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经红极一时的草帽姐现在怎样了
其实草帽姐没错,错的是当初那些所谓的评委,本来草帽姐根本就不懂音乐,只是像我们平常人一样喜欢瞎哼哼,可惜的是有人却一定要把她捧上天,真是悲哀。
2. 关于性格的歇后语 人物品行的歇后语
关于性格的歇后语 人物品行的歇后语有:
大路边上的电杆 —— 靠边站
瘸子屁股 —— 歪门邪道
灯草灰过秤 —— 没分量
鲢巴头鱼 —— 脑壳大
抱着元宝跳井 —— 舍命不舍财
抓着荷叶摸藕 —— 追根到底
秃子头上的虱子 —— 藏不住;明摆着
飞机尾巴 —— 翘得高
半夜里打雷心不惊 —— 问心无愧
古董店里的老板 —— 眼里识货
砍了头的竹子 —— 节外生枝
烂口袋滤豆腐 —— 尽是渣(碴)子
骑在老虎身上 —— 身不由已
倒一箩黄豆不进耳朵筒 —— 枉费心机
木偶表演 —— 任人摆布
小秃脱帽子 —— 头明(图名)
九牛一毛 —— 微不足道;微乎其微
乌龟变黄鳝 —— 解甲归田
榨油房的尖 —— 专门挨打
竹板弓 —— 一个劲
锅子里炒石头 —— 不进油盐
低个子看戏 —— 随上人家说
和尚头上放豆子 —— 白费劲
头顶上长眼睛 —— 目空一切;旁若无人
一拳打在棉絮上 —— 没一点反应
铁匠的工具 —— 自已打的
开山平地 —— 积少成多
抹桌子的布 —— 专拣脏活干
鹬蚌相争 —— 渔人得利
石灰窑里装电灯 —— 更加明白
心里开个窗户 —— 明白了
同一个马鞍上的人 —— 走的是一个方向
手心里的虱子 —— 明摆着
舌头无根 —— 随人转
太平洋的海鸥 —— 胆子大
蚊叮菩萨 —— 认错了人
铁人不怕棍 —— 身子硬
蜡台头无油 —— 空费心
老母鸡生蛋 —— 尽力量
要公鸡下蛋 —— 故意刀难
棉花树上结了个大板栗 —— 算它最硬
两个哑巴吵嘴 —— 不知谁是非
见了寿衣也想要 —— 贪心鬼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大树林里一片叶子 —— 有你不多,没你不少
新摘的板栗球 —— 刺多
老艄公撑船 —— 看风使舵
脱掉裤子放屁 —— 多此一举
嫩牛拖犁耙 —— 不打不跑
灶上的蒸笼 —— 热气可高呢
狐狸装猫叫 —— 想偷鸡(投机)
驼子翻筋头 —— 两头翘
苍蝇落在饭碗里 —— 黑白分明
丁是丁,卯是卯 —— 办事认真
飞蛾扑火 —— 自取灭亡
山中无老虎 —— 猴子称大王
鸡毛当令箭 —— 轻事重报
三根毛搓绳子 —— 好细
大脖子的人穿衣服 —— 一套一套的来
肚子里玩杂戏 —— 怪主意多
耐猴子爬樱桃树 —— 粗人吃细粮
二两棉花一张弓 —— 细弹(谈)
徐庶进曹营 —— 一言不发
霜天的弓 —— 越拉越硬
临死打哈欠 —— 枉张嘴
睡在棺材里伸手 —— 死要钱
泥牛掉在河里 —— 架子不倒
老牛死了 —— 任剥
铁锤打在橡皮上 —— 不声不响
空棺材出殡 —— 木(目)中无人
火铲当锣打 —— 小事大办
庙里的菩萨 —— 从来不出门(名)
一雷天下响 —— 处处皆知
木偶戏子的脑壳 —— 随摆
门背后的扫帚 —— 专拣脏事做
种姜养羊 —— 本少利长
大头蛆拱磨 —— 白费力
风吹墙头草 —— 两边倒
油浇的蜡烛 —— 一条心
两口子打架 —— 不劝自了
独眼龙看书 —— 侧目而视
锹鱼倒进红火锅 —— 死蹦
天上选县长 —— 管得宽
后娘的拳头 —— 奏极了
喉咙上使勺子 —— 掏(淘)气
老鼠尾巴上生疱 —— 肿也不显眼
抽风的公鸡 —— 耋瞳歪歪道
戴着碓臼唱戏 —— 费力不讨好
大路上的公鸡 —— 绊脚石
包被子面洗脸 —— 大方
豆腐堆里一块铁 —— 有软有硬
挑水带洗菜 —— 一举两得;两得其便
水里打屁 —— 直往上冲
万岁爷的茅厕 —— 没有你的份(粪)
捡来的麦子打烧饼卖 —— 没本净利
关公进皇宫 —— 单刀直入
闷心人做事 —— 使暗劲
水银洒地 —— 无孔不入
河中摸鱼 —— 大小难分
铁路上的警察 —— 各管一段
3. 有关于“见风使舵”的辩论材料
谭延闿天庭饱满,一副胡适之流的大学教授的模样。这个脚踏大清和民国两条船的著名的老狐狸,生前官运亨通,死后倍极哀荣,居然享受“国葬”的殊遇。从一个前清进士、翰林院编修,到君主立宪派,再到同盟会员,成为孙中山倚傍的重要力量,几度督湘,直至代理国府主席、中央党部主席,在“宁汉合流”后又转任行政院长。曾和汪精卫合穿一条裤子,又和蒋介石搭上伙,甚至成为蒋宋联姻的名义上的红娘,其身后自己的亲闺女被蒋宋夫妇收为干女儿,并由蒋氏夫妇做主,招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女婿,即在台湾发展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国民党干才陈诚。
谭是一个独特的人物,在跌宕的历史风潮中,见风使舵,审时度势,极善忍耐,总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的短暂一生,五光十色,就是民国前期历史的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