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儿园幼儿正确的如厕方法
两岁前后,是训练宝宝如厕的适合时机,待宝宝有想要自主如厕的信号发出,例如模仿大人上厕所、穿着尿不湿尿尿或者拉臭臭不舒服、能够学着自己脱裤子穿裤子等,加上天气转暖,宝妈就可以考虑让宝宝开始学习自主如厕了。
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就是不能急,不能逼,尊重宝宝的节奏,鼓励为主,少责罚埋怨。不要跟别人的孩子比,看到别人已经戒尿不湿就着急自己的宝宝。每个孩子有自己的规律,只要在正确时间内,都不需要着急的。
我家宝宝即将接近两岁的时候,我就开始给他讲如厕相关的绘本故事,灌输给他长大了就不需要穿尿不湿了,要学习去小马桶尿尿拉臭臭哦。让他向绘本中的小主人翁学习。
然后我会帮他选择一个适合的小马桶,但我没有选择那些可爱的动物造型之类的,毕竟尿尿拉臭臭也是需要专心的,而且幼儿园的小马桶可没那么可爱,我选择的是常规的,但颜色会比较艳丽些,吸引宝宝眼球。
开始训练,我家宝宝穿的是拉拉裤,所以我观察到他有尿尿的预兆,就会让他脱了拉拉裤去小马桶尿。刚开始的时候,宝宝不适应,没几天就有些抗拒,不愿意用小马桶,坐小马桶上拉不出臭臭。这个时候我意识到可能是我焦虑的情绪影响到宝宝,有点急进了。于是我开始放慢训练的节奏。因为是男宝,所以让爸爸也参与到训练中。让爸爸带着宝宝一起去上厕所,2岁的孩子是最喜欢模仿,会模仿大人的动作。让他觉得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象征着他长大。然后在他每次能够尝试到马桶尿尿的时候就称赞他,尤其能够成功尿到马桶里的时候就奖励他,表扬他,让他引以自豪,这样他就会有动力去继续保持。
适应一个星期后就开始不给宝宝穿尿不湿了。并且观察宝宝尿尿的时间,差不多时间的时候就询问他是否需要尿尿,或者提醒他要尿尿就告诉妈妈或者自己去小马桶尿。但切不要强迫。戒掉尿不湿大概半个多月,我家宝宝就可以自己自主如厕,整个过程是很顺利的。
总结几点:
1、尊重孩子的意愿,只能引导,不能强逼,不能急进。
2、绘本故事引导,亲身示范,让宝宝模仿。女宝由妈妈示范,男宝由爸爸示范。
3、准备好适合宝宝自主如厕的工具和物品,让宝宝如厕方便舒适。
4、训练宝宝如厕时要提供他方便脱和穿的衣裤。
5、表扬并且庆祝宝宝每一次成功的自主如厕。
6、一定要有耐性,不要埋怨宝宝尿裤子或者不用小马桶。
关于如厕的绘本有:
噼里啪啦系列之《我要拉粑粑》
《我也行呀》
《马桶的故事》
《我的小马桶》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小熊系列之《拉粑粑》
小猪威比系列之《拉粑粑》
《妈妈我要自己做-拉便便擦屁屁》
《我会拉便便》
《咕噜噜,拉便便》
《嗯,我在便便》
等等
❷ 幼儿如厕的指导方法
一般女孩2岁至2岁半、男孩3岁左右或表现出对上厕所的兴趣时就可以开始如厕训练,亲身解释和示范、光屁股行动、合适的奖励、如厕训练便盆辅助等可以帮孩子养成如厕习惯。
关于如厕训练的科学研究很少,也没有所谓的“黄金标准”,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即可。以下有一些经验可以借鉴,“问上医”将为你详细介绍,希望能有所帮助。
1.选准开始如厕训练的时机,识别孩子准备好如厕的迹象
至少12-18月龄后,孩子才有能力控制排尿和排便,通常来说,女孩2岁至2岁半、男孩3岁左右开始如厕训练比较合适。若满足以下情况可以开始将这件事提上日程:
孩子表现出上厕所的兴趣,比如跟大人去厕所或想冲马桶;
孩子想大小便时会告诉家长,或者观察到蹲着哼哼唧唧;
尿湿之后会提示换尿片。
注意还要选孩子没有便秘、家长有时间、家里无大事的时候。
2.亲身解释和示范,给孩子做好“热身”
“正式”的如厕训练开始之前,先使用以下技巧给孩子热热身:
用积极的、对儿童来说友好的方式向孩子解释“排泄”,比如换尿布时给孩子解释:“我们身体会把吃喝进去的东西加工一下,然后把垃圾排出来变成大小便”;
让孩子看大人使用便盆;
每次大小便都带到厕所,让孩子知道厕所是排泄的地方;
用洋娃娃或毛绒动物当道具使用便盆,孩子看到自己的“朋友”完成如厕的一系列动作,可以缓解压力;
练习坐在便盆上,建议在早上醒来后、洗澡和睡觉之前,先去厕所,这能让孩子尽早适应如厕的时刻表。
3.“光屁股”行动、
孩子20-30个月大的时候,让他赤裸下半身在家里乱逛,附近放一个便盆。美国心理学博士 John Rosemond倡导这种办法,大小便顺着腿流下来的不舒服感觉会促使孩子使用便盆。然后将小朋友的便盆放到卫生间让他进一步养成到卫生间上厕所的习惯。
缺点:家长需要打扫地板。
4.合适的奖励
赞美可能是激励孩子的最佳途径,可给予口头的夸奖或实际的奖励:
明确奖励的原因,“你能坐在马桶上,真棒!”
