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ook的用法及短语有哪些
hook
音标:英[hʊk] 美[hʊk]
详细释义:
n. 钩; 钓钩; 挂钩; 鱼钩; 钩拳; 曲线球; 吸引人的东西;
v. (使)钩住,挂住; (尤指用腿、胳膊、手指等)钩住,箍住; 钓(鱼);
用法:
hook用作名词时意思是“钩”,转化为动词时可表示把某物弯成钩形,也可表示用弯曲的东西把某物体钩住,引申可表示为“吊”“挂”等。
短语:
hook onto钩住,挂在…上,依附于
coat hook衣钩
fish hook渔钩
a hook in the river河流的拐弯处
deliver a hook打钩拳
hang on the hook挂在钩上
make a hook急转弯
例句:
1、This skirt hooks on the side.
这件裙子在侧面有钩扣住。
2、The coat hooks in the front.
这件上衣在前面系扣。
3、Please hang your coat on the hook.
请把你的外衣挂在钩上。
B. 钓鲤鱼为啥跑鱼
若在垂钓鲤鱼时总遇到跑鱼的情况时,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当我们找到了原因所在时,问题自然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鲤鱼是一种极为狡猾的鱼种,从垂钓开始到成功地将鲤鱼钓获上岸,都需要我们钓鱼人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在遛鱼的过程中不与鲤鱼硬碰硬,不断引导鲤鱼在水中游动消耗体力,在确定其体力消耗殆尽时再用抄网将其抄上岸来。
“垂钓之趣,境界不同,品味相异。”希望小编今天的分享能帮助到大家,我是野钓,一名钓鱼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共探钓鱼之乐。
C. 这条甲鱼如何抓的到
.
用甲鱼枪打这方法功效没那么好!而且又用¥¥去购买倒不如直接去购买一条
甲鱼了,不用去捉!甲鱼枪价格:95¥.
用我的方法成本也要的!不过至多不超于 5 块¥人民币!也可以免费自作!
捕甲鱼的绝技和秘诀:
甲鱼,俗称老鳖,又名团鱼。实质上它不是鱼,而是一种水陆两栖爬行动物。其味鲜美,营养丰富,又能辅助治疗某些疾病,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比较高。
一、笼捕法
用竹子、柳条或铁丝、钢丝编成肚大脖细的须笼,再用竹条编绕一个漏斗状的须笼头,在其漏斗的内侧,留出或插上一些伞状、末端尖锐的竹条,甲鱼可以爬进去,但不能够爬出来。用这种须笼,配以猪肝或用鸡血浸泡过的豆饼,或鸡血拌麦麸为诱饵(用纱布包好固定在笼内),用绳拴好须笼的脖子,投到甲鱼出没的水域,甲鱼就会自动钻入笼内。须笼若是柳编,很轻,应在笼内加一块石头,以利沉底固定。如兼捕鱼,可在笼内放点羊骨头。一般在头天晚上投入,次日清晨去取。若无人得知,可把牵笼绳拴棍插入水底,在岸边作出标记,无须夜间守护。如所选水域甲鱼较多,可多放几只须笼,以增加捕获量。由于这样捕捉到的甲鱼未受伤,捕捉后既可进行人工喂养,又可长途运输。
二、钢叉法
用钢条制成上粗下细带锐尖、有倒刺的叉子,用铁片揻成筒,装上竹或木柄,就是适用的叉具。还可根据需要,在镶柄的铁管下,焊上一横条圆钢,再焊上一齿或多齿的叉子,随季节的变化而选用不同的叉子。从寒冬到来年开春是甲鱼的冬眠期,此时叉甲鱼,如浅水区,可穿上水裤用2~3齿叉较适宜。如乘小船在水深不超过2米的水域,可用2齿叉,既用叉撑船,又操作轻便。春、秋二季在甲鱼出没的水域,无论是穿水裤还是乘舟,都要认真而仔细地逐处叉到。其要诀是:硬是石头,软是泥沙,不软不硬就是它。当叉入甲鱼盖时,会发出轻微的空响声,又有刺入硬物后的失重手感。因为叉上有倒刺,无论刺入甲鱼的何部,都不可能轻而易举地提起。当提叉受阻时,绝大多数是刺中甲鱼。有时在农村附近的水域,偶尔能叉到一只胶鞋,极像叉到甲鱼的手感。如无叉甲鱼的实践,不妨把一只破旧胶鞋放到水中的泥沙底试叉一下,借以体会叉到甲鱼的手感。当叉到甲鱼后,应扭转一下再提叉。一是易提出水,二是叉到裙边处不易脱叉。摘叉时,用左手的拇、食二指扣住后肢根部的“鳖窝”才能摘下,且能防止被咬伤手。取叉后甲鱼伤势都较重,除了叉入裙部的外,其他很快就会死亡。故应尽早处理,处理得越早,质量相对较好。
夏季是甲鱼十分活跃的时期,当它沿着有腐殖质土层爬行觅食的时候,能冒出一串气泡,爬行速度比较缓慢。这时最好使用多齿叉——6~10齿的双排叉猎取。瞄准气泡的前进方向,用排齿叉猛捣一下,一般会十叉九准。水温在20℃左右时,甲鱼到岸边离水15米左右的沙滩处产卵,如果能见到有爬行的爪子印,或像鼠粪样的排泄物,即可在15米左右范围内找到它,特别是对有草丛的沙滩处要细查。在它见到人或听到脚步声而入水又来不及的情况下,往往会跑到草丛中藏身。此刻,要手持单齿叉,发现后即对准其裙边刺入。这样叉捕的甲鱼质量好,易养活或远运。如果一时找不见甲鱼,渔者可暂时隐蔽一下,只要沙滩有卵窝,它一定会爬上岸来,因为甲鱼有“守卵”的特性。
三、赤手捕捉法
当见到甲鱼浮出水面晒太阳,或把头伸出水面吸氧,或水面冒出一连串气泡,或岸边有爬行的爪印及鼠粪一样的粪便,但此刻又没有任何捕猎工具,那就只好“赤手捉鳖”了。
