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vray灯光材质背面发光是什么意思
在效果图制作中,另一大类材质球就是VRay材质球。VRay材质列表如图11-33所示。本节将主要讲解在效果图制作中常用的VRayMtl材质、“VRay灯光”材质和“VRay混合”材质3种材质球的用法。
图11-33
11.2.1 VRayMtl材质
VRayMtl材质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材质,也是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材质,常用于制作室内外效果图。VRayMtl材质除了能完成一些反射和折射效果外,还能出色地表现出SSS以及BRDF等效果。
1.基本参数卷展栏
“基本参数”卷展栏设置面板如图11-34所示。
重要参数解析
漫反射:物体的漫反射用来决定物体的表面颜色。通过单击它的色块,可以调整自身的颜色。单击右边的按钮可以选择不同的贴图类型。
粗糙度:数值越大,粗糙效果越明显,可以用该选项来模拟绒布的效果。
图11-34
反射:这里的反射是靠颜色的灰度来控制,颜色越白反射越亮,越黑反射越弱;而这里选择的颜色则是反射出来的颜色,和反射的强度是分开来计算的。单击旁边的按钮,可以使用贴图的灰度来控制反射的强弱。
菲涅耳反射:勾选该选项后,反射强度会与物体的入射角度有关系,入射角度越小,反射越强烈。当垂直入射的时候,反射强度最弱。同时,菲涅耳反射的效果也和下面的“菲拆仔郑涅耳折射率”有关。当“菲涅耳折射率”为0或100时,将产生完全反射;而当“菲涅耳折射率”从1变化到0时,反射越强烈;同样,当菲涅耳折射率从1变化到100时,反射也越强烈。
菲涅耳折射率:在“菲涅耳反射”中,菲涅耳现象的强弱衰减率可以用该选项来调节。
高光光泽:控制材质的高光大小,默认情况下和“反射光泽”一起关联控制,可以通过单击旁边的L按钮来解除锁定,从而单独调整高光的大小。
反射光泽:通常也被称为“反射模糊”。物理世界中所有的物体都有反射光泽度,只是或多或少而已。默认值1表示没有模糊效果,而比较小的值表示模糊效果越强烈,如图11-35所示。单击右边的按钮,可以通过贴图的灰度来控制反射模糊的强弱。
图11-35
细分:用来控制“反射光泽”的品质,较高的值可以取得较平滑的效果,而较低的值可以让模糊区域产生颗粒效果。注意,细分值越大,渲染速度越慢,如图11-36所示。
图11-36
使用插值:当勾选该参数时,VRay能够使用类似于“发光贴图”的缓存方式来加快反射模糊的计算。
最大深度:是指反射的次数,数值越高,效果越真实,但渲染时戚塌间也更长。
退出颜色:当物体的反射次数达到最大次数时就会停止计算反射,这时由于反射次数不够造成的反射区域的颜色就用退出色来代替。
暗淡距离:勾选该选项后,可以手动设置参与反射计算对象间的距离,与产生反射对象的距离大于设定数值的对象就不会参与反射计算。
暗淡衰减:通过后方的数值设定对象在反射效果中的衰减强度。
影响通道:选择反射效果是否影响对应的图像通道,通常保持默认的设置即可。
折射:和反射的原理一样,颜色越白,物体越透明,进入物体内部产生折射的光线也就越多;颜色越黑,物体越不透明,产生折射的光线也就越少。单击右边的按钮,可以通过贴图的灰度来控制折射的强弱。
折射率:设置透明物体的折射率。
提示
常见物体的折射率:
冰=1.309、水=1.333、玻璃=1.517、水晶=2.000、钻石=2.417。
光泽度:用来控制物体的折射模糊程度。值越小,模糊程度越明显;默认值1不产生折射模糊。单击右边的按钮,可以通过贴图的灰度来控制折射模糊的强弱。
最大深度:和反射中的最大深度原理一样,用来控制折射的最大次数。
细分:用来控制折射模糊的品质,较高的值可以得到比较光滑的效果,但是渲染速度会变慢;而较低的值可以使模糊区域产生杂点,但是旅颂渲染速度会变快。
退出颜色:当物体的折射次数达到最大次数时就会停止计算折射,这时由于折射次数不够造成的折射区域的颜色就用退出色来代替。
使用插值:当勾选该选项时,VRay能够使用类似于“发光贴图”的缓存方式来加快“光泽度”的计算。
影响阴影:这个选项用来控制透明物体产生的阴影。勾选该选项时,透明物体将产生真实的阴影。注意,这个选项仅对“VRay灯光”和“VRay阴影”有效。
影响通道:设置折射效果是否影响对应的图像通道,通常保持默认的设置即可。
烟雾颜色:这个选项可以让光线通过透明物体后变少,就好像和物理世界中的半透明物体一样。这个颜色值和物体的尺寸有关,厚的物体颜色需要设置淡一点才有效果。
