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适合户外的小游戏
1.时间:
15—20分钟
人数:
不限
道具:
·一段长绳子。
·一个口哨
概述:
这是一种循环游戏,培训过程中可以随时开展。
目的:
1.队员们以有趣的形式对抗。
2.让队员们能够自然地进行身体接触和配合,消除害羞和忸怩感。
准备:
步骤:
1.把绳子拉直后放在地上。
2.后背有毛病的人不能参加游戏。让所有队员按大小个儿排成一列,然后从队列一端开始,彼此结对儿。很明显.如果总人数为奇数,你就要参加进来。
3.每对搭档分立绳子两侧。
4.彼此转身,背对自己的搭档。
5.每对搭档都俯身半蹲,胳膊穿过两腿之间,和对方双手相互扣住,此时绳子恰好在他们之间。
6.一听到你吹口哨,他们便用力把对方拉过绳子——就像拔河游戏。
7.将第一轮比赛的获胜队员作为二次参赛者,互相结对。重复这种游戏,直到产生总冠军为止。
8.让所有队员找回第一个搭档,站到游戏开始时的最初位置。这次用力推对方,直到自己向后跨过绳子。重复该过程,直到产生总冠军。
9.最后做拔河游戏。让大家重新站到刚开始的最初位置,每对搭档都俯身半蹲,向后伸胳膊抓住背后两个队员的手(一只手握自己的搭档,另一只手握搭档旁边的人)。最先把对方拉过线的那组队员,获胜。
安全:
背部有毛病的人不能参加游戏。
确保队员们动作要柔和,不要粗暴。
2 战俘
时间:
2—3分钟的游戏开场白.加上找出答案所需的时间。不同的小组找出答案所需时间可能会有非常大的差别。
人数:
不限,人数较多时,需要将队员划分成若干个由4个人组成的小组。
道具:
·两顶红帽子,分别装在两个不透明的厚纸袋子里。
·两顶蓝帽子,分别装在两个不透明的厚纸袋子里。
·一堵砖墙或是一棵大树(用来把一名队员和其他三名队员隔开)。
概述:
这是一个能让所有队员都开动脑筋的游戏。可以用它来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单纯以娱乐为目的来玩也未尝不可。
目的:
1.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解决问题的好处,展示集体智慧的力量。
2.娱乐。
3.可以作为课外思考题。
准备:
把四顶帽子分别放人4个纸袋子里,注意放的过程不要让队员们看见。在袋子上做好标记,以保证在发帽子时,给1号战俘一顶红帽子,2号战俘一顶蓝帽子,3号战俘一顶红帽子,4号战俘一顶蓝帽子。
步骤:
l、告诉队员他们需要一起来解决一道难题。
2.邀请4个志愿者充当战俘。给每个志愿者一个装有帽子的纸袋子,告诉他们得到命令之后才能打开纸袋子,不得擅自开启。
3.让4个志愿者排队站好(如主图所示)。l号战俘站在砖墙或大树的后面,将被戴上一顶红帽子;2号战俘站在砖墙或大树的另一侧,将被戴上一顶蓝帽子;3号战俘站在2号战俘的后面,将被戴上一顶红帽子;4号战俘站在3号战俘的后面,将被戴上一顶蓝帽子。四个志愿者站好后,告诉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许说话和回头。
4.让其他队员每四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并告诉他们保持沉默,仔细听。
5.所有小组组建完毕、就位之后,给站好的4个“战俘”作游戏开场白,开场白如下:
请你们把自己想象成战俘集中营里的战俘。集中营的司令让你们四个人站成一排,并给每人戴一顶帽子。他不许你们移动、回头和说话。如果有人胆敢回头或说话,就会立刻被枪决。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把帽子从袋子里拿出来,戴在头上。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人都不许看自己的帽子。司令让你们猜出自己所戴帽子的颜色,如果你们4个人中有人能说对自己所戴帽子的颜色,你们4个人都会被释放。但是,如果第一个答案是错误的,你们都会被枪决。显然,第一个答案将决定你们的命运。一个重要的已知条件是4项帽子中两顶是红的。两顶是蓝的。别忘了。不可以说话、走动和回头。
6.有必要的话,重述一遍游戏开场白,以确保4个人都明确了问题和游戏规则。然后,对他们说:“从现在开始,你们说出的第一句话将会决定你们的生死。祝你们好运!”
