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衣服是怎么分出安全等级的
根据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对纺织品服装提出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中,第四章产品分类,第一节有明确规定产品分为3类:
A类:婴幼儿用品;对应类型为尿布、尿裤、内衣、围嘴、睡衣、手套、袜子、外衣、帽子、床上用品。
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对应类型为文胸、腹带、背心、短裤、棉毛衣裤、衬衣、(夏天)裙子、(夏天)裤子、袜子、床单。
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对应类型为毛衣、外衣、裙子、裤子、窗帘、床罩、墙布、填充物、衬布。
第五章第二节规定,婴幼儿用品应符合A类产品的技术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产品的技术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产品的技术要求,其中窗帘等悬挂类装饰产品不考核耐汗渍色牢度。
婴幼儿用品必须在使用说明上标明"婴幼儿用品"字样。其他产品应在使用说明上标明所符合的安全技术要求类别(例如:A类、B类或C类)。产品按件标注一种类别。
该技术规范从2005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其他相关标准等技术文件中对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不符合本技术要求的,应以本技术规范为准。该技术规范规定了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实施与监督。纺织产品的其他要求按有关标准执行。技术规范适用于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服用和装饰用纺织产品。出口产品可依据合同的约定执行。
② 衣服安全级别有几种
3种。
衣服吊牌上的A类、B类、C类,指的是纺织产品的安全级别。顾客在挑选服装时,不仅要关注面料、款式、价格,更要关注服装属于哪种安全类别,这是穿得健康的重要指标。
根据2011年8月1日起实施的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把纺织产品的安全级别分为A类、B类、C类。同时针对不同安全级别的纺织产品,对甲醛含量、pH值、染色牢度、异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都做了具体的规定。这三类纺织产品都要求无异味,禁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2)衣服裤子没有安全级别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望:看服装吊牌上是否有“符合GB18401—2010”的字样,安全类别A、B、C是否明确。未标明的或标明不完整、不规范的都属于不合格产品。
闻:打开服装闻一闻,是否有刺激性、令人不舒服的异味。
问:询问销售员有关服装成分、洗涤方法等情况。如果是带颜色的衣服,可以用白纸或白布蹭一下,看有无掉色情况。一般来讲,颜色过于鲜艳的衣服容易有问题。尤其是婴幼儿、儿童的服装,最好不要选颜色过于鲜艳的。
切:摸一摸服装面料的手感,有无瑕疵、拉链是否顺滑。贴身衣物最好选天然纤维成分的,如棉、亚麻、苎麻,桑蚕丝、羊毛、羊绒等。衣服买回家后,最好按照正常洗衣程序清洗一遍后再穿。
③ 小商店的衣服没写安全等级能穿吗
如果小商店的衣服没有写明安全等级的话,我觉得最好谨慎购买,有可能对皮肤不好
④ 衣服的安全等级分类
一、衣服的安全类别
根据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 18401-2010)这个强制标准的规定,对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安全类别划分了三等级。
A类:婴幼儿用品,指36个月以内婴幼儿所使用的纺织品服装。包括婴儿服装、服饰、围嘴、帽子、尿布、纸尿裤、床上用品在内的所有婴幼儿纺织服装用品,均属于A类安全级别。不直接接触皮肤的窗帘、床垫等不在此类。
B类:直接接触皮肤用品,指在穿着或使用过程中产品的大部分面积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纺织产品。如内衣、衬衫、泳衣、袜子、围巾、夏季裙装、裤装、床单、被罩、毛巾等纺织品。
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用品,指在穿着或使用过程中不直接接触皮肤或只有小面积与皮肤接触的纺织品。如外套、秋冬裤子、裙子、地毯、床罩、挂毯、窗帘、桌布等纺织品。
二、不同安全类别对应的质量指标
之所以对纺织品服装进行不同安全类别的标注,是为了明确对这三类纺织产品的内在安全性指标的检测要求。具体要求见下表,此表是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核心内容。
