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行业资讯 > 旗袍沿边怎么沿

旗袍沿边怎么沿

发布时间:2022-02-26 14:05:39

旗袍什么要分叉

第一个原因是为了让女性可以自由的活动。因为旗袍一般是很修身的衣服,如果没有两边开叉的话,恐怕很多人穿上它在配上高跟鞋,走起路来是估计要摔跤的吧。

第二个原因是为了展现女性的优美线条。中国女性讲究的是含蓄的美,两边开叉的话,女性走起路来大长腿会有一种若隐若现的美丽,女性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开叉高度。

第三个原因是方便上洗手间。女性去卫生间解决个人的生理需求,这样子也不容易摔倒,或者是弄脏自己的衣服,还是很合适的。

旗袍轶闻

海伦·福斯特·斯诺是《西行漫记》的作者斯诺的遗孀。此书记录了他与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时期的会晤。一九三一年海伦第一次去上海时,年仅二十三岁。海伦的好友波莉在全美到处为中国为“工合”筹款,宋庆龄得知后送了她自己的旗袍并嘱咐波莉在全美各地演讲时穿上。

斯诺夫妇到达菲律宾继续为中国为“工合”筹款,波莉将旗袍又送给了斯诺夫妇。1998年3月17日,58年后,这件漂亮的旗袍从美国回归中国,回到了北京后海北沿四十六号"宋庆龄故居"。

Ⅱ 旗袍尺码怎么

1、领围

领围是指颈部的圆周长度(从两侧锁骨的中心点开始,绕脖子一圈,再回到锁骨中心点)。当布尺绕颈部一圈后,需要留一根食指尖可伸进去的宽度。从侧面看,布尺会从颈部后方往前方些微向下倾斜,并非是水平着绕一圈。

2、胸围

旗袍的胸围测量并非广义上的胸围尺寸。由于旗袍完美修饰身条,旗袍胸部的测量包括五个尺寸:胸围、胸距、正面胸高、后肩宽、后背宽。

胸围测量:穿着内衣,然后将布尺置于胸部最饱满的地方,绕过腋下,然後围成一圈。值得注意的是,它与日常内衣尺寸有所区别。

胸距测量:穿着内衣,测量左右两侧胸部最高点间的距离。

正面胸高测量:从肩膀最高点处到胸部最高点的距离。

后肩宽测量:从一边的肩关节,通过后颈的骨头,到另一边肩关节的距离。这时,布尺不会成直线,稍微有些富余的弧度。

后背宽测量:布尺置于后背,测量左右两侧腋下间的距离。

3、腰围

旗袍腰围的测量其实是指腰部尺寸的测量,包括两个尺寸,腰围和腹围。

腰围测量:腹部成自然放松状态,将布尺沿着肚脐上方的腰围线围成一圈。

腹围测量:腹部成自然放松状态,用布尺从胯最宽的地方开始绕一圈,布尺通常位于臀部上方。

4、臀围

臀围测量:用布尺从臀部最宽的地方开始,通过臀骨,围绕一圈。布尺处于臀部最丰满之处。

5、衣长

衣长的选择通常与身高有关。挑选及膝裙时,裙尾若在膝盖以上,但又不能太短。或者裙尾完全遮住膝盖,但必须在小腿肚以上才好看。所以需要测量正面腰到膝盖的长度,从正面腰围线到正面膝盖的长度。

挑选长款旗袍时,旗袍裙尾要在小腿肚以下,否则会显小腿粗,太长又会显得拖沓。

所以需要正面腰到脚踝的长度测量:从正面腰围线到正面脚踝的长度。穿着高跟鞋,裙尾也不及脚背,才是完美的长度。

(2)旗袍沿边怎么沿扩展阅读:

1、开襟方式

中国袍服从商、周开始就习惯使用开襟形式,而且大多是右衽。

旗袍衣襟的款式多种多样,包括单襟、双襟、斜襟、直襟、曲襟、琵琶襟、中长襟、如意襟、大圆襟、双圆襟等。在制作旗袍上,双襟比单襟复杂,双襟旗袍在视觉上更显美观、高贵。

