枝叶纷披的隐喻和意象,后期是大量的《圣经
·旧约》典故,这与传统民谣截然不同。迪伦将晦涩多义的现代诗与民间歌唱质朴的旋律
结合在一起,使60年代的民谣成了知识分子的先锋艺术。他在歌词上的创作深受法国象征
诗派影响,歌词中充满广阔的暗示和哲理性的意象。这时,民谣已不单是民间传统的代名
词,也是时代的象征,和民间思想的代言。但迪伦始终并不把自己视为抗议歌手,而坚持
歌曲只是他个人内心的独白。正是这可贵的真实性原则,接通了个人生命与时代命运的脉
络。在迪伦辉煌的音乐生涯之前,也就是1962年的年底,他到英国去住过一段时间。英国
的传统民谣叙事曲,是美国民谣的根,迪伦去那里正是为了体会传统民谣的深境,上一堂
非正规的民谣音乐课。在那儿,迪伦结识了英国民谣歌手马丁·卡什。卡什教给迫伦许多
有关传统英国民谣的知识。在卡什所推荐的歌曲中,有两首歌给迪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弗兰克林勋爵》和《斯卡布罗市场》。后来,迪伦改编了这两首曲于,前者成了著名的
《鲍勃·迪伦之梦》,后者则成了旋律优美的两首情歌的素材——一首是《从北方来的女
孩》一首是《西班牙皮靴》。在卡什与其他许多民谣乐手的影响下,迪伦创作了近10首英
国传统民谣形式的歌曲,流传广远的曲目包括《战争头子》、《上帝在谁那边》、《只是
个流浪汉》、《再见》。
英国之行为迪伦提供了深厚的创作土壤。正如迪伦所说,民谣音乐带给人的亲切感是任何
别的音乐形式所无法比拟的,这正是民谣真正的魅力所在。1963年初,迪伦回到纽约开始
他行将震撼世界的歌曲创作。这创作一开始表现为对传统的全神贯注的吸收和改编,其后
表现为对这些传统规则和限制的一一打破——这是最有力量的打破,比一切现代派的胡作
非为都更为惊人,它是来自于传统内部的颠覆,并最终成为传统自身无比强大的发展和新
生。迪伦是多变的,他以自己的激烈变动紧紧抓住了周遭世界的激烈变动。正像后来我们
所看到的,这是一个变化剧烈的年代。而迪伦的每一次转向,都恰当地成为时代转向的标
志。
不过值得提出和令我们警醒的是,恰恰是迪伦那些封闭的个人性作品,而不是更有名的、
红色抗议的、力图捕捉时代脉搏的战歌,才更好地抓住了迪伦的敏感才情,纪录了他身处
时代的痛苦和梦想。迪伦的作品,特别是他早期的作品,毫无疑问,已经成为美国60年代
编年史的一部分。迪伦一直在变。对这一点,有人赞赏,有人批评,有人婉惜。这时,反
倒是他影响下的另一个歌手,完整地坚持了伍迪·加思里和迪伦早期的抗议立场,这个歌
手就是菲尔·奥奇斯。
菲尔·奥奇斯1940年出生于得克萨斯,如果不做歌手,他可能会成为一名记者。1960年,
他从大学新闻专业退学,来到混杂着诗人、艺术家和左翼激进分子的纽约格林威治村,受
到左翼思想日益深厚的熏陶。在新闻界的短暂经历使他认识到:只要他从事着新闻界的事
业,他便不可能坚持和忠实于自己的信念。从此,菲尔·奥奇斯离开了一度试图干出名堂
的新闻业,一心一意地扑在了音乐上。奥奇斯的音乐一直局限在传统民谣的领域,他的歌
简单朴实,甚至缺乏变化和发展。通常独自一人抱把木吉他,一个人一边弹一边唱,一边
用交谈和插话与听歌的人交流。有人称他的歌为时事歌曲,他习惯于以民歌的方式唱诵一
些时事新闻,他的第一张专辑就叫《每条新闻都适合歌唱》。奥奇斯认为,人们必须重视
自己现实的处境,必须反映对一些重大社会事件的真实意见。这使他在联邦调查局的档案
越积越厚,最后多达410页,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一直是被作为一个与政府对着干的人,被
当局监视着。奥奇斯的颠峰时期在1964-1966年,这也是美国民权运动员高涨的时期。他唱
歌,还在杂志上写时事评论,这是两种方式的同一项事业,他喜欢这样与公众自由交谈。
他的歌词就是他的写照,他的公共形象就是他的个人形象,他以个人立场正直地说出真话
,抗议美国政策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在这一点上,菲尔·奥奇斯正像民歌历史上源远流长
的游吟歌手所为:叙事性、吟唱传统,用音乐传播消息、同时表达民间的意见。