奖励要及时、孩子感兴趣,如完成如厕后立刻用巧克力豆奖励。
5.选择合适的辅助便盆或马桶垫
现在儿童便盆功能很多,有些带有读书、音乐的功能,且造型可爱,能让孩子感兴趣、愿意长时间蹲在上面。下面几款宝妈们大致感受一下。
小贴士:宝宝终将学会自己上厕所,即使孩子会的稍微晚一些也不要过于紧张和慌张,家长耐心指导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
❸ 孩子尿裤子怎么办
小班以上的孩子都应该三岁以上了,一般不会再出现尿裤子的现象。可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发现,本来能管好自己上厕所的孩子,到了幼儿园又重新爱尿裤子了。这让家长和老师都感到很棘手。有的宝宝在家里不尿裤子,可是到了幼儿园就尿裤子,父母真是犯愁。 小倩已经四岁半了,三岁刚进幼儿园小班时,偶尔会尿裤子。但最近在幼儿园每天都尿裤子。妈妈给她书包里装上了换洗的裤子,拜托老师给她换上。在前两天头一次尿裤子时,回到家爸爸妈妈都批评了她,说她羞羞。这么大的人了还在幼儿园里尿裤子,结果越说越严重,接连几天去接小倩的时候老师都说她“今天又尿裤子了。”妈妈也觉得脸上无光,带小倩去看过医生,也没有问题。妈妈担心是不是批评得太厉害形成了心理问题,当宝宝在幼儿园尿裤子了该怎么教育孩子呢? 孩子尿裤子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应该排除病因,一般来讲大多数孩子都不是出于生理原因,有可能是孩子玩的过于投入,忘记要上厕所,等到去厕所时往往已经憋不住一泻千里了。还有可能是孩子胆子小,刚入园时内心紧张,想上厕所不敢跟老师说。还有可能是孩子的自控能力还不够,还没有掌握上厕所的技巧。 想要纠正孩子尿裤子的情况,就需要家长与老师相互配合: 1、家长要放松心态 很多时候,家长会比孩子自己更紧张尿裤子这件事,一旦发现孩子尿裤子了,家长就会给孩子施加压力,有的家长还会采取暴力手段打骂孩子。 最近,俊俊经常在幼儿园尿裤子,每天接他放学,妈妈第一时间都会先看他的裤子有没有换。这天,妈妈一冲进教室,就忍不住对着俊俊大喊:“你怎么又尿裤子了!作为惩罚,今天回家不许吃点心!明天我要最后一个来接你!”第二天,俊俊妈故意等班上其他孩子都走了才去接俊俊,令她郁闷的是,俊俊尿裤子的情况不仅没有改善,还尿湿了床单和被褥。 同班的翔翔也尿湿了裤子,妈妈接他时,只是默默的拿过脏裤子,什么话也都没说。一段时间之后,翔翔又尿裤子了,晚上吃饭时,爸爸妈妈聊起了小时候自己尿裤子的事情,妈妈说自己上大班后,有一次晚上做梦找厕所,醒来就发现尿床了,爸爸则说自己上小学了还尿湿裤子的糗事。说完,爸爸妈妈感叹:原来偶尔尿裤子是很正常的行为!说也奇怪,自此以后,翔翔再也没有尿湿过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