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童装大全 > 星爷武松打虎帽子

星爷武松打虎帽子

发布时间:2022-04-24 13:09:27

什么叫"无厘头"

新华新词语词典此词目和释义为:故意将一些毫无联系的事物现象等进行莫名其妙组合串联或歪曲,以达到搞笑或讽刺目的的方式。“无厘头”是粤方言,本应写作“无来头”,因粤方言“来”字与“厘”字读音相近,故写作“无厘头”。无厘头的行为会造成一个人的言行毫无意义,莫名其妙。无厘头文化于是成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香港兴起的一种亚文化,以周星驰、软硬天师及林敏骢等艺人为佼佼者。

主题:

香港影星周星驰主演的影片《大话西游》里有一些对白,将一些毫无关联的词语进行组合,使人莫名其妙,以达到搞笑的目的。由此,可以说是,周星驰开创了“无厘头”的表演方式。
无厘头至少包含三重含义:夸张、讽刺和自嘲。
夸张
无厘头的表现形式即是特殊的夸张。这种夸张超过了影视文艺本身

需要的夸张程度,使许多事情让观众或读者一看就知道不可能,但仍然忍不住会为此而投入。在《回魂夜》里,周星驰饰演的疯子可以用纸帽子带着大家飞,这是对传统理念的夸张;在《百变星君》里,他一开始过的生活穷奢极侈,这是对生活方式的夸张;在《行运一条龙》里,阿水当众撕开了女同学的上衣,然后又痛不欲生,这是对情感欲望的夸张。夸张给人们带来淋漓尽致的感觉,把平时生活中不能表现或不想表现的各种东西都发挥到一个极致。

讽刺
人生无常,许多痛苦和不幸都是无法化解的,而面对社会的阴暗、污秽、人性的贪婪、自私,男人的好色,女人的善变,工作的无聊,挣钱的烦恼,一切都是讽刺的目标。《月光宝盒》中至尊宝带领的一群手下在他跟妖精打斗时集体装死倒地,这是对忠诚的讽刺,因为在一开始他的手下都以唯帮主马首是瞻的态度出现;到了《大圣娶亲》中他又无法摆脱他对一个很讨厌的女人———紫霞的爱慕之情,这是对承诺的讽刺,因为他早已答应了白晶晶要做她的老公,五百年后他本来就是别人的人;《食神》中,周星驰对双刀火鸡要求画个心的提议死也不肯,是对女人的讽刺———对一个女人来说,不管她有多重义气,有多负责任,有多聪明,多能干,她其实在男人心目中始终只是一个皮囊而已。
无厘头文化是香港一种在20世纪90年代突然兴起的次文化,当中以周星驰为当中的佼佼者。这股文化一直主导整个香港社会有十年之久,直到亚洲金融风暴后才慢慢消退,但是其影响力至今仍不容忽视。
无厘头文化透过香港地区的喜剧影视作品及流行区而得以大力发展,后被华语地区广泛接受,成为被20世纪70年代后出生的一代年轻人广泛接受的喜剧艺术表演形式,并逐渐运用于现实生活。

② 武松打虎台词

表演者:李金斗、陈永泉

甲 京剧是我国一种很有代表性的戏剧艺术形式。
乙 对,所以大家都喜欢听。
甲 我对于京剧就很有研究。
乙 您是唱哪工儿的?
甲 我是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文武、昆、乱全能来,拉幕、打旗儿、扫后台。
乙 嘿,你全行啊!
甲 客气,我是个多面手儿。
乙 那今天咱们两个人合演一出怎么样?
甲 可以,咱们唱哪出?
乙 咱们唱一出《武松打虎》。
甲 好,你演谁?
乙 我演武松。
甲 那我呢?
乙 你不是多面手儿吗?你来个一赶四:前面的酒保儿,中间的虎形儿和猎户,后面再赶个阳谷县令怎么样?
甲 没问题。
乙 你帮我把桌子往后搭一下儿。
甲 划出表演区来。
乙 我武松上场,你给我打家伙。
甲 好。(用嘴打家伙)
乙 (唱)“别离了柴家庄将还故里,为兄长哪顾得戴月披星,提哨棒绕街巷家乡来奔。”
甲 “好酒哇——”(尾声有气无力地)
乙 这位还没吃饭呢!
甲 ……(打家伙)
乙 (接唱)“耳听酒保喊连声。酒保!”
甲 “来啦!门外挂酒幌,三碗不过冈,您喝酒吗?同志!”
乙 同志?应该叫我客官。
甲 噢,你客观,我主观?
乙 我是武松。
甲 那我是肉松。
乙 我是松花。
甲 我是小肚儿。
乙 别唱啦!你这出戏是跟谁学的呀?
甲 那你是跟谁学的呀?
乙 我跟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万春先生学的。
甲 咱们差不多。
乙 你跟谁学的?
甲 李谷一。
乙 咳!你得说:“客官您喝酒吗?”
甲 “客官您喝酒吗?”
乙 “正是。”
甲 “请到里边。”
乙 “带路。”
甲 (嘴里打家伙,引路,乙过场入座)“客官,您想用点什么?”
乙 “俺要饮酒。”
甲 “不卖。”
乙 “?”
甲 牙疼?
乙 “难道怕俺无钱不成!你来看,俺这里有散碎的银两。”
甲 “银子?”
乙 “正是。”
甲 您有外汇券吗?
乙 啊?武松能有外汇券吗?你得说戏词。
甲 “客官,您有所不知,景阳冈如今出现了一只老鼠。”
乙 耗子呀?
甲 “对啦!”
乙 是一只老虎。
甲 “对啦,出现一只老虎。”
乙 “有虎怕它作甚?俺这里有哨棒岂能容它!”
甲 “哎呀!我的客官爷,这老虎您可打不得呀!”
乙 “为什么?”
甲 “它可厉害着哪!”
乙 “怎见得?”
甲 “怎见得?……就象您这样的,还不够它吃顿夜宵的哪!”
乙 “那就更应该将它除掉。”
甲 “我劝您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呀!”
乙 (笑)“哈哈哈……”
甲 (误解)说到心眼里去了。
乙 “哼!”(拍桌子,甲吓一跳)“真真岂有此理,既然景阳冈出了猛虎伤人,俺要多吃几杯酒,多增几分力量,倘若上了景阳冈将虎打死,俺要为民除害。酒保!”
甲 “有。”
乙 “你就抱酒来?”
甲 “是!”(嘴里打家伙,将塑料啤酒升举出)“客官请用!”
乙 (莫名其妙地看啤酒升)“啊!酒家,这是什么?”
甲 “青岛啤酒。”
乙 有武松喝啤酒的吗?
甲 “那你打算喝什么酒哇?”
乙 “我得喝白酒。”
甲 “您想喝白酒,还有个规矩。”
乙 “什么规矩?”
甲 “得搭菜。”
乙 “搭菜?搭什么菜呀?”
甲 “五斤花生豆儿,十斤象皮鱼。”
乙 “啊!这菜比酒贵多了。”
甲 “怕贵别喝呀!”
乙 “不要这样罗嗦,快将上等好酒取来!”
甲 “要喝上等好酒少了不卖,起码三升。”
乙 “为什么?”
甲 “这叫三升不过冈。”
乙 不对,应该是三碗不过冈。
甲 “我这儿论升卖。”
乙 啊?你打算把我灌醉喽哇?
甲 “醉了更好,省得你上山打虎去啦!”
乙 你怎么老怕我打虎哇?
甲 “这里有县里告示一张。”(取出一张纸)
乙 “拿来我看!”
甲 “客官主看。”
乙 (念)“老虎吃人,大家留神,不可妄动,违者罚银。真乃胡言乱语!”(撕碎扔在地上)
甲 “哎?您怎么给撕啦?客官,您喝酒吧!”
乙 “好,(举起啤酒升)待俺痛饮一升!”这多别扭哇!
甲 您喝了就不别扭啦!

