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煤矿皮带运输机运行记录
煤矿皮带运输机
矿山鄂式破碎机
运行记录
在煤矿皮带运输机、矿山鄂式破碎机上运行的D13700
8V3550普冠得特种三角带
工作时间分别为430天
120天
经过试验证明
普冠得特种三角带
比美国
日本
韩国
德国
进口三角带同等条件下使用寿命高出1倍以上!
⑵ 主皮带领导日常检查记录怎么写
摘要 主斜井强力皮带管理制度及日常维护
⑶ 皮带巡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上班前四小时内不准喝酒,正确穿戴好劳保用品,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2、开机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排除障碍,做好开机准备工作,确认皮带上和尾轮旁无人方可开机。
3、启动前检查开关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先进行空载运行,不能随意接触联锁,开机前必须按电铃示警3分钟。
4、正常停机前,皮带须处理至空负荷状态,尽量避免带负荷停车和启动。
5、设备运转中要经常检查电机、减速机、首尾轮、刮板的运行及漏料的情况,检查设备润滑情况,运转中各部位温度声音是否正常。
6、操作中一看、二不、三勤的操作要求:
一看:看物料粒度大小,有无其它杂物;
二不:皮带不跑偏,不撑料划破皮带;
三勤:勤检查、勤润滑、勤清扫。
7、皮带启动不起来或打滑时,严禁用脚蹬,手拉,压杆子等办法处理。皮带运行时不准在皮带下打扫卫生且严禁接触运转部位。
8、禁止从没有安全装置的皮带下架通过,所有安全防护罩和护栏必须保持牢固可靠。
9、停机检修必须通知电气值班人员切断电源,并将转换开关置于“OFF”位置。
10、配重设施检查加油时,应正确系好安全带。
⑷ 皮带机操作规程
开机前除必须对机械各部进行一次认真的保养检查外。运行中如发现皮带跑偏、打滑、乱跳等异常现象时,应及时进行调整。皮带松紧度不合适,要及时调整拉紧装置。
运行中要注意检查电动机、变速箱、传动齿轮、轴承轴瓦、联轴器、传动皮带、滚筒、托辊等是否正常,清扫刮板及制动装置是否有效,特别是上行下行皮带的制动装置必须非常可靠,防止飞车,检查皮带机的安全装置,皮带机架各部必须连接牢固,不能有裂纹、变形或异常声响。
(4)皮带运转记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皮带机运转时禁止对机头、机尾滚筒进行清理工作。
2、在检修机头卸载滚筒部分时,必须将先切断所有电源。
3、处理带跑偏时严禁用手、脚及身体其他部位直接接触带。
4、在皮带机上检修、处理故障或做其他工作时,必须关闭皮带机的控制开关,挂上警示牌,并按下急停按钮。
5、经常检查皮带机维护记录,并保持完好。
⑸ 皮带运输机完好标准是什么
皮带运输机维护检修规程HG25039-91
发布时间:2008-9-18 14:54
皮带运输机维护检修规程HG25039-91
1 总则 2
1.1 适用范围 2
1.2 结构简述 2
1.3 设备性能 2
2 完好标准 3
2.1 零、部件 3
2.2 运行性能 3
2.3 技术资料 3
2.4 设备及环境 3
3 设备的维护 3
3.1 日常维护 3
3.2 定期检查内容 4
3.3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4
3.4 紧急情况停车 4
4 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4
4.1 检修周期 4
4.2 检修内容 4
5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6
5.1 机架 6
5.2 输送带 6
5.3 滚筒 7
5.4 托辊 8
5.5 轴与轴承 8
5.6 拉紧装置 8
5.7 皮带清理器 9
