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穿裤子便是有伤风化!历史上的哪个时期西方女性不能穿裤子
在西方的一个时期里,裤子是西方男性专利,女性是不允许穿裤子的,若是有女性穿着裤子上街,警察便会以有伤风化而逮捕女性,这个时期是哪个时期呢?为什么女性不能穿裤子?
1932年,警察以有伤风化逮捕了穿着裤子逛街的美国著名影星玛莲娜-迪特里茜,也就是说在上世纪饿三十年代的时候,女性还是没有穿裤子的风尚,穿裤子还是一种禁忌。直到二战时期,男人上战场了,很多工作需要女性的参与,慢慢地,女性也可以穿裤子了!可以说是二战让女性更加解放了。
现在,大街小巷里可以看到很多女生穿着裤子,你喜欢什么样的裤子?
『贰』 二战前欧美的女性为何不敢穿裤子,只能穿裙子
二战以前,穿裤子仅是西方欧美国家男人们的权利,女性是不允许被穿裤子的。如果哪位女性,胆敢穿着裤子在大街上行走,等待着她们的是社会的指责,甚至是警察的拘捕。所以,当时欧美女性只允许穿裙子出门。
150多年前,一位名叫艾米丽亚·简克斯的知识女性设计了一款女性裤子,用来反抗衡量女性标准的束腰、胸衣和裙撑,可是她的做法却招来了社会各界的谩骂声,人们认为她伤风败俗、下流放荡,这次穿裤子的反抗潮流只能无疾而终。
成为时尚潮流的裤子
1932年,作为美国著名女星的玛莲·笛特瑞能,穿着一条牛仔长裤走在巴黎街头,结果警察局以“有伤风化”为由逮捕了这位女星,由于她在美国的名气实在太大,迫于民众的反抗游行,警察局才将她无罪释放。
直到二战开始后,青壮年都去了战场,社会上那些空缺的岗位都需要女性前来顶替,她们无法穿着裙子去工作,在现实情况和女性渴望解放的社会压力下,欧美女性纷纷自发穿起了使工作更加方便的裤子,自此以后,裤子也成了女性的正常服装,这是一场时装革命,更是一场女权运动的成功。
『叁』 英国王室女性有哪些着装规定
虽然目前并没有看到英国王室对外公开,对王室的女性都有哪些着的规定,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公开的王室女性在服装上面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我们可以窥见王室的一些着装礼仪。
第六个就是参加晚会时一定要佩戴王冠。就可以在舞会上面让人非常清楚的认清楚你是谁,已婚或者未婚,避免不必要的搭讪和尴尬。
当然对于女性的着装还落实到指甲油这样的细节。所以作为王室的女性,也未必能够随心所欲。充满有各种各样的细节。对于热爱自由的平民们,也许因为爱好生活的细节,而并不愿意真的嫁入王室吧!
『肆』 欧洲女人什么时候能穿的裤子
我先说最后那个!的确是大革命之后出现在法国的!那个没有错!然后我在说中国的
这个是帮你找到的
先秦时期就开始穿裤子了,那时候的赵国赵武灵王改革国家的军事力量,就是通过胡服骑射!就是改穿裤子,那时候游牧民骑马穿裤,骑马有优势,所以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开始穿裤子了!
网上摘录:
我曾经多次提到咱们是古人不穿裤子的。这把许多人吓了一跳:不穿裤子咋办?就像现今皇城跟儿的“膀爷”,他可以不着上衣,人家那叫爷们,但裤子他再牛比也绝不敢不穿呀。
裤子这玩意在中原地区出现的比较迟,那么这个汉字出现的肯定也比较迟。以“裤”这一字音字型来命名裤子这一物品,肯定是有来历的。
“裤”是个形声字,“衣”形“库”声。“衣”是表示它与衣服有关,那这个“库”是否还有其他的意义呢?为什么“裤”这种衣服出现后不称别的名号,单叫“裤”呢?
