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服装设计 > 50年代女装代表叫什么

50年代女装代表叫什么

发布时间:2022-04-20 17:27:56

1. 旗袍是从什么时候流行的呢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旗袍在中国时尚前沿上海开始流行,后迅速风靡全国。1929年4月,民国政府将旗袍定为国服。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

历史文化

民国文化女性的名字,总伴随着她们的旗袍照,例如宋氏三姐妹、吴健雄、吴贻芳、林巧稚、阮玲玉、周旋、张爱玲、林徽因、萧红和丁玲等。

珍贵文化遗产——苏州评弹的女演员的服装也依然是旗袍, 其它传统说唱艺术如大鼓和评书等也多以旗袍为女演员传统服装。

历史悠久的香港小姐,香港华裔小姐,亚洲小姐和广州西关小姐选举中,她们期间或最后必定会穿旗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旗袍

2. 美国20世纪50年代服饰风格什么样(图片)

美国20世纪50年代服饰风格具体如下:

1、新风貌(new look)

1947年2月17日,克里斯蒂-迪奥(Christian Dior)在巴黎推出以“花冠”命名的系列时装,这个设计可以说是震惊了整个世界!几乎世界所有的媒体都以其为头版头条。有人甚至惊呼:是Dior的“New Look”真正的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让人们遭受战争重创的心灵重归美好与宁静。

新风貌具有19世纪上层妇女的那种高贵、典雅的服装风格,但运用新的技术和新的设计手法,重新演绎,表现出的女性化与战争时期的男性化形成强烈的对比。

袖子长度通常到小臂中央,即所谓3/4袖,里面衬以长手套。圆润平滑的自然肩线,用乳罩整理的高挺的丰胸,连接着束细的纤腰,用裙撑撑起来的宽摆大长裙,长过小腿肚子,离地20CM,搭配细跟高跟鞋,整个外形十分优雅,女性味十足。

2、鸡尾酒装

这是克里斯蒂-迪奥(Christian Dior)在1948年推出的新样式,其设计的要点是前胸开领比较低,吊带在肩膀靠近手臂的位置,胸部和肩膀较为暴露。

领口成V形或心形,裙身则有A字裙或直身式。裙长至小腿,比正式的晚礼服稍短,非常适合在时间较早的社交活动中穿着,是介于休闲和正式晚礼服之间的一种服装。

3、风衣外套

宽松过膝的长外套亦是本季标志性的服装,但多选择皮质或其他挺括的面料来营造硬朗的线条,同时搭配腰带,凸显柔美感,与内里的无袖收腰连衣裙相呼应。

4、裙子

裙子有两种,一种是包得紧紧的,另一种则是稍宽松的百褶喇叭裙。百褶喇叭裙很费料,所以最初在面临饥荒的欧洲推广十分艰难,结果在富裕的美国首先流行起来。

5、牛仔裤

便宜及耐穿的牛仔布以前是干粗活的工人及牛仔的服饰,在50年代大为流行,任何年龄及阶层的人都穿在身上。马龙白兰度、占士甸的牛仔裤配皮夹克的性感坯子、流氓形象更被当时千万的叛逆青年抄袭。

(2)50年代女装代表叫什么扩展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服装不再像战前“男军装,女工装”的单一装扮。在社会变化和一批设计师的努力下,创造了50年代西方高级时装的辉煌,成为永远的经典,载入了时装的史册,也使高级时装业的发展达到了划时代的高峰。

20世纪50年代是时尚界拥趸服装新定位、新色彩、和新剪裁的时代。在这个标志性的时期,人们逐渐摒弃了如海报女郎、和乡村摇滚服装的复古花哨明艳风。

50年代是一个纸醉金迷,优雅奢华的“Gossip Girl”盛行的闪耀年代。它更彰显了女性之为女性的特点:精致、优雅、奢华而甜美浪漫,并萦绕着我们回味至今。

3. 需要关于建国后50~60年代中国服装的资料

1949年新中国成立,女装流行代表简朴的布拉吉连衣裙,列宁装以及两用衫,长西裤。女学生大部分穿布拉吉连衣裙,或者是背带式工装裤。服装崇尚简洁,朴实,颜色相对单调,以绿,蓝,黑,灰为主。寻常百姓还穿着打补丁的衣裤。

60年代中期,男女服装归于一统,女装趋向男性化,尤其是“文革”时期,军便服大行其道,黄军装,黄军帽,红袖章,黄挎包成了“时装”,不爱红装爱武装被女性奉为圭臬。

(3)50年代女装代表叫什么扩展阅读:

列宁装,以军装和蓝、黑、灰、黄的单色调为主流。本是男装上衣,却在当时的中国演变出女装,并成为革命“时装”。它的外观是西服领、双排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它具有中西合璧的鲜明特点,属于中西合璧的产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着装上强化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意识,着装风格呈现出朴素节俭和实用、统一的特征。这一方面与经济水平的落后有关,另一方面也是集体政治意识的反映。民主、艰苦奋斗和集体主义等时代精神在服装上的体现是简朴和实用。

