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孩的精神神经性尿频如何治疗
精神神经性尿频:尿频仅见于白昼,或夜间入睡前,常属精神紧张或见于癔病患者。此时亦可伴有尿急、尿痛。 根据你的描述,你的尿频可能属于是精神性的,精神性尿频医学上也称为场景性多尿症,完全是由不良精神因素造成的心理性排尿功能障碍,泌尿系统没有器质性病变。开始往往由有意识的憋尿而诱发,如有些人外出办事或乘车,因怕小便,总要不断地去厕所排尿,但是越这样想,尿的次数就越多。有的人看到别人上厕所,就想自己也应去排尿,甚至听到流水声就产生尿意,以致内心紧张形成一种特殊心理状态,见“景”生情,紧张焦虑,产生尿急或遗尿,严重时会尿到裤子里。诸如此类情况发生一次后便会格外注意,产生恐怕尿裤子的思想负担,越惧怕越焦虑产生的症状就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即所谓弊导思维,病由心生,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精神性(心理性)的尿频。那么,如何克服心因性的排尿功能障碍呢?您可采用以下办法自我调治。 放松思想,转移注意力,保持心理平衡集中精力办一件事,让思想根本顾不上想排尿的问题,有时有很好的效果。但不忙时又会有反复,这就要长期坚持不怕、不理、不紧张的信念,一切顺其自然。 体育锻炼可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减少泌尿激素的产生和尿液的泌出,全神贯注地锻炼,不仅能消耗一定的体力,还能使排尿的注意力得以分散,使尿频的症状减轻或消失。 骨盆底部肌肉功能的锻炼长期做提肛锻炼,每次不少于50次,每天睡前,晨起前和午休时都可以做。具体做法是,用力抽动肛门、会阴部和小腹部的肌肉,以增强膀胱排尿的神经调节功能及括约肌的功能。 自我排尿训练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白天不管有无尿意,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如每2小时一次)“定时排尿”,时间一到不管有无尿意都要及时排尿,排尿时间不到,即使有尿意也要忍耐一会儿到时间再排尿,这样可锻炼膀胱的储尿功能。 药物治疗药物是辅助的治疗办法,症状严重时,可服用抗焦虑镇静药,如安定类,但时间最好不要太长,以防产生药物依赖。
㈡ 我家宝宝尿裤子,去医院检查说是神经性尿频有法治吗
指导意见: 根据您的叙述看,是孩子患了神经性尿频,我治疗过几例神经性尿频的患儿,用单味西药治疗,是消炎痛,效果还是不错的,一般3天内见效的,您可试试看。
㈢ 小孩神经性尿急
神经性尿频症指非感染性尿频尿急,是儿科一个独立的疾病,患儿年龄一般在2~11岁,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其发病特点为尿频,每2~10分钟一次,患儿尿急,一要小便就不能忍耐片刻,较小患儿经常为此尿湿裤子,可继发尿路感染或阴部湿疹。
指导意见:
家长应教会和鼓励小儿将两次排尿间隙的时间尽可能延长,并记录每天两次排尿间隙的最长时间,如有进步,可适当给予奖励。信心和鼓励,将使患儿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大部分患儿在治疗后数日内.会奇迹般地被治愈。同时应使用阿托品,它可使膀胱的逼尿肌松弛,括约肌收缩,增加膀胱蓄尿量,减少排尿次数。
㈣ 女孩 四岁晚上尿床白天尿湿裤子,DR检查是脊柱隐裂,神经性尿频
我是河北省石家庄健安中医院遗尿科随医生,你说的情况属于隐性脊柱裂型遗尿症。主要原因是脊髓神经功能受到影响所致。脊柱裂不用刻意去治疗,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就自己愈合了。至于说遗尿症状,适当调理一下就会完全康复的。不用太害怕,只要适当治疗一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定要有信心哦。
㈤ 一年级的孩子得了神经性尿频怎么办一上课就好尿裤子。