但奥奇斯的经历是却悲剧性的。民权运动高涨时期,向时也是美国反共的麦卡锡主义最严
酷的时期。奥奇斯曾在芝加哥的民主集会中被捕,曾被听证会传讯并没收了吉他。但最严
酷的并不是现实的寒冷,而是奥奇斯自己内心的巨大矛盾:过于简单的理想主义,使他越
来越深地陷入了对自己的怀疑,陷入了对早期的简单化批判的怀疑。在留下了6张专辑、1
00多首歌后,随着年代结束,奥奇斯的激情神秘地消失了。70年代之后,奥奇斯已很少有
新的创作。这个热情爽朗的人开始酗酒。直到1975年,他一直努力在反对的越战结束了,
在中央花园庆祝集会上,奥奇斯容光焕发,满情欣喜,“他在微风中歌唱,带着一丝疲倦
,似乎他等待这一刻已等了太长时间。”但次年,他用自己的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理想失落了,复杂的、急剧的时事变化,使现实像开了一场玩笑。在落魄的那几年,菲尔
·奥奇斯说出一句让所有的理想者都会揪心的话:“我担心有一天我会在舞台上笑出声来。”
http://vip.rongshuxia.com/rss/bbs_list.rs?bid=6502
http://vip.rongshuxia.com/rss/bbs_list.rs?bid=108256
http://vip.rongshuxia.com/rss/bbs_list.rs?bid=108440 事了拂衣去 深藏身与名
--------------------------------------------------------------------------------
#1: 无主题 —— vincentlee 回复于 2006.09.14 11:33
-=--下半叶(迪伦之后)-=--
1965年7月25日黄昏,万众喧腾的新港艺术节上,鲍勃·迪伦首次上演自己的电声作品,仅
仅三首歌后即被鼎沸的倒彩声淹没——尽管伴奏乐手艾尔·库柏、迈克·布隆菲尔德为演
出预排了好几个通宵,尽管人们接受了鲍勃·迪伦上场前的两支电声乐团“议院兄弟”与
巴特菲尔德布鲁斯乐队。返台加唱时,鲍勃·迪伦微笑着接过彼德·雅洛递过来的原声木
吉他,以一曲《宝贝,一切结束》终结了整场演出。
飞鸟的位置,实际上处于民谣摇滚的前沿地带。后来,这一位置在70年代被雄鹰乐队延续
下来。雄鹰的乐器特色建立于斑鸠琴、木吉他、电吉他和夏威夷吉他上,有优美的和声和
旧式的反叛。无论《亡命之徒》还是《加利福尼亚旅馆》,都是以梦幻和虚构的形式来概
括现实,没有其他乐队那么多的矛盾冲突痛切,相反充满劝诫的意味,产生将人们从现实
生活中拉走的虚浮感。从音乐到精神,它们延续了鲍勃·迪伦《约翰·韦斯利·哈丁》的
余绪,这一点正与飞鸟类似。自然,这是后话。
在1967年蒙持利尔流行艺术节后,克罗斯比离开了飞乌,与“野牛春田”乐团成员一起组
成C.S.N及C.S.N.Y。野牛春田人员变动频频,前身是由史蒂芬·斯提尔斯、里奇·福
莱以及后来组建“猫妈妈”乐队的拉里·帕克组成的阿哥哥歌手乐队;后来这几个人称来
我走时聚时散,在不同时期组成不同名目的乐队。虽然这些乐队部十分短命,仅有寥寥几
张专辑面世,但队中成员,日后都成了左右民谣乐坛的重要人物。
新人飞鸟的乐手金·帕森斯,克拉伦斯·怀待,带来些更根源的乡村音乐,使飞鸟随后出
版的专辑——《声名狼藉的飞鸟兄弟》、《牧场竞技之甜蜜的心》,都倾向于乡村摇滚,
这时队员干脆另组或加入诸如飞饼兄弟、纳什维尔之西之类的乡村团体。1969年专辑《轻
松骑手之叙事曲》,成为总结飞鸟60年代成就的作品,专辑名称来自丹尼斯·胡坡执导的
嬉皮文化电影《EasyRider》,电影中两首插曲,也都是飞鸟的手笔。进入70年代以后,飞
鸟的作品一直保持了乡谣作风,他们以亲和的外表,带动了加州西海岸,使之成为继纽约
格林威治村之后的又一民谣阵地。此后,带有民谣特质的西海岸乐团“妈妈和爸爸”以及
沙滩男孩开始走红;人们熟知的鲍勃·迪伦、道可·华生、曼斯·里普斯罗姆、莱廷·霍
普金斯,新出现的乐团“爱”,吉他大师赖·库德与牙买加歌手泰及·马哈尔和迷幻乐队
“精神”的组建者埃及·卡西迪组成的上升之于乐队,一时都成为众人争睹的团体;而在
加州另一城市旧金山,也出现以数支乐队为主干的实验民谣阵营:感恩而死,杰弗逊飞机