(举起啤酒升饮酒。甲蹲在乙身下张口接滴酒)“真乃美酒也!”(唱吹腔)“一壶浆,不由人神汪气爽,消愁解闷痛饮一场(将酒升放下有醉意),好酒!”
甲 “好酒。(站立不稳)不是好酒我能这模样吗?(拿起酒升看)噢!喝干啦!这位可真够能喝的,您再来一升吧。”
乙 “酒家,俺要去了!”
甲 “客官!景阳冈可真有老虎哇!”
乙 “酒家,俺此番到了景阳冈,当真遇见猛虎,俺再回到你这酒店来。”

“怎么着,您到了景阳冈遇见老虎您再回来?对啦!您回来啦老虎也跟着回来啦。告诉你,本县有指示,山上有虎,不许客往行人单独通过。”
乙 “多少人方可放行?”
甲 “最少一个连武装保护,您还得给保护费。”
乙 “一百多人在哪儿住哇?”
甲 “我们这儿景阳冈大酒店里边有高间儿。”
乙 “高间儿?”
甲 “那真是光线好,木板地、席梦思软床、花墙壁、鸭绒枕头丝绒被,要想洗澡有淋浴,电话空调收音机,打开彩电能看戏,冬天有电扇,夏天有暖气。”
乙 啊!我热死啦!
甲 “不,夏天有电扇,冬天有暖气。”
乙 这还差不多。
甲 “怎么样”?
乙 “他们敢情拿老虎赚钱呀!”
甲 “那您就住下吧”!
乙 “俺要走了!”
甲 “您当真要走?”
乙 “当真要走。”
甲 “那咱们就姑大白啦!”
乙 什么叫姑大白啊?“走也!”
甲 (拿起啤酒升当报话机用)“001,001我是003,我是003。”
乙 他这儿还有电台哪!
甲 “请注意,请注意,有个打虎之人正向你处流窜。望你严加防范!严加防范!”
乙 这倒好,不防老虎,防武松!
甲 “他要除掉老虎,我们就没法赚钱了。”
乙 看起来他们全勾着呢。
甲 “001,001……”
乙 别喊啦,你这虎形儿该上场啦!
甲 你打阴锣吧!(乙打家伙,甲学虎形上场打哈欠)“今儿个又起晚啦!”
乙 它还真能睡!
甲 “哎哟!这家伙够肥的啊!”
乙 它嘀咕什么哪?
甲 “看样子一顿饭吃不了,没关系,剩下的放在我的电冰箱里。”
乙 这老虎它们家也电气化啦!(冲甲亮相)
甲 “慢着,看这个大汉身体健壮,手提哨棒,又粗又胖,脑门儿发亮。”
乙 嘿!这老虎还会赶辙哪!
甲 “别吃不了他,再叫他把我揍喽。(冲乙打招呼)哈喽!姑得猫宁!”
乙 噢,外国老虎哇!
甲 “首先自我介绍,我,拦路虎,本县的财神爷。您放心,您不打我,我绝不吃您。咱们是一回生两回熟。咱们来个和平共处怎么样啊?哥们儿?”
乙 “哥们儿?着打!”
甲 “嘟……暂停,你要真打我可就要吃你啦,不吃掉你对不起保护我的这帮弟兄。”
乙 噢,这老虎跟他们一码事儿。
甲 “嗷儿——”(虎叫)
乙 “着打。”(二人开打,三拳将虎打死,武松收势)
甲 (伴死又活了)“武松!”
乙 (吓一跳)“哎?你怎么又活了?”
甲 “告诉你:打死我,你也成不了英雄。”
乙 “怎么?”
甲 “你破坏了生态平衡!我死了他们也饶不了你!”
乙 别喊啦!猎户该上场啦!
甲 好,您再亮个相儿吧(乙亮相儿)(数板)“电话接到了,急忙往外跑。哎!别打了!”(用倒口)
乙 (莫名其妙地)“怎么回事?”
甲 “我问问你,这个老虎骂你啦?”
乙 “无有。”
甲 “它偷你东西啦?”
乙 “无有。”
甲 “它第三者插足啦?”
乙 啊……这老虎还伸腿呢!“也无有。”
甲 “那你为吗打它呢?”
乙 “只因猛虎吃人!”
甲 “废话!老虎饿了不吃人吃什么?我看出来了,你是想出风头,想当先进,想当英雄,你想……”
乙 “想什么?”
甲 “想起来再说。”
乙 好嘛,没谱儿。
甲 “这只虎哪儿都不许动!”
乙 “俺就是要摸摸老虎屁股。”
甲 “那个地方是随便摸着玩儿的吗?那是禁区!”
乙 “禁区?俺已将老虎打死啦!”
甲 (一愣)“噢,死啦!俺来晚了。(大哭)哎呀!你这不是要了我的命了吗?我的老虎哇!”
乙 你哭什么呀?
甲 “老虎一死俺们就失业啦!”
乙 “失业啦?”
甲 “自从有了这只老虎,俺们这些人可就有了饭碗子啦。县里向上级打了报告要了专款,月月领工资,天天拿补助哇!每天上班就保护这只老虎哇。站累了坐着,坐累了蹲着,蹲累了跪着,跪累了躺着,躺累了趴着,趴累了拿大顶。”
乙 我看你们是吃饱了撑的?
甲 “现在我们正想找一只母老虎哇!”
乙 干吗呀?
甲 “结婚配对儿呀!”
乙 配对儿?
甲 (唱)“树上的老虎成双对儿。”
乙 老虎都上树啦!
甲 “树下的老虎有一堆。”
乙 哪儿那么些小老虎呀?
甲 “大老虎下了小老虎,小老虎再下小小老虎;我儿子接我的班儿,我的孙子接我儿子的班儿,我们子子孙孙是无有穷尽的。”
乙 一群懒汉!
甲 (把乙拴上)“走!”
乙 “哪里去!”
甲 “到县晨打官司。”
乙 “想俺武松,连虎都不怕,还怕见官!”
甲 “少说废话,你走吧。”
乙 “我打虎倒打出漏子来啦?我招谁惹谁啦?”
甲 (走一个圆场)“到了,待俺去击鼓。”
乙 去吧。
甲 “咚咚咚!”
乙 这鼓怎么这个味儿呀?
甲 “叫我给打漏啦!”
乙 谁叫你使那么大的劲来啦!您这县官该上场啦。
甲 我叫板你打家伙!“啊哈!(乙打家伙)(数板儿)”昨日,昨日我做了一个南柯梦,满头大汗心翻腾,左眼跳,右眼蹦,今天恐怕出事情,出事情。”(转身入座)“何人喊冤哪?”
乙 这是什么鸟叫哪?
甲 “你是何人哪?”
乙 “小人姓武名松。”
甲 “猎户因何状告于你?”
乙 “只因景阳冈猛虎伤人,被小人打死了!”
甲 “你待怎讲?”
乙 “被小人打死了!”
甲 “打死了?!”(抽搐)
乙 “老爷醒来!”
甲 “不要紧,我这有硝酸甘油。”
乙 “这老爷冠心病犯了!”
甲 ……(掏出药扔进嘴里)
乙 “我说老爷,你至于吗?”
甲 “嘟!胆大!胆大!胆大包天!天津包子!”
乙 咳!
甲 “你知道吗?这老虎是县里的摇钱树。”
乙 “县里也指着老虎活着呢。”
甲 “那是不假,上面年年给虎灾求济,灾民补助。以及防虎开销,添人进虎……”
乙 “添人进虎?”
甲 “虎多救济多。”
乙 “那添人呢?”
甲 “驯虎女郎。”
乙 “谁呀?”
甲 “潘金莲。”
乙 嗐!您瞧找这人儿。
甲 “再者说,老虎是我的聚宝盆,有了它,猎户给我送礼、上供,酒保送我兼职费。……”
乙 “那儿跟你有什么关系呀?”
甲 “老爷我是景阳冈大酒店的名誉董事长。”
乙 这位是后台。
甲 (委屈)“这下全完啦……”(哭)“街役三班全体肃立。”
乙 干吗?
甲 “为了我们大家所依赖的老虎它老人家的不幸逝世默哀!”(把孝帽子戴在头上)
乙 这是什么德行啊!
甲 (嘴里哼着哀乐走到中间)(唱)“老虎今年六岁半,一生为县里作贡献,今天无辜被打死。,永远活在我心间。”
乙 嘿!他把哀乐填词啦。
甲 “武松你可知罪?”
乙 “小人何罪之有?”
甲 “你且听了!”
乙 “你说吧!”
甲(唱西皮流水板)“武松你作事无道理,路过本县你破坏规矩,吃醉酒大胆闯禁区,把那虎爷置于死地,那老虎与我有情义,它、它、它……没有招你,没有惹你,没有吃你,没有伤你,没有害你,没有骂你,老实巴交死呀死得屈。现如今,猎户酒保齐来告你,他们的收入就成了问题,为了我县经济利益,你、你、你……你给我——头戴虎帽,腮插虎须,口安虎牙,身披虎皮,一件一件、一件一件、件件打扮齐,押上山去把老虎代替。你若是不依……”
乙 “怎么样啊?”
甲 “哼哼!你给我下个小老虎。”
乙 啊?
甲 “我就饶了你。”
乙 去你的吧!