7.把其他小组带到这4个人听力所及的范围之外,问他们哪个战俘可能猜出自己帽子的颜色?为什么?
8.游戏小组找到答案之后,引导队员就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和沟通等方面展开讨论。
安全:
变通:
1.可以让多个小组同时做这个游戏。
2.每个小组都遵循上面的步骤,这样来做需要较长的游戏时间和更多的帽子。
3.这个游戏也可以作为课外作业,让学员们自己去思考。
只有第三个战俘可以猜出自己所戴帽子的颜色。因为他可以看到自己前面的人(也就是2号战俘)戴着蓝帽子,他可以据此这样推理:如果他自己也带着一顶蓝帽子的话,4号战俘就会看到两顶蓝帽子,那么4号战俘就可以知道自己戴的是红帽子;但是4号战俘没有说话,这说明4号战俘一定是看到了一顶蓝帽子和一顶红帽子。而自己已经看到了一顶蓝帽子,那么自己的帽子一定是红色的。
3 系在一起
时间:
10~15分钟
人数:
如果时问允许的话可以不限人数。通常情况是每个小组不超过24人。
道具:
概述:
这个游戏可以打破人际交往的坚冰,培养团队精神,同时使小组充满活力。
目的:
1.使小组充满活力。
2.让大家动起来、笑起来。
3.增强团队精神。
准备:
步骤:
1.让队员们紧密地围成一圈。
2.让大家都举起左手,右手指向圆心。等每个队员都摆好了这个姿势以后,让他们用自己的左手抓住同伴的右手。一旦抓住后就不许松开。
3.现在要大家在不松手的情况下,把自己从“链子”中解开。解开后仍要保持大家站成一个圆圈,面向哪个方向不限。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家都把自己解开了,但是却形成了几个小圆圈,而不是仍保持原来的大圆圈。如果你不希望这种情况发生,可以在完成步骤2之后做一个闭环测试。随意在圈中选出一个人,让他用自己的右手捏一下同伴的左手;左手被捏的人接着用自己的右手去捏下一个对友的左手;这样继续下去,直到“捏手信号”返回到第一个人的左手上。如果捏手信号传不回来,你就需要重新开始了。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闭环测试。
安全:
告诉队员们,当他们觉得被拉扯和扭曲得很难受的时候,可以暂时松开队友的手,但是必须尽快调整好姿势,重新抓住队友的手。
如果队员们身体的柔韧性不好的话,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告诉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只需要保持手的接触即可,不必一定要紧握住队友的手。这样可以避免由于手不能自由转动所引起的各种扭曲。
变通:
蒙上所有队员或一半队员的眼睛。
Ⅱ 追加100`求20篇初中文言文练习`
(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
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 ②平生于书 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④或答人简札
2. 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二)薛谭学讴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翻译:谭乃高压求反。
译文:
4. 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 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
(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阅读训练】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 音: 义:
②辄以水沃面 音: 义:
③食不给 音: 义:
④乃至被谗受贬 音: 义: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
A. 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 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 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①
②
③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 的作用。
(四)司马光好学《三朝名臣言行录》
【原文】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译文】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患记问不若人 ②迨能倍诵乃止
③迨能倍诵乃止 ④咏其文
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B.才美不外见
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D.京中有善口技者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
A. 用力多者收功远。 B. 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 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4.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徇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
(五)欧阳修苦读《欧阳公事迹》
【原文】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译文】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阅读训练】
1.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 )
