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童装大全 > 童装安全类别技术标准

童装安全类别技术标准

发布时间:2022-04-12 11:41:44

1. 2020服装执行标准和安全类别是什么

2020服装执行标准和安全类别:

一、 梭织:

1、衬衫:GB/T2660-1999。

2、棉服装:GB/T2662-1999。

3、男西服 大衣:GB/T2664-2001。

4、女西服 大衣:GB/T2666-2001。

5、男、女西裤:GB/T2666-2001。

6、羽绒服装:GB/T14272-2002。

7、丝绸服装:GB/T18312-2000。

8、丝绸围巾:GB/T43014-2001。

9、睡衣套:GB/T81001-1991。

10、连衣裙,裙套:FZ/T81004-2003。

11、牛仔服装;FZ/T81006-1992。

二、针织:

1、棉针织内衣:GB/T8878-2002

2、袜子:FZ/T73001-2004。

3、桑蚕丝针织服装:FZ/T43015-2001。

4、文胸:FZ/T73012-1998。

5、低含毛混纺及纺毛针织品:FZ/T73005-2002。

6、腈纶针织内衣:FZ/T73006-1995。

7、针织运动服:FZ/T73007-2002。

8、针织T恤衫;FZ/T73008-2002。

9、羊绒针织品;FZ/T73009-1997。

10、针织工艺品:FZ/T73010-1998。

11、针织腹带:FZ/T73011-1998。

12、针织泳装:FZ/T73013-1998。

三、安全标识:GB18401-2003。

分A、B、C三类安全指标:A类婴幼儿用品、B类直接皮肤的产品、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1)童装安全类别技术标准扩展阅读:

A类: 婴幼儿纺织产品应符合A类要求。根据国家规定,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穿着或使用的纺织产品,如尿布、内衣、围嘴儿、睡衣、手套、袜子、帽子、外衣、床上用品等,必须达到A类标准。

B类: 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标准。这类纺织产品指的是在穿着和使用时,产品的大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如内衣、衬衣、T恤、裙子裤子、袜子。

C类: 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标准,如冬天穿的厚外套、大衣、羽绒服、厚裤子等。

2. 儿童内衣执行标准和安全类别

儿童内衣执行标准和安全类别:

新的《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GB31701-2015),规定婴幼儿的年龄由原来的0~24个月,扩展为现在的0~36个月,身高从80厘米以下扩展为100厘米以下,也就是0~3岁。

所以在市面上三岁以下儿童的衣服必须符合达到A类和GB31701-2015的5项标准。并且在服饰的吊牌上必须标注a类产品及安全技术类别为GB31701-2015。如果不符合这个标准,产品就是不合格的,不能购买。

安全等级:

安全等级其实就是说的纺织品的安全技术类别标准,主要分为A类、B类和C类。

A类是婴幼儿用品,B类指的是可以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品,C类指的是不能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品,而且不同类别的产品,对甲醛、ph值和色牢度的限量要求也有所不同。A类是要求最严格的,婴幼儿服饰,安全等级必须符合a类的标准。

3. 都说0~3岁的宝宝要穿A类服装,这个A类B类要怎么看啊

一般婴幼儿的服饰标牌上会标明是否是A类服饰的。

A类 是指3岁以下的婴幼儿服装产品的安全标准,B类与C类是指儿童或成人的安全标准,A类是要求最高,是可以全完接触皮肤的产品。B类型是可以直接皮肤类的产品,C类是不可直接皮肤的产品,一般此标准都是用在外套类型的服装。

4. gb18401和gb31701的区别

摘要 标识标志:GB31701要求的标注方式与GB18401 有所不同。. GB18401只标明类别即可,但GB31701要求童装应在使用说明上标明安全类别,婴幼儿纺织产品还应加注“婴幼儿用品”。. 消费者在选购童装时,可参考使用说明上标明的安全类别进行选购。. 注:按本标准要求标明了安全技术类别的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可不必标注GB18401的安全技术类别