http://www.56.com/u76/v_Mzg5MzgyMTc.html

③ 《武松打虎》故事里的”毡笠儿”是什么意思

毡是一种由羊毛或其他动物毛制成的块片状纺织品。笠是遮阳挡雨的帽子。毡笠:用一种由羊毛或其他动物毛制成的四周有宽檐的帽子。“毡笠儿”中的“儿”没有具体意思,等同于“毡笠”。

毡笠(zhàn lì)就是用一种由羊毛或其他动物毛制成的四周有宽檐的帽子。

④ 周星驰演的武松

是有这部电影的 不过是很早以前的啦,我现在也在找, 记得后面的情节是武松打虎以后得到县里的赏金,然后是哥嫂贪图他的钱财想占为己有,想出啦好多搞笑的办法,比如让潘金莲勾引武松,武大自己装死等等, 后面情节还说道武松之所以能打死老虎是因为他喝什么酒就会什么武功 最后好像是武松呆着赏金乘船走了,而他的哥嫂却什么也没得到,我敢肯定是周星驰和吴孟达饰演的 可是一直都找不到啦 如果你找到了麻烦回复我下哦

⑤ 武松打虎(相声)所需要的道具

既然是相声 就是要让大家乐 如果是新型相声(类似小品)可添加道具:打虎证一个,高尔夫球棒一根(老虎伍兹是打高尔夫的)烧饼一张,武松的哥哥大朗帮他准备的...就这个思路 呵呵

⑥ ‘无厘头’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是不是让你摸不着后脑勺呢?别怕,摸不着自己的后脑勺可以摸别人的嘛!同样的,寻找答案也有很多途径,最方便省事的方法之一,就是上网去,找个比较好的搜索引擎,键入"无厘头"三个字,回车,然后就会返回一堆与此相关的信息。然后你就可以看到对于无厘头的解释大概会是这么一段:"无厘头文化应属于后现代文化之一脉,及时行乐,无深度表现、破坏秩序、离析正统等等,无不可以在无厘头电影中读出。无厘头的语言或行为实质上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透过其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触及事物的本质。"哇,这么大一坨的说明,却完全看不懂,真是"头可头,非常头。"

一般人对于无厘头的认识就好比对"拉哈拉"这个词一样不知所谓(拉哈拉是作者乱拽的,根本没有实际意义),也只有大部分周星驰迷们对此有一些朦胧的感知。这是因为在中国内地是根本没有"无厘头"这个词的,台湾也没有,这个词是广东话里的俚语俗话。早先无厘头的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不合常理,不按规律,令人难以理解,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的目的,粗俗随意,莫名其妙。直到二十世纪九零年代,无厘头才逐渐转变为以周星驰为代表的一种喜剧电影的专有名词,基本上可以说是周星驰赋予无厘头这个词语新的含义并将其广为传播,到如今无厘头已成为类似小资情调这样一种亚文化并拥有其特殊的社会群体。 那么无厘头是个什么头?答曰:颇有来头!

无厘头是谁的头?

