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bjd和服,汉服纸样,做法
和服裁剪需要测量的尺寸:
身高,臀围,背中心(BNP点)水平测量到手腕点的长度(即裄丈)
衣长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用卷尺从BNP点垂直测量到脚踝骨以下所得到的长度。长襦袢、羽织、外套的衣长通用。
身高的测量方法:
和服的身高=衣长+下摆缝份+缲り越し+端折り20cm
(缲り越し,穿着和服的时候将后领拉向后衣身的大小,一般为2cm,振袖等礼装可以按喜好改变大小,为2cm-3.2cm之间。紬之类的织物为2cm,染色和服为2.8cm左右。)
(端折り,和服腰部折起的部分)
裄的测量方法:
右手水平伸直,从SNP点量到手腕点的长度
袖幅和肩幅的计算方法:
袖幅+肩幅=裄
袖幅一般比肩幅宽1-2cm。裄的一般长度为62.5cm。裄长大于64cm的时候,由于袖幅大于了布幅(和布),要用肩幅补正。
袖长的计算方法:
袖长可以根据材质,用途,花纹,年龄,流行和个人喜好选择。
外出服装一般袖长为身高的三分之一。居家服,浴衣一般为身高的三分之一减4cm。留袖、访问着一般为身高的三分之一加10cm。
大振袖为100-110cm,中振袖90-95cm,按个人的身高决定。
袖底圆角的大小,年轻向为8-10cm,中年向6cm,老年向2-4cm左右
袖口的计算方法:
袖口的大小由手掌的大小或者袖长决定。袖长50cm以上的袖口为23cm,袖长45cm左右袖口为22cm,袖长40cm左右袖口为21cm。胖体型的人可以适当加长。
装袖长度的计算方法:
装袖由年龄、袖长、腰带宽、带打结的位置决定。年轻向和服一般带比较宽,装袖长度应该较短。中年以上带幅比较窄,装袖则比较长。细带浴衣、元禄袖、舟底袖的情况下,即使是年轻向的和服,装袖长度也比较长。
身幅的计算方法:
左领先端水平经由后衣身到右领先端的长度为身幅。
身幅=(衽幅+前幅+后幅)*2
前幅和衽幅的计算方法:
测量从侧缝线到领下线的距离(前腰幅),五分之三为前幅,五分之二为衽幅。
前幅+衽幅=前腰幅
后幅的计算方法:
臀围加上松量后,减去前腰幅,其二分之一加上2cm的松量为后幅。肩幅与后幅的长度差一般为2cm比较适当。裄丈比较长的情况下肩幅与后幅相差较多,但最多为2.5cm。裄丈非常长的情况下在做记号的时候适当加减肩幅。相对,裄丈短的人肩幅和后幅一样长。
衽幅+前幅+后幅+后幅=臀围+4cm松量
各种身材的身幅、袖幅、肩幅的计算方法:
瘦体型裄短的情况下:
裄丈的二分之一加上1cm为袖幅,裄丈减去袖幅为肩幅。
瘦体型较高、裄长的情况下:
身幅狭窄,裄变长。后幅为29cm,端折り加上1cm,衣身开口调整为30cm,肩幅为32.5cm。
体型高大的人,后幅为30cm,肩幅32.5cm,袖幅34cm,裄丈66-66.5cm。
衣身开口大小的计算方法:
从肩往下36cm为衣身开口止点。由装袖长度决定,装袖长度长的情况下开口小,反之则大。一般为13cm。
前幅装领长度(即前衣身的装领长度)的计算方法:
一般为23cm,胖体型的人加1cm,瘦体型则减1-2cm
领下衽长的计算方法:
从腰骨垂直测量到脚踝骨以下的长度。
领幅的计算方法:
宽领为11cm(女和服长着)。
バチ衿为,背中心5.7cm,领先端7.6cm(女长襦袢)。
棒衿为5.7cm(浴衣,男和服)。
后幅装领(即后衣身的装领长度)的计算方法:
颈围的四分之一加上1cm的缝份
参考寸法(单位cm):
臀围:86,后幅:27,前幅:22,衽幅:15
臀围:91,后幅:28.5,前幅:24,衽幅:15
臀围:96,后幅:29.5,前幅:25,衽幅:15
臀围:101,后幅:30,前幅:27,衽幅:15-15.5
--------------------------------------------------
以上翻译自《和裁全书》
网上流传的都是珍妮尺寸的和服裁剪,bjd的体型和珍妮不同,不能完全按照珍妮服装书裁剪。如果想做真正的和服建议买原版的和裁书。如果有问题可以问咱^O^
⑵ 求古装汉服、哥特lolita洋装、和服等各种裁剪纸样~~跪谢!!!好人一生平安~~ [email protected]
如果楼主是想要电视上的所谓古装的话去买套影楼装的钱是和定做差不多的。汉服书汉民族的传统服饰,请不要叫他古装,谢谢。
⑶ 跪求唐朝服装或者汉服的打板!!
