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光合作用类型
光合作用原理
光反应
暗反应
相关知识
1、光合作用的发现
2、叶绿体的色素
3、叶绿体的酶
4光反应与暗反应的...
6、光合作用的意义
7、影响光合作用的...
8、光合作用过程
9、在光合作用中
发现史
实际应用
影响条件
光照
二氧化碳
温度
光合作用 反应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3个义项 展开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暗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或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并释放出氧气(或氢气)的生化过程。
光合作用是一系列复杂的代谢反应的总和, 是生物界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地球碳氧循环的重要媒介。
中文名
光合作用
外文名
Photosynthesis
作用部位
叶绿体
作用条件
光色素分子酶二氧化碳(硫化氢)
光合作用反应式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图解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暗反应光合作用过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简介
看懂视界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简介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暗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或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或氢气)的生化过程。光合作用是一系列复杂的代谢反应的总和,是生物界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地球碳氧循环的重要媒介。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是绿色植物利用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和某些细菌(如带紫膜的嗜盐古菌)利用其细胞本身,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细菌为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细菌释放氢气)的生化过程。植物之所以被称为食物链的生产者,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生产有机物并且贮存能量。通过食用,食物链的消费者可以吸收到植物及细菌所贮存的能量,效率为10%~20%左右。对于生物界的几乎所有生物来说,这个过程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关键。而在地球上的碳-氧循环,(保持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光合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光合作用图解
基本介绍
本词条仅阐释普通意义上的光合作用。相关概念(如光合色素、化能合成作用)请参阅其他词条。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叶绿体中文解释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是绿色植物利用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和某些细菌(如带紫膜的嗜盐古菌)利用其细胞本身,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细菌为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细菌释放氢气)的生化过程。植物之所以被称为食物链的生产者,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生产有机物并且贮存能量。通过食用,食物链的消费者可以吸收到植物及细菌所贮存的能量,效率为10%~20%左右。对于生物界的几乎所有生物来说,这个过程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关键。而在地球上的碳氧循环,光合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叶绿素
光合作用原理
光反应
1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
2.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
暗反应
1.CO2的固定:CO2+C5→2C3
2.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H2O)+C5
1、光合作用:发生范围(绿色植物)、场所(叶绿体)、能量来源(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
相关知识
1、光合作用的发现
①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莱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②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③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④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₂18O和CO₂,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₂O和C18O,释放的是O₂。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于水。
2、叶绿体的色素
①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
②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四种色素。
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
B、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
3、叶绿体的酶
分布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光反应阶段的酶)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的酶)。
4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①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类囊体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②条件:光反应需要光、叶绿素等色素、酶,暗反应需要许多有关的酶。
③物质变化: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暗反应发生CO₂的固定和C₃化合物的还原。
④能量变化:光反应中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
⑤联系:光反应产物[H]是暗反应中CO2的还原剂,ATP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了能量,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形成ATP提供了原料。
光合作用图解
6、光合作用的意义
①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③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总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7、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有光照(包括光照的强度、光照的时间长短)、二氧化碳浓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作用)和水等。这些因素中任何一种的改变都将影响光合作用过程。如:在大棚蔬菜等植物栽种过程中,可采用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减少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方法,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再如,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增加光合作用的产物。当低温时暗反应中(CH₂O)的产量会减少,主要由于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适当提高温度能提高暗反应中(CH₂O)的产量,主要由于提高了暗反应中酶的活性。
8、光合作用过程
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光反应和暗反应。前者的进行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后者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能量和[H],在较弱光照下生长的植物,其光反应进行较慢,故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时,光合作用速率并没有随之增加。光照增强,蒸腾作用随之增加,从而避免叶片的灼伤,但炎热夏天的中午光照过强时,为了防止植物体内水分过度散失,通过植物进行适应性的调节,气孔关闭。虽然光反应产生了足够的ATP和〔H〕,但是气孔关闭,CO₂进入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分子数减少,影响了暗反应中葡萄糖的产生。
9、在光合作用中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a、由强光变成弱光时,产生的[H]、ATP数量减少,此时C3还原过程减弱,而CO₂仍在短时间内被一定程度的固定,因而C3含量上升,C5含量下降,(CH₂O)的合成率也降低。
b、CO₂浓度降低时,CO2固定减弱,因而产生的C3数量减少,C5的消耗量降低,而细胞的C₃仍被还原,同时再生,因而此时,C3含量降低,C5含量上升。
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Ⅱ 100分:请问北京光合作用书店的老板们都是谁
北京光合作用书店的电话: 010-82863033 010-82863032
地址: 海淀区五道口华清嘉园1号楼 ,现在老总叫杨士利
北京光合作用书店的网址: http://www.o2sun.com/
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可以测定气体CO2浓度、空气温湿度,植物叶片温度,光合有效辐射,细胞间CO2浓度,气体流量等要素,并计算出植物的光合(呼吸)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率四大光合作用指标,也可以单独作为二氧化碳记录仪使用。植物光合作用测定仪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触摸显示屏,可显示、保存及导出CO2-光合曲线、温度-光合曲线及光照-光合曲线等曲线和二氧化碳变化曲线。
至于品牌的话推荐给你YT-FS831吧,上次实验室采过的,这个品牌新研制的双波长红外二氧化碳分析器,加入温度调节及大气压力测量单元,有效的提高了二氧化碳的稳定性及准确性。有效地避免了因为温度变化而造成二氧化碳数值过大波动的弊端。试验完毕后可将多组数据同时分析,生成放不同颜色的曲线图,方便进行实验数据对比。你可以多方面查查看看,我是觉得这个品牌挺不错的,希望对你有用哈。
Ⅳ 光合作用的,谢谢
Pi ADP 暗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