5.8 料斗 9
5.9 驱动装置 9
6 试车与验收 10
6.1 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10
6.2 试车 10
6.3 验收 10
7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10
7.1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10
7.2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11
7.3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11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TD型固定式乎型、槽型皮带运输机的维护和检修。其他型号皮带运输机亦可参照使用。
1.2 结构简述
皮带运输机的主要部件有机架、托辊、滚筒、驱动装置、拉紧装置及皮带。
在金属机架两端为滚筒,机架上、下没有多组托滚,皮带绕于两端滚筒并支持于托滚上,通过驱动装置运转。
1.3 设备性能
常见皮带运输机性能见表1。
表1
输送机
规格
传动滚
筒直径
皮带
速度
槽形皮带
输送量
平形皮带
输送量
适用功率
拉紧张力
胶带机
布层数
覆盖胶厚度,mm
上胶厚 下胶厚
500 500 0.8~2.5 70~232 41~125 15.8 1200 3~4 3~6 1.5
650 500
630 0.6~2.5 13~391 67~211 20.5 1000 4~5 3~6 1.5
800 500
630
800 1~3.15 270~624 118~350 25.2 2400 4~6 3~6 1.5
1000 630
800
1000 1~3.15 495~1233 230~546 35 3000 5~68 3~6 1.5
1200 630
800
1000
1250 1~4 655~2202 345~821 42 5000 5~l0 3~6 1.5
1400 800
1000
1250
1400 1~4 891~2996 469~1117 58 6600 6~12 3~6 1.5
2 完好标准
2.1 零、部件
2.1.1 滚筒及附件、托辊、拉紧装置及输送带等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2.1.2 操作信号、联锁装置、调节装置灵敏准确、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完整、可靠。
2.1.3 基础、机架稳固可靠,各部螺栓联接紧因、整齐,符合技术要求。
2.2 运行性能
2.2.1 运行平稳,无异常声音,皮带不跑偏,机架无异常震动。
2.2.2 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能力或查定能力。
2.2.3 润滑良好、油质符合要求,轴承温度符合规定。
2.2.4 皮带运转无打滑现象。
2.3 技术资料
2.3.1 设备档案齐全,检修记录、验收记录完整。
2.3.2 设备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3.3 有易损零件图。
2.3.4 运转有记录。
2.4 设备及环境
2.4.1 减速机、轴承、电动滚简等不漏油。
2.4.2 整机整洁,油漆完整无脱落,环境整齐,整洁。
3 设备的维护
3.1 日常维护
3.1.1 每班开车前检查清扫装置及卸料器的橡胶刮板与胶带接触情况及皮带接头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1.2 巡回检查皮带运行情况。发现跑偏、打滑或损坏及时调整或处理。
3.1.3 巡回检查托辊转动情况,及时更换不转或损坏的托辊。
3.1.4 按规定时间给各轴承加油,并注意轴承温度。
3.1.3 保持操作环境,皮带运行路线卫生清洁。
