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货源都销售到各地,你可以到各地的批发市场考察一下
华南地区
华南地区主要的服装批发市场分布在广东、福建。
地处华南沿海地区的广东、福建依靠紧邻香港、台湾地区得天独厚的条件,服装加工企业大批承接服装加工定单,形成产业规模。
广东和福建的服装批发市场依托当地服装生产加工业的形成发展迅速形成了规模,是非常典型的产地型批发市场。
广东的服装制造业有明显的地区性的专业分工。比如,深圳东莞主要是以生产女装为主,中山以休闲装为主,南海的盐步偏重内衣。此外,普宁的衬衫、潮州的婚纱晚装、佛山的童装、汕头的西服及东莞的大朗毛织品等,都有各自的侧重。而福建的服装加工基地主要是集中在石狮、泉州和晋江等地。
广东纺织服装批发市场数不胜数,各具特点。广州目前形成以白马为龙头的流花板块和沙东有利为龙头的沙河板块两大服装批发市场。
华东地区
华东地区主要的服装批发市场分布在浙江、江苏、上海等地。
江浙沪苏杭一带,人杰地灵之所在,自古就出才子,是中国纺织服装的一大基地,是典型的产地型市场。在2003年全国亿元以上纺织品服装鞋帽商品交易市场前20名中,华东地区一下子入围12个。太多了,说不过来,挑几个有特色的看看。
浙江绍兴县是闻名全国的纺织大县,历史上就有“日出万丈绸”之美誉。全县现有各种类型的纺织骨干企业3000多家,拥有世界一流纺织印染整理设备,形成了以化纤原料、纺织、印染、整理等完善的现代化轻纺工业体系。
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绍兴中国轻纺城,经过20年的发展,已成为目前全国轻纺产品交易中心。市场商品辐射全国和东南亚地区,占国内销量的三分之一以上。2003年市场成交额246亿元,是全国亿元以上纺织品服装鞋帽商品交易市场销售额老大。
的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是全国着名的大型服装专业批发市场。2003年全国亿元以上纺织品服装鞋帽商品交易市场销售额排行第十二位,成交额53亿元,也是大江南北服装交流的重要集散地。
浙江湖州织里童装市场,毗邻江苏省苏州一带,受闻名全国的“苏绣”影响,民间能绣善织的人很多,因此童装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织里童装市场初建于1983年,共有摊位近4000间的童装、棉布专业市场。2003年交易额为102亿元,全国亿元以上纺织品服装鞋帽商品交易市场销售额第六,是中国最大的童装市场和棉布集散中心。
海宁中国皮革城,原名浙江皮革服装城。全国最大的皮革服装市场,于1994年应运而生,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2003年交易额接近33亿元,全国亿元以上纺织品服装鞋帽商品交易市场销售额第十八位。
浙江省桐乡市濮院镇是着名的江南五大镇之一。1988年兴建了濮院羊毛衫交易市场,占地1.5平方公里,濮院市场有交易区10个,是为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人称“中国羊毛衫名镇”。2003年的交易额为33.8亿元,全国亿元以上纺织品服装鞋帽商品交易市场销售额排行第十七位。
1986年10月创办的江苏省吴江中国东方丝绸市场,是一个丝绸专业大型批发市场。市场占地30万平方米,2003年交易额达218亿元,全国亿元以上纺织品服装鞋帽商品交易市场销售额排行第二,是全国丝绸、化纤产品集散中心。
2003年交易额89亿元的江苏常熟招商城,营业面积2.5平方公里,招商城内有28家专业批发市场。全国亿元以上纺织品服装鞋帽商品交易市场销售额第七位,绝对是个超大规模的专业服装批发城。
江苏叠石桥绣品城始建于1982年,目前绣品城占地7.7万平方米,2003年叠石桥绣品城的交易额41亿元,全国亿元以上纺织品服装鞋帽商品交易市场销售额第十五位。
⑵ 今年流行什么颜色的衣服
2019年冬季流行淡鹅黄色、雾霾蓝、粉色、格纹、淡绿色、绯红色。
1、淡鹅黄色相比较其他的黄色来说饱和度低,虽然是亮色但不会显得格外突兀。这种颜色一般体现在大衣,穿在身上很大方有气质。而这个颜色在这个枯燥乏味的冬季增添了一抹光彩。并且也是经久不衰不会过时的颜色。
⑶ 仙剑装备
仙剑4:金缕鞋 翔鹰踏 嵌玉披风 避邪披风 黑貂裘 凤纹披风 银角梳 紫阳冠 鳞纹靴
御风履 沁雪白绫衫 云纹细鳞甲 太极软甲 .霓裳羽衣 翼云甲 颭风发带 赤金攒珠冠 蛟绡 菱叶萦波梳 望仙鞋 凌波拾翠履 通天冠 广袖流仙裙 玄武战袍
仙剑3:刚斗笠:青竹加乌钢丝编成的斗笠。极为坚固耐用,是行走江湖的至宝。$防+28 速-1
玄天帽:白色仿古的布制高冠,样式普通,但是上面刺绣的符咒含有法力。$水 防+32
五岳冠:造型庄重而威严的帽子,隐隐散发出的光芒显示它绝非凡品。$防+35 运+1
冲天冠:天兵神将遗留的护头金盔,顶插双雉尾羽,十分威风。$防+38 速+1
九龙紫金冠:极细的紫金丝编织而成,质地轻盈,具有非凡的神力。$雷 防+48
瑞日临天冠:相传是日神所佩带的神冠,蕴含万道瑞气,可赐予人无上神力。$火 防+50
青丝巾:青色的丝织发带,女子束扎头发必备之物。$防+1 速+1
银凤钗:银制的头钗,为凤凰展翅造型,是民间非常流行的女子饰物。$防+3
五彩花冠:五色绢花扎成的花冠,用来固定头发。色泽艳丽,栩栩如生。$防+6
描金头帕:上好丝绸制成的头帕,上有金银丝绣成的花纹。$防+9
如意发带:设计巧妙的发带,用七彩丝绳制成。配合不同的结法令发型有多种变化。$防+13 运+1
凤凰翎:金翅凤凰尾部的绿色羽毛,坚实而柔韧,是珍贵的头饰。$风 防+16 速+1
珍珠冠:苗族样式的红色锦冠,上面有珍珠缝缀的精美装饰。$防+18
翠玉金钗:镶嵌有上好翠玉的金钗,做工精细,质地优良。$风 防+10
神木簪:用千年沉香木雕刻而成的木簪子,幽香四逸,提神醒脑。$防+30 运+1
天蚕发带:以极珍贵的天蚕丝织成。轻薄柔韧,利刃也不能损其分毫。$水 防+36
夜光七彩兜:样式奇古的头巾,在幽暗的地方可以散发七彩斑斓的光芒,被视为圣物。$防+36 速+1
天冥束:天然形成的发箍,质地非金非玉,坚硬而温润,十分稀有。$雷 防+40 速-1
阎后冠:传说中阎后娘娘所戴的帽子,材质珍贵,非人间之物。$防+40 运-1
玉玲珑:羊脂白玉雕刻而成,用来固定头发,材质珍贵,做工精巧。$土 防+22
三色流金带:用紫金、赤金、黄金三色金丝织就的丝带,流光溢彩,堪称极品。$防+28 运+1
九天玄女冠:九天玄女平魔荡妖时戴的发冠,具有无上的神力。$防+48 运+1
天魃圣泉冠:相传是天女魃为了克制自己过于强大的灵力而佩戴的水晶冠。$火 防+55 速-1 运-1
梦华天蛇冠:传说中女娲娘娘佩带的发冠,有洞悉人心的神力。$水 防+48 速+1
