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上海车展实拍:敦煌文化风格 实拍红旗E-HS9敦煌主题版
动力方面,红旗E-HS9采用双电机,提供两种不同功率可选,低功率版使用两台最大功率均为218马力的电机,最大扭矩均为350N·m,NEDC续航里程为460km;高功率车型前置电机动力没有变化,后置电机功率提升至333马力,最大扭矩为450N·m,续航里程为510km。
有关红旗E-HS9敦煌主题版的更多信息,请持续关注易车,关注易车品牌专家。
2. 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特许金券套装中的图案设计灵感是不是都来自敦煌壁画
也不全是。比如金券正面的世界地图和驼队就是来自“一带一路”和“丝绸之路”。而铜章的背面还加入了敦煌文博会的logo。
3. 敦煌莫高窟的艺术内涵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
4. 敦煌女儿的艺术特色,拜托
是戏剧,还是人物报道?《敦煌女儿》是一部具有诗剧品格的现代人文沪剧,表现了“敦煌女儿”樊锦诗矢志不渝地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守望,觉得所学能有用武之地便是她最大的幸运,甘愿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钟爱的敦煌事业,因为敦煌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应该让全世界都看到敦煌文化的璀璨和中华文明的伟大!
5. 简析时代审美观念的变化对敦煌雕塑艺术的影响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就要从敦煌艺术的起源,到对现代艺术的影响,不是说现代艺术对敦煌艺术有什么影响,因为敦煌艺术有千年的历史。
30年代末,四川画家张大千先生,率队和地址一块到敦煌,进行临摹,把敦煌艺术,全面系统,很好的展现给世人,对后人的艺术审美起了很大的影响。
6. 敦煌艺术是怎样形成的
甘肃省敦煌县东南鸣沙山的断崖上,有很多石窟。这是从两晋南北朝经隋、唐、五代、宋、元前后一千多年中陆续凿成的。这就是莫高窟,共有一千多个洞窟,也叫千佛洞。现在还保存了492个,其中60%以上是隋唐时候开凿的。隋窟95个,唐窟213个,足见唐代是敦煌艺术的极盛时期。
敦煌艺术的产生,一是由于自汉代以来敦煌成了东西交通的“咽喉之地”,成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热闹的国际都市。西汉末年,印度的佛教就是通过这里传入中国内地的。二是两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用以麻醉和欺骗人民。战争带来的灾祸,也给佛教的传播准备了条件,当时人们希望从宗教里得到一些安慰。因而佛教得以广泛传播,凿石窟、雕佛像、绘壁画等佛教活动盛行起来。于是产生了敦煌艺术。这不但是中国艺术史上也是世界艺术史上的大事。
关于莫高窟开凿的年代,有人说自西晋开始,比较多的人认为是在前秦。根据唐《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莫高窟记》和156窟的题壁载,大致是:符秦建元二年(366),乐傅和尚西游至敦煌城东南的三危山下,时近黄昏,忽见三危山放射出万道金光,仿佛有千佛之状。他认为这是圣地,就募人在三危山对面鸣沙山上开凿石窟。其实乐傅看到的金光,只是落日的余辉照到山顶红色岩石上的反射。从乐傅开始,陆续开凿,到隋唐时期达到高潮。
莫高窟凿窟的崖壁,是冲积岩,质地松软,虽可凿窟,却不能用来雕刻。所以,在莫高窟看不到像云岗、龙门那样的大石雕刻。这种自然条件的限制使敦煌艺术向泥塑和壁画发展,这就给我们留下这一份丰富多彩的艺术宝藏。否则我们看到的将是素朴的浮雕、圆雕,不会这样绚丽多彩了。
莫高窟的塑像据初步统计有2415身,其中唐塑就有670身,另外还有数以万计的小千佛(多用影塑或浮雕)。这些塑像,有的秀骨清风,有的肌肉丰满,有的体态玲珑,有的气魄雄伟,有的色彩朴素,有的色彩华丽,显示出各个时代不同的艺术风格,是一个大雕塑馆,一部生动的中国雕塑艺术发展史。唐窟出现了前代不见的高大塑像。如武则天延载二年(695)的北大像高33米,玄宗开元年间(713-714)的南大像高26米,代宗大历十一年(776)的涅槃像长17米。唐塑有很大进步,头和身子的比例适当,菩萨像有高高的发髻,圆圆的面庞,风度优美,薄薄的贴身的衣服起着微波似的衣褶,在沉思,在微笑,眼腈和嘴角是那样的传神,俨然是唐代美丽的中年妇女的形象。艺术家们不是在颂扬神,而是在歌颂人类女性的善良、美丽、智慧和尊严。天王像更表现了男性的健美。或是全身盔甲,或是半露上身,用肌肉的紧张和暴露的青筋表示出勇猛、坚毅的性格,显示出唐代武士跃马横戈的神情。“人们的愿望是怎样的,他们的神像便是怎样的”,由于对人的尊敬,对生命的歌颂,才创造出这样动人心弦的卓绝作品。