3.2 定期检查内容
定期检查项目、内容、周期及判断标准见表2。
表2
检查项目 周期(月) 内容 判断标准
皮带 1 1.皮带磨损情况
2.皮带扣磨损情况
3.硫化接头 1.胶带芯体不应露出
2.皮带扣磨损1~2厚度即更新
3.硫化层不能起层
料斗 1 磨损情况 磨损厚度为设计厚度的2/3
皮带机架 6 变形、振动及牢固情况 不应有明显变形和震动
滚筒和托滚 3 1.滚筒磨损情况
2.托滚磨损情况 1.磨损不能超过设计厚度的1/3
2.托滚磨损不能超过厚度的1/2
皮带清理器 1 皮子磨损情况 夹皮子金属离皮带0~15mm时应更换
3.3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见表3。
3.4 紧急情况停车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应紧急停车处理:
a.皮带破裂;
b.下料口堵塞;
c.断皮带;
d.发出异常响声和振动;
e.皮带卡住;
f.其他任何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情况。
4 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4.1 检修周期
检修周期见表4。
4.2 检修内容
4.2.1 小修
4.2.1.1 检查、修理皮带接头,更换卡子。
4.2.1.2 检查修换上下托辊。
4.2.1.3 检查或更换减速箱润滑油。
表3
现象 原因 处理方法 现象 原因 处理方法
皮带接
头处断
裂 皮带和损坏
打扣处破烂
或皮带质量
差
负荷过大
通条断
硫化质量差 重新打扣
割去破烂处重新打扣或更换新带
查明原因处理
更换通条
重新硫化 起动时
皮带不
转 1.负高大
2.皮带被挤住
3.电气故障 1.减少负荷
2.停车取出障
碍物
3.检查处理
皮带破
裂 皮带扣撬起、
挂住
硬物把皮带
划破
清理刮板上的橡皮
磨损重,其金属骨架
划破皮带 查明原因处理
停车把东西取出
重新换刮板皮带
皮带打
滑 皮带松、负荷
过大
某一部分被卡
住
滚筒损坏 调节拉紧装置,控制负荷
停车取出障碍物
修理或更换滚筒
烧电动
机 负荷太大,运行时间长
下料口堵卡
住皮带
单相运转
电动机受潮
电动机轴承坏
过热元件不
合理 查明原因处理并更换新电动机
清理下料口
排除电气故障
干燥
交换轴承
更换过热元件
皮带跑
偏 头、尾轮,不对中,
不平行
皮带扣打的不正
给料不正
机架不正
头、尾轮粘上东西
托辊不正
皮带变形
重舵不正 调整尾轮,找平、找中
重打皮带扣
调整给料口
修理
停车清理
调整托滚
更换皮带
调整重砣
电动滚
筒及各
部轴承
温高或
损坏 缺油
间隙过大
油品符合要求
松动或偏移 及时加油
更换轴承
换合格新油
按标准重新调整
清理器
失效 1.皮带接头损坏皮带
扣起翘
2.配重刮板的平衡锤
位置不当 1.修理或更换接头
2.调整平衡重锤
表4
检修类别 小修 中修 大修
检修周期(月) 3 6-12 24-36
4.2.1.4 检查传动装置齿轮啮合及磨损情况。
4.2.1.5 检查电动滚筒电气装置并加油。
4.2.1.6 检查修理安全防护装置。检查校正连周期,更换易损件。
4.2.1.7 调整皮带松紧度、清理皮带及机架杂物。
4.2.1.8 检查修补料斗。
4.2.2 中修
4.2.2.1 包括小修内容。
4.2.2.2 各轴承清洗换油,调整间隙或更换。
4.2.2.5 修换清扫器装置。
4.2.2.4 修理料斗。
4.2.2.5 修换跑偏挡轮器。
4.2.2.6 检查修换上下托滚支架。
4.2.2.7 检查修理联锁装置。
4.2.2.8 减速机清洗检查、更换易损件。
4.2.3 大修
4.2.3.1 包括中修内容。
4.2.3.2 检查皮带磨损情况,更换运输皮带。
4.2.3.3 各滚筒组件检查、修理或更换。
4.2.3.4 机架检查、修理或更新。
4.2.3.5 电动滚筒解体检查修理或更换。
4.2.3.6 修换皮带拉紧装置。
4.2.3.7 减速机检查、修理或更换轴、齿轮、机壳。
4.2.3.8 油漆防腐。