乐团,水银邮政部,以及名气较小但却不能忽略的乌合葡萄乐队。
前身为战争之锁乐队的“感恩而死”,是由杰里·加西亚、鲍勃·韦尔、菲尔·莱什组成
的乐队。1965年,乐队率先加入肯·凯西发起的药物实验,使用当时新发现的致幻剂LSD(
该致幻剂可使人的五官产生通感)。其首张专辑《感恩而死》,出的即便是基于蓝草音乐并
利用LSD刺激下发散兴的光环似的演奏所组成的歌集,旋即成为旧金山之音的代表作品。感
恩而死在大量巡演中形成“不停顿组曲”式舞台表演风格,随后的专辑《太阳赞美诗》,
《奥克索对称》,《死亡演唱会》均以质朴的现场表演收录,以即兴弹奏并自由发展的旋
律为特征。《死亡演唱会》中长达23分钟的歌曲《黑暗的星球》,成为这类创作的颠峰之
作,以四次建筑四次发散逐渐转入宏伟的高潮而结束。而在70年代的头两张专辑里,杰里
·加西亚率团回复民谣根源,并以极接近C.S.N和波可乐团的乡村摇滚风格出现,暗示嬉
皮文化已在现实大墙的挤压下崩溃。而专辑《劳工之死》,以及加西亚客串C.S.N.Y的
专辑《在梦中见过》,客串“紫色草地上的新骑手乐队”的《新骑手》,都是这样一类作
品。杰里·加西亚的吉他,自始至终都是民谣、布鲁斯和蓝草音乐的结合体。1973年作品
《洪水之醒》带有爵士乐散拍的影响。从这个时期一直到1995年杰里·加西亚谢世,感恩
而死极少再有作品面世。不过他们在90年代出版的唱片,已经构成为90年代许多乐队的教
材,如费什、说谎专家、蓝调旅行者等乐队,都以感恩而死为楷模坚持现场的即兴表演。
与感恩而死类似,杰弗逊飞机的音乐,也是一边民谣,一边布鲁斯。为了延续迷幻的药物
幻觉,迷幻音乐的创作者或者加入能渲染幻觉反应的斑鸠琴、管风琴、合成器,或者在背
景中加入大量的、长时间的浑浊音,制造模糊不清的延展效果。席卷全球的嬉皮运动,把
杰弗逊飞机推上了名誉的顶峰。首张专辑《起飞》发表后,乐队吸收另一乐队“大社会”
的成员格瑞丝·斯莉克。斯莉克在乐队中任主唱,她的两首作品《某人之爱》和《白兔》
,收录于第二张专辑《超现实主义的枕头》中,该专辑是花童的圣歌。其后,乐团的两张
专辑——《市场游泳之后》和《创造之桂冠》,平衡地展示出杰弗逊飞机各位成员的创作
力及演奏水准,不过嬉皮式的政治主张分散了人们对其作品音乐性的称赞。1969年现场专
辑《为它直率的小脑袋祈祷》及《自愿者》,都是带布鲁斯风格的力作。
乌合葡萄是直到90年代才受到重视的反对偶像崇拜的团体。首张专辑《乌合葡萄》是以吉
他为主奏乐器并保持民谣和声体系的10首歌曲的集子,通篇采用了极其短小而简洁的结构
。免费赠阅的专辑《葡萄酱》,照例凸现两位主创者的才情,包括主唱斯彭斯的佳作《艾
琳摩托车》,和吉他手杰里·米勒的佳作《还不算坏》,两者都是较早运用噪音毛边组织
及重节奏型吉他,衬托甜美似“妈妈爸爸”和声的实验作品。但乐队发行的专辑均没有过
万的销量,乐队名更经常变更为像Maby Grope,Mosley Grape,Grape Escape这一些极易
相互混淆的名称,不过听过他们专辑的乐手都深受启发:70年代有杜比兄弟,80年代有“
碎片”、R.E.M。
60年代与整个潮流相伴,纽约的格林威治村民谣大本营里,也出现了倾向于西海岸风格的
迷幻民谣组合,较出名的有爱之匙、姜饼、魔术师、布鲁斯马固。其中颇值得一提的是浊
气乐队,由于与嚎叫派诗人艾伦·金斯堡交往甚密,这个乐队的首张专辑即表现了极为反
传统的意识,像《为和平杀戮》,《早晨,早晨》,都是当时极具号召力的反战歌曲。
如果完整地看待整个60年代民谣摇滚和迷幻民谣的发展演变,并全面了解全球性的无政府
运动和道德解放运动,可以发现贯穿其中的主线一一是“回归自然”。音乐表征上的驳杂
多样,并不能掩去其内在目的的一致性,并且这种驳杂多样恰恰是对这一目的的弘扬。经
过整个60年代的洗礼,这一倍条已扎根于民众并同时成为支撑和左右后继艺术家创作的重
要理念。七八十年代出现的种种潮流,如“作者兼歌手”风潮,“南加州之音”风潮,甚
至商业包装出来的与“非主流”风潮等等,实质上都是这种信条下创作的延伸,只是随着
历史、地理、习惯的不同而具体方向上有所不同罢了。1969年最著名的户外演唱会“伍德
斯托克音乐节”,可以视为民谣和摇滚在各自发展道路上的节点,引人深思的是,两者的