只要说起无厘头,就不能不谈周星驰。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周星驰就是无厘头的代名词。

早时候周星驰在电影里尝试突破常规,破旧立新,但在香港人看来,他的表演只是随意瞎闹胡搞,入不得主流。因此冠其无厘头,这也是为什么周星驰不喜欢别人说他无厘头的原因。但随着周星驰对他这种特殊演绎手法的逐渐完善并自成体系,社会大众也从拒绝排斥转变为对他认同欣赏,最后周星驰终于赢得了大众的肯定,迅速走红。他这种特殊的演绎风格也被定义?quot;无厘头",只不过,此头已不同与昔日之头,除了不再有贬义色彩外,还成为一种特立独行的新风尚。如果没有周星驰,大概也不会有今日的"无厘头"。自然,您也看不到这本书了。

那么无厘头是谁的头?答曰:无厘头,星驰造!

无厘头还是头厘无?

无厘头并不完全等于周星驰,反之亦然。而且如同鸡和蛋的问题一样,是先有无厘头还是先有周星驰,也一样分辨不清。周星驰对电影的演绎来自很多方面的影响:早期曾受许冠文的启发并模仿他;吸收其他喜剧电影的喜剧元素并加以提炼;借鉴和融合搞笑漫画故事情节;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反思等等。周星驰是把很多无厘头和搞笑的元素收集在一起融入到他的电影中的。在这之前,很多无厘头意识的产物就早已存在了,只是这些无厘头让人觉得不可理解,或者根本是低级趣味。周星驰并没有在一开始就决心为无厘头文化树一面大旗,只是他自己在对这些无厘头元素吸收和消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中包括了观念反转、思维跳跃、过分夸张、调侃自嘲和玩世不恭等特点,直到后来这种风格被定义成无厘头。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周星驰是鸡,无厘头是蛋。无厘头孵化出周星驰,周星驰造就了无厘头,一切就是这么相互作影响,相互促成的。 在周星驰自己看来,他觉得用一些比较特别、比较奇怪,或比较新的方法来表达的意念都可以把它叫做无厘头。如果看多了早期的香港电影或者内地电影就会明白他指的比较新奇的方法是什么了。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说一部电影老掉牙了,这时候周星驰就可能会跳出来给它换牙,可是让你诧异的是他并不只是在狗嘴里换象牙那么简单,他可能会把狗牙换成一个马桶拔子,或者是一枚炸弹,更甚至他会把另一条狗塞到狗嘴里,让你看到一个你根本无法想象却活生生显现出的奇怪玩意。这样的无厘头具体表现在他电影中就可能是以下这种的情形:在警匪枪战时,作为特警的周星驰在子弹呼啸而过的时候还悠闲的嚼着泡泡糖,拿出镜子梳头发,还有他的身后居然背着一把特长的铁锤,最后用铁锤将匪徒砸倒。这些镜头在传统的电影里根本是看不到的,在传统电影你大概就只能看到主角很严肃的看着前方,神色严肃的交代任务,然后紧张的拔枪射击,最后最多来一个用嘴吹枪管的潇洒造型。这样的传统电影看得多了,会不会让你觉得发困或是想吐?而周星驰完全将传统颠覆了,电影就是电影,电影也可以不是电影,就是这么戏剧化却也不失真实--谁规定枪战的时候就不能嚼泡泡糖呢?这既可以说是夸张,也可以说是一种心态,究竟现实世界到底是怎样的,是严肃?是活泼?是疯癫?还是戏剧?其实都完全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心态。 如果单凭无厘头的喜剧效果,周星驰并不能成为如今香港(喜剧)电影第一人,他的电影在营造喜剧的同时也表现了真实的人物心态和社会现象,如此才能在引人发笑的同时引起内心的共鸣,进而对其印象深刻化。大部分星片中,周星驰扮演处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在现实生活中要面对各种艰难与困境,在无奈感与无力感里唯一能做的事,就是自嘲和自我安慰,用一种乐观的态度笑看世界,这些个人和社会的矛盾与统一才是周星驰的电影让人产生思考和回味的因素。 那么无厘头还是头厘无?答曰:无头无厘,无厘无头。

今天你无厘头了吗?

下面是三道问题,你有权利保持沉默,你的真实想法只有你自己知道,就算你全部答"是"也未必是个无厘头,但一个无厘头必定全部答"是"。

1、你的自我意识强烈突出吗?

对于无厘头们来说,他们可能相信有鬼神,但他们的世界中绝对没有那个叫"上帝"或者类似上帝的人物,所以更谈不上什么崇拜和信仰,如果有,那一定是他自己。无厘头们更注重自我意识和自我感受,"不论大狗还是小狗,都有吠叫的权利。"在无厘头的心里,自己最大。同样的,无厘头敢想敢做,不会压抑自己想法和感受,更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和嘲笑。

3、自由和快乐是不是你的最高目的?
喜欢才是最重要的,而问为什么完全是多余的。无厘头追求的是一种感受的自由,一种主观不受约束的状态,一种基于解构的基础之上的随心所欲。他们追求的是快乐和轻松,因此,所有会给他们带来痛苦的因素都要被消除,所有令他们感到沉重和压抑的东西都要被排斥,这些具体表现为两个特点:反叛和解构。

3、你会自己为自己营造欢乐吗?
比如你会跳很蹩脚的舞蹈让自己发笑解嘲,你对于在大众面前出洋相不已为然,因为你的心里根本没有自己为自己设置的障碍。而上面说到的解构是对有趣的东西进行模仿改造的一种行为,你可以各种不同的元素和风格糅合到一个关系里面,来表达一种复杂的情感体验。比如你会说武松打虎是为了拿虎皮大衣讨好潘金莲,而因为武松长的特丑,所以把老虎给恶心死了如此这般。

那么今天你无厘头了吗?答曰:我还无厘脚了呢!

有句成语叫"无中生有",就好象没有风格也是一种风格一样,无厘头这种没"头"的也成了一种"头"。不论你是平头、秃头、中分头还是大背头,你可以认为无厘头就是莫名其妙的搞笑,你也可以认为无厘头是很时髦的思想潮流,或者无厘头就跟阿弥陀佛一样只是个口号。当你觉得开始赞同本文中的某些观念或者觉得莫名其妙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头在不知不觉中也变成了无厘头。

