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问一下,煤矿井下轨道运输巷与胶带运输巷有什么区别
煤矿井下轨道运输巷与胶带运输巷的区别在于运输的工具不同,轨道运输巷,在巷道内安装两条钢轨并用枕木固定,使用防爆型电机车牵引矿车或人力推车运输煤炭产品及材料、矸石、废渣等;胶带运输巷又称皮带运输巷,在巷道内安装皮带运输机,使用电力牵引皮带运输煤炭产品及材料、矸石、废渣。
B. 煤矿的运输大巷是装皮带运煤的,但在掘进时运料是要用轨道,难道掘好后在拆了轨道
皮带运输大巷确实是运煤的,但是在掘进时它的掘进断面大,可以一边安装比较小的皮带,一边安装轨道,当掘进完时,它得把轨道,小皮带都拆了,退里面的掘进机或者掘进设备,完了在安装大型皮带运输机!现在的大煤矿都不安轨道了,都是水泥路,开的是防暴汽车,皮带大巷,运输大巷,回风巷,同时掘进,在运输大巷和皮带大巷之间每个200米就有一个联巷的
C. 井下运输系统图
根据井下运输系统特点,所抽象为点状、线状、面状地物的特性将其细分为电机车、地面煤仓、运输皮带、绞车、巷道共五个主题图层。
1) 电机车点状图层主题属性表项目包括: 名称、型号、厂家、所在地点。
2) 地面煤仓面状图层主题属性表项目包括: 名称、地点、面积 ( m2) 、堆煤量。
3) 运输皮带线状图层主题属性表项目包括: 名称、型号、长度 ( m) 、宽度 ( cm) 、材料、完好性。
4) 绞车点状图层主题属性表项目包括: 名称、地点、型号、厂家。
5) 巷道线状图层主题属性表项目包括: 名称、巷道类型、支护材料及形式、长度( m) 、断面积 ( m2) 、用途描述。
在各主题图层的主题属性表结构中,可以根据用户方的实际需要,对字段的定义进行增加、删除、移动、编辑修改等操作。
井下系统运输图如图 4. 3 所示。
图 4. 3 井下运输系统图
D. 矿井掘进断面图和巷道布置图的区别
矿井掘进断面图和巷道布置图的区别:
1、断面图注重的是巷道特征,如尺寸、支护方式等
2、巷道布置图注重的是各种巷道彼此间的位置关系。
从地面到井下,掘进的工程主要包括井筒、巷道、峒室三大部分。
1、井筒。
按坡度分:立井、斜井、平峒。
按功能作用分:通常有主井(出煤)、副井(材料、人员运输等)、风井(通风)、混合井(出煤、运料等)等
2、巷道。
1)、按坡度分:水平巷道(平巷、石门等)、倾斜巷道(上山、下山等);
石门:指垂直(或斜交)于煤层走向的水平巷道。
2)、按煤岩别分:岩巷(断面中岩层占4/5及以上)、煤巷(断面中煤层占4/5及以上)、半煤岩巷道
3)、按巷道类别分: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回采巷道
4)、按作用分:运输巷道(如工作面机巷、皮带上山、轨道上山等)、通风巷道(如工作面风巷、回风上山等)、排水巷道(如泄水巷、水仓等)、其它巷道等。
3、峒室。
矿井主要有泵房、变电所、绞车房、炸药库、充电峒室、信号峒室、等候室、躲避峒等。
4、断面形状。
主要有折线形(如矩形、梯形、斜梯形等)和曲线形(拱形、圆形、马蹄形、椭圆形等)两大类。
应用多的主要有拱形、梯形、矩形(斜矩形)、圆形,其它还有马蹄形、椭圆形、斜梯形等。我矿采用的主要有拱形、梯形、矩形(斜矩形)。
E. 水害发生原因
因为这次突水点没有直接见到,初步分析有两种突水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性是皮带巷正前方。第一次突水前,皮带巷正前岩层倾角变陡,距破碎带很近,有可能发生突水。但该巷道距L2较远,已超过45m,原掘进中没有突水,这次能否引起突水,仍是疑问。
