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微信看图猜成语举人答案
1、大难临头
2、百依百顺
3、三六九等
4、平分秋色
5、异曲同工
6、明争暗斗
7、半夜三更
8、欺上瞒下
9、点石成金
10、齐心协力
㈡ 微信看图猜成语举人答案大全 微信看图猜成语举人答案
1、大难临头;
2、百依百顺;
3、三六九等;
4、平分秋色;
5、异曲同工;
6、明争暗斗;
7、半夜三更;
8、欺上瞒下;
9、点石成金;
10、齐心协力;
11、三五成群;
12、话里有话;
13、三心二意;
14、画蛇添足;
15、重蹈覆辙;
16、来历不明;
17、恩重如山;
18、势如破竹;
19、狭路相逢;
20、望而生畏;
21、顺手牵羊;
22、天衣无缝;
23、回头是岸;
24、夜深人静;
25、乐在其中;
26、三阳开泰;
27、东拼西凑;
28、一针见血;
29、仗势欺人;
30、一见如故;
31、九牛二虎;
32、出生入死。
㈢ 微信里看图猜成语举人5
异曲同工
yì qǔ tóng gōng
【解释】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结构】联合式。
【用法】含褒义。一般作定语;宾语。
【正音】曲;不能读作“qǔ”。
【辨形】工;不能写作“功”。
【近义词】不约而同、殊途同归、不谋而合
【辨析】~和“殊途同归”;都有“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同样的结果”的意思。但“殊途同归”偏重于“方法、道路不同;而结果;目的相同”;~偏重于“方法、做法不同而取得同样的好效果。”
【例句】至诚虽是个小弟弟,又是个“书朋友,他的观察力和记忆力却骎骎乎与大哥~。 ◎朱自清《序叶氏兄弟的第二个集子》
㈣ 疯狂猜成语举人第一百三十六关答案
一败涂地
yī bài tú dì
【解释】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结构】紧缩式。
【用法】用作贬义。形容彻底失败;不可收拾。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正音】一;不能读作“yì”。
【辨形】涂;不能写作“图”。
【近义词】一蹶不振、望风披靡、落花流水
【反义词】旗开得胜、不败之地、东山再起
【辨析】~和“一蹶不振”;都形容“失败惨重”。不同在于:①~偏重在失败的惨重程度;是就一时的情况来看;并能东山再起;“一蹶不振”偏重在失败后的严重后果;就长远的发展情况来看;是就此衰落;完蛋。②~只指失败;并可引申为“糟得一塌糊涂;坏得不可收拾”;“一蹶不振”不仅指失败;还可指挫折;指人在精神上;身体及健康上所受的打击及严重后果。
【例句】一支思想涣散、纪律松弛的队伍参加比赛能不~吗?
冠冕堂皇
guān miǎn táng huáng
【解释】冠冕: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堂皇:很有气派的样子。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四回:“他自己也就把那回身就抱的旖旎风情藏起来,换一幅冠冕堂皇的面目了。”
【结构】主谓式。
【用法】大多含讽刺意味;指在表面上装得很体面;实际上是另一码事。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正音】冠;不能读作“ɡuàn”。
【辨形】冠;不能写作“寇”;冕;不能写作“免”。
【近义词】堂皇冠冕
【例句】
(1)他说起话来信誓旦旦;~;实实在在的事倒没做过一件。
(2)这种人表面上~;一派正人君子;可实际上却是男盗女娼;令人唾弃。
㈥ 一个举人穿绿袍子头戴白绿帽手背后面猜一个成语
明察秋毫
míngcháqiūháo
[释义] 明:明晰;察:看;观察;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现象。目光犀利;能敏锐地看清极细小微末的东西。形容人能洞察事理;不受欺蒙。
[语出] 《艺文类聚·慎子》:“离朱之明;察秋毫之末。”
[辨形] 察;不能写作“查”。毫;不能写作“豪”。
[近义] 洞若观火
[反义] 不见薪新
[用法] 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动宾式。
㈦ 猜一成语前面是“举人”请接后面两个字
答案是:范进中举
㈧ 疯狂猜成语举人22关
天衣无缝
[ tiān yī wú fèng ]
释义
[ tiān yī wú fèng ]
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详细释义
【解释】: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出自】:前蜀·牛峤《灵怪录·郭翰》:“徐视其衣并无缝,翰问之,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示例】:这篇文章立意明确,论述周到、深刻,真可谓~。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出处
五代·前蜀·牛峤《灵怪录·郭翰》:“徐视其衣并无缝;翰问之;谓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例句
这幅画原已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㈨ 举人的成语答案
1、大难临头
2、百依百顺
3、三六九等
4、平分秋色
5、异曲同工6、明争暗斗
7、半夜三更
8、欺上瞒下
9、点石成金
10、齐心协力11、三五成群
12、话里有话
13、三心二意
14、画蛇添足
15、重蹈覆辙
16、来历不明
17、恩重如山
18、势如破竹
19、狭路相逢
20、望而生畏21、顺手牵羊
22、天衣无缝
23、回头是岸
24、夜深人静
25、乐在其中26、三阳开泰
27、东拼西凑
28、一针见血
29、仗势欺人
30、一见如故
31、九牛二虎
32、出生入死
望而生畏
wàng
ér
shēng
wèi
【解释】畏:恐惧,害怕。看见了就害怕。
【出处】《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结构】连动式。
【用法】可用来对人;对事;对物。一般作谓语。
【正音】而;不能读作“ěr”。
【辨形】畏;不能写作“威”。
【近义词】望而却步、退避三舍
【反义词】无所畏惧
【例句】
(1)他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那黑而严峻的面孔;令人~。
(2)群众对你~;你怎么能接近他们呢?
㈩ 举人带帽子是什么成语
沐猴而冠
.[解释]
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
[出自]
《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采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