⑦ 武松打虎小品

李金斗 陈涌泉 武松打虎(台词)
甲:李金斗
乙:陈涌泉

甲 京剧是我国一种很有代表性的戏剧艺术形式。
乙 对,所以大家都喜欢听。
甲 我对于京剧就很有研究。
乙 您是唱哪工儿的?
甲 我是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文武、昆、乱全能来,拉幕、打旗儿、扫后台。
乙 嘿,你全行啊!
甲 客气,我是个多面手儿。
乙 那今天咱们两个人合演一出怎么样?
甲 可以,咱们唱哪出?
乙 咱们唱一出《武松打虎》。
甲 好,你演谁?
乙 我演武松。
甲 那我呢?
乙 你不是多面手儿吗?你来个一赶四:前面的酒保儿,中间的虎形儿和猎户,后面再赶个阳谷县令怎么样?
甲 没问题。
乙 你帮我把桌子往后搭一下儿。
甲 划出表演区来。
乙 我武松上场,你给我打家伙。
甲 好。(用嘴打家伙)
乙 (唱)“别离了柴家庄将还故里,为兄长哪顾得戴月披星,提哨棒绕街巷家乡来奔。”
甲 “好酒哇——”(尾声有气无力地)
乙 这位还没吃饭呢!
甲 ……(打家伙)
乙 (接唱)“耳听酒保喊连声。酒保!”
甲 “来啦!门外挂酒幌,三碗不过冈,您喝酒吗?同志!”
乙 同志?应该叫我客官。
甲 噢,你客观,我主观?
乙 我是武松。
甲 那我是肉松。
乙 我是松花。
甲 我是小肚儿。
乙 别唱啦!你这出戏是跟谁学的呀?
甲 那你是跟谁学的呀?
乙 我跟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万春先生学的。
甲 咱们差不多。
乙 你跟谁学的?
甲 李谷一。
乙 咳!你得说:“客官您喝酒吗?”
甲 “客官您喝酒吗?”
乙 “正是。”
甲 “请到里边。”
乙 “带路。”
甲 (嘴里打家伙,引路,乙过场入座)“客官,您想用点什么?”
乙 “俺要饮酒。”
甲 “不卖。”
乙 “?”
甲 牙疼?
乙 “难道怕俺无钱不成!你来看,俺这里有散碎的银两。”
甲 “银子?”
乙 “正是。”
甲 您有外汇券吗?
乙 啊?武松能有外汇券吗?你得说戏词。
甲 “客官,您有所不知,景阳冈如今出现了一只老鼠。”
乙 耗子呀?
甲 “对啦!”
乙 是一只老虎。
甲 “对啦,出现一只老虎。”
乙 “有虎怕它作甚?俺这里有哨棒岂能容它!”
甲 “哎呀!我的客官爷,这老虎您可打不得呀!”
乙 “为什么?”
甲 “它可厉害着哪!”
乙 “怎见得?”
甲 “怎见得?……就象您这样的,还不够它吃顿夜宵的哪!”
乙 “那就更应该将它除掉。”
甲 “我劝您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呀!”
乙 (笑)“哈哈哈……”
甲 (误解)说到心眼里去了。
乙 “哼!”(拍桌子,甲吓一跳)“真真岂有此理,既然景阳冈出了猛虎伤人,俺要多吃几杯酒,多增几分力量,倘若上了景阳冈将虎打死,俺要为民除害。酒保!”
甲 “有。”
乙 “你就抱酒来?”
甲 “是!”(嘴里打家伙,将塑料啤酒升举出)“客官请用!”
乙 (莫名其妙地看啤酒升)“啊!酒家,这是什么?”
甲 “青岛啤酒。”
乙 有武松喝啤酒的吗?
甲 “那你打算喝什么酒哇?”
乙 “我得喝白酒。”
甲 “您想喝白酒,还有个规矩。”
乙 “什么规矩?”
甲 “得搭菜。”
乙 “搭菜?搭什么菜呀?”
甲 “五斤花生豆儿,十斤象皮鱼。”
乙 “啊!这菜比酒贵多了。”
甲 “怕贵别喝呀!”
乙 “不要这样罗嗦,快将上等好酒取来!”
甲 “要喝上等好酒少了不卖,起码三升。”
乙 “为什么?”
甲 “这叫三升不过冈。”
乙 不对,应该是三碗不过冈。
甲 “我这儿论升卖。”
乙 啊?你打算把我灌醉喽哇?
甲 “醉了更好,省得你上山打虎去啦!”
乙 你怎么老怕我打虎哇?
甲 “这里有县里告示一张。”(取出一张纸)
乙 “拿来我看!”
甲 “客官主看。”
乙 (念)“老虎吃人,大家留神,不可妄动,违者罚银。真乃胡言乱语!”(撕碎扔在地上)
甲 “哎?您怎么给撕啦?客官,您喝酒吧!”
乙 “好,(举起啤酒升)待俺痛饮一升!”这多别扭哇!
甲 您喝了就不别扭啦!

(举起啤酒升饮酒。甲蹲在乙身下张口接滴酒)“真乃美酒也!”(唱吹腔)“一壶浆,不由人神汪气爽,消愁解闷痛饮一场(将酒升放下有醉意),好酒!”
甲 “好酒。(站立不稳)不是好酒我能这模样吗?(拿起酒升看)噢!喝干啦!这位可真够能喝的,您再来一升吧。”
乙 “酒家,俺要去了!”
甲 “客官!景阳冈可真有老虎哇!”
乙 “酒家,俺此番到了景阳冈,当真遇见猛虎,俺再回到你这酒店来。”

