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scofield羊毛羊绒V领修身腰带毛呢大衣浅黄色款怎么搭配衣服更好看
可以直接在门店搭配一套,这样省时间而且好看。
② 羊毛衣怎么织
羊毛衣的编制方法:
一、起针
单片从上往下织,起针106针,
第一行:全下针
第二行:全下针
第九行:全下针
第十行:(从反面开始织)换线,一针上,绕线加一针,重复一针上,绕线加一针
第十一行:将绕的线全放掉,两针并一针织一针上、一针下、一针上,三针并一针织一针上、一针下、一针上,以此类推(2、3、2、3……….)
第十二行:换回原来的线,全上针
第十三行:全下针(同第一行,每朵花之间可看到四个横道)
至第四朵花时,两针并一针织一针上、一针下、一针上,两针并一针织一针上、一针下、一针上,三针并一针织一针上、一针下、一针上,以此类推(2、2、3、2、2、3……)
至第五朵花时,两针并一针织一针上、一针下、一针上,三针并一针织一针上、一针下、一针上,两针并一针织一针上、一针下、一针上,两针并一针织一针上、一针下、一针上,三针并一针织一针上、一针下、一针上,以此类推(2、3、2、2、3、2、3、2、2、3……)
中间可稍微调节一下,五朵花织完后,加针至304针。
两个袖子各留66针,腋窝各加12针(即前面每片43针,后背86针),身子共196针。
二、身子针法:(从反面开始织)
第一行:全上针
第二行:全下针
第三行:全上针
第四行:四针下、二针上、四针下、两针上,以此类推,最后为四针下
第五行:重复第一行
以此类推,共织21朵花,再多3行。(含下摆衣长不低于一尺一)
三、下摆(单片从反面开始织):
第一行:一针下,挑一针,一针下,挑一针,以此类推
第二行:全下针
第三行:挑一针,一针下,挑一针,一针下,以此类推
第四行:全下针
以此类推,织能数出13排即可收针。
四、袖子:(78针)
第一圈:全下针
第二圈:全下针
第三圈:全下针
第四圈:两针下,两针上,四针下,两针上,四针下,两针上,四针下,两针上重复织,最后是两针下
第五圈:重复第一圈
隔5圈,两头各减一针,即减两针。
以此类推,共织23朵花,再多3行。
织至袖口处,约为56针。
五、袖口:
第一圈:全下针
第二圈:一针上,挑一针,一针上,挑一针,以此类推
第三圈:全下针
第四圈:挑一针,一针上,挑一针,一针上,以此类推
以此类推,织能数出8排即可收针。
六、领子:
挑起106针,从衣服左边开始织起
第一行:一针下,挑一针,一针下,挑一针,以此类推
第二行:全下针
第三行:挑一针,一针下,挑一针,一针下,以此类推
第四行:全下针
以此类推,织能数出13排时,两边各减一针,以后每排织下针时两边均减一针,织能数出15排时,从两边(织过的边上)各挑16针左右织一针上、一针下,织4、5圈即可收针。
七、前襟:
挑起106针,同织下摆一样针法,织至领子处时,并上领子边上的针,织到能数出7排花即可。一边需留扣眼时,织至第四排花时,均出针数,留五个扣眼。
③ 自己怎么织羊绒衫
羊绒衫织起来和羊毛衫是一样的,只是羊绒线一般都很细,通常是织薄款的,这是因为,一来羊绒很贵,二来羊人绒暖,通常不用太厚的。这样手织的话,只能用很细的针织,所以很费时。衣服织成后按羊绒衫的洗涤方法洗就行,但要熨烫定型。以后要求不太高的话,就不必每次都烫了。
④ 羊毛大衣的腰带6种系法是什么
第一步:腰带交叉,分为A和B,如图。
⑤ 谁能教教我怎么用毛线编织腰带急 样式一般就行 只要是耐用 好编织
反正针是最简单的编制方法
⑥ 手编羊绒衫如何打法
用线:羊绒毛线三两
用针:三燕牌9号环形针,11号长、短直针各一副
编织步骤:
1、先织后片,起125针,织36行罗纹针后,下1行正面,织山脊花,效果如下图;
注意:在编制过程中,由于需要用到剪刀、毛线签等尖锐物品,所以一定要注意安全;另外,如果对图中毛线颜色不满意,也可以更换其他合适的颜色,织法和上述操作步骤一模一样。
⑦ 怎样用毛线编织一根圆腰带的织法
毛线编织圆腰带
1、起弹簧针底边,一下针,一下针。
2、起你需要的宽度。
3、摘上针面只织下针,另一面摘下针,只编织上针就可以了,织有二十多行时候就会看出圆圆的彩带了。
⑧ 男士贴身红绳腰带如何编织
〃 你答应我的我都记得、但是你却忘了你的承诺
⑨ 藏袍腰带怎么系