烟雾倍增:可以理解为烟雾的浓度。值越大,雾越浓,光线穿透物体的能力越差。不推荐使用大于1的值,如图11-37所示。
图11-37
烟雾偏移:控制烟雾的偏移,较低的值会使烟雾向摄影机的方向偏移,如图11-38所示。
图11-38
图11-38(续)
色散:勾选该选项后,光线在穿过透明物体时会产生色散现象。
阿贝数:用于控制色散的强度,数值越小,色散现象越强烈。
类型:半透明效果(也叫3S效果)的类型有3种,一种是“硬(蜡)模型”,比如蜡烛;一种是“软(水)模型”,比如海水;还有一种是“混合模型”。
背面颜色:用来控制半透明效果的颜色。
厚度:用来控制光线在物体内部被追踪的深度,也可以理解为光线的最大穿透能力。较大的值,会让整个物体都被光线穿透;较小的值,可以让物体比较薄的地方产生半透明现象。
散布系数:物体内部的散射总量。0表示光线在所有方向被物体内部散射;1表示光线在一个方向被物体内部散射,而不考虑物体内部的曲面。
正/背面系数:控制光线在物体内部的散射方向。0表示光线沿着灯光发射的方向向前散射;1表示光线沿着灯光发射的方向向后散射;0.5表示这两种情况各占一半。
灯光倍增:设置光线穿透能力的倍增值。值越大,散射效果越强。
2.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卷展栏
“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卷展栏的参数面板如图11-39所示。
图11-39
重要参数解析
明暗器列表:包含4种明暗器类型,分别是反射、多面、沃德和微面GTR(GGX),如图11-40所示。
图11-40
多面:适合大多数物体,高光区适中。
反射:适合硬度很高的物体,高光区很小。
沃德:适合表面柔软或粗糙的物体,高光区最大。
微面GTR(GGX):VRay3.2新增的类型,适合金属类材质。
各向异性(-1..1):控制高光区域的形状,可以用该参数来设置拉丝效果。
旋转:用于控制高光区的旋转方向。
UV矢量源:控制高光形状的轴向,也可以通过贴图通道来设置。
局部轴:有x、y、z这3个轴可供选择。
贴图通道:可以使用不同的贴图通道与UVW贴图进行关联,从而实现一个物体在多个贴图通道中使用不同的UVW贴图,这样可以得到各自相对应的贴图坐标。
3.选项卷展栏
“选项”卷展栏的参数面板如图11-4 1所示。
图11-41
重要参数解析
跟踪反射:控制光线是否追踪反射。如果不勾选该选项,VRay将不渲染反射效果。
跟踪折射:控制光线是否追踪折射。如果不勾选该选项,VRay将不渲染折射效果。
中止:中止选定材质的反射和折射的最小阈值。
环境优先:控制“环境优先”的数值。
效果ID:设置ID号,以覆盖材质本身的ID号。
覆盖材质效果ID:勾选该选项后,通过左侧的“效果ID”选项设置的ID号,可以覆盖掉材质本身的ID。
双面:控制VRay渲染的面是否为双面。
背面反射:勾选该选项时,将强制VRay计算反射物体的背面产生反射效果。
使用发光图:控制选定的材质是否使用“发光贴图”。
雾系统单位比例:控制是否使用雾系统单位比例,通常保持默认即可。
视有光泽光线为全局照明光线:该选项在效果图制作中一般都默认设置为“仅全局照明光线”。
能量保存模式:该选项在效果图制作中一般都默认设置为RGB模型,因为这样可以得到彩色效果。
4.贴图卷展栏
“贴图”卷展栏的参数面板如图11-42所示。
图11-42
重要参数解析
漫反射:与“基本参数”卷展栏下的“漫反射”选项相同。
粗糙度:与“基本参数”卷展栏下的“粗糙度”选项相同。
反射:与“基本参数”卷展栏下的“反射”选项相同。
高光光泽:与“基本参数”卷展栏下的“高光光泽”选项相同。
菲涅耳折射率:与“基本参数”卷展栏下的“菲涅耳折射率”选项相同。
各向异性:与“基本参数”卷展栏下的“各向异性(-1..1)”选项相同。
各向异性旋转:与“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卷展栏下的“旋转”选项相同。
折射:与“基本参数”卷展栏下的“折射”选项相同。
光泽度:与“基本参数”卷展栏下的“光泽度”选项相同。
折射率:与“基本参数”卷展栏下的“折射率”选项相同。
半透明:与“基本参数”卷展栏下的“半透明”选项相同。
凸凹:主要用于制作物体的凹凸效果,在后面的通道中可以加载一张凸凹贴图。
置换:主要用于制作物体的置换效果,在后面的通道中可以加载一张置换贴图。
不透明度:主要用于制作透明物体,例如窗帘、灯罩等。
环境:主要是针对上面的一些贴图而设定的,比如反射、折射等,只是在其贴图的效果上加入了环境贴图效果。
疑难问答
贴图通道名称后面的数值有何作用?