“怎么着,您到了景阳冈遇见老虎您再回来?对啦!您回来啦老虎也跟着回来啦。告诉你,本县有指示,山上有虎,不许客往行人单独通过。”
乙 “多少人方可放行?”
甲 “最少一个连武装保护,您还得给保护费。”
乙 “一百多人在哪儿住哇?”
甲 “我们这儿景阳冈大酒店里边有高间儿。”
乙 “高间儿?”
甲 “那真是光线好,木板地、席梦思软床、花墙壁、鸭绒枕头丝绒被,要想洗澡有淋浴,电话空调收音机,打开彩电能看戏,冬天有电扇,夏天有暖气。”
乙 啊!我热死啦!
甲 “不,夏天有电扇,冬天有暖气。”
乙 这还差不多。
甲 “怎么样”?
乙 “他们敢情拿老虎赚钱呀!”
甲 “那您就住下吧”!
乙 “俺要走了!”
甲 “您当真要走?”
乙 “当真要走。”
甲 “那咱们就姑大白啦!”
乙 什么叫姑大白啊?“走也!”
甲 (拿起啤酒升当报话机用)“001,001我是003,我是003。”
乙 他这儿还有电台哪!
甲 “请注意,请注意,有个打虎之人正向你处流窜。望你严加防范!严加防范!”
乙 这倒好,不防老虎,防武松!
甲 “他要除掉老虎,我们就没法赚钱了。”
乙 看起来他们全勾着呢。
甲 “001,001……”
乙 别喊啦,你这虎形儿该上场啦!
甲 你打阴锣吧!(乙打家伙,甲学虎形上场打哈欠)“今儿个又起晚啦!”
乙 它还真能睡!
甲 “哎哟!这家伙够肥的啊!”
乙 它嘀咕什么哪?
甲 “看样子一顿饭吃不了,没关系,剩下的放在我的电冰箱里。”
乙 这老虎它们家也电气化啦!(冲甲亮相)
甲 “慢着,看这个大汉身体健壮,手提哨棒,又粗又胖,脑门儿发亮。”
乙 嘿!这老虎还会赶辙哪!
甲 “别吃不了他,再叫他把我揍喽。(冲乙打招呼)哈喽!姑得猫宁!”
乙 噢,外国老虎哇!
甲 “首先自我介绍,我,拦路虎,本县的财神爷。您放心,您不打我,我绝不吃您。咱们是一回生两回熟。咱们来个和平共处怎么样啊?哥们儿?”
乙 “哥们儿?着打!”
甲 “嘟……暂停,你要真打我可就要吃你啦,不吃掉你对不起保护我的这帮弟兄。”
乙 噢,这老虎跟他们一码事儿。
甲 “嗷儿——”(虎叫)
乙 “着打。”(二人开打,三拳将虎打死,武松收势)
甲 (伴死又活了)“武松!”
乙 (吓一跳)“哎?你怎么又活了?”
甲 “告诉你:打死我,你也成不了英雄。”
乙 “怎么?”
甲 “你破坏了生态平衡!我死了他们也饶不了你!”
乙 别喊啦!猎户该上场啦!
甲 好,您再亮个相儿吧(乙亮相儿)(数板)“电话接到了,急忙往外跑。哎!别打了!”(用倒口)
乙 (莫名其妙地)“怎么回事?”
甲 “我问问你,这个老虎骂你啦?”
乙 “无有。”
甲 “它偷你东西啦?”
乙 “无有。”
甲 “它第三者插足啦?”
乙 啊……这老虎还伸腿呢!“也无有。”
甲 “那你为吗打它呢?”
乙 “只因猛虎吃人!”
甲 “废话!老虎饿了不吃人吃什么?我看出来了,你是想出风头,想当先进,想当英雄,你想……”
乙 “想什么?”
甲 “想起来再说。”
乙 好嘛,没谱儿。
甲 “这只虎哪儿都不许动!”
乙 “俺就是要摸摸老虎屁股。”
甲 “那个地方是随便摸着玩儿的吗?那是禁区!”
乙 “禁区?俺已将老虎打死啦!”
甲 (一愣)“噢,死啦!俺来晚了。(大哭)哎呀!你这不是要了我的命了吗?我的老虎哇!”
乙 你哭什么呀?
甲 “老虎一死俺们就失业啦!”
乙 “失业啦?”
甲 “自从有了这只老虎,俺们这些人可就有了饭碗子啦。县里向上级打了报告要了专款,月月领工资,天天拿补助哇!每天上班就保护这只老虎哇。站累了坐着,坐累了蹲着,蹲累了跪着,跪累了躺着,躺累了趴着,趴累了拿大顶。”
乙 我看你们是吃饱了撑的?
甲 “现在我们正想找一只母老虎哇!”
乙 干吗呀?
甲 “结婚配对儿呀!”
乙 配对儿?
甲 (唱)“树上的老虎成双对儿。”
乙 老虎都上树啦!
甲 “树下的老虎有一堆。”
乙 哪儿那么些小老虎呀?
甲 “大老虎下了小老虎,小老虎再下小小老虎;我儿子接我的班儿,我的孙子接我儿子的班儿,我们子子孙孙是无有穷尽的。”
乙 一群懒汉!
甲 (把乙拴上)“走!”
乙 “哪里去!”
甲 “到县晨打官司。”
乙 “想俺武松,连虎都不怕,还怕见官!”
甲 “少说废话,你走吧。”
乙 “我打虎倒打出漏子来啦?我招谁惹谁啦?”
甲 (走一个圆场)“到了,待俺去击鼓。”
乙 去吧。
甲 “咚咚咚!”
乙 这鼓怎么这个味儿呀?
甲 “叫我给打漏啦!”
乙 谁叫你使那么大的劲来啦!您这县官该上场啦。
甲 我叫板你打家伙!“啊哈!(乙打家伙)(数板儿)”昨日,昨日我做了一个南柯梦,满头大汗心翻腾,左眼跳,右眼蹦,今天恐怕出事情,出事情。”(转身入座)“何人喊冤哪?”
乙 这是什么鸟叫哪?
甲 “你是何人哪?”
乙 “小人姓武名松。”
甲 “猎户因何状告于你?”
乙 “只因景阳冈猛虎伤人,被小人打死了!”
甲 “你待怎讲?”
乙 “被小人打死了!”
甲 “打死了?!”(抽搐)
乙 “老爷醒来!”
甲 “不要紧,我这有硝酸甘油。”
乙 “这老爷冠心病犯了!”
甲 ……(掏出药扔进嘴里)
乙 “我说老爷,你至于吗?”
甲 “嘟!胆大!胆大!胆大包天!天津包子!”
乙 咳!
甲 “你知道吗?这老虎是县里的摇钱树。”
乙 “县里也指着老虎活着呢。”
甲 “那是不假,上面年年给虎灾求济,灾民补助。以及防虎开销,添人进虎……”
乙 “添人进虎?”
甲 “虎多救济多。”
乙 “那添人呢?”
甲 “驯虎女郎。”
乙 “谁呀?”
甲 “潘金莲。”
乙 嗐!您瞧找这人儿。
甲 “再者说,老虎是我的聚宝盆,有了它,猎户给我送礼、上供,酒保送我兼职费。……”
乙 “那儿跟你有什么关系呀?”
甲 “老爷我是景阳冈大酒店的名誉董事长。”
乙 这位是后台。
甲 (委屈)“这下全完啦……”(哭)“街役三班全体肃立。”
乙 干吗?
甲 “为了我们大家所依赖的老虎它老人家的不幸逝世默哀!”(把孝帽子戴在头上)
乙 这是什么德行啊!
甲 (嘴里哼着哀乐走到中间)(唱)“老虎今年六岁半,一生为县里作贡献,今天无辜被打死。,永远活在我心间。”
乙 嘿!他把哀乐填词啦。
甲 “武松你可知罪?”
乙 “小人何罪之有?”
甲 “你且听了!”
乙 “你说吧!”
甲 (唱西皮流水板)“武松你作事无道理,路过本县你破坏规矩,吃醉酒大胆闯禁区,把那虎爷置于死地,那老虎与我有情义,它、它、它……没有招你,没有惹你,没有吃你,没有伤你,没有害你,没有骂你,老实巴交死呀死得屈。现如今,猎户酒保齐来告你,他们的收入就成了问题,为了我县经济利益,你、你、你……你给我——头戴虎帽,腮插虎须,口安虎牙,身披虎皮,一件一件、一件一件、件件打扮齐,押上山去把老虎代替。你若是不依……”
乙 “怎么样啊?”
甲 “哼哼!你给我下个小老虎。”
乙 啊?
甲 “我就饶了你。”
乙 去你的吧!