交汇融合使两者均赢得了不同程度的新的生命力。该年鲍勃·迪伦退出汹涌的革命洪流,
推出乡村色彩浓郁的《约翰·韦斯利·哈丁》和《纳什维尔的空中轮廓队其伴奏乐队队》
,以及另外的波可、原脏,改组后的飞鸟,都不同程度地呈现着乡谣的风貌,实践着回到
自然、回到大地的口号;而杰逊·布朗,詹姆斯·泰勒,卡罗尔·金,雄鹰乐队及其成员
,则这个方向上尝试创作至今。这其间,广受敬重的艺人首推杰克逊·布朗。布朗擅长于
自然的充满诗意的表现,并带有宗教的隐喻色彩,一些作品时时流露些许政治性的主题。
他的佳作包括《这些日子》、《洪水将至》、《真空中的奔跑》。受布朗影响,沃伦·译
文以《激动的男孩》出现,其有力而古怪的乐风越出了民谣界,对洛杉矶朋克和硬摇滚产
生了相当大的影响。80年代,又有拉尔·拉维特、南希·格里菲斯,老牌的约翰·黑特、
加埃·克拉克 ,新牌的玛丽·查品·卡彭特,他们均以新时期的“作者兼歌手”身份,继
续发表迪伦一布朗式的乡谣风格,他们用民谣的血源 ,有的写圣歌,有的唱城市小调,有
的抒发城市化的乡村情怀。
70年代还相继出现卡莉·西蒙和露西·西蒙姐妹,劳拉·尼罗、兰迪·纽曼、罗顿·万莱
特三世,在传统民谣基础上融合黑人布鲁斯和爵士音乐元素,以极为平静的心态描绘现实
。在鲍勃·迪伦离开纯正民谣阵营时,出现了保罗·西蒙和阿特·加芬克尔这个极和谐的
二重唱组,他们拥有高超的吉他弹奏、甘美无比的嗓音、优美或超现实主义的歌词。单飞
后的保罗·西蒙逃离了二重唱的风格,成为影响深远的融合民谣发展的主将。在1972年首
张同名专辑中,西蒙大胆起用雷吉音乐。其后的数张专辑:《节奏西蒙来了》,调和了南
方爵士乐;《此情经年,疯狂如故》,揉合了芭莎诺娃(Bassa Nova,巴西桑巴乐与美国冷
派爵美国音乐根源之一的非洲音乐融入其中,士乐相遇的产物);近期杰作《雅园》,又将
而《圣颂》大量巴西丛林部落音乐的巧妙运用,令人惊叹其视野之广、手法之妙。保罗·
西蒙的后期行为,实际上是把美国民谣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民歌传统广为沟通。从《雅园》
开始,因为逾越了传统的西方民谣旋律,乍听之下西蒙变得不好听了,实际上是,西蒙比
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精细、更考究、更追求完美。他非常注重每一个细节的准确性,甚至到
最不起眼的一处拨弦。而
F. 有关乡村音乐
shania twain这个歌手是美国的乡村音乐天后,独特的中音区非常迷人,虽然高音不是她的强项。,她就总边弹吉他边唱。她的风格是将乡村和流行结合起来,味道很不一样,获得了无数奖。虽然大器晚成,但是在美国的发烧程度不低于celine dion,mariah carey,whitney houston等人。2002年的专集销量还多于上述的天后门。可说她是个名副其实的乡村天后。
下面看看她的资料
从 1995 年让她一炮而红的《The Woman in Me》开始,Shania Twain 只在 1997年推出过另一张专辑《Come On Over》,在热门专辑榜上停留了将近两年之久,而且仍然在前 20 名内。光是在美国,《Come On Over》的销售数字早已超过了 9百万张。
才貌双全的 Twain,曾经有着相当坎坷的年轻岁月。 1965 年 8 月 28日,她出生于加拿大的安大略省,有着爱尔兰和法裔加拿大人的血统, 她的生父在她两岁时就抛弃了家人,后来母亲改嫁,她才跟着继父改姓 Twain。 母亲发觉了她的音乐才华后,开始积极的行动,为她争取任何可以公开演唱的机会。
1987 年,她的母亲和继父双双在车祸中丧生,使得她不得不一肩扛起照顾三个未成年弟妹的责任。 她在一家大型的度假旅馆找到了一份表演的工作, 除了得到足以养家的薪水外,更让她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音乐。
1991 年,一位在纳许维尔娱乐界工作的律师,应她一位好友的邀请, 前往旅馆观赏她的演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为她争取到 Mercury唱片公司的合约。
