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本人现在已经开了一家服装店,可是我拿的服装都比隔壁家的贵,款式还不怎么的,谁有好的货源介绍一下啊
要做好一家服装店,除了要有良好的销售方法外,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懂”进货。 这个网站不错,不但有大量的服装货源,还有不少关于服装店经营的文章,值得你去看看 服装小店的经营状况如何,跟商品的定位和进货的眼光很有关系。要做好一家服装店,除了要有良好的销售方法外,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懂”进货。 这个“懂”字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不仅要知道进货的地点、各批发市场的价格水平和面对的客户群,还要了解小店针对的客户群的喜好、身材特点,更重要的是要会淘货,要练就一双选货的火眼金睛。这种历练需要时间和经验的不断积累,要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至少要3年左右的时间。 服装进货要适销、适量,简称“双适”,是经商者必须把握的关键一条。经营服装,既要适销,又要适量,但两者很难掌握“准”。很多初次开店的投资者因为眼光不准,都在第一次进货时吃过大亏,有人甚至笑称:开服装店的第一批货都会积压,所以最好第一批少进一些货。 服装店的经营者在进货时会面临各种困惑,诸如是该选自己喜好的款式,坚持自己的品味,还是应该选择更潮流化的商品?是听从批发商某个款式好卖的建议,还是只挑选自己中意的花色?是在附近的批发市场进货,还是到外地似乎更有名的市场上批发?这些问题,从开业之初便时刻考验着店铺的投资者们,他们仿佛钻进了一个很大的迷宫,每个出口似乎都有希望,而每个出口又好像前途渺茫。 练就选货的火眼金睛 在进货的历练中,顺德的许保英堪称个中高手。她的小店开在大良高坎路一条小的商业街上,5年来,这家位置并不算好的服装店,每个月都能为她带来近万元的收入,如今她已经是3家服装店的所有者,服装销售事业可谓是蒸蒸日上。 现在,许保英把服装店的经营大权都移交给了妹妹,妹妹接手管理已经有两年多时间了,而且顾客都很喜欢让妹妹帮忙挑衣服,但许保英还是不能完全将服装店交出去,原因就是在进货上,妹妹的眼光还需要磨练。 古人讲十年磨一剑,宝剑出鞘必然撼动天地,而许保英则可以说是5年练一眼,慧眼一亮便能看准热卖新款。许保英经营的是散货店,店里的衣服、鞋子、皮包都是她从批发市场上一手淘回来的,她说衣服“淘”对了,生意就好,否则跟顾客关系再熟,也不可能把衣服卖出去。说到进货的难度,许保英则练出了选货“快、准、狠”的本事,只有这样,才能挑到合适的货品,并将进货成本降到最低。 由于生意兴旺,许保英每周要进3次货,每次都是天刚亮6点左右就要从顺德坐车到东莞虎门,8点钟左右到达虎门后,一下车就要冲到批发商店里,经常要在短短的4个小时里从数家店铺里淘够一两万元的货品,然后再搭乘12点的长途直达车返回顺德。 许保英说,她所以能准确进货,主要做到了三点: 一是掌握当地市场行情:出现了哪些新品种?销售趋势如何?社会存量多少?价格涨势如何?购买力状况如何?大体上心中有数。 二是编制要货计划,当然在进货过程中也可应变修改。 三是在进货时,首先到市场上转一转,比较一下各个市场和批发商的价格,因为服装批发“窜货”的情况非常多,常常一个市场里20元的商品,在另外一个市场15元就可以拿到,因此必须进行比较,然后再着手落实进货。 