5. 最新童装执行标准是什么

标准编号:FZ/T 81003-2003
标准名称:儿童服装、学生服
标准状态:现行
替代情况:FZ/T 81003-1991
实施日期:2003-7-1
颁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内容简介:本标准规定了儿童服装、学生服的要求、检验(测试)方法、检验分类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全部技术特征。本标准适用于以纺织物为原料,成批生产的儿童服装、学生服装等。
标准编号:GB/T 1335.3-1997
标准名称:服装号型 儿童
标准状态:现行
替代情况:GB/T 1335.3-1991
实施日期:1998-6-1
颁布部门:国家技术监督局
内容简介:本标准规定了婴幼儿和儿童服装的号型定义、号型标志、号型应用和号型系列。本标准适用于成批生产的婴幼儿和儿童服装。

6. 服装上的安全级别,如非直接接触皮肤A,B,C类有什么区别

服装的A类、B类、C类是对服装甲醛含量的问题明确的规定:

1、A类为婴幼儿服装,其甲醛含量不得大于20毫克每公斤。

2、B类为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其甲醛含量不得大于75毫克每公斤。

3、C类为非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其甲醛含量不得大于300毫克每公斤。

甲醛危害:现在大多人健康的考虑,会选择纯棉衣服,但纯棉衣服容易变形,色彩不美观,一些厂家就加了各种染料,如甲醛和芳香胺,免烫防皱的衣服大都加了含甲醛的整理剂。

而甲醛的直接危害可引起皮肤过敏、起皱,月经紊乱,妊娠综合症,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等,芳香胺可让纯棉衣服色彩斑斓,艳丽可人,长期与人体接触会诱发癌症。

(6)童装安全类别技术标准扩展阅读

童装强制性标准GB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将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个针对童装的强制性标准,实施过渡期为2年。

国标要求婴幼儿纺织产品应加注“婴幼儿用品”标示,婴幼儿及7岁以下儿童服装头颈部不允许存在任何绳带等。

2016年6月1日前生产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产品允许在市场上继续销售至2018年5月31日。

作为国内第一部专门针对婴童纺织产品的强制性标准,新标准充分吸收并借鉴了发达国家有关婴童纺织产品安全性的技术法规要求,其严格程度已经超越了发达国家标准。

依据新执行标准,童装将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纺织产品和儿童纺织产品。

在产品标识方面,将童装安全技术分为A、B、C类,A类最佳,B类次之,C类是基本要求。

其中,婴幼儿纺织产品应符合A类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要求。

未来,除了所有童装应在使用说明上标明安全类别外,婴幼儿纺织产品还应加注“婴幼儿用品”标识。

7. 服装安全技术类别B类和C类是根据什么分辨的。怎样知道什么衣服是可直接接触的或不可直接接触。

服装安全技术类别是按照衣服中的甲醛含量分类的。

1、A级的标准是≤20mg/公斤,属于婴幼儿用品。

2、B类则是≤75mg/公斤,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3、C类为≤300mg/公斤。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衣服的标签上一般都有标注是A类、B类还是C类的。如果不符合技术要求建议不要购买。

(7)童装安全类别技术标准扩展阅读

1、婴幼儿用品是指年龄在36个月以内的婴幼儿穿着或使用的纺织产品。婴幼儿用品应符合A类产品的技术要求。

2、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是指在穿着或使用时,产品的大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产品的技术要求。

3、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指在穿着或使用时,产品不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或仅有小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产品的技术要求,其中窗帘等悬挂类装饰产品不考核耐汗渍色牢度。

《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了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的安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国家标准委工业标准二部主任戴红介绍,鉴于婴幼儿和儿童群体的特殊性,该标准在原有纺织安全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的各项安全要求,安全要求全面升级。

在化学安全要求方面,标准增加了6种增塑剂和铅、镉2种重金属的限量要求。在机械安全方面,标准对童装头颈、肩部、腰部等不同部位绳带作出了详细规定,要求婴幼儿及7岁以下儿童服装头颈部不允许存在任何绳带。