根据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GB5296.4-2012)标准规定,纺织品服装的使用说明上必须根据GB 18401进行正确的安全类别标注。通常服装都是标注在吊牌上,如上图所示。
四、服装使用说明其内容
除了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外,消费品使用说明是服装标准中最重要的一个强制执行标准,该标准的现行版本为GB5296.4-2012,于今年的5月1日起开始执行。
在新修正的标准中对服装使用说明的内容做了如下要求:
1、制造者名称地址;
2、产品名称;
3、产品号型或规格;
4、纤维成分及含量;
5、维护方法;
6、执行的产品标准;
7、安全类别;
8、使用和贮藏注意事项。
这八项内容除了第八项可以在没有特殊说明时不必标注,其余七项都必须在服装或者纺织品上体现,其中号型、纤维成分及含量以及维护方法还需要以耐久性标签的形式缝制在服装上。
使用说明是服装质量最直接的了解渠道,是服装检验的重点,是消费者对服装进行维权的最直接依据,服装必须保证使用说明的正确、清晰。其中安全级别是服装内在质量的重要体现,无论是制造商还是消费者都应当充分重视这一细节。
⑤ 衣服安全类别a类b类c类
A类为婴幼儿服装,B类为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C类为非直接接触皮肤类服装。
根据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对纺织品服装提出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中,第四章产品分类,第一节有明确规定产品分为3类:
A类:婴幼儿用品;对应类型为尿布、尿裤、内衣、围嘴、睡衣、手套、袜子、外衣、帽子、床上用品。
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对应类型为文胸、腹带、背心、短裤、棉毛衣裤、衬衣、(夏天)裙子、(夏天)裤子、袜子、床单。
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对应类型为毛衣、外衣、裙子、裤子、窗帘、床罩、墙布、填充物、衬布。
第五章第二节规定,婴幼儿用品应符合A类产品的技术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产品的技术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产品的技术要求,其中窗帘等悬挂类装饰产品不考核耐汗渍色牢度。
婴幼儿用品必须在使用说明上标明"婴幼儿用品"字样。其他产品应在使用说明上标明所符合的安全技术要求类别(例如:A类、B类或C类)。产品按件标注一种类别。
⑥ 请问"衣服标签上没有标安全类别"会被质检局罚吗有依据吗
一般来说是被查的都是做品牌的,小牌子或者批发的没什么查的,你被查说明运气不大好,疏通关系吧,都是质检局自己搞的。
⑦ 为啥牌子的衣服很多没有写安全级别!
你说的这些没有安全级别的衣服,质量估计不能得到保证,所以他就不敢洗级别。
⑧ 衣服的安全等级abc类有什么区别
A类:
婴幼儿用品,指36个月以内婴幼儿所使用的纺织品服装。包括婴儿服装、服饰、围嘴、帽子、尿布、纸尿裤、床上用品在内的所有婴幼儿纺织服装用品,均属于A类安全级别。不直接接触皮肤的窗帘、床垫等不在此类。
B类:
直接接触皮肤用品,指在穿着或使用过程中产品的大部分面积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纺织产品。如内衣、衬衫、泳衣、袜子、围巾、夏季裙装、裤装、床单、被罩、毛巾等纺织品。
C类:
非直接接触皮肤用品,指在穿着或使用过程中不直接接触皮肤或只有小面积与皮肤接触的纺织品。如外套、秋冬裤子、裙子、地毯、床罩、挂毯、窗帘、桌布等纺织品。
买衣服注意:
我们在购买衣服的时候,有时还会看到衣服上面标记有等级的标签,衣服的等级标签包括合格,一等品,优等品等。通常情况下,优等品和一等品的衣服质量是最好的,但是我们通常能够买到的衣服都是合格品。如果是合格品以下的衣服最好不要购买。
在买衣服的时候,还要看一下所买的衣服应该怎样洗涤。有的衣服是可以水洗的,有的衣服需要干洗,有的衣服在洗涤的时候需要按照规定的温度洗涤,有的衣服可以用氯漂洗,有的不可以。有的可以熨烫,有的不可以,在购买衣服的时候,为了延长衣服的使用寿命,最好看一下衣服的洗涤标签。
⑨ 衣服的安全类别
正规厂家生产的衣服,即便是C类也不会有质量问题,只是在穿着的时候需要在皮肤与衣服之间有一个夹层而已。
为确保对人体健康无害,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对纺织品服装提出了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并根据指标的严格程度将技术要求分为A、B、C三类:
A类:婴幼儿用品,如宝宝的衣服、被褥、尿布之类。
B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成人贴身内衣、单衣、外衣、家用纺织品和其他制品等。
C类: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必须穿在其他内衣或中衣外面及家用及其他纺织制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