在潜水捕捉时,力求发出水声,使胆小的甲鱼受惊后钻入泥沙中一动不动。此时用双脚在甲鱼的沉没区踩探,当触到既不是石头、又非泥沙的硬物碍脚时,要弯腰或潜入水中,用手沿脚摸清是何物。在确认是踩上甲鱼时,将手插入它的体下,找准后腿窝,用拇、食二指卡住并掐入它的腿窝后,才能抬脚将甲鱼提出水面。未出水面的甲鱼,一般不咬人,因掐住后腿窝后其头已缩回,不敢出来。这种赤手捕捉法,非常适用于临近水库、湖泊、河流等水域,借休息游玩或游泳的机会,即可顺手捕捉。
四、网捕法
用插1~3指眼的普通丝挂网,在网脚上再拴上点铅坠,使其能沉到水底,就是很好的捕网。在出猎前,用鲜鸡血或切碎的鲜猪肝,把网染红浸透,用塑料袋封好,使其不干化、不变质就行。临场时投撒在有甲鱼出没的下风头,或河流的上游。通常是黄昏时投网,每隔30分钟或1小时巡视一次。
甲鱼投网后,摘取要得法,一定要用一只手的拇、食二指先扣住两侧的后腿窝,才能用另一只手将其摘离网孔。否则,离开水的甲鱼,一旦咬住人的手后,若不重新把它放回水中,或将其头切下,它是绝对不会松口的。因此,摘网时必须小心从事。装运甲鱼的帆布口袋,在其顶端扎口处,必须用一块大小相当的多股胶丝编织网遮拦,既利于透气,不会把甲鱼憋死,也利于边摘边装,携带方便。
为诱甲鱼自动投网,也可用米醋、曲酒、清水各等份对成混合液,加入5克左右的山茱萸肉浸泡2小时以上,然后加入150克切碎的猪肝搅匀,用此液浸网,用塑料袋封好,使其不干化、不变质。临场投撒如前所述。还可以将猪肝切成碎末后,拌入适量的冰片末、茴香粉、香油,掺和均匀涂在网上,效果也不错。无论采用何种浸或涂网的诱鱼液体,其气味对别的鱼种也有较大诱招力,投网后,能兼捕鲤鱼或其他鱼。但必须注意,用鸡血或猪肝浸网后,在塑料袋中封存时间不能长,以防变质出臭味,否则将影响上鱼效果。专猎甲鱼的挂网,10~15厘米高、50~60米长,插2指的网眼,铅坠重量要大于网浮漂的浮力,以保证网落水底。
五、陷阱法
用废旧缸或罐、坛之类的容器,有裂纹或漏水小洞都没有关系,选择有甲鱼出没的水域,在临近岸边1米左右的浅滩区,挖一个大小适当的坑,把容器放进后,用泥沙沿容器外壁填复,使容器口与浅滩地面一样平。用2根竹片或小于5厘米宽的2块木板,绑成十字架状,平放在缸或坛口上,在容器的外侧用石头或泥沙把十字架固定住。在十字架的交叉点拴上诱饵(如拌有茴香、冰片、香油的猪肝;也可用浸挂网的下脚料用纱布包好挂上;还可用杀鸡的鲜血与麦麸搅拌后,用纱布包好拴在十字架的中心部),甲鱼闻味而来,沿竹片或木板而上,就会掉入四壁光滑的缸或坛中,成为“瓮中之鳖”。如陷阱设在秘密处,无人察觉,可常年不动,每隔3~5天换一次诱饵,同时把掉入陷阱的甲鱼捞回来。用此法捕获的甲鱼,质量是最好的。但到第二年,需把淤泥从容器中清除掉。从深秋到第二年开春前的冬眠期,除了钢叉法尚可捕到之外,是捕不到甲鱼的,因此不须频繁换饵。
六、诱甲鱼自动上岸法
取新鲜鸡血与麦麸搅拌,或把上述浸网的下脚料,或把猪肝绞碎掺点茴香粉、冰片、香油,选其中一种的一部分投撒在有甲鱼的水域沿岸,从水中投撒,并不间断地撒向岸上,达约1平方米的地段(应把此诱饵撒在上风头或河流的上游区),然后,在距诱饵2~3米处隐蔽好,约20~30分钟,贪食的甲鱼就会从水中沿着诱饵指引的方向爬上岸来,有时会成群结队上岸“会餐”。时机成熟后,就应迅速把旋网扣上去,一网可打数只。甩网技巧要求较高,能把网全部展开,并扣准甲鱼的集中点,才能取得丰收。
初次设诱饵区捕获量大,随着捕猎次数的增加,上岸甲鱼会减少。如果只有一二只甲鱼上岸,可用长木棒击其头部以造成轻微脑震荡,但又不可致死,然后扣住两侧后腿窝,装袋即可。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适时另选捕捉点。
七、垂钓法
其法有二:一是海竿拉钓,二是摇竿插钓。
(一)海竿拉钓
将竿远投后,稍等片刻,再缓慢地摇轮收线。当突然出现类似“挂钩”的阻力感时,要暂停收线,待它将钓饵吞入后,会有要线逃走的拽力感,此时要迅速扬竿摇轮收线,先将其拉离水底面,再收线上岸。若突迂阻力就提竿,就很可能把已吞入的钩拉出,或者它四爪抓底,收线它不动。在收线全过程中,就是拉到近岸仅1~2米处,也不可掉以轻心。
若无鱼咬钩,可收线后再投,再缓慢地收线。对有甲鱼活动的水域要像农民用犁耕地那样,一犁犁地把地翻遍,用海竿拉钓,也不能大而化之,要把钓位水域拉遍。摘钩时,一手提紧主线,一手卡住甲鱼脖子,最好是放在地面上用脚踩住,再用力捏脖子,这样就能让它张嘴吐钩。如果吞钩过深,用摘钩器也无能为力,只好把脑线剪断,重新拴钩,再投竿拉钓。
钓具组装。用10~15厘米比钓鲫鱼稍粗的脑线,拴3只钓鲫鱼的渔钩,钩要拴在铅坠后面,每隔5厘米拴一只,也可用缝衣针,把有孔眼的一端截去,使其总长度为2.5厘米,磨锐。在中间拴线处,滴上一滴稀硫酸或食用醋,待其略为锈蚀后,用丝或多股棉线多缠几道拴牢,拴钩方法如上所述。
用这种直钩钓甲鱼,当稍有拉力,“钩”便横于喉管中,易吞、不能吐。此法摘“钩”很难,只好把脑线剪断。在出钓前,要多准备几只直钩,以利争取时间多钓。
钓饵。将生猪肝用刀切成1厘米见方粗、3厘米长的条,放在容器中按如下比例配制:鱼肝油4毫升,金霉素眼药膏半支,开塞露10滴,搅拌混匀。经过这样处理后的肝条,滑润,味浓,有韧劲,易装钩,诱鱼效果好。装钩要从肝条的中心部刺入,把针拉向穿入的一侧,再穿入另一侧,使针复原位,埋入3厘米长的肝条内。此法装钩,投竿、收线不掉饵。也可用活河虾或活而粗大的蚯蚓装钩,但其效果不如加工后的肝条好。
(二)摇竿插钓
用如大竹扫帚上那么粗的竹条或柳条,长度为50~65厘米,修光,将粗端削尖,使之易于插入泥沙中固定。在细端拴上渔铃,借以报警。主线用粗0.35~4毫米、长1.5~2米的尼龙线。一端与直钩或钓鲫鱼钩联结,一端拴在摇竿的渔铃处。为拆卸方便,可在拴好的钩距相宜的串钩前端拴上轻坠,末端拴一联结器与主线联结,与海竿拉钓时的拴钩方法完全一样,唯坠子轻一点,只要能把饵钩沉到水底就行。