很多人对服装经营有一个认识,就是只拿新款,旧款即使好卖也不会再补货,以使店铺新品不断流动。但许保英却并不这样做。她从来不会因为某个款式是热销的旧款而不再进货,反而会抓住市场需求迅速补充货源,并且持续销售到势头减弱或者此款销完为止。因为热销款式一旦赢得市场认可,销售额便会屡创新高,这比试销其他款式容易得多,而且能够带来更大的利润。 这样的商品对消费者还是有吸引力的,很多服装店和批发商在销售时都会贯之以“正单”、“跟单”、“原单”等不同的说法,初入行的投资者如果真相信了批发商的这些说法,就未免过于天真了。现在很多服装批发商都会销售市场上热门品牌的当季新款,批发价也比同类内销产品高得多,利润空间也很大,一件15元从外贸厂里批来的毛衣,自己订上一个名牌的标签就能卖25元甚至更高。因此服装经营者在进货时一定要擦亮眼睛,注意观察服装的细节,防止进到质次价高的伪“外贸服装”。 由于练就了如此高深的选货本领,许保英不用像其他人一样在虎门住宿,不仅降低了进货成本,而且店铺的新货流转率也更高,更能吸引客户持续选购。这样,她店铺里服装的款式翻新之快已经让其他店铺难以望其项背,甚至连跟风模仿都来不及。这种选货的技巧跟许保英较高的服装审美水平有关,更重要的是善于搜集服装流行信息。她搜集的方法主要是听、看、访、查。 各地主要服装批发市场一览 广州:广州是华南服装中心,批发市场在火车站旁边的站前路、站西路上,主要有白马大厦、黑马大厦、步步高批发市场、流花批发市场、国宏大厦、十三行、新大地批发市场、康乐牛仔城等。白马、红棉、天马等大厦的写字楼是以品牌为主,流花、站西则是中档产品的首选
⑵ 求解这是什么牌子的鞋啊 DG的字母叠在一起的
这是一双DCSHOECOUSA(简称DC)的牌子的鞋子。
DC找来著名乐队Blink182的鼓手Travis Barker单独为其设计了一双DC的合作鞋款。
Travis Barker有其自己的商店,名为Famous Stars & Straps,并且商店的Logo以变相英文字母F加上一颗星星表示,生动的解释了Famous Stars,这也是此双鞋鞋侧上的Logo来源。
商标如下图所示:
(2)扬中dg女装批发市场扩展阅读:
鞋子保养技巧:
1、平时穿着
请不要连续穿同一双鞋子超过三天。长时间的穿着容易让大部分的皮鞋变形,就像橡皮筋一直拉伸挤压久了,不能恢复弹性一样,一旦过了某个临界点,你的爱鞋就无法恢复如初了。况且,连续穿不仅容易变形,还容易滋生细菌。
随身备一些无酒精湿巾,鞋子不小心脏了,马上擦拭干净,隔越久越不容易清洁。
2、内里清洁
运动鞋的话尽量避免水洗鞋垫。如有异味,可把鞋垫取出及放置於空气流通处风干,或使用鞋类除臭剂去除异味。如情况恶劣,可将鞋垫於水龙头下冲洗及用软毛刷轻力拭擦,请勿使用任何清洁剂,否则面层布料可能会脱落。
3、清洁鞋底
使用白牙膏擦鞋底,鞋底将白净如新。挤一点牙膏到旧牙刷上,将它刷在橡胶脏脏的底部,确实刷干净。你可以等上几分钟,等牙膏渗入鞋面的织布构造里,再用湿毛巾拭去牙膏。
4、表面清洁
鞋子的材质各种各样,不同材料的鞋子,有不同的清洁方式,只有清洁方式用对了,鞋子才能不坏、不硬、不旧。
⑶ 虎门大莹女装批发城怎么样
使用面积1万多平方米,位于中国重要的服装生产和批发基地虎门镇最为繁华的商业黄金地段--港口路,右靠虎门中巴站,左与世界闻名的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主会场黄河时装城一脉相连。商场内配...
