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刀郎麦西来甫的介绍
刀郎,是一个地名,“麦西来甫”在维语中是聚会的意思。连起来就是刀郎地区人们聚会时的演出。刀郎麦西来甫不仅有歌、有舞还有滑稽演出等各种艺术形式,就跟汉族人的晚会一样。由于刀郎人民以畜牧和打猎为生,所以刀郎的艺术风格比较硬朗。刀郎麦西来甫,是刀郎人民的传统民族艺术,是刀郎人民随身携带、不可分离的精神营养。刀郎人一直以自己拥有这个精神财富而感到自豪和荣耀,通过它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通过它来承受生活中的悲欢离合,通过它来赋予自己的希望;通过它来增强自己的思维能力,丰富自己的想象力;通过自己的民族文化来培养和教育子孙后代成为有道德、懂礼貌、有知识的人。
Ⅱ 麦西来普舞蹈中的节奏怎么打
麦西来甫是舞蹈、各种民间娱乐和风俗相结合的一种歌舞形式。节奏主要是以切分音后为起拍,或者是弱起拍为特点,它的节奏型为:咚哒哒咚哒,咚咚哒哒哒,咚哒哒咚哒,咚咚哒。
Ⅲ 麦西来甫注册过商标吗还有哪些分类可以注册
麦西来甫商标总申请量20件
其中已成功注册0件,有17件正在申请中,无效注册3件,1件在售中。
经八戒知识产权统计,麦西来甫还可以注册以下商标分类:
第1类(化学制剂、肥料)
第2类(颜料油漆、染料、防腐制品)
第3类(日化用品、洗护、香料)
第4类(能源、燃料、油脂)
第6类(金属制品、金属建材、金属材料)
第7类(机械设备、马达、传动)
第8类(手动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类(科学仪器、电子产品、安防设备)
第10类(医疗器械、医疗用品、成人用品)
第11类(照明洁具、冷热设备、消毒净化)
第12类(运输工具、运载工具零部件)
第13类(军火、烟火、个人防护喷雾)
第14类(珠宝、贵金属、钟表)
第15类(乐器、乐器辅助用品及配件)
第17类(橡胶制品、绝缘隔热隔音材料)
第18类(箱包、皮革皮具、伞具)
第19类(非金属建筑材料)
第20类(家具、家具部件、软垫)
第22类(绳缆、遮蓬、袋子)
第23类(纱、线、丝)
第24类(纺织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6类(饰品、假发、纽扣拉链)
第27类(地毯、席垫、墙纸)
第28类(玩具、体育健身器材、钓具)
第34类(烟草、烟具)
第36类(金融事务、不动产管理、典当担保)
第37类(建筑、室内装修、维修维护)
第38类(电信、通讯服务)
第42类(研发质控、IT服务、建筑咨询)
第44类(医疗、美容、园艺)
第45类(安保法律、婚礼家政、社会服务)
Ⅳ 刀郎麦西来甫的简介
“刀郎麦西来甫”又称刀郎舞,全过程表现了狩猎时的情形和凯旋时的喜悦。刀郎舞的灵魂在乐队,乐队由大、小手鼓、那格拉(铁鼓)、卡龙琴和刀郎热瓦甫等组成,一位长者身穿长袷袢,持手鼓跪立在显著的位置,是乐队的指挥。
只有熟记曲牌,满腹民歌和能即兴作歌的艺人,才能担任乐手。乐手所弹唱的曲调,全部取自共9个乐章的《刀郎木卡姆》。乐曲没有固定的歌词,乐手见景生情,随感而发,即兴编成歌词。
如今,已经很难找到能唱全《刀郎木卡姆》9个乐章的人了,《刀郎木卡姆》乐曲全靠口传身授,但现在很多年轻人并不太愿意静下心来学习,目前的刀郎乐器弹唱艺人平均年龄已经超过56岁。
作为维吾尔艺术的起源之一,刀郎麦西来甫源远流长。进入现代,这项古老的艺术却逐渐边缘化。在3年前,深圳卫视的“56个民族,56年”国庆晚会上,德高望重的刀郎老艺人来到深圳,通过深圳卫视将这块绚丽的民族艺术瑰宝示于天下,刀郎麦西来甫开始走上了一条振兴之路。目前,国家已经有专项扶持项目支持刀郎麦西来甫的发展。
Ⅳ 麦西来甫的地域差别
麦西来甫因地区不同,举行的内容、形式和规模都有差异。喀什、伊犁地区有同行间轮流举行的麦西来甫、季节性野游麦西来甫、少女少妇举行的麦西来甫等。在南疆的麦盖堤县还有“节日麦西来甫”、“婚娶麦西来甫”、“邀请麦西来甫”、“道歉麦西来甫”等等。 新疆各地的麦西来甫,各有不同的地方特色,其中以喀什地区麦盖堤县一带的“刀郎麦西来甫”最负盛名。
Ⅵ 刀郎麦西来甫的发源地
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的麦盖提县央塔克乡,素有“刀郎舞之乡”的美誉,传统的刀郎舞闻名天山南北。
Ⅶ 根据在电视中见过的维吾尔人载歌载舞的情景,用一段话描述他们优美的舞姿
那我就说个今年的刀郎麦西来甫吧,它是源于刀郎木卡姆,是十二木卡姆的一支,有浓郁的南疆特色,衣服帽子都是原汁原味的维吾尔风格,舞蹈动作奔放激昂,节奏感强有爆发力又不乏优美.多名演员动作整齐而有变化.