施钓。要把钓位选在有甲鱼出没的岸边,将钩或针状直钩装饵后,与主线联结,就可投入水中,插入摇竿。这种摇竿可同时制十几根或更多,在钓位沿岸插上一排,竿距1米左右。通常是在黄昏后或阴雨天进行施钓,白天找有树荫遮盖的水域,亦可沿岸插上一排摇竿。投竿后找个隐蔽处(远一点但又能听到渔铃声)休息。当听到铃声时,要轻而缓慢地接近报警区,防止把未上钩的甲鱼惊跑。这一点很重要。有些钓者干脆不拴渔铃,黄昏时投竿,22点前后一起收竿,此法也不妨一试。
D. 老方钓鱼挂住女士裙子是什么电视剧
老方钓鱼挂住女士裙子的电视剧是《野鸭子》,该剧情出现在第四集,剧情具体如下:
丽琴急切地想要女儿回到身边,向方浩反复恳求,方浩只好同意,但提出必须待婷婷出嫁后再认女儿,丽琴满口答应。方浩回家途中遇到正在钓鱼的老同事,不会钓鱼的他试着甩杆时,鱼钩意外勾到了路过的杨兰,方浩立即陪其就医,杨兰仍气愤不已。
方浩回到家,谎称同事家暂时不请保姆了,默许了招弟去丽琴家;方浩嘱咐招弟跟周总搞好关系,还让她留着方家钥匙,把方家当自己家常回来看看。次日婷婷送招弟到丽琴家,丽琴亲自出来开门迎入,她执意要替招弟改名,招弟勉强接受了新名字娜娜。
(4)鱼钓挂住裙子后摘下来又挂住脖子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二十年前,周丽琴为了出国离婚抛弃了自己刚出生的女儿。二十年后,她来大陆寻找女儿。多年未见,自己的女儿已经变成一个土里土气,满嘴粗话的乡村疯丫头,外号野鸭子。
周丽琴承受着巨大煎熬,一心要改造女儿,但周丽琴没想到,女儿有自己的生活原则,她要周丽琴给她一个完整的家,让早已各自有家的亲生父母结婚,野鸭子的要求看似合理,却让所有人无法接受,野鸭子把两家人搅得天翻地覆,而自己更是在这场战争中伤得最深。
最终,野麻子决定不认周丽琴,还是要一个人生活,让其他身边的人恢复平静的生活。野鸭子爱上了周丽琴的司机杨顺,野鸭子和杨顺要结婚,她要开创自己的新生活。
E. 用袖钩能钓什么鱼呢
1、袖钩适合钓取个体较小的鲫鱼、鲤鱼、草鱼、罗非。
2、袖钩,是大家经常使用的钩。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袖型钩品种最多,从作用上分有刺、无刺、金色扁头、细条、粗条,甚至有圆底、方底,针尖、三棱尖。
3、从颜色上区分有金袖、白袖、上黑、红色等。扁头袖是在钩尖锻造一小段扁头,在休闲垂钓中,能象有刺钩一样,串挂虫饵。也能减少跑鱼现象,即使挂住衣服,也很容易拿下。
4袖型钩是悬坠钓法中采用最多的钩型,其钩尖、钩门适中、钩条细、中鱼穿刺阻、力小、穿透力强、钩尖短、只,可以快速卸鱼,是悬坠钓法准对鲫鱼的首选钩型。
(5)鱼钓挂住裙子后摘下来又挂住脖子扩展阅读:
鱼钩的选钩技巧
一、坚持以鱼配钩的原则,即根据所钓的对象鱼来选钓钩。
二、对于钩的好坏,可以一试钩锋,二试钩条。
1、试钩锋。检验钩锋是否锐利,可用右手抓住钩柄,并用钩尖在左手的指甲盖上轻轻划动。划动时感觉很涩,并能在指甲盖上留下划痕者则表明钩尖锋利。划动时感觉流畅,则表明钩尖已钝。另一方法是将左手置于右手下方20厘米处,右手将钓钩往左手背上丢,若钩尖挂住左手掉不下来,表明此钩尖锐锋利。
2、试钩条。双手分别抓住钩柄和钩尖用力地掰一掰。如果一点都掰不动,说明钩条太硬,不能算好钩。若用力往外掰,能使钩柄和钩尖分开一点,松手后恢复原状,没有变形,则说明此钩有较强韧性。若使劲一掰钩门变大且不能恢复原状,说明钩条太软,不宜使用。
F. 春季十八度到二十四度怎么钓鱼
如何垂钓乌鳢 望 鹰
乌鳢俗称黑鱼、乌鱼,体长,呈棒状。两颌具锐齿。喜栖息于浑浊的水域。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成鱼善伏袭取食小鱼虾、水生昆虫等。二冬龄性成熟,产卵期5月下旬至8月初。肉质鲜美厚嫩少刺,常用来做鱼片,鱼卷、鱼丸等。
乌鳢性情有两大特点:一是十分凶猛,攻击力强;二是爱子如命,对其卵与幼鱼十分爱护,用一切力量加以保护。
乌鳢一般在5、6月份,达到性成熟期,这个时期它们成双成对到浅水草丛或芦苇的边缘,开始筑窝。将杂草草根咬断,浮于水面,中间露出脸盆大小的亮水空洞,人们称之为“青窝”,准备交配产卵。产卵前乌鳢在“青窝”附近游弋保护。产卵后,雄鱼精液沾在上面,卵为黄色像黄米团子一样,故人称为“黄窝”。这时亲鱼在窝边警戒,寸步不离,绝不许有任何来犯者惊扰鱼卵的孵化。鱼卵孵化成幼鱼后,呈黑色聚在一起,由亲鱼带领群游,人称“黑鱼末子”。幼鱼很像小蝌蚪,但蝌蚪头大尾小,而黑鱼幼鱼成梭形,受惊时时隐时现,而蝌蚪受惊后则四散而逃。
黑鱼幼鱼群,有人称之为“狠”。据说黑鱼孵化过程中,它的父母很少进食,尤其是雌鱼更为明显。这时雌鱼的身体逐渐瘦弱,视力不佳,一部分幼鱼成为它的食物。据说是幼鱼自动进入雌鱼的口中,以报答其养育之恩。对这种行为,有人认为雌鱼心狠,吃自己的子女,故称曰“狠”,也有人认为幼鱼报答母亲,其情可嘉,故有的地方,又称黑鱼为“孝鱼”。其实,都是生物繁衍成长的自然现象。
幼鱼成群游动时,雄雌亲鱼一后一前,同时加以保护。有来犯者必决死战。而且,乌鳢保护鱼卵与幼鱼,常是雄鱼先上阵,若失败(例如被钓鱼人钓走),过了片刻雌鱼又挺身而出,继续保护鱼卵或幼鱼,真可以说是前仆后继,壮烈之至。说到此,笔者认为黑鱼爱子之情,孝母之心,拼搏精神,实在令人可佩可敬可悯,想到此倒真觉得不该钓它。但是钓鱼从来就是把自己的快乐寄托在鱼类的痛苦之上的。奈何!
