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户外运动的基本装备要什么
参加各种户外活动就像战士不能没有武器装备一样,户外运动冒险者的装备是不能缺少的。精良的户外装备可以保证安全,能提高活动延伸极限。
1、登山鞋:
恶劣而艰险的环境往往意味着难得的体验和迷人的景色以及让人津津乐道的经历。而在泥泞的山路上,在布满碎石的旷野中,在终年积雪的山地,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标志就是背包族和大自然最亲近的工具之一户外登山鞋。
户外登山鞋主要分三大类: 由专业到休闲可分为Pro-Mountain Boot、Mountain Shoe和Trekking Shoe三大类。
购买登山鞋时要选择比平常穿的鞋大一个号或半个号,脚后跟内要有可伸进一个手指头位置为准。购买时要确认脚后跟与鞋是不是紧贴,登山鞋与鞋底合不合适,舒服与否,踢到前面和后跟时不能有疼痛感。鞋底:因使用了意大利的VIBRAM鞋底摩擦力与耐磨性优秀。防水性是现代登山鞋的首选功能,最好是选用带GORE-TEX材料的登山鞋,主要是带GORE-TEX材料可以防水而且透气性好,在大量剧烈户外活动中鞋的透气是很重要的。如果买的到,可以买CoolMax面料做的内衬。 CoolMax是一种polyester, 是杜帮公司的专利产品。即轻便又舒适作为徒步登山是最适合的产品。登岩石比较多的山时,穿用攀岩鞋底制成的Edge,Blue Mountain等登山鞋就安枕无忧了。
供参考:所需费用(400元-1500元)
2、户外服装:
适合于野外活动的功能性户外服装占主流。按照设计分别有专业登山用,一般平常outdoor用,休闲用等其它种类,可按本人的需要选择衣着的目的:
在于三原则:保暖(外层)、保护(中层)、舒适(里层)。
原则上,登山衣着应富机动性与调节性。
高山的气温低于平地的气温,每上升一千公尺气温降低6(C(气温垂直递减率=6(C/Km)。
但在山上所测得的气温并不等于人体所感受到的温度(体感温度)。若有风,流动的空气能不断把热量由体表移走,此种「风寒效应」使体感温度在有风时较实际气温来得低。一个简易计算公式:体感温度 = 气温 - 4 * (每秒风速(m/sec))^1/2 )。
原则一:保暖(外层)
在海拨比较高的山上白天的气温比较高,但到了晚上气温会急剧下降,所以保暧性服装是四季必备的产品。这时你如果准备了GORE-TEX服装就完全可以安心了,因为具有防水、防风、透气、保持体温的功能性服装。应以方便活动、容易穿脱为原则。
原则二:保暖(中层)
中间层服装主要提供保暖功能,选择中间层服装时应注意调节性与方便性,可选择羊毛、羽毛和Pile类制品。
原则三:舒适(里层)
内衣最好准备有透气功能的Coolmax面料内衣。因为人在运动或做其他活动时,人体常常会产生汗水与湿气,天冷时汗水令你感到寒冷不适;高温时,汗水更使人闷热难受。杜邦高科技纤维CoolMax是通过四管道纤维能迅速将汗水及湿气导离皮肤表面,并向四面八方分散,让汗水挥发更快,时刻保持皮肤干爽舒适。于是人体流汗,皮肤表面与服装都不留汗。持久舒爽透气,冬暖夏凉,倍感轻松。要准备一些备份的内衣及T恤衫,纤维夹克等保温内衣,选择时注意贴身应适切而勿过紧。
其它:
一般登山时选择Unic裤子就可以。能迅速将汗水及湿气导离皮肤表面的Coolmax弹力裤,坚固性与防湿性强的Schoeller弹力裤,耐磨性好易干的Supplex Unic裤都是功能性产品。攀岩或活动量大的野外活动时选择伸缩性强的Climbing裤或Zury弹力裤等最好。
马甲虽然不是必备物品,但马甲有口袋多的优点,小物品多时可有效的使用。
手套:也是三层穿法,最里层用PP手套,中间层用毛料或Pile手套,外层则为防水的手套。
袜子:内层最好穿一双PP内袜,勿使用棉袜。棉袜易吸汗,潮湿后增加与足部的摩擦,容易造成摩擦部位起水泡。中层以毛袜或毛料与聚合纤维混纺的袜子较佳,具有保暖及保护足部的功能。
供参考:所需费用(1500元-3500元)
3、背包:
在欧洲、亚洲地区,背包大小容量多以所能容纳的容积公升数(liter)为计算单位
背包按容量可分为20-40L的小型背包,40-60L的中型背包,60L以上的大型背包。
20-40L的小型背包适合一日出游,一般郊山健行。
40-60L的中型背包适合露宿一晚时用,一般多用途背包、多用于攀岩、溯溪、郊山或周末隔宿露营。
60L以上的大型背包适合露宿2晚以上需用帐篷时使用,广用型大背包、用于中级山、高山纵走。
也可以按自己携带行李的量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背包。
专门为专业登山人士而特殊设计的此背包考虑到大型背包的缺点之一的脖子部位的活动不方便,研制成可自由的活动脖子,而且把行李的苛重最大的分散适合于长途登山。
供参考:所需费用(150元-800元)
当你已参加过数次户外活动腐败后,以不是新人的时候建议你可以再按需要装备其它伴侣!
如:帐篷、睡袋、睡垫、炉具、头灯、手电筒、GPS、军刀、对讲机等等。
在不久的将来你很可能成为“露营者”、“攀登者”、“登山家”“探险家”等!