2、袖型变化

旗袍袖型的款式主要有宽袖型、窄袖型、长袖、中袖、短袖或无袖等。袖型的花样常随潮流而变化,时而流行长袖,长过手腕,时而流行短袖,短至露肘,这些都体现了女性对美的孜孜以求。

Ⅲ 旗袍的起源

旗袍是民国的国服,盛行于三四十年代。行家把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起点,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中国各地。

辛亥革命废除帝制,创立民国。民国之初,剪辫发,易服色,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为倒大袖与新样式旗袍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二十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

旗袍追随着时代,承载着文明,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旗袍连接起过去和未来,连接起生活与艺术,将美的风韵洒满人间。

(3)旗袍沿边怎么沿扩展阅读: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 ,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 ,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 ,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大陆举行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多选择旗袍作为礼仪服装。

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

Ⅳ 穿旗袍时的站姿,坐姿,走姿应是怎样

一、正确的站姿:

1、头正、颈挺直、双肩展开向下沉,人体有向上的感觉。

2、收腹、立腰、提臀。

3、两腿并拢、膝盖挺直、小腿往后发力,人体的重心在前脚掌。

4、穿旗袍时,可站丁字型或“V”字型,颔略收,双手交叉置于肚脐位置上。

5、站立时应保持面带微笑。

(4)旗袍沿边怎么沿扩展阅读:

穿上旗袍后,人的姿态会得到适度修正,比如习惯弓背的人就自然趋向于挺直身板;不愿意看到小腹凸出则会自觉地去收腹,站立的时候,除却衣服的紧身度不让自己弓背塌腰外,主观上也一定要有挺胸直腰的意识,双手比较自然地合搭在胃的高度或者小腹前。

坐下时,首先应该撂一撂后裙摆,给身体弯曲以足够的空间。旗袍正因为是连体的紧身设计,如果不腾出空间,很容易引起面料的轻微撕扯。出于同样道理,坐也只能坐在椅子的前端,不可坐满。更不能因为坐下就又习惯性弓背塌腰,否则,背后的缝纫和线头等同样会遭受牵引撕扯。

双腿不能随性摆放,尽量以优雅的姿势掩藏在裙摆内。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双臂都应该紧贴身体,需要做任何动作时,也最好只是文雅地使用肘之前的小臂,避免因为幅度过大而露出下腋,这在穿无袖旗袍时更要当心。

如何制作旗袍

旗袍的制作过程与造其他衣服的过程是大同小异,首先替客人度身,再由客人选择布料和款式。制作的工序主要分为三个部份:裁剪,画图和绣花。传统的旗袍通常较长到脚踝,亦有短的旗袍,多在膝盖对上一吋左右。 近代旗袍进入了立体造型时代,衣片上出现了省道,腰部更为合体并配上了西式的装袖、旗袍的衣长、袖长大大缩短、腰身也越为合体。是式样简洁合体的线条结构代替精细的手工制作。大量运用各种镶边、滚边和嵌边等常用的特殊工艺手法来装饰旗袍(单色镶边、单色滚边、滚嵌滚、嵌边、混合滚、三色镶边)。

除此之外旗袍的花钮装饰也极具特色,旗袍花钮具有其它服装上钮扣所不能比拟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个钮扣,而是旗袍本身一件精美的装饰品,花钮设于旗袍领部、襟部,能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采用的图案,多为古色古乡的龙、凤、孔雀、福、绿、寿、喜、吉祥如意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呼应。

另外绣花、手绘也是旗袍装饰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手法,它是我国传统的绣花工艺及国画艺术,用国汇点缀国服,可谓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旗袍制作工艺步骤如下:

一、检查裁片

在缝制前对面、里的裁片逐一检查质量和数量,并依次放整齐。

二、做缝制标记

可根据面料状况及部位,选用做标记的方法:线丁、粉印、眼刀、针眼。

1.前片 省位、腰节位、开衩位、装领缺口、纽扣位、装拉链位、下摆贴边。

2.后片 省位、腰节位、开衩位、装拉链位、下摆贴边。

3.袖片 袖口贴边、袖山对位点。

三、缉省 烫省

1.缉省 按缝制标记缉省,尽量与人体体型相吻合。

2.烫省 高档面料精加工省缝不烫倒,要从中间分烫,省尖不歪斜。中低档面料省缝倒向中缝线。胸部烫出胖势,腰节位拔开,使省缝平服不起吊。并针对面料特性选择温度,以及干烫或湿烫。

四、归拔衣片

由于传统旗袍结构线的特点。仅靠摆缝及收省难以达到合体目的,应通过归拔工艺进一步造型,使衣片尽量与体型特征相吻合。但是,由于面料原因有些面料归拔效果不明显,甚至有些面料耐热性差不宜归拔。

1.归拔前衣片

(1)归拔胸部及腹部。在乳峰点位置斜向拉拔,拔开胸部,使胸部隆起。如果腹部略有隆起,也可斜向拉拔。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时归拢前腰部,使前片中线呈曲线形。
(2)归拔摆缝。摆缝腰节拔开,归到腰节处,摆缝臀部归拢,使前身腰部均匀地吸进,臀部均匀隆起。
(3)归拔肩缝部位。拔开前肩缝,使肩缝自然朝前弯曲,符合人体特征。

2.归拔后衣片

(1)归拔背部及臀部。在背部位置斜向拉拔,拔开背部,使背部隆起。臀部位置斜向拉拔,拔开臀部,使臀部隆起。在以上部位拉拔的同时归拢后腰部,使后片中线也呈曲线形。
(2)归拔摆缝。摆缝腰节拔开,归到腰节处,摆缝臀部归拢,使后身腰部均匀地吸进,臀部均匀隆起。
(3)归拔肩缝部位。归拢后肩缝满足凸出的肩胛部位的需要,也可以采用收肩省的方法来解决。
(4)归拔袖窿部位。后袖窿弧线处稍作归拢,使袖窿圆顺不还口。

五、敷牵带

牵带选用薄型有纺直丝黏合衬,宽1.2cm左右,粘贴时净缝居中,敷牵带的松紧要符合归拔要求。

1.敷前片牵带。前片牵带敷在开襟一边,开襟上口是斜丝绺容易还口,所以敷牵带。开襟摆缝处从袖窿开始沿摆缝粘到拉链位以下1.2cm处。
2.敷后片牵带。后片牵带敷在摆缝处,从袖窿开始粘贴到开衩口,胸部及臀部牵带略紧。

六、滚边

由于当前旗袍制作工艺不尽相同,因此不同部位的要求也不相同,其制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用暗线滚边(传统手工工艺,现在已不多用)

方法一:有夹里部位的毛缝滚边

(1)将衣片毛缝折光,开衩处剪一眼刀至净粉0.1cm处。
(2)滚条与衣片正面相对,缉线0.4~0.5cm。
(3)将滚条翻转、翻足。
(4)将滚条包转、包足。
(5)将滚条反面与大身缲牢,但不能缲到正面。
(6)将夹里盖过缲线与滚条缲牢(该工序在复夹里中完成)。

方法二:无夹里部位的毛缝滚边

(1)折转衣片毛缝与缉滚条同方法一。
(2)衣片毛缝沿缝头翻转,翻足;滚条毛缝按滚边宽度折光。
(3)将折光后的滚条包转,包足。
(4)将滚条反面与大身缲牢,但不能缲到正面。