先秦时中原地区的人们只穿长袍,天凉了就再加一件,再凉再加,还是长袍。今天看来,如此穿着行动多有不便,但那时的人们只有那个层次的思想,咱不能拿现在的境界去要求古人对不对?当然,也有聪明人,为了行动方便快捷,就发明了“带”这东西系在腰间。那屈原就是“峨冠博带”的打扮:头上高耸的帽子(叫“头衣”才恰当,因为这“冠”并非今天意义上的帽子,而是显示身份的装饰性很强的物品),腰里系着宽大的带子。那屈原走起路来高视阔步,仰面正身,一派“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望之令人顿生敬畏之心。
“裤”一个正宗的本字是“衣立旁”加一个“夸”字,就读作“库”。这是个啥东西呢?它是一种“胫衣”。胫,就是大腿;所谓“胫衣”,就是套在两条腿上的两个布帛制做的筒子,不是现在还有加了裆部的裤子。由这“裤子”最早的雏形看来,咱们的先辈并不看重那关系到子孙万代的要害之处啊。
有了“胫衣”,行动方便了,但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一是因为它没有裆部,人们的起居习惯无法改变;二是光着屁股骑马,对皮肤的伤害很严重,出行或打仗仍然不适合穿着。怎么办?
这就要谈谈这“裤”字的另一个来历。说起“裤”的这一个来源,却与军事有关。它的本字写做“衣立旁”加一个“军”字,读如“昆”,是军服及行旅之服,后来又讹转作“裤”了。细细打量,这俩字还真有点儿相象,这种推断应该是很准确的。
也许讹写做“裤”的这人,以为裤子是可以装填两条腿的东西,而这个字又与“裤”相似,所以就干脆这样写了。后来的人们也认为这样写很有道理,也就因错就错写下去了。这真是“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啊。再说了,那“库”本来不就是存放物品的所在吗?
至于这俩字是啥时候、为什么、怎样统一成现在这个“裤”字的,我也不甚了了,也不敢谈下去了。
“战国七雄”中位于正北方也是最北方的,是赵国。赵国可真不容易,既要与中原诸国争霸,又要防着北方胡人的入侵,年年代代都忙啊累啊的。不是说“内无法家拂士,外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吗?人家赵国就在这种四面皆敌的环境里生存并发展着,凭借春秋末期“三家分晋”时,一个诸侯国的三分之一大小的国土人口,一直支撑到战国末年,是秦始皇最后灭掉的诸侯国,真是太不容易了。
有点儿跑题,还回到话题上来。北方胡人是游牧民族,骑马射箭,来往倏忽,防之不及。你赵国驷马战车固然声势壮伟,可人家胡人却不跟你列阵撕杀,没办法,赵国的历代国君就不停地修长城。修啊修的,还是挡不住胡骑。与赵国处于同一纬度又靠东些的是燕国,它也面临着与赵国相同的问题,也就修啊修的修长城。其后秦始皇统一中国,征用民夫去修长城,只不过是把以前的燕赵长城略加整理连接一下而已。今天一提到长城,就把功劳记在秦始皇名下,我很愤愤且为燕赵抱不平。
你以为那时修的是现在我们在八达岭、山海关见到的砖石长城?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秦及先秦所修的长城现在几乎看不到了,有一些遗迹也都不被咱这些外行人所能辨识。历史沧桑中,那些夯土而建的长城已“被雨打风吹去”了。
再早几百年,把自己的西周王朝埋葬的周幽王,为博褒姒千金一笑而“烽火戏诸侯”时,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的威胁就已经很严重了。周凭举国之力尚被逼得很狼狈地迁都了事,那燕赵小小诸侯国更是给闹得困苦不堪。一代代赵王都在苦苦思索着:怎样才能消弭来自北方的边患?