香袋:填充有香料的布包,常用来装饰兼辟邪。$火 神恢复2%
银戒指:用纯银打造而成的戒指。$雷
护腕:粗布缝制,饰以铜钉,用来保护手腕。$土
竹笛:青竹削制之七孔横笛。$风 神耗-3%
祝融玉佩:用稀有的暖玉雕刻而成的玉佩,蕴含着火灵的力量。$火 精恢复10%
驱魔护符:写有神秘咒语的护符,具有除妖驱魔的神奇功效。$土 武+10 速+1
凤纹金扇:纯金扇骨的羽毛扇,用珍珠装饰成凤凰图案。$风 防+5 武+5 运+1
豹牙手环:花豹的犬齿串成的手环。$雷 武+20
摘星手套:是多年以前,江湖上一位著名侠盗留下的宝物。$风 武+10 暴击+15%
双虎兵符:前朝兵符,不知如何流传到民间。$火 武+10 速+1
阎王令:据说是地府的阎王缉鬼勾魂的令牌。$水 防-10 武+30
仙草结:用仙界的仙草编制而成的吉祥如意结。$风 精恢复10% 特技+2%
聚宝盆:传说中可令宝物增生的神奇之物。$火 经验+15%
狼齿链:用千年妖狼的牙齿打磨而成的项链。$水 武+20
镇魔槌:表面写满符咒的紫金锤,蕴含着很强的法力。$雷 武+15 气恢复10%
冰晶戒指:北方极寒之地的千年冰魄制成的戒指,具有凝神静气的功效。$水 防+20 神耗-10%
寿葫芦:可源源不断地涌出真气,为武林中的至宝。$土 运+1 气耗神耗-10%
天冥宝戒:上古仙人留下来的宝戒,蕴含有无穷的灵力。$雷 防+10 气恢复15%
鸳鸯履:绣有鸳鸯图案,木底浅口,造型古朴,色彩艳丽。$水 防+15
白绸羽鞋:用羽毛和绸布一层一层拼接缝合而成,轻便而漂亮。$防+18 速+1
鲷鳞靴:鲷鱼的鱼皮鱼鳞经过特殊处理制成的靴子,既牢固又轻便。$雷 防+20
莲花靴:饰以金莲的高帮绣花鞋,很受江湖侠女喜爱的鞋子。$防+25
双歧履:尖头圆底,为来自西域的样式,柔软而牢固。$风 防+25
金镂鞋:鞋子分为两层,里层是棉布做成的鞋子;外层包裹着黄金雕刻而成的薄鞋套,精致漂亮。$防+30 精恢复10%
白蟒靴:用珍稀的白蟒皮做成的短靴,价格非常昂贵。$防+38 运+1
蹙金云履:以帛为鞋面,用金箔做装饰,传说其中蕴含有仙家法力。$防+38 运+1
五彩屐:古代样式的木屐,鞋底有齿,鞋上有华丽的彩绘,并以五彩丝带系住。$土 防+40
踏云靴:天女所穿的鞋,穿上后身轻如燕,据说可以遨翔于天际。$风 防+60 速+1
赤玉履:相传为仙人留给秦始皇的仙履,缀有玛瑙和玉石装饰,华丽漂亮。$火 防+60
雪虹鞋:出自极北苦寒之地,鞋上隐隐现出五色神光,如雪中彩虹。$水 防+55 运+1
布袍:粗布缝制的交领长袍,市井中最常见的装束。$防+3
软藤甲:以软质藤条编制的护甲,修练外家功夫的武林人士常备。$防+5
英雄氅:很受江湖豪客欢迎的外衣,穿上它会让人显得高大挺拔。$土 防+9
流云披风:绣有浮云图案的披风,做工精细,质地轻薄。$防+12
松绿锦袍:薄而挺的绵袍,上面绣有华丽的花纹,在贵族子弟中很流行。$风 防+18
真元披风:具有强化真元的功能,据说能够融合穿著者的真气。$防+25 精恢复5%
火浣衣:石棉布制成的单衣,火烧不毁,牢固坚实。$防+32 运+1
碧鳞甲:传说是以蛟龙之鳞拼制而成的软甲,厚重而不乏华丽。$水 防+35
金缕衣:以金线穿玉片编制而成,精致美观,防护性绝佳。$雷 防+46 速-1
天师道袍:天师道祖的法衣,传说具有驱魔避邪功能,为仙家至宝。$风 防+58 运+1
乌蚕背心:乌蚕丝织成的背心,极其坚韧,刀枪不入,水火不侵。$土 防+64
癸鬼袍:蕴含有鬼力的道袍,传说可沟通阴阳两界。$火 防+75
鬼针胄:布满倒刺的铜制软甲,攻守兼备,令人防不胜防。$雷 防+72 武+20 速-1
青龙宝甲:龙鳞编缀而成的甲胄,是人世间的绝顶战甲。$雷 防+90
玄武战袍:以玄武的甲壳锻造而成,轻巧坚韧,极为稀有难得。$土 防+90 速-1
逍遥仙袍:上古仙人留下的神奇宝衣,传说穿上此衣可御风飞翔。$风 防+110 速+1
天帝祭服:天帝的法服,可承接天地之气,吸纳万物之元神。$水 防+115 速-1 精恢复15%
丝锻披风:上好的丝绸锦缎制成的披风,江南一带女子常备的服装。$防+4
素纱衣:以蚕丝制成,极为轻柔飘逸。通常罩在衣服外面作为装饰。$防+6 速+1
青丝绣衣:青丝绣成的短装,做工精细,纹样华丽。$防+10
纨素服:样式高雅庄重,由前朝宫廷服饰变化而来。$土 防+10
紫锦深衣:紫色锦缎制成的外衣,样式宽松,光滑柔美。$防+22
轻纱罗衣:又轻又薄的罗纱制成,纹理斑驳,飘逸秀丽。$火 防+16
燕行衣:江湖侠女的夜行服,紧身窄袖,便于活动。$防+18
云锦衣:上等云锦裁制而成的女装,质地厚实而柔软。$防+18 速-1 运+1
紫鲛衫:具有防水作用的紧身水靠,海蛟皮制成。$防+24 运+1
白绫石榴裙:裙幅层层折叠,错落有至,犹如盛开的石榴花。$防+25
五彩苗裙:五彩丝线交错编织而成,从不同方向看呈现不同的色彩,是服饰中的珍品。$火 防+30
百绣衣:专为皇家定制,用一百种不同的刺绣方法绣成,为举世无双的珍品。$雷 防+30
银狐氅:用狐狸腋下的银色毛皮缝缀而成的披风,十分珍贵。$防+30 运+1
雪羽披风:纯白的雪鸟羽毛制成的披风,轻软无比,甚至可随风飘起。$防+40 速-1
流萦醉花衣:衣料经过了七七四十九天的熏香,因此富含奇香,经久不散。$土 防+40 运+1
巫月柔甲:用爬虫皮革制成的软甲,质地冰润柔软。$防+45 精恢复5%
绛纱复裙:前朝风格的长裙,穿法特别而复杂,往往需要他人帮助才能穿上。$火 防+58 速-1
龙女纱:相传为龙宫里的龙女们所穿的衣服,宽大飘逸,柔软轻薄。$雷 防+60
青绮绫:稀有的绮绫混织服,该种纺织技艺已经失传,世间仅有数件而已。$风 防+6
鲛绡:海底蛟人所织,给龙王的贡品,不知缘何流落至人间。$水 防+75
凤纹披风:相传为织女缝制的披风,绣凤织锦,光彩夺目。$雷 防+85
圣灵披风:女娲一族世代相传的宝物,潜藏着神奇的力量。$雷 防+90 运+1
九阴穹光衣:吸纳月光灵力的法衣,在暗处可隐隐发光,是至阴至柔的仙袍。$水 防+105 精恢复15%
九重天后裙:天后的礼服,复杂华丽,庄重典雅,兼有皇家与仙家的气质。$土 防+120
广袖流仙裙:上古宫廷中的至宝,样式华丽无比。$火 防+118
浩然巾:做工十分精细的头巾。戴起来感觉神清气爽。$风 防+6
布靴:粗布缝制的软底长靴。结实耐穿,是很常见的靴子。$防+4
右利:用不知名贝壳的右扇做成的饰品。传说它和异界神器有关。
左利:用不知名贝壳的左扇做成的饰品。传说它和异界神器有关。
翡翠耳坠:一对通体翠绿的翡翠耳坠,毫无瑕疵,价格不菲。$风 特技+5%
天禄辟邪玉:雕成天禄模样的古玉,据说有辟邪作用。$火 运+1 经验+5%
隐身符:可以用来隐身的护符,但是使用方法已经失传。$土 速+1
檀木佛珠:香檀木做成的佛珠,散发出一股沁人心脾的檀香。$土 气耗-5%
凤凰衣带:绣有凤凰图案的缎带,十分华丽漂亮。$火 暴击+10%
青玉飞天佩:雕刻有飞天形象的玉佩,青玉制成。$风 运+1