66°North
冰岛品牌,未进入中国市场,也不常见。整体设计风格比较保守,除了少量采用Neo Shell的外套以外,其它的产品上使用的防水透气面料特征不详。
Aigle
旗下大部分服装和鞋履都具有典型的欧洲城市休闲风格,与普通品牌的服装并无二致,唯有部分采用GTX材料的产品可以与户外沾边。在天猫上有官方旗舰店,但似乎中欧产品线不完全相同,个人反倒更偏爱它的中国线,尤其是GTX面料的薄风衣,欧洲根本买不到。
Arc'teryx
始祖鸟有个专属产品线Veilance,旗下产品并不多,具有极简的设计感,做工十分精良,个人认为比较适合身材修长的人,价格比肩奢侈品牌。始祖鸟另有一个24系列,风格回归正常的城市设计,价格也不那么离谱。这两个产品线在中国都能买到。
Lafuma
在欧洲市场有Urban Travel系列,但在欧洲以外很难买到。
Levi's
旗下有Commuter骑行系列,为自行车骑行者设计,采用Schoeller Nanosphere面料,具有防泼水功能。
L.L.Bean
美式风格,整体设计比较保守,部分服装可以看出猎装风格。优势是裤子和衬衫的尺码极细,但需注意的是其国际官网上的价格不含税,不过即使加上税价格仍令人心动,只是物流较慢且要价高,在中国有实体店,淘宝上货源也比较多。
Manastash
日本品牌,完全偏向城市休闲化的设计,有不少街头风格的色彩搭配,但在中国很难买到。
Mont-bell
未进入中国市场,但在本土市场日本的产品线很全,甚至还出西装外套。尺码对小个头的男士很友好。淘宝上能买到一些产品。
Nanamica
日本品牌,设计非常素雅,有不少采用GTX面料的外套,但在中国不易买到,淘宝代购也不便宜。
Norrøna
旗下有Urban Lifestyle的服装分类,但产品很少,在中国基本也买不到。
Northland
这个牌子在欧洲算是不太入流的小众户外品牌,近年已放弃专业户外路线,正式转型为户外休闲跨界的服装品牌。在中国采用贴牌的模式,与欧洲的产品线完全不同。
Patagonia
旗下有城市设计的服装,典型的美式风格,剪裁合体,做工精良,被戏称为Patagucci(不过最近还真出现了Patagucci商标的经典款服装,算是跟The South Face一样的戏谑吧)。外套的防水透气面料多采用自家的H2No,经本人长途旅行实测防雨效果值得信赖。在天猫上有官方旗舰店。这个品牌的Social Marketing在西方很有名,答主所在的商学院有拿来当案例。
Peak Performance
官网上的服装分为Active Wear和Causual Wear两个系列。只接触过后者,设计质量非常高,个人尤其喜欢它的正装和休闲衬衫,但价格不便宜,与Lacoste、Polo Raphael Lauren齐平,比始祖鸟还高一头。并未官方进入中国市场,城市风格的服装在淘宝上更难买。
Penfield
户外与休闲跨界风格,没有使用大牌面料。似乎未有官方进入中国市场。
Rab
旗下有城市休闲风格的服装,包括牛仔裤。并未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Salewa
旗下有Alpine Life系列的城市风格服装,但产品较少,也难以在中国买到。
Schöffel
设计风格比较老气,但广泛采用GTX面料,个人认为比较适合中老年人。未进入中国市场。
The North Face
在日本市场有子线Purple Label,在韩国有子线White Label,设计都很好看,但我人在欧洲买不到,也未进入中国市场,因此不详做介绍。
Uber
并非Call车软件那个Uber,而是一个服装品牌。专做正式商务风格的大衣和外套,可以直接套在正装外面当雨衣。面料的防水透气指数很高,价格也不菲。遗憾的是在中国似乎买不到。
除以上品牌以外,军警战术服装品牌、猎装品牌和自行车骑行服装品牌也有很多采用城市休闲设计和功能面料的产品,但本人不熟悉这些领域,就没有仔细查找。
这个市场在欧美日韩越来越大,不少户外服装品牌都纷纷开辟休闲产品线,但一来很多品牌并未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即使通过代理商进入也较少引进休闲产品线,淘宝户外倒爷对这类服装也兴趣不大,二来中国品牌似乎在市场脚步上又掉队了,奥索卡、凯乐石等国产大牌似乎都无意拓展这个市场,只有极少数品牌在默默耕耘。鞋履方面,基本上从正装皮鞋、轻便单鞋到慢跑鞋、沙漠靴,各种类型的鞋子都能找到采用GTX衬里的产品,只是在中国市场上实在非主流,价格也较高。
③ 这是什么衣服,什么材质
如果我没看错,应该是双层冲锋衣里面那层,属于户外“抓绒”上衣!
抓绒也叫梳绒,是用铁制梳绒耙子从羊身上将羊绒顺利梳下。这是词典上的释义,显然这和我们今天要谈的不是一回事。抓绒简单得说是将超细化学纤维制成毛纱,织制成织物,金属丝刷拉绒,表面再经机器进行剪绒后制成的功能性面料。
一、目前市场常见抓绒的种类与功效的个人感受
由于抓绒的组绒方式不同,所使用的材料不同,因此抓绒的种类异常丰富,要归纳还真不是容易的事。为了便于选择使用,这里就按照功能的不同予以分类。户外所 使用的抓绒大致可以实现以下几方面的功能:保暖、防风、轻量、快干、耐磨、延展、易压缩、易打理、抗静电、防泼水等,常见户外所使用的抓绒多数实现其中的 一种或多种功能,因此如果细分的还是很多,这里就按照主要功能简化分为两类,一是保暖;二是防风。实际上抓绒往往是多功能的组合,只是为了便于选择时参 考,粗略的分类。
以下的言论仅为个人观点,无科学的测量数据,仅供参考。由于此文为本人无事闲聊,想那说那,可能并不全面,描述次序也无先后之别。也正因为是闲聊之作,遗漏和错误在所难免,欢迎共同探讨。
不管何种材料的抓绒,厚度仍然是决定保暖性能的主要依据,此外冷暖感受还是一个因人而异的事,不能一概而论。这里所谈到的压缩性,也只是抓绒材料之间的相对比较。
1、保暖抓绒
这类抓绒多数为单一材料采用编织或粘合的方法加工而成抓绒。目前材料多数为涤纶,我想主要是因为这种材料有快干的特性吧。早期采用过羊毛,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逐渐被化纤材料代替,近期好像又有回朝的趋势。
实际上这类抓绒非常多,一般休闲类也有,户外面料中更是不计其数,花样繁多,既有专业面料厂家的,也有各大户外品牌自有的,选择起来还真的比较麻烦。以下所涉及的面料只是我接触过的,我没有见过的还很多,有空大家补充。
1)、DecathlonCreationNovadry2。迪卡隆的Novadry2基本上用在其品牌的大部分抓绒服装、帽子、手套上,面料的厚、薄 不一,这个Novadry2我还没搞清楚是作为一个技术,还是抓绒的型号。其中190g/m2摇粒绒所做的套头衫仅49,说是穿在内衣外,我常常直接贴身 穿,没有什么不适,其保暖性能赶上两件羊毛衫,而且轻巧,有点类似POLARTECCLASSICS100,所以从此我再也没有穿过羊毛衫,不足就是无弹 性,当配合的外衣不当时有点静电。其他还有一些比较厚的,也有号称防风的,我估计是通过密植绒来实现的类似POLARTECWindPro的性能,但是个 人感觉压缩性能不行,所以没有尝试。
2)、MarmotDriClime。在marmot的产品目录中,它被归于防风抓绒类的, 但是其防风性能是依靠与其配合的外层尼龙面料实现的,故我将其独立出来,在marmot的产品中使用较为普遍,那件著名的 DriClimeWindShirtJacket就不说了,与其相同面料的还有裤子,marmot的一些两层冲锋衣、手套、羽绒服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可 以说,
marmot对其有相当的自信。这个抓绒非常轻薄,绒毛并非常细小,几乎看不出,压缩性也很高,保暖类似POLARTECCLASSICS100,但厚度要小很多,大约只有一半吧。不足之处是只能贴内衣外穿,如果里面是毛面抓绒,穿脱不是很顺滑。
题外话:这个DriClimeWindShirtJacket曾经出现过国内标价(660元)低于国外标价(100美金)的事情,遗憾的是现在已经提上来了,是不是网上有朋友推荐的结果?
