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女子二十岁叫什么
古代女子二十岁叫桃李年华。
原指桃李开花的季节,泛指春天,引申指青春年华,比喻青春年少。常用“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形容女子,初夏还不是盛夏的样子,所以桃李年华就用来代指二十岁的女子。
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另外,我们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
我国还有干支纪年的传统,六十年为一轮,故又有六十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唐代诗人杜甫有诗句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译文: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于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别称。
(1)女10岁裙子春秋扩展阅读
称谓来历
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学生往往对此很费解。其实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都是我们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
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
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处用的是比喻意。
2. 女孩十岁有什么说法
不满周岁:襁褓之年。
婴儿:黄口。
幼儿时期:孩提时期(2~3岁)。
童年时期:垂髫,总角(7岁左右),始龀之年(7,8岁)。
10岁:幼学之年。
12岁:金钗之年(女)。
13岁:豆蔻年华(女)。
15岁:及笄之年(女),束发之年(男),志学之年(男)。
16岁:二八年华,破瓜之年,碧玉年华(女)。
20岁:弱冠之年(男),双十年华,桃李年华(女)。
24岁:花信年华(女)。
30岁:而立之年,壮室之年。
40岁:春秋鼎盛,强仕之年,不惑之年。
50岁:半百之年,知命之年。
60岁:耳顺之年,花甲之年,还历之年,平头甲子。
50岁~60岁:耆艾之年。
64岁:古瓜之年。
70岁:致仕之年,从心之年,古稀之年。
77岁:喜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8岁:米寿之年。
90岁:耄耋之年,鲐背之年。
99岁:白寿之年。
100岁:天年,百寿之年,期颐之年。
3. 古代女子10岁叫什么
幼学。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外傅之年也是指儿童十岁。
豆蔻是指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的女孩子。
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故特指女孩子十三四岁。
(3)女10岁裙子春秋扩展阅读:
其他年龄女子称谓:
十三岁:
舞勺之年:少年十三至十五岁。
十五岁:
及笄: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岁。郑玄:“成童,十五以上”。
十六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二十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二十四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三十岁: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四十岁:
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岁: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
五十四岁:
六九年:即五十四岁。
六十岁: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
还历之年:指60岁。
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下寿:指60岁以上。
耆: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耆艾: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
六十一岁:
还历寿:61岁的寿辰。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七十岁:
从心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所以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mào]耋[dié]之年。
杖围之年:指70岁。
悬车之年:指70岁。
七十七岁: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80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耋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中寿:指80岁以上。
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4. 10周岁女孩生日的祝福语有哪些
1、我亲爱的女儿:你是妈妈最亲的人,妈妈祝福你生日快乐,永远幸福快乐。
2、让我为你祝福,让我为你欢笑,默默地祝福和支持你。祝我最亲爱的闺女生日快乐。
3、青春、阳光、欢笑......为这属于你的日子,舞出欢乐的节拍,祝我亲爱的女儿生日快乐!
4、在你生日的这一天,将快乐的音符,作为礼物送给你,愿您拥有365个美丽的日子,衷心地祝福你!
5、每天都在你身边,不用苦苦地想你,也不必酸酸地恋你,只需甜甜地喜欢你!我的宝贝,生日快乐!
6、从你呱呱坠地时,你就为我们这个家庭带来了永远的欢乐,希望在你生日的这天过一个幸福的一天。
7、让我的祝福像那悦耳的铃声飘进你的耳畔,留驻您的心间,宝贝生日快乐,希望你身体强壮,快快长大。
8、在宝贝十岁到来之际,爸妈祝你心想事成,事事如愿!才艺路上平步青云!文化成绩十拿十稳!身体健康,越来越可爱漂亮!
9、十岁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年龄,是人生旅途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在此我也要祝愿我的女儿生日快乐,学习进步,健康成长.
10、十年功夫眨眼而过,十年的故事历历在目。青春,阳光,欢笑,都为这属于你的日子,舞出欢乐的节拍。愿你10岁生日快乐!
11、都说流星可以有求必应,如果可以我愿意在夜空下等待,等到一颗星星被我感动,为我划过星空带着我的祝福落在你的枕边。祝女儿生日快乐!
12、爸妈祝愿你今后始终拥有三样东西:一是爱心与善良;二是自信与坚强;三是健康与快乐。十岁的生日蜡烛即将为你点亮,所有人会对你说:宝贝,生日快乐!
