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假肢不能穿裙子,最好是穿裤子,因为裙子比较短,能看见假肢。穿戴方法:首先在残肢上套一层薄的、光滑的尼龙袜套,可以减少对残肢皮肤的摩擦,保护残肢皮肤;然后再套上1~2层的残肢棉线袜套,用来吸汗和调节残肢接受腔内的容量。如长期穿用假肢,残肢形状会有变化。残肢瘦了可增加袜套,残肢肥了可减少袜套;然后再套上软的残肢内接受腔(或称内套);再在内套的外面套上一层较结实些的尼龙袜套,这层袜套有保护内套和便于穿入假肢外接受腔的作用;然后再将带着各种袜套的残肢插入假肢的外接受腔。如果插入过于困难,可在尼龙袜套外面和接受腔内面涂些滑石粉再插入。
为了能够像正常人一样,需要进行安装假肢,经过康复训练后,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了。但是刚开始进行穿戴假肢时,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例如穿戴假肢的方法,是否穿戴正确等,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患者进行解决的。那么,截肢患者穿戴小腿假肢的方法以及穿戴假肢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事项呢?
截肢患者穿戴小腿假肢的方法
首先在残肢上套一只薄而光滑的尼龙袜,可以减少对残肢皮肤的摩擦,保护残肢皮肤。然后为残肢穿上1-2层棉袜,吸收汗液,调节残肢接收腔的容积。假肢长期戴着,残肢根部的形状会发生变化。
将柔软的残肢放入内套筒,然后在内套筒外侧加上一层强度更大的尼龙袜子。这一层袜子的作用是保护内套,使其易于穿入假肢的外窝,然后将带有各种套袜的残端插入假肢的接受腔。如果插入难度太大,可以在尼龙袜的外侧和受腔表面涂上一些滑石粉,待插入位置合适后再将皮围带系紧,再将多余的丝袜翻过来盖在皮围带上。
假肢是否穿戴正确
一般情况下,截肢者站在假肢戴腿的位置,感觉残肢在受腔中能均匀负重而不感到疼痛,同时假肢的长度也合适,表明磨损位置合适。如果感觉到残端疼痛,假肢又短,可能是残根太插入接受腔,需要穿1-2层袜子。如果戴上假肢,感觉髌韧带无法承受负荷,负荷多位于其下方的骨突出处,则有可能残肢无法插入到位。尽量减少一层残端覆盖,然后再戴上假肢,感觉是否合适。
当患者佩戴小腿假体时,接受腔变得越来越不合适,总的感觉是虚假的。长期使用后,由于残肢萎缩或衬里材料变薄引起的大部分问题都是可以正常消除的。
2. 单腿截肢女孩穿裤子和裙子那种更不容易突出残疾
穿长裙吧,这样还增添女人味。
3. 小腿是假肢的女生,在夏天想穿裙子该怎么办
但是我想穿短裙呢!回答: 再穿双长筒袜。补充: 有种放静脉曲张袜,你试试,就可以穿短裙。追问: 那种袜子是?回答: 是可以改变腿型的袜子,弹性很好。追问: 我的脚不是粗,而是右脚小腿是假肢,和左脚不一样的。但是一穿紧身的裤子或者是紧身的丝袜就能看出我的右脚和左脚不一样呢!(小腿)回答: 可以在左腿穿较厚的袜子来达到看上去平衡。追问: 不一样的啊!回答: 那就是你的假肢仿真度不好,去换个高仿的,就可以美美的秀你的短裙啦。追问: 晕~~ 有必要这么伤人吗?回答: 你想哪儿去了?国外确实有那种仿真度很高的义肢呀。追问: 是啊!那您觉得我~~~~~~~
4. 穿假肢女孩怎样穿裙子