综上所述,钓乌鳢可分为钓“青窝”、钓“黄窝”与钓“黑子”(狠)之分,此外也可以用其它钓法,但前三者利用它的保护子孙的天性,最易引其上钩。
乌鳢性凶猛,攻击强有力。一般重量也在1--3千克,有的更大。故钓乌鳢,必须用强度好、韧性强、结实坚固的竹竿。鱼钩要大(最好3厘米以上),钓线要粗,最好是0.5毫米的尼龙线。竿要长,最好在5米以上,线要短,2--3米即可。
钓饵一般可采用青蛙、小鱼等。具体钓法,根据不同“窝”,有不同钓法。
(一)青窝:
一般在春夏之交,在杂草丛生的水边寻找有被咬断的小草杂乱地浮在水面,草根呈白色,在碎草中间露出脸盆大小的亮水,这就是“青窝”。而在水的下面必有一对乌鳢。可取一只活小青蛙,钩尖由青蛙尾部穿向前膛,钩尖含在蛙嘴并插在上膛,使蛙嘴张开。两条腿朝钩柄向上拴在脑线上,蛙的两条前腿张开,这样就形成了小青蛙张着嘴朝前捕食的姿势。钓线以两米为宜。用钓竿将小蛙有节奏地朝“青窝”轻点水面,注意不要有任何响声,以免惊走乌鳢。小蛙的活动必然激怒乌鳢,从而扑向前去吞食小蛙。这时不要急于提竿,过三五秒钟后猛地提竿并立即把鱼提上来。如鱼过大则须遛乏后再拽上来。一般先上钩的是雄鱼,雌鱼见状急忙逃走,约莫半小时后又会回来,同样钓法又可将雌鱼钓上。钓青窝一般应在早晨和晚上。
(二)黄窝:
一般是在初夏季节。抓住乌鳢护卵的特点,较易钓到。仍可用青蛙为饵,持竿将饵在鱼卵上慢慢动弹,雄鱼为保护鱼卵,立即出击,咬住鱼饵,可顺势将其拽出。此时雌鱼恋子不会逃走,稍息片刻再下钩,雌鱼很快也会上钩。
(三)钓黑末子(钓“狠”):
一般在八、九月份,黄窝的鱼卵孵化成小鱼,大鱼领着它们到处游荡,这时用较长一些的竿和线,追逐黑鱼末子,将饵料砸向幼鱼,并耐心等待雄鱼性子发作,吞咬鱼饵,这样即可上钩。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一些钓法,此处不再多述。
如何钓甲鱼 刘 婧
甲鱼又名“团鱼”、“脚鱼”、“水鱼”、“鳖”、“王八”。其特征是:形似乌龟,吻突尖长,头形似蛇,背腹无角板,而是柔软革质皮肤,背呈灰绿色,边缘有厚实的裙边。腹部乳白色,指趾间有蹼,内侧有三指,趾上有爪。
甲鱼主要生活在水中,是用肺呼吸的两栖动物。它在我国从南到北各地均有。它喜欢生活在岸边有沙滩或山坡的水域。
甲鱼摄食和生长的适宜水温是20--33摄氏度。15度以下停止进食。因此钓甲鱼适宜的季节,大约是每年4--10月。夏秋之间最好。
甲鱼寿命很长,俗云“千年王八万年龟”,即形容其生命期长。它生长缓慢,自然环境中,1。5公斤重的甲鱼,需要5冬龄一上。
有人说甲鱼视听觉灵敏,故钓甲鱼必须保持安静,也有人说它视觉强,听觉弱,一旦看到有人形可疑立即藏入水底。实际甲鱼胆小警觉性极高,不管甚麽动静都会引起警觉,藏入水底不敢摄食。所以钓甲鱼要保持安静,避免身影晃动,最好躲在在自然屏障里面,如灌木丛,大树后,高芦苇丛中进行垂钓。也有人在没有天然屏障时,用绿塑料布搭蓬帐,挖一小孔,垂钓者躲在后面观察浮漂动作。以不惊动甲鱼。
甲鱼在水底爬行时,水面常冒出细蜜成群的小泡,从细泡的移动可以判断其行进路线,并从而可以断定水下有甲鱼,可以进行垂钓。
一般钓具虽然也可以钓到甲鱼,如常有人钓其他鱼时钓到甲鱼,但专门钓甲鱼应选用大竿、粗线、较大鱼钩。如独节竹竿,尖梢勿过细;4--10号尼龙线;长把钩如鹤嘴形115--116号,环形415--416号等等。
鱼饵一般荤饵较好,蚯蚓、蚕蛹、蚂蚱等均可做饵料。但最好的莫过于猪肝或羊肝。素饵中鲜嫩玉米粒也是很好的钓饵。入用诱饵,可选老鬼牌甲鱼诱聚剂,如将该诱聚剂蘸在猪肝上做钓饵效果更好。
甲鱼发现食物后总是小心谨慎地先闻、拱,然后轻咬,无动静时才正是吞食,故提竿宜迟不宜早。由于上述吃食动作,浮漂常先点动,尔后上下缓慢窜动,连续如此即可提竿。它上钩后常会四爪抓地,象是挂底,此时勿硬拽,待其自己移动时顺势提出水面。也有人事先制作一个比钓竿底把略大一圈的粗铁环,甲鱼抓住地面时,将环套入底把,轻扬钓竿后部,使环顺竿、线滑动,直至水底砸在甲鱼身上,甲鱼受冲击而松爪,即可上提。
甲鱼一旦出水即失去挣扎能力,但摘钩却较麻烦。一般如吞食不深,可放在地面上按住其背部,将钩拽出,或用树枝、竹棍等诱其张嘴,趁势插入口内,将鱼钩向下退钩顺势拽出。但甲鱼遇有东西探入口中,常死咬不松口,故非有经验者此举也不易奏效。有经验的钓者常利用甲鱼翻身先探出脖子的特点,将甲鱼翻过来,使它背朝地面,待它欲翻身伸出脖子时迅速掐住它的脖颈,将脚踏住其腹部,拉出脖子然后摘钩,但这也必须熟练,不能犹豫,不然很难掐住,且有可能被其前爪抓伤。实在不行则只有剪断钓线回家宰杀时再于处理。
甲鱼浑身是宝。据说它的甲、肉、血、卵、胆都有药用价值,当然须遵大夫指导使用。但甲鱼肉鲜、汤美,钓到后一定要加以品尝。
有些地方,钓甲鱼不用鱼钩,而是取衣针,将带鼻的一端,鼻孔去掉,磨成针尖,这样两头都是针状,鱼线拴在针的当中间(为了牢固针的中间刻一道槽)挂上猪肝条代替鱼钩投入水中。甲鱼食后到颈部卡住,则无法挣脱,顺利钓上来,但制作较为麻烦。有人用此种针挂上猪肝,用防咬断的鱼线拴在短竹竿上,鱼线根据钓点位置可长可短,将竹竿插在岸边。可同时做若干这样的钓竿。白天可以注视线的变化,也可以装上浮漂,观察鱼讯。晚上只要竹竿插在土中牢靠,可以不管它,因甲鱼吞下这种针钩,无法吐出,天亮之后去岸边去取即可。
如何钓草鱼 田真
钓草鱼的选位,以钓顶风、面对阳、大树下、水草旁、进水口、喂食点为佳。
钓草鱼一般都喜欢钓大的,至少1公斤以上才过瘾。因此钓竿应坚固,韧性好,长度视所钓水域而定。手竿、海竿均可。线应在0.3至0.5毫米之间,钩可用伊斯尼514.515.516或丸形915.916。当然也可根据个人习惯选定.
