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人视苏格兰短裙为“正装”,在婚礼或者其他较为正式的场合才穿。直到现在,苏格兰的军队还把苏格兰短裙当成制服。黑色的呢子上装,白色的衬衫,花格呢裙,羊毛袜,再配上同样花型的格呢披肩和有兽皮装饰的系于腰间的酒壶,一个标准的苏格兰男子的形象就跃然眼前。
在英语中,苏格兰短裙被称为“kilt”,这是地道的苏格兰语。关于此短裙的起源,英格兰人和苏格兰人一直有争论。有一种说法是:一个名叫汤姆·罗琳逊的英格兰人最早倡导穿苏格兰短裙。据记载,1715年,英国政府采取开放政策,允许英格兰、苏格兰两地的人们互通贸易,汤姆·罗琳逊便是从中受益、北上淘金的商人之一。他在苏格兰北部开了家木炭画加工厂,苏格兰短裙就是他在工人中推广的工作服。传统的苏格兰服饰“kilt”,原本包括宽大的披肩,披肩和短裙连成一体,在砍树时很不方便,汤姆·罗琳逊便向裁缝提出,将“kilt”一剪为二,苏格兰短裙由此诞生。
但是,也有记载表明,早在1624年,苏格兰军队就将苏格兰短裙作为军队的制服了。
“穿苏格兰短裙不穿内裤”的说法也一直在流传。一种解释是:只有在跳舞的时候才需要穿内裤;如果穿有衬里的苏格兰裙,内裤似乎就成了累赘;穿没有衬里的毛料苏格兰裙,内裤就不可缺少;是否需要穿内裤取决于天气、个人习惯以及要出席的场合等。
另一种解释是个典故。据说,300年前,在苏格兰高地的一次保卫战中,苏格兰部队的一个军官突然下令,让士兵脱掉苏格兰短裙和内裤,只穿着衬衫向对方进攻。对方的士兵见此情况,以为他们的敌人都疯了,便调头而逃。从此,“穿苏格兰短裙不穿内裤”的说法便传开了。
苏格兰短裙上的格子,素有一“格”一阶级的说法,说“苏格兰短裙等于一部大英帝国的历史”,真的一点儿也不夸张。据说,英国苏格兰格子注册协会记载着几百种不同的格子图案,有些以姓氏命名,代表着不同的苏格兰家族。黑灰格被称为“政府格”。也有特别为皇室成员定制的格子图案,贵族的身份高贵,他们穿着的格子图案也被称为“贵族格”。在17世纪和18世纪,苏格兰高原部落之间的战争终年不休,战场上的男人们便以所穿的格子图案来辨认敌我,有点儿像现在的“军服”。
Ⅱ 为什么二战时期的苏联女兵穿裙子,而不是裤子,事实是这样吗
欧洲的传统:女人穿裤子会被视为不雅,裙子才是正装!美国、苏联也是如此。事实上,欧美女子有裤子穿的历史是从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的(是不是很意外?),苏联要早些,大概在二战结束后。所以,二战中,苏联女战士穿裙子上战场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她要是穿裤子的话,可能自己都觉得害羞!
望采纳
Ⅲ 爱尔兰男士裙子和苏格兰男士裙子的区别
爱尔兰民族服饰男性传统服装是短裙,以爱尔兰传统手工的布为材料,和英格兰等地的区分就是爱尔兰是以格子为主,女性则是麻布裙子为主,爱尔兰男人也穿绿色或者橙色(国旗色)的短裙,这个传统当然是跟苏格兰人学的.苏格兰人视苏格兰短裙为“正装”在婚礼或者其他较为正式的场合才穿。直到现在,苏格兰的军队还把苏格兰短裙当成制服。穿苏格兰短裙不穿内裤”的说法也一直在流传,只有在跳舞的时候才需要穿内裤。据传300年前,在苏格兰高地的一次保卫战中,苏格兰部队的一个军官突然下令,让士兵脱掉苏格兰短裙和内裤,只穿着衬衫向对方进攻。对方的士兵见此情况,以为他们的敌人都疯了,便调头而逃。从此,“穿苏格兰短裙不穿内裤”的说法便传开了。
Ⅳ 汤加王国的男人为什么喜欢穿裙子
现代社会的人们都以瘦为美,减肥也是女孩子们热衷且永恒的话题。大多数人都追求瘦,觉得越瘦越好看,可在世界上有一个国家却与众不同,有位去大洋洲旅游的驴友发现这个国家的女性,几乎都是胖的,并且在他们的认知中,越胖才越漂亮,反而是瘦的人会觉得自卑。
其实中国也有崇尚“以胖为美”的时候,就在唐朝时期。小编觉得在物资匮乏的社会,吃的胖的人反映了他生活条件好,虽然到了现在大家反而选择节食减肥,以瘦为目标,但这也说明了我们现在不用靠吃胖来证明自己不缺吃穿,是一种物质丰富、社会进步的体现。有句俗话说的好嘛,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的人还开玩笑说,汤加人那么喜欢胖女孩,那我这么胖肯定要第一个去,我在这是根草说不准到了汤加是块宝呢。对此,大家是怎么看待汤加这个国家的呢?有机会的话你们也想去吗?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