5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5.1 机架
5.1.1 机架检修更换的型钢应与原机架相同,焊接必须牢固中间架接头处左右、高低的偏移均不应超过1mm。
5.1.2 机架横向水平度允许偏差1/1000;直线度0.5/1000,机架纵向中心线与安装基准线的重合度允许偏差3mnl。
5.1.3 中间架间距的偏差不超过±1.5mm,中间架支腿对水平面的垂直度为3mm/m。
5.1.4 机架不得有裂纹或变形,基础或锚点要稳固可靠,固定机架螺栓应牢固,检修完工后投入运行时,机架不得有异常震动和移位。
5.2 输送带
5.2.1 选用普通型橡胶带时帆布径向扯断强力,一层不低于5MPa。
5.2.2 普通型皮带宽B和层数Z见表5。
B(mm) 500 650 800 1000 1200 1400
Z 3~4 4~5 4~6 5~3 5~10 6~12
5.2.3 检修更换皮带选用覆盖胶厚度应符合表6规定。
5.2.4 输送带联接推荐使用橡胶型、树脂橡胶型粘接剂粘接。
5.2.5 更换或检修皮带可酌情采用硫化接头成机械接头:
a.硫化接头强变可达橡胶带本身强度的85~90%;
b.机械接头(打皮带扣)强度相当于橡胶带本身强变的35~40%。
5.2.6 硫化接头
5.2.6.1 硫化接头可用对接和搭接法进行。搭接法用于超高强力的胶带。
表六
物料特性 物料名称 覆盖胶厚度(mm)
上胶厚 下胶厚
γ<2t/m3中小粒度或磨损性小的物料 焦炭、煤、白云石、烧结混合料、砂等 3.0 1.5
γ<2t/m3块≤200毫米磨损性较大的物料 (1) 破碎后的矿石、选矿产品,各种岩石、油母页岩等 4.5 1.5
γ>2t/m3磨性大的大块物料 大块矿石、油母页岩等 6.0 1.5
5.2.6.2 硫化温度与时间应符合所用胶料的性能;一般硫化温度不得超过143℃,硫化时间(一般指硫化温度从100℃升高到143℃所需的时间)约为45分钟。
5.2.6.3 胶料的成分宜与胶带中橡胶的成分一致。
表7
胶带
宽度
阶梯层数 胶带
宽度
阶梯层数
3 4 5 6 7 8 3 4 5 6 7 8
阶梯长度s的最小尺寸 阶梯长度s的最小尺寸
300 200 150 150 100 800 350 300 300 250 250 200
400 250 200 200 150 10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500 300 250 250 200 200 1200 650 500 450 400 400 350
650 300 250 250 200 200 1400 650 600 450 500 450 400
5.2.8 在正常情况下,胶带的覆盖均匀的磨损而使胶带芯体露出时,或皮带橡胶层严重脱落时,应更换皮带。
5.3 滚筒
5.3.1 金属滚筒
5.3.1.1 金属滚筒表面及轮辐不得有裂纹和缺陷。
5.3.1.2 金属滚筒壁厚允许磨损1/3或圆度超过滚筒直径的0.5%,应予更换。包胶、铸胶滚筒,外皮磨损40~50%,或中间凹下超出6mm,应予更换。
5.3.1.3 滚筒横向中心对皮带机招架纵向中心线的偏移量不超过3mm。
5.3.1.4 滚筒轴线对皮带机架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为2mm/m。
5.3.1.5 滚筒的水平度偏差应不超过0.5mm/m。
5.3.1.6 驱动滚筒的上母线应比托滚的上母线高出3~8mm。
5.3.2 电动滚筒
5.3.2.1 检查齿轮磨损情况,如磨损超过齿顶宽的1/5以上应更换新的齿轮。
5.3.2.2 大修时滚筒外壳可按上5.3.1.2条要求执行。
5.3.2.3 装配时按拆卸反顺序依次进行,检修要保证装配质量。组装完后,应作气密封性试验。
5.4 托辊
5.4.1 检修安装托辊时,托辊架应与机架上平面纵向中心线垂直,其检查方法,可在机架两端中心拉一条直线,然后用直角尺检查。托辊横向中心对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不重合度不应超过3mm。