饵料,前面以说过草鱼的喜好,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诱饵一般可用碎草、酒泡小米、酒糟、颗粒饵料等等。
草鱼的垂钓方法很多,除常用一般钓底鱼方法以外,列举几种专钓草鱼的方法供钓友参考:
一、浮草引鱼钓法:采一些鲜嫩的青草在顺风的水边撒下,让它顺水漂流,手竿或海竿钩上草饵,轻坠浅漂,将挂上草饵的钩放在浮草中,令其随浮草下流,一旦鱼吃钩(看浮漂)即及时提竿。
二、沉底草窝钓法:拔带泥的草或苇子数根捆在一起,下面再捆以石块,坠入拟垂钓的水里做窝,(可在不同地方做三、四个。)一旦草窝处有鱼星或碎草浮起即有鱼进窝,可钩草下竿。钓上1-2条即应换窝。到事先打好的另一个窝垂钓,轮流进行。也有人在草捆中埋伏钓钩,草捆有绳可在岸上拉起,鱼上钩后拉起草捆取鱼。
三、苇芯钓法:鲜嫩苇芯是草鱼最爱吃的食物。可用数段嫩芯横穿在钩上,最后一段竖穿在钩尖上。钓浮、钓底均可。如钓点附近没有水草,在钩柄上先穿上几个苇叶或绿色树叶,再穿饵料,这样可吸引游鱼注意。
四、昆虫钓法:用蝗虫、蟋蟀、螳螂、飞蛾等做饵,如虫过大,可将其头、翅、腿剪去,从头向尾部穿钩。一般应进行浮钓,也可以半浮钓、底钓。活饵便于就地取材,初春冬末或天气闷热时,草鱼食欲不旺活饵常常有效。
五、海竿钓法:可用爆炸钩,糟食内搀以少量绿色草叶,以引鱼的注意。或用串钩,一般三至四个,可使用不同钓饵。其中应有苇叶、草叶等。串钩做法,可选空心重坠,钓线穿过后将线系一小圈,一面挡住铅坠不脱落,一面需要时可挂爆炸钩上饵引鱼。坠上面每隔10公分左右系一线圈,以便挂钩。三、四个均可。
判断池塘内是否有草鱼,可看下风头水面,是否有一团团绿色的草鱼粪便浮漂。野外水域,则可从岸边嫩草被嚼食的痕迹,及其漂浮的粪便来判断。在野外钓草鱼时,一般在浅水区(1米左右)应选较深的地方钓,而在深水区(3米以上),则应选浅滩地方垂钓。
草鱼吃食,浮漂常先点动而后上冒,接着下沉,上冒下沉均可提竿,手腕要先用力一抖,将鱼挂住,而后将其控制,顺势引遛,草鱼耐力持久,引遛时要有耐心。待其翻白无力时再用抄网抄起。
垂钓白鲳鱼 小钢
白鲳鱼是近些年我国淡水养殖的一个新品种。它原产南美亚马逊河。是热带、亚热带食用观赏鱼类的一种。它的学名叫“短盖巨脂鲤”。形状很似海水中的鲳鱼(瓶子鱼),它体色鲜艳,嘴的下面直到腹部带有红色,形状又似观赏鱼中的热带鱼-燕鱼,颇剧观赏性。
1982年我国台湾省开始引进,1985年引入大陆,目前全国各地从南到北都在养殖。这种鱼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又具有生长快,食性广,个头大、抗病能力强等优点,故受养殖者与垂钓者的青睐。
淡水鲳鱼食性颇广,荤素皆食,而且食量颇大。而活食常是它最主要的追逐目标。
钓白鲳颇为容易,因它吃食凶狠,鱼群集聚的地方,常常不等钩饵落底,即被它抢吞在口中。因此钩线坠的配比要求不严格。但因它体重一般在1公斤以上,大的可达数公斤,故鱼竿必须结实,硬调为好。这种鱼牙齿锋利,有锯齿,不但常咬断鱼线,且鱼钩也常被它咬断。因此,需要用较大的鱼钩与较粗的鱼线。脑门线可采用多股锦纶丝线。或用强力尼龙线捻合,用做脑门线。有人将细塑料电线抽去铜丝,套在脑们线上,防止咬断。但如过硬,即不灵敏,且易脱钩。
在养鱼池中钓白鲳,饵料的选择也应根据该塘的喂养习惯,选择对口饵料。
白鲳鱼一般活动在池的中央,边上很少有它的踪迹,故应选用较长的鱼竿,如5.4、6.3米等。也可以用甩竿
刷挂钩双钩,以接近池的中间。有的地方采用半水钓,应根据不同池塘、不同条件、不同气候加以选择。
因白鲳鱼吃食凶猛,牙齿锋利,浮漂一沉,即应迅速扬竿,并尽快提上来,防止它咬断钩、线逃去。
垂钓武昌鱼 老 叟
随着养殖渔业的兴起,目前我国南北方池塘养殖的武昌鱼非常普遍,因此也成为钓鱼爱好者,热衷垂钓的对象鱼之一。
武昌鱼属小型鱼类,在池塘养殖中,一般不超过1公斤,而四、五百克的更多。钓者钓到也很满意。因此垂钓用具一般可与钓鲫鱼的用具相同。
武昌鱼是中下层鱼,一般采取底钓,有时条件适合,也可采取半浮钓。它属杂食性鱼类,荤素皆吃,而且贪吃嘴馋,喜结队抢食,特别喜欢酒糟味。因此可用酒糟与玉米面合在一起,捏成苹果大小的球体数个,撒入水中做诱饵,而以蒸熟的玉米面和以酒糟做钓饵,常有很好的收获。蚯蚓、红虫、小虾、桑葚、红薯也很受它的欢迎。在养殖塘内则用化散的颗粒饵料与熟玉米面和在一起做钓饵最佳。
钓鳊鱼方法很多,各地常因自己的条件不同,有自己的独特钓法。一般来说,有以下一些钓法:
1、手竿底钓:与鲫鱼钓法基本相同。特别在养鱼塘内最为适合。但它吃食不如鲫鱼稳当,常是浮漂忽然托起,或很快黑瓢,必须及时提竿。如用蚯蚓、小虾做钓饵,应不时牵动,引起鱼的注意。
2、长竿短线钓草缝:杂草多的水域,可用长竿短线选能下钩的草缝垂钓。先用酒泡过的小米打窝,稍后将挂有钓饵的鱼钩(应用单够)顺草缝垂入窝中,手持长竿等待,浮漂一有动作根据情况及时提竿。有点类似钓鲫鱼的戳拱。
3、桑葚钓法:在南方常在水畔重有桑树,夏秋季节桑葚由红变为紫黑熟透时常有落入水中,这成为鱼类的好饵料,鳊鱼、草鱼等即争先抢食,人们常利用此机会,将桑葚做钓饵,模仿树上掉下的桑葚将钩投入水中,进行垂钓(如钩入水不似树上掉下,鱼儿常不上当)。但注意因在树下垂钓,线要短,一旦上钩才便于提上来。
4、半浮掉:在草丛处或长有水花生的池塘,常可采用半浮钓,特别南方冬季水不结冰,在草丛、水花生缝隙中下钩,钓半浮常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是选用的饵料一般以整条红色蚯蚓为宜。
5、海竿钓远:在大水面养殖场,有时鱼集中在距岸边较远处,可用甩竿垂钓。方法与一般海竿钓法大体相同,只是鳊鱼常吃食动作小,竿尖不易被拉动,如果挂铃也常常摆动很小,不易判断,因此应集中精力,发现轻点即应做好准备,一旦鱼线下走或回线及时提竿。
6、其它地方钓法还有很多,如浙江的线圈番薯钓、上海的火腿肠蹬钩钓等各有特色,不一一赘述。