A.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B.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C.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2. 翻译句子。
①欧阳修四岁而孤。 译文:
②惟读书是务。 译文:
3. 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
4. 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
(六)王冕僧寺夜读《宋学士文集》
【原文】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译文】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由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阅读训练】
1. 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窃入学舍 ②辄默记
③儿痴如此 ④恬若不见
2.与“曷不听其所为”中“曷”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只有剩骨 B.满坐寂然 C.坐佛膝上 D.可爱者甚蕃
3.与“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必以分人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以刀劈狼首
5. 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
(七)张无垢勤学《鹤林玉露》
【原文】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译文】
张九成被贬官到横浦,住在城西的界寺。他住的房间一扇短窗,每天天将亮时,他总是拿着书本站在窗下,就着微弱的晨光读书。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四年这久。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张无垢谪横浦 ②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
③就明而读 ④如是者十四年
2. 翻译划线的句子。
译文: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 )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其如土石何
A B
如是者十四年 其寝室有短窗
4.这个故事叙述张九成勤奋学习的事迹。“天才出自勤奋”这是古今学者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真理,请举出几个古今中外的有关这个方面的例子
(八)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原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发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 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 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授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译文】
我幼年时候,就喜好读书,因为家里贫寒,没有办法买到书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阅,亲手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到时归还。遇到天寒,砚台里结成坚冰,手指头不能屈伸,(仍然坚持抄写)一点也不敢偷懒。抄写完,立刻送人家,从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别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所以能够读了许多书。
到了成年,更羡慕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又恐怕没有大师、名人来开导自己,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地方上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先辈是德高望重的人,学生挤满屋子,他说话态度从没有流露一点客气。我(毕恭毕敬地)站着侍候在先辈的左右,向他提出问题,询问道理,弯着腰,侧着耳朵专心地请教;有时遭到了斥责,态度越发恭敬,礼节越发周到,不敢回答一句话;等待他高兴了,就向他请教问题。所以我虽然很愚笨,还是得了知识,增长了见闻。
【阅读训练】
1.下面“以”的用法与另外三项不同的是( )
A. 无从致书以观 B.计日以还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俯身倾耳以请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3. 回答下列的问题。
①“余因得遍观群书”的原因是什么?
②“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
4. 这则短文赞扬了宋濂怎样的精神?
答:
(九)师旷论学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主,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