在每个贴图通道后面都有一个数值输入框,该输入框内的数值主要有以下两个功能。
第1个:用于调整参数的强度。如在“凹凸”贴图通道中加载了凹凸贴图,那么该参数值越大,所产生的凹凸效果就越强烈。
第2个:用于调整参数颜色通道与贴图通道的混合比例。如在“漫反射”通道中既调整了颜色,又加载了贴图,如果此时数值为100,就表示只有贴图产生作用;如果数值调整为50,则两者各作用一半;如果数值为0,则贴图将完全失效,只表现为调整的颜色效果。
11.2.2 VRay灯光材质
VRay灯光材质用于模拟自发光物体,如灯箱、霓虹灯、外景贴图等,光源的强度不受环境的影响。参数面板如图11-43所示。
图11-43
重要参数解析
颜色:设置对象自发光的颜色,后面的输入框用来设置自发光的“强度”。通过后面的贴图通道可以加载贴图来代替自发光的颜色。
不透明度:用贴图来指定发光体的透明度。
背面发光:当勾选该选项时,它可以让材质光源双面发光。
补偿摄影机曝光:勾选该选项后,“VRay灯光材质”产生的照明效果可以用于增强摄影机曝光。
倍增颜色的不透明度:勾选该选项后,同时通过下方的“置换”贴图通道加载黑白贴图,可以通过位图的灰度强弱来控制发光强度,白色为最强。
置换:在后面的贴图通道中可以加载贴图来控制发光效果。调整数值输入框中的数值可以控制位图的发光强弱,数值越大,发光效果越强烈。
直接照明:该选项组用于控制“VRay灯光材质”是否参与直接照明计算。
开:勾选该选项后,“VRay灯光材质”产生的光线仅参与直接照明计算,即只产生自身亮度及照明范围,不参与间接光照的计算,如图11-44所示。
图11-44
细分:设置“VRay灯光材质”所产生的光子参与直接照明计算时的细分效果。
中止:设置“VRay灯光材质”所产生的光子参与直接照明时的最小能量值,能量小于该数值时光子将不参与计算。
11.2.3 VRay混合材质
VRay混合材质和“混合”材质用法相同,不同在于VRay混合材质可以最多一次混合10种材质,且每一种材质单独控制。
VRay混合材质还可以开启“虫漆模式”,即将原有的各个材质之间的混合模式变换到加法模式,比如木材表面的清漆是附加在原有材质上的。
VRay混合材质参数面板如图11-45所示。
图11-45
重要参数解析
基本材质:可以理解为最基层的材质。
镀膜材质:表面材质,可以理解为基本材质上面的材质。
混合数量:这个混合数量是表示“镀膜材质”混合多少到“基本材质”上面,如果颜色是白色,那么这个“镀膜材质”将全部混合上去,而下面的“基本材质”将不起作用;如果颜色是黑色,那么这个“镀膜材质”自身就没什么效果。混合数量也可以由后面的贴图通道来代替。
相加(虫漆)模式:选择这个选项,“VRay混合材质”将和3ds Max里的“虫漆”材质效果类似,一般情况下不勾选它。
❷ 傣族的文化有哪些
【傣族的节日】多与宗教活动有关。主要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等。关门节,傣语“毫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9月15日(公历7月中旬)。开门节,傣语称“翁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12月15日(公历10月中旬)。在这两个节日当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少都要到佛寺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向佛像佛爷敬献美食、鲜花和钱币,在佛爷佛像前念经、滴水,以求佛赐福于人。从关门节到开门节的3个月内,是“关门”的时间,为一年中宗教活动最频繁的时期。礼佛,听佛爷讲经,7天一小赕。晚上要放火花、爆竹、高升(孔明灯),举行“赶摆”。关门期间,男女青年可以谈情说爱,但不能结婚,不能外出;待“开门”后方能结婚和外出。