如何钓光鱼 小镭
“光(此字应有鱼旁)鱼”,也叫“海鲇鱼”、“鲇光鱼”、“傻鲇光”、“傻楞巴”。它是底层鱼,生长于海水中。皮肤呈灰色或灰背腹黄色,体形似胡萝卜,头大而扁,略似淡水鲇鱼,嘴大但无须。而尾部很细。一般天然鱼一龄有15--20厘米,一龄以上可到30厘米。在北方冬季寒冷,一般不能越冬。近些年来养虾池,利用它筛选优良虾,鱼虾混样,饵料充足,30厘米的光鱼已不罕见了。
“光鱼”喜肉食,蚯蚓、海蚕、小虾都是它的美味食品。实在没有,只要设法弄到一条小鲇光,把它切成几小段,即可继续不断的钓起来。光鱼吃食凶猛,吞入嘴中再舍不得吐出,两唇紧闭,两腮鼓起,因而极易钓得。钓鲇光鱼不在于大,而在于多,一、二十条不在话下,常钓几十条,上百条。
现在,用一般鱼竿、大钩,适当长度的鱼竿更为好钓,但竿的调子硬些为好,鱼钩应多栓几个,上鱼更快一些。在海边也可用海竿,串钩垂钓。
别有情趣刷粲鲦 小镭
粲鲦也称白条儿、粲子、青背、白漂子、青鳞子等等。有的地方把麦穗鱼也叫粲子,实际是两种不同的鱼类。粲鲦属鱼纲鲤科,麦穗鱼又名食蚊鱼。属鱼纲,食蚊鱼科,两者皆小型鱼类。粲鲦一般多为5-6厘米,最大的长约17-18厘米,体长13-14厘米多为2龄以上。此鱼银白色,细鳞多刺。常成群在水面觅食,游动迅速,发现食物常争相抢食。食性很杂荤素皆宜。它们有时也在水的中下层活动觅食,但以中上层为主。在水面结队游动时,见有影子晃动即迅速钻入水下,片刻又浮上水面。
钓粲鲦办法很多,而最有情趣的莫过于“刷”粲鲦。因粲鲦常成群游于水面,又喜抢食鱼饵,故人们常用鱼竿挂饵甩向游动的鱼群,任其争食随即拉回鱼钩,将鱼钓上。
具体办法有以下数种:
(一)无漂刷钓法:
因垂钓时需要手一直握竿,不停拉动,故鱼竿必须要轻、细、长、尖子软,细线、小钩。鱼线长度以与竿相等,便于甩出为宜。饵料用“蝇虎”(形似蜘蛛,不结网,常扒在纱窗上等待苍蝇飞来进行捕食,身体很轻,落水时浮在水面上)、苍蝇或蛆虫。一般不用坠借钩饵的重量大力甩竿将钩甩出,或在钩的上方约5厘米处系一绳结,左手掐住此结,右手握竿,把竿尖拉弯,利用竿尖弹力,突然松开左手,使鱼钩弹出至浮游的鱼群处。要求鱼饵浮于水面,引鱼抢食,顺势提上来。为了引鱼甩出后轻轻回拉,直至拉到跟前,再度甩出,如此反复,常常在甩出后即被鱼抢食,或拉回过程鱼吞食,从而钓上来。此法需不断甩拉故较费力,但颇有情趣。
(二)轻漂刷钓法:
与上法相似,但用轻坠、小漂钓浮。甩出后看漂下沉提鱼,一般鱼多时咬钩很快,需立即提竿,摘鱼后再甩出,因此也是来回刷钓。此法可用诱饵引鱼。诱饵应具备香、酸、散、浮等特点,以细米糠、豆腐渣、麦麸子等发酵后使用为佳。因诱饵浮于水面,可积聚鱼群。这时再将钓饵投入窝中,鱼即抢食。钓饵可用苍蝇、蛆虫、白菜虫、蚯蚓、糯米糕等。蛆虫需用水冲洗干净,穿钩时钩尖应从蛆的尾部三个孔中的一个一次穿入,至倒刺穿进其体内或从口中穿出,露出一点钩尖才能将手松开,方可防止蛆的体液溢出。用蚯蚓做钓饵也可,为了防止蚯蚓很快被粲鲦吃去,穿钩时可将蚯蚓向钩柄上移,使钩背至钩尖一段无饵外露,饵料装在钩把位置。由于粲鲦吃食猛,咬住就跑,钩尖无饵阻挡,会轻易被钩钩住,从而既提高上鱼率又节省钓饵。
(三)流水浮钓法:
在流动的小河或小溪水面上常有粲鲦鱼群游动,可用短小甩竿,细线、小钩小坠、浮漂,及灵敏小绕线轮。鱼钩穿上蛆虫、菜虫或蚯蚓等,先在水面撒以漂浮诱饵,引鱼聚来,将鱼钩及漂等甩至流水鱼群处,松开绕线轮,使漂随流水下漂,见漂子下沉,即忙止轮扬竿提鱼,摘鱼后整理鱼饵,然后再甩出去。如此反复,常能收获颇丰。此法钓的深浅,可随实际加以调整。
此外,在钓鲫鱼时,遇到粲鲦闹钩,也可将鱼钩调到半浮处改钓粲鲦。
粲鲦体小,肉细香嫩,但刺多常剖洗干净后蘸以干淀粉用油炸透蘸椒盐食之。
钓粲鲦之乐趣在于变被动等鱼咬钩,为主动送钩至鱼群眼前;变鱼竿架在一边静等为不停甩动鱼竿,故别有一番情趣。
钓鱼最烦闹麦穗
小 镭
钓鱼人最烦的是麦穗抢食闹钩。麦穗鱼又名罗汉鱼、混姑郎、肉柱鱼、柳条鱼、食蚊鱼。主要摄食摇蚊幼虫、孑孓、和各种食物碎屑。麦穗鱼体小,一般在10几厘米,而嘴尤小,因而吃食很难吞入口内,喜衔食而去哆碎食之,故无论蚯蚓、红虫、面食,它都积极抢食,而且往往衔着就跑。钓者的钓饵极易被它衔走又钓不上鱼来。甚为让人讨厌。钓鱼,特别是钓鲫鱼等不太大的鱼,最易受它干扰。过去农村利用蓄水池塘养些鱼类,又怕人偷钓,即养些麦穗在塘内,人们钓鱼,被麦穗干扰,就很难有好收获,结果望而却步,达到保护池鱼的目的。
麦穗鱼分布极广,几乎所有淡水水域都有它的踪迹。但具体来说,静水水域和水的透明度不高的水域麦穗较多,而水流较急又深的水域少有麦穗。水草较多的池塘麦穗更多,因它大量吞食附着于水草的各种鱼卵。
防止麦穗闹钩最好的办法是在钓饵上下功夫。一是鱼饵要大,二是要硬,三是颗粒状饵料,如玉米粒、豆腐干、蚂蚱、干合成颗粒饵料等等都可避免其干扰。
但是,麦穗如果钓多了,也是餐中美肴。我们这里的郊县,你如在那里吃饭,主人会给你摆上丰富的水产品,烧麦穗鱼常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它像一条肉棍,中间一道脊刺吃起来很方便,因此颇受欢迎。
因此专门钓麦穗鱼,也就成了有的人的爱好。因为在水库和一些自然沟河中是可以免费钓到的。
钓麦穗的钓具可以突出一个“小”字,小竿、小钩、小漂、小坠、小(细)线。线从0.6-2号均可.漂最好用短蜈蚣漂,小立漂也可.钩宜用短柄细条小钩.坠最好用窄嵌皮条或牙膏皮。钓饵可用细蚯蚓,刚刚套住钩尖即可,不要超出钩尖,否则鱼会咬饵不上钩。麦穗鱼咬钩时常是衔住即跑,因此浮漂表现为急剧下沉,要及时提竿,否则常会空钩,且被鱼咬去一些。用白面食做饵也可,但每钩都需换食,较为麻烦。
钓麦穗时忽然鱼不咬钩,常是大鱼进窝的信号,应密切注意,可能钓上大鱼。
G. 梦见自己与朋友在钓鱼脸被鱼钩挂住了取出还带肉
梦见钓鱼是好梦,预示着你将来会发大财的,你将来的财运亨通!!祝你好运连连!!万事如意!!