3)、marmotRadiantP-825。8.25oz/m2,这是marmot自主品牌的抓绒,厚度类似 POLARTECCLASSICS200,保暖性能也相当,在marmot的产品中,好像只有一款夹克使用,但是非常有意思的是,国内的标价低于国外的标 价,我拿的对折才335。但与POLARTECCLASSICS200相比,略重,压缩性略差一点,面料的手感柔顺性也有点差距。
4)、Polartec。这个大名鼎鼎,美国MaldenMills公司的拳头产品,提到抓绒不能没有它的存在,个人认为到目前为止,它仍然是最好的抓 绒之一,目前没有一个著名户外服装品牌没有它的身影,可以看出其成功的一面。其产品线齐全,应用广泛。其共同的特点是比一般的抓绒衫轻、软、暖和、快干、 易打理、抗静电、易压缩,而且不易掉绒。
(1)、POLARTECCLASSICS100。主要用于内衣、帽子、手套。厚度相当于羊毛衫,保暖性肯定好于一件羊毛衫,压缩性能较好,一般我都是以它做参考来比较压缩性能,有一定弹性。
(2)、POLARTECCLASSICS200。保暖层的主力产品,广泛运用在中层保暖、帽子、手套甚至是袜子。保暖性以个人的实际使用体会,穿在冲 锋衣内,5度以上很舒服,压缩性能一般,无弹性,经过处理的有一定的防泼水能力,手感柔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厂家的这个面料有所不同,一般名厂的更 好,同材料不同厂家的价格差异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3)、POLARTECCLASSICS300。据说这种抓绒的保暖性能 相当于一件羽绒内胆,一般用于中层保暖层,因为这样的服装用在长时间处于严寒环境的户外运动,并且还有另一种性能更好的替代,所以这个材料的产品不是很 多。我比较怕冷,有一件,保暖的确很好,有一定防泼水能力,但是重、无弹性、压缩性能一般。如果你和我一样怕冷也可以来一件,因为它的确保暖。
(4)、POLARTECTHERMALPRO。唉,这个抓绒是我看到抓绒里面品种最多的,有点头疼。这个系列相对于POLARTEC的其他抓绒,主要 是保暖、压缩性能更好。也因为其保暖性能超群,其运用范围已有超过POLARTECCLASSICS200的趋势,服装、手套、帽子都可以,面料厚度很 多、品种也花样百出,薄的如羊毛衫的厚度,厚的我看过标POLARTECTHERMALPRO300的,选择时需要注意其单位平方米重量,保暖还是离不开 厚度。各厂选用的也大相径庭,价格差异较大。其保暖性以个人的感受来看,mhw的棉猴与POLARTECCLASSICS300相当。
(5)、POLARTECpowerdry。这个是不是该归到抓绒?POLARTEC是作为一种快干材料开发出来的。但是我自己按照个人的理解,还是归 为抓绒来看,因为这种面料里面是一层小田格的细绒,厚度相当于羊毛衫,弹性很好,触肤感舒服,有很好的压缩性能,保暖不如 POLARTECCLASSICS100,快干还没有体会,一般作为内衣,也有作为手套的,但是很少见。冬天的话,我愿意穿这个材料的内衣,因为真的舒 服。
(6)、PolartecPowerStretch。同上面一样,也是一种内衣材料,一面光滑,一面是细小的绒毛,厚度相当 于羊毛衫,可以两面穿分别为更排汗、更保暖。有人说触肤感不好,可能我皮比较糙,我穿的很舒服,这个面料弹性非常好,保暖应该和 POLARTECCLASSICS100相当,其性能介于POLARTECCLASSICS100和POLARTECpowerdry之间。如果配合 mhw的棉猴的话,我穿在0度应该没有问题。
现在有点fb了,越来越喜欢有弹性的面料,如果各位有机会,一定要试试。
5)、TECHNOWARM200。对于关注POLARTEC的朋友来说,这个可能比较陌生,拥有这个面料纯属偶然,是乐飞叶冲锋衣的内胆,在我只知道 抓绒和冲锋衣这个名词的时候买的东西,后来查了一下,TECHNOWARM也是一个比较齐全的系列,只是仅乐飞叶在用,其他品牌没见过,会不会和哥伦比亚 的那个抓绒一样是自有品牌就没有考证过,宣传称等同POLARTECCLASSICS200,实际感受其手感倒是差不多,但是薄了点,因此保暖也有点差 距,压缩好像要好点,穿的不多,未见起球。
6)、PatagoniaSynchilla。Patagonia一个与鸟齐名的户外 品牌,其经营理念让我赞叹不已,用回收的可乐瓶做的抓绒是不是这个,还需要考证一下,这个抓绒好像也是一个系列,厚薄均有,我接触过的是号称如狗熊的那款 有帽的抓绒衣,但是遗憾的是这个面料没有给我留下太好的影响。面料的厚度与POLARTECCLASSICS300有一比,外观为长毛绒,很密,手感不 佳,柔顺不足,保暖未试,因二手的尺码不合,送人的。
2、防风抓绒
由于早先得抓绒不防风,需要与外层配合使用,在一定程 度上限制了抓绒的使用范围。一些厂家通过改良,在保有原有的性能上,使得防风性能得到改善,同时其他综合性能也有较大提高,我简称防风抓绒实际上并不准 确,但由于防风性能的改进是重点,所以姑且这样简单一点,见谅!这类抓绒目前我看到的有两种形式,一是密绒;二是复合。所谓密绒,就是通过提高面料的抓绒 密度,增加面料的防风性能,而复合的形式确复杂很多,基本上为三层三明治结构,通过中间的膜来大幅提高面料的防风性能,由于三层材料的不同,这类面料的变 化可想而知。
一般情况下同等厚度,抓绒材料保暖性能接近的防风抓绒,保暖性能好于保暖抓绒。需要注意的是厚度仍然是决定保暖性能的主要因素,防风抓绒因为有一层膜的存在,保暖性能得到提高。
1)、密绒
(1)、PolartecWindPro
