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职业正装 > 民国旗袍开到哪

民国旗袍开到哪

发布时间:2021-07-19 12:32:40

❶ 民国旗袍很是流行,但衣服两边都开叉,这是有何缘故

旗袍衣服开叉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是为了突出女性的性感美丽也就是曲线美,还有就是因为旗袍来源于满族,当时女子要骑马的话衣服开叉于其上马背。

旗袍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沉淀,为什么旗袍两边开叉的传统却依然保持着,一者是骑马射箭的要求,二者其两边开叉的设计显示了东方女性含蓄而不失优雅的美,同时也向西方展现了我中华旗袍的无限魅力。三者也是我国对传统文明的继承与发展。据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方便女性上厕所的问题。

旗袍是我国比较具有鲜明特色的一种独特服饰,不仅受到我国人民的爱戴,外国人也十分喜爱,如果你身材很好的话,你也可以试试着穿一下旗袍。

❷ 民国看旗袍怎么分正房和妾

旗袍无法分辨妻子地位。正房是明媒正娶,小妾则是领进门即可,正房与老爷平起平坐,小妾永远不能与正房平起平坐。

此时的时装流行中心早已由苏、扬移至上海。商埠开放的上海华洋并处,五方杂居,成为十里洋场奢靡繁华之地。上海又是妇女寻求解放的重镇。

传教士、商人、革命党人竞相创办女学,掀起了一股女权运动浪潮,寻求解放的社会大气候荡涤着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服装装饰一扫清朝矫饰之风,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


(2)民国旗袍开到哪扩展阅读:

论及旗袍风尚的起始时间,通常认为在20世纪民国时期,郑逸梅先生即称 “原来女子在清代穿短衣,不穿旗袍,旗袍在民国后始御之”。至于具体的年份,以往的研究相对比较含糊。周锡保先生和张爱玲女士均以为旗袍的流行在1921年以后,周氏还以1923年的画报等资料推断,所谓旗袍在其时的上海数十人中不过一二。

事实上,以当时上海的新闻界对社会现象敏感程度,一种新式样的风行必然会引起广泛的关注,但是在1925年5月以前的如《申报》等报纸上很难查到有关于旗袍的文字,而大量资料为旗袍在1925年的出现提供了佐证。在作为旧帝都的北京,也有记载表明旗袍时尚始于1925年。

❸ 我国的旗袍最早出自哪个朝代

旗袍诞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开来,盛行于三四十年代。当时的上海是贵妇、交际花的福地,她们热衷于奢华的社交生活并追赶时髦,带领着旗袍的流行风尚。

由于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因此后来出现了“改良旗袍”,从遮掩身体的曲线到显现玲珑突兀的女性曲线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旧有模式,成为中国女性独具民族特色的时装之一。

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3)民国旗袍开到哪扩展阅读:

旗袍文化全面的复苏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西方设计师逐渐发现旗袍的魅力并开始对其进行设计,一时间旗袍热层出不穷,并成为中国、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

随着旗袍的材质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的产生新的特色,不同质地的面料制成的旗袍具有不同的风格韵味,丝绸作为我国传统面料,所做出的旗袍高贵、华丽,深受女性喜爱。棉布作为旗袍的常用面料,它的舒适感、以及低廉的价格被广泛群众所接受。

毛料制作的旗袍现在较为少见,但由于毛料天然的纤维成分使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且制作的旗袍更为挺括、不沾身、光泽柔美,能表现出女性的知性美。

❹ 民国时期的旗袍文化有哪些

民国旗袍在中国妇女服饰史上是中国妇女服饰史发展的一个创新。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历史转型期。受西方社会自由民主独立思潮的冲击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体制在解体逐渐形成后期的自由民主社会的雏形、此时,人们无论从思想到服饰都经历着一种飞跃性的 历史大变革。
民国旗袍在中国妇女服饰史上是中国妇女服饰史发展的一个创新。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历史转型期。受西方社会自由民主独立思潮的冲击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体制在解体逐渐形成后期的自由民主社会的雏形、此时,人们无论从思想到服饰都经历着一种飞跃性的 历史大变革。
随着社会形态的转型服饰文化也发生着变化、清代服饰做工考究工艺复杂加之穿着庄重烦琐,在工作中十分不便、已不适合这一时期妇女文化变革的需求。民国时期妇女个性十分 活跃,参加社会活动也十分频繁、与此同时国际间的交流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开放的,与各 国的交往带来了不同风格的生活文化方式和不同国家的服饰文化、此时的对外开放对中国妇 女服饰的改革也起到了催化作用。
中国妇女服饰从旗装逐步演化形成早期的直线旗袍款式,在做工上去繁从简,在制作工艺上也减化了很多繁的手工程序,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纺织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生产出的服装面料也十分精美繁多色彩 斑斓、突破了手工刺绣制作面料工艺繁琐图案单 一的极限。

❺ 清朝旗袍和民国旗袍有什么区别

清朝旗袍;宽松肥大
民国旗袍;称身适体,短袍窄袖。

❻ 想拍民国旗袍写真,哪里比较好 

答,

事实上应该是去那里市中心

旗袍影楼比较好

❼ 民国时旗袍的开叉一般开到哪

民国旗袍的开衩,比较含蓄,没有现在这么开放(现在开衩估摸着可以到nei ku了吧)