终于,一代英豪赵武灵王横空出世了。是他,就是他,给咱们中原人穿上了裤子。
裤子啊!如果没有赵武灵王,我们中华民族还要在没有裤子的黑暗中摸索很多年。也许十年,也许百年,也许两千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大家都还不穿裤子乱跑呢。不,如果没有赵武灵王给咱古中原人穿上裤子,恐怕他们早就被穿着裤子的胡人给灭了,哪里还会有今天的我们呢?所以,说赵武灵王是中华民族的大救星,绝不为过。
赵武灵王顶着巨大的压力“胡服骑射”了。从此,中原人在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冲突中,再不用驾着笨重的战车嘎吱嘎吱地驶了,再不用穿着臃肿的长袍屁颠屁颠地跑了。咱们有了裤子,咱们也可以骑上轻捷快速的战马;咱们又有了“箭袖”这一紧身上衣,咱们也可以灵巧地拉弓射箭了。从此以后,咱们在与胡人争夺生存资源的较量中,从军事装备方面处在了同一水平线上了。就如当今太祖曾经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的那样,咱们的古中原人“从此站起来了”!
这个是欧洲的
18、19世纪的时候,那些欧洲国家的女性真的就只穿裙子,不穿任何裤子
穿裙子是欧洲旧的女士着装风俗,就像我们古时男的穿长袍一样,欧洲大陆地区都由很漫长的阴冷冬季,妇女一般都会穿裤子,一般有地位会穿有钢架支撑的肘裙,平民妇女则是穿普通亚麻或者棉的窄裙,坐着做事的时候会把裙子微微提起从两边塞向中间 因此欧洲女性穿裤子是在20世纪初期,早期是男士穿裤子
『伍』 英国人在正式场合着装方面有哪些禁忌
英国人对穿着十分讲究,最崇拜的是先敬罗衫后敬人。英国的男性和女性无论在什么时候对自己的服装和打扮都十分注意,这是他们的绅士和淑女风度给人的第一印象。也许天气因素对服饰文化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女性的服装几乎都是纯色、无花纹的,决不花枝招展,但很注意服饰的搭配:冬天,黑色的呢子外套配上一条醒目的粉红或白色围巾,几乎是英国女性的经典打扮。
在工作场合,他们十分注重严肃和庄重的仪表,男士通常穿西装结领带,女士通常穿制服套装并佩戴相应的首饰配件,这样使得工作环境气氛凝重、认真,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不像在国内,上班穿什么衣服的人都有。
在社交场合,英国人的穿衣打扮则始终是以自我扮演的公众形象而设计的,他们通过着装来展示“我是最特别的”、“我是唯一的”这种自我意识。男士们以着装来显示其地位、权力、自尊以及魅力,女士们也通过着装来显示其性感、气质和魅力。因此,他们习惯于在参加某一社交活动之前为自己精心设计或挑选自己觉得满意的服饰。他们认为,这对他们社交活动的成功与失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英国人在休闲或外出旅游时喜欢穿着便装,他们认为那样才能真正回归自然,充分放松,悠闲自得,因为休闲便装功能性强、舒适随意。
英国人在工作、社交、休闲这三大不同的场合下泾渭分明地穿戴各类服饰,其严谨程度是大部分中国人至今还未曾意识到的,因为许多中国人喜欢穿着带有混杂各种场合气氛的服装,使得工作时带休闲味、社交时有工作味、休闲时含社交味。不象国内有些爱打扮的人去郊游也穿着漂亮的正式服装,旗袍式连衣裙、高跟鞋、西装等。就象在英国公园、旅游景点我们常常所看到的那样,穿西装打领带,穿高跟鞋的游人大多是中国人。他们以为英国人应该是西装革履,其实不然,自己倒成了风景点的另一处景点。