不久, 她接到一个仰慕者的电话,那是一位摇滚乐的制作人,曾经为 AC / DC、Def Leppard、Foreigners 和 Bryan Adams 等担任过制作的 Lange。在电话中,Lange表示了自己对她歌喉和创作才华的激赏和信心, 也给了她很大的鼓励。两人相约见面,可说是一见钟情,并且开始合作谱曲, 同年年底,他们就结为夫妻。接着,他们云游四方, 足迹遍及美国、加拿大、英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加勒比海地区,共同写下了许多歌曲。
1995 年元月,专辑《The Woman in Me》推出,首支单曲“Whose Bed Have Your Boots Been Under?” 立刻打进乡村排行榜,专辑也跟着在 2 月上榜,很快的就成了金唱片。
Twain 在《The Woman in Me》大获成功之后,并没有立即趁热推出新作, 反而花了将近整整三年的时间,才在 1997 年 10 月,发表了专辑《Come On Over》, 同时非常“慷慨”的一口气收录了全长将近整整 60 分钟的 16 首歌曲, 让望眼欲穿的歌迷们大为兴奋,果然再度造成轰动。 这张专辑让她在 1998 年和 1999 两年的葛莱美奖连续拿下“年度最佳乡村女歌手”的荣衔, 而告示牌音乐奖也选她为“年度最佳女歌手”、“年度最佳 HOT 100单曲女歌手”, 另外她的单曲“You are Still The One”更成为1998 年最畅销的乡村单曲。
尽管已经成了超级巨星, 她仍然维持着平易近人的谦和态度,从来不掩饰自己寒微的出身, 对于成长过程中的历练,她始终抱持着感恩的心, 更庆幸自己在那些岁月里面的遭遇与感受,让她得以真正的成长, 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从小就进入演艺圈,使得她经常觉得很累, 但是她很懂得珍惜今天的一切,面对着无数喜爱她的歌迷,她不敢轻言休息, 继续兢兢业业的前进,而她的丈夫更不断的鼓励她。 他总是告诉她,“不要轻言放慢脚步,因为你还年轻,如果你不继续努力工作, 你会无聊到死的”。事实上,虽然她已经在演艺圈有了 20 多年的工作经验,真正成名也只不过短短的 5 年,她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而以她的才华和生活的态度,我们可以预期,至少在未来的 5年内,Shania Twain 将会持续成为注意的焦点,也将继续带给世人更多动人的新作。
Shania 在97年发行的专辑 <Come On Over> 更是 Billboard 杂志90年代专辑排行第3位的作品, 连 <Titanic> 原声带也无法与之抗衡. <Come On Over> 拥有 "You’re Still The One", "From This Moment On", "That Don’t Impress Me Much ", " Man! I Feel Like A Woman"与" You’ve Got Away", "Don’t Be Stupid" 等7首英美TOP10单曲, 此张专辑由 Shania 与制作人老公 Robert 联手制作, 从淡雅的情歌 "You’re Still The One"开始, 加上管弦乐的誓言情歌 "From This Moment", 俏皮强劲的"That Don’t Impress Me Much", 结合 Relvon 化妆品行销的单曲 "Man! I Feel Like A Woman", 搭衬浪漫约会电影 <Notting Hills> 的抒情曲"You’ve Got Away", 再到新近混音改编成爱尔兰音乐剧 <Riverdance> 具有十足节奏感的 "Don’t Be Stupid". Shania 发行的单曲曲式从慢板情歌到快版劲歌, 再透过商品广告歌与电影主题曲这些包装, 将乡村纯情风格转成无比庞大的亲和力, 完全打破往昔乡村歌手的专辑仅能跨流行专辑榜却始终无法将单曲推向流行单曲榜的格局.
