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匪石》《云从龙》《水至清》_ 跪求啊
匪石
很多很多年以后,当他们都已经发白齿摇的时候。她躺在雪白的病床上问他为什么可以那么包容她的一切,甚至可以不介意她曾经失败的婚姻和年少时候的荒唐。
他目光清浅柔和地握住她的手,十指相扣,笑而不语。
——题记
他是一个年轻的理发师。
她是他的顾客。
他迷恋于手中的发剪穿梭在柔顺发丝中的感觉,迷恋于将不同人的长发修饰成各种各样的发型的过程,也迷恋于在镜子中见到那些发丝一点一点地从发梢中飘落分离时模样。
所以,他是一个十分有才华的理发师,不仅仅把理发当做是一份工作,他还把理发当做是一种艺术。
而她有着一头最柔顺黑亮的长发,那是能够让他满足尽兴地施展他的才华的最好素材,因此,她成为了他最钟爱的顾客,无论何时都能优先得到他的服务的特别顾客。
那时,他二十四岁,她十六岁。
可爱的少女还是不知世事的天真的年纪,芬芳的青春气息纯粹而美好,透过那面宽大的平面镜露出甜甜的笑容让人欣喜,弯弯细长的眉眼是快乐而无忧的澄净。就像清澈透明的水晶宝石,晶莹夺目。
正是青春年少时,岁月静好。
理发师微笑着撩起一抹长发在末梢削去一截短短的长度,修长的指节轻轻一松将指尖的青丝垂落,落下一道优美而齐整的弧度。
神情专注而认真,少有需要再一次梳理修剪的机会。
然后,时光浅浅流逝。十八岁的她仍会时不时地光顾这家普通的理发店,二十六岁的理发师一如既往地把她视为自己最钟爱的顾客宠儿。
发剪的起落已经熟练到不需要他时刻专注,指尖的长发质感也已经熟悉到闭上眼睛都能够想象得到她长发流泻滑落的模样。他静静地站在她的身后聆听着她时不时的欢颜笑语,眉眼间的沉稳和宁静就像被洗练打磨过的圆润玉石,自有一番风轻云淡的优雅和淡然自若。偶尔,他也会出声回应她的几次提问,态度熟稔而平和。
可是,渐渐的,她出现在理发店里的次数少了。
偶尔来一次,也只是简单地修理一下过长的刘海,一直经由他手打理的长发有了在别处修剪过的痕迹,手法粗糙而生疏。
他不发一语地捧着她的长发蹙眉,眼底的痛惜和沉郁因为她在镜中满不在乎的笑容而黯然消隐,最终松开了手心放开了手中的长发。
自那以后,她不再是理发师最钟爱的那个顾客了。他很少再亲手替她修剪她的长发,也再也没有对她开口说过半句话,他看她的眼神中多了一些她所不懂的情绪,隐晦又无声地掩藏在他沉静的外表下,像被经年积雪掩盖住的深湖。
十八岁的少女是美丽的,十八岁的少女是多
情的,一如十八岁的她是渴望浪漫的爱情却又不安定的。她没有看懂他眼底隐匿的情绪,也没有在意他疏离她这些变化的意义,她自顾自地沉浸在她朦胧美好想象中的爱情里,用她稚嫩的心和纯然的爱恋去凝视着她心底的人,进而忽略了许多她应该警醒注意的事情。
那是一个雨天的晚上,当他关上店门回家路过一条黑暗的小巷的时候,他看到了一身污秽失魂落魄地蜷缩在地上的她。湿润的长发半掩着面容,看不清是天上落下的雨水还是从眼中涌出的泪水在她脸上滑落,空洞的眼神麻木漠然竟像是被抽去了所有生命意志的模样。
理发师把她安全地送回了家,当天晚上所看到的事情他没有对任何人提起,他也不知道她回去之后究竟被做了什么样的安排。
十八岁的她在这一年里遭遇了一场像暴风雨一样爱情,当风暴消失的时候她伤得很重,巨大的伤痕烙在心上彻夜不停地折磨着她,用了足足三个月才能够结痂却可能一生都无法痊愈。
然后,他又在理发店里看到她了。憔悴苍白的模样再也没有过去的那种青春美丽的样子,原来爱笑的眉眼也只剩下伤楚的痕迹,衣衫单薄而羸弱。
她说,她要剪掉那齐腰的柔顺长发,从此不再留长发。
他静静凝视着她镜中决绝的双眼,然后默然地垂眸盯了指腹间的细滑青丝半晌,在她镜中反射的目光中缓缓地一刀剪下了她齐腰的长发,就像他以往替她修剪发端末梢时一样的恰到好处和齐整。镜中的少女在他的发剪穿梭起落间被他渐渐地将长发修成了短发,然后又一点一点地被修剪成他认为最适合她的发型模样。
青丝满地,泪痕满面,十八岁的她在理发师从容收剪归位的时候终于完成了她一生中最大的一次蜕变。看着镜中那个短发削薄的苍白女子,她再也抑制不住心中悲怆地掩面逃离,徒留垂眸静立的理发师面对那满地狼藉的理发店,目光沉沉似有光影交错变幻。
他想,她大概再也不会来了。
年少轻狂每每多伤痛,而历经伤痛蜕变的女孩必将成长。只因为十八岁的年华是特别的,比十七岁成熟,比十九岁纯粹,故而在这个时段的伤痛才会被放大到无可复加,进而难以平复。
而这,不是他能左右的。他是一个理发师,所以他只做一个理发师所能做的事情。
再然后,这一别就是经年。
理发师仍然是理发师,只是因为技艺纯熟创新不断,他成了美发界里首屈一指的大师级人物。然后,所有人都知道他偏爱长发乌黑靓丽的顾客,每当有这样发质的顾客上门,他总是会为对方献上最好的服务,一如当年他对她所做的那样。
而她呢?