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平公说:“讲得好啊!”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②臣安敢戏其君
③孰与昧行乎 ④何不炳烛乎
2.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一0)程门立雪《宋史》
【原文】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译文】
杨时到洛阳求见程颐。杨时大概当时有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的时候,程颐偶尔坐着打瞌睡。杨时与游酢站在门外等着没有离开。等到程颐醒后,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多厚了。
【阅读训练】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颐既觉
2. 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
(一一)凿壁借光《西京杂记》
【原文】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邻居有烛而不逮 ②衡乃与其佣作
③资给以书 ④遂成大学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译文: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译文:
3.与句中“资给以书”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何以战 D.必以分人
4.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用四字短语作答)
(一二)七录《明史·张溥传》
【原文】
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译文】
张溥从小就酷爱学习,凡是所读的书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写后朗诵一遍,就把它烧掉,又要重新抄写,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洗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七录”。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所读书必手钞 ②如是者六七始已
③日沃汤数次 ④后名读书之斋曰……
2.与“如是者六袋子始已”中的“已”意义相同的有( )
A, 可以已大风挛瘘疠 B.钞已朗诵一过
C.情不能自已 D.扁鹊已逃秦矣
3.翻译句子。
①如是者六七始已
译文:
②后名读书这斋曰“七录”
译文: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②名之者谁
③不能名其一处也 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也不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D.①与②不相同,③与④相同
5. 张溥。之所以成为明末著名学者和文学家,从文中可以看出他 从小在学习上就
(填四字短语),苦练基本功,因而练出了过硬的功夫,可见“
”(用一句名言回答)
(一三)学弈
【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译文】
弈秋是僵最会下棋的人。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②非然也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
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
3.翻译:惟弈秋之为听
译文: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一四)李生论善学者
【原文】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译文】
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恨,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最好的人,跟随他,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支,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学习的人最大的忌讳,没有超过自己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
【阅读训练】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离注音并释义。
①吾悉能志之 音 义
②李生说之曰 音 义
③不应而还 音 义
④迨年事蹉跎 音 义
2.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王生不说 B.盍改之乎 C.吾悉能志之 D.才美不外见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译句:
4.选出与“李生故寻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
A.公问其故 B.广故数言欲亡 C.故为之说 D.桓侯故使人问之
5.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
答:
(一五)问说《孟涂文集》
【原文】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 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译文】
