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织毛衣后片怎么织法
首先是工具:织毛衣用的针。如果自己织的时候觉得手比较紧时,要选择大一号的针子来织;相反,如果自己织得比较松的话就用小一号的针子来织。在织毛衣之前,得先学会几种基本的针法,一是织毛衣的起针,二是松紧边,是指袖子和领口还有下面的边;三是再有是加针;四是收边,收边是指在织毛衣结束的时候要织的一种针法。这几种针法在基础针法里都有详细的说明。
现在我们开始织毛衣,先想好,是织什么领子,这里我想说是高领还是低领,我建议织低领,因为小孩子不太喜欢穿太高的领子。首先我们要起针,起96针,这里的96针是这样计算的,8针是有四个径路,每条径路二针,就是八针;前胸和后背是各30针,肩或袖是14针。建议第一次织这种毛衣的人,或对自己起边没有信心的人,可以请别人替你起好边,记住要起单罗纹边,高度大约一至二厘米就行了,小孩子不愿意穿太高领子的衣服,因为太高了领子就会缠脖子。织完后呢,再织一圈平针,再开始分针,要记住,在分好一项的针数后,要加一针。
第一行,1、先用平针织一针后就加一针,(就是衣服的斜径);
2、再织30针后加一针,织二针后,再加一针,(这里30针是前胸的针数,二针是斜径的针数,二针过后就是袖子了);
3、之后再织14针,加一针后,织二针,再加一针,(这里14针是右袖子的针数,二针仍然是斜径针数);
4、织30针后加一针,织二针后,再加一针,(这里30针是后背的针数,二针是斜径的针数,二针过后就是袖子了);
5、之后再织14针,加一针,织一针,全部一圈就织完了。(这里14针是左袖子的针数,织的一针仍然是斜径针数,因为在1里先织了一针,所以这里只要织一针就行了)
注:这里的第4项织法是毛衣的前胸和后背是一样高的,如果想织前面和后面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后片织得高些,请用下面的方法:再织完第4项后,再织二针,就将毛衣反过来,织反针,织回过后面的针数,再织过径后,织二针后(不包括加的针)再反过来织,反过来,是指将毛衣整体反过来,织平针。如此反复,织到袖子全部织完一圈为止。
第二行,全是平针织。
第三行,就是在径的前面加一针,径的后面加一针,一圈下来共加八针。
第四行,全织平针。
后面以此类推。一直织完大约二两毛线。就可以分袖子了。
前胸和后背的织法,如果想织得不同,这是根据人身体的不同来决定的,因为人的后背是高一些,如果织成一样不是不能穿,只是穿上后,后背顶上有些空。也许我讲得不太好,这也很难让人明白。
具体的织法: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开始用五根针编织,那样好分清楚前胸、袖子、后背等在分的时候,最好把径也分在一根针子上,也就是说,前胸包括第一径路一针加上前胸的针数再加上一针径,后面以此类推。第一行,在4条径的两边各加一针;先织下针,首先要织完前胸那块32针,再织完一只袖子的针数16针,接着织完后背的针数32针,再织最后一个袖子的前二针,不包括径的针数在内,如果要加上的话那就要在最后的袖子上织四针,第一针是径路,第二针是加一针、第三、四针是袖子真正的真数。把毛衣反过来,织反针,往回织(为什么要织反针,将毛衣反过不了,在正面看时,都是平针)。往回织时,第一针挑起来,织完三针后就是袖子那块织完了;接着将后背那块也织完,后背的织数是32针,再织那一个袖子的4针;再将毛衣反过来,就是开始织平针,遇到有径的地方还是要加针,也是如此,第一针挑起,织二针后,加一针,再织径一针,换另一根针子的针数了,先织完一针后,加一针,再织30针,再加一针,再织径路针,这就是后背的针数了,再往前织一针(径路),加一针,织五针后,又将毛衣翻过来织,织反针,如此类推,直到织到平针时,将最后边那个袖子的针数全部织完为止。以后就可以全部织平针了,也就是第三行开始。。。