『陆』 历史上西方女性竟然被禁止穿裤子,究竟是为何
聊过中国古代女子裤装史,今天,请随馆长达人一起探索历史上的西方女性关于裤装的曲折演变史。
来之不易的西方女性裤装
不同于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的女性裤装,西方女性裤装的历史大概只有几十年。而且穿裤装非常来之不易。
历史上的欧洲,女性流行穿长裙束细腰,女孩子在十多岁就开始束腰。西方女性那时的形象就是:纤纤细腰,不盈一握。束腰长裙让女性既把身体包裹严实,又性感迷人,激发男人荷尔蒙的同时又让男性止于“礼”,垄断西方服装史若干年也就不足为怪。
但是,由于长时间的束腰很多成年女性在生产时候因盆骨变形而死于难产。随着社会进步和思想解放,追求独立与自由的女性们开始打破不能穿裤子的禁忌。
在当时,女性穿裤子?甚至露出腿?这样的想法闪过男士们的脑海时候就被扼杀了。为什么?女人露出双腿简直就是公开的引诱,太不守妇道,实在有伤风化。
直到19世纪中期,第一款意在反抗束腰的女性裤装出现,由知识女性艾米丽亚简克斯设计的。不幸的是,这并没有将女性从束腰的危害中解救,反而招致社会的一片谩骂:简克斯伤风败俗,是一个祸害无辜平民的女巫。
裤装逐渐被认可
玛丽.爱德华.沃克,西方第一个穿裤子的女性,也是美国的一名女性军医,再美国内战时期数次因为穿裤装被捕。
这件事情最后被闹到了国会,经过激烈讨论,最终结果是允许这位医术精湛,有过赫赫战功的女军医在工作时候穿裤装。
1932年,美国著名影星玛莲娜迪特里茜因着裤装逛街而被警察逮捕。此事发生后,大量女权主义者在警察局门外游行抗议,最后迫于压力警察局不得已将玛莲娜迪特里茜释放。
随着二战的到来,女性后勤、军医等为了工作方便,逐渐放弃裙装而改穿裤装。战争虽然充满残酷,但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西方女性的束腰,让女性可以光明正大的穿裤装。
蓬勃发展的女性裤装
19世纪90年代,自行车开始成为人们热爱的一项运动。所有的女性,无论她来自哪个阶层、哪个行业,都在骑自行车这项运动中获得了新的自由,她们甚至骑着自行车去度假。
但女性的着装方式给这项运动带来了诸多不便。因为裙摆常常回被肮脏的车链弄得污浊不堪,妇女们开始强烈感受到对实用性衣服的迫切需要了。但是当艾米莉亚布卢默最先推出非常实用的灯笼裤时候,却因其惊世骇俗、有碍观瞻而遭到人们的声讨。
19世纪90年代,哈伯顿子爵夫人成立了全国服装协会,试图使女子的运动装与男子看齐,并且在所有的体育运动中推广使用。在这个时代,灯笼裤才开始渐渐被认同,并与短上衣同时搭配穿着。
随着户外活动的兴起,斜纹软呢服的出现令人耳目一新,高尔夫再这个时代也成为了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20年代在运动服装方面最可圈可点的当属泳装和网球服。让帕托为苏珊娜兰格伦专门设计了第一条网球短裤。
裤子在30年代值得大书特书一番。它们出现在运动装、晚装和休闲装中,妇女们甚至还穿着它们去上班。直到今天,裤子都是美国休闲服装中必不可少的类型。
40年代末期,作为休闲服饰的牛仔裤和T恤开始慢慢流行起来。它们迥异于粗硬的工作服,因此深受妇女们的喜爱。影星芭芭拉斯坦威克第一个穿起牛仔裤,并且迅速再那些敢于挑战传统的人群中流行开来。