2002年, 她又我们送上了一张收录19首歌曲的全新大碟 <UP!>. 其实以前 R.E.M. 少了一名队员的时候他们出了一张专辑就叫<UP!>, 意思是要摆脱困境积极向上. 而在 Shania 的这张专辑里,则是用一张笑脸代替了字母"U", 更显出了 Shania 的乐观与活泼. 风格显然还是偏流行摇滚一面的, 旋律甜美, 节奏动人. 在 "She’s Just Not A Pretty Face" 中 Shania 唱道: "她可不是外表美丽,她拥有所有一切美好的事物." "C’est La Vie" 听起来则像是为辛勤工作的人们所做的流行小调, "What A Way To Wanna Be!" 将目光投向了女人体型问题,描绘了体型庞大的女人所面对的尴尬和沮丧. "Ain’t No Particular Way" 是欢快的reggae, 给阴郁的心情擦亮了阳光的玻璃. 而 "Ka-Ching!" 无疑是最好听的一首, 其中的弦乐伴奏和和声的巧妙配合为专辑增色不少, 这首歌还用上了 Pink Floyd 经典的收银机声音和特别的弦乐伴奏, 让您的心情马上好起来. 由于 Shania 和 Robert 与环球唱片公司有着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环球唱片公司为Shania的歌迷们准备了三种不同的<Up!>版本以满足不同的要求,即Pop-Mixes, Country-Mixes和World-Mixes.
<UP!> 一发行, 2002年的美国唱片市场就完全成为 Shania 的天下(男歌手则有Eminem). Shania 在销量榜上遥遥领先于同年发唱片的另外几位天后 Madonna, Whitney 和 Mariah. 在短短一年之内, <UP!> 在美国的销量就超过了一千万张, 成为她在美国的第三张钻石专辑. 这也使她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位在美国拥有三张钻石专辑的女艺人!
2004年, Shania 推出的个人音乐生涯中首张精选集. 这张精选集在商业上延续了 Shania 在欧美乡村音乐女歌手中的霸主地位, 发行第一周就在美国热卖了53万张, 雄踞 Billboard 200 排行榜的亚军. 不过这次的销量和排名都比她的上一张录音室专辑 <UP!> 略弱一些, 当时那张专辑首周曾经以87万4千张的销量傲视群雄而夺冠. 这张精选集浓缩了 Shania 十一年来四张专辑的优秀歌曲, 包括获得格莱美大奖的单曲以及在单曲榜上魅力非凡的冠军作品. 虽然已经为人母, 并且已近不惑之年, 但是 Shania 的号召力仍然未减, 这张精选集里所收录的作品每一首都堪称经典, 完全充分地反映出了 Shania 在过去十年中音乐的水准之高. 这张精选集并没有按照时间顺自然排列, 也没有追求全面, 没有从首张专辑中选择那些早期风格的单曲, 保证了精选单曲风格上的统一. 此外, 精选集没有死板地固定从每张专辑的选取数量, 而是完全择优, 不看考虑出自专辑的比重, 从而确保了所有优秀单曲绝不遗漏. 这些单曲代表了 Shania 在乡村流行乐坛的创立的摇滚乡村化的独特风格, 见证了她十年的成功, 让她在流行音乐中开辟了一条新的风景线, 是 Shania 的一张成色十足的白金精选辑
G. 爱丽丝学园的人物介绍
NO1.佐仓蜜柑:
年龄:十岁
生日:1月1日
星座:摩羯座