(一)上衣各部位编织尺寸计算
上衣后片
1. 底边起针=(1/2胸围-1厘米)×横密+缝耗(针)
2. 身长行数=(身长-底边罗纹)×直密
3. 正身长行数=(身长-底边罗纹-挂肩)×直密
4. 肩宽针数=肩宽×横密缝耗(针)
5. 挂肩总行数=挂肩长×直密
6. 挂肩收针针数=(1\2胸围针数-肩宽针数)÷2
7. 挂肩收针方法:
平收3针~6针后,佘针一般每2行减1针,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内,将应收针数收完。
8. 后领口针数=后领口宽×横密+缝耗(针)
9. 单肩针数=(肩宽针数-后领口宽针数)÷2
10.肩坡每行收针针数=单肩针数÷肩高行数
上衣前片
1. 底边起针=(1/2胸围+1厘米)×横密+缝耗(针)
2. 身长行数,与后片“2”相同。
3. 正身长行数,与后片“3”相同。
4. 肩宽针数,与后片“4”相同。
5. 挂肩总行数,与后片“5”相同。
7. 挂肩收针方法: 可比照后片,但前片比后片多出1厘米,收针要比后片多收次。可在平收时,
收掉这1厘米的针数。
袖片
编织袖片时,它的直密和横密与原密度略有差别:
袖横密=原密度×125% 袖直密=愿密度×95%
1. 袖口起针=袖宽×2×袖横密+缝耗(针)
2. 袖长行数=(袖长-袖口罗纹长)×袖直密+缝耗(针)
3. 袖根针数=袖根宽×2×袖横密+缝耗(针)
4. 袖身每边应加针数=(袖根针数-袖口针数)÷2
5. 袖身行数=袖长行数-袖山行数
6. 袖山行数=袖长高×袖直密×+缝耗(针)
7. 袖山单侧收针针数=(袖根针数-袖山宽针数)÷2
领片
1.领片针数=(领深×2+后领宽+2厘米)×罗纹横密
2.领片行数=领高×罗纹直密
其它
在做编织工艺时,有些规律性的尺寸关系及简便计算方法可以借鉴:
1.一般成人袖宽比挂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装袖宽比挂肩少1.5厘米~2厘米。
2.一般男衫的袖口宽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宽为17厘米~21厘米。
3.编织袖片时,若加针,宜先快后慢,若减针,则先慢后快。
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为12厘米~14厘米。
5.袖山收针行数接近于前、后片挂肩的收针行数。
6.为编织操作简便,一般后领口可不予考虑。
7.后领口宽一般为肩宽的1/3。
(二)下装各部位编织尺寸计算
毛裤的编织成型较快捷、简便,一般分为左右裤片两部分,另加一裤裆方块编织。编织时,如果从裤腰处开始编织,裤腰的折双边就比较省力,但裤腿减针时有些费事;反之,从裤腿处开始编织,裤腰折双边有些费事,可裤腿的简易加针和裤腰后翘的编织就容易些。这就需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定。
下面介绍毛裤的三种编织法:
两片编织法
1. 腰口起针针数=腰围÷2×横密
2. 裤长行数=(裤长-腰罗纹-裤口罗纹)×直密
3. 腰后翘。后翘一般高出3厘米左右,约为4~5个回程(8~10行)。编织时,将腰宽针数取中,分为前、后