第二种可能性是原二1突水点复活。第一次突水点因注浆加固质量不良,追排水时水压增到27kg/cm2时引起原突水点复活。经过对第一次注浆堵水的检查,认为有用的堵水钻孔少,注浆压力低,重新突水的可能性较大,于是在原二1突水点又进行打钻注浆,同时又在皮带巷正前施工两个钻孔,虽见5~8 m落差断层,但二孔漏水不大,L2灰水位高(+83.5m)排除了突水的可能。后来在原二1突水点进行大量注浆堵水,将水堵住,证明这次突水在原二1突水点附近。
第二次注浆时,特意将第一次打中突水通道起关键作用的注6孔重新透开,发现该孔L8到L2水泥凝固良好,且孔内不漏水,证明第一次突水通道未被冲开。施工8 号孔时,在断层带发生二次掉钻,分别为0.4m和0.2m,并且注入量最多。因此判断第二次突水点与第一次一样,仍在二一大巷正前断层带,但突水通道已不是原来的通道,可能在8号孔附近。
1.第一次堵水存在的问题
1)加固孔少且距突水点远。在仅有的4个注浆堵水孔中,注6孔虽起到了切断水源的作用,但其余3孔距突水点远达16~22m,且注入量也少,仅占总注入量的20%,造成突水点附近裂隙充填不完全,加固不牢,是薄弱环节。
2)注浆压力低。由于第一次注浆终孔压力只有25~30kg/cm2,以致浆液扩散范围小,围岩裂隙未能充填致密。
3)水泥标号低。注浆用的325#水泥,由于标号低,加上注入大量砂石(596m3),造成固结不良。
4)检查孔位置离突水点远。后期施工的7#检查孔距突水点较远(19m),不能检验出注浆的真正质量,因而造成错觉,认为已加固好了。
2.淹井原因
由于没有认识到会在追排水过程中再次突水,这是导致决定先排水,后施工水闸门的原因。
第一次排水恢复一水平线后,原计划在二水平入口的-90m处施工3座水闸门,实行分水平隔离,但由于二水平水漫至一水平流出,水闸门施工不易,另外考虑到2台潜水泵追排水只需一天多时间即可排到-200m标高,然后关闭二水平东大巷水闸门,再修建上部水闸门就容易得多。因此决定先排水后建闸门。但不料在追排水过程中再次突水,终因防排水设施不完善,造成淹井。
3.水害治理
由于突水量巨大,淹井后仍采取先堵后排的复矿办法,封堵突水点,排水复矿,二水平建防水线。
F. 刮板输送机为什么不能用于大巷中
楼主问的应该是井下主运输皮带巷吧~!
就像上面那位同志回答的那样,刮板输送机的用途主要用于掘进迎头,运输要求不高的情况下。
主运输皮带巷作为整个煤矿集中运输巷道,对运输设备要求较高,既要输送量大,又要实现国家规定各种安全保护。
而且皮带机简单易维护,一部敷设距离较长,如一部强力皮带机可敷设七八百米。而溜子敷设长度限制极大,最长约百米左右,因此,显而易见!
G. 煤矿井下有风桥、风门、切眼、运输顺槽。请高人帮忙解释一下这些概念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
风桥是为了解决两条巷道平交时通风风流不能混合时设置的桥形巷道,通俗的理解就是一个巷道在另一个巷道的上方或者下方跨过去,风流不混合
风门是为了隔断风流而设置的设施,有调节风门和风门之区分
切眼是开掘出的巷道用来安装采煤设备的场所,回采期间就成为工作面了
运输顺槽是连接工作面的一条巷道,一般安装带式输送机运出工作面采出的煤炭
H. 皮带巷是什么意思
皮带大巷就是 用皮带输送原煤的大巷 一般用3吨矿车运输原煤 但速度没有皮带快
I. 煤矿机巷,轨巷,联络巷,上隅角各怎么定义的
机巷就是 布置在工作面下端,铺设胶带输送机,主要作用就是运出煤炭和引入风流
轨巷就是与工作面上端相连,一般铺设轨道,用矿车运设备材料以及回风
联络巷就是短距离连接机巷和轨巷的巷道
上隅角采煤工作面的上端,同时靠近回风巷上帮和采空区边缘的三角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