H. 如何捕捉甲鱼
诱捕甲鱼的绝技和秘诀
--------------------------------------------------------------------------------
甲鱼,俗称老鳖,又名团鱼。实质上它不是鱼,而是一种水陆两栖爬行动物。其味鲜美,营养丰富,又能辅助治疗某些疾病,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比较高。
一、笼捕法
用竹子、柳条或铁丝、钢丝编成肚大脖细的须笼,再用竹条编绕一个漏斗状的须笼头,在其漏斗的内侧,留出或插上一些伞状、末端尖锐的竹条,甲鱼可以爬进去,但不能够爬出来。用这种须笼,配以猪肝或用鸡血浸泡过的豆饼,或鸡血拌麦麸为诱饵(用纱布包好固定在笼内),用绳拴好须笼的脖子,投到甲鱼出没的水域,甲鱼就会自动钻入笼内。须笼若是柳编,很轻,应在笼内加一块石头,以利沉底固定。如兼捕鱼,可在笼内放点羊骨头。一般在头天晚上投入,次日清晨去取。若无人得知,可把牵笼绳拴棍插入水底,在岸边作出标记,无须夜间守护。如所选水域甲鱼较多,可多放几只须笼,以增加捕获量。由于这样捕捉到的甲鱼未受伤,捕捉后既可进行人工喂养,又可长途运输。
二、钢叉法
用钢条制成上粗下细带锐尖、有倒刺的叉子,用铁片揻成筒,装上竹或木柄,就是适用的叉具。还可根据需要,在镶柄的铁管下,焊上一横条圆钢,再焊上一齿或多齿的叉子,随季节的变化而选用不同的叉子。从寒冬到来年开春是甲鱼的冬眠期,此时叉甲鱼,如浅水区,可穿上水裤用2~3齿叉较适宜。如乘小船在水深不超过2米的水域,可用2齿叉,既用叉撑船,又操作轻便。春、秋二季在甲鱼出没的水域,无论是穿水裤还是乘舟,都要认真而仔细地逐处叉到。其要诀是:硬是石头,软是泥沙,不软不硬就是它。当叉入甲鱼盖时,会发出轻微的空响声,又有刺入硬物后的失重手感。因为叉上有倒刺,无论刺入甲鱼的何部,都不可能轻而易举地提起。当提叉受阻时,绝大多数是刺中甲鱼。有时在农村附近的水域,偶尔能叉到一只胶鞋,极像叉到甲鱼的手感。如无叉甲鱼的实践,不妨把一只破旧胶鞋放到水中的泥沙底试叉一下,借以体会叉到甲鱼的手感。当叉到甲鱼后,应扭转一下再提叉。一是易提出水,二是叉到裙边处不易脱叉。摘叉时,用左手的拇、食二指扣住后肢根部的“鳖窝”才能摘下,且能防止被咬伤手。取叉后甲鱼伤势都较重,除了叉入裙部的外,其他很快就会死亡。故应尽早处理,处理得越早,质量相对较好。
夏季是甲鱼十分活跃的时期,当它沿着有腐殖质土层爬行觅食的时候,能冒出一串气泡,爬行速度比较缓慢。这时最好使用多齿叉——6~10齿的双排叉猎取。瞄准气泡的前进方向,用排齿叉猛捣一下,一般会十叉九准。水温在20℃左右时,甲鱼到岸边离水15米左右的沙滩处产卵,如果能见到有爬行的爪子印,或像鼠粪样的排泄物,即可在15米左右范围内找到它,特别是对有草丛的沙滩处要细查。在它见到人或听到脚步声而入水又来不及的情况下,往往会跑到草丛中藏身。此刻,要手持单齿叉,发现后即对准其裙边刺入。这样叉捕的甲鱼质量好,易养活或远运。如果一时找不见甲鱼,渔者可暂时隐蔽一下,只要沙滩有卵窝,它一定会爬上岸来,因为甲鱼有“守卵”的特性。
三、赤手捕捉法
当见到甲鱼浮出水面晒太阳,或把头伸出水面吸氧,或水面冒出一连串气泡,或岸边有爬行的爪印及鼠粪一样的粪便,但此刻又没有任何捕猎工具,那就只好“赤手捉鳖”了。
在潜水捕捉时,力求发出水声,使胆小的甲鱼受惊后钻入泥沙中一动不动。此时用双脚在甲鱼的沉没区踩探,当触到既不是石头、又非泥沙的硬物碍脚时,要弯腰或潜入水中,用手沿脚摸清是何物。在确认是踩上甲鱼时,将手插入它的体下,找准后腿窝,用拇、食二指卡住并掐入它的腿窝后,才能抬脚将甲鱼提出水面。未出水面的甲鱼,一般不咬人,因掐住后腿窝后其头已缩回,不敢出来。这种赤手捕捉法,非常适用于临近水库、湖泊、河流等水域,借休息游玩或游泳的机会,即可顺手捕捉。
四、网捕法
用插1~3指眼的普通丝挂网,在网脚上再拴上点铅坠,使其能沉到水底,就是很好的捕网。在出猎前,用鲜鸡血或切碎的鲜猪肝,把网染红浸透,用塑料袋封好,使其不干化、不变质就行。临场时投撒在有甲鱼出没的下风头,或河流的上游。通常是黄昏时投网,每隔30分钟或1小时巡视一次。
甲鱼投网后,摘取要得法,一定要用一只手的拇、食二指先扣住两侧的后腿窝,才能用另一只手将其摘离网孔。否则,离开水的甲鱼,一旦咬住人的手后,若不重新把它放回水中,或将其头切下,它是绝对不会松口的。因此,摘网时必须小心从事。装运甲鱼的帆布口袋,在其顶端扎口处,必须用一块大小相当的多股胶丝编织网遮拦,既利于透气,不会把甲鱼憋死,也利于边摘边装,携带方便。
为诱甲鱼自动投网,也可用米醋、曲酒、清水各等份对成混合液,加入5克左右的山茱萸肉浸泡2小时以上,然后加入150克切碎的猪肝搅匀,用此液浸网,用塑料袋封好,使其不干化、不变质。临场投撒如前所述。还可以将猪肝切成碎末后,拌入适量的冰片末、茴香粉、香油,掺和均匀涂在网上,效果也不错。无论采用何种浸或涂网的诱鱼液体,其气味对别的鱼种也有较大诱招力,投网后,能兼捕鲤鱼或其他鱼。但必须注意,用鸡血或猪肝浸网后,在塑料袋中封存时间不能长,以防变质出臭味,否则将影响上鱼效果。专猎甲鱼的挂网,10~15厘米高、50~60米长,插2指的网眼,铅坠重量要大于网浮漂的浮力,以保证网落水底。