腰,再将后腰的针数除以回程数 (即4~5个回程),用回形加针编织法即可织成腰后翘。如果是从裤脚 口起针,应采用回形减针法编织。
4. 臀宽针数=臀围÷2×横密
5. 上裆应加针数=臀宽针数-腰宽针数
6. 上裆长行数=(直裆一腰罗纹)×直密
7. 上裆加针间隔行数:
前侧=上裆长行数÷(上裆应加针数的1/4)
后侧=上裆长行数÷(上裆应加针数的3/4)
8. 横裆针数=臀宽针数+(前裆宽+后裆宽)×横密 或:横裆针数=横裆宽×横密
9. 裤腿行数=(裤长-直裆-裤口罗纹)×直密
10.裤腿应减针数=横裆针数-裤口针数
11.裤腿减针间隔行数=(裤腿行数×2-后裆减针行数)÷(裤腿应减针数-后裆应减针数)
12.后裆应减针数=后裆宽×横密
13.后裆减针行数=后裆应减针数×2
如果从裤脚开始编织,第“10”“11”“12”、“13”、项中的“减针”须改为“加针”,第“5”、“7”项中的“加针”须改为“减针”。
三片编织法(加方法)
1. 腰口起针针数,与两片编织法“1”相同。
2. 裤长行数,与两片编织法“2”相同。
3. 腰后翘,与两片编织法“3”相同。
4. 臀宽针数,与两片编织法“4”相同。
5. 上裆应加针数,与两片编织法“5”相同。
6. 上裆长行数,与两片编织法“6”相同。
7. 上裆加针间隔行数=(上裆长行数÷上裆应加针数)÷2
8. 裤腿行数=(裤长-直裆-裤口罗纹)×直密
9. 裤腿应减针数(单侧)=臀宽针数-裤口针数
10.裤腿减针间隔行数=裤腿行数÷裤腿应减针数
11.方块针数=方块宽×横密
12.方块行数=方块长×直密
四片编织法
四片编织法与其他编织法不同的是:裤腿减针时,每一片裤腿的外侧也要参与减针。
平针编织裤前片
1. 腰口起针针数=(腰围÷4-1)×横密
2. 裤长行数=(裤长-腰罗纹-裤口罗纹)×直密
3. 臀宽针数=(臀围÷4-1)×横密
4. 上裆长行数=(直裆-腰罗纹)×直密
5. 前横裆针数=前裆宽×横密+臀宽针数+(本裤片第3项)
6. 裤腿行数=(裤长-直裆-裤口罗纹)×直密
7. 裤腿应减针数=前横裆针数-前裤口针数
8. 裤腿减针间隔行数=裤腿行数÷(裤腿应减针数÷2)
9. 前裤口针数=(裤口宽÷2-1)×横密 !
平针编织裤后片
1. 腰口起针针数=(腰围÷4+1)×横密
2. 裤长行数,与裤前片“2”相同。
3. 腰后翘,与两片编织法“3”相同。
4. 臀宽针数=(臀围÷4+1)×横密
5. 上裆长行数,与裤前片“4”相同。
6. 后横裆针数=后裆宽×横密+臀宽针数(本裤片第4项)
7. 裤腿行数,与裤前片“6”相同。
8. 后裆应减针数=后裆宽×横密
9. 后裆减针行数=后横裆针数-后裆应减针数-裤口针数
10.裤腿应减针数=后横裆针数-后裆应减针数-裤口针数
11.裤口针数=(裤口宽÷2+1)×横密
罗纹编织裤前片
在整件毛裤全部为罗纹组织编织的情况下,成品易下垂,因此做小样的密度计算时,要适当增加横密的针数,减少直密的行数。另外,腰罗纹和裤口罗纹要比其他部位小一个密度值。
1. 腰口起针针数=(腰围÷4-1)×横密
2. 裤长行数=裤长×直密(不包括腰部的内折边)
3. 臀宽针数=(臀围÷4-1)×横密
4. 直裆行数=直裆×直密
5. 前横裆针数=前裆宽×横密+臀宽针数(本裤片第3项)
6. 裤腿行数=裤长行数-直裆行数
7. 裤腿应减针数=前横裆针数-前裤口针数 [
8. 裤腿减针间隔行数=裤腿行数÷(裤腿应减针数÷2)
9. 前裤口针数=(裤口宽÷2-1)×横密
罗纹编织裤后片 :
1. 腰口起针针数=(腰围÷4+1)×横密
2. 裤长行数,与裤前片“2”相同。
3. 腰后翘,与两片编织法“3”相同。