应该是心理问题。是不是对学校有恐惧感。家长不应该给孩子很大的压力。如果尿裤子了,千万不要责怪他。应该带他去看看心理医生。另外要和学校老师多沟通
㈥ 五岁小女孩医生说是神经性尿频查过尿路什么事都没有应该注意什么频
病情分析: 神经性尿频症指非感染性尿频尿急,患儿年龄一般在2~11岁,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其发病特点为尿频,每2~10分钟一次,患儿尿急,一要小便就不能忍耐片刻,较小患儿经常为此尿湿裤子,可继发尿路感染或阴部湿疹。
意见建议:诱发本病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小儿大脑皮层发育尚不够完善,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较差,容易受外界不良刺激的影响而出现障碍,另一方面是孩子生活中有一些引起精神紧张、对精神状态造成不良刺激的因素。例如生活环境的改变,孩子对刚入托,入学心理准备不足,被寄养给他人抚养,父母的突然分离、亲人的死亡,以及害怕考试或对某种动物的惧怕等。这些都可能使小儿精神紧张、焦虑,使抑制排尿的功能发生,障碍,结果表现出小便次数增多。
㈦ 小儿神经性尿频怎么办
神经性尿频症指非感染性尿频尿急,是儿科一个独立的疾病,患儿年龄一般在2~11岁,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其发病特点为尿频,每2~10分钟一次,患儿尿急,一要小便就不能忍耐片刻,较小患儿经常为此尿湿裤子,可继发尿路感染或阴部湿疹。可以口服硝苯地平片,联合谷维素、维生素B1片,平常注意休息好
㈧ 宝宝得了神经性尿频吃药缓解了可又反复了
神经性尿频症,指非感染性尿频尿急,是儿科一个独立的疾病,患儿年龄一般在2~11岁,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其发病特点为尿频,每2~10分钟一次,患儿尿急,一要小便就不能忍耐片刻,较小患儿经常为此尿湿裤子。家长要找出引起孩子心理紧张的原因,如不愿意去幼儿园、父母吵架等,并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辅导。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忘记去小便。少喝牛奶,少吃橘子和柑等具有膀胱刺激的食品。对于尿频持续时间较长的孩子,可以适当用药物进行干预,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是山茛菪碱、奥昔布宁、舍尼停等,往往会取得明显的效果。
㈨ 4岁女孩晚上尿床白天尿湿裤子,DR检查是脊柱隐裂,神经性尿频
脊柱裂分为两种类型:显性脊柱裂脊膜膨出症和隐性脊柱裂.
1.显性脊柱裂脊膜膨出症:表现为小儿出生时颈部或腰骶部出现大小不等的囊状物,内有脑脊液或脊髓液,当平躺时体积减小或回缩,站立时明显增大,颜色为红褐色或淡红色,也有个别的没有囊壮物,有一个大小不等肉疙瘩或色素明显沉着的部位等.一般情况下应该在幼儿10个月前手术修复为好.如果不做治疗,12岁后大部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肢瘫痪.作过手术后大部分会留下下肢走路跛行,神经性膀胱,大小便失禁等情况不尽相同的后遗症.
2.隐性脊柱裂:多表现为椎弓后体有小裂纹,椎间盘排列不整齐,骨盆移位,错位等.好发与第五腰椎和第1-2骶椎.但大部分外观表现变化不大,而且轻微裂纹着多见.隐性脊柱裂的病人症状多在7岁以前明显,过了7岁以后脊髓从骶椎回到第五腰椎,阴性裂造成的脊髓粘连现象,将不复存在,那么小孩尿床症状将明显减轻,如果7岁后还尿床大多数与隐性裂没有关系,因为假如说小孩到了60岁,再去检查拍片,阴性裂现象不同程度还会有的,不会完全康复的,但是,尿床现象不会因阴性脊柱裂而伴随到25岁以后,在25岁前早就康复了,所以不要认为尿床真的与阴性裂有很大的关系,不能治愈的错误认识更是不能要,不然的话后悔的不单是家长,更使孩子陷入了困境而不能自拔,后悔一生。这些家长应该了解.