牛仔裤后来成为了美式文化的代表,虽然这种潮流在经济大萧条时代和女性刚刚时兴参加运动的30年代就已经初露端倪。
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种类的裤子出现,西方女性穿裤子越来越常见。1965年,裤子的销量终于超过了裙子。
70年代,是牛仔裤设计师的黄金时代,喇叭牛仔裤、皮革牛仔裤和低腰牛仔裤纷纷出笼。天鹅绒牛仔裤、豹子花纹牛仔裤和弹力牛仔裤也陆续登场。牛仔裤一般搭配立领皮夹克、软运动靴或是牛仔靴。裤子成为了女性解放和舒适自在的象征。
纵观西方女性裤装的曲折演变史,不难发现,多年以来,女性裤装长以叛逆的姿态出现,但今日,裤装已经成为女性不可或缺的服饰,是入流的、正规的、干练的、高级的。女性裤装不仅是女性着装的解放,更是女权运动的革命成果。
所有诞生皆有缘由,怀历史看过去方知其中妙趣横生,欲了解更多古今中外时尚潮流史的奇闻轶事,敬请期待更新
『柒』 人类历史上女性穿裤子是什么时候
内裤多重要,穿上才知道
一切还要从“善良皇帝”法兰克国王达戈贝尔特一世的故事说起。有一天,这位国王把他的内裤穿反了,幸亏圣埃卢瓦帮他重新把内裤穿好,这个故事使他一下子在法国和纳瓦拉出了名,也使“内裤”出了名。从此之后,“内裤”丰富了儿歌的韵脚。如:“狼,在森林的深处,穿着内裤”,“蜘蛛在地板上织靴子,蜗牛在瓶子里织内裤”,“绿色的老鼠奔跑在草丛中,我抓住了它的尾巴,把它放在我的内裤里,它拉了三粒老鼠屎”。
『捌』 请问世界范围内 女人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穿内裤的,最先是哪个民族的女性最先穿内裤的
内裤这个东西肯定不是古已有之的。
人为什么穿衣服这个问题其实已经够我们想一阵子的了,达尔文觉得以前的猴子呀猿呀什么的身上有毛,也都活得挺好的,根本不用穿衣服,可是有的猴子和猿身上毛不够多,冬天就冻死了,这时候就自然选择啦,开始淘汰了。要不你就毛足够多,要不你就会找些树皮啦,杂草啦,树叶啦,兽皮什么的搁身上。结果出来了,毛多的继续当猴子猿,毛少的但会找东西弥补就变成人啦。后来也比较尴尬,人穿衣服穿惯了,毛就退化了,再光着身子显然不合适了。基督徒们不这样认为,他们说咱们人的老祖宗就俩,男的叫亚当,女的叫夏娃。上帝把他们造出来的时候他们俩光着身子好好的,后来吃了个果子再一看对方就开始不好意思了,连忙找东西现把私处捂上,就跟以前从没看见过对方那里一样,咱们称这为羞耻之心。上帝当时就叹了口气说哎,以后有你们受的了。后来他们俩就生了不少娃,他们的娃之间也不管近亲什么的接着生,不管是哪代哪辈,这羞耻之心是根深蒂固了。可是人的思维就比较奇怪了,他看到别人老用块布捂着点地方,他就有想撕开看看的想法,咱们叫欲望,这个东西就是上帝最不想带给人类的。你看,就一个穿衣服问题,都触及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了。人类的思维分野多明显呀,一个物质决定论,一个形而上学。
可是以上这两种理论却解释不清楚人为什么要穿内裤:你说人是为了生存才要穿内裤的?傻子也不信啊。不管你什么内裤,薄薄的那一层,不挡风不遮雨的;你说人是害羞才穿内裤的?傻子笑着问你傻呀?内裤,内裤,套在外裤里面的才叫内裤呢。有人抬杠说外裤起御寒作用,内裤起遮羞作用。我没看到天热的时候各国元首穿着各色的内裤会晤的呀。你看,小小一个内裤,哲学上的难题。后来有人问佛祖,佛祖说了俩字:“置答”。什么叫置答呀?就是暂且不回答。为什么?佛祖不好意思直说内裤,他又举了个例子:“这如同人中了毒箭,不去想如何解毒,却去研究弓箭发展史一样。”佛祖的总体意思是不要瞎想,不要太执着于不确定的事情,那叫无明,是万苦之源。那意思就是说你既然已经开始穿内裤了,管为什么要穿干吗呢?你要是不想穿就扔了算了,想穿的话,就想想该买什么牌子的呀,哪种样式的,哪种尺寸的云云。