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然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钻研不可能发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只是喜欢学习但不愿时时向别人请教,还算不上是真正爱学习的人。即使你道理懂得了,也许你还不能用于实践,即使你搞清楚了主要的东西,也许你还不了解它的细微末节,那么除了向别人请教,又从哪里去推断解决呢?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非学无以致疑 ②而或不达于事
③非问无以广识 ④舍问,其奚决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好学而不勤问”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C.人不知而不愠 D.面山而居
3.翻译:“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译文:
4.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不超过10个字)
答:
(一六)教学相长(节选)《札记》
【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阅读训练】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 )中注音,在横线上释义。
①弗食不知其旨( ) ②教学相长( )
③虽有至道( ) ④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2. 翻译句子。
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
故曰:教学相长也
②译文:
3.《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 与 的关系问题,说明了 的道理。
4.(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 ”作比继而引入“
”,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 ”这个结论。
(一七)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阳,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大多数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 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
【阅读训练】
1.选出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
A. 辞以军中多务 B.以残年余力 C.或以为亡 D.以刀劈狼首
2.文中有两个通假字,这两个通假字是: 、
3. 翻译句子,并写出由此而出的一个成语。
“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文:
成语:
4. 本文通过记述孙权劝勉吕蒙努力致学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
(一八)颜回好学《史记》
【原文】
回年 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译文】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阅读训练】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发尽白,蚤死 ②今也则亡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孔子哭之恸 ②门人益亲
③弟子孰为好学 ④不贰过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迁怒,不贰过。”
译文:
4. 颜回好学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原文回答)
答:
(一九)邴原泣学《初潭集》
【原文】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译文】
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屿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凡得学者 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③吾徒相教 ④徒以有先生也
2. 翻译句子。
①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译文:
②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
译文:
③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译文:
3. 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
4. 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
答:
(二十)董遇“三余”读书《三国志》
【原文】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
Ⅲ 儿童户外活动的各类游戏,比赛有哪些