4. 1950年人们穿什么衣服

列宁装、布拉吉.中山装。工装裤

列宁装的主要特点是西服领、双排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当时年轻人的流行说法。列宁装在年轻的新中国流行,除了表明当时中国女性在精神上的革命追求之外,还因为它或多或少带有一些装饰性元素——双排纽扣和大翻领;此外,它附加的腰带的紧束功能有助于女性身体线条的凸现。

列宁装

列宁装:最时髦的女装:式样为双排扣西装开领,腰中系一根布带,双排各有三粒纽扣,这是从苏联学来的服装款式,尽管这种服饰呈现出中性化的特点,但是在当时可是最时髦的服饰。体现出劳动是最美的本色及其时代风尚。解放初期,苏式列宁装是最时髦的女装,是50年代干部们的标志性服饰。

50年代,从前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最受欢迎:宽松的短袖、褶皱裙、简单的圆领、碎花、格子和条纹,腰际系一条布带。“布拉吉”本是前苏联女子的日常服装。当前苏联女英雄卓娅穿着飘逸的“布拉吉”就义时,“布拉吉”成为一种革命和进步的象征,也因此成为50年代最流行的女性服饰之一。后来,由于中苏两国关系恶化,“布拉吉”的名称改为“连衣裙”。

人人参加劳动,建设新中国。需要耐磨耐脏的日常服装。工装与军装的灰蓝绿自然成了最实际的流行色。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朴素简单如当时一首民谣所说:“四个兜的中山装,小米高粱吃得香,几户人家一个庄,走亲访友靠步量。”

工装裤和布拉吉

工装裤为背带式,胸前有一口袋。

新中国成立后,传统的绸缎面料显得有点封建。参加工作的女性和女学生就用具有农民文化特色的花布来做棉衣。1956年1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举办了花布、丝绸、织锦图案展览会,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注意。1月10日上海《青年报》报道了这次展览会,并提出:姑娘们,别老是穿得灰溜溜的,穿得漂亮些,把自己打扮得和鲜花一样。

当时的潮女大都是这样穿的:

5. 中国近代以来服饰的变化是怎样

中国近代服饰的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新中国成立是第一个阶段,服饰的主要特点是中西结合,有的材料直接概括为了八个字:中西合璧,土洋并存。男装的典型代表就是中山装,女装的典型代表就是旗袍。

第三个阶段就是1978年以后,这一时期,服饰受到港台欧美的影响,从服饰的材料、花式、以及款式都与之前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由穿的暖像穿的美转变。追求个性化的表现,甚至追求品牌的效应。衣着的变化不仅说明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还说明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我们国力在增强。

6. 中国60.70.80.90年代服装变化

1、60年代和70年代,国人的服装色彩与款式十分单调,大家都是千篇一律的绿军装、灰色中山装、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色的海洋”。

(6)50年代女装代表叫什么扩展阅读:

改革开放之初,因为当时物资紧缺,商品供应匮乏。这种服饰上的统一,也倒映着当时的社会文化。当时的社会,集体主义与艰苦奋斗氛围浓重,强调牺牲个人利益为集体服务。因此,那种标榜个性、明媚艳丽的服饰,在那个时代并不为社会主流思想所认可。

时间来到90年代,时尚风潮一夜吹起。年轻人纷纷以追求“个性”为自己的服饰指导原则。不仅服装上有了更多“奇怪”的选择,染发、耳钉、文身等配饰亚文化也开始兴起。人们对时尚的追求越来越个性化,不再随波逐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网络购物的便利,各种自主搭配、私人定制的服装悄然兴起。彼此不同的风格之间,也能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这是因为,更加发达的经济让人们拥有更多的消费选择,更为分散的互联网信息环境,让人们培养出更加独立的审美旨趣。在互相碰撞中,不同声音之间也逐渐学会了尊重和包容。

7. 中国五六十年代的服饰特点

中国五六十年代的服饰特点是:着装风格呈现出朴素节俭和实用、统一的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着装上强化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意识,着装风格呈现出朴素节俭和实用、统一的特征。这一方面与经济水平的落后有关,另一方面也是集体政治意识的反映。民主、艰苦奋斗和集体主义等时代精神在服装上的体现是简朴和实用。

中国五六十年代,服饰崇尚简朴实用。50~70年代,中山装渐成男子主体服装,此外流行过军便装,人民装;女装受苏联影响,连衣裙风靡城市,此外还流行过列宁装等。但在农村,上衣下裤一直是大多数农民的传统装束。

