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要开学了,老师让穿校服进校门,可我不喜欢穿裙子,但是裤子太厚了……可以帮我参考一下吗
既然不喜欢穿裙子,而且裤子太厚了,那你可以选择穿薄裤子,或者穿短裤。
在学校,由于要穿校服的原因,穿裙子不太搭配,也不太适合,其实穿5分短裤也是可以的。
很多女生都穿五分短裤,穿薄长裤也可以,进入夏天了,穿得舒服更重要。
B. 请问穿校服时,把上衣扎在裤子里面好吗上衣是白色运动衫,裤子是黑色长裤,把扭全扣上好看吗
运动衫?衬衫还可以扎起来,运动衫还是放出来好看些。个人意见 请相信自己的感觉
C. 学校因为学生不穿校服裤子,只穿了校服衣服就不让其上课
不违法,这属于你们主任的个人行为,不道德而已。
D. 为什么裤子的拉链被称为“校门”
因为“校门”经常是关闭的
你那个地方是不是也是经常关闭的呢??如果不是你可得注意了。
E. 裤子有拉链的地方叫什么(除了校门)
我是北京的我们叫文明扣 有的地方叫大门 分地方的 呵呵
F. 请问你发的图片的裤子是那个店里面得,我很喜欢,网址能告诉我吗
请问你问的“你”是指哪个
G. 我想要把校服裤子改的特别一点、帮帮我、
基本上没啥办法改,你把校服改了以后老师问你会很麻烦。我是说裁剪之类的修改。你可以去商店买一些好看的补丁缝在裤子上。
H. 住校要带什么东西
住校新生带的东西清单
1.脸盆(学校发两个,够用了) 2.喝水的杯子 3.牙刷和牙膏(牙膏建议带家庭装的那种) 4.毛巾(3条最起码,学校会发一条) 5.肥皂(洗衣服的)以及皂盒(建议用带盖子的) 6.洗发水和护发素 7.沐浴液 8.蚊香(电的,传统的那种不安全) 9.毯子或者空调被(学校发两条盖的一条垫的,但冬天会很冷,我们都自己带了一条,多的带了3条都有) 10.草纸 11.纸巾(盒装的和一包包的,盒装的放寝室里,一包包的可以随身带) 12.台灯 13.碗和筷子、勺子(学校会发,但我们还是自己再买了) 14.拖鞋 15.出门穿的鞋子 16.衣架(一种是晒裤子用的那种带夹子的多用架,可以晒内衣裤以及裤子和裙子,一种是晒T恤和衬衫的那种,除了晒衣服之外还可以用来挂衣服,另外还用专门挂裤子的那种裤架,可以挂裤子和裙子) 17.粘钩 18.钟(这个就不要了吧) 19.吹风机(吹头发吹衣服裤子吹袜子都可以,很有用的,但要藏好不要被阿姨收了) 20.洗面奶等护肤用品 21.洗洁精(用来洗碗和水果,这个到宿舍用舍费吧,大家都要用的) 22.常用药 23.装药的盒子(学校有卖) 24.针线包 25.睡衣、袜子、内衣裤和换洗衣物 26.镜子梳子以及头绳首饰等 27.指甲钳 28.手机及附件(充电器、电板、耳机) 29.随身听或CD机及附件(耳机、外接电源、充电电池的充电器) 30.CD、磁带什么的 31.剪刀、胶水、双面胶、透明胶(以备不时之需) 32.杀虫剂(这个也可以不要) 33.伞、带自行车的还要准备雨披 34.酒精棉 35.电筒 36.护手霜、手套、围巾、热水袋(冬天用,杭州的可以先不带) 37.百洁布(洗碗、洗搪瓷脸盆和杯子,很有用) 38.眼药水 39.浴巾、浴球、浴帽 40.抹布 41.擦席子的布 42.牛皮筋或者夹子也行 43.密封罐(用来装蜜饯,不喜欢吃的可以不带,我带了3个,嘿嘿) 44.咖啡、红茶、绿茶等饮料以及泡咖啡用的勺子 45.洗手液(不要了,带舒服佳自己用的) 46.女生必备的东西 (卫生用品) 47.日记本和记事本 48.夹蚊帐的夹子 49.女生的唇膏等等 50.水果刀 51.花露水、风油精或者清凉油什么的 52.接线板 53.有人提到锁,我就写进来了,虽然我们以前都是在学校里买的 54.塑料绳
I. 为什么黑色裤子校门处会发白
主要是磨损掉色,和纤维起毛。主要是这个部位有拉链,比较硬,再有这个部位做工要细致,要求比较平整,贴的衬啊比较结实,做工工序也多。所以在洗的时候受的摩擦也多,特别是机洗。牛仔裤砂洗的时候就会磨一遍了;起立坐下的时候还有使用的次数都会磨损,再有上下衣也会摩擦折损。所以时间长了发白是经常地。
J. 学校不让带手机,我想偷偷带,进校门要搜书包,我要怎么藏才不被发现
如果细搜的话,不管藏在哪里都会被搜出来的,所以如果学校不让带手机去学校的话,就不要再带去了,如果被搜出来的话要上交,学期结束了之后才还回来。
学校之所以不让学生带手机去上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安心学习,不要整日想着玩手机。学校这样做也是为了学生的学习成绩着想,如果学校不让带手机去学校,学生还是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否则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10)带校门的裤子扩展阅读
社会对“中小学生上学该不该带手机”的看法
1、家长是坚决的反对者
青在线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家长圈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要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很多家长是真真切切地见到了这种“毁掉”,才拒绝孩子与手机接触的。
2、老师也不赞同让中小学生带手机上学
“在中国的国情下,对中小学生来说,压倒一切的任务是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小学生拥有手机,我感觉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我反对。”从教30多年,曾经有“班上55名学生37人考进了北大、清华”经历的著名教师王金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