Ⅷ 麦西来甫的主要内容
麦西来甫是舞蹈、各种民间娱乐和风俗相结合的一种歌舞形式。它不仅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具有传播艺术和道德风尚的社会作用。麦西来甫分为节日、野游、婚娶、轮流举办等多种举办形式。内容一般分为三部分:乐曲舞蹈、娱乐游戏和惩罚行为不端者。
麦西来甫的第三部分为惩罚不守道德规范和纪律的人,参加麦西来甫的人推选办事公正无私、有威望的人担任“首领”和“法”为纪律执行人。他们有权对那些不经允许而离开现场、无故迟到、舞中破坏秩序等违反纪律者进行“审讯”、“裁决”和“惩罚”,让其站在公众中间,接受大家的质问和指责,然后由“法官”“判决”,实行惩罚。受惩罚者,或拿出食物、水果等招待大家,或做种种令人发笑的游戏,如“做烤包子”、“雄鹰捉兔”、“榨油”、“照相”、“两个老婆”,其间充满了喜剧色彩,受罚者也同样感到高兴。通过这种“惩罚”娱乐,达到维护道德规范和纪律的目的。
Ⅸ 麦西来普在维吾尔语中有哪几种意思
“麦西来甫”是维吾尔语“欢乐的广场歌舞聚会之意”,是维吾尔族民间流行的一种以歌舞和民间娱乐融为一体的娱乐形式,以舞为主,配以歌唱,节奏明快,热情奔放。麦西来甫是舞蹈、各种民间娱乐和风俗相结合的一种歌舞形式。它不仅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具有传播艺术和道德风尚的社会作用。麦西来甫分为节日、野游、婚娶、轮流举办等多种举办形式。内容一般分为三部分:乐曲舞蹈、娱乐游戏和惩罚行为不端者。 麦西来甫因地区不同,举行的内容、形式和规模都有差异。喀什、伊犁地区有同行间轮流举行的麦西来甫、季节性野游麦西来甫、少女少妇举行的麦西来甫等。在南疆的麦盖堤县还有“节日麦西来甫”、“婚娶麦西来甫”、“邀请麦西来甫”、“道歉麦西来甫”等等。新疆各地的麦西来甫,各有不同的地方特色,其中以喀什地区麦盖提县一带的“刀郎麦西来甫”最负盛名。
Ⅹ 麦西来甫和安塞腰鼓的区别
麦西来甫,维吾尔语中意为"集会"、"聚会",是维吾尔族人民集取乐、品行教育、聚餐为一体的民间娱乐活动。
麦西来甫是舞蹈、各种民间娱乐和风俗相结合的一种歌舞形式。它不仅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具有传播艺术和道德风尚的社会作用。麦西来甫分为节日、野游、婚娶、轮流举办等多种举办形式。内容一般分为三部分:乐曲舞蹈、娱乐游戏和惩罚行为不端者。
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汉族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安塞腰鼓以其独特风格、豪迈粗犷、刚劲奔放、气势磅礴而闻名天下,它有机地糅合了秧歌和武术动作,充分表现了黄土地人民憨厚朴实、悍勇威武而又开良乐观的
性格。安塞腰鼓的表演,既不受场地限制,也不受人员多少制约。大路上、广场里、舞台中均可表演,可一人单打,可双人对打,也可几十人乃至几百人群打。单打
者腾跃旋跨,时如晴蜓点水,时如春燕衔泥,时如烈马奔腾,时如猛虎显威;群打时则能变幻出多种美妙的图案,如野马兔越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