方法一、二的特点是:滚边饱满、完整、针迹无外露。

方法三:净缝滚边

注意:若面料易脱丝不要选择该法滚边。特点:平薄、完整、细腻。

方法四:转角处的净缝滚边

(1)滚条缉到转角处应先折转后缉线。注意应向摆缝方向折转,不应向底边方向折转。
(2)将滚条翻转、包足到反面。

2.用明线滚边(机缝法)

一般滚边部位为净缝(现在该法采用较多)。特点:速度快、效率高。

3.细镶滚

(1)滚条边折光。
(2)将滚条折光边与衣片折光边放齐,缉0.2cm左右,使滚边饱满,呈圆形。
(3)将滚条翻转、包足后,正面在漏落缝中用拱止口的针法将滚条固定。

特点:滚条特别窄,在0.2cm左右,具有纤秀美。

4.滚嵌线(外嵌圆嵌法)

外嵌线制作方法中,将嵌条内衬有线绳,因而呈圆形。

特点:嵌线窄,0.2cm左右,线条舒展、饱满、纤秀。因全部采用机缝法,所以效率高(现在采用较多)。

以上几种滚边方法可根据面料风格、厚薄、及审美特点合理选择。

七、合肩缝,装袖

1.合肩缝

将前、后衣片正面相对,前片放上层,肩缝对齐,缉线0.8~1cm,后肩缝靠近颈肩点1/3处略有吃势。缉好后根据面料的厚薄烫分缝或倒缝。注意不得拉还肩缝。

2.装袖

(1)袖口滚边。方法与摆缝开衩处相同。
(2)抽袖山吃势。方法同女衬衫
(3)装袖。方法同女衬衫。

八、做夹里

1.夹里收省,合肩缝,装袖夹里

将夹里省缉好,缝合肩缝夹里,再装袖夹里。分别烫倒缝,省缝倒向中缝,肩缝向后身坐倒,烫平。

2.缲(或缉)下摆贴边

将前后夹里摆缝对齐,底边缝头折光,用手针将夹里下摆贴边缲牢,针距0.3cm,或用机缝将下摆贴边缉牢。夹里下摆比衣片下摆短1cm。

九、复夹里

1.复小襟夹里

小襟衣片与夹里正面相对,肩缝、领口比齐、放平,沿领口下端缉至小襟下口,然后将正面翻出烫平。若无夹里,小襟下口加贴边。贴边与衣片正面相叠,按所留缝份缉缝,贴边略松,贴边扣转,翻正,拐角方正,坐进0.1cm烫平,贴边反面用手针缲牢。

2.复前片夹里

将大襟衣片与夹里反面相对,夹里在上,肩缝及开衩处眼刀对齐,摆平。将夹里大襟处及左右摆缝开衩处缝头折光,盖过滚边缉线,手工缲牢,针距0.3cm。若无夹里,大襟开襟部位加贴边或滚边。

3.复后片夹里

方法与复前片夹里相同。注意后片夹里摆缝开衩处留1cm缝头不缲牢。

十、合摆缝、袖缝

1.合缉摆缝、袖缝

方法一:将前衣片套入后衣片中,前后衣片分别正面相对,反面向外,缝头对齐,沿净缝缉线。装拉链一边缉至拉链封口处。缝好后将衣片翻出,缝头向后片坐倒。注意面子、里子前后顺序要放正确。

方法二:面子、里子分别缉缝,面子分缝,里子坐倒缝。

2.缲袖口夹里

将袖口夹里折光,盖过滚边缉线,缲牢。袖口缝合处将后袖缝头修掉0.4 cm左右,用前袖缝折转、包光、缲牢。

十一、做领,装领

1.做领面

(1)将净领衬烫在领面的反面。
(2)将领面上口沿衬边沿包转。
(3)将滚条缉在领面上口,包转、缲牢,并做好装领对位标记。

2.装领

(1)装领面。领面与领口正面相对,领面在上,从左襟开始起针沿领衬下沿缉线。注意领子两端要上足,各对位点准确,线条顺直,左右对称。
(2)装领里。首先检查领面装好后领圈是否圆顺、平服,若不圆顺应及时修正,修正后复领里。将领里缝头折光,复在领面反面缲牢。注意领里略紧于面子。