5.4.2 托辊壁厚磨损40~50%,或轴承体与轴承松动或脱离时,应予更换,更换的新托辊,必须转动灵活。
5.4.3 托滚的水平度允许偏差为2mm/m(槽形托辊在中间托辊上测量)。
5.4.4 各托辊上母线应在同一平面上,其偏差不超过3mm。
5.5 轴与轴承
5.5.1 轴与轴颈,应符合图样技术要求,轴颈无损坏及裂纹等缺陷,轴颈表面粗糙度为1.6。
5.5.2 滚动轴承转动要自如,应无麻点、严重磨损、锈蚀和分层等现象,转动无杂音,否则应更换。
5.5.3 工作游隙符合要求。
5.5.4 滚动轴承与轴,轴承与轴承座之间的配合应按图样要求执行。
5.5.5 轴承和轴承座之间不允许放置垫片。如间隙超过标淮,可镶套或更换。
5.5.6 滚动轴承装配和拆卸都应使用专用工具,不准用锤打入。
5.5.7 滑、动轴承外壳与内瓦合金不准有气孔、砂眼、裂纹、脱壳等缺陷。制造应符合图样要求。
5.5.8 轴与轴瓦在底部60℃~90℃范围内均匀接触,总接面积应不小于50%。
5.5.9 滑动轴承与轴瓦顶间隙为轴颈的2/1000左右。
5.6 拉紧装置
5.6.1 拉紧滚筒在输送带连接后的位置,应根据技紧装置的型式,输送带芯衬质、带长和起、制动要求确定,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5.6.1.1 对垂直或车式拉紧装置,往前松动,行程不应小于400mm,往后拉紧行程应为往前松动行程的1.5~5倍(对尼、帆布带芯或输送机长度大于200M时,以及电动机直接启动和有制动要求者,拉紧行程应取大值)。
5.6.1.2 螺旋拉紧装置,往前松动行程不应小于100mm。
5.6.2 螺旋式拉紧装置的丝杆及丝母磨损腐蚀及导轨腐蚀严重时应以更换。
5.6.3 在检修更换螺旋拉紧装置时,应按机长的1%选取拉紧行程。拉紧装置要灵活好用。
5.6.4 车式拉紧装置,绳轮壁厚磨损20%或轮槽底部直径减少量达钢丝绳直径的50%时;应更换新轮。钢丝绳质量应符合GBll02《圆股钢丝绳》标准。
5.6.5 垂直拉紧装置,改向滚筒的磨损更换标难按本规定5.3.1.2项执行。导轨腐蚀40%时应更换。
5.6.6 拉紧滚筒轴线对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为2mm/m。
5.7 皮带清理器
5.7.1 清理刮板橡皮应与皮带表面接触,其接触长度不应小于85%。
5.7.2 清理刮板之橡皮磨损至金属架与皮带表面距离10~15mm时,必须调整翻板或更换橡皮。
5.7.3 回转式清扫刷子的轴线应与滚筒平行,刷子应与胶带接触,其接触长度不应小于90%。
5.8 料斗
5.8.1 料斗与皮带之间必须装有橡胶挡板。
5.8.2 修补或新制料斗应防止焊接变形,焊接要牢固,必须保证质量,安装位置高低合适、坚固。
5.9 驱动装置
5.9.1 电动机按电动机检修规定执行。
5.9.2 减速机按照HGJ910032—91《齿轮减速机维护检修规程》执行。
5.9.3 联轴器
5.9.3.1 联轴器拆修应用专用工具,不准敲打损伤。
5.9.3.2 联轴器找正应符合表8规定:
表8
联轴器类型 外径 对中偏差 端面间隙
径向位移 轴向倾斜
凸缘联轴器 0.03 0.05/1000
滑块联轴器 ≤300 <0.05 <0.4/1000 甲型:0.5-1.5
300-600 <0.10 <0.6/1000 乙型:2.0
齿式联轴器 170-105 <0.05
220-250 <0.08 <0.3/1000 2.5
290-430 <0.10 <0.5/1000 5.0
弹性变柱销联轴器 71-106 <0.04 3.0
130-190 <0.05 4.0
224-400 <0.05-0.08 5.0
475 <0.08 6.0
600 <0.10 6.0
5.9.4 外路传动齿轮
5.9.4.1 齿轮应符合图样技术要求;无毛刺、裂纹、夹渣、气孔等缺陷。
5.9.4.2 齿轮磨损达到0.24m应予更换(m为模数)。
5.9.4.3 齿面应均匀接触,接触长度不得小于全齿宽的40%,接触高度为全齿高的30%。