有智能化中央空调、9部手扶电梯、安全监控系统、消防系统等现代化设施;附设商务中心、快速托运站、大型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商场内400多间商家全部采用“店中店”的经营模式,是虎门镇高起点、精装修、规范管理的大型中高档时装批发商场。
更多关于虎门大莹女装批发城的信息请访问http://newhouse.dg.soufun.com/house/2819781418.htm
⑷ 东莞石龙西湖服装批发市场怎么样
鸿箭·金口服装批发城(中高档)
位于东莞市石龙镇西湖区莞龙路与西湖路交汇处,紧邻石龙汽车客运中心站,距离规划轻轨R2线石龙站、火车站约300米,交通极为便利。占地6000余平米,总建筑面积约12300平米,共4层,总铺位约600个。开发商东莞市金口投资有限公司立志将其打造成“石龙潮流服装批发第一城”,卖场统一采用高档装修,配置中央空调,以百货公司的装修标准对外立面及内部设施进行改造装修,聘请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24小时全程物业管理,全力将其打造成石龙首家集中物业管理、统一经营的服装批发市场,让经营商家与购物者以逛商场的感受做批发生意,引领服装批发市场的发展方向。鸿箭·金口服装批发城现正隆重招商,预计2006年12月底工程竣工,2007年1月20日交铺,2007年3月1日正式开业。
⑸ dg是什么品牌标志
dg是杜嘉班纳(Dolce & Gabbana)公司创立于1985年,总部位于意大利米兰,成为在奢侈品领域中最主要的国际集团之一。
两位奠基人Domenico Dolce和Stefano Gabbana一直以来都是公司的两个品牌——Dolce & Gabbana 和 D&G Dolce & Gabbana的创造和设计源泉,也是以平衡发展和致力于核心业务为特征的成长策略的最初倡导人。
(5)扬中dg女装批发市场扩展阅读
杜嘉班纳 (DOLCE&GABBANA) 首次在时装界脱颖而出是1985年在米兰时装秀上展示他们的以三种名称命名的新概念产品系列。杜嘉班纳 (DOLCE&GABBANA) 的服装一直都以天主教妇女身上的黑色作为最主要的用色,南欧宗教色彩也转移为图案的表现上。
除了南意大利西西里岛的创作灵感,强调性感的曲线,像是内衣式的背心剪裁搭配西装,是杜嘉班纳 (DOLCE&GABBANA) 最典型的服装造型。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品牌档案:杜嘉班纳 (DOLCE&GABBANA)
⑹ 东莞有哪些全国之最
东莞之最(发展的成就)
工业之最
[全球最大的电脑设备生产基础]
全市有2800多家企业从事电脑资讯产业,能配齐一台整机电脑95%以上的零配件。
[世界电脑机箱的最大产区]
清溪镇生产电脑机箱1500万台,占全球份额的30%,居世界各产区之首。
电脑设备生产基地
[8种电脑资讯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石碣镇生产电源供应器(年产量6960万台)、电脑键盘(年产量1800万台)、碎纸机(年产量229万台)、变压器(年产量3.89亿个)、轴向引线瓷质电容器(年产量80亿个)、圆柱型电阻器(年产量100亿个)、压敏变阻器(年产量20亿个)、多层片状电感器(年产量40亿个)。
[全国最大的外资家具制作基地]
大岭山镇外资企业家具出口总值达12亿美元,约占全国外资企业家具出口总值的五分之一。
[全国唯一能生产偏光片企业]
广东福地日合偏光器件有限公司是全国唯一能生产偏光器件的企业。
[全国最大的敷铜板专业生产厂]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年产能力和产量约占中国大陆敷铜板总量的四分之一.
生益敷铜板
毛纺织厂 [全省最大的毛织生产基地和毛织市场]
大朗镇年产毛衣近亿件套,销往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出口欧美、俄罗斯、日本、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地区.
[亚洲发泡胶产量最大的企业]
2000年东莞华通发泡胶有限公司的发泡胶产量9000吨,居亚洲首位。
[世界生产、出口保险粉最多的企业]
2000年中成化工有限公司保险粉总生产能力达19万吨,占世界的40%,是世界规模最大、出口最多的企业。
[全国首家对外来料加工企业]
1978年9月15日全国首家对外来料加工企业――东莞太平手袋厂投产。该厂第一年就获得加工费100万元,为国家赚取外汇60多万港元。在东莞乃至全国改革开放过程中,曾起过积极的示范推动作用。
农业之最
[全国最大的孢子粉生产企业]
东莞宏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于1996年成立,其生产的微生物制剂――孢子粉,年设计生产能力达1000吨,是全国最大的孢子粉生产企业。
原糖万吨仓 [全国最大的原糖加工基地]
东糖集团公司从2000年起调整结构,从甘蔗制糖转向加工原糖,一举由国内最老的机制糖厂之一成为国内最大的原糖加工基地,2001年生产量达40多万吨,居全国第一。
[国内最大的酵母抽提物生产基地]
东莞市东糖实业集团公司属下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广东一品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1994年开始开发国家级重点新产品――酵母抽提物。从1997年底起,年生产能力达4000吨,目前是国内最大酵母抽提物生产基地。
东糖酵母厂
[全国交易量最大的蔬菜集散地]
2000年虎门富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日蔬菜成交量突破4000吨,是全国交易量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北菜南送”的最大中转站。
[全国最大的个体荔枝生产大户]
至2000年止,大朗镇的叶钦海通过自办、合办形式建成荔枝科普基地13公顷,生产基地1066公顷,分布在东莞、广州、惠州、琼山,成为全国最大的荔枝生产大户。
[华南地区最大的粮食批发市场]
1996-2000年樟木头镇投资10多亿元兴建大型农贸市场10个,并建成占地面积10万多平方米的铁路货场,形成华南地区最大的粮食批发市场,亦是全省30个重点批发市场之一。
[番鸭苗产量居全省第一]
2000年道滘镇产番鸭苗1144万只,销往广西、浙江和省内各地,成为全省之最。
[全省最大规模的中华鳖养殖基地]
位于虎门镇的广东绿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于1987年7月建成中华鳖良种场,养殖面积2100亩,2000年产鳖苗350万只,商品鳖400吨,专用鳖饲料2000吨,为全省最大规模的中华鳖养殖基地。
虎门富民服装商场 第三产业之最
[全国第一个镇级主办的国际性服装交易会]
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每届成交额均超10亿元,为虎门镇争得"中国服装名城".