人数: 不限,人数较多时,需要将队员划分成若干个由4个人组成的小组。 道具: ·两顶红帽子,分别装在两个不透明的厚纸袋子里。 ·两顶蓝帽子,分别装在两个不透明的厚纸袋子里。 ·一堵砖墙或是一棵大树(用来把一名队员和其他三名队员隔开)。 概述: 这是一个能让所有队员都开动脑筋的游戏。可以用它来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单纯以娱乐为目的来玩也未尝不可。 目的: 1.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解决问题的好处,展示集体智慧的力量。 2.娱乐。 3.可以作为课外思考题。 准备: 把四顶帽子分别放人4个纸袋子里,注意放的过程不要让队员们看见。在袋子上做好标记,以保证在发帽子时,给1号战俘一顶红帽子,2号战俘一顶蓝帽子,3号战俘一顶红帽子,4号战俘一顶蓝帽子。 步骤: l、告诉队员他们需要一起来解决一道难题。 2.邀请4个志愿者充当战俘。给每个志愿者一个装有帽子的纸袋子,告诉他们得到命令之后才能打开纸袋子,不得擅自开启。 3.让4个志愿者排队站好(如主图所示)。l号战俘站在砖墙或大树的后面,将被戴上一顶红帽子;2号战俘站在砖墙或大树的另一侧,将被戴上一顶蓝帽子;3号战俘站在2号战俘的后面,将被戴上一顶红帽子;4号战俘站在3号战俘的后面,将被戴上一顶蓝帽子。四个志愿者站好后,告诉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许说话和回头。 4.让其他队员每四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并告诉他们保持沉默,仔细听。 5.所有小组组建完毕、就位之后,给站好的4个“战俘”作游戏开场白,开场白如下: 请你们把自己想象成战俘集中营里的战俘。集中营的司令让你们四个人站成一排,并给每人戴一顶帽子。他不许你们移动、回头和说话。如果有人胆敢回头或说话,就会立刻被枪决。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把帽子从袋子里拿出来,戴在头上。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人都不许看自己的帽子。司令让你们猜出自己所戴帽子的颜色,如果你们4个人中有人能说对自己所戴帽子的颜色,你们4个人都会被释放。但是,如果第一个答案是错误的,你们都会被枪决。显然,第一个答案将决定你们的命运。一个重要的已知条件是4项帽子中两顶是红的。两顶是蓝的。别忘了。不可以说话、走动和回头。 6.有必要的话,重述一遍游戏开场白,以确保4个人都明确了问题和游戏规则。然后,对他们说:“从现在开始,你们说出的第一句话将会决定你们的生死。祝你们好运!” 7.把其他小组带到这4个人听力所及的范围之外,问他们哪个战俘可能猜出自己帽子的颜色?为什么? 8.游戏小组找到答案之后,引导队员就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和沟通等方面展开讨论。 讨论问题示例: ·你们在游戏过程中碰到了什么问题?怎样分析问题 答案的?每个人都做了什么? ·这个游戏揭示了什么道理? ·如何将这个游戏和我们的实际工作联系起来? 安全: 变通: 1.可以让多个小组同时做这个游戏。 2.每个小组都遵循上面的步骤,这样来做需要较长的游戏时间和更多的帽子。 3.这个游戏也可以作为课外作业,让学员们自己去思考。 只有第三个战俘可以猜出自己所戴帽子的颜色。因为他可以看到自己前面的人(也就是2号战俘)戴着蓝帽子,他可以据此这样推理:如果他自己也带着一顶蓝帽子的话,4号战俘就会看到两顶蓝帽子,那么4号战俘就可以知道自己戴的是红帽子;但是4号战俘没有说话,这说明4号战俘一定是看到了一顶蓝帽子和一顶红帽子。而自己已经看到了一顶蓝帽子,那么自己的帽子一定是红色的。
Ⅳ 手机版泰拉瑞亚1.2版代码大全
-1黄金锄头
-2黄金阔剑
-3黄金短剑
-4黄金斧头
-5黄金大锤
-6黄金短弓
-7白银锄头
-8白银阔剑
-9白银短剑
-10白银斧头
-11白银大锤
-12白银短弓
-13黄铜锄头
-14黄铜阔剑
-15黄铜短剑
-16黄铜斧头
-17黄铜大锤
-18黄铜短弓
-19冰蓝光刃
-20真红光刃
-21翠绿光刃
-22紫晶光刃
-23苍白光刃
-24昏黄光刃
1铁质锄头
2泥土块
3岩石块
4白铁阔剑
5蘑菇
6白铁短剑
7白铁大锤
8火把
9木材
10白铁斧头
11铁矿石
12铜矿石
13金矿石
14银矿石
15铜怀表
16银怀表
17金怀表
18深度计
19金锭
20铜锭
21银锭
22铁锭
23凝胶
24木剑
25木门
26岩石墙壁
27橡树果实
28弱效治疗药水
29生命水晶
30泥土墙壁
31空瓶
32木桌
33熔炉
34木椅
35铁砧
36工作台
37护目镜
38晶状体
39木制短弓
40木箭
41燃烧箭
42手里剑
43可疑的眼球
44恶魔长弓
45暗夜战斧
46光之驱逐
47邪影箭
48宝箱
49再生饰带
50魔镜
51小丑之箭
52天使雕像
53瓶中云
54赫尔墨斯之靴
55魔化回力镖
56魔矿石
57魔金锭
58红心
59污染之种
60邪恶菇
61黑檀石块
62草籽
63向日葵
64邪恶荆刺
65群星之怒
66净化粉末
67恶毒粉末
68腐肉
69蠕虫毒牙
70蠕虫诱饵
71铜币
72银币
73金币
74白金币
75坠星
76黄铜护胫
77白铁护胫
78白银护胫
79黄金护胫
80黄铜链甲
81白铁链甲
82白银链甲
83黄金链甲
84钩爪
85铁链
86暗影鳞片
87猪猪储蓄罐
88采矿头盔
89黄铜头盔
90白铁头盔
91白银头盔
92黄金头盔
93木墙
94木制平台
95燧发枪
96毛瑟枪
97火枪子弹
98迷你鲨
99白铁短弓
100暗鳞护胫
101暗鳞胸甲
102暗鳞头盔
103噩梦锄头
104破坏者巨锤
105蜡烛
106黄铜吊灯
107白银吊灯
108黄金吊灯
109魔力水晶
110弱效魔力药水
111星光饰带
112火花魔杖
113魔法导弹
114泥土魔杖
115光芒法球
116陨铁矿石
117陨铁锭
118钩子
119破空之炎
120熔火之怒
121炽焰巨剑
122熔岩锄头
123陨星面甲
124陨星胸甲
125陨星胫甲
126瓶装水
127空间枪
128火箭靴
129灰色砖块
130灰色砖墙
131红色砖块
132红色砖墙
133粘土块
134蓝色砖块
135蓝色砖墙
136挂链吊灯
137绿色砖块
138绿色砖墙
139粉红砖块
140粉红砖墙
141黄金砖块
142黄金砖墙
143白银砖块
144白银砖墙
145铜砖块
146铜砖墙
147金属尖刺
148水蜡烛
149书
150蛛丝
151死灵头盔
152死灵胸甲
153死灵胫甲
154骷髅
155妖刀村正
156钴蓝护盾
157海蓝魔杖
158幸运马掌
159闪亮的红气球
160鱼叉链枪
161尖钉球
162链球
163蓝月
164手枪
165水箭
166炸弹
167矿用雷管
168手雷
169沙块