翡翠指环:通体由整块翡翠雕刻而成,出自名家之手,价值不菲。$水 武+5
雷灵珠:蕴含着无穷法力的雷系灵珠。
水灵珠:蕴含着无穷法力的水系灵珠。
火灵珠:蕴含着无穷法力的火系灵珠。
土灵珠:蕴含着无穷法力的土系灵珠。
圣灵珠:蕴含着无穷法力的神圣灵珠。
五毒珠:蕴含着巨大力量的神奇毒珠。
草鞋:以蔺草编织而成,十分轻便,适宜日常穿著。$防+1
鹿皮短靴:广受江湖女子喜爱的轻便短靴,由鹿皮制成。$防+4 速+1
铁履:鞋底镶嵌了铁片的短布靴,经久耐用,很受江湖豪侠的喜爱。$防+9
望仙鞋:秦代的宫廷鞋履。据说经过方士的炼制处理,具有延年益寿的效果。$防+35 运+1
王乔仙履:东汉县令王乔升仙后留下的鞋,传说可自由变幻。$防+38 运+1
魅影神靴:修习轻功的至宝,穿上此鞋如妖魔附体,身如魅影。$风 防+40 速+1
虎头靴:在靴子前头绣有虎头,做工优良,样式美观。$防+15 速+1
真武战靴:靴的外表面包着一层精钢打造而成的鳞片,具有很强的防护功能。$火 防+30
钩镰鞋:鞋头底部镶有凸起的倒刺,抓地性好,适合走山路。$风 防+22
绿幞头:相传为附有恶咒的破财之冠。
金耳环:用纯金打造而成的耳环。$水
描金锦囊:用金丝描边的织锦香囊,做工十分精细。$火
牛皮板带:宽大厚实的护腰皮带,用上等牛皮制成。$土 防+5
白玉手镯:羊脂白玉雕刻而成,全无瑕疵。$水
碧玉笛:碧玉制成的短笛,音质柔美。$风 神耗-5%
青铜护镜:青铜护心镜,古时战阵常用之物。$雷 防+10
金丝腰带:用极细的金丝编织而成,华丽异常。$土 防+15
软玉手镯:不知什么朝代遗留下的古物,玉质细腻,入手温暖。$火 神恢复5%
紫晶项链:紫水晶串成的项链,价值连城。$雷 气耗-10%
玄铁护腕:万年玄铁打造而成的护腕,十分沉重,可御刀剑。$雷 防+10 武+5
太极护符:刻有太极图的护符,附有仙家法力。$火 防+10 精恢复5%
蟠龙玉佩:浮雕有蟠龙的玉佩,是前朝宫廷御用之物。$土 暴击+15%
罗汉佛珠:一百零八颗佛珠上雕有一百零八罗汉,是佛门的宝物。$土 武-5 气耗-20%
龙骨吊坠:用传说中的龙骨制成,据说戴在身上有护身作用。$雷 暴击+20%
头巾:普通百姓佩戴的用来束发的布条,一般会和衣服的颜色搭配。$防+1
绸布方巾:用上好的丝绸制成的方巾。在文人学士中很受欢迎,颇有儒雅风范。$防+3
8状元冠:很受读书人喜爱的帽子。做工优良,样式别致。$防+10 运+1
精铁发箍:江湖豪侠用来束发的工具。用精铁锻造而成。$防+16
九阳帽:江湖侠士所戴的帽子。份量虽重,但防护效果优良。$火 防+20 速
⑷ 为什么中老年人就不喜欢打扮了呢
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就是只有懒女人,没有不漂亮的女人。特别是结婚以后的女人,就更加要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因为打扮好了自己,哪怕上了年纪,也会让人赏心悦目,让爱人照样喜欢自己。可是,我们生活中有一些女人,却不爱打扮自己,也不注重自己的形象,为什么会这样呢?女人不都是爱美的吗?这三位不爱打扮的女士说了她们的原因。
打开腾讯新闻,看更多高清图片
羌女士:生活压力太大,没有那个经济条件
在没有结婚前,我是一个特别爱美的女人。可是结婚以后,因为和丈夫的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面对各种各样的生活压力,简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特别是有了孩子以后,生活压力与日俱增,根本就没有什么心情去打扮自己了。其实,内心深处还是非常羡慕那些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女人,多想自己也能去奢侈一下,好好为自己买套高端的化妆品,买几套新衣服,可想到自己的经济条件,就望而却步了。
打开腾讯新闻,看更多高清图片
严女士:老公不让我打扮,他没有安全感
我的老公在与我恋爱时,是非常支持我打扮的,说能够让他有面子。可是在我们步入婚姻以后,有一次同学聚会,我的几个男同学一直拉着我聊天,还说我越来越漂亮了。走的时候,还有人要了我的通讯方式,后来,还经常打电话约我。就因为这样,我老公就变了,不再让我打扮自己。说看见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出门,会让他没有安全感,就喜欢我素颜的样子,所以我现在快四十了,连怎么样化妆也快忘记了。
打开腾讯新闻,看更多高清图片
赵女士:太忙了,打扮简直是浪费时间
我觉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没有嫁人前,真的非常爱美,每个月的工资都花在了穿衣打扮上。可是结婚有了孩子以后,我根本就没有时间打扮自己。我婆婆身体不好,带孩子的事情全部落在了我一个人身上。我每天累得要死,有空闲的时间就只想躺在床上。想到等孩子大了,就好好保养一下自己,可后来婆婆又患了老年痴呆,我需要寸步不离地照顾她,还要做家务。有时候半夜了还在阳台晾衣服。这下就更加没有时间了,所以打扮对于我来说就是浪费时间。
女人之所以不再打扮自己,其实很多时候不是不想打扮,而是因为各种原因不能打扮。所以男人,千万不要嫌弃自己的老婆,她是为了这个家才成为了黄脸婆,你应该将心比心,好好珍惜你的妻子。
⑸ 下列面料中从化学成分来看属于不同类的是
A为纤维物质,其余的属蛋白物质
⑹ 关于棉布的诗词
一、子夜四时歌(“夏歌”之七)
田蚕事已毕,思妇犹苦身。
当暑理絺服,持寄与行人。
《乐府诗集》共收《子夜四时歌》75首,其中,“春歌”20首,“夏歌”20首,“秋歌”18首,“冬歌”17首。这里所选的是“夏歌”中的第七首。
这首南朝乐府民歌,写思妇对客居异地的丈夫的怀念,也委婉地反映了思妇的辛苦与怨恨。这位思妇,显然也是个丝妇,她辛辛苦苦地养蚕缫丝,结果“田蚕事已毕”,而她却所获甚微,“犹苦身”。是谁掠夺了其劳动果实,诗中虽未明言直说,但我们不难想象得出这掠夺者当是彼时彼地的豪富。思妇的劳动果实大都被剥夺了,她只得自己服用粗疏的葛布,而将稍为细密的葛布寄给客居异乡的丈夫:“当暑理絺服,持寄与行人”。
全诗语言凝练,委婉含蓄,运用双关语也自然贴切,较能体现出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诗中已有唐代诗人杜荀鹤“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蚕妇》)与宋代诗人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蚕妇》)的怨恨不平,只是不似后者那般直率罢了。
二、读曲歌(之八十二)
登店卖三葛,郎来买丈余。
合匹与郎去,谁解断粗疏?