13、蝴蝶飞舞是为了喜悦,花开朵朵是为了欢庆,清风徐徐是为了送出今日的祝福,祝福我的女儿,人间四月的天使,生日快乐。
14、一个平凡的日子因你而不平凡,一个普通的时刻因你而不普通,今天的世界因你更精彩,今夜的星空因你更灿烂。生日快乐!
15、炫目的骄阳,已为你升起;祝福的晨钟,已为你敲响;娇艳的鲜花,已为你开放;美好的日子,已悄悄来临。祝你生日快乐!
16、祝你生日快乐,你的善良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愿这完全属于你的一天带给你快乐,愿未来的日子锦上添花!
17、把我所有的爱送给你,用我所有的情关心你!愿你在生日这天里,快乐幸福!一天都有好心情,晚上有好梦!
18、一支蜡烛,一颗心愿,一份真情。这一刻有爸爸妈妈最真的祝福,愿它汇成快乐的源泉,伴着美妙的生日歌,一起涌向你:祝你青春的树越长越葱茏,生命的花越开越美丽!
19、宝贝,你已经10岁了,知道吗?爸爸妈妈是多么为你高兴和骄傲!你会在以后的十年,二十年,还有更久的日子里变得更加勇敢和懂事的。爸爸妈妈会用这一生去爱你,照顾你!最后,要祝你10岁生日快乐!
20、你是春天;如沐春风。你是夏天,娇艳如火。你是秋天;温婉静和。你是冬天;皎白如玉。白驹过隙;十载春秋。褪去稚嫩;迎来青春。愿你快乐;欢乐一生。缤纷人生;你我与共。淡淡祝福;浓浓情意。
5. 古代女子各年龄段的别称有哪些 如豆蔻 及笄 要写明是哪个年龄段哈
古代女子各年龄段的别称:
1、古代女子1岁,别称“牙牙”。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如牙牙学语,因亦指小孩过程子开始学话。
袁枚(清)——《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
释义:两个牙牙学语的女儿,在你死后出生,才只有一周岁。
2、古代女子2岁,别称“孩提”。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指2——3岁的儿童。
韩愈(唐)——《符读书城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释义:两家生的孩子是一样的聪明。
3、古代女子7岁,别称“童龀”。
童龀:龀,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龀”,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
许慎(东汉)——《说文》:“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
释义:女孩子出生七个月长乳牙,7岁长出恒牙。
4、古代女子10岁,别称“幼学”。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孔子(春秋)——《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释义:男子长到十岁叫做幼,这时候该出外上学了。
5、古代女子12岁,别称“金钗之年”。
金钗之年:女孩到了十二岁要带钗,金钗是作为代称和别称。
梁武帝.萧衍(南北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释义:莫愁头上光彩熠熠,金钗排成十二行。脚下轻踏丝绣鞋,五彩斑斓描出花纹状。
6、古代女子13岁,别称“豆蔻年华”。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7、古代女子15岁,别称“及笄之年”。
及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孔子(春秋)——《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释义:女子到了15岁,用簪子结发,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8、古代女子16岁,别称“碧玉年华”。
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古文人把瓜拆分为两个八字以纪年。
翟灏(清)——《通俗编》:破瓜年纪小腰身。
释义:瓜字破为二和八字,取二八十六岁的寓意。
9、古代女子20岁,别称“桃李年华”。
桃李年华:指20岁女子的代称。
陆游(宋)——《梨花》: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
释义:梨花粉淡如雪,清香宜人,在春花中独树标帜,自成一家,不容妖艳的桃李,独占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
10、古代女子24岁,别称“花信年华”。
花信年华: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
范成大(宋)——《元夕后连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雷。
释义:在扬州许多腰鼓的巨声,催促花开的信期。
11、古代女子30岁,别称“半老徐娘”。
半老徐娘:指已到中年尚有风韵的妇女。来讽喻那些年过芳龄还风风骚骚,精心打扮的妇女,亦有人自称徐娘,含有自谦自贬之意。
陈与义(宋)——《书怀示友十首其一》:开窗逢一笑,未觉徐娘老。
释义:女人过了打扮的年龄还风风骚骚,描眉打眼的一痛倒饬,开得窗户泯然一笑。
12、古代女子40岁,别称“人老珠黄”。
人老珠黄:泛指女子老了不中用。旧时比喻女子老了被轻视,就像因年代久远而失去光泽的珍珠一样不值钱。
兰陵笑笑生(明)——《金瓶梅词话》第二回:娘子正在青年,翻身的日子很有呢,不像俺是人老珠黄不值钱呢。
释义:娘子现在正年轻,以后出头的日子还多,不像我,已经老了,不值钱了。
13、古代女子50岁,别称“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指五十岁。
孔子(春秋)——《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释义: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14、古代女子60岁,别称“花甲之年”。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15、古代女子70岁,别称“古稀之年”。
古稀之年:七十岁。
杜甫(唐)——《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释义: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16、古代女子80~90岁,别称“耄耋”。
耄耋:八十、九十岁。人们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孔子(春秋)——《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
释义:八十至九十岁年龄古称,已经很高龄,高寿
17、古代女子90~100岁,别称“期颐”。
期颐:百岁之人。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孔子(春秋)——《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
释义: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6. 三十至四十岁女人的春秋外套
1,风衣
英姿飒爽的风衣,秋天一定要来一件,尽量选择长款,既遮肉又显酷劲~
长风衣×开叉裙,性感又时髦,非常高街的一款打扮。
随意的内搭和牛仔裤,比较减龄、学生一族及喜欢韩风的MM可以尝试。
驼色风衣最百搭!优雅中带有一丝帅气。
风衣×秋靴,最适合现在的天气了,有了风衣穿短裙也不怕哦,风衣太挡风!