人们追求列宁装,意味着对革命工作的狂热,劳动美、心灵美为社会所认同。女装流行代表是俭朴的布拉吉连衣裙、列宁装以及两用衫、长西裤。

列宁装的普及率最高,年龄适应性最广,开始列宁装本是男装上衣,在中国却演变出女装,并成为与中山装齐名的革命“时装”。这一男性政治领袖的着装,携带着革命的政治意识,悄悄接近并包裹了女性的身体。

(7)50年代女装代表叫什么扩展阅读:

列宁装以军装和蓝、黑、灰、黄的单色调为主流。本是男装上衣,却在当时的中国演变出女装,并成为革命“时装”。它的外观是西服领、双排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它具有中西合璧的鲜明特点,属于中西合璧的产物。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一个革命的进步的城市女性的恰当穿着不是旗袍,列宁装这种沉稳厚重中性化的女装统领了建国初的服装市场。

穿列宁装、留短发是那时年轻女性的时髦打扮,看上去既朴素干练又英姿飒爽。列宁装或多或少带有装饰性元素——双排纽扣和大翻领,腰带的作用有助于女性身体线条的凸现。

其实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列宁装在广大的解放区的女同志中间就十分流行。

这款服装后来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穿“列宁装”、留短发是那时年轻女性的时髦打扮,看上去朴素干练、英姿飒爽。

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梁君、第一个女火车司机田桂英,都曾是“列宁装”的模特,劳模的示范,带动了时代的风尚潮流。

直至中国与苏联交恶,列宁装方逐渐退潮,为春秋两用衫和军便服所取代。

8. 中国旗袍历史时间及创始人

中国旗袍历史时间及创始人
骑、胡乐同为时人趋奉,可算异域文化一次大面积的流行范例,属于长安街头当年的“舶来品”。在辽、金、元及清朝等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着服饰的主角,虽然又都经历或表现出变得宽博的过程或趋势。清代由于历时最长且较稳定,故袍服可视为典型服饰。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率兵入关,定都北京,继而统一全国。随着政权的初步稳固,开始强制实行服制改革,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雉发易服浪潮,律令之严性命攸关,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之说。至此传统的冠戴衣裳几乎全被禁止穿戴,相传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服饰形制只被保留在汉族女子家居时的着装中。庆典场合不分男女都要着袍,各类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龙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从字义解,旗袍泛指旗人(无论男女)所穿的长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世的旗袍有着血缘关系,用作礼服的朝袍、蟒袍等习惯上己不归为“旗袍”的范畴。清朝统治者强调满语骑射,力图保持其固有的生活习俗和穿着方式,一方面要用满族的服饰来同化汉人,同时又严禁满族及蒙古族妇女仿效汉族装束,从顶治、嘉庆年间屡次颁布的禁令中,满族女子违禁仿效汉族妇女装束的风气之盛,可见一斑。至清后期,亦有汉族女子效仿满族装束的。满汉妇女服饰风格的悄相交融,使双方服饰的差别日益减小,遂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 清朝后期,旗女所穿的长袍,衣身为宽博,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衣长至脚踝。“元宝领”用得十分普遍,领高盖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绣以各色花纹,领、袖、襟、据都有多重宽阔的滚边。至咸丰、同治年间,镶滚达到高峰时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边镶滚,以至几乎难以辨识本来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装饰之繁琐,几至登峰造极的境地。此时的清王朝正摇摇欲坠难以为继,清廷内外交困,国力式微。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攻破了清朝封闭的国门。为挽救危亡,清廷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救国方略,派遣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军队也改练新军。在中国学生和军人中最先出现了西式学生的操衣、操帽与西式军装、军帽。洋装的输入,提供了评判美的另一种参照系,直接影响社会服饰观念的变更。日后旗袍演化为融贯中西的新式款型,其受西方影响的改变可说即是由此开端。

与50年代女装代表叫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儿童会把大便拉到裤子里 浏览:468
男皮裤多少钱一条 浏览:43
做生意童装和孕婴哪个好 浏览:651
好的童装货源推广文 浏览:551
品牌衣服女装价格图片精选 浏览:499
亮灰色鞋子配什么裤子好看吗 浏览:93
淘宝童装旗舰店怎么开 浏览:929
红色衣服搭绿色裤子好看吗 浏览:821
穿旗袍的新娘的发型 浏览:649
这项帽子我戴太小了英文 浏览:516
中老年服女装男装地摊货 浏览:503
白衬衫搭配风衣图片女 浏览:565
旗袍如意风尺码3尺8 浏览:119
冬季格格瘦腿裤子 浏览:876
灯笼袖衬衫女十大品牌排行榜 浏览:616
乐鲨童装贵吗怎么样 浏览:258
保定市各高中校服 浏览:602
熙熙童装网购 浏览:853
穿校服体罚 浏览:699
屁股小穿裤子好看图片大全 浏览: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