好了,为了保证自己还是够档次的那类人,我们不去讨论“为什么”要穿内裤的问题了。我们来回答内裤是“什么”。
内裤者,无论三角,四角,镂空,线式……轻薄一布也。布内,繁衍之根基,快感之源泉;布外,茫茫红尘,花花世界。一个良好的内裤使用者,善于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选择穿与不穿内裤。内裤者,道德尺度也。
如何才是道德的?这个问题还不如问怎么穿内裤才是合适的更形象些。
道德不是禁欲,穿内裤不是说你穿上了这辈子就别指望脱下来了。你要跟大伙儿学,大伙儿会教你,什么时候可以脱,什么时候必须穿,什么时候可脱也可穿。这是个契约问题。
关于如何穿内裤的问题,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穿法。
日本大和民族是个比较奇怪的民族,你看他们打仗的时候烧杀抢掠呀,奸淫妇女呀,比谁都狠都残忍,可是却又是个最讲究礼仪的民族,夫妻两口子都要客客气气一天鞠无数个躬。二战期间有个美国人写了本书叫《菊与刀》说日本人的道德是“耻感道德”,它依靠外部的强制力来做善行,要求有外人在场,至少感觉到有外人在场。在本质上属于他律的结果。这样的道德一方面他强调集体性,大伙都干的我就干;另一方面它的尺度没有基准线,随时在变化,无论什么样的事情,只要自己所在集体允许的,都可以做,都是道德的。因此,想必日本人穿内裤也是别具一格的。在他们看来,内裤什么时候穿,什么时候脱,何处穿,何处脱都不是问题;只要大家一起就行了,走在大街上,大伙一块脱内裤那是常有的事。不过一般的话,大家都有个信念,那就是:“内裤为天皇所赐,为天皇之荣耀而穿内裤,为天皇之荣耀而脱内裤。”
与日本人相对应的是美国人。美国是个信仰上帝的国家,美元上都有他老人家的位置。上帝说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有罪,你赎一辈子罪都赎不清的。“原罪”心态带来的是“罪感道德”,据说是以内心的罪恶感来驱使自己行善事。这种道德对自觉的人倒是挺好,档次比较低的人自欺其人起来你也挺没辙的。所以美国人穿内裤也很有讲究的,首先每个人的内裤一定要各式各样,实在是同一个牌子同一个款式同一个尺寸的那也要把其中的一个弄破个洞以显示其特殊性。这是个基础性的活儿,然后就好办了,大家就说既然我们的内裤各不相同,那咱们怎么个穿法自然就不一样了。虽然说美国人穿内裤挺自由的,其实都是有些底线的,大家心知肚明,不说而已。美国人还有个怪癖,就是喜欢去扯别国人的裤子去指导别国人怎么穿内裤,这也许是国内没地方发挥余热闲出地毛病吧。所以你总会发现不穿内裤地美国人穿梭于世界各地给各国人民上穿内裤课。美国人觉得内裤为上帝所赐,自己穿不了也要先给全世界困惑如羔羊地兄弟姐妹穿以传播福音,这就是国际主义精神地具体体现。