关于这个抓绒的相关说明,网上很多,我就不多罗嗦了,个人感受压缩性能尚可,好于200的抓绒,但不如THERMALPRO,防风性能比一般抓绒稍好,但是我不会用它作为防风衣来穿。绒在外,不宜单独外穿。
(2)、PolartecPowerShield
居然又是Polartec的东西,不过我比较喜欢这个面料,据说能防98%的风,不过没有测试过,这个面料外面光,里面短绒,绒的厚度与 POLARTECCLASSICS100差不多,有弹性和良好的防泼水能力,防风感觉与尼龙类防风材料差不多,没有有膜的好,压缩性能一般。
(3)、POLARTECTHERMALPRO
比较奇怪的是POLARTECTHERMALPRO本身是作为保暖抓绒的,但是我看到Patagonia的圆点夹克的面料却有所不同,故在此提及一下, 这个面料外面是光面,里面是长毛绒,其防风能力比PolartecWindPro好,但是不如PolartecPowerShield,比较适合外穿不宜 起球,压缩能力一般,有防泼水能力,但易湿,保暖与POLARTECCLASSICS200相当。
2)、复合
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类面料的发展最为迅速,功能性也更强,已经突破原有软壳的概念,成为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户外面料。由于复合的方式与材料的不同, 这类面料我已经无法单独介绍,而且手上的这类面料成品所涉及的仅是这类面料中非常小的一部分,故只能在后面成品的介绍中谈谈感受,这类面料的一个共同点就 是防风能力更强,有的几乎接近冲锋衣的,但是压缩能力和面料手感不是太好。
二、一些抓绒服装的感受
由于本人比较怕冷,因此比较热衷于采购抓绒类成品,写这篇文字并非炫耀,只是想以本人实际感受给大家一个参考,也正因为是一个个体的感受,所以也仅能作为参考。也许同样一样东西,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请大家见怪不怪。哈哈。
由于我手上有的都是目前国内市场能买到的东西,网上基本上都能找到相关的介绍,我就不一一罗列技术参数之内的东西,直接谈谈日常生活使用的感受供参考。
1)、PatagoniaR2Jacket
Patagonia的东西很有意思,不同版本的同一型号的,常有些变化,虽然是POLARTECTHERMALPRO材料,但是这个r2我看到的大概有4个版本,因此我觉得很有意思,手上有最近的两个版本。
新款由什么时候开始我不是很清楚,这个新款面料外表面的长绒呈一缕一缕状,刚拿到手我以为是压仓造成的,后来上Patagonia官方网站,才发现原来 就是这个样子,郁闷了一段时间,面料的里面是很细的卷曲绒,整个面料比较薄,迎光透亮。衣服贴身裁剪,一些部位好像用的是 PolartecPowerStretch,易出汗的地方更易干,同时利用其弹性使衣服更贴身。保暖比200的抓绒略差,10度左右外加防风外衣贴身 PowerStretch很舒服,压缩性能很好。
老款面料外表面为直长绒,里面和新款差不多,重量略大于新款,裁剪与新款差不多,但是更保暖,在5度左右,外PatagoniamixJacket贴身PowerStretch很舒服,我个人更喜欢老款,因为怕冷。
2)、PatagoniaR3Jacket
和r2差不多,我也看到大约3个版本,手上只有一款,最新的款式不是很喜欢,面料外观与新款的r2差不多,,也是POLARTECTHERMALPRO 的,里面的绒更密一些,个人感觉是r2的更保暖版,但是裁剪与r2有却别,比较适合运动量不大是穿着,目前还没有实际穿过,按照其抓绒的厚度,估计与老款 的r2差不多,压缩性能也比较好。
3)、PatagoniaR4Jacket
这是一件复合抓绒,中间复 合的是Windbloc,外层是长毛PolartecThermalPro,里面是PolartecPowerDry,比较fb的用上POLARTEC三 大抓绒材料,我比较喜欢这款,因为款式很漂亮,手感柔顺厚实。几乎完全防风,未进行大运动量活动,透气性不知,内穿PowerStretch在5度左右很 舒服。个人觉得这款衣服在运动量不大,无需外层冲锋衣的情况下穿比较合适。从这件衣服上看,Patagonia的东西更适合休闲,与鸟相比,专业性稍欠, 但是比较适合我,是我最喜欢的一件衣服。
4)、PatagoniaR2GranularJacket
这 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款,用的是POLARTECTHERMALPRO加强防风面料,外表面如毛线编织,里面是直长毛绒,手感柔顺,裁剪合身,女款比男款漂 亮,有一定的防风性能,骑自行车无穿透的感觉,保暖性能与200的差不多。可以单穿也可以与冲锋衣配合,用途灵活。可惜新款的外形没有老款的好看,比较遗 憾。
5)、Patagonia0.5RTOP
不知道什么原因,在2006年的目录中已经找不到这款衣 服,是不是给新版的极限内衣代替?个人比较喜欢这件衣服,用的是PolartecPowerDry,作为极限内衣,这款强调的也是快干,以响应干所以暖的 理念?与PolartecPowerStretch和我的那件49的迪卡隆相比明显感到快干性能要好,室外20度时,外面罩一件防风尼龙外衣,稍微活动一 下有点热,弹性很好,触肤感也比较柔顺,贴身很舒服。奇怪的是上衣尺码稍微大半码,而裤子却小半码,搞的我比较尴尬,不过我还是很喜欢这个面料,有机会一 定配一套合身的。
6)、