《武松打虎》
侯宝林

甲 唱戏呀,不管是文戏是武戏……
乙 啊。
甲 哪样也有功夫。
乙 没有功夫可唱不了。
甲 哎,现在你看戏。
乙 啊。
甲 台上很少出事故。
乙 哎,演员对这个艺术负责啊!
甲 谁也不敢说,一生,任何事故没出过。
乙 那谁也不敢那么说。
甲 这是很难讲的。
乙 对。
甲 有时候演员一个精神不集中。
乙 嗯。
甲 那就坏了。
乙 或者有个什么事给差忽了。
甲 还有的时候,演员的精神高度集中。
乙 这怎么样?
甲 也能把词忘了。
乙 哦,太集中了也容易忘词。
甲 也能出事故啊,他把自己忘了。
乙 紧张啊!
甲 自己是演员,他忘了,完全钻进人物,他钻不出来了。
乙 钻进去退不出来了。
甲 是啊,你看这演员啊,你还得钻进去——当时的时代背景,具体的环境,具体的人物,在这个戏里头这个人物都有什么活动,应该怎么样活动,应该在艺术上怎么样夸张。
乙 你看这个艺术方面还是很复杂的。
甲 就是啊。
乙 嗯。
甲 精神,高度集中。
乙 啊。
甲 《武松打虎》。
乙 这是武戏。
甲 精神高度集中了。
乙 啊。
甲 真把老虎给打死了。
乙 是啊。
甲 那老虎他不是老虎啊!也是后台演员扮的呀!
乙 对呀,那是一个演员他钻虎形嘛!
甲 是吧。
乙 钻形。
甲 您就拿这出戏来说吧。
乙 怎么样?
甲 过去唱法跟现在唱法不一样。
乙 过去的唱法跟现在怎么不一样啊?
甲 过去这《武松打虎》哇,武松这个活儿不多,这老虎可够累的。
乙 那当然了,钻虎形热呀!
甲 哎,你像这月份,就够呛,都钻里头去。
乙 啊!
甲 满头大汗。
乙 真是。
甲 还没上去呢,就吃两包仁丹了。
乙 噢,都热晕了。
甲 就是呀!那老虎还得来个吊场呀。
乙 哦,还有吊场呀!
甲 哎,单有这么一场戏:上阴锣。“呛呛呛……”这老虎就溜达出来了。
乙 他得露一面啊。
甲 溜达出来啦。
乙 在景阳冈那儿露面啊!
甲 排这老虎老是用一个人钻,我瞧着他别扭。如果要用狮子舞那个方法就好。
乙 狮子舞那是两个人演。
甲 一个人耍头,一个人耍狮。
乙 哎,一个人耍头,一个人耍尾。
甲 两个人来。
乙 是吗?
甲 就比这个好多了。
乙 哦,合理。
甲 不过,戏里头从来没有用两个人的,都用一个人。
乙 它因为这里面有开打。
甲 哎,这老虎这个吊场啊……
乙 啊。
甲 出来晃悠晃悠,这边瞧瞧,那边瞧瞧。
乙 嗯。
甲 这回什么挠挠痒痒啊,喝点水呀,打个滚儿啊,完了以后,一瞧那边有人了,下去了。
乙 哎,这是过场。
甲 哎,等武松这场戏走上来,想坐在那儿休息一会儿,老虎上来。
乙 景阳冈碰见老虎。
甲 哎,这老虎上来。
乙 它要吃他嘛。
甲 过去演戏就这点,站起来。
乙 哦,站起来。
甲 两个人开打。
乙 哎。
甲 过来,过去。叉。一二三,打。
乙 是。
甲 一脚踢翻了。
乙 嗯。
甲 摁住了,有的还揪住老虎尾巴转两圈,有的就是按下就打,三拳两脚,将虎打死。打完了以后,武松感觉累了。
乙 这儿有这么一场亮相,打虎就算结束。
甲 猎户们上来,把这个老虎捆好了,抬走。
乙 这戏就算完了。
甲 这场戏就完了。
乙 老虎这也就完了。
甲 现在演啦,比那会儿简单了。
乙 现在怎么演?
甲 老虎不往起站了,它合理了。
乙 哦,不往起站。
甲 哎,老虎不能站起来,跟狗熊似的两人打仗。
乙 这倒也是。
甲 你看现在艺术夸张它有根据。
乙 它不能夸大。
甲 有生活的根据,它不能胡来。
乙 哎。
甲 所以现在好,现在你看《武松打虎》。
乙 啊。
甲 两人的功夫全露得出来。
乙 是啊。
甲 过去净讲究露这武松。
乙 哎。
甲 那虎就是配搭,反正弄两下,反正比那狗也大不了多少。
乙 反正爱怎么打就怎么打。
甲 你看不出劲来。
乙 就是啊。
甲 那回我看《武松打虎》,也出错了。
乙 哎,演《武松打虎》还至于出错吗?
甲 也不怎么这事都让我赶上了。
乙 这也是奇遇。
甲 这武松。
乙 啊。
甲 这武生是也够棒的。
乙 演得很好。
甲 演虎形的这个啊……
乙 怎么样啊?
甲 那天喝醉了。
乙 这可不应该,你要有戏,你就不能喝酒呀。
甲 自己知道,哟!今儿我喝了酒了。
乙 喝多了。
甲 今儿还够劲。
乙 好嘛。
甲 今儿酒可真好啊。
乙 是啊!这人也够馋的。
甲 我呀,得早点下后台。
乙 哦,早点去。
甲 别耽误事。
乙 这还不错。
甲 到后台还有俩戏没上呢。
乙 他呢?
甲 他就扮上啦。
乙 就钻了虎形了?
甲 哎,把虎形钻好了,脑袋没套,躺到旮旯那儿就睡了。他一想这个:我来了,谁还看不见我吗?
乙 反正我扮上了。
甲 到时候谁还不叫我一声吗?
乙 这话也对。
甲 我也躺不了多会儿,我就是略然一个盹儿,一眯瞪就过来了。
乙 那不行,睡着了,时间就长了。
甲 他想得挺好啊。
乙 啊。
甲 武松都上去了,他那儿还没醒呢!
乙 这盹儿够多长。
甲 “哎,谁……谁的虎形?哟,这儿呢。”
乙 嗬,瞧见了。
甲 “哎,哎,哎,别睡了,上了,打虎了!”“哎哟,上……”上去啦!
乙 上去啦。
甲 你想啊,他正睡着,酒又喝多了,临时这么一踢他,他“噌”一下子蹦起来,“嗡”一下子,这酒就上来了。
乙 哎哟,麻烦了。
甲 到台上就糊涂了。
乙 是啊。
甲 糊涂,晃晃悠悠,这虎也没趴下,站着就来了。
乙 好嘛,这老虎。
甲 站起来。那会儿看戏啊……
乙 啊。
甲 台下的这看戏的他也看个特别。
乙 是啊。
甲 哎,台下看戏的,“哎,好啊,哎,今儿这戏有意思啊!”
乙 怎么?
甲 “你看人家演得不俗啊!”
乙 怎么不俗呢?
甲 “你看这……这老虎不是趴着来的,站着来的。”
乙 老虎还有两条腿来的?
甲 “这老虎晃悠点好。”
乙 怎么啦?
甲 “它新鲜!”什么叫新鲜啊!
乙 人家还给他胡出主意呢。
甲 武松这么一瞧他。
乙 啊。
甲 他瞧不见他脸究竟喝醉了没喝醉啊。
乙 那是啊。
甲 那就打吧。
乙 打吧。
甲 过来,过去,两个人就叉上了。
乙 是。
甲 一二三,这么一打,“叭”这么一脚。
乙 给踢翻了。
甲 它应该这跟头是那虎形自个儿翻。
乙 啊。
甲 他喝得晕头转向,那酒又上来了。
乙 怎么样?
甲 没转过身来,这脚就蹋上了。“叭叽”,他就躺下了。
乙 也没翻跟头。
甲 武松就过去了。这么一比划,不能往身上真打。
乙 就是。
甲 三拳两脚,打完了以后,心里想,“这怎么啦?这是,没演好!”
乙 武松一亮相,这就算演得蛮好了,得了。
甲 台底下看戏的说:“今儿这戏啊,不大好。”
乙 这老虎不大得劲。
甲 “这老虎没劲啊。”
乙 本来是嘛。
甲 “显不出来的武松的本事啊。”
乙 晃晃悠悠的老虎。
甲 “你看,你看,那武松,在那儿,好像还费了挺大劲儿似的,不就一脚吗?”
乙 啊。
甲 “三拳两脚,怎么一脚就完了。”
乙 真是!
甲 他这儿看着武松呢,这老虎啊!
乙 怎么样啊?
甲 晃晃悠悠,晃晃悠悠,晃晃悠悠,起来啦!
乙 老虎又起来啦?这是什么毛病!
甲 他瞧着这武松。“哗”一个场笑儿。
乙 那还不乐了。
甲 武松不知道怎么回事呀!
乙 心说——
甲 心说,我这,亮相,没有什么可乐啊,怎么——
乙 什么意思啊!
甲 往那边一瞧,坏了。
乙 怎么啦?
甲 心说,你怎么起来啦?
乙 老虎又起来啦!
甲 打了就死,你怎么不死啊?
乙 就是啊!
甲 看戏的他也琢磨啊。
乙 啊!
甲 “这怎么回事?”
乙 不知道这什么意思!
甲 “这老虎怎么,没打死啊!”
乙 没打死呢!
甲 那位还给那位解释:“不,不是没打死。”
乙 怎么样?
甲 “它这玩意儿,它又缓过来啦!”
乙 没听说过。
甲 “不对呀,缓过来不行啊,这跟书上不一样啊!”
乙 是呀!
甲 “书上是三拳两脚将猛虎打死啊!”
乙 给它捆上抬走。
甲 “哎,你怎么抬这个杠呢!”
乙 嗯。
甲 “它书上三拳两脚打死以后,它那不是狂户来了,就把它捆上了吗?就给搭走了吗?所以它就缓不过来啦。”
乙 是啊!
甲 “这不打死了。它没捆,所以它就缓过来了。”
乙 那也不行啊!
甲 武松这么一瞧,既然你活了,那……那还得打啊!
乙 还得打啊!
甲 哎,又比划上了。来,一二三,过去过来,叉,又打发一脚,又给踹上了,它又趴下了。过去一拢,三拳两脚一比划,一亮相。
乙 这回这才算完!
甲 武松心里想,这叫什么戏呢!
乙 啊,多打了一回。
甲 瞧我这挣钱挣得多,瞧我这戏太轻省了。
乙 是啊!
甲 让我多打一回。
乙 瞧瞧!
甲 下来我就跟他说,我找后台老板。
乙 是啊!
甲 这出戏怎么演的,哪有这么一回啊?
乙 就是。又怎么啦?
甲 他晃晃悠悠,晃晃悠悠,又起来了。
乙 他怎么又起来了?
甲 “哗——”更乐了。
乙 这个老虎哎!
甲 武松心说,行了,后面戏也甭上了,咱们俩包圆儿了。来,打!咱们今儿个打到哪儿算哪儿,没完了。
乙 好嘛!
甲 一二三,过来过去,叭……
乙 那还不生气?
甲 他们俩人不是一过来,一过去吗?
乙 啊!
甲 武松他生气啊!
乙 气坏了!
甲 就是一错的工夫,他说:“你怎么回事?你死了,你知道吗?”
乙 嗬!
甲 等要回来还跟他打啊!
乙 老虎怎么样?
甲 他这才明白。
乙 哦!
甲 走在这儿,哎哟,恍然大悟,“叭叽”躺下了。武松回来一……这戏又砸了!
乙 他不死了吗?
甲 没打就死了。