LZ……
汉服是汉族的民族服饰,不是古装哦~~
您贴的图片其实是“影楼装”。真正的汉族服饰哪能这样“露骨”呢,呵呵。
不过汉服里有类似的款式:对襟襦裙(即齐腰襦裙),抹胸+裙+长褙子。
欢迎您来汉服制作研习俱乐部:http://tieba..com/club/8381360/
如果没有花纹影响的话,底下裁掉,锁边就可以啦,如果下面有花纹,可以试着拆群头,剪短,如果影响花纹图案的话,那就没办法啦。
⑸ 求古装汉服、齐胸儒裙、哥特lolita洋装、和服等各种裁剪纸样~~好人一生平安~
其实淘宝上有卖这个纸样的,,,汉服的话可以去汉服制作研习吧找找。
⑹ 跪求唐朝服装或者汉服的打板,急~~
你那张图里的是古装吧=
=
如果你说的是汉服齐胸襦裙的话:
http://tieba..com/club/8381360/p/4191633
也许你也可以在这里找到你想要的:
http://tieba..com/club/8381360/
⑺ 汉服儒裙制作方法图
1、襦裙简介:
襦裙出现在战国时期,兴起于魏晋南北朝。襦裙属于汉服的一种,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称襦裙,是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上衣叫做“襦”,长度较短,一般长不过膝,下身则叫“裙”。可见,“襦裙”其实是两种衣物的合称。
以裙腰之高低,将襦裙分为齐腰襦裙,高腰襦裙,齐胸襦裙。以领子的式样之分,将襦裙分为交领襦裙和直领襦裙。按是否夹里的区别,将襦裙分为单襦和复襦,单襦近于衫,复襦则近于袄。
2、具体制作方法:
(1)襦的裁法
因为交领的缘故,前襟会重叠一部份的布,一片布很难满足,因此,由两片布来组成一件襦。
下面要介绍的是后中补量法(这种方法要更传统一些)。
①开剪前首先要掌握以下几个数据:胸围、肩袖长、背长、衣长、袖缘宽、领边宽、袖口止口、衣服下摆止口等。
胸围:指衣服的胸围而非人体的胸围。它等于人体的净胸围+衣服松量。一般来说,松量4CM~6CM为紧身型(适合要求比较紧身的中衣或单穿的襦),8-10CM为合体型(可单穿或里面再加一两件衣服),14CM以上算是宽松型,但这是对一般厚度的布料而言的,如果是比较厚的冬天布料或者里面准备做夹棉,还要在各型的基础上视面料的厚度而加大松量。如果不方便量,可以参考现代成人女子的净胸围尺寸:S型76CM,M型82CM,L型88CM,XL型96CM。
肩袖长:从脖子后隆起的那块颈椎(也称后颈点)量至手臂上你所想要做到的袖子位置上。肩袖长里面还包含了袖缘的宽度。长袖可量到手指尖(如果考虑到汉服袖长回肘的说法,可以做得更长一些)。现代参考尺寸(只到小臂与手掌的交界处):S型59CM,M型61.5~63.5CM,L型63~64CM,XL型64.5CM。
背长:从后颈点量到腰部最细处。现代参考尺寸:S型36.5~37.5CM,M型38~39.5CM,L型38~40CM,XL型39CM。
衣长:可以直接量,是从后颈点量到腰部以下你所想要的位置上,但不要到臀部最宽的地方(因为这是短襦)。如果不想量,也可以用背长加,一般背长加上5~14CM都可以。
袖缘宽:是否要袖缘,一般来说,窄袖可无缘,大袖须有缘,中袖则有无缘自定。
领边宽:随个人喜好自定。瘦小的人则不宜做太宽的领边。
袖口止口:止口(又叫缝份,就是折进去用于缝线的部分)是用于接合布料的量。如果有袖缘,止口1CM即可,如果无袖缘,那么要留2~3CM。下摆止口:2~3CM。
②开格,剪出一块方形的布料或纸样(图(2))。如果是比较不容易变形的布料如棉、呢等,可以直接在布料上操作,如果是容易变形的布料如雪纺真丝之类,最好先做纸样。开格的大小为:长=1/4胸围+肩袖长-袖缘宽+袖口止口;宽=(衣长+下摆止口)×2