至于中国人怎么穿内裤嘛,就比较复杂啦,也许当局者迷吧。老时候嘛,就是用王小波那种口气说的:“自孔子以降”,孔夫子生下来就开始思考内裤这个跨越时空跨越地域地问题了,他是《内裤法》和《内裤法实施细则》的首位起草人。在他看来,内裤这个东西是社会的根基,人类的本质。内裤一定要穿的有规矩,有步骤。他规定,大家的内裤必须一模一样,也不管你什么人,高矮胖瘦的,统统化整为零。他又规定,何时、何地如何穿内裤必须按照上述两部法律、法规施行。这样一开始大家肯定比较郁闷啦,因为上至皇帝下至草民,大家的内裤都没什么心意,也够泄气的。后来皇帝首先不干了,他们说法律、法规为人所定,社会变了,人变了,法律法规自然就要跟着变。因此皇帝们打着孔夫子的旗号每隔一段时间就换个穿内裤的花样,据说孔夫子因为这个事儿多次诈尸。再后来草民也不干了,“内裤穿法决定人,宁有种忽?”于是像什么陈胜、吴广啦,刘邦啦,朱元璋啦,李自成啦这些草民都不惜冒生命危险来捍卫自己的内裤选择权,其中有的成功,变成了新的内裤独裁者;有的失败,到阎王殿准备新的起义。完全颠覆内裤理念的是毛主席,毛主席说他要打破中国几千年来穿内裤的压迫和被压迫关系,那些农民起义的最后还不是成了新的压迫者嘛?他要让秦皇汉武稍逊风骚,他要翻天覆地愤而慷。因此毛主席在领导人民推翻了内裤压迫的三座大山后,并没有停止自己的理念革命,他不想当另一个李自成。他分析关键是要消灭掉人们心中那固有的内裤理念,关键之关键又是对付管理内裤理念的人,知识分子。建国后他欲擒故纵,让大家对内裤问题畅所欲言,引知识分子出洞。随后发动大革命,告诉大家,以前那些给你们设计内裤穿法的人都是臭老九,是内裤垄断阶级的狗腿子。他又告诉大家,穿不穿内裤无所谓,只要听我的话就没错。大家判断正误的标准从内裤转移到了一个人身上。柏拉图在当年和苏格拉的讨论了那么久的“什么是正义”的时候要是有他老人家在就好了。两千多年穿着内裤的中国人在十年内没有了束缚,有的人还有顾忌,依然穿着内裤;有的人没有了顾忌,光着屁股疯跑了十年,革命结束后这些人无辜地说:“那时候,我们被逼脱下了宝贵的内裤。”再后来,对错之分不再是一个人说了算了,可是对于如何穿内裤的问题,也就被置答了,因为那十年大家老讨论内裤去了,竟然没发现连外衣我们都快没的穿了。大家鼓足干劲为穿上漂亮衣服而奋斗,现在我们不但有充足的衣服,还有可供选择的余地。可是怎么穿内裤呢?大家都比较茫然,毕竟穿了几千年,现在突然没了个规则,大家比较着慌。所以有的人喊“回到孔子”,有的人喊“跟美国学习”,似乎都不适合。
在一部分人还徘徊在怎么穿内裤问题上的同时,另一部分人就精明多了。他们果断的采取“精神欺骗法”,自己想怎么穿了,就能在短时间内给自己编出一个这样穿的理由,今天这样穿是因为这个,明天不穿是因为那个,总之他都有理;而且,就如同带毒的植物永远不知道自己有毒一样,坏人,总觉得自己是百分之百的好人;采用欺骗自我穿内裤者,永远不觉地自己把自己给骗了,在他们看来,只有自己的内裤是穿得最合适。坏人的最大特点是一辈子从没有觉得自己坏过,欺骗自我穿裤者的最大特点是一辈子从没觉得自己的内裤不合适过。因此,当你不停换内裤而从来没有对自己产生过质疑得时候,你要想想是不是被自己给涮了。
说来说去,到底时下内裤怎么个穿法才合适,这个问题我也没讲清楚。不是我笨,不是有句话嘛,叫“实践是检验一切的真理。”所以你觉得穿着现在的内裤特别扭,你把它脱了光着屁股套上外裤到外面走一走也就知道了。你问我试过没有?嘻嘻两声之后我给你俩字儿:“置答。”
『玖』 为什么不论冬天还是夏天,有的英国学校都要求女生穿裙子呢
可能是为了培养你们顽强坚韧的精神吧。也许是学校建校以来的传统吧,外国毕竟和国内的文化,传统等都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