8. 最新的童装执行标准

作为国内第一部专门针对婴童纺织产品的强制性标准,新标准充分吸收并借鉴了发达国家有关婴童纺织产品安全性的技术法规要求,其严格程度已经超越了发达国家标准。依据新执行标准,童装将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纺织产品和儿童纺织产品。在产品标识方面,将童装安全技术分为A、B、C类,A类最佳,B类次之,C类是基本要求。其中,婴幼儿纺织产品应符合A类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要求。未来,除了所有童装应在使用说明上标明安全类别外,婴幼儿纺织产品还应加注“婴幼儿用品”标识。
在化学安全要求方面,标准增加了6种增塑剂和铅、镉2种重金属的限量要求;在机械安全方面,标准对童装头颈、肩部、腰部等不同部位绳带做出详细规定,要求婴幼儿及7岁以下儿童服装头颈部不允许存在任何绳带;标准对纺织附件也作出了规定,要求附件应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力,且不应存在锐利尖端和边缘;另外还增加了燃烧性能要求。

9. 儿童服装要买安全等级多少的最好

儿童服装要买安全等级为A类。基本安全技术要求(general safety specification):为保证纺织产品对人体健康无害而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很显然,这里提出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由于纺织产品上所可能涉及的有害物质种类繁多、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也各不相同。

该规范将所有列入控制范围的产品分成三个大类,A类:婴幼儿产品;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procts with direct contact to skin);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procts without direct contact to skin)。

由于不同产品的最终用途各不相同,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因而,根据用途对产品进行分类并规定不同的要求是必须的。

目前,国际上现有的一些法规、标准或者是一些标签标准,都按产品的用途进行分类,并规定不同的控制标准,虽然其中的分类方法各不相同,但绝大部分是按产品与人体皮肤的接触程度不同分类,且把婴幼儿产品单独列出,并辅之以更严格的控制标准,因为某些有害物质对婴幼儿的危害更大。

(9)童装安全类别技术标准扩展阅读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纺织产品在印染和后整理等过程中要加入各种染料、助剂等整理剂,这些整理剂中或多或少地含有或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当有害物质残留在纺织品上并达到一定量时,就会对人们的皮肤、乃至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有必要对纺织产品提出安全方面的最基本的技术要求,使纺织产品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能够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产品分类:

产品分为3类:

A类:婴幼儿用品;

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

异味的判定采用嗅觉评判的方法:评判人员应是经过一定训练和考核的专业人员。样品开封后,立即进行该项目的检测。

试验应在洁净的无异常气味的环境中进行。操作者须戴手套,双手拿起试样靠近鼻腔,仔细嗅闻试样所带有的气味,如检测出有霉味、高沸程石油味(如汽油、煤油味)、鱼腥味、芳香烃气味中的一种或几种,则判为"有异味",并记录异味类别。否则判为"无异味"。

应有3人独立评判,并以2人一致的结果为样品检测结果。

参考资料

网络-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与童装安全类别技术标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皮肤黑冬天带什么帽子好看吗 浏览:267
长针织衫搭配什么 浏览:647
童装耐克裤子品牌及商品 浏览:719
义乌围巾外发加工哪里 浏览:538
帽子上有x的是什么帽子 浏览:602
上传裤子图片怎么配文 浏览:112
北京卖帽子批发 浏览:986
摩托车女装哪里关灯 浏览:812
天猫旗袍第一名崔万志身价 浏览:72
韩国衬衫假两件排行榜 浏览:56
莆田衬衫加工 浏览:937
衣差评怎么写 浏览:288
太平鸟新款冬装衬衫排行 浏览:263
做漂亮的生日帽子 浏览:308
黑色裤子怎样洗不发红 浏览:38
女装中袖连衣长裙图片 浏览:769
如何制服暴躁脾气的老公 浏览:705
蓝裤子怎么配上衣好看图片 浏览:163
白色制服是什么部门的 浏览:155
客服怎么询问裤子尺寸 浏览: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