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手工制作
:免从冕省去冃,冃是冠上面的部份,「冠冕」同属冃部。脱去冃,本义脱帽。冕从冃从人,人头上加冠,去除人之后剩馀部份象冠型。参阅「冕冠」等字。
[编辑本段]同本义
冕,大夫以上冠也。——《说文》
故天子袾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荀子·富国》
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庄子·胠箧》
古之王者,冕而前旒。——《淮南子·主术训》
服冕乘轩。——《左传·哀公十五年》
又如: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冕弁(冕和弁。均为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冕版(冕顶之板);冕服(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与服饰);冕冠(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之礼帽)
喻指像冕的事物【hat-likething】。如:日冕
冕旒
miǎnliú
【king'scrownwithtassels】古代帝王的礼冠和礼冠前后的玉串,也用作皇帝的代称
冕(corona):恒星大气的最外层
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在举行祭祀等大典时所戴的大礼冠。外黑色,里朱色。冕顶有长方板,称为延,后高前低,略向前倾。延之前端缀有数串小圆玉,谓之旒。冕加在发髻上,要横插一长笄(簪),以别住冕。笄的两端绕颔下系一小丝带,谓之紘;又各用一条名叫枕的丝绳挂下一个绵丸,谓之纩,纩下端饰玉,谓之珎。因两珎正当左右两耳,故又名充耳、塞耳。旒、松、纩都是冕的部件。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说前后各有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历代之制大略相同。南北朝以后,只有帝王可以戴冕,因用以专称皇帝的礼冠。《淮南子.主术训》:「古之王者,冕而前旒。」高诱注:「冕,王者冠也。」唐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编辑本段]天文中的冕
天文学中,恒星大气的稀薄外层。太阳的冕在日食时明亮圆面被月球挡住的情况下最便与观测。它向外延伸到好几个太阳半径处,然后逐渐消失在行星际空间。
② 古代医生戴的类似儒巾的巾帽叫什么
没记错的话好像叫万字巾,就是有个方的像帽子那样的
③ 小制作,古代的帽子.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9%C5%B4%FA%B5%C4%C3%B1%D7%D3&z=0
④ 古代行医帽子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汝水》云:“昔费长房为市吏,见王壶公悬壶于市,长房从之,因而自远,同入此壶,隐沦仙路。”《壶公符》记述壶公的医道云:“其卖药口不二价,治百病皆愈。语卖药者曰:服此药必吐出某物,某日当愈。皆如其言。得钱日收数万,而随施与市道贫乏饥冻者,所留者甚少。”此记载说明壶公乃得道之人,悬一壶于市乃为普渡众生。于是,古代的中医开业时,会在门外悬挂一幅招幔——悬壶济世,说明自己医术高明,可以普济众生,而且收费合理。正是因为壶公的典故流传很广,所以又产生了一个俚语:“你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同时,后代还常用“悬壶济世”来形容医生治病救人的医德。《清明上河图》中的“赵太丞家”医药铺就在门前“悬壶”作为幌子。后来,中医医家虽然不以“悬壶”作为行医的招幌标志,但“悬壶”依然作为挂牌行医的象征代称。
与卖药者“悬壶”为幌相对应,行医者则是以“杏林”为行业标识。其来历与三国时期的董奉有关。董奉,字君异,福建侯官人,与东汉的张仲景、华佗号称“建安三神医”。《太平广记·卷十二》载有董奉的逸事:“吴先主时,有少年为奉本县长,见奉年四十余,不知其道。罢官去,后五十余年,复为他职,得经侯官,诸故吏人皆老,而奉颜貌一如往日。问言:君得道耶?吾昔见君如此,吾今已皓首,而君转少,何也?奉曰:偶然耳。”这个记载似乎说明董奉不是凡人,而是一个得道成仙之人,所以才能青春永驻。《太平广记·卷十二里》还记载了董奉的医案:“杜燮为交州刺史,得毒病死,死已三日,奉时在彼,乃往,与药三丸,纳在口中,以水灌之,使人捧举其头,摇而消之,须臾,手足似动,颜色渐还,半日乃能坐起,后四日乃能语。”至于董奉为人治病的费用,《太平御览·卷六百六十四》云:“奉居山不种田,为人治病亦不取钱。愈使栽五株杏,数年计得十万余株。”这就是“杏林”一词的来源。于是,药店门前常挂有“杏林春色”的招幌,以示此处有着能妙手回春的草药和医者,而对于医术高明者,病人也常常会奉送上“杏林高手”的锦旗以示敬意。