4. 臀宽针数=(臀围÷4+1)×横密
5. 直裆行数=直裆×直密
6. 后横裆针数=后裆宽×横密+臀宽针数(本裤片第4项)
7. 裤腿行数,与裤前片“6”相同。
8. 后裆应减针数=后裆宽×横密
9. 后裆减针行数=后裆针数×2
10.裤腿应减针数=后横裆针数-后裆应减针数-裤口针数
11.裤腿减针间隔行数=(裤腿行数×2-后裆减针行数)÷裤腿应减针数
男裤门襟:
1. 门襟针数=门襟宽×横密
2. 门襟行数=门襟长×直密
*门襟的编织一般是在右裤片上完成,当编织到右裤片门襟上边(或下边)位置时,要把门襟宽所需针数一次加齐,并随裤片编织,当织够门襟长所需行数后,再将门襟针数一次减完。
在编织左裤片时,如果怕裤门襟的平针编织卷曲,可以在编织到门襟位置时,改成罗纹组织,针数与右裤片相同。
毛衣编织基础——基本针法
发表时间:2006-11-22 17:14:00 点击次数:
毛衣的针法有很多种,下面介绍最简单最基本的针法:上针和下针
●上针的编织方法
1 线放在前面,右棒针从反面(向上)插入左棒针针圈。
2 线绕上右棒针尖端,然后从针圈中跳出。
3 完成的上针
●下针的编织方法
1线放在后面,右棒针从前(向下)插入左棒针针圈。
2线绕上右棒针尖端,然后从针圈中跳出。
3 完成的下针
『贰』 肩部一片式的插肩毛衣怎么织视频
这是但法国和健康
『叁』 怎么织从下往上的毛衣圆领
第1步:起针。不同的是这是衣领的针数。我们假设是起150针。
第2步:领子织好后,假想把150针分成50、25、50、25四份,即前后左右片。
第3步:可以放针了。在每两片的中间留出4针,在这4针的左右放针,每隔一圈左右各放1针。连续几圈织下来后,就可以看到以4根辫子区别清楚的前后左右4片了。
第4步:直到放到大小合适(如图外圈,各片是100、75、100、75),就可以把左右作为袖子、前后作为衣服分开织了。这里要注意的是,腋下开始织时最好一下子多放几针,约8-10针吧。
第5步:就一直织下去,没变化了,衣、袖都织到应有的长度,就OK啦,完工。
领子织好后,在后片50针选出A、B点,A-B实线圈约120针,A-B虚线圈约30针,沿A-B实线圈来回织,每一次回到A或B点就挑出虚线圈上的一针加上去织,直到前后片领子相差约2寸左右,就可以把虚线圈上所有的针挑出来,围成圆圈织了。
『肆』 简单一点的毛衣怎么织
三角饰边落肩袖短款毛衣
画图:
落肩一般要比平常穿的胸围放10cm左右,毛衣弹性比较大,平常穿的胸围大概就是内衣胸围。
袖长是根据 平常的袖长+肩宽=落肩袖的袖长+肩宽 计算而来。
袖笼宽度可以较基础版型稍小一点,毕竟袖笼不在胳膊根儿上,而且直编不加减针,袖口宽度也要考虑,我1.58米104斤,袖笼设计为18厘米,袖围36,供参考。
领口看个人爱好,我喜欢大领儿的,宽17深20,能算得上深V了,但织完组装好后还要加领边儿,也要考虑,领边儿收完还能往里两三公分。
后领儿一般挖2厘米,防止收完领边儿后脖子不得劲儿。
计算针数:
画完图之后要把长宽针数和加减针都计算一下
计算之前,要先织一片样片儿,洗过(加丝毛净搓一搓)晾干之后测量密度(一般是10cm*10cm内的密度),然后根据密度计算针数。
我使用的这种55%真丝45%羊绒线,单位面积内密度大约是28.5针*36行,如果织胸围102,单片就是5.1*28.5针。
衣长54,就是5.4*36行。
算出来的针数是个大概,还要结合选择的花纹进行调整,我用双螺纹起针,所以选择的起针数为146(4的倍数加2,因为要缝合)。
结合图纸把所有针数算出来。(图中黑色数字为尺寸,蓝色为针数或行数)
V领的减针:
设计好领宽和领深并分别计算好针数和行数后,就开始设计V领的减针。
V领的针数必须是奇数,中间要停一针,便于形成整齐对称的结构,所以织完螺纹边后要在中间减一针再继续编织,保持对称。
V领的弧度是上小下大,减针速度从领尖起先快后慢,每侧减24针,在行数约三分之二处停止减针,剩下的先平均分配,再从后面拿几针到前面减,线不算粗的话(比如10cm内25针以上),平均减针也无伤大雅。
三角饰边的编织:
『伍』 毛衣前片怎么织
亲,你好,
第一步:织横织的部分,要比你的整个身子(含肩部分)还要大一点,不能是紧紧的感觉。头尾连接成一个大圈。
第二步;挑针织领子,三个辫子挑5针,按自己的喜欢安排领子的花,5排左右均匀收一次针,我的衣服领子挑了220针,收的时候只有110针了。正好收了一半。
第三步:挑好整个身子的针,再分好袖子和前后片的针,挑身子的针的时候是一个辫子挑2针,比领子挑的密。我的衣服整个身子挑260针,袖子50针一个。留160是前后片,各80针,先织后片的80针,(注意排花),有3cm左右就把掖下的针和前片合起来圈织,我的掖下各加20针,和前后片和起来是200针,20针一个花,10个花,圈织后8排左右在辫子花的两边各加一针,一次加20针,一直织到自己喜欢的长度,下摆成裙摆状。
第四步:将袖子的针一次圈起来,成花的倍数,我准备挑80针,好排花,不加不减针,一直织到合适的长度就可以了。
『陆』 毛衣的衣兜怎么织
很好织的。首先,只好前片的口袋高度,例如三十公分(包括口袋高),算好口袋位置,如前片60针,口袋位置居中或自己喜欢的位置,取三分之一的针数,也就是二十针或二十几针都可。找好口袋位置算出针数后,织自己喜欢的罗纹,也就是松紧边或别的边也可。松紧之完后,继续往上织,关键是你口袋织了多少针,例如25针,那么就要在相应的位置再加上25针,用手挽上即可。直到毛衣织好后,再挑口袋里子,从刚才加针处挑起加针的那25针,直到织够想要的口袋长度,最后固定缝合。
『柒』 如何编织一件完整的毛衣如题 谢谢了
圆领套头毛衣的花样编织技法 花样设计,尺寸掌握,编织技巧。 这是一件圆领套头毛衣,它的花样设计方法是上部主体部分为三角连续式下部陪衬部分为双鹰和几何图案,采用的是四平双板提花针法,尺寸为身长2尺胸围3.2尺,袖长1.6尺,领深2.5寸。下面具体演练一下它的花样设计、尺寸编排,以及编织过程。 花样设计 这就是我们织的套头圆领毛衣的图案,这于案特点是主体部分在上部,以三角连续为主,陪衬部分在下部,包括双鹰翱翔和最底下的花边几何图形,在设计时,我们采用了左右相对的方法,以三角的低尖为中轴线,先设计左半部分,然后用左右相对的方法,将左半部分复制到右半部分,形成一个整体,设计一个花样时,应该先考虑到编织过程中,左右袖垄在并针时,不至于破坏图案的完整性,领窝部分,无论设计圆领,或则是鸡心领,都不会影响图案的整体性。因此,在设计时,应该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这种圆领花样的设计原理,就暂时介绍到这里,类似这样复杂花样的绘制方法我们将在以后的几期里还要介绍。 尺寸掌握 一般采用与编织机配套的跟踪器,按照成衣的实际尺寸事先画在跟踪器的图纸上,一张图纸可用不同颜色的笔,把前片,后片,袖长一次都画上,现在我们开始画编织图,衣长2尺,大约折合为67厘米减掉松紧边8厘米后为59厘米,在图纸上找出59厘米,画一条直线下去,然后再画肩宽1.3尺为34厘米,再画袖笼的高度大约为25厘米,胸围3.2尺约为107厘米,除以2为54厘米,然后从袖笼的三分之二处作记录画一条曲线与胸围向内3厘米处相交,再从袖笼口的胸围处向下画一条直线到底边,这样后片的编织图尺寸就画好了。 