藏族服装具有悠久的历史,对藏族服饰的研究必然促进、加深对藏族的形成及文化发展史的研究。据史料考证,早在公元前11世纪前后,藏族的服饰,可能就已具备了现代藏族服装的基本特征了。
后来由于居住在西藏各地的部、族的互相交往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藏族服饰又在不断演变、发展和丰富了。
藏装是藏族人民的平常衣着,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显著的特征。基本特点是大子里面还要穿襟、右衽,腰襟肥大,袖子宽长,衣领、襟边、袖口、下摆等处多以细毛皮、氆氇或色布镶边。白天劳动时多脱掉一袖或双袖,左右盘扎于腰间。袍一件长袖衬衣。男子束腰带时,一般将袍子下摆提至膝盖。女子束腰时一般将袍子上提少许,使下摆遮住踝关节。具体的式样,男女及各地区各有特色。
中文名
藏装
基本特点
肥大、长袖、宽腰、右襟
质地
皮毛、花布等
款式
无需量体裁衣的直线服装
民族
藏族、门巴族、珞巴族等
快速
导航
结构特征
形成
区别
地域差异
发展历程
款式
因地区不同,藏装在用料、工艺上差别较大,但样式上大同小异。一般来说,藏装有袍装、便装和衬衫等。
袍装是最常见的,为大襟服装,男式宽大,带袖,女式销窄,分有袖、无袖两种。城镇居民喜用高级毛料制作袍装,农区用氆氇,牧区用毛皮。因袍装都比较长,着装时要提起下摆,束以腰带,天热时只穿左袖,不穿右袖。男式袍装着装英武,女式潇洒秀丽。
衬衫也是大襟式,唯男式多白色、高领、有扣,女式多花色、翻领、无扣。另外,女式衬衫袖子要比衣服长40多厘米,平时挽起,舞蹈时放下,翩翩起舞,特别优美。
在农区,比较喜欢着便装。男式分上衣和裤子两件,上衣较短小,大襟,用料氆氇,大多为黑、白两色。女式仅有上装,对襟,用料氆氇,黑色,着装时罩在袍外。
结构特征
肥腰、长袖、大襟是藏装的典型结构。牧区的皮袍、夹袍,官吏、贵族的锦袍及僧侣在宗教节日活动中的服装具有这种特点。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区的“对通”(短衣)也有此特点。至于工布地区的“古秀”,其基本结构也是和肥腰、大襟类更简化了,这种服装不但省去了袖子,而且把衣襟和前身合并在一起了。
藏族服装结构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它的一系列附加装束。穿直统肥袍行走是不方便的,腰带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用品。腰带和靴子又是附着饰品的主要穿戴。各种样式的“罗松”(镶有珠宝的腰佩)系在腰带上垂在臀部,形成各种各样的尾饰。各种精美的“止穷”(类似匕首)也都系在腰带上。
藏装,藏语称为“曲巴”,虽有地区差异,但其基本特征是大襟、宽腰、长袖、超长、无扣、藏装品种多样,可分为长袖高领衬衣、宽腰粗布衬裤、长袖皮袍、布袍、无袖袍、长坎肩、短坎肩、围裙、腰带、靴、帽等。藏装的特点是宽大、保暖、实用、一衣多用。藏袍长过身高,左襟大,右襟小,无领。着装十分讲究,先穿上衬衣和衬裤,然后将袍底提至习惯高度,一般男至膝,女至脚面,再用腰带扎紧,前面要平整,后面折皱要有序。
腰带扎好后放下衣领,将提起的部分垂悬于腰部,形成一个自然的宽大的囊袋,可以随身携物乃至放婴孩。穿好袍后一般要露出右臂,有的则将双袖横扎于腰际,裸其双臂,露出高领衬衣。接着再穿靴载帽,佩挂各种饰物。康巴服饰农区和牧区有所区别,主要反映在服装用料和头饰上。
过去农区主要以氆氇为衣料,也有用布或毛哗叽的;牧区则使用耐寒的绵羊或山羊皮,一般为皮朝外毛在内的板皮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康巴藏族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请同在无论农区或牧区,衣料质地都有了很大的改进,除劳作时穿习惯的氆氇袍外,平时一般都穿锦花袍、绸花袍、绣花缎袍、提花皮面袍等。此外,农牧区藏装都有镶边的习惯、一般镶上黑色平绒、毛呢或彩色氆氇,也有许多在衣襟、袖口、底边等处镶上水獭皮、虎、豹皮等动物皮毛。镶边大约宽10至15厘米,也有宽达30多厘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