古代名画莫高窟四壁45000多平方米光彩夺目的壁画,各个时期有着不同的风格。北魏的色彩沉着,用笔豪放。隋代的线条流利,用色柔和。唐代的构图宏伟,色彩富丽。内容主要是描绘佛教故事,如:经变,就是佛经的变相,也就是佛经的图画;本生故事,本生指释迦的前生,印度佛教徒相信轮回,认为释迦在降生前就经历了许多世,便把许多民间的寓言和传说穿凿、附会编成本生经,其中好的主角就是佛的前身。另外有供养人像,就是那些出钱修窟的人,把自己的像画在壁上,表示这窟内的佛菩萨是他们所供养的。他们是现实世界的人,穿着当时的服饰。这些供养人像,是一个包括了不同时代、不同阶层和不同民族的服饰展览会,给我们提供了无数珍贵的历史资料。即使是佛教故事,因为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人们无法离开自己的生活方式、经验等等,去设想天堂和地狱,所以它还是复杂而曲折的反映了现实生活。我们可以从壁画中看到,有统治阶级残酷镇压人民,把他们剜去两眼的血淋淋的场面,有农民辛勤劳动耕种、收割、打场的场面,有泥瓦匠正在修建楼阁亭台的劳动场面,有画师们在洞窟里借着微弱灯光,一笔一笔地绘制壁画的场面,有贵族官僚观看精彩的歌舞伎乐的场面。敦煌艺术所以永远保有清新的力量,主要是在于它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给我们用图画留下这一千多年的社会生活面貌,敞开了无数扇历史的窗子。也看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卓越才能。
莫高窟里还保存有大量古书、古画、户籍、契约、小说、词曲以及丝织品等珍贵文物,写本就有两万件以上,刊印本约占百分之一二。这些文物大约是在北宋中叶西夏占据敦煌前,和尚们逃难时藏进一个洞窟的复室里的。外面用泥壁封好,并绘上壁画,直到1900年才被人发现。后来英帝国主义分子斯坦因骗走24箱写本和五箱绘画、织绣品。法帝国主义分子伯希和盗购经过精选的文书经卷特制的化学胶布揭走无比精美的唐代壁画26方,搬走几尊最优美的唐代塑像。由于人民的反抗,才使莫高窟嘲塑壁画和部分藏经保存下来。
建国后莫高窟回到人民的怀抱,洞窟得到修缮,文物和艺术品的研究工作开展起来,这个艺术宝库才得以大放光彩。
7. 什么是敦煌艺术的代表和象征
飞天是敦煌艺术的代表和象征。
在佛教初传不久的魏晋南北朝时,曾经把壁画中的飞仙亦称为飞天,是飞天、飞仙不分。后业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佛教的飞天、道教的飞仙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指的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后来成为中国独有的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在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随着敦煌石窟的建成而消逝。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权的转移,经济的发展繁荣,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历史情况的变化,飞天的艺术形象,姿态和意境,风格和情趣,都在不断地变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一千余年间的敦煌飞天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演变发展的历史。其演变史同整个敦煌艺术发展史大体一致,分为四个阶段。
莫高窟现存北凉石窟只有三个。最具有北凉风格特点的飞天,是第275窟北壁本微故事画主体人物上方的几身飞天灾几身飞天,头有圆光,戴印度五珠宝冠,或头束圆髻,上体半裸,身体呈“U”字形,双脚上翘,或分手,或合手,有凌空飞行的姿势,但这种飞行的姿势显得十分笨拙,有下落之感。“U”字型的身躯也显得直硬,尚不圆润,微弯,还有印度石雕飞天姿态的遗迹。莫高窟北魏时期的飞天所画的范围扩大了。不仅画在窟顶平棋、窟顶藻井、故事画、佛龛上面,还画在说法图、佛龛内两侧。北魏的飞天形象,有的洞窟大体上还保留着西域式飞天的特点,但有一些洞窟里的飞天形象,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逐步向中国化转变。飞天的脸形已由丰圆变得修长,眉清目艉,鼻丰嘴小,五官匀称谐调。头有圆光,或戴五珠宝冠,或束圆髻。身材比例逐渐修长,有的腿部相当于腰身的两倍。飞翔姿态也多种多样了。有的横游太空,有的振臂腾飞,有的合手下飞,气度豪迈大方。势如翔云飞鹤。飞天落处,朵朵香花飘落,颇有“天花乱坠满虚空”的诗意。
佛教中飞天是乾闼婆和紧那罗。乾闼婆的任务是在佛国里散发香气,为佛献花、供宝,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的任务是在佛国里奏乐、歌舞,但不能飞翔于云霄。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相混合,男女不分,职能不分,合为一体,变为飞天。把早期在天宫奏乐的叫“天宫伎乐”,把后来持乐器歌舞的称“飞天伎乐”。