二十八岁是离十八岁太遥远的年纪,不再天真纯粹,不再青春年少。她眉眼间沾染了商人的世故和精明,精致的妆容和得体的着装使她看起来很端庄干练的,进退有礼举止有度,跟十年前的她相比已然变了很多很多……
相遇是偶然,人群中沧海一粟,他却凭一眼就认出了她。只因为她夹在人群中虽不起眼,但是那十年不变的短发却能让他一眼定住视线,继而认出这个在不远处微笑静立的女子就是多年前记忆中的那个人,然后默然顿足。
要过去么?
他目光清浅虚淡地望着人群中的她,半晌没动。而她刚好侧头一瞥,这正好对上了他的目光,眼底波澜清漾掠过点点讶异和错愕幻化成光暗虚影交错停留,隐隐透出了尘封记忆被解除的轻微声响。
久别重逢,应是一杯水酒酬知己。只是他们的确经历过久别,但是却非知己。
于是两人对立而坐,香醇的热咖啡和温开水泾渭分明各置两头,她喝她的黑咖啡,他喝他的温开水,话题也是你一句我一句状似无聊地闲搭着。
过后,两人互留了联系方式。
临分别前她望着他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的模样问道:“你为什么不问我当年发生什么事?”
他闻言抬眸,一双沉静的双眸定定地凝视着她,半晌才记得回答她的问题,声音低沉喑哑。
“当年的事,……我都知道……”
一瞬间的空茫让她的眉眼掺了酸涩,揉了不能言喻的黯然,她有些虚弱疲惫地释出一抹笑,别开脸。
“是啊,你应该是知道的……”
秋天的寂寥犹如暮色降临时沿街亮起的昏暗灯光遮掩住的女子面容,理发师双手插在风衣的口袋里站立在咖啡馆前看着她款步离开,微微抿了抿唇垂下眼睑。
之后很久的一段日子,两个人都没有联系过对方,理发师每当看见那张写有她的名字的卡片时都会想起那天她转身离去前的那个表情,继而捏紧了手中的发剪和发梳沉吟不语。
可能,他是不该回答她的那个问题的,不过她问了他总不会骗她的,就算是要为此付出代价。
人活一辈子总有不得不为的事情,但是在这其中也有不愿亦不能为的事情,他看得分明,也想得清楚,她对于他来说就是哪个不得不为却有不愿亦不能为的事情的那个人……
心底莫名地有些空荡荡的失落,为了曾经那样澄净清透的少女,也为如今这满身沧桑疲惫的女子。想再一次抚触她那头柔顺黑亮的青丝长发,想替她抹去眼底眉梢的轻愁落寞,想……看她脸上再一次浮现出幸福和快乐……
只是,一切都只是想。
他毕竟已经不是年轻冲动的年纪了,他知道拿捏分寸审时度势,也知道有些事情不是他想、他愿、他给,就能够去做的。
所以往后的一段日子里,那张素色的名片安静寂寞地躺在了他的柜子底下,细尘轻掩,岁
月暗埋。
直到——
世界轻轻扬起裙边的尘土向人们走来,将记忆的帽檐压低露出一丝温婉的笑,将一身孤苦伶仃的她领到了他的面前轻声抚慰,然后转身好不潇洒地离去留下一道惊鸿瞬影般的印记,消失在茫茫无际的空间中。
是缘分么?
也许是的。
那时的她刚刚结束了一段失败的婚姻,原来的住处不能住,娘家的地方不能回,能联络的人没法收留她,能收留她的人不能联络。
于是,冷冷的寒风中,一个瘦弱的女人无视周遭的好事者怜悯或好奇的打量目光拖着一个小小的行李箱在车站流连,憔悴的脸上有着深深的疲倦却仍旧坚持着不肯拨出手中的那个号码求助,固执地坚守着自己已然为数不多的原则。
她的婚姻已经一败涂地,不想让尊严也一并被人丢在地上践踏,所以即使无处可去无路可走,也绝不低头绝不求人。
而这就是……当他走下那辆汽车时所看到的她,一个逞强的、不肯认输的女人……
他在心底为她的倔强轻轻叹息,如流水一样逝去的年华终究不会再回来,但是人不会一直永远都在同一个地方驻足不前的,不该退守的,应该争取的,都必须有所行动。
所有心中有爱的人,都是勇者。
所以,迎着冬日落下的最后一点余晖,他缓缓抬头,慢慢地、坚定地……向她走去,步履缓慢,却沉稳有力。
匪石,不可转。
(完)
2.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什么意思
原句:“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 我心不象石一块,哪能任人去转移。我心不是席一条,哪能打开又卷起。
魏国公子乳母不贪荣华,不畏强秦,不愿”利畏诛之,废义而行诈”正是因为我心非石,不可随意变也.
这句话用在这里,形容男女之间既以倾心相许,就不会因为外物影响,此情不渝,坚贞的爱情态度
3. 求“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的完整诗句及出处
拟古 其三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陶渊明
4. AYACO 的丕云匪石情节是什么意思啊
丕就是曹丕~
云是赵云
《匪石》貌似是一篇(本)曹丕与赵云的同人
5. 我心匪石什么意思
心里的主意已定,不会改变.
成语名称 匪石匪席
汉语拼音 fěi shí fěi xí
成语释义 不是石,不是席。意为石可转而心不可转,席可卷而心不可卷。比喻意志坚定,永不变心。
成语出处 《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