170玻璃
171标牌
172灰烬块
173黑曜石
174狱岩石
175狱岩锭
176淤泥块
177蓝宝石
178红宝石
179祖母绿
180黄晶玉
181紫水晶
182钻石
183夜光蘑菇
184魔力星
185常春藤鞭
186芦苇杆
187脚蹼
188治疗药水
189法力药水
190草剃
191荆棘旋刃
192黑曜石砖块
193黑曜石头颅
194夜光蘑菇孢子
195丛林草种
196木槌
197星辰炮
198蓝相位剑
199红相位剑
200绿相位剑
201紫相位剑
202白相位剑
203黄相位剑
204陨星锤斧
205空桶
206装满水的桶
207装满岩浆的桶
208丛林玫瑰
209毒刺毒刺
210藤条
211狂爪坠饰
212疾风脚镯
213绿化法杖
214狱岩石砖
215整蛊坐垫
216脚镣
217熔岩锤斧
218烈焰火鞭
219凤凰炸药
220阳炎之怒
221地狱熔炉
222粘土花盆
223自然的恩赐
224床
225丝绸
226弱效回复药水
227恢复药剂
228丛林帽
229丛林衣
230丛林裤
231熔岩头盔
232熔岩胸甲
233熔岩护胫
234陨星螺旋弹
235粘性炸弹
236黑色晶状体
237墨镜
238巫师帽
239礼服帽
240礼服衬衫
241礼服长裤
242夏日草帽
243兔子兜帽
244管道工帽子
245管道工上衣
246管道工背带裤
247英雄之帽
248英雄汗衫
249英雄长裤
250鱼缸
251考古学家之帽
252考古学家上衣
253考古学家长裤
254黑色染料
255紫色染料
256忍者面罩
Ⅳ 逻辑思维训练1200题的作品目录
第1章 排除法
1.困惑【初级】
2.找出异己【初级】
3.破损的宝塔【初级】
4.找袜子【初级】
5.找不同【初级】
6.残缺的迷宫【初级】
7.巧穿数字【初级】
8.捉老鼠【初级】
9.封口【初级】
10.最牢固的门【初级】
11.马虎的校长【初级】
12.波娣娅的宝盒【初级】
13.叨B一个不一样【初级】
14.三棱柱【初级】
15.圣诞聚会【初级】
16.形单影只【初级】
17.移民【初级】
18.说谎者【初级】
19.南瓜脸【初级】
20.影像契合【初级】
21.镜像【初级】
22.分开链条【初级】
23.规律【初级】
24.翻身【中级】
25.帽子的颜色【中级】
26.巧辨开关【中级】
27.加薪【中级】
28.美丽的正方体【中级】
29.看一看【中级】
30.一刀两断【中级】
31.残缺的纸杯【中级】
32.在海滩上【中级】
33.工作服【中级】
34.夏日嘉年华【中级】
35.吹笛手游行【中级】
36.顶峰地区【中级】
37.出师不利【中级】
38.汤姆的舅舅【中级】
39.小屋的盒子【中级】
40.换装【中级】
41.瓦尼斯城堡【中级】
42.莫斯科“摩尔”【中级】
43.清仓大拍卖【中级】
44.信箱【中级】
45.等公车【中级】
46.生日礼物(1)【中级】
47.职业女性【中级】
48.模仿秀【中级】
49.新生命【中级】
50.捷径【中级】
51.记者艾弗【中级】
52.野鸭子【中级】
53.破纪录者【中级】
54.请集中注意力【中级】
55.势单力薄的警察们【中级】
56.抓巫将军【中级】
57.英格兰的旗舰【中级】
58.在沙坑里【中级】
59.公寓【中级】
60.迷宫(1)【中级】
61.小宝贝找妈妈【中级】
62.儿子和爸爸【中级】
63.真正的夫妻【中级】
64.师生关系【中级】
65.运输【中级】
66.司机与车【中级】
67.祖孙两代【中级】
68.医生与病人【中级】
69.摄影师【中级】
70.管事儿的撒克逊人【中级】
71.男女朋友【中级】
72.警察与小偷【中级】
73.采访【中级】
74.补缺口【高级】
75.特殊数字【高级】
76.五色珠【高级】
77.辨真伪【高级】
78.六角迷宫【高级】
79.古卷轴【高级】
80.演艺人员【高级】
81.戴黑帽子的家伙【高级】
82.剧院座位【高级】
83.狮子座的人【高级】
84.黑猩猩【高级】
85.找出皇后【高级】
86.国际象棋【高级】
87.迷宫(2)【高级】
88.摇滚乐队【高级】
89.飞行训练【高级】
90.生病【高级】
91.足球评论员【高级】
第2章 递推法
92.图形组合【初级】
93.图形四等分【初级】
94.哪个不相关【初级】
95.图形识别【初级】
96.填数字【初级】
97.黑色还是白色【初级】
98.黑点方格【初级】
99.图形转换(1)【初级】
100.缺少的时针【初级】
101.类同变化【初级】
102.回忆填图【初级】
103.补充图案【初级】
104.规律推图【初级】
105.图形选择【初级】
106.拼凑瓷砖【初级】
107.组合转换【初级】
108.度假(1)【初级】
109.序列中的数字【初级】
110.理发师【初级】
111.猜数字【初级】
112.搬运雪块【初级】
113.填数字【初级】
114.对应(1)【初级】
115.天平配平【初级】
116.有趣的脸谱【中级】
117.查缺补漏【中级】
118.兄弟姐妹【中级】
119.哪三人是一家【中级】
120.仓库被盗【中级】
121.有钱人【中级】
122.家庭比赛【中级】
123.乐极生悲【中级】
124.挑选人员【中级】
125.顺序【中级】
126.数字代码【中级】
127.添上一条线【中级】
128.推测符号【中级】
129.中国盒【中级】
130.大采购【中级】
131.大嘴鲈鱼【中级】
132.公安局长【中级】
133.数字巧妙推【中级】
134.数字矩阵【中级】
135.补充表格【中级】
136.猜出新号码【中级】
137.古柏树的年龄【中级】
138.跳棋(1)【中级】
139.ABc(1)【中级】
140.战舰(1)【中级】
141.寻找骨牌(1)【中级】
142.战舰(2)【中级】
143.ABC(2)【中级】
144.ABC(3)【中级】
145.战舰(3)【中级】
146.寻找骨牌(2)【中级】
147.战舰(4)【中级】
148.寻找骨牌(3)【中级】
149.战舰(5)【中级】
150.ABC(4)【中级】
151.战舰(6)【中级】
152.寻找骨牌(4)【中级】
153.“多产的果树林”【中级】
154.战舰(7)【中级】
155.ABC(5)【中级】
156.ABC(6)【中级】
157.寻找骨牌(5)【中级】
158.神谕古文石【中级】
159.思考帽【中级】
160.逻辑【中级】
161.葛鲁丘【中级】
162.面积【中级】
163.赛马(1)I中级】
164.千禧年【中级】
165.还原多米诺【中级】
166.最佳数字【中级】
167.格拉斯哥谜题【高级】
168.方格寻宝【高级】.