傣历年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或“楞贺桑勘”,意为六月新年。时间在傣历6月下旬或7月初(公历4月中旬)。约在农历清明后十日举行,它象征着“最美好的日子”。节期一般是3天。头两天是送旧,最后一天是迎新。节日清晨,傣族村寨的男女老幼沐浴盛装到佛寺赕佛,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4、5座,大家围塔而坐,聆听佛爷念经。之后,妇女们各挑一担水为佛像“洗尘”。佛寺礼毕,青年男女退出,相互泼水祝福。接着成群结队四处游行,泼洒行人以示祝福。西双版纳每年过泼水节的时候,傣族群众都要在澜沧江举行声势浩大的龙舟赛,赛后就将龙船拆散放进佛寺的竹楼里保管,待第二年泼水节到来之前,再把拆散的龙船拼装起来,拼装龙舟就称之为“旱黑”。
花腰傣最隆重的节日要数农历正月十三的“花街节”。这天,上千名青年男女从周围的村寨汇集到花街。节日的花街热闹非凡,身着盛装的小卜少(少女)排成长队,款款走过花街,竞妆比美,风情无限;小伙子们则瞪大眼睛寻找意中人。如果情投意合,两人就相约到凤尾竹下荔枝丛中,姑娘解下腰间的秧篾饭,掀开青翠的芭蕉叶,只见喷香的糯米饭用鲜花汁染成了一半金黄一半鲜红,以芭蕉叶相隔一层又一层盛满猪脊肉、油炸干黄鳝、腌鸭蛋等美食。两人一起美滋滋地吃着,说着甜蜜的情话。吃完秧蔑饭,提亲成婚的大事也就定下了。
【傣族文学】主要是叙事诗。傣族有500部左右的长篇叙事诗。现在保留的傣族传统长篇叙事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中有歌唱人类创世活动的如《布桑盖与瓦桑盖》、《坤撒》,颂扬祖先创业事迹的如《叭阿拉吾射金鹿》,反映历史事件的如《召网香召网朔》、《勐卯与景欠战争史》,揭露统治阶级贪婪残暴的如《娥并与桑洛》、《召树屯》、通过爱情主线揭示社会矛盾的如《朗鲸布》、《线秀》,还有新中国成立后表现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彩虹》、《流沙河之歌》等。
【傣族有传统的傣戏】以前西双版纳有一种以舞蹈为主兼唱戏词的形式,这是傣戏的雏形。其情节比较简单,主要表现持刀的猎人与化了装的龙、凤、龟、鹤进行斗争。傣戏的发展和完善主要在德宏一带。因此傣戏又称“滇西傣戏”。大约在19世纪初产生于德宏盈江的盏西和干崖。较早的剧目有《公孙犁田》、《冒少对唱》、《十二马》等。到20世纪初,盈江土司成立了第一个傣戏剧团,于是傣戏迅速风靡各地。傣剧的唱腔、道白均用傣语,唱腔以男腔、女腔为主,剧本多根据傣族民间故事改编,表演以本民族歌舞及民间武术为主,也借用其他剧种表演的程式,形成自己的戏曲风格。在傣族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挥了表演者道具扇子或手帕的作用,同时借鉴京剧、滇剧和傣拳创造了傣戏的武打动作,脸谱的化装则由原来的红、黑、白三色发展为较为细致的“勾脸”,以表现人物性格。另外还根据剧情和角色的性格改进了曲调形式,音乐集傣族地区丰富的民间曲调而成,伴奏从以象脚鼓、铓锣、钹为主发展到使用多种乐器,并采用了滇剧不少以锣鼓经为主的伴奏手段。各地经常有剧团演出,每逢节庆日,村与村、坝与坝之间还举行巡回的交流演出。
【傣族舞蹈种类繁多】西双版纳傣族称舞蹈为“凡”。民间舞蹈有:凡婻诺、凡光罕、凡光、哈凡、凡整。凡婻诺以模仿禽类动作为主要特征,包括孔雀舞、鹭鸶舞、斑鸠舞等。凡光罕是以鹿的模具作为道具而表演的兽类舞蹈,此外还有狮子舞、大象舞等。凡光为鼓舞,舞蹈者挎鼓或击鼓而舞,自己为自己伴奏,仅限于男性表演,在民间流传极广。常见的鼓舞有嘎光鼓舞、象脚鼓舞、大鼓舞等。哈凡为边歌边舞的集体性舞蹈,常见的有《依拉贺》和放高升舞,多在节日期间结群表演。凡整为武术舞,其中包括拳术舞、棒术舞、刀术舞等。表演时常敲击鼓、铓、镲等打击乐器伴奏。表演者的步伐、节奏应与鼓点协调,具有娱乐和自身防卫等特点。除了以上几种有统一名称的舞蹈外,民间还有一些反映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的舞蹈,常见的有帽子舞、扇子舞、花环舞、花棍舞、蜡条舞、荷花舞等,其特点以舞蹈动作表现傣族生活的某些侧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种类繁多的傣族舞蹈中,孔雀舞是人们最喜爱、最熟悉,也是变化和发展幅度最大的舞蹈之一。每年的佛教节日和迎接新年时,都要表演孔雀舞。