开格后在布料(纸样)上画出以下几条辅助线,辅助线的位置如图(2),说明如下:
肩袖线:是襦前后部分的中分线(或者说对折线)
1/4胸围线:这条线可确定后背正中的位置
1/2胸围线:这条线确定衣服的宽度
背长线:确定腰的位置
胸围线:这条线通过胸部但并非通过乳峰点,可表示袖窿(袖子与衣身的交界线)深度的位置,距肩袖线的垂直距离为:净胸围/6+7CM
③画出衣身与袖子下方的线、后中线、领口线、左前襟线(图(3))。
衣身与袖子下方的线:如图所示。袖子下方的线与衣身的交界处宜在胸围线与背长线之间,如果在胸围线之上,则袖窿过窄,如在背长线之下,则袖窿过宽。这条线决定袖子的形状,图中仅为示范,至于是窄袖还是大袖、琵琶袖、直袖之类的,由个人选取的款式决定这条线的画法。须注意的是袖口下方最好是直角,以方便袖子前后片的拼接。
后中线:后背正中的线。把图2中的辅助线变为实线即可。
领口线:画法如图。AB长度=后领横+(领边宽-N)+M,其中后领横=1/4颈围=净胸围/20+2.9CM;M为领边离脖子的宽度,M越大领口越大;N的大小为0CM~领缘的宽度,在M为0的前提下,它决定着领边的角度,理论上,当N为0时,领边刚好到颈侧,当N等于领边的宽度时,领边则立起来包住颈部。但是,AB长度<1/2大肩宽(大肩宽是左右肩峰点的长度,测量时要通过后颈点)。后领深=1/3后领横。
领口线与后中线的交界处须为直角,然后画圆顺的弧线经B点到C点。图中C点为胸围线到背长线间的左边线上的任一点,但最高不能超过袖子下方的线与衣身的交界点,最低不宜低于背长线。B点到C点的弧线弧度不能太大,弧度最大处离BC的直线最好不要超过1~1.5CM。注意一整条线都要圆顺流畅。
左前襟线:在BC弧线上作垂直线到下摆线上,垂直线离最左边线的距离约为2~6CM(如果距离太大,两侧的衣缝会被拉得变形,如果太小,就不能靠衣襟的系带来调节领口的大小与衣身的松紧)。
④把布料(纸样)沿肩袖线对折,画出袖子下方与衣身的止口(1CM)(如图(4)),然后把袖子下方线与衣身线剪出来(图中阴影部分的外侧线)
⑤剪出衣片。把对折的布料(纸样)打开,画出后中线、领口线与左前襟线的止口(1CM),然后沿止口线外侧剪开(如图(5)。图中箭头表示与布料边沿平行的经纱方向。
⑥画出第二块衣片。把图(5)中的布料(纸样)反过来,覆在另一块布料上,照这块衣片的形状剪出第二块衣片。
⑦剪出领边与袖缘(图略)。领边的长=图(3)中领口线的长度×2,领边的宽=(做好后款式所需的宽度+止口1CM)×2。袖缘的长=袖口长度+止口2CM,袖缘的宽=(做好后款式所需的宽度+止口1CM)×2
襦的剪裁完成。
(2)裙的裁法
汉服传统的裙是围合式的裙子,裙由数幅裙片拼成,上接裙腰。裙腰两侧有系带(如图(6)。裙片的数目不固定,因为古代布幅窄,裙片的数目越多,裙围与裙摆的幅度才会越大。汉代裙式仅四幅,唐代一般为六幅,宋代裙幅多在六幅以上,明末多用八幅、十幅。现代的布幅宽,可以增大裙片的面积而减少裙片的数目,现代围合式裙子的裙片数一般为3~4片,但从传统的继承上来说,做汉式裙最好还是采用传统的裙片数,如6、8、10、12片等。
下面介绍裙片的裁法。这里介绍的裙片裁法为剪开法(借鉴现代裁剪法,非传统方法,个人觉得这种方法比较方便),须做纸样,不能直接用布料裁。
①:开剪前先掌握以下数据:腰围(或上胸围/下胸围)、裙围、裙长。
腰围(或上胸围/下胸围):需要哪一个数据视基本款式而定。裙的穿法有胸上束、胸下束、束腰。应根据穿法的不同量出上胸围、下胸围、腰围的数据。