膝盖以上5-10cm。

❽ 旗袍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旗袍发展的历史

清朝男人的服饰以长袍马褂为主,此风在康熙后期雍正时期最为流行,妇女服饰在清代可谓满、汉服饰并存。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则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代中期始,满汉各有仿效,至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颇盛,甚至史书有“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之记载。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达官贵妇中流行。妇女服饰的样式及品种至清代也愈来愈多样,如背心、一裹圆、裙子、大衣、云肩、围巾、手笼、抹胸、腰带、眼镜......,层出不穷。
1840年以后进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袭着中国本土文化,许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大都会,因华洋杂居,得西文风气之先,服饰也开始发生潜在的变革。
旗袍是中华女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装。说到传统,人们总要想到封建主义的保守 、 封闭,还有封建主义对妇女的各方面的禁锢。数千年来,中华女性的着装是严肃的。直到现在,严肃而正规的“职业女装”仍然占据着中国女性服装的主要地位。
二、旗袍的发展的过程
服装不能脱离人体而孤立存在,旗袍也一样。女性的头、颈、肩、臂、胸、腰、臀、 腿以及手足,众多曲线巧妙结合的完美整体。旗袍的审美,似乎可以从这里谈起 。
(1)旗袍之源~~“枣”(Zao三声)旗袍,大家族中的一员,其发源有人认为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
旗人之袍与旗袍枣旗袍不是一个固定的形式,而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把旗袍视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虽看似无大错,但却难免有望文生义之嫌。
(2)民国之初旗袍开始了悄然过渡和发展。
民国20世纪初,中国政治风云跌宕。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剪辫发,易服色,摧枯拉朽,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都在为新式旗袍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3)民国初期20年代出现的倒大袖与新样式。
民国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30年代旗袍迎来了它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本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近代中国女装最光辉灿烂的时期,而30年代又可谓这一时期灿烂的顶峰。也就是在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
民国的30~40年代,旗袍迎来了它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旗袍走向经典的过程,可说在30年代已基本完成,而40年代是其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年代里~~旗袍也有过灿烂的一瞬间,那是因为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如果说服装也有流行的话,那流行的主导已转向平民化。
(5)在中国的60年中叶~70年代是旗袍被冷落的20年。
从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一场浩劫,也是旗袍经历的灾难期。
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80~90年代旗袍已是辉煌难再了
旗袍的鼎盛年代已经远去,被冷落了30年之久的它,在80年代以来开放后的国土上显得有些落伍了。

❾ 民国时期的旗袍和现在的旗袍有那些不一样

在人的心理活动中,一般欲望的实现常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得到满足,一种是得不到满足。当人的欲望得到满足时,则有惬意的情感体验 ;而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则有焦虑之感。辛亥革命以“驱除鞑虏”的口号推翻满清政权,一夜之间旗女装束销声匿迹。一种追求新颖时髦、强调女性曲线的新式旗袍在乱世中酿成,摆脱了封建文化的制约,摒弃硬朗造型的满清旗袍,民主、自由的精神得以体现。

西方立体结构的裁剪方式传入中国以后,受西方人本思想的影响,西方服饰强调表现甚至夸张人体线条,往往不惜采用极端的方法,夸张人体的臀和胸,紧收腰,制造修饰后的曲线造型,提供以人为本的审美意识。民国旗袍以人体为主要设计对象,开省收腰,缩短长度,表现体态,衬托出东方女性窈窕的身姿,忠实地将人体轮廓曲线勾描出来,让女性散发出诱人的魅力。由于民国妇女走出庭院参与教育和工商等社会活动,功能性的要求逐渐突出,旗袍的造型两边开出高衩,对女性行为约束已经开始大大放松,身心发育的文化环境得到改善,审美造型一改在胸、腰、臀呈平直硬朗状态的习惯,将衣服裁剪趋向合身适体,采用黄金比定位,在强调与女性身体曲线吻合的同时,一扫清朝矫饰之风,去繁就简,其造型特点是衣领矮了、袍身短了、袖子剪了、装饰镶滚免了,趋向于简洁,力求淡雅,在满足当代妇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崇尚人体的自然曲线美,让妇女从封建压迫中解救出来,追求全新的生活方式。

民国旗袍经历了经典和改良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传统的直身平面裁剪为主,开省道使旗袍合身;第二阶段引入西方立体裁剪,装袖,装垫肩和拉链形成立体造型。这些造型接近东方人的审美理想与习惯,含蓄端秀,“露”而不“妖”。古代诗人认为“诗以若有若无为美”,因此,人体自然三围曲线造型的旗袍被称为中国女装国粹,讲究的也是含而不露的神韵。

旗袍造型的美感没有固定的量化指标,它是顺其自然地由主体意识不断调节,而使之同外界的条件相适应,达到美与人体自然曲线的有机结合,真正达到国人的审美要求。

与民国旗袍开到哪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裤子上的酒渍怎么洗 浏览:536
校服采购制度管理规定 浏览:632
孩子校服太大如何修改病句 浏览:306
玫红色针织衣搭配图片欣赏 浏览:368
男生白色衣搭配什么衬衫 浏览:554
皮衣表皮刮烂如何修复 浏览:316
妈妈昨天买裙子了吗 浏览:545
淘宝宝马t恤 浏览:478
南宁去哪里买男装 浏览:736
英国女性裙子在屁股上的改变 浏览:807
五菱杨光皮带整套价格多少 浏览:78
老年款新款裙子 浏览:12
夏季的裙子怎么收不会有折痕 浏览:762
终于知道杭州高仿大牌男装批发 浏览:31
商务男装哪个牌子比较平民的 浏览:128
女生半透明校服 浏览:303
中短加绒款卫衣怎么搭配 浏览:17
中国萌妹运动服校服 浏览:897
水泽羽绒服什么意思 浏览:413
南昌规定校服价格 浏览: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