《读曲歌》,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六)归入《清商曲辞·吴声歌曲》,共89首,这里所选的是其中的第八十二首。
这首南朝乐府民歌,以一位卖布女的自我表白委婉曲折地抒写了此女对前来买布的情人深挚爱情。前两句叙事,是卖布女自述她登店卖布,其情人前来买布,为下文抒情张本。“郎”,在南朝乐府民歌中多用于女子称自己的情人,如“郎为傍人取,负依非一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十五),“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子夜四时歌·夏歌》),此歌亦然。歌中叙事,以此女的“登店”与“郎来”并提,以“卖”与“买”对举,以“三葛”与“丈余”相照应,令人一目了然。
后两句抒情,语意双关,委婉曲折。从字面上看,这两句似乎是于反诘的语气中承前叙事,写卖布女不因葛布的粗疏而断绝之,而让其情人将“合匹”的葛布带走。其实,这是抒情,是卖布女向情人委婉地表明自己的心迹:“虽说你的性格有些粗枝大叶,犹如这葛布较为粗疏,可我却不想跟你割断关系,如同不割断葛布,让你整匹带走一般。”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咀嚼。
读这首乐府民歌,我们从“登店”可知,南朝的布店有较高的柜台;从“三葛”获悉,南朝织布仍以葛藤为原料;从此诗中也可窥见彼时彼地的女子向情人表达情愫的别具一格的方式,获得“委曲”这一诗美的享受。
三、采桑度(之五)
春月采桑时,林下与欢俱。
养蚕不满百,那得罗绣襦。
这首诗是写男女同往采桑之情事。前两句描写一对恋人同往采桑,时值阳春三月,桑叶茂盛,可他们却顾不上采桑,在林间尽情相悦,饶有情趣。这两句,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如见其人相悦之态,如闻其人嬉笑之声。
后两句未承前具体描绘采桑男女相悦的场面,而将笔锋一转,写采桑女向沉湎于欢乐之中的情郎发话,以委婉的语言提醒他不要光顾了相悦而耽误了采桑的正事。这两句用墨经济,与前两句之间,情节发展跳跃大,“语不接而意接”。
这首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全诗将一对青年男女的劳动与爱情生活结合起来描写,构思巧妙。诗中虽未点明人物,却“此中有人,呼之欲出”。诗语清新活泼,字里行间渗透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读此诗,我们不仅能获得艺术美的享受,而且可以形象地领略彼时彼地的风土人情。
关于白居易三首纺织诗
一、新制布裘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
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
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这首诗,大约作于元和初年。全诗围绕新制布裘来布局谋篇。前八句,从新制布裘着墨,反映诗人优裕的生活,为下文表现其愿望张本。后八句从新制布裘生开去,抒写诗人的感慨,表达其“推身利以利人”的愿望,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代可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脉相承。白居易另一首诗《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也表达了相似的情怀:“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了解白居易的思想也可知我国的一些地方在中唐时已种植棉花,并用棉花织布制衣了。诗中“桂布”四句主要写新制布裘用料考究:一是洁白似雪的桂布,一是柔软如云的吴绵,且布重绵厚,取喻新颖贴切。“朝拥”四句承接“为裘有余温”具体描叙新制布裘保暖性能好:在数九寒天,诗人白天拥着它,夜里盖在身上,浑身温暖如春。早在一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以勤劳的双手裁制出如此用料考究、保暖性能好的布裘,不能不令人赞叹不已。
二、红线毯
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
拣丝练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蓝,
织作披香殿上毯。披香殿广十丈余,
红线织成可殿铺。彩丝茸茸香拂拂,
练软花虚不胜物。美人踏上歌舞来,
罗袜绣鞋随步没。太原毯涩毳涩毳缕硬,
蜀都褥薄锦花冷;不如此毯温且柔,
年年十月来宣州。宣州太守加样织,
自谓为臣能竭力。百夫同担进宫中,
线厚丝卷不得。宣州太守知不知?
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元和四年(809),白居易在任左拾遗时创作了组诗《新乐府》。这组诗共有50首,《红线毯》是其中的第二十九首。这首诗通过宣州太守令织工“加样织”红线毯进贡皇宫这一典型事例,揭露当时的地方官吏劳民伤财来诌媚皇帝的丑恶嘴脸,并“忧蚕桑之费了”(原题下小序)。
白居易的新乐府在结构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共志”,即诗的开篇点题,结尾揭示诗的主题;而中间部分则往往承接开篇加以铺叙。》《红线毯》便充分体现了此特点。首句“红线毯”,是名副其实的“标其目”。自“择茧”句至“线厚丝多卷不得”,围绕织造红线毯加以铺叙。首先叙写织造红线毯的主要工序:精选好茧,用清水煮后抽丝,再选好丝练成线,以红蓝花来染,染得比真花还红,再按照既定的规格织就。接着,采用白描与衬托的笔法,着重描写红线毯质地松软、有弹性,色彩鲜艳赛红花,突出其“温且柔”的特点。以上也间接地反映出织造红线毯费丝之多。最后,点明宣州太实劳民佃财,令织工“加样织”红线毯是为了进贡宫中,并点明织造这种红线毯极为费丝:“线厚丝多卷不得”。诗的结尾,显其志,揭示“忧蚕桑之费”的主题:“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这首诗不仅描写了红线毯的精美绝伦。“忧蚕桑之费也”,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丝织品达到惊人的水平。
三、缭绫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
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
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
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
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直千金;
汗沾粉污不再著,曳土踏泥无惜心。
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
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
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
《缭绫》是白居易《新乐府》中的第三十一首,诗题下原夺小序:“念女工之劳也”。其诗旨也就在于此。
这首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全诗以缭绫为题材,着力描绘缭绫的精美奇绝,从而,突现织造缭绫费工惊人,达到“念女工之劳”的目的。诗中运用联想、比喻等手法,多角度多侧面地摹写缭绫的精美奇绝:它出自“越溪寒女”之手,不同于罗、绡、纨、绮这些丝织品,其形状,犹如明月映照下的天台山前悬泻的瀑布;其花纹,宛若白云飘荡,秋雁飞翔;其色彩,由“地铺白烟花簇雪”染得像江南春水那般碧绿;染成织就,制为舞衣服,其奇纹与异彩交相辉映,无论是正看、反看,花光都闪烁不定。缭绫如此精精美奇绝,“越溪寒女”织就它所耗费的劳动也就尽在不言之中了。
“越溪寒女”为织就缭绫付出了惊人的劳动:“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而她衣单身寒,却不能用缭绫为自己御寒。因为“寒女”是听“中使宣口敕”,为包括“昭阳舞人”在内的“汉宫姬”而“琦上以样人间织”的。可是,“昭阳舞人”却把用缭绫制成的价值千金的舞衣乍得一文不值:“汗沾粉污不再着,曳土踏泥无惜心”。这里,对比鲜明,也就更有力地表现了诗的主题:“念女工之劳”,揭露封建统治者奢侈淫逸的生活是建筑在老百姓的血汗之上的。
这首诗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从文学的角度来欣赏此诗,我们可获得艺术美的享受;从社会学的角度来阅读此诗,我们则可知当时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对立的关系;从纺织史这一方面来看此诗,我们又可见彼时彼地的纺织品已达到相当惊人的水平。正是历代像白居易笔下的“越溪寒女”这般勤劳、聪颖、手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中国纺织发展史。
关于宋代三首纺织诗
一、范成大的《缫丝行》
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
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
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
上录《缫丝行》是范成大一首形象反映现实的佳作。这首歌行体的诗作真切地反映了从事家庭丝纺织的农村妇女的劳动生活,并巧妙地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她们的剥削。诗中绘声绘色地摹写了妇姑夏日缫丝的情景。首句间接交代时令正值夏日;次句以“日出”点明具体时间为早晨;中间4句则是写人和事:人有媳妇和婆婆,事是缫丝。这里,诗人以人的多种感受反映妇姑缫丝情景:“舍后”句,诉诸嗅觉,写煮茧,突出其香,与苏轼的词句“谁家煮茧一村香”(《浣溪沙》“麻叶层层苘叶光”)笔法相似;“缫车”句,诉诸听觉,写抽丝,以风声比喻缫车在抽丝时所发出的“嘈嘈”之音,突出缫车抽丝速度之快,紧扣一个“忙”字;“茧厚”句,诉诸视觉,以“厚”、“长”、“无断缕”形容缫丝的量多质佳。这样,也就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妇姑由煮茧至抽茧丝的全过程,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这首诗的妙处不仅在于传神地描绘了妇姑缫丝的情景,还在于以此来衬托“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将反映农村织妇的辛勤劳动与揭示封建剥削结合起来。“今年”两句是说,缫丝的妇姑在往年还有余丝织成绢,留作己用,可“今年”却不得暇织,急着将丝全都卖出去。其潜台词是:赋税加重,官府催租急,妇姑不得不缫丝卖丝。这两句与上文互相映衬,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值得一提的是,从“今年那暇织绢着”这句诗中,我们也可推知诗中主人公“妇姑”在赋税尚未加重的往年,还是能织绢自着的。这也就是说,南宋时,从事家庭纺织的农村妇女有时也能留点丝织品自用。
总而言之,这首诗生动地摹写了妇姑缫丝的情景,并曲笔揭露了当时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社会现实,可谓一首精妙的纺织诗,一支深刻的刺时歌。
二、戴复古的《织妇叹》
春蚕成丝复成绢,养得夏蚕重剥茧。
绢未脱轴拟输官,丝未落车图赎典。
一春一夏为蚕忙,织妇布衣仍布裳。
有布得著犹自可,今年无麻愁杀我!