这件衣服目 前已经在Patagonia的产品目录中消失,我想Patagonia是明知的,虽然听过Patagonia有可乐瓶回收做的抓绒,一直无缘接触,看到有 二手,价格也不贵,虽然尺码不合,但是还是买下送人,到手后感觉不是很好。面料非常的厚,所以也重,压缩性能不佳,外表面是浓密的长毛绒,里面是排汗内 网,手感燥且僵估计快干也不是很好是我不喜欢的主要原因,根据试穿的感觉,5度左右穿应该没有问题,裁剪比较宽松,适合休闲外穿。
7)、PatagoniaCoreSkinJacket
好像见过软壳什么评测,这款获得比较高的评价,价格很贵,却很少打折,一时头脑发热,为LP买了一件,现在却想再给自己买一件,喜欢啊。面料采用的是 PolartecPowerShield,但是里面的绒却是PolartecPowerDry,没搞懂是怎么一回事。外表面是光面,里面是短绒,有很好的 弹性,裁剪合适,穿着舒适。防风性能不错,除非特别大的风,一般无穿透感觉,保暖同200的抓绒,压缩一般,配合 PolartecPowerStretch的话,10度左右没有问题,防泼水,一般小雨20-30应该问题不大。既可以外穿,也可以与冲锋衣配套,用途较 为广泛。
8)、PatagoniaCapileneEWStretch
极其喜欢的一件保暖内衣,与 PolartecPowerStretch类似,但是弹性略差,压缩性一般,快干没有太大的体会。Polartec的内衣非常有名,也许别的我感觉不到, 但是触肤无物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目前还没有其他内衣有如此舒服的感觉,可惜这也是一款被Patagonia用新款极限内衣代替的产品,新款应该是在此基 础上增加了PolartecPowerDry,弹性更好,非常值得期待,这件如果有好的价格建议不要错过。与Patagonia0.5RTOP相比触肤感 更好,也更保暖,如果配合R2和防风外衣,7度或更低会比较舒服。
9)、
标准的200的抓绒,奇怪的是在官方网站的介绍内有POLARTECTHERMALPRO增强,e文不好,没搞懂是怎么回事,这算是我第一件名牌的抓绒 衣,谈不上防风,压缩也一般,款式中规中矩,有腋下透气拉链,穿着舒适度尚可,配合防风外衣和保暖内衣在10度左右感觉不错。我喜欢日常单穿,或配合冲锋 衣春秋季较冷的时候穿,比较满意。
10)、MountainHardwearMonkeyJacket
这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件抓绒,也是我这次介绍唯一没有的抓绒衣,已经看了多次,尚未下手,不过我肯定会拥有一件,喜欢它松软的手感,轻量、保暖和合身,保暖 应该可以和300的抓绒有一比,压缩性很好,但是款式比较笨,袖口的弹性材料裁剪比较特别,不是很舒服,宜配合防风外衣穿着,估计再配合保暖内衣对付5度 的环境没有太大问题。
11)、MountainHardwearAlchemyJacket
著名的软壳,复合的是 Windstopper?,外面是耐磨面料,里面是普通的短毛抓绒,面料偏硬,没感到弹性,防泼水不错,但是还没有机会试过,袖子偏瘦,估计套不上一般的 抓绒衣,我用PolartecPowerStretch或类似的保暖内衣配合,估计可以支持到10度左右。这款衣服不太适合长距离徒步,比较适合短期的有风环境,款式也一般,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短期的晴好深秋,无需冲锋衣或其他防风外衣,不怕挂磨是我买这件衣服的目的。
12)、MountainHardwearLinkJacket
同样是复合的Windstopper,不同的是表面是普通的短毛抓绒,款式一般,女款稍好,可以配合保暖抓绒穿着,几乎完全防风,压缩性一般,不太适合直接外穿,配合防风透气外套有点多余,我给LP拿了一件,作为日常穿着,配合保暖性好的抓绒,可以支持到10度左右。
13)、
这款只有女款,LP很喜欢,面料是POLARTECTHERMALPRO,外面表是絮状长毛绒,里面和R2差不多,裁剪对于mhw而言算是比较漂亮的一款,保暖可以和R3一比,压缩性很好,手感也很柔顺,适合外穿或配合冲锋衣穿着。由于色彩比较艳丽,外穿非常亮丽。
14)、MountainHardwearPowerStretch
这个系列有上衣和裤子,面料为Polartec?PowerStretch?,弹性很好,触肤舒服,我直接作为保暖内衣穿,面料外面光滑,里面是细绒, 可两面穿,据说绒朝外更保暖,我没试,因为喜欢绒的触肤感觉,虽然没有Patagonia内衣那种极佳的触肤感觉,但是好于 PolartecPowerDry,压缩一般。配合防风尼龙外衣,对付15度问题不大,由于外表面是光滑的,因此与其他抓绒配合穿脱方便也不易起球,不足 的是mhw考虑两面穿,因此拉链没有保护,触肤冰冷,不爽,但是我还是非常的喜欢这个系列。
15)、迪卡隆的摇立绒套头衫
超喜欢,便宜啊,49元一件,当初买第一件的时候,看老外推了一小车还纳闷,现在我们一家已经有10件各种颜色的,普通的摇立绒,面料厚度略大于 POLARTECCLASSICS100,压缩一般,弹性不大,裁剪合身,保暖超过一般的全羊毛的毛线衣,不防风,不是很贴身,所以排汗好像不是很好,至 少比起PolartecPowerStretch略差。入秋时单穿或与外套配合,直接贴身穿触肤感不错,没感到不爽。我一般是20度左右单穿,15度左右 配合防风外套,如果与MountainHardwearLinkJacket配合,应该可以到10度以下。
16)、MarmotDriClimeWindshirt