敦煌飞天的风格特征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而是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千姿百态,千变万化。这是在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外来飞天艺术的成就,发展创作出来的敦煌飞天形象。
敦煌早期飞天多画在窟顶平棋岔角,窟顶藻井装饰,佛龛上沿和本生故事画主体人物的头上。北魏时期飞天所画的范围已扩大到说法图中和佛龛内两侧。飞天形象虽然还保留着西域飞天的特点,但已发生了变化,逐渐向敦煌飞天转变。如北魏226窟北壁后部说法图西侧上方的一身散花飞天,脸型由椭圆变为长条但丰满,鼻丰嘴小,五官匀称,身材修长,衣裙飘曳,横空飞翔,豪迈大方,势如飞鹤,鲜花飘香,姿势优美,动感特强。隋代飞天正处在融合、探索、创新时期。主要表现在体型不同,身材修长,比例适度,腰姿柔软,绰约多姿。脸型有的清秀,有的丰圆。服饰不同,有上身半裸的,有穿大袖长袍的,有穿短衬长袍的。飞态不同,有单飞的,有群飞的,有上飞的,下飞的,逆风飞的,顺风飞的……到了唐代,敦煌飞天已完成了中外吸收、融合的历程,完全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达到了艺术的顶峰。唐代洞窟的四壁画满了大型经变画。飞天不仅画在藻并、佛龛、四披上,大部分画在经变画中。佛陀在极乐世界正中说法,飞天飞绕在上空,有的脚踏彩云,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挥臂,腾空而上;有的手捧鲜花,直冲云霄;有的手托花盘,横空飘游。那迎风摆动的衣裙,飘飘翻卷的彩带,使飞天飞得多么轻盈巧妙、潇洒自如、妩媚动人。五代、宋以后的飞天,在造型动态上无所创新,逐步走向公式化。飞天的风格特点虽不同,但一代不如一代,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艺术生命。
敦煌地区石窟保存的从公元4世纪(十六国)到14世纪(元代)历时千余年的众多飞天形象,是民族艺术的瑰宝,是佛教艺术中璀璨夺目的一枝奇葩。
8. 结合自己专业思考我们如何来传承敦煌艺术
如果要结合自己专业思考,如何来传承敦煌艺术,首先我们要把这种艺术的精华给总结出来,然后加入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把专业的艺术敢给更好地表达出来,才是最好的说法
9. 敦煌盛典的敦煌文化元素有哪些
敦煌自被发现时
其蕴含的文化就被世人所知
融合了多种文化的精髓
也是四大文明的交汇点
是我国文化史上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春晚的飞天舞展现出的惊艳
创作灵感就是来源于敦煌壁画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飘逸绝尘的视觉效果
敦煌壁画中的色彩更是被誉为
国潮风色系的典范
色彩结构的对比和层次变化丰富
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01
-------------------------
敦煌博物馆
古典艺术与现代极限运动的完美结合
敦煌博物馆还推出
一系列周边产品设计
每个设计都是国潮的传承和延续
平铺纹样的运用
九色鹿系列
海报设计运用
02
-------------------------
敦煌有礼
选取敦煌壁画中的图形元素
为创作源泉
非常具有敦煌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via:丝路创想
红包设计
精美绝伦
日历设计
笔记本设计
03
-------------------------
良品铺子 X 潘虎
「良辰月·舞金樽」
04
-------------------------
舒化奶
设计结合“敦煌小鹿”
结合国潮风文化元素
富有内涵而又时尚感十足
05
-------------------------
LELE茶 X 敦煌飞天仙女茶
绝对是小年轻的喜爱
06
-------------------------
百雀羚
悦色岩彩系列彩妆
07
-------------------------
大话西游
“守望敦煌计划”
08
-------------------------
Kindle
Kindle ×敦煌研究院联名礼盒及定制保护套
09
-------------------------
海底捞
火锅碗面海底捞月中秋礼品
via:米汤Julia
10
-------------------------
敦煌 x 诛仙
绝色敦煌,大梦天华
via:吴尧
11
-------------------------
敦煌系列利是封
敦煌佛光「利是」
用现代审美的方式去体现中国传统艺术
via:yimudesign
12
-------------------------
佳冉
之前本小编在前面的文章里介绍过这位大神
感兴趣的可以自行去脑补吧
如今更是《芭莎》杂志的常客
将敦煌元素融入了团扇之中
将国外的刺绣的手法和中国传统刺绣手法融合创作
敦煌藻井图案的胸针
鹅厂联合敦煌研究院还
推出#云游敦煌#的小程序
可以以颜色为索引
领略敦煌的美丽一眼千年
宅在家无聊时
不如给眼睛一点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