南宋统治者不理朝政,不顾社稷,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而劳动人民则被繁重的赋税逼迫,生活拮据,难以为继。《织妇叹》这首诗便从一个侧面真切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春蚕”两句,写织妇养蚕“剥茧”抽丝织绢,以“夏”与“春”字对举,以“重”与“复”字相照应,突出织妇之勤。
“绢未”两句,写织妇的心理活动:在绢未下机时便思量着缴纳给官府,在丝未下车时便考虑以此去赎回当掉的东西,突出织妇之贫,曲笔反映官府催税之早之急。
“一春”四句,进一步反映织妇贫困的生活。织妇一春一夏忙于养蚕织绢,到头来却自着布衣裳,可“今年无麻” 织布,只怕连布衣也穿不上了。“有布得著犹自可,今年无麻愁杀我!”这深沉的诗句抒发了织妇心中的愁情,表明织妇的生活每况愈下,与唐代诗人于濆的诗句“窗下抛梭女,手织身无衣”(《辛苦吟》)一脉相承。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来写,紧紧围绕织妇的勤与贫着墨,层层递进,对比鲜明,语言质朴自然,颇能体现戴复古指责朝政国事、反映民生疾苦一类诗作的特点。
三、艾可叔的《木棉》
收来老茧倍三春,匹似真棉白一分。
车转轻雷秋纺雪 弓弯半月夜弹云。
衣裘卒岁吟翁暖,机杼终年织妇勤。
闻得上方存节俭,区区欲献野人芹。
这首诗描绘江南一带的平民种植棉花,弹花纺纱织布的劳动生活,真切生动,颇有韵致。诗中“车转”两句摹写弹花纺纱的情景尤为出色。
“车转轻雷秋纺雪”,写纺纱的情景,以“轻雷”比喻纺车纺纱时发出的声响,以“雪”比喻所纺木棉花的洁白,贴切生动。其间,状声与绘色,分别著一“转”与“纺”字,极具动态美。
“弓弯半月夜弹云”,写弹花的情景,以“半月”比喻“弓弯”,描绘弹弓的形状,形象逼真,信手拈来,“天然去雕饰”,继之以“夜弹云”,则更觉想象奇特,造语新妙,整个弹花的画面也就动了、活了。
从此诗中可见,我国江南一带至少在南宋末年就已种植棉花,弹花纺纱织布了,纺织工具也已发展为纺车、弹弓了。
⑺ 身带禄米三升五合,糯米三升,棉布一匹,绢一段,肉五两,茶盐四两,欠受生钱三千贯。 是什么意思。
乙丑生人,为人慷慨,爱作春风,见事多学,少年有灾,父母重拜,九流中人。夫妻无刑,儿女有克,六亲少靠,女主贤良,纯和之命。身带禄米三升三合,糯米三升,布一匹,绢一段,肉半斤,茶盐四两,欠受生钱一万贯,午时空亡。
乙丑年生人性格内向乖僻,顽固不肯让步,常常会因为小事而有争议导致人际关系上的浮沉不定,必须到中年以后才会显露头角,脚踏实地的做事,得到大成就,金玉满堂,寿高财丰。"
生年论命
1 " 甲子年:甲木子水,生人乃为田庄屋土之鼠,以子属水,又为湖,又为水旺之地,兼金死于子,水旺而金死,故曰:海中金也。气在包藏使极则沉潜,宝藏龙宫,珠孕蛟宝,遇合化贵,逢冲出现,为宝贵物品,喜金水旺也,吉神,进神,福星,为人性格轩昂,聪明伶俐有权威,仪表非凡,大富之合,春生多才多艺,夏生福寿双全,秋生太平之福,冬生晚景荣华。日生自创基业,夜生中平之福,一生性格刚勇,生在六月五鬼八败。男忌正、二月,女忌六、十二月。
甲子生人,如受刑冲克破,为人多学少成,有始无终,心信躁暴,幼年见灾,重拜爹娘,保养兄弟,骨肉少靠,子有刑,男主妻大,女主夫长,可称。伶俐聪明贤良之命,身带禄米三升五合,糯米三升,棉布一匹,绢一段,茶盐五两,欠受生钱一千贯,丑时进禄,午时空亡。
甲子年的人性格豪迈,充满勇气,但是往往因为贪功而草率行事,使得中途遭受挫折,甚至倾家荡产,然而老成之后会认真储蓄,结果大器晚成,并且挽回家运。妻贤子贵晚年发福。"
2 " 乙丑年:乙木丑土,生人乃为海内牧草之牛。以丑属土,金墓于丑,而乙丑金库,非旺火不能陶铸,故曰海中金也,成器须借乎火力,妙选有珠宝珍藏,喜三合,中和,为顽矿含珠宝,喜入南方日贵,福星,华盖,正印,一生性格刚勇,做事正直,公平,福禄之命,春生钱财足用,夏生衣禄有余,秋生有福寿,冬生衣禄寒微。日生衣食颇足,夜生晚景荣昌,九月生人八败,男忌三、六月,女忌四、九月。
乙丑生人,为人慷慨,爱作春风,见事多学,少年有灾,父母重拜,九流中人。夫妻无刑,儿女有克,六亲少靠,女主贤良,纯和之命。身带禄米三升三合,糯米三升,布一匹,绢一段,肉半斤,茶盐四两,欠受生钱一万贯,午时空亡。
乙丑年生人性格内向乖僻,顽固不肯让步,常常会因为小事而有争议导致人际关系上的浮沉不定,必须到中年以后才会显露头角,脚踏实地的做事,得到大成就,金玉满堂,寿高财丰。"
3 " 丙寅年:丙火寅木,生人乃为逆风之虎。天地为炉,阴阳为炭,腾辉于宇宙,成陶治于乾坤,故曰炉中火。为炉炭,寅为三阳,火既得位,故曰炉中火。喜冬及木吉神,福刑,禄弄,一生威仪性盛,直平和,春生福寿双全,夏生财帛自有,秋生衣禄有余。冬生衣禄寒微,日生衣禄足用,夜生晚景荣华,十月生人四废八败,男忌四,十月,女忌三、七月。
丙寅生人,为人多学少成,心性不定,口快舌便,身闲心直,手足不停不住,利官进贵,女主贤良晓事,聪明伶俐之命。
身带禄米三升三合,糯米三升,棉布一段,绢一段,肉四两,茶盐四两,欠受生钱一万贯,午时空亡。
丙寅年的人有明锐的灵感,大脑。动的很快,虽然充满斗志,却常有趁势直追反而触礁的忧虑,如果能把具有发展性的个性善加利用,而进退之间又有规律,一定会有完成大事业的力量。风云际会冠群英才帛衣禄自有余。"
⑻ 图片中的女孩穿的什么民族的服装
这是康巴服饰
康巴,包括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康巴服装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别开生面而令人耳目一新。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珠三串胸前抛;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我虽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口当闹;我虽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我虽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一、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 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藏族服装服饰的起源和形成,往往是与生存功利目的和审美观念交织在一起的,但首先是功利目的。服饰的形成,主要是先民们为了能在广阔的空间活动时,用来抵御严寒,遮隔日晒雨淋和风沙袭击的。这就是藏族服饰缘起的实用功利。功利目的先于审美意识,而人类最初的审美对象往往又是实用对象,或者是生产中的工具,或者是所猎获的动物。如磨制石器、骨角器、衣物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 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 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笄有5 件,均为骨质,等身细长,通体磨光,剖面呈圆形,上端雕成重叠的蘑菇状。磺有6 件,分石磺和骨磺两类。环有5 件,均系大理石制成,其剖面不甚固定,有扁平椭圆形、圆形、三棱形之分,均仅残存一段。珠有10 颗,质料有大理石、硬玉、粘土岩、骨等。形状多样,有圆形、扁圆形、管形、葡萄形等,但其上均有一穿孔。