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图腾佐证
专家和学者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考证,初步揭开了中华民族龙的崇拜之谜:龙是古老的炎黄子孙的“图腾”。
考古工作者在出土的文物中,找到了龙作为我国古代先民图腾的佐证:
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有陶壶龙纹;
江苏吴县良渚文化出土的器物上,有似蛇非蛇的勾连花纹;
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墨绿色的工艺品玉龙……
大量实例证明,对龙的崇拜在我国至少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
那么,龙到底是真实的存在,还是虚无的幻象呢?
如果是幻象,那么,它又是根据何种动物想象出来的呢?
有的专家学者持这样一种看法,龙是由鱼或蛇演化而来的。
最原始的龙的形象是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壶龙纹。它的形象与后世的龙雏形相似,为蛇身鱼形,是仰韶文化居民的图腾崇拜。在山西襄汾夏墟遗址也曾发现与半坡遗址相似的龙纹。据此,有的学者指出,后世的龙的形象,基本由半坡鱼纹演变而来。从半坡到夏墟的原始龙纹的演变来推测,最早的龙应该是生活在水中的一种蛇状的长鱼。夏人和仰韶文化古人为什么把它作为图腾标志呢?有人推测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常常面临洪涝灾害,所以期望人类能像龙鱼那样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于是就把龙鱼当成民族的保护神来崇拜。
近来更有学者认为,“龙”在古代确实存在,只不过它不叫龙,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神奇。它就是一种巨型鳄——蛟鳄。这种鳄的外形,如头、眼、项、腹、鳞、爪、掌等都与“龙”相似。蛟鳄的寿命很长,可以达到数万年以上。有些鳄类动物具有一些奇异的功能,例如可以敏锐地感受到大自然气压的变化而预知睛雨。每到下雨之前,便常常怒吼不止,其声如雷。古代先民无法解释这种现象,视其为神兽,拜它为雷神、雨神或者鼓神。还存在一种可能,远古人类过着狩猎和游牧生活,和不同的野兽打交道,从没见过蛟鳄这种如此神秘、如此具有威胁性的动物,因而害怕它,崇拜它,把它看做是地神、水神和战神,再由此逐渐演化为“龙”,使其更具神秘感。
据说,以蛟鳄为图腾的,还有古代巴比伦、印度和玛雅文化的先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