前片与后片比大致相同,不同处是袖笼比后片高2厘米,领深2.5寸大约为8厘米,领宽为肩宽的三分之一,然后再画条曲线,这样前片的编织图就画完了,再用其它颜色的笔画袖片,袖长1.6尺约为53厘米减去罗纹袖口5厘米应为48厘米,袖口宽9寸为30厘米,袖山高4.5寸为15厘米,画完袖山高后再从袖肥到袖口画一条斜线,再从袖肥到袖山高度画一条曲线,这样袖片的编织图也画出来了,把画好的图纸装到跟踪器上,我们就可以编织了。 编织技法: 正式编织之前同样也要织出来样片来,兄弟跟踪器样片规定为40针X60行,这个样片需要用双板提花针法来编织,如样片的宽度为12.2厘米,就把竖密度盘调到12,下面微调到2。 125号横密尺按上后可看出线条对准87,也就是87针,在针床的右侧 排出87针,左侧也排出87针,与之相对应,再以双板提花的程序进行花样编织,在编织的过程中按图指上绘制的线条进行加针和并针,好现在开始并袖笼,一次并掉7针,由87针并到80针,当线段移到76时左右再并2针,随着机头的运动线段逐渐往下移动,无论曲线弯到什么程度,都会在跟踪器图纸上表现出来,然后根据线段所表示的针位,继续往下并,当并到69针时,就形成一条直线随着机头的左右移动,跟踪器的图纸再继续往下移动移到顶端时,这一片就织完了,最后再织领片进行缝合,缝合好的衣片经过熨烫,这样熨烫过的毛衣挺挺宽穿着比较舒适美观大方,有条件的话最好进行高温定型处理。
『捌』 毛衣衣袖从下往上织怎么织
毛衣袖子的织法可以从上往下织(从肩部到袖口),也可以从下往上织(从袖口到肩部),两种织法很相似,只是加针减针的顺序不同而已。下面说说:毛衣袖子从下往上怎么织(分片织)。
1、毛衣袖子从下往上可分片编织,也可圆筒编织,在此说说分片织的方法,从袖口开始起针,编织袖口边约1寸半长,然后加针(约8针)。
(8)一片的衣怎么织扩展阅读:
实验法计算毛衣尺寸
毛线一般是按针数来定尺寸的,按粗细程度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高粗线:编织时宽以7-8针为3.3厘米(1寸)左右,长以8-10针为3.3厘米左右,二是中粗线,宽以9针为3.3厘米,长以10-11针为3.3厘米,三是细线,宽以11针为3.3厘米,长以12-14针为3.3厘米。
用这三种线编织花样时,一般会有1-2针的误差,因此要根据花型的密度适当地加针或减针。
有一个比较直观、准确的计算方法,就是试验法:用选择好的针和线先起20针,按你需要的花样编织3.3厘米后,用尺子量具体的尺寸,然后以此为标准去推算毛衣的尺寸。
具体的方法是将人的身同分为高、中、矮三个类型:
高(1.75米以上)男套衫,身宽为97厘米左右(2.9尺),身长为77厘米左右(2.3尺);
高(1.70米以上)女套祖,身宽为90厘米(2.7尺),身长为70厘米(2.1尺);
中1.65-1.75米)男套祖,身为90厘米(2.7尺),身长为70厘米(2.1尺);
中(1.60-1.70米)女套祖,身为80厘米(2.4尺),身长为63厘米(1.9尺),
矮(1.65米以下)男套衫,身宽为83厘米(2.5尺),身长为65厘米(1.95尺);
矮(1.60米以下)女套衫,身宽为73厘米(2.2尺),身长为60厘米(1.8尺)。
开衫的身宽是套衫的身宽加7厘米左右(2寸),身长要加3.3厘米左右(1寸),风雪衣和外套的身宽是套衫的身宽加13.3厘米左右(4寸),身长则根据个人爱好,可织成短、中、长等样式。
参考资料来源:毛衣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