血型:O型
特殊能力系=无效化爱丽丝,盗窃爱丽丝
故事的女主人公,无论什么时候都精神饱满的小姑娘,直爽的性格阳光般的笑脸是属于她的主要风格,做起事来喜欢持之以恒,中途放弃一类的绝对不是她的作风。很喜欢和自己青梅竹马的好朋友今井萤,据漫画情节看,好像还对日向枣略有好感。
NO2.今井萤
年龄:十岁
生日:10月25日
星座:天蝎座
血型:AB型
技术系=发明的爱丽丝
是和主角佐仓蜜柑一起长大的,同时两人也是最要好的朋友和死党,拥有过人的头脑和精湛的技术,有着天才少女的称号,性格上也比较极端,给人酷酷的感觉,言语中时常夹杂的傲慢,有时刻薄的语气很容易伤害他人,但在发明创造决不含糊,还是个拜金女。对蜜柑表面很刻薄,其实很重视蜜柑,是典型外冷内热型。
NO3.日向枣
年龄:十岁
生日:11月27日
星座:射手座
血型:B型
危险能力系=火的爱丽丝
这是我们的一号男主角,与我们的女主角佐仓蜜柑是冤家和天敌,学习能力突出,成绩也是超级优秀,名副其实的优等生,但平时总是沉没寡言,一直都很低调,是万年冰山,除了和他的死党乃木流架交流外几乎不和任何人来往,但在他的身上仿佛隐藏着许多的秘密,是个冷漠的神秘少年。喜欢佐仓蜜柑,但因为怕蜜柑受到伤害,所以一直隐藏在心里。
NO4.乃木流架
年龄:十岁
生日:3月16日
星座:双鱼座
血型:O型
体制系=动物荷尔蒙爱丽丝
看起来柔弱的他拥有和动物交流的特殊能力,身边总是有小动物陪伴着,同时他也视动物们为自己的好朋友,对它们关爱有佳,作为日向的死党也许是受到其影响,平时也是很少说话,喜欢和动物交流的少年。同样,也喜欢蜜柑。
★正田堇
11岁
♀
5/31生
双子座
B型
蜜柑的同学。
自称枣和流架迷俱乐部的会长。花痴一个 。
「体质系」=动物体制爱丽丝
★鸣海老师
27岁
♂
8/10生
狮子座
O型
爱丽丝学园的国语的老师。
蜜柑的班主任。
「体质系」=人体荷尔蒙爱丽丝
★飞田裕
11岁
♂
6/14生
双子座
A型
蜜柑的班级的委员长。外表和声音都很像女的。
「潜在能力系」=幻觉的爱丽丝
★岬老师
27岁
♂
9/3生
处女座
A型
爱丽丝学园的生物的老师
「技术系」=植物操纵的爱丽丝
★山田濑里奈老师
29岁
♀
2/12生
水瓶座
AB型
爱丽丝学园的英语的老师。
「潜在能力系」=千里眼的爱丽丝
★神野老师
38岁
♂
12/24生
摩羯座
AB型
爱丽丝学园的算术的老师。
「潜在能力系」=雷的爱丽丝
★小笠原野乃子
10岁
♀
9/26生
天秤座
A型
蜜柑的同班同学
「技术系」=化学的爱丽丝(注:常会做出一些奇怪的化学药品)
★梅宫安娜
9岁
♀
3/2生
双鱼座
A型
蜜柑的同班同学
「技术系」=料理的爱丽丝(注:常会做出奇怪的料理)
★安藤翼
14岁
♂
7/15生
巨蟹座
O型
特别能力系的蜜柑的前辈
「危险能力系」=操纵影子的爱丽丝 (因为花殿事件后为保护蜜柑被迫成为危险系)
★原田美咲
14岁
♀
6/14生
双子座
B型
特别能力系的蜜柑的前辈
「特别能力系」=分身的爱丽丝
★音无由良
12岁
♀
4/4生
白羊座
AB型
蜜柑的同班同学
「潜在能力系」=占卜的爱丽丝
★圣阳一
3岁
♂
4/13生
白羊座
初等部A组的学生。
和枣很亲密
「危险能力系」=召唤恶灵的爱丽丝 随时变大变小的爱丽丝(吃了那个糖以后)
★茨木野蔷薇
13岁
♀
9/4生
处女座
A型
似乎有双重人格,非常喜欢蜜柑,但同时又害怕蜜柑讨厌,花殿事件后,自认为无法再与蜜柑交谈。目前在照顾派.