黑色风衣可以也用黑色的造型来穿着,虽然保守但是不容易出错。
2,牛仔外套
牛仔外套已然成了秋季定番~衣橱里没有一件牛仔外套,可不好意思称自己是潮人哦!
圆圆的牛仔服造型令她甜美中带有一丝干练,牛仔外套和短裙的搭配总是非常契合!
古着感牛仔服,破洞牛仔裤,每一个元素都散发着潮流之气。
黑色+牛仔元素会让你看起来特别酷!没有尝试过的妹子感觉试试看~
7. 女子十三岁( )
女子十三岁(豆蔻 ), 三十岁( 而立),四十岁( 不惑),不满周岁的婴儿( 襁褓),九十岁(耄耋 ),五十岁( 花甲)女子二十岁( 桃李)一至三岁( 孩提)?
8. 十岁是什么年华女孩儿过十岁生日怎么称谓
十岁的称谓是外傅或者幼学。外傅,汉语词语,指儿童十岁。古代贵族子弟到一定年龄出外就学,所从之师称外傅。
幼学:十岁,是指初入学的学童。(《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8)女10岁裙子春秋扩展阅读:
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
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处用的是比喻意。
另外,我们现在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9. 女人十几岁可以用豆蔻年华形容,那二十、三十和四十分别可以怎么形容
十三四岁——豆蔻年华
出处:唐代诗人杜牧的著名的七言绝句《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十五岁——及笄之年
出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发簪)贯之。
十六岁——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出处:唐代诗人李群玉《醉后赠冯姬》“桂影浅拂梁家熏,瓜字初分碧玉年。”
二十岁——桃李年华
出处:明代徐渭《又启严公》“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贻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二十四岁——花信年华
出处:宋代范成大《元夕后连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雷。”花信,开花时期。花信年华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
三十岁——而立之年
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四十岁——不惑之年
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古代对女子年龄的其它称谓:
二~三岁称孩提;七岁称髫年;幼年泛称总角;十岁以下称黄口;十二岁称金钗之年;出嫁称梅之年;三十岁称半老徐娘。
男子:20岁称弱冠,30岁称而立,40岁称不惑,50岁称知天命,60岁称耳顺,70岁称古稀,80岁称杖朝,90岁称合耄耋,100岁称乐期颐。
新华网——在古代,你的年龄怎么说
新华网——古代对女子各年龄的称谓
10. 古代女子每个年龄段的叫什么(十年为一个年龄段。)
1、岁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如牙牙学语,因亦指小孩过程子开始学话。清袁枚《祭妹文》:“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周晬,指婴儿周岁。
2、2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孩提:指2——3岁的儿童。
3、8岁
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借指幼年。。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3、9岁
九龄:为9岁。
黄口:十岁以下。
指数之年:儿童九岁。
4、10岁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4、12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5、13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6、15岁
及笄: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6、16岁
二八:为16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7、20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8、24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9、30岁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10、40岁
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11、50岁
知命之年:孔子 《论语·为政》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12、60岁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
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
13、70岁
从心之年。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dié]: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mào]耋[dié]之年。
杖围之年:指70岁。
悬车之年:指70岁。
14、77岁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18、80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中寿:指80岁以上。
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19、88岁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20、90岁
上寿:九十为上寿。
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21、99岁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22、100岁
期颐:指百岁高寿。《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上寿:百岁
期颐之年:指百岁。
23、108岁
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24、140岁
双稀、双庆——一百四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