5.9.4.4 齿顶间隙应为(0.2-0.3) m (m为模数)。
5.9.4.5 齿轮和轴的配合采用H7/n6。
6 试车与验收
6.1 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6.1.1 清理现场,达到规定要求。
6.1.2 清理皮带机、机架,皮带等各种杂物
6.1.3 检查各紧因螺栓是否紧固。
6.1.4 检查各轴承、齿轮,减速机的润滑油是否充足。
6.1.5 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检查接地线是否接好,电机绝是否可靠。
6.1.6 滚筒、托辊转动灵活,拉紧装登,清扫器装置适当可靠。
6.2 试车
6.2.1 瞬时启动查看方向,无问题后即可进行。
6.2.2 空负荷试车二小时检查
6.2.2.1 检查皮带不跑偏,皮带松紧适宜,清扫器灵活好用。
6.2.2.2 机架不发生震动和位移。
6.2.2.3 各部位运行平稳,无杂音和异常振动。
6.2.2.4 轴承温度正常。
6.2.2.5 联锁装置操纵机构灵敏、好用。
6.2.3 负荷试车
6.2.3.1 负荷试车时间为四小时。
6.2.3.2 负荷试车达到空负荷试车要求,即可交付生产。
6.3 验收
设备检修符合质量标准,试车达到各项规定要求,检修记录,试车记录齐全、准确、即可按规定办理验收交付。
7 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1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7.1.1 严禁皮带机带负荷启动,如在运行中,因停电或其他原因,设备突然发生故障被迫停车时,须在皮带机上的负荷清除后,再行启动。
7.1.2 严禁跨越皮带,必须跨越的要专设跨越走台。
7.1. 3 皮带运转时,严禁伸入胳膊调整托辊,必须调整时要停车并有专人看护开关,严禁送电。
7.2 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2.1 检修前应办理设备交出手续。
7.2.2 拆旧皮带或装新皮带,都要设专用工具拉住带一端,并且慢松动或提升,斜皮带更换时,下部严禁站人。
7.2.3 架子检修吊装时,要保证吊装机具安全可靠。
7.2.4 检修完毕试车时,皮带上及靠近皮带人员,都离开后方可试车。
7.3 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7.3.1 试车应有专人指挥,专人操作。
7.3.2 皮带机架及皮带运输带上无任何杂物,非试车人员严禁进入现场。
7.3.3 试车中严禁人员跨越皮带,当出现问题时应停车后修理。
7.3.4 试车中如皮带跑偏应由专人调整,负荷试车,下料要均匀,严禁超负荷。
7.3.5 负荷试车中,因各种原因突然停车,如查明原因,处理好后,应把皮带机上的物料处理干净后再开车。特别是斜型皮带,
自己从中选一下
⑹ 带式输送机安装,验收有哪些要求
2.4 胶带输送机配套的电气设备不得占用人行道并且与巷邦的间隙不小于0.2m,不满足时要开壁龛,壁龛高度不小于1.8m,深度满足以上要求,长度根据设计的设备台数满足设备与设备之间距离不小于0.5m,非行人侧设备与巷邦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2m。
2.5 胶带输送机巷道积水点,必须设有水仓,并安设排水装置,水仓的容积满足该积水点1小时的涌水量,但最小不得小于1m3。 2.6 皮带输送机的选型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后皮带机试运转要有记录。两部皮带机搭接时,若中心线重合,搭接长度不低于800mm,卸载滚筒底皮带离上部皮带机胶带外缘高度不低于500mm,若中心线存在角度,要求卸载滚筒底皮带离上部皮带机胶带外缘高度不低于500mm,延皮带机中心线卸载煤流正好能卸载到上部皮带机中线线上
⑺ 皮带机运行中注意事项包括内容是什么