分为圆珠、管珠和葡萄珠三类。项饰有两串,每串出土时均集中在一处,有长方形珠和管状珠两种。长方形珠系粘土岩制成,管状珠系鸟类腿骨片制成。镯一件,由两个半圆骨筒组成,一个半圆形骨筒上有六孔,另一个骨筒上残存二孔。贝饰10 件,均系贝,上有穿孔。牌饰10 件,系用大小不同、形状不一的骨片制成。其上有穿孔,或刻有横槽,或刻有花纹。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卡若新石器文化遗址还出土了陶纺轮和骨针。在一件陶罐的底部发现了织物的印痕,每平方厘米面积内就有经、纬线各8 根,在青海乐都柳弯的半山文化遗址中,也有同类的遗物出土。可见在石器时代,藏族远古先民已能编织纺织物并已穿上了缝制的衣服。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3 千年左右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有十分相似之处,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辫子松散披肩(今藏族地区仍有此发型) ,有的在胸际佩戴着小铜刀; 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欢、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 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应是当地民族的服饰习俗,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了。 据史载:“东女国, (康巴一带) 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辫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形象都穿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康巴汉子服饰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一件彩陶靴,通高1116 厘米,底长1413 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三千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并普遍穿用的长统靴子,并有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至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的一种以矿质赭石色(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 涂擦面部,以起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美饰面容,并兼具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妇女的头发梳很高且尖凸,称为“堆髻”,后世妇女发型中的“卜殊”同此发型也有渊源关系。 康巴乡城服饰
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又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许多国家、民族的服饰文化优势,这就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东女部,今昌都地区,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发展阶段,一般男子技发,妇女编辫,男女都用彩色赭面。
党项,是一个纯游牧民族,服饰习俗中头戴乌突骑帽,身穿长袍,下着小口裤,足穿皮靴,与今藏东康巴牧区藏族服饰类似。此外青海地区的吐谷浑,贵妇人披锦花,戴金花冠,女发型为辫发披后,饰有珠贝、珊瑚,这一类服饰与今康巴藏族妇女服饰大致相同。以上这些远古服装服饰表现特征应是今天藏族,尤其是东部康巴地区藏族服饰的最初母型。 二、康巴服饰的类型
康巴服饰是藏民族服饰文化中的灿烂花朵。康巴服饰既具有藏民族的共性特征,又别具地方个性特色。其主要服装藏袍的基本特征是大襟、宽腰、长袖、超长、无扣。其腰带举足轻重,式样不拘一格,也是藏装最显著的特征。而宽大超长,日当衣服夜当被,既可遮风避雨保暖,又可装物当坐垫的一衣多用性,又与康巴游牧民族生存环境、高寒的气候和质朴的生活相适应。色彩是康巴藏族服饰点缀美的灵魂,他们在色彩运用上十分着重色块与整体的相衬与和谐,其运用最多的红、黄、蓝、绿、白、黑,往往包含了宗教的象征意蕴,又归纳了雪域大自然所呈现的直观表征:他们认为蓝、白、绿、红、黄五彩是菩萨的服装,蓝色代表蓝天,白色表示白云,绿色表示河流,红色表示空间护法神,黄色表示大地。广泛运用金银珠宝装饰也是康巴藏族服饰的一大艺术特色,体现了鲜明的民族个性和务实的审美价值观念。另外,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原生动物材质自然美所形成的质朴、天然之趣,更使康巴服饰充赢着一种与大自然博大胸怀相依相衬的雄浑气魄和钟灵神韵。
康巴服饰中男装服饰差异不大,女装服饰差异尤为明显,并形成了不同的地方、地域风格。康巴服饰大致可细分为康北农区服饰、康南农区服饰、木雅服饰、嘉绒服饰、牧区服饰、康巴特有着装等类型。
康北农牧区盛装,以羔皮藏袍挂金丝缎或毛呢藏片等为面料,下摆、襟、袖等处镶宽大的水獭、豹、虎等珍贵兽皮。彩绸衬衣、锦缎袄褂。
康南农区女盛装,以五颜六色的花氆氇制成的百折连衣裙,左右胸襟处镶以红、黄、绿、藏青、金丝绒三角形,双袖肘处镶红布,袖边镶绿布,背部镶绣有吉祥图案“公热”,裙边镶红色羊毛条,色彩艳丽、装饰性极强。除了华贵的服装,还以金、银、红珊瑚、绿松石、黄琥珀(密腊) 等作头饰、胸饰、腰饰、手饰,把全身装扮得珠光宝气,雍容华贵。木雅地区服饰,妇女以顶戴袋状帽,将帽沿一侧内叠扣于头上,上沿额伸出头额前,宽至两鬓,长约30 公分的袋状帽箭垂于脑后,然后用大红头绳或五彩头绳编发辫缠盘于帽上。男着原生白皮板羊皮袍,头戴整条狐狸帽为特点。
嘉绒地区服饰,则以女头顶披绣花头帕,是以长方形黑金丝绒底绣花头帕对折,戴于头上,额前伸出约数公分,脑后下披至后颈,宽至两鬓,然后用大红头绳或五彩头绳辫发盘于帕上,辫子套各式辫饰。外披披风,内穿锦缎上衣,下着五彩白褶裙,腰系丝织或绸质彩色花腰带,男戴金丝帽,足穿彩靴为凤彩。嘉绒地区服饰还受羌族习俗的影响,生活俗装普遍穿长衫,以蓝黑色为主,下身系围腰,腰扎宽大彩带,冬天穿羊皮褂或羊毛织成的无领服等。
康巴牧区服饰,男女老少秋冬季均以厚重的原生皮板老羊皮、羔羊皮为袍,上饰粗犷的五色布、呢料条纹或“雍宗”、日月等图案纹装饰,夏装则常以轻、薄的各色面料或自织牛羊毛呢制成的单或夹的长袍。上镶彩虹氆氇尼花边,康北一些农区还时兴针织栽羊毛的袍、裤、衣等。男戴宽沿白毡帽,女梳百辫,戴羊皮帽,耳、项、胸、腰、背、腕、手佩各种用金、银、珠玉、宝石制作镶嵌的饰品。礼仪节日盛装选料更为华贵、精美。闻名遐迩的康巴汉子的服饰,则以昌都、德格一带男装为典型,其服饰品主要有象牙发箍,金银镶边的红珊瑚大耳环,珊瑚、玛瑙、琥珀等珠宝项链,用金、银、铜精制的佛盒“嘎乌”、大镰盒等,腰际横插或斜佩长藏刀、短吊刀,手指上戴有金银并镶嵌有珊瑚等珠宝的戒指。外套藏袍以绸缎、布、毛织氆氇品等制成,边上以水獭、虎、豹等皮镶边,脚蹬藏皮靴或红黑相间的毛质氆氇尼靴,头扎一根又黑又亮的长发辫,夹以红、黑、蓝等大股丝、绒线,盘头而绕,尾端呈散状,垂落于头侧,显得扬扬洒洒,威武剽悍;着帽的或戴金毡帽,或戴狐皮帽,愈显雄姿英发,潇洒自如。着装上康巴汉子一般将藏袍下摆提升至膝盖以上,脱两袖扎于腰际,腰间除火镰等佩物外,一把横插的长刀十分耀眼,加之头上飘洒的“英雄结”,倍显剽悍、粗犷英武。