【傣族民间乐器】有嘎腊萨、玎、筚、多洛、象脚鼓、铓、排铓和傣镲等。傣族的特色乐器葫芦丝是舌簧乐器,用循环换气法能持续发出五度音程,音色优美、柔和、圆润、婉转。在月夜的竹林或傣家竹楼里,能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而吹出的颤音尤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全国著名的作曲家施光南创作出《月光下的凤尾竹》乐曲,使葫芦丝音乐风靡大江南北。象脚鼓因鼓身形似象脚而得名,常与铓锣、傣镲组合在一起,广泛用于歌舞和傣戏伴奏。嘎腊萨是竹制、吊桥形的敲击体鸣乐器。玎是弹拨弦鸣乐器,傣族青年恋爱时经常弹奏,有“爱情乐器”之誉。
【傣族武术】西双版纳傣语叫“芬整”,德宏一带叫“戛拳”。过去,傣族男子到了十四、五岁,一般都要学会几套武术动作,作为防身、御敌、防野兽之用。腾冲县的永乐寨,男女老幼人人习武,被誉为“傣族武术之乡”。傣族武术广泛吸收了我国汉族太极拳、长拳、形意拳和气功的内容,又引进缅甸、泰国的武术,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步伐多以四平马步、弓步、跪步为基础,步稳势烈,节奏分明,多借劲含力,以巧取胜。傣族武术在西双版纳有四个流派:一是以拳术为主的本地派,二是以棍棒为主的汉族传来派,三是以长刀为主的缅甸传来派,四是以短刀为主的泰国传来派,总共有130多套武术。武术中以拳术最为丰富,也最有地方特色,有大洪拳、小洪拳、扑虎拳、四方拳、老虎撩尾拳、螃蟹拳、梅花拳等。傣族人还善于把各种动物的姿态糅合在武术之中,形成别具一格的青蛙拳、蛇拳、孔雀拳、鹭鸶拳、猴拳等。
【傣锦】多是单色面,用纬线起花,对花纹的组织非常严谨。织造时傣族妇女首先将花纹组织用一根根细绳系在“纹板”(花本)上,用手提脚蹬的动作使经线形成上下两层后开始投纬,如此反复循环,便可织成十分漂亮的傣锦。设计一幅傣锦,需几百乃至上千根细绳在“纹板”上表现出来,要求极严。傣锦织工精巧,图案别致,色彩艳丽,坚牢耐用。它的图案有珍禽异兽、奇花异卉和几何图案等。每一种图案的色彩、纹样都有特殊的含义,如红绿颜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象征吉祥,大象图案象征五谷丰登。
【傣族黑陶】最多的民族。西双版纳、普洱镇远等地是黑陶的主产地。由于黑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因而在炎热的傣乡,长时间用它蓄水不仅不会变质,而且能保持水的清凉感觉。还有一个用途是用作祈吉的滴水器,傣族寺庙佛殿中的柱脚处通常会有一个落水小洞,根据滴水的情况占卜,若有不吉要请佛爷为其念经解除。黑陶器的原料是傣乡特有的一种黑土,经与一定的沙和沾土混合沤透后捶砸揉压制成。黑陶器均以手工拉坯制作,坯拉好后用刀刮或刻画出花纹,晾干后烧制即成。黑陶器一般皆为素色,表面光滑,质地细腻。红陶器具出品和用得最多的是罐,傣语称为“莫丁”,一般较大,造型十分别致,用于盛水装饭,在炎热条件下能免除腐坏之虞,为所有傣族人家必备之器。红陶制作材料为当地一种红粘土,呈砖红色,配以一定量的沙,拌透揉均,用木棒槌舂、打混合后,用自制的转盘手工拉坯。坯拉好后用有花纹的木拍拍上简单的花纹,放入棚下阴干,阴干后即行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