如果小孩尿床过了7岁还有以下症状,可以考虑是由于阴性脊柱裂引起,症状是白天小便次数特别多,一小时一次,憋不住尿,尿频尿急。中午睡觉也尿床,不论时间长短。晚上次数特别多,一小时一次,不叫4-6次就尿床上。如果是上述情况,可以考虑是由于阴性裂所致,只要针对性治疗也是可以完全康复痊愈的。用药在人,治病在用心,应该相信科学才是。
以上情况以显性脊柱裂脊膜膨出症为病情严重,而且手术后遗症治疗难度相对较大,只能辅助康复治疗,逐渐恢复其功能,并且配以辅助性治疗方法方可收到奇效。无论是显性的或者是隐性的只要科学的用药均可以得到康复。特别是隐性裂的病人,更应该早治,一般病情都可以彻底康复。这种病情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验证。康复的占到96%以上。而不像一些非专业医生或家长说的:“小孩尿床不是病,不用看,晚上叫醒他就行,等小孩长大了就好了”,这种说法不但不负责任,而且容易耽误病情,使好多病人不能及时治疗,到了15-18岁更有甚者到了24岁 该结婚了还尿床。另外孩子的心理产生了不必要负担,思想压力加重,使视邱下部感情中枢对脑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发出错误信号,使内分泌功能发生紊乱,更加重了尿床症状,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应引起家长注意。以免误了孩子一生幸福。
河北省石家庄健安中医院遗尿科,我是随主任。这种情况不用害怕,只要积极对病治疗,我自信一定能治好。
㈩ 小儿神经性尿频怎么治疗
神经性尿频症指非感染性尿频尿急,是儿科一个独立的疾病,患儿年龄一般在2~11岁,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其发病特点为尿频,每2~10分钟一次,患儿尿急,一要小便就不能忍耐片刻,较小患儿经常为此尿湿裤子,可继发尿路感染或阴部湿疹.小儿神经性尿频多半是父母无意中发现,到某些基层医疗单位就诊时,常被误诊为泌尿系统感染而使用抗生素治疗,但收效甚微. 其实,神经性尿频症患儿并没有器质性的病变.诱发本病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小儿大脑皮层发育尚不够完善,对脊髓初级排尿中枢的抑制功能较差,容易受外界不良刺激的影响而出现障碍,另一方面是孩子生活中有一些引起精神紧张,对精神状态造成不良刺激的因素.例如生活环境的改变,孩子对刚入托,入学心理准备不足,被寄养给他人抚养,父母的突然分离,亲人的死亡,以及害怕考试或对某种动物的惧怕等.这些都可能使小儿精神紧张,焦虑,使抑制排尿的功能发生,障碍,结果表现出小便次数增多. 发现孩子尿频时,首先要到医院检查:排除身体疾病的影响.当确定为神经性尿频后,家长不必过于紧张,应该对孩子耐心诱导,告诉他身体并没有毛病,不用着急,不要害怕,尿频症状会很快好起来消除患儿的顾虑,鼓励他说出引起紧张不安的事情,关心他提出的问题,给他认真解释,安慰,使他对害怕担心的问题有一个正确认识,尽快恢复到以前轻松愉快的心境之中.这样,尿频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纠正.平时对患儿在想小便时,鼓励用力忍一下,延长两次排尿的时间,如有进步时就应给以表扬,逐渐使排尿间隔延长到正常.对孩子的矫正教育要有耐心,千万不要打骂训斥,这样使孩子情绪更紧张.对于入园,入学儿童,还要取得幼儿园学校老师的配合,多理解,安抚孩子,上课要放松情绪,多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游戏,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游戏或其他活动中. 一些药物如阿托品,东莨菪碱,654一2.谷维素等,有助于调节神经使膀胱的逼尿肌松弛,括约肌收缩,增加膀胱蓄尿量,减少排尿次数,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此外,可试用玉米须15克,水煎,加适量糖代茶饮.或用生木瓜切片,泡酒1星期,每次约9克,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5~7剂.还可用中药威灵仙15~25克,加水500~1000毫升,煎至25O~500毫升,先熏后洗前阴,每次约30分钟,每天2~3次,对小儿尿频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