[全国最大的医药连锁店]
东莞市国药药业连锁公司发展成全国最大的医药连锁店,属下31家医疗经营企业拥有的网点超过400个,遍布各镇区的主要街道、村、工业区、集贸市场。
[全国最多五星级酒店的地积市]
东莞市的五星级酒店有6家,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全国首批“购物放心一条街”]
2001年3月21日,城区西正路——市桥路获全国首批“购物放心一条街”称号,这是全省5个单位之一。
基建之最
[全国跨度最大的钢箱梁悬索公路桥]
虎门大桥于全长15.76公里,主跨达888米,单跨达270米.
[全国公路密度最大的地级市]
2000年底,东莞市公路通车里程2519公里,每百平方公里拥有等级公路98.6公里
[全国最早由地级市政府投资兴建的高速公路]
莞深高速公路于1997年3月8日动工,至2000年9月28日全线竣工通车,全长41公里,总投资17.4亿元,是全国第一条由地级市自行规划、自筹资金、自行建设的高速公路。
[全国最大、最繁忙的二线车辆检查场]
东莞市凤岗口岸新的港澳货运车辆检查场,最高峰日车次为3984车次,日平均车次达2443车次,是全国最繁忙的二线车检场。
[华南地区最大的内陆港口]
新沙港位于麻涌镇,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内陆港口,可停泊3.5万吨级轮船,的泊位10个。
[全国南方规模最大的新沙港粮库]
2001年10月30日位于麻涌镇的新沙港国家储备粮库工程项目通过国家验收,这是全国储备粮库建设重点项目,总投资3.5亿元。建成后的新沙港粮库总仓容达3.6万吨,年中转能力150万吨,成为全国南方规模最大的新型现代化港口粮库。
[全国最早实行以桥养桥的地方公路桥梁]
高埗大桥于1981年动工兴建,1984年1月竣工通车,总投资220万元,全长169米,为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实行“集资建桥,收费通车”,这是全国最早实行以桥养桥的地方公路桥梁。
[全国首家村级污水处理厂]
凤岗雁田污水处理厂于1997年建成投入使用,整个工程造价为5624万元人民币,日处理生活废水、工业污水3万立方米,是我国第一座村级“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
[广九线及全省第一个兼具客货运动功能的铁路口岸]
1994年10月28日东莞市开通铁路客运口岸,1997年1月开通货运口岸。东莞铁路口岸是广九线及全省第一个兼具客货运功能的铁路口岸,东莞铁路口岸所在地――常平镇,亦成为全国唯一有两个大型客运站和铁路口岸的镇区。
[全省最早由镇级自筹投资兴建的水质净化厂]
塘厦水质净化厂于1996年初正式投入生产,投资3000多万元。是全省最早由镇级自筹投资兴建的水质净化厂。
外贸之最
[全国外贸出口总额最多的地级市]
1996-2001年东莞市外贸出口总额849.18亿美元,连续六年居深圳、上海之后,在全国排名第三,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一。
[全国最大的一宗电子商务交易]
2000年10月13日第二届中国东莞电博会上,伟易达公司和美国AAT公司通过电子网络交易成功,交易额1500万美元,为全国最大的一宗电子商务交易。
社会发展之最
[全国最大的台商协会]
东莞市台商协会于1993年10月29日成立,2000年有团体会员2833家,是全国最大的台商协会。
[全国第一个举办国家级比赛的民营体育场]
2001年9月21~28日,九运会飞碟射击比赛在厚街国际飞碟射击俱乐部举行,这是全国首次将国家级比赛安排在民营体育场举办。该射击场占地2.5万平方米。所在赛区亦被评为九运会“优秀赛区”。
[全国乡镇首屈一指的公共图书馆]
2001年建成的长安图书馆是长安镇投资近亿元建造的现代化图书馆,占地面积1.7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计划藏书40万册,已有藏书2万种5万多册,报刊杂志1000多种,是全国乡镇一级规模最大、设施最好、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现代化公共图书馆。
[全国参赛人数最多、奖金最高的服装设计大赛]
2000年11月,第五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举办“虎门杯”国际青年女装设计大赛,参赛选手有1100名,其中外国选手300多名,是国内同类大赛中人数最多、奖金最高的大赛。
[全省第一部乡镇环境保护规划]
1995年长安镇政府专门拨款17万元,委托国家环保局华南环科所编制了《长安镇环境规划》,这是全省第一部环境保护规划。
[全省第一个国家级农村儿童文化公园示范点]
大朗儿童文化公园于1997年建成,是广东省和东莞市落实国家“蒲公英计划”的重点项目,是广东省兴建国家级农村儿童文化公园的第一个示范点。