这是一款经典,我也是看了网上的介绍才买的,用的是marmot引以为豪的DriClime,一种超细绒,外层是尼龙防风材料,轻、收纳小巧,防泼水, 配合内衣穿的话,我只能支持到17度左右,如果配合保暖内衣的话也许可以支持到12度左右,没有尝试过,因为绒在里面,穿脱不是很方便,由于两层面料是分 离的,尼龙面料不平整,穿上不是很好看,但由于轻小,使用比较灵活,所以还是值得拥有,新款和老款有所不同,新款多了两个侧袋,要方便许多。
17)、MarmotWindyRidgeJacket
采用的是PolartecWindPro,感觉防风没有说的那么好,不如上面的DriClimeWindshirt,厚度比200的抓绒略薄,压缩一 般,手感柔顺,可与冲锋衣配合,不太适合单穿,个人感觉这个面料比较尴尬,保暖与200的抓绒差不多,如果两者价钱差不多的倒是可以选择,也是看着便宜买 得送人的,既没有太多惊喜,也算不上失望,毕竟是Polartec的东西。
18)、
一个消失的极品,哈哈,仅仅是对于我而言。采用的是POLARTECTHERMALPRO300,这是我看到唯一标300的 POLARTECTHERMALPRO抓绒衣,现在tnf已经不再生产了,代替的是TheNorthFaceDenaliJacket,一个普通300的 抓绒。外面是长毛绒,里面是密绒,面料很轻也很厚,手感柔顺舒适,裁剪收身合体,比较适合我这种较瘦脂肪比较少的人,配合保暖内衣和防风外衣,支持到0度 没有问题。
19)、ArcteryxDeltaSVJacket
好贵的售价,但是不能否认其做工和材料 的确是好。同样采用的是POLARTECTHERMALPRO但是比一般的POLARTECTHERMALPRO要厚很多,接近 ,裁剪相对宽松,人说穿上如熊,的确差不多,领口外侧用的是光滑面料,这样就不会 与冲锋衣的领口细绒相互作用出现起球现象,设计的确精细,外面是长毛绒,里面是密绒,保暖、压缩都非常好,0度应该没有问题。
20)、TheNorthFaceApexThermalJacket
TNF大家都比较怕,主要是假货闹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tnf的东西还是不错的,这件抓绒的确很有特色。外层是tnf自家的Apex防风面料,防风效 果不错,与SchoellerExtreme类似,但更薄,弹性更好,里面是PolartecPowerShield,整体透气性和弹性都比较好,压缩一 般,防泼水并且快干,我非常满意。保暖配合保暖内衣的话支持到10度问题不大。
三、抓绒衣选择建议
1)、根据自己的承受 范围选择。一分价钱一分货,这个没有错,但是功能的差异并没有价格差异的那么大,我曾用两件迪卡隆的49套穿,虽然有点不方便,但是保暖足够支持到10度 以下。当然经济条件许可,还是值得买一些好的抓绒,这样你就可以更好的融入户外,享受户外带来的乐趣。
2)、注意与其他相关1、3层的配合。尽可能避免两层毛面在一起,并注意厚度的选择。毛面在一起容易起球,穿脱也不便。尽可能厚、薄分开,像我那样两层套穿,实在是不方便,同时薄了冷,厚了热也消耗体能。
3)、抓绒类软壳针对性很强,一定要针对自己的用途选择。这类软壳固然在设计时有兼顾一些其他的户外活动,但是还是各有侧重,按需选择,才能充分发挥其长处。
4)、避免跟风。每个人的体质、用途、审美观点并不一样,别人认为好的,未必是你的最佳选择,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了解的基础上购买。
四、抓绒服装的使用建议
1)、抓绒一般可机洗,但是最好套个洗衣袋,复合类抓绒尽可能不要摔干。套个洗衣袋可以避免洗涤过程中相互摩擦,减少掉毛、起球。并且尽可能阴干,不宜暴晒。
2)、抓绒衣毛面在外不宜外穿。一是易脏;二是容易起球。实在不想穿冲锋衣,可以用一件单层尼龙面料罩在外面,防风,而且体积和重量增加不大。
3)、尽可能遵守三层穿衣规则。两层保暖抓绒套穿,实在不方便,也容易起球。
④ 有没有同时适合城市和户外活动的男装品牌
你好,这种的话我觉得图途啊,骆驼呀都是适合那种户外活动的男装品牌。
⑤ 七月份新疆旅游需携带什么装备(包括衣服、摄影设备)
第一种武器:太阳镜
抵挡紫外线、装扮时尚,是太阳镜对于户外mm的两大用途。
选购太阳镜镜必须注意:1、注意视差与色差。优质墨镜不仅能将投射来的强光减弱,还能保持光的中性,不造成视差和色差。而劣质墨镜戴上后看物行路时物体被扭曲或变形,以至于对路面情况判断错误。色差严重时,更会因分不清红绿灯而给安全行车造成威胁。2、不宜颜色过深。镜片颜色过深会严重影响能见度,眼睛因看东西吃力容易受到损伤,不能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故此,选择墨镜的标准以灰色和绿色为最佳,这样,不但可抵御紫外线照射,而且视物清晰度最佳,透视外界物体颜色变化也最小。3、最好选用安全(不易碎)的树脂镜片,以防万一发生意外时眼睛碎片扎伤眼睛和脸部。
第二种武器:游泳衣
游泳衣就不用专门介绍了,虽然它的使用范围不算太广,但若能在徒步的目的地有一汪清池能自由畅泳,是众多mm盼望的惬意的事情。
第三种武器:头巾
徒步于丛林中,蜘蛛网是常有的,让它缠在头发上,一定难受,头巾不挡视线,拍照不碰取景框,还可省却擦汗。一块小布,可作毛巾或领巾,也可扎在腕上装饰,必要还时御寒。
而现在,市场上的头巾可谓款式多样用途复杂,mm们扎在头上不仅方便实用,而且时尚前卫。比如black yak的带帽檐的头巾,更加增加了遮阳的效果;而现在市场上流行的buff头巾,据说式样有一百多款,扎的方式也不下几十种,热爱户外而时尚的你,拥有几条头巾、“研究”出了几种扎头巾的方式了呢?