⑧ 黄晓明版的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有时候带的帽子旁边还挂了一个小球 那叫什么帽子,

那个帽子是武松发明的蓓蕾帽 不是属于明朝特有的帽子 因为带的方法不同 所以感觉应该在头顶上的球球 垂在耳朵旁边

⑨ 唐伯虎点秋香里周星驰带的那个帽子叫啥名

还有个白的对吧,叫武生帽,唱戏带的,武松打虎就这帽子,没看他学唱戏的摇头吗

与星爷武松打虎帽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绿帽子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563
一个大象的童装品牌叫什么 浏览:373
开业对联大全童装 浏览:476
如何裤子上的泡泡糖 浏览:544
男生怎样穿衣好看 浏览:509
小班孩子捏裤子 浏览:30
我先新开学学校校服在哪定做的 浏览:596
品牌长袖t恤男多少钱 浏览:924
针织桶怎样做裙子 浏览:745
怎样在黑色裤子上剪洞 浏览:654
浅灰色外套配什么好看 浏览:880
哪些男性羽绒服性价比比较好 浏览:384
佛山校服那里有买 浏览:395
衣外套女开衫秋冬中长款哪个好 浏览:964
仿牛仔裤女哪个牌子好 浏览:389
电瓶车手套哪里有卖 浏览:622
风衣里面配衬衫搭配女图片 浏览:536
衬衫男铆钉薄款 浏览:743
军官为什么戴白手套 浏览:5
薄款c杯文胸多少钱 浏览: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