五、陷阱法
用废旧缸或罐、坛之类的容器,有裂纹或漏水小洞都没有关系,选择有甲鱼出没的水域,在临近岸边1米左右的浅滩区,挖一个大小适当的坑,把容器放进后,用泥沙沿容器外壁填复,使容器口与浅滩地面一样平。用2根竹片或小于5厘米宽的2块木板,绑成十字架状,平放在缸或坛口上,在容器的外侧用石头或泥沙把十字架固定住。在十字架的交叉点拴上诱饵(如拌有茴香、冰片、香油的猪肝;也可用浸挂网的下脚料用纱布包好挂上;还可用杀鸡的鲜血与麦麸搅拌后,用纱布包好拴在十字架的中心部),甲鱼闻味而来,沿竹片或木板而上,就会掉入四壁光滑的缸或坛中,成为“瓮中之鳖”。如陷阱设在秘密处,无人察觉,可常年不动,每隔3~5天换一次诱饵,同时把掉入陷阱的甲鱼捞回来。用此法捕获的甲鱼,质量是最好的。但到第二年,需把淤泥从容器中清除掉。从深秋到第二年开春前的冬眠期,除了钢叉法尚可捕到之外,是捕不到甲鱼的,因此不须频繁换饵。
六、诱甲鱼自动上岸法
取新鲜鸡血与麦麸搅拌,或把上述浸网的下脚料,或把猪肝绞碎掺点茴香粉、冰片、香油,选其中一种的一部分投撒在有甲鱼的水域沿岸,从水中投撒,并不间断地撒向岸上,达约1平方米的地段(应把此诱饵撒在上风头或河流的上游区),然后,在距诱饵2~3米处隐蔽好,约20~30分钟,贪食的甲鱼就会从水中沿着诱饵指引的方向爬上岸来,有时会成群结队上岸“会餐”。时机成熟后,就应迅速把旋网扣上去,一网可打数只。甩网技巧要求较高,能把网全部展开,并扣准甲鱼的集中点,才能取得丰收。
初次设诱饵区捕获量大,随着捕猎次数的增加,上岸甲鱼会减少。如果只有一二只甲鱼上岸,可用长木棒击其头部以造成轻微脑震荡,但又不可致死,然后扣住两侧后腿窝,装袋即可。在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适时另选捕捉点。
七、垂钓法
其法有二:一是海竿拉钓,二是摇竿插钓。
(一)海竿拉钓
将竿远投后,稍等片刻,再缓慢地摇轮收线。当突然出现类似“挂钩”的阻力感时,要暂停收线,待它将钓饵吞入后,会有要线逃走的拽力感,此时要迅速扬竿摇轮收线,先将其拉离水底面,再收线上岸。若突迂阻力就提竿,就很可能把已吞入的钩拉出,或者它四爪抓底,收线它不动。在收线全过程中,就是拉到近岸仅1~2米处,也不可掉以轻心。
若无鱼咬钩,可收线后再投,再缓慢地收线。对有甲鱼活动的水域要像农民用犁耕地那样,一犁犁地把地翻遍,用海竿拉钓,也不能大而化之,要把钓位水域拉遍。摘钩时,一手提紧主线,一手卡住甲鱼脖子,最好是放在地面上用脚踩住,再用力捏脖子,这样就能让它张嘴吐钩。如果吞钩过深,用摘钩器也无能为力,只好把脑线剪断,重新拴钩,再投竿拉钓。
钓具组装。用10~15厘米比钓鲫鱼稍粗的脑线,拴3只钓鲫鱼的渔钩,钩要拴在铅坠后面,每隔5厘米拴一只,也可用缝衣针,把有孔眼的一端截去,使其总长度为2.5厘米,磨锐。在中间拴线处,滴上一滴稀硫酸或食用醋,待其略为锈蚀后,用丝或多股棉线多缠几道拴牢,拴钩方法如上所述。
用这种直钩钓甲鱼,当稍有拉力,“钩”便横于喉管中,易吞、不能吐。此法摘“钩”很难,只好把脑线剪断。在出钓前,要多准备几只直钩,以利争取时间多钓。
钓饵。将生猪肝用刀切成1厘米见方粗、3厘米长的条,放在容器中按如下比例配制:鱼肝油4毫升,金霉素眼药膏半支,开塞露10滴,搅拌混匀。经过这样处理后的肝条,滑润,味浓,有韧劲,易装钩,诱鱼效果好。装钩要从肝条的中心部刺入,把针拉向穿入的一侧,再穿入另一侧,使针复原位,埋入3厘米长的肝条内。此法装钩,投竿、收线不掉饵。也可用活河虾或活而粗大的蚯蚓装钩,但其效果不如加工后的肝条好。
(二)摇竿插钓
用如大竹扫帚上那么粗的竹条或柳条,长度为50~65厘米,修光,将粗端削尖,使之易于插入泥沙中固定。在细端拴上渔铃,借以报警。主线用粗0.35~4毫米、长1.5~2米的尼龙线。一端与直钩或钓鲫鱼钩联结,一端拴在摇竿的渔铃处。为拆卸方便,可在拴好的钩距相宜的串钩前端拴上轻坠,末端拴一联结器与主线联结,与海竿拉钓时的拴钩方法完全一样,唯坠子轻一点,只要能把饵钩沉到水底就行。
施钓。要把钓位选在有甲鱼出没的岸边,将钩或针状直钩装饵后,与主线联结,就可投入水中,插入摇竿。这种摇竿可同时制十几根或更多,在钓位沿岸插上一排,竿距1米左右。通常是在黄昏后或阴雨天进行施钓,白天找有树荫遮盖的水域,亦可沿岸插上一排摇竿。投竿后找个隐蔽处(远一点但又能听到渔铃声)休息。当听到铃声时,要轻而缓慢地接近报警区,防止把未上钩的甲鱼惊跑。这一点很重要。有些钓者干脆不拴渔铃,黄昏时投竿,22点前后一起收竿,此法也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