第四种武器:头灯
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头灯的光亮能给mm们安全感。而不少人则觉得,除了在户外使用,头灯也可作为家中常备物品,以应付停电、在床上看书、或半夜上厕所等状况。
第五种武器:登山杖
有mm把登山杖称为“打狗棒”,其实也挺形象的。杖握手中,不但能帮助行走,必要时还能赶野狗、做独脚架、开路打草。
登山杖可以让户外登山穿越活动带来很多的好处,如提高步行的稳定性,减轻腿部的负担;根据研究,行走时使用登山杖可以减轻至少22%施予腿部和膝盖等肌肉关节的力量,让腿部感觉更舒服!而同时使用两支登山杖能够提供较好的平衡性。更别忘了找不到树干,它还可以做用防水布搭建雨棚的支杆。
第六种武器:密封袋
不少户外生产厂家都会生产专用的密封待,大小有各有规格。遇到天公不作美时,手机、GPS、MP3、电池、数码相机等怕潮湿的物件要是有个密封袋密封起来就什么也不用担心了。脏的衣服、换掉的袜子和内衣也用的着它,密封起来免的串味。当然,它还有其他作用,比如,动植物标本的临时保护、遇到意外时储存水等。
第七种武器:水壶
市场上常见的水壶,主要有西班牙的LAKEN、瑞士的SIGG、国产的军用水壶,各种水壶的性能在网上都可以搜索到。
:(1)地图,(2)指北针,(3)头灯,(4)备用粮食,(5)备用衣物,(6)太阳眼镜,(7)瑞士刀,(8)火种,(9)急救箱,(10)绳索。
其中粮食是轻便、易消化和长期存放的食品,如核果、肉干、火腿肠、压缩饼干等,行进中有一半热量来自于零食,像巧克力、糖果等和口香糖(提神和无水时刷牙用)。备用衣物包括袜子、营地用靴、内衣裤、外裤、T恤、毛线衣或厚的外套、帽子、手套与雨具。攀登过程会大量流汗,备用内衣是必须很能吸汗的衣物且不要太重。穿长袖领的衣服或有拉链的翻折式高领衣物可保护颈部与头部。冬季需加头巾,若穿毛线衣加顶厚帽亦可,加一双厚袜,双手加一双防水手套,最好带一块椅垫避免热能消散。太阳眼镜可减低紫外线伤害,保护眼睛。大多数的攀岩者宁可用隐形眼镜,因为眼镜会在鼻梁滑动,隐型眼镜可改进视觉敏锐度,不会出现水的斑点,但依然有缺点如太阳太大、风沙、脏物都会引起眼睛发炎,同时郊外不易清洗与保养,所以要带好眼药水和框架眼镜。
急救的药品最好用防水坚固的盒子装妥,一般最好的药品主要应付水泡、晒伤、擦伤,若出现太严重的出血或骨折最好等待医生处理。瑞士刀是炊事、生火、急救,甚至攀岩都需要用的物品,一把刀必须有两片刀刃、开罐器、螺丝刀、尖钻、开瓶器、剪刀,须是不锈钢制品。在野外火种是必须的,火柴或打火机须收藏妥当,避免受潮无法使用。
1.登山鞋:购买登山鞋时要选择比平常穿的大一点的,脚后跟内要有可伸进一个手指头位置为准。购买时要确认脚后跟与鞋是不是紧贴,登山鞋与鞋底合不合适,舒服与否,踢到前面和后跟时不能有疼痛感。BLACK-YAK品牌的Partner是非常好的皮制登山鞋。鞋底因使用了意大利的VIBRAM鞋底摩擦力与耐磨性优秀。金刚鞋是GORE-TEX登山鞋,即轻便又舒适作为徒步登山是最适合的产品。登岩石比较多的山时,穿用攀岩鞋底制成的Edge,Blue Mountain等登山鞋就安枕无忧了。
2.背包:背包按容量可分为20-40L的小型背包,40-60L的中型背包,60L以上的大型背包。20-40L的小型背包适合一日出游,40-60L的中型背包适合露宿一晚时用,60L以上的大型背包适合露宿2晚以上需用帐篷时使用。也可以按自己携带行李的量而选择。要推荐的小型背包是PRO-GIANT品牌的Elite(40L)背包。此背包附有防雨罩,碰到雨天也可使用,而且背部紧贴人体即使长途登山也适合。中型背包要推荐的是PRO-GIANT品牌的MT.Dream背包。此背包的背带是按人体工学原理而设计的,而且背部设计是把苛重从肩部、腰部、臀部分散从而减少了体力损失,保持登山时的舒适感。附有防雨罩。60L以上的大型背包要推荐的是PRO-GIANT的Toneto(80L,65L)背包。专门为专业登山人士而特殊设计的此背包考虑到大型背包的缺点之一的脖子部位的活动不方便,研制成可自由的活动脖子,而且把行李的苛重最大的分散适合于长途登山。
3.瑞士军刀和火种:瑞士军刀的品质可以用三句话来说形容,就是“锋利、结实、耐用”。在一把小型刀具上赋予许多实用小工具,解决了人们在日常工作及生活中的种种难题。一把普通的瑞士军刀,一般都有主刀、小刀、剪刀、开瓶器、木锯、小改锥、拔木塞钻、牙签、小镊子等工具。
以维诺斯刀为例,分别是5.8公分、9.1公分及11.1公分左右的小、中、大三种。小号刀在组合功能上适合女性、少年,和钥匙链别在一起随身携带,多用于家居生活,如“童子军”、“迷你冠军”等。中号刀由于其适中的长度,既可以做为常用工具带到野外旅行,也是家居生及工作的好帮手。“经典型,董事长”等。而大号刀一般是握手型的刀柄,手感舒适,是野外旅行、登山探险及一些工作的好帮手,如“猎手,工作冠军”等型号。除了在大小设计区别外,瑞士军刀主要针对不同用途及使用组合了上百种型号,有针对野外旅行、探险登山的“露营者”、“攀登者”、“登山家”、等等,有适合钓鱼的“垂钓之王”、“渔夫”等;有适合驾车者的“爱车一族”、“工匠”等;有专门为经理们设计的“经理”、“老板”刀等甚至还有专为左撇子设计的适用刀型等等。
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两种品牌的正宗瑞士军刀,它们分别是产于1884年建在瑞士中部阿尔卑斯山下的维诺斯企业和在瑞士德勒蒙特成立于1893年的威戈企业。他们各自生产的瑞士军刀大同小异,在商标上的区别是维诺斯是盾牌中嵌瑞士十字国徽,而威戈是圆角正方形中嵌十字,另外在其主刀下端都分别刻有各自的名称Vivtorinos switzerland及Wenger Delemont Switze字的绝对不是正宗的瑞士的军刀。火柴或打火机须收藏妥当避免受潮无法使用