1、固定式输送机应按规定的安装方法安装在固定的基础上。移动式输送机正式运行前应将轮子用三角木楔住或用制动器刹住。以免工作中发生走动,有多台输送机平行作业时,机与机之间,机与墙之间应有一米的通道。
2、输送机使用前须检查各运转部分、胶带搭扣和承载装置是否正常,防护设备是否齐全。胶带的张紧度须在启动前调整到合适的程度。
3、皮带输送机应空载启动。等运转正常后方可入料。禁止先入料后开车。
4、有数台输送机串联运行时,应从卸料端开始,顺序起动。全部正常运转后,方可入料。
5、运行中出现胶带跑偏现象时,应停车调整,不得勉强使用,以免磨损边缘和增加负荷。
6、工作环境及被送物料温度不得高于50℃和低于-10℃。
7、输送带上禁止行人或乘人。
8、停车前必须先停止入料,等皮带上存料卸尽方可停车。
9、输送机电动机必须绝缘良好。移动式输送机电缆不要乱拉和拖动。电动机要可靠接地。
10、皮带打滑时严禁用手去拉动皮带,以免发生事故。
(7)皮带运转记录扩展阅读:
安装工艺:
1、皮带机支腿及中间架:
在安装前用经纬仪找好中心线,再根据中心线位置引出各支腿的桩点位置,如有预埋铁,应根据预埋铁的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于安装公司,各支腿应与埋件焊接牢固。
2、配重装置:
安装配重装置时应保证两力柱间的平行度,同时应保证其垂直度,配重装置装好后,考虑到安全性应立即安装防护栏杆。
3、头架、尾架及驱动装置架:
首先校验安装基础的标高,找好中心线,并注意头、尾架的轴线偏差不大于±1.5。安装时还应注意垫铁的设置,应根据规范要求,将垫铁设于主要承重位置,每个连接螺栓两旁应放置一对垫铁,斜垫铁要成对设置,垫铁的数量不超过5块,放置垫铁时要把较薄的垫铁放在较厚的中间,调整结束后还应将垫铁焊牢,螺栓收紧。
4、滚筒及托辊:
滚筒及托辊安装时应检查其轴承部位转动情况,如有转动不灵活的应及时修理或调换。传动滚筒及改向滚筒在调试时还需要调整位置,其螺栓的拧紧力矩为终拧力矩的75~80%。
5、机组安装:
机组安装应符合《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及相关国家规范的要求。其机组中心线偏差为0.02mm,联轴器的径向误差为0.05mm,端面跳动值为0.02mm,半联轴器间的间隙为3~5mm。还应保证机组的水平度和垫铁的使用符合规范要求。
6、拉皮带:
由厂家或专业人士负责。
7、加油、调试:
加油时做加油记录,根据减速器型号添加合适的机械油或齿轮油,加油数量为到指示位置即可;皮带机各轴承座位置添加黄油(锂基润滑脂)。调试时应在皮带机头、尾及中间位置分别设置人员,工作人员要注意皮带机运转是否正常,若遇故障或严重跑偏应立即停止运转。
试运转时应先采取点动,当电动正常时再连动调试。皮带机跑偏后工作人员应根据经验对相关的部位进行调节,在多次调节后保证皮带机的运转正常。
工作人员还应当使用对讲机或吹哨子保持联系,要时刻注意机器及人员(自身和他人)的安全,严禁违章操作。调试时检查电机、减速机及各轴承位置的温度情况,用听诊器检查减速机的噪音并做好调试记录。
⑻ 皮带机重负荷试运转需要多长时间
8小时连续运转,在此过程中测量轴承的温度不超过80度,检查润滑情况等。
⑼ 欧姆龙触摸屏如何做皮带运转动画
我们以NB系列举例,详细了解触摸屏的画面设计、元件使用及PLC地址分配。
根据前面提到的功能,我们设计了以下画面
在这个画面中,我们能控制流水线的运行与停止。
在这个画面中,我们能设置烘干时间、烘干温度以及烘干温度的上下限。
在这个画面中,我们能监控到超温报警,以及记录下来的报警
最后,考虑到我们需要在以上的3个画面中来回切换,这里我们还要制作一个快选画面,用来选择需要切换的画面。
10_副本.jpg
11.png
完成了触摸屏的基本画面设计,最后我们一起来认识下画面中需要使用到的元件,以及它们对应PLC的地址分配。
12.png
控制设备的启停,我们需要用到“位状态设定元件”;
13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