康巴女装:以昌都、德格一带为典型;其显著标志是前额顶佩戴由银和青铜铸造并镀以金,中间镶嵌红珊瑚的“梅朵”头饰,即花朵纹样装饰。相传此佩饰为格萨尔王妃珠牡所佩戴。头发编成若干粗细不同的小辫(康巴地区一般有扎108 根的习惯,而那曲的扎到120 —150 根, 安多的则可少至70 —80 根) ,上面饰以松耳石和珊瑚; 鬓角两边的头发上穿有松耳石或猫眼珠,辫子末端也穿以两股松耳石或银饰,藏袍和男子服装大体相似,显得华贵大方,婀娜多姿。总体上讲,昌都、德格服饰代表了半农半牧区的康北型,由于历史上德格土司的辖地和势力影响较广,故而这类服饰也使之流传于整个康区,尤以男子的“英雄结”和女子的“梅朵”头饰成为其典型的显著标志。
康南稻城姑娘服饰
康巴特有着装,此类着装是康巴地区特有的以实用为主的服装样式,其材料多为原生兽皮板或手工家织毛织品。质地厚实,色彩简洁,款式新韵独特,具有自然、质朴、厚重的视觉效果而别具一格。
褂,有多质地和款式,皮褂,劳动护身兼防风寒用。以整张兽皮制成,男女均穿。各地型制略有区别。大致有长皮褂:前开襟、圆领、塔肩、无袖、宽腰、摆齐膝、肩摆沿成自然毛边。男性多以熊、岩驴等厚型皮板作料,妇女多以羚羊、山羊等软皮板作料。长毪毡褂:基本形制同皮褂,不同之处是长袖。质地以综黑色毪子或薄毡为料,领袖襟摆均滚红边。亦有盛装用褂,款式不同之处是高领、无袖、统腰,以上等彩花氆氇细毪子、藏片等为料,色彩绚丽,多见于康南农区。
披风,防风寒雨雪用,质地有毡披、毪披之别。毡披:前开襟、平领。无袖敞腰。展开后呈半圆形。摆齐膝以下,领口有系带,沿肩饰黑色云纹布制花边。原白羊毛毡为底料,常见于牧区。毪披:以四方形毪子为基本形体,无领无袖,上角近领处嵌以领花、系带,下边近摆处垂有长穗,以染色细毪子为料,常见于农区。
裙,主要有两种型制。百折裙:折皱平整有序、折皱约有五十至六十不等,多则达108 道之吉祥数,长齐脚背,以各色彩花氆氇或锦缎拼缝,亦有黑色绵布、平绒等为面料的,为康南农区特有盛装。围裙:多见于嘉绒生活女装,形制为四方形裙面、前后腰各一幅,后幅大于前幅,长齐脚踝,配织花腰带,裙角有丝线绣纹,质料多为卡其、平绒等软薄型,以黑色为多,庄重大方。 三、康巴服装佩饰
服装佩饰是服饰文化中的华彩部份。如同大海中的浪涛,草原上的格桑花朵,更像天空中的片片彩霞。藏族的服装佩饰工艺品中绝大部分是以金银珠宝为主。这与藏族人的生活环境有关,艰苦的物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们对精神文化,理想美的向往和宗教信仰的强烈追求。藏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游牧生活为主的民族,到了近现代,这种生活方式仍占很大的比例。正因为如此,牧民们十分重视着装的佩饰,把自己的主要财富转换为金银珠宝佩戴在身上,以便保存、迁徒。一个比较富有的牧女,着装佩饰的价值往往超过万元,以至十多万元,个别富裕者甚至达到百余万元,这是一家数代人经过艰辛积累的全部财富。每逢佳节或喜庆的日子,牧民们都喜欢争先恐后地把自己家传所有的装饰品佩戴出来。这既是对财富的炫耀,又是一种精神美的展示。
由于藏族人笃信佛教,因而装饰品的造型和图案也具有强烈的宗教象征意味。名贵而玄秘的九眼宝石、象牙佛珠、珊瑚项链、象牙圈、密蜡宝石、金护身盒,右旋海螺等,从中无不寄托着他们对神灵的祈祷、对现实生活的珍惜和对未来美好理想的渴望追求。这种把理想、信仰、财富、文化、审美熔为一体的服饰艺术,是藏族服装佩饰工艺的一大显著特色。
康巴地区的藏族服装佩饰工艺具有独特的地方性。如昌都的金银佩器、甘孜白玉河坡、新龙等民间所产的各类藏刀、佩饰等。从金银制品的造型变化,单元图案组织的巧妙,到制作工艺的精湛,无不显示出康巴地区能工巧匠们的娴熟技艺和极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体现出了康巴服装佩饰工艺的璀灿。由于康巴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藏汉往来的枢纽地带,藏汉文化的频繁交流,使康巴服装佩饰工艺品既有着浓郁的藏族本土风格特色,又兼收并蓄了汉族工艺品的长处,风采独具。这些金银制品不仅制作巧妙,装饰精致,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特别是金银制品上所表现的富有朝气和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如日月造型、“朗久旺丹”图案、“雍宗”图符、“吉祥八宝”图案(吉祥结、妙莲、宝伞、右旋海螺、fa轮、胜利幢、宝瓶、金鱼) 等。这类具有深刻象征内涵的宗教图案,经过民间艺人们的匠心处理,使单纯的图案,不仅纹样构成变化丰富,装饰性浓厚,而且注入了世俗化的意味。逐渐成为藏民族世代相传,经久不衰,喜闻乐见的服装佩饰纹样。 康巴服饰的佩饰丰富多彩,门类齐全,款式多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康巴嘉绒姑娘服饰
发式:男子发饰有披肩式长发、自然式卷发、普通式短发等。其中犹以英雄结式盘发为康巴男子独有发型。此为以黑色丝线或牛毛与发合编发辫,辫端加编红色丝线,左向缠盘于头,使红丝穗垂于额侧。盛大节日跳锅庄时,男子辫发中还加红、黄、绿等绸布,再将粗长的彩辫盘于头上,形成硕大的盘头。辫股上套象牙圈、戒形银质嵌珠发;而妇女发式,有细密多辫披于肩后,在腰身后用红色或彩色丝线束为一把扎在腰带内的多辫式。有用红丝线、毛线或五彩丝线、毛线编独辫或双辫,然后盘于头上或头帕上等。
头饰:男女皆喜用象牙圈、戒指形银质嵌珠和银质圆形式饰件为辫饰。妇女则用绿松石、琥珀、银泡等作头饰。尤以妇女头饰最为典型。
牧区妇女头饰。材质名贵,质地华丽,色彩斑澜,形式多样,有在额上或头顶处佩戴大枚琥珀或镶珠银盘,呈一点式样式。有头顶及两鬓对称佩戴嵌珠银盘,呈三角式样式。有头顶、后脑两鬓各佩戴一枚黄色琥珀或嵌珠银盘,呈梅花式样式。头饰中还有专门的以皮革或红呢制成宽长的垫带,上面缀满银泡、银盘花或黄色琥珀、红珊瑚的头饰带。这种头饰带有仅从前额经头顶、后脑及腰后戴一根头饰带的。也有再从额际两侧经双鬓、双肩于腰际戴二根头饰带,呈三根头饰带的,还有以红珊瑚珠,绿松石编串成环状帽饰的。也有以象牙、红珊瑚珠、珊瑚树、琥珀、绿松石编串成盔状帽饰的。在佩戴头饰带的同时,双鬓还悬挂红珊瑚、绿松石串珠。
康北农区妇女头饰较简略。仅用小型银盘花和少量红珊瑚、琥珀装饰。多用绿松石珠装饰双鬓细辫子。
康南农区妇女若不戴头帕或不盘发辫的,则多以细密多辫垂于身后,发辫右边编90 根,左边辫140 根,然后用獐皮条将发辫分别串编成左右两片,左片先朝头顶用右片覆盖成方形,称“扎得”,再将双鬓散发各编三根细辫。两耳角上各挂四根珊瑚枝。额前梳齐眉流海。还有将一对大枚琥珀或银盘花左右对称佩戴于头部呈双角状或头顶仅佩戴一枚琥珀或银花呈独角状。还有用银丝缠发辫,盘头时正好把银辫置于头前。耳饰:男子有环形银质大耳环。灯笼形银质嵌珊瑚大耳环。妇女耳环有金、银质环形、灯笼形嵌珠、龙头形嵌珠耳环等。项饰:妇女有金、银质、嵌珠宝的各种型制、花色的领花。