4.帽子:人的头部对热度非常敏感,所以夏天要戴可防直射光线的帽檐宽透气功能好的帽子,秋天和冬天要戴能保持温度的功能性帽子。BLACK-YAK品牌的Alps Cap,Sada Cap,Four Season Cap用GORE-TEX面料制成的,所以具有透气,防水功能。具有时尚感的Jungle Hat,Natural Cap,Comfy都是人气很旺的产品。
5.服装:最近适合于野外生活的功能性登山服装占主流。按照设计分别有专业登山用,平常OUT DOOR用,休闲用等很多种类,可按本人的需要选择。
在山上白天的气温比较高,但到了晚上气温会急剧下降,所以保温性服装是四季必备的产品。这时你如果准备了GORE-TEX服装就完全可以安心了。BLACK-YAK品牌的Expedition Act Parka和Stom Jacket就使用了GORE-TEX面料,是具有防水、防风、透气、保持体温的功能性服装。
内衣最好准备有透气功能的Coolmax面料内衣。因为人在运动或做其他活动时,人体常常会产生汗水与湿气,天冷时汗水令你感到寒冷不适;高温时,汗水更使人闷热难受。杜邦高科技纤维GOOL-MAX是通过四管道纤维能迅速将汗水及湿气导离皮肤表面,并向四面八方分散,让汗水挥发更快,时刻保持皮肤干爽舒适。于是人体流汗,皮肤表面与服装都不留汗。持久舒爽透气,冬暖夏凉,倍感轻松。如BLACK-YAK品牌的coolmax round T/Shirts,Coolmax Shirts, Supplex Cool Shirts等。要准备一些备份的内衣及T恤衫,纤维夹克等保温内衣。如BLACK-YAK品牌的Polar Streatch Jacket就用了Potetorto管道面料,不仅重量轻,而且具有保温性及多次洗涤也不变形等功能,还设计了带拉锁口袋,提高了使用性。裤子按季节、野外活动形式不同选择的幅度比较大。一般登山时选择Unic裤子就可以。能迅速将汗水及湿气导离皮肤表面的Coolmax弹力裤,坚固性与防湿性强的Schoeller弹力裤,耐磨性好易干的Supplex Unic裤都是功能性产品。攀岩或活动量大的野外活动时选择伸缩性强的Climbing裤或Zury弹力裤等最好。马甲虽然不是必备物品,但马甲有口袋多的优点,小物品多时可有效的使用。像BLACK-YAK品牌的Expedition Vest#1#2, PGV301马甲都是错的产品。
6.备份食品:此类食品应该无需炊事,轻便、易消化与长期存放的食品,如核果、肉乾、脱水水果、糖果,而一些攀岩活动则加一些炊事简单的食品如可可、速食汤、茶等食品,充裕的早餐可以提供一天的能量与体力,对郊山而言,它足以撑到准备回程前才进食,不论如何,携带一些粮食可以提供许多耐力与体力於无法预测的迟归,及时的进食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与心理的振奋,郊山携带的粮食如三明治(适度的水份、填饱肚子)、水果、饼乾是比较适当,当然紧急使用的粮食如巧克力、脱水水果、核果与甜点。要准备预防低温的高蛋白,高热量食品及在保温瓶内装热茶就锦上添花了。
7.手表:户外活动时,随时掌握时间是非常必要的,因而一块好用的手表是冒险者的必备用品。CASIO的PRO TREK手表具有双重探测器功能,每2小时一次将26小时以来的气压变化用曲线表示出来,每5分钟就会自动测量、显示。同时表上还有高度表,开始的3分钟大约每5秒一次显示高度,之后每2分钟1次。自动记忆功能可以储存数据。只要倾斜手腕,使手表与水平面成40度时,EL自动荧光照明功能就自动开启并持续两秒为你找亮表盘。
8.头灯和手电筒:头灯或手电筒是相当重要的装备,但不用时必须取出电池避免被腐蚀,少数的头灯具防水性甚至抗水性。灯泡不是可以耐用很久,最好携带备用的灯泡。使用如卤素、氪、氩等灯泡会产生热且比真空管灯泡(vacuumbulb)亮。I.太阳眼镜高山滑雪易损伤眼睛,以紫外线而言,10,000尺高度雪的反射光超过海边50以上,裸眼的视网馍很容易损伤,引发极大的痛苦称雪盲,太阳眼镜可减低此伤害,但不要被多云的天气骗,因为紫外线会穿透云层,刺眼的光线会引起头痛,太阳眼镜会有95~100的过滤效果。购买时对著镜子,若你能轻易的看到自己的眼睛则是太亮,若你想看到真实的色彩,镜片的色彩应选择灰色或绿色。若你想在多云或浓雾的天气看仔细,最好选黄色的镜片。
9.急救箱:急救的药品只能治疗轻微的病症,复杂的病患仍须送医疗单位诊治,我们只能处理简单的外伤或稳定病患的心情尽速将病患撤出山区,急救药品最好用防水坚固的盒子装妥,一般最好的药品主要应付(1)水泡,(2)晒伤,(3)擦伤,若出现太严重的出血或骨折最好等待医生处理。
10.睡袋:最好选择轻便、温暖、舒适与易挤压且能完全盖住头部,睡袋的温度是靠绝缘材料提供密闭的空气维持一定的温度,睡袋的温度是依据绝缘材质,材质的厚密度、尺寸、型式与制造方式而定,一般分为夏季、非雪期、雪期三种,每家制造商的睡袋推荐温度的范围均为参考值,通常是在5-30℃左右。
11.睡垫:甚麽样的睡垫才是适用的呢?首先必须考虑暖度、重量、舒适度、耐用性和大小等依次重要。假如你平常是习惯赤裸睡在超大型水床上,那麽最好选择一个豪华两英寸厚度、全长度的开放室发泡睡垫,而不要担心重量的问题。假如你是可以睡较硬床板的人,那麽四分之三长度的封闭室发泡睡垫就已足够。
12.炉具:初次购买炉具的人,建议购买瓦斯炉,原因是可以当个人炉具,也可以当作团体装备的紧急炉具,最重要的是在使用维修上也较方便。选用厂牌方面以PI最好,PRIMUS次之、COLEMAN再次之、CAMPINGGAZ是最后选择。瓦斯炉在使用上比较方便,但是在燃料的花费上比汽化炉贵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