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代皇宫嫔妃服装规定是什么
清朝后宫女装公服来说,就体现出后宫嫔妃的不同身份等级。所谓女装公服,就是清朝宫廷中,上至太皇太后,下至皇贵妃的正式官样服饰。
清代后宫嫔妃服饰等级的标识,主要是通过服饰的质料、款式、颜色、纹样和饰品来体现的。在这里以后宫嫔妃的朝褂来举例。
清朝后宫嫔妃位分就已是层次分明,分为八个等级:皇后(正超品)、皇贵妃(正一品)、贵妃(从一品)、妃(正二品)、嫔(庶二品)、贵人(从七品)、常在(庶七品)、答应(从十品)。
朝褂按照《大清会典》规定,皇后的朝褂,一共三个款式,分为石青色,织金缎或织金绸镶边。前后各绣有一条立龙,领子部位有镂金饰宝的领约,再挂朝珠三盘。
下身都绣有行龙和万福万寿图案,与彩云相叠。也有的朝褂纹饰前后各有一条正龙,腰部以下绣有行龙,大腿以下部位都绣有八宝寿山江牙立水纹饰。
颜色上,清朝服饰中等级最高的是明黄色,所以能穿明黄色服装的只有皇后和皇贵妃,贵妃和妃可以穿金黄色,其他妃嫔不得穿黄色,大多穿茶褐色、红色、绿色,而作为贵人、常在、答应,是没有朝服和朝冠的,只能身穿粉红色、乳白色或者浅绿色这些素净颜色的普通服饰。
纹样上,也有很严格的等级区分,皇后、皇贵妃的服饰纹路要比贵妃、妃的要好很多,多采用金凤、“五谷丰登”、牡丹等,而贵妃、妃则为金翟、瑞草、祥云等,嫔及以下纹样简单,一些细节上不绣花纹。
总的来说,皇后的朝褂,图案纹饰大多以立龙、正龙、行龙、万福万寿和八宝平水为主。
至于皇后以下的,比如皇贵妃、贵妃、妃嫔,朝褂与皇贵妃相差无几,唯一的区别就是领后的绦为金黄色。
在《清代后宫制度论述》中就曾有相关记载,皇后的头饰一般为明黄色和正红色,头上可佩戴凤钿或者凤冠,此处的“凤”为九尾凤,头两侧可戴垂至肩膀的流苏,皇后和皇太后的规格一样,耳饰左右各三,由金龙衔一等珠。
皇贵妃的头饰多为正紫色,可戴七尾凤珠钗,也可以戴垂至肩膀的流苏,但皇贵妃只能佩戴一侧。
其他嫔妃头饰多为宝蓝色,可戴五尾凤珠钗,可佩戴垂至耳垂的流苏。从三品以上妃嫔的头饰,只能为偏红色,不能用正红,可佩戴金步摇。从七品以上只可以佩戴除了黄、红、紫、蓝以外的所有颜色,但必须为偏色,可佩戴金银材质的首饰,但只可戴头花。
冠顶饰物的等级,以饰物的质地显现,质地从高到低依次是:东珠、红宝石、珊瑚、蓝宝石、青金石、水晶、砗磲、素金、镂金花。如果同用一种质地的冠饰品,则用数量区分妃嫔等级,皇后等级最高,数量最多,之后便依次递减,不得僭越。
耳饰方面,皇后用一等东珠,皇贵妃、贵妃用二等东珠、妃用三等东珠,嫔用四等东珠,这里的东珠是指一种野生珍珠,因只有四等,所以贵人、常在、答应不能用东珠做耳饰,只能用普通的珍珠或者金银。
还有就是脖子上戴的朝珠,皇后着朝服时,颈带三盘朝珠,中间是东珠,两侧为红珊瑚朝珠,都是高档饰品。而皇贵妃、贵妃、妃等人,只佩戴琥珀朝珠,也就是用密珀为饰,两侧分别挂两盘红珊瑚朝珠。嫔以下等人,只佩戴一盘珊瑚朝珠,两侧分别挂琥珀朝珠。
❷ 为啥清朝早期满族人的衣服没有领子而明朝汉族中衣有立领旗袍的领子是受明朝影响吗
清代的满族平时服装都是有领子的。
你说的那种无领的马褂是一种礼服,套在外边。里边使用的是很硬的衬领,把衬领翻出来露在马褂外边显的整洁。
立领最早出现在明代,是从明朝的褂子和袄上先出现的,后来传到除日本以外的东亚各地,所以今天南到越南缅甸北到蒙古库页岛,即便相格万里都能看到同样的领子。清代满族服装的立领也的确是受到明代服装的影响。但是满族服装中的四开岔下摆、马蹄袖、掐腰 则是自己的创意。
❸ 清宫戏里宫中女装带的白色领巾叫什么
清宫戏里宫中女装带的白色领巾叫长领巾,也叫假领子,不是清朝服饰里固有的。满洲的传统服饰,是没有领子的,或者说衣领分开,男女装都是如此,但是,在穿官衣的时候,除了夏季的伏天,会另衬上一件领衣或是戴上一条假领子,女便服也是如此,衬衣、氅衣都没有领子,围在脖子上的那个条形织物,实际上就是领子的功用,载涛等《清末贵族生活》:"(氅衣、衬衣)不用卷领,以围脖手绢代之。"这个"围脖手绢"便是那条织物。
满族女子穿长及脚面的旗装,或外罩坎肩。脚着长筒白丝袜,穿花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服装喜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棉麻衣料制成。有的将旗装面上绣成一组图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处镶上多层精细的花边。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喜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
(3)清朝女装领子扩展阅读:
满族妇女穿的旗装,是直立式的宽襟大袖长袍,下摆及小腿,也外有绣花纹饰。样式美观大方,讲究装饰,领口,袖头,衣襟都绣有不同颜色的花边,有的多至十几道,穿起来匀称苗条,婀娜多姿。有一种女式旗装叫“大挽袖”,把花纹绣在袖裏,“挽”出来更显得美观.满族妇女所穿旗装,从样式到做工都十分讲究.在旗装领口,衣襟,袖边等处镶嵌几道花条或彩牙儿,有的还要镶上18道衣边才算是美。天寒时则外加马褂或马甲于袍外,即长到肚脐、四面开衩、对襟的短褂,俗称马褂。
❹ 清朝女子脖子上的龙华(就是像围巾一样的东西)干嘛的 或者代表什么
满洲的传统服饰,是没有领子的,或者说衣领分开,男女装都是如此,但是,在穿官衣的时候,除了夏季的伏天,会另衬上一件“领衣”或是戴上一条假领子,女便服也是如此,衬衣、氅衣都没有领子,围在脖子上的那个条形织物,实际上就是领子的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