⑤ 怎样用卡纸做古代的帽子
1、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成矩形。
⑥ 医生帽怎么做
不知道这种帽子行不行,如不行可到小螃蟹折纸网站查找。
⑦ 古代书童帽制作
古代一般书生都有的跟班一般帮书生整理房间整理书籍笔墨等等也一起陪读也是一个照顾书生生活起居的人在武侠里书生很多时候也是一个很厉害的角色当然书生的书童也一般很不错的
⑧ 古代帽子怎么制作啊
古装帽子的制作工艺会有很,不同的帽子,从布料到选择不同的制作方法,要根据历史和帽子的形状会不同。在这里是很难说清楚的,制作工艺有满胎,纱胎 制模等。
⑨ 古代官绅的帽子是怎样做的
古代官司的帽子都说是乌纱帽,让我感觉就应该是用沙做的。
⑩ 古代大臣的帽子如何做
官员帽顶镶嵌天然野生珍珠(主要是东珠),但珍珠数量有严格区别,即官衔愈高,珍珠数量愈多,但最多不超过9颗,具体规定:亲王朝冠饰东珠9颗,邵五朝冠饰东珠8颗,贝勒朝冠饰东珠7颗,贝子朝冠饰东珠6颗,镇国公朝冠饰东珠5颗,辅国公朝冠饰东珠4颗,候朝冠饰东珠3颗,伯朝冠饰东珠2颗,子朝冠饰东珠1颗,其余非高官厚禄的没有资格使用东珠。
官员戴的官帽又称大帽,共有两种:一为冬季所戴,称“暖帽”;一位夏季所戴,名“凉帽”。根据规定,每年三月开始戴凉帽,八月换戴暖帽(后来北洋舰队则较为特殊,一年四季均为暖帽)。暖帽多为圆形,周围有一道檐边,材料多为皮质,也有缎质、呢质、布质,视气候而变,暖帽中间装饰有用红色丝绦编成的帽纬,俗称“红缨”。帽纬之上装有顶珠,按品级而异,无品则无顶。凉帽为圆锥形,用藤、竹、篾席、麦秸等编成,外裹绫罗,颜色多为白色,也有湖色及黄色。凉帽顶上也装有红缨、顶珠,制同暖帽。另,凡戴官帽,都需在顶珠之下,装一支两寸长的翎管,用来安插翎枝。花翎用孔雀翎毛做成,俗称孔雀翎,蓝翎则用鹖羽制作。
朝服有补,顶戴分为朝冠和吉服冠两种
文官:
一品仙鹤补,朝冠顶饰东珠一颗、上衔红宝石;吉服冠用珊瑚顶;岁奉180两;
二品锦鸡补,朝冠顶饰小宝石一块,上衔镂花珊瑚,吉服冠用镂花珊瑚顶;岁奉155两;
三品孔雀补,朝冠顶饰小红宝石,上衔小蓝宝石,吉服冠用蓝宝石顶;岁奉130两;
四品云雁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青晶石,吉服冠用青金石顶;岁奉105两;
五品白鹇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水晶石,吉服冠用水晶石顶;岁奉80两;
六品鹭鸶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砗磲,吉服冠用砗磲顶;岁奉60两;
七品鸂鶒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素金顶,吉服冠用素金顶;岁奉45两;
八品鹌鹑补,朝冠阴文镂花金,顶无饰;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40两;
九品练雀补,朝冠阳文镂金顶,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35两;
御史大人,补服绣獬豸,代表公正。
武官:
一品麒麟补,朝冠顶饰东珠一颗、上衔红宝石;吉服冠用珊瑚顶;岁奉81两,加支528两;
二品狮子补,朝冠顶饰小宝石一块,上衔镂花珊瑚,吉服冠用镂花珊瑚顶;正二品岁奉155两,加支444两;从二品岁奉53两,加支324两; r
三品豹子补,朝冠顶饰小红宝石,上衔小蓝宝石,吉服冠用蓝宝石顶;岁奉39两,加支204两;
四品老虎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青晶石,吉服冠用青金石顶;岁奉27两,加支114两;
五品熊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衔水晶石,吉服冠用水晶石顶;岁奉18两,加支72两;
六品彪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砗磲,吉服冠用砗磲顶;岁奉14两,加支35两;
七品犀牛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素金顶,吉服冠用素金顶;岁奉12两;
八品犀牛补,朝冠阴文镂花金,顶无饰;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岁奉23两;
九品海马补,朝冠阳文镂金顶,吉服冠用镂花素金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