胸饰:男子用猫眼石、红珊瑚等珠宝串起的项链。铜、银质錾花镀金“呷乌”(护身盒) 。妇女有各色珠宝项链;银质项盒、银项链。此外,还喜佩戴各种护身饰物,如:道行高深的高僧大德的像章、装有祈愿文或咒语、魔符图案的方形缎制护身包;红色或黄色的丝、绸、毛线编织的吉祥结;被民间称为“天降铁”或“雷铁”的玄密佩饰物,经高僧活佛加持被视为具神秘咒力的念珠等。
手饰:男子皆有金银质双龙头、单龙头、麻花形手镯。有象牙手镯。妇女还有各种玉石手镯。男女皆有金银质嵌珠宝戒指。男子还有象牙板指环,各种玉石板指环。
腰饰:男子腰饰主要有火镰袋、皮包、腰盒、吊刀、长腰刀、腰带式钱包等。妇女腰饰主要有雕花银包腰带、皮包、腰盒。各式针线盒、奶桶钩、小吊刀、银链等。
背饰:妇女们的专用品,常与头饰相连,多为条形红色皮底、缎底或黑金丝绒底上从头至腰依次排列琥珀、珊瑚、银泡饰、银元、藏洋等作为装饰。在黑色的发辫上特别突出,更加强了女性柔美娟丽、婀娜多姿的线条美。
尾饰:男女服饰中最具风采的部份,多以宽大绚丽的红、黄、绿、兰绸布呢绒扎腰间后从腰后垂悬至脚下,妇女一般为单色,男子则多色,形成如同鸟尾状的装饰,在手舞足蹈之时,或微风吹拂下,女则大有轻盈飘飞如仙女升空之态,男者则如五彩缤纷的彩虹绕身,眼花缭乱,又如草原雄鹰展翅翱翔苍穹,令人心驰神往。
康巴藏族从男人到女人通身的佩饰,真可谓五彩缤纷、琳琅满目,这些斑驳陆离的服饰工艺品,观之无不使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由此也可窥见康巴藏人对美的多方面、多层次、高水准的精神追求和习俗贯制。
四、康巴各地服饰文化风采
乡城服饰:在康南的乡城、稻城、得荣一带,由于临近云南纳西族地区,其服饰也受纳西族服饰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乡城女子连衣裙被其他藏区称为风装,形成于文成公主进藏时期,由纳西族妇女穿的齐膝围裙演变而成。风装左右胸襟分别镶有红、黄、绿、藏青、黑金丝绒五块三角形布料,分别代表: 福寿、土地、先知、牲畜、财产。背部嵌一块绣有吉祥图案的“公热”,一般为绿色;下连后部有无数褶皱的十字花氆氇呢彩裙。风装用料讲究,以手织氆氇为上品,妇女头饰亦别具一格,将头发辫成上百根小辫后,横向编织成网状,再披戴在头上,两耳角上分挂四根红珊瑚枝,更加显得光彩照人,在藏区实属少见。
乡城男子服饰与整个藏区男式服饰融为一体,也用水獭、虎豹皮等包装得华贵大方,配上刀枪更显威风凛凛,刚毅雄强。稻城服饰:有自身地方的特点,女子背部从头上低垂腰肩的发辫多达百根,且投入精工制作的十字花氆氇尼裙袍,裙袍腰间皱褶达四五十条,发辫间挂上珊瑚珠,琥珀、玉石,以及金银饰品,姑娘们前额上留有一份齐眉留海短发,古色古香。
男装服饰多为原生白氆氇料作成,给人一种简洁、坦荡、清爽之感。但最具特色的当属整张狐皮栓挤而成的狐皮帽,其栓挤形式的造型十分考究,整体给人以自然、质朴之美的精神享受。
昌都德格服饰:德格人极重服饰。男装以华贵庄重为特点,头盘发,且戴红丝宽帽,耳饰金银大耳环,其上镶挂九眼石或珊瑚,身着水獭、豹皮为饰的长袖袍,手带象牙圈或金银手镯,指套缕花白金戒指,胸佩银制“嘎乌”,腰系长彩带,佩长刀,背猎枪,足蹬藏靴,更显粗犷剽悍的英姿。
女子服饰重华丽,以各色红丝线加粗长大辫,头戴象牙、蜜蜡、珊瑚,颈部佩宝石串珠,头背札佩银制的饼铃,腰挂精巧小藏刀,加佩玲珑精致的针线盒、奶钩等吊饰,加之领袖镶饰极具民族色彩的花边图案,更具女性飘逸、秀美、潇洒的风采。
白玉服饰:妇女特别重头饰,额着一颗黄色琥珀,中嵌一粒红珊瑚,具有鲜明的个性,显示姑娘柔美多姿、落落大方的美貌神态和康巴姑娘健美、灵秀的英姿。白玉男子服饰则集农区、牧区服饰之精华于一身,表现了康巴汉子挺拔粗犷、阳刚豪放的特点。
石渠服饰:在康巴首屈一指,男儿穿着似雄鹰展翅般宽大矮健的镶虎豹皮宽边长袍,着红色长袖衬衣,腰后饰数条彩虹般绚丽飘撒的五彩腰带,头戴圆柱形高顶红色丝蔓帽,脚蹬高筒皮靴,腰插长剑,背挎钢枪,一派男子汉儿勇健刚强、英武潇洒之态。女子着装富贵端庄,长袍喜用紫红色氆氇呢,襟边饰宽大水獭皮组嵌图案,以金丝缎条边点缀,着挑红色长水袖衬衣,头披长辫,头、颈、胸、腰、耳、腕饰金银珠玉佩饰,服饰之豪华,作工之精细,令人叹服。
⑼ 有什么中国可以买到的日本的服饰品牌
爱世克斯 。。运动品牌。。个人觉得是运动品牌里设计的很好的牌子。。
其他的不知道。。
这个牌子也是同学逛商场告诉我的= =。。因为我对日本的东东较敏感= =
以下网络
ASICS(爱世克私/爱世克斯)
1949年,在日本的神户,鬼冢喜八郎(KIHACHIRO ONITSUKA)创立了ASICS前身。在创建初期,它更像是一个制鞋工厂。在1950年,公司更名为“ONITSUKA TIGER”。
公司的第一大突破是在1951年,一个穿着TIGER跑鞋的长跑运动员在波士顿举办的马拉松长跑竞赛中一举夺冠。同时,公司在室内运动鞋方面也有长足的进步,发明了CUPSOLE,为篮球运动员提供稳定性能更好的鞋类产品。在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的筹备过程中,鬼冢喜八郎设定了公司的经营理念:开发最适合运动的产品。新的橡胶配方提供了良好的缓冲性能,于是1960年魔术跑鞋诞生了,这是每一款都带有通风系统的鞋子。马拉松传奇人物ABEBEBIKILA在1961年开始穿跑鞋时,首选了TIGER鞋。为使鞋子更加的舒适贴脚,TIGER测量了不少于2万人的脚,以作技术资料参考。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身着TIGER品牌鞋子的运动员共获得了46块奖牌。同年,澳大利亚的DEREK CLAYTON以惊人的成绩(2:09:36)打破了马拉松纪录。他所穿的TIGER鞋鞋面材料是NYLON材质,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同年,在由RUNNER WORLD杂志公布了第一份鞋类调查中,TIGER在测试的五个慢跑鞋品牌中名列榜首。到了1970年,TIGER成为美国最大的跑鞋生产商并且70%的著名运动员都在穿TIGER鞋。在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上,80%的排球运动员穿着TIGER鞋。自从慕尼黑奥运会后,TIGER开始在欧洲盛行起来。在1977年,随着几个小公司的合并,正式成立了ASICS公司。
ASICS这个名字是“ANIMA SANA IN CORPORE SANO”(健全的精神属于强健的体魄)的缩写。ASICS始终以高科技、高品质的标准生产最符合运动需要的产品,研制出多项专利科技,如:asics-GEL超强吸震胶、AHAR超级耐磨橡胶、DUOSOLE超级耐磨止滑大中底、SPEVA超级弹性中底、DUOMAX双密度防倾斜装置、TRUSSTIC中底弹性防震片等。多项科技相互结合,使穿着者防止伤害的同时,享受更多的运动乐趣!
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ASICS成为奥运会有史以来第一家正式的运动鞋赞助商,这无疑是ASICS的另一个新的巅峰时期。
2002年,ASICS跻身全球五大运动用品品牌的行列,成为全球职业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热爱的知名品牌。
2006年,ASICS更换了商标(见图片)。
ASICS曾在上世纪80年代赞助过中国男女篮球队,还赞助过1988年汉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颁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