169.战舰(8)【高级】
170.战舰(9)【高级】
171.战舰(10)【高级】
172.寻找骨牌(6)【高级】
173.ABC(7)【高级】
174.寻找骨牌(7)【高级】
175.战舰(11)【高级】
176.寻找骨牌(8)【高级】
177.ABC(8)【高级】
178.战舰(12)【高级】
179.四人车组【高级】
180.勋章【高级】
181.腼腆的获奖者【高级】
182.没人在家【高级】
183.发错的邮件【高级】
184.递进【高级】
185.测量【高级】
186.数字区I高级】
187.帐篷【高级】
188.桥的位置【高级】
189.阴影(1)【高级】
190.隐藏的图形【高级】
第3章 倒推法
191.移动三角【初级】
192.灯笼“101”【初级】
193.一句话答全【初级】
194.奇怪的家庭【初级】
195.不变的星星【初级】
196.巧挪硬币【初级】
197.几只鸟【初级】
198.多少人【初级】
199.真实的谎言【初级】
200.给蠢货让路【初级】
201.书(1).【初级】
202.古董【初级】
203.吹泡泡【初级】
204.风铃【初级】
205.上下颠倒【中级】
206.多了一把伞【中级】
207.小舟变形【中级】
208.无赖和愚蠢【中级】
209.衣服的数量【中级】
210.猫捉老鼠【中级】
211.火柴搬家【中级】
212.他们是双胞胎吗I中级】
213.谁更有利【中级】
214..正常国与反常国【中级】
215.分糖果【中级】
216.黑白棋子【中级】
217.迷路【中级】
218.善良的老奶奶【中级】
219.交换【中级】
220.跳台阶【中级】
221.百羊趣题【中级】
222.字母散步【中级】
223.糖块儿【中级】
224.小甜饼【中级】
225.纸牌【中级】
226.魔力商店【中级】
227.葡萄酒【中级】
228.面包【中级】
229.照相【中级】
230.硬币计数器【中级】
231.赛车【中级】
232.磨坊【中级】
233.巧克力糖【中级】
234.单轮脚踏车【中级】
235.矩形【中级】
236.剧场【中级】
237.盛汤的碗【中级】
238.午餐托盘【中级】
239.餐厅【中级】
240.乘雪橇【中级】
241.滚轮船【中级】
242.另类制胜【高级】
243.酒鬼有几个【高级】
244..看台【高级】
245.小费【高级】
246.弹子【高级】
247.赛马(2)【高级】
248.魔力壶【高级】
第4章 作图法
249.老鼠迪克【初级】
250.谁先到达【初级】
251.男生还是女生【初级】
252.一个正方形【初级】
253.双胞离体【初级】
254.不向左转【初级】
255.只剩一点【初级】
256.视图【初级】
257.条条大道通罗马【初级】
258.油漆窗户【初级】
259.飞船【初级】
260.太妃糖【初级】
261.应聘【初级】
262.雪橇【初级】
263.电池【初级】
264.十字架(1)【初级】
265.馅饼【初级】
266.面包店【初级】
267.画像【初级】
268.砖墙【初级】
269.连线的风筝【初级】
270.书法【初级】
271.镜子(1)【初级】
272.共线【初级】
273.曲线连数【初级】
274.拉直的绳子【初级】
275.划分数字【中级】
276.重叠的长方形【中级】
277.未来时光【中级】
278.面积有多大【中级】
279.考试的结果【中级】
280.人鬼同渡【中级】
281.拼汉字【中级】
282.各走各门【中级】
283.兔子难题【中级】
284.学生会委员【中级】
285.保守的丈夫【中级】
286.露出破绽【中级】
287.放不下的榻榻米【中级】
288.虎毒不食子【中级】
289.移动汽车【中级】
290.聪明的家丁【中级】
291.戒指放盒里【中级】
292.变大的正方形【中级】
293.十字变方【中级】
294..巧做十字标【中级】
295.设计桌面【中级】
296.胜算最大的赌博【中级】
297.神奇的风筝【中级】
298.圆圈(1)【中级】
299.警察【中级】
300.钉子(1)【中级】
301.神奇的三角形【中级】
302.古董商【中级】
303.圆点【中级】
304.字母连线【中级】
305.跳房子【中级】
306.死亡三角【中级】
307.长方形【中级】
308.从A到Z【中级】
309.潜水艇拦截网【中级】
310.神庙【中级】
311.铜锣【中级】
312.欢乐谷【中级】
313.直线【中级】
314.十字架(2)【中级】
315.蛇【中级】
316.胶合板(1)【中级】
317.喂狗的硬饼干【中级】
318.电车【中级】
319.雕刻品【中级】
320.动物园【中级】
321.时钟(1)【中级】
322.皇冠【中级】
323.房产规划【中级】
324.搅拌棍【中级】
325.猴子【中级】
326.铅笔【中级】
327.鱼【中级】
328.巴兹·素【中级】
329.木匠活儿【中级】
330.神奇的“Z”【中级】
331.设计图【中级】
……
第5章 假设法
第6章 计算法
第7章 分析法
第8章 类比法
第9章 推理法
第10章 判断法
第11章 综合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