十二、做纽扣,钉纽扣

1.做纽袢条

方法一:将2 cm左右的斜条两边毛口向里折成四层,手工缲牢。如果是薄料可将斜料裁宽,折成六层或八层,也可在斜条中衬几根纱线,使其饱满,厚料就不必加线了。为了便于盘花造型保形,缲纽袢时经常加入细铜丝。

方法二:

(1)斜条正面对折,缉线一道。
(2)翻正纽袢。为方便翻正,可在缉线前夹入线绳一根,牵拉线绳翻正更加方便。

方法三:将薄斜条料反面刮浆烫干,毛口向里折成四层,并将铜丝加进四层中间,再沿边缉明线一道。

2.做扣坨和纽袢

用纽袢条制作。制作方法。

3.盘花

盘花是将纽袢条盘结成所需的各种形状,用线钉好即是盘花。琵琶纽盘结的方法步骤。盘花纽扣的规格、大小可根据款式和花形确定,应注意比例协调。

盘花造型较多,有的造型复杂。现将几种简单花形单线示意如下,供练习使用(用单线便于分辨线路)。

4.钉盘花纽

(1)钉扣位置:第一副扣钉在领头下,第二副扣钉在大襟转弯处,第三副扣钉在大襟下端。

(2)钉扣方法:小襟格钉纽袢,大襟格钉扣坨,用细密针缝牢,纽袢条两端要折光藏在盘花下面。装隐形拉链可不钉第三副扣,拉链装至大襟下端。

注意:扣坨伸出大襟长度与纽袢长度应在扣好后对位正确;第二副扣角度应考虑美观,及受重力影响而出现的不平问题。

十三、整烫

整烫前修剪线头,清洗污渍。

1.整烫目的

平整,符合人体体形特征。

2.整烫顺序

先烫里子,后烫面子,先烫上面(肩部),后烫下面(折边部位),先烫附件(如袖子),后烫主件(如衣身)。

3.整烫步骤

袖口→袖缝→摆缝→肩缝→衣身→下摆→领子

熨烫时应根据面料性能合理选择温度、湿烫或干烫、时间、压力。熨烫时要盖布,尽量避免直烫。丝绒面料不能直接压烫,只能用蒸汽喷烫,避免倒毛而产生极光。

旗袍突出女性的线条美,所以现今的旗袍都是收紧腰身,把女性的身段尽量表现出来。原本旗袍是旗人所穿的服装,特点是宽大,平直,下长至足,材料多用绸缎,衣上绣满花纹、领、袖、襟、裙都绲有较宽的花

Ⅵ 旗袍是从什么时候流行的呢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旗袍在中国时尚前沿上海开始流行,后迅速风靡全国。1929年4月,民国政府将旗袍定为国服。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

历史文化

民国文化女性的名字,总伴随着她们的旗袍照,例如宋氏三姐妹、吴健雄、吴贻芳、林巧稚、阮玲玉、周旋、张爱玲、林徽因、萧红和丁玲等。

珍贵文化遗产——苏州评弹的女演员的服装也依然是旗袍, 其它传统说唱艺术如大鼓和评书等也多以旗袍为女演员传统服装。

历史悠久的香港小姐,香港华裔小姐,亚洲小姐和广州西关小姐选举中,她们期间或最后必定会穿旗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旗袍

Ⅶ 做旗袍需要多少布料

最重要看你做什么款式。如果是无袖的或者一点点袖子,且门襟等都是假的(就是直接一块布,安假扣子,不做款式的话)那么就是1m,而且你比较高,所以做起来布料会比较紧张。
简单款式还是购买到1.5m,复杂款式购买2m的布料会轻松很多。