[全省首个镇区法律援助机构]
2000年11月29日,东莞市法律援助中心樟木头办事处成立,这是广东省首个镇区法律援助机构。
信息化建设之最
[世界首个免下载的中文域名注册系统]
2000年广东福地巨龙科技有限公司在第二届中国东莞国际电脑资讯产品博览会上推出世界首个免下载的中文域名注册系统――“网络中文交互系统”
[全国最早建成城乡数字程控电话交换网]
1987年建成全国第一个城乡数字程控电话交换网,当年长途电话可直拔国内250多个大中城市和海外150多个国家、地区。
[电信业务收入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2000年东莞市电信业务收入3634亿元,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在全国率先实现平函分检一次到段]
2000年东莞市信函自动分拣系统投入使用,在全国率先实行平函分检一次到段。
[全国第一个拥有程控电话交换机突破一百万的地级市]
2000年东莞市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程控电话交换机容量突破一百万门的地级市。
[全国最早开展互联网业务的地级市]
东莞市于1996年3月开展国际互联网络业务,是全国最早开展该业务的地级市。
[全国第一个拥有移动电话用户超过百万的地级市]
截止2000年12月21日,东莞市拥有移动电话用户突破一百万,是全国第一个移动用户百万的地级市。
城镇之最
[全国房地产楼盘最多、外销最好的镇区]
樟木头镇从1992年以来引进外资70多亿港元,投入资金60多亿元,建成低层楼宇1068幢,高层楼宇240幢(含11层以上),房地产有建筑面积750多万平方米,在香港推出花园楼盘80多个,销售商品房(含铺位)35000多套,向国家贡献税金35500万元,是一级房地产中楼盘最多的镇,亦是全国商品房外销业绩最好的镇。
[“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十强乡镇”最多的城市]
国家农业部、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据2000年的统计,评出“全国乡镇出口创汇十强乡镇”,其中东莞市占据4席:长安镇、清溪镇、虎门镇、厚街镇,且长安镇雄据榜首。在“本国出口创汇二十强乡镇企业”中,长安镇的东莞福安纺织印染公司名列第二;在500家“全国出口创汇先进乡镇企业”中,东莞市占据11个席位。
[财政收入居全国之首的镇区]
1996-2000年虎门镇财政收入连续五年居全国镇区之首,2000年达17.38亿元。
[中国出口创汇第一镇]
长安镇1998年跻身于“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五强镇”之首,2000年再次荣登“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十强乡镇”榜首,被称为中国出口创汇第一镇。
[全国乡镇第一间五星级酒店]
2000年在樟木头镇建成的三正半山酒店是全国乡镇第一间五星级酒店
[全国文化广场密度第一的镇区]
在6平方公里的樟木头镇有镇、村二级文化广场16个,近50万平方米,密度居全国镇区之首。
[全国唯一荣获“全国创建文明的村镇工作先进市”的地级市”]
1999年9月,东莞市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全国创建文明的村镇工作先进市”,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
[全国首创“城镇论坛”]
石龙镇从1998年3月起开办全国首个“城镇论坛”,广开群众监督言路。基本上在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于镇中山公园举行,由镇主管领导主持,群众自由参加,按预先选定的主题展开面对面的直接对话,对群众关心的城市管理、交通管理、社会治安、医疗服务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群众参加踊跃,少则1000人,多则2000人,反应热烈。
科教文体之最
[新中国首个体育世界纪录]
1956年6月,莞籍运动员陈镜开在上海举行的中苏举重友谊赛上打破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这是新中国首个体育世界纪录。
[全国第一个“游泳之乡”]
1958年,东莞被誉为全国第一个“游泳之乡”。
石龙举重训练
[中国第一枚亚运会游泳金牌]
1982年11月,东莞运动员叶润成在第九届亚运会100米蛙泳项目上为我国夺得第一枚亚运会游泳金牌。
[全国第一座镇区现代化体育馆]
1986年6月全国第一座镇区兴建的现代化体育馆――常平体育馆落成。