「危险能力系」=冰之爱丽丝(人称“冰公主”)
★毛利玲生
23岁
♂
爱丽丝学园的毕业生 。反学院组织里的人
世界的超级巨星。
「体质系」=声音的何尔蒙
★贝鲁森/派尔索那(绰号:面具男)
♂
4/13生
白羊座
爱丽丝学园的老师 。危险能力系老师。
不知道他的面目
枣难对付的人物。
★野田老师
32岁
♂
8/15生
狮子座
A型
爱丽丝学园中等部的历史的老师。
也有在特别能力系担当老师。
「特别能力系」=时间扭曲的爱丽丝
★心读君
9岁
♂
3/18生
双鱼座
AB型
蜜柑的同班同学 ,正田堇的青梅竹马
很有个性
「潜在能力系」=读心术的爱丽丝
★圜生要
♂
13岁
1/16生
摩羯座
O型
★殿内明良
♂
18岁
6/14生
双子座
O型
★今井昴
♂
18岁
4/21生
金牛座
O型
今井萤的哥哥。
★樱野秀一
♂
17岁
1/26生
水瓶座
AB型
★狐狸眼
♂
10岁
4/4生
白羊座
O型
★眼睛君
♂
14岁
7/30生
狮子座
AB型
★正田哥哥
♂
正田堇的哥哥。
自称和小莹是天生的一对
中等部的学生。
★熊(Mr.bear)
7岁
12/25生
摩羯座
有着奇怪的外表
被称为「森林的值班人」
据说是北森林里最强的怪物。
一只爱自由的虚无的性格的熊
★巨鸡
由于化学反应突然变异巨大化
(一只又大又肥的小鸡,我个人觉得很可爱)
★机器人高桥
初等部女舍监机器人。
一手承担伺候,扫除,房间的分配等家务事
爱丽丝大汇集
蜜柑:无效化爱丽丝 ,盗窃爱丽丝
萤:发明爱丽丝
枣:火焰爱丽丝
葵:火焰爱丽丝(枣的妹妹,那场大火的“真正凶手”,因为那场大火,失去了爱丽丝,且失明,被派尔索纳囚禁,牵制枣,已和枣的爸爸回家)
流架:动物荷尔蒙
鸣海老师:体制荷尔蒙
神野老师:电之爱丽丝
班长:幻觉爱丽丝
翼:影子爱丽丝
美咲:分身爱丽丝
野乃子:化学爱丽丝
安那:料理爱丽丝
正田:体制爱丽丝
派尔索纳:分解爱丽丝
茨木野蔷薇:冰之爱丽丝
铃央:声音爱丽丝
要:灵魂爱丽丝
小泉月:吸魂爱丽丝
圣阳一:召唤恶灵的爱丽丝 随时变大变小的爱丽丝(吃了那个糖以后)
心读君:读心爱丽丝
野田老师:时间爱丽丝
安积柚香:盗取爱丽丝 植入爱丽丝(鸣海老师推测,初等部校长可能追捕柚香的原因,以前被其植入某种爱丽丝)
内殿:增幅爱丽丝
萤的哥哥:治愈,转移爱丽丝
蜜柑的爸爸:无效化爱丽丝 (目前不能确定,蜜柑的爸爸是否只有一个爱丽丝)
志贵:瞬间移动爱丽丝
御原:石化爱丽丝
紫堂:结界爱丽丝
岬:植物爱丽丝
音无:占卜爱丽丝
副班主任,头发变长爱丽丝
念户薰: 把脸像黏土一样変型的爰丽丝
小平头:念力爱丽丝
H. 派尔的平方能不能写成二成二成
可以写成派尔乘以派尔
I. r=πr/s这个等式成立吗
嗯呐,除非这个20等于拍了这个20能拍那个成立了,猴子不成立了。
J. 有关爱丽丝学园
“是黑色的猫诶”蜜柑 “别靠近他,古人说,黑猫会给人带来不幸”爷爷
佐仺蜜柑 日向枣 乃木 流架 金井莹 心读 安藤翼 美咲 鸣海 圣阳 野乃子
飞田裕 梅宫安娜 金井昂 音无由良 野蔷薇 野田 毛利玲央 紫堂 御原 岬老师 野田老师 神野老师 槙原老师 姬宫校长 殿内明良 安积柚香
派尔索纳 松平飒 周瑠衣 五十岚馨
我能想到的都写上了,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