Ⅷ 旗袍的历史及形制特点

一、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是民国20年代之后最普遍的女子服装 ,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二、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大陆举行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多选择旗袍作为大会礼仪服装。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
三、它的形制特点丰富多彩:旗袍历经百年的演进,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变化,演绎出多姿多彩的样式,让人目不暇接。20世纪30、40年代旗袍发展的黄金时代,样式变化多且非常丰富。旗袍的襟、领、袖、裙摆等部位风格别样:襟有圆襟、方襟、长襟等;领有上海领、元宝领、低领等;袖子有长袖、短袖,有挽大袖、套花袖,还有喇叭形的倒大袖,在袖口镶、绣、滚、荡各种纹样,十分别致;裙摆除了长短变化,还增加了鱼尾形、波浪形等裙摆款式。

Ⅸ 怎么做旗袍 最好有详细的步骤 有图更好

随着时代的变迁,旗袍的做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其中的要领却不曾改变,那就是精细。首先,旗袍面料的选择很有讲究,真丝的柔软贴身,织锦的硬挺大方,全棉的舒适价廉,选择合适的面料是做旗袍的首要步骤。
其次是做工。老早做旗袍,最讲究的是师傅的手工。就说盘扣,缠好一个经常要2、3个小时,盘扣的花色很多,要根据客人的年龄、穿着的时节以及出席的场合进行搭配:春节配如意扣、凤尾扣,老太太过生日配寿字扣,年轻女人喜欢简单柔美的兰花扣、盘香扣。讲究的客人,会要求随月份不同搭配旗袍上盘扣的花型,一年12变。一件全手工的旗袍,往往需要制作一个多星期。
1938年的海外旗袍,高领而低摆,开衩至膝,袍身紧窄修长且无袖,更显穿着者的婀娜身段,两道滚边十分细巧精制。
电影里那种6、7厘米的高领其实现实生活中做的人很少,“8·13事件前,高领流行过一段时间。不过高领穿起来实在不舒服,转个头人要跟着一起转过去。一般人平时都穿低领,一粒扣子就够了。到了现在有的旗袍连这个扣子都省去,为了穿得更舒服。”
做一件旗袍要量26个尺寸,一点也马虎不得。“旗袍一般都是必须做得正正好好,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所以给人量身要非常仔细.

Ⅹ 旗袍两边为何都要开衩

鄙人学浅,浅陋地认为,之所以两边开叉是因为以下原因:

1、方便行走,实用美观

旗袍两侧开叉,那就是方便女性的行走。众所周知,满清入关时,满清女子尚且可以骑马涉猎。可以说巾帼不让须眉,所以裤子对满清女子的需求就很重要。但是缠足裹胸之风,改变了满清精英的审美后。裤子更加促进对旗袍的双开叉。

进入现代社会,审美再次改变,有料才敢露的观念,变得十分普遍,所旗袍下的美腿,连丝袜也省掉了。故此旗袍的裁制越来越简约,双开叉也越开越高。

与旗袍沿边怎么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哪个中学女正校裤是裙子 浏览:518
天梭皮带折叠口打开图 浏览:547
佳黎女装专营店 浏览:595
手臂粗想穿裙子该怎么办 浏览:230
羽绒服怎样防止粘 浏览:370
城管制服如何统一招标 浏览:85
酒店员工制服换洗登记表 浏览:105
无意间发现一款高档男装 浏览:972
口工全彩漫画大全消失的帽子 浏览:250
卖童装应该在什么地方卖 浏览:618
牛仔裤丝光棉和弹力哪个好 浏览:884
所以品牌裤子图 浏览:648
东航空乘制服公司给发吗 浏览:851
中老年妈妈裤子品牌好 浏览:205
白色t恤布批发 浏览:427
男士夏装裤子批发 浏览:370
平时穿的裙子怎么画 浏览:905
怎样让你的裙子在夏天脱颖而出 浏览:782
介休高档冬季帽子批发 浏览:853
九分裤子配上衣好看图片 浏览: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