[全国第一家由单项协会与地方政府合作的俱乐部]
1993年5月10日成立的中国举重俱乐部石龙训练基地是中国第一家由全国单项协会与地方政府合作的俱乐部。
[国内最早成立的篮球俱乐部]
宏远篮球俱乐部成立于1993年底,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篮球俱乐部,亨有“华南虎”称誉的宏远男篮,也是活跃在中国篮坛的一支劲旅,夺得1998年全国“篮协杯”冠军。
[全国目前唯一一家拥有两个甲级俱乐部的企业]
广东宏远集团公司拥有两个甲级俱乐部――广东宏远男篮俱乐部和广东宏远足球俱乐部。
[全国第一个“龙舟之乡”]
2000年1月,中国龙舟协会授予沙田镇全国第一个“龙舟之乡”称号,表彰沙田镇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龙舟赛,屡创佳绩。
[中国大陆第一所台商子弟学校]
1999年11月东莞市中堂镇潢涌村兴建东莞台商子弟学校,2000年9月2日隆重开学。从小学六年到初中,实行与台湾课程同步教学;教材基本沿用台湾全日制教学版本,教师七成来自台湾,与台湾教育体制接轨。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所台商子弟学校。
[全国第一个青少年素质培训基地]
位于篁村区的广东省青少年素质训练(东莞)基地成立于1997年6月,由省青联和市青联主办,是面向国内及港澳台、海外华侨的广辐射的教育基地,是全国第一个青少年素质培训基地。
[全省第一个民办教育实验基地]
东莞市群英学校位于中堂镇,建于1995年,总投资近2亿元,占地13.5公顷,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开设从幼儿园到高中三年级的课程,这是省第一个民办教育实验基地。
中塘群英学校
[全省唯一连续三次获“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称号的城市]
东莞市于1995年、1997年、1999年连续三次获“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称号,是目前全省唯一连续三次获此殊荣的城市。
社会医疗与保险之最
[全省第一所创伤急救中心]
位于广深高速公路和107国道旁的虎门创伤急救中心,创办于1989年5月,是全省第一所创伤急救中心,在事故高发的交通要道,十几年如一日24小时待命,接到呼救3分钟即能奔赴现场实施院前抢救,至2000年每年抢救危重伤病员300多人,抢救成功率达90%以上,被省交通厅誉为“广深线上的救命中心”。
[全省唯一获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的地级市妇幼保健院]
2000年东莞市妇幼保健院荣获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成为目前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妇幼保健院。
[全省第一家中外合资综合医院]
东华医院于1993年12月成立,1996年5月被国务院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评定为广东省第一家中外合资综合医院。
[全省面积最大的镇级医院]
塘厦人民医院于1998年建成,由塘厦镇政府投资1亿多,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在目前全省镇级医院中,占地面积最大,建筑面积最大,首家设有中医住院部、治疗康复中心的三等甲级综合性医院。
[全国首个全面建立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地级市]
2000年12月25日,东莞市16.2万农村老人喜领首笔养老金,此举标志着东莞市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宣告成立,东莞市成为全国首个建立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地级市。改革开放20年,东莞农村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为解决无田可耕的农民养老问题,市委、市政府从财政拨款10亿元,作为农民养老保险的基础资金。保险费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参保对象为满20周岁以上的农民,当年全市参保人口58万多人。推行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为东莞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