裙围:=腰围(或上胸围/下胸围)×1.5~2倍+褶量+裙左右侧增加的止口量(2~4CM)。其中倍数根据个人的行走习惯和布料的重量决定,走路时步伐越大,裙围的倍数就要越大,布料的垂感越好,手感越重,裙围的倍数则可略小些,但不能小于1.5倍,否则有会有走光的危险。褶量大小决定裙子褶裥的数量与大小,褶裥的方法有百褶、抽褶等,这里不详述。但要注意褶的数量与大小要根据布料的厚薄与人的体型来决定,因为褶裥会增加裙上部的体积感,所以厚的布料不宜做太多太大的褶,体型比较丰满的人也要注意只做适量的褶裥(适量的褶裥可以起到掩饰体形的作用,不过若布料较硬并且裙下摆较大能形成较多的波浪,也可不要褶裥)。
裙长:由款式决定。但裙长下方须到脚踝处,若裙长过短,露出袜口或小腿都是不雅观的。
②开格并剪好。开格大小如图(7)。开格后在纸样上画出垂直的辅助线,数量2、4条不限,最好以格子中线为准两边对称距离画辅助线(如图(8))。
③放摆(如图(9))。沿格中的辅助线剪开,最上方留一丝连着不要剪断,然后覆在另一张较大的纸上,用大头针之类定住中间的一片,把其余几片按相同的距离展开,展开的距离越大,裙片上方的弯曲度就越大,做成的裙子裙下摆也就越大,同时下摆起的波浪度也越大。这里也要根据布料的厚度、硬度来决定摆量的大小,布料越厚越硬,放的摆量就要适量,否则做出来裙下部的体积会过于庞大。
④沿上层放好的纸样外沿,在下层的纸上画出裙片的轮廓线(如图(10)。注意裙片上方与下方的弧线都要画得圆顺,同时四个角要保持直角。
⑤画好裙片的止口,裙片上方、两边都是1CM,下摆处为2~3CM,打好经纱方向线(如图(11)),剪出来(图(12)),裙片纸样的做法完成。一般来说裙片的经线方向是与地面垂直的,也有经纱方向与地面成斜角的做法,这种做法可以形成比较柔和的波浪,但不宜用于太容易变形的布料以及会破坏花纹的布料。
⑥用纸样在布料上裁出所需的裙片数。裁完后注意再用纸样对照一下,因为裙片的边是斜线,容易拉长变形,所以需要再对照一下原样,把因拉伸而长出来的部份剪掉。
⑦裁出裙腰。裙腰长度=裙围-褶量-裙左右侧增加的止口量(2~4CM)+止口量(2CM)。裙腰的宽度自定。注意当裙腰的宽度增加到一定量时,裙腰也可像宽腰带一样,起到修正腰形的作用(最好裙腰采用比襦和裙片颜色略浅的布料)。但裙腰的宽度不宜大于腰与人体胸前肋骨最下方之间的距离(除非特别设计的款式)。
3、图片:
⑻ 谁有汉服所以款式的纸样和尺寸计算方法以及汉服制作的详细步骤,最好是有图片或教程!
欢迎到“汉服制作研习吧”或者“汉服吧”学习,汉服吧的贴吧页面右边有个“汉服研习俱乐部”,虽然已经停用,但是以前的一些资料还在,希望可以帮到你。
⑼ 急求服装打板八片裙纸样数据, 胚样检验的含义,造型的含义,
最少也要有个简单的草图以及相应的规格要求吧,不然别人怎么给你起版呢。看起来你的这些问题都是应付作业,为混个文凭而己。但说实在的,这样以后怎么就业呢。
如果你是学服装相关专业的,你这样叫没头没尾的叫别人帮你做作业,而且你出题也还不够完整,你还不如自己下点功夫,自己做。可以参考一下专业实用的工具书。对于服装打版,其实原理清楚以且无论什么样的款式都是顺手画来的。
学习期间,也可以借助一些专业实用的工具书来加强自己欠缺的实用方面的系统知识,看书的话, 作为基础积累以及服装设计核心(服装结构设计,也俗称服装打版或服装纸样)学习。高鸿老师的《服装结构设计及其应用》基础入门工具书,实用为主,139元.如果这本书能消化,那么《服装厂纸样大全》可以作一个更好的巩固.也是139元.贵在实用,书中通俗易懂的原理表达结合大量企业实例(这是同类书一般不具备的)对你以后的正式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都比较有实用性的帮助。详细介绍你可以上这两本书的网络了解.
⑽ 手工古风制作裙子步骤图
1、找来复古的布艺照片,在上面涂抹颜料,然后再在上面覆盖一张纸质图片,浸水,用手涂抹至花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