天气太热, 夏天是咱们最难熬的日矫形器子。确。假肢衣着太难受了可有不少穿假肢的女孩很想穿裙子凉快点,又不敢穿。 其实,想穿裙子完全可以!只不过是万事开头难罢了__没错!只要你有了第一次敢于拿出勇气穿出门去了以后的事情不就变得“顺理成章”嘛。 建议一: 夏季,先在假肢上套一层稍厚点的肉色丝袜打底;然后,根据自己喜好,再酌情敷上一层肉色尼龙袜,或是肉色、黑色薄丝袜,即可以假乱真 但由于每个人假肢外壳的底色与袜子颜色以及厚薄都有差异,无法拘泥统一。所以,需要自己灵活掌握,多次尝试。如:套两层薄丝袜,或者一厚一薄,或者里薄外厚,各自尝试调配出最接近自然的小腿外观来。 自己为双小腿假肢,不存在一残一健两者间的差别;故大多时间里,仅是直接在双假肢上,套一层较厚的肉色尼龙袜就完事了 当然,如果假肢年久失修,其外观造型上已被破坏了___往往则先要酌情做一下修补并且套上一层底袜(或仅限于局部)以遮掩较显眼的缺陷之处了 注意:以上所指均为长筒袜。 依本人之见,裙子宜长些,一般掩过腿肚较合适__因要防止风大吹起时便不雅观了嘛。但若你假肢造型较为逼真,则可稍短点。 顺便说一句,冬天更不成问题了随便穿一双深色点的厚袜即可;或在薄袜子上套一只质地厚实的保暖腿套,或随心意穿一双冬季高帮鞋,更容易伪装不是花季女孩,甚至可配以有种带护膝高筒皮靴,酌情穿上足够时尚的短裙呢。 建议二: 如果你干任何事情,包括上班在内___不是必需要衣着假肢才行的话,完全可以脱掉它就能少受些被假肢套捂得热不可耐的罪了尤其咱女同志,有裙子可做掩蔽,即使出门在大巴、火车上___脱掉也照样行啊。当然,最好靠窗坐,让假肢有个倚靠,防止它晃倒。 即便不穿裙子,买或做一条宽松的裙裤,长短两相宜,裤口约宽八寸左右,既便利脱穿假肢,也比牛仔裤要凉爽多了假肢吧。 建议三: 夏衣面料要穿着凉快、透气性好的话___最好是丝(真丝)麻、棉类;次之为__混纺的较好,即需含这三种天然纤维。 干燥少雨的南方地区,最好别穿“纯化纤”类的高支棉”材质的薄裙或薄裤子,尤其短款型的极易起“静电”吸附在假肢上。顺便多提醒一句:春秋季节里,涤纶、锦纶、氨纶之类的衣料,虽然材质耐磨,也都易产生静电,易起毛球。 有条件者,还是选择天然真丝面料做衣裙___该是夏季里最凉爽的布料了但对怕麻烦者来说,就免谈因为绝大部分的天然真丝之织物,除了易褪色外,还只能手洗轻揉,且宜用洗发膏来洗___切忌机洗一洗即毁 建议四: 老调重弹__为勇气找个机会吧! 比如说,新开学,新换季节、换新环境,聚会的场所时等等;都是改变自己以往装扮的好时机;无论你穿成啥样,都是易被人接纳的呀___关键在于自己的勇气!大家说对不对? 今年夏天恰好流行花色系长裙,还有各式各样的连衣裙___女孩家家的何不顺势穿上美一美呢?原本,咱们也能让自个活得轻松点,为什么选择不呢?自己爱咋样就咋样吧!只要你别在乎那么多,日常生活中,真能让自己少受好些罪呢。 自己双小腿假肢,为穿脱便利,一年四季基本上都穿裙子。细想想,年轻时期人的脸面都太薄,很害怕周围投来异样的眼光。可至自己这花甲年,真觉得自己当初第一次穿裙子的时候,那份忐忑不安、那些紧张和顾虑都显得那么多余,真没有啥必要哟。
5. 廖智的个人经历
一般来说,冬天绵竹白天的温度基本在零度以上,晚上气温更要达到零下五六度 。半月前自己家乡绵竹的亲戚朋友就捎来了消息,缺少御寒衣物成了当地灾民度过寒冬的最大难题。所以廖智毫不犹豫伸出了援手。
当雅安地震后,她又奔赴抢险救灾一线,廖智觉得在这样的危难时刻,她必须要和家乡人民站在一起,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我力气不算最大,但是对废墟里面的生存者的情况我肯定更加熟悉,简单救护要领也是知道的,我没啥大用,但还是会有用的。”戴着假肢送粮、送衣、送发电机、搭帐篷。美丽的女孩,让我们学会什么是坚强!
台前
舞蹈中取下假肢鼓上下跪谢恩人 晚会的第九个节目是廖智的双人舞《走向希望》,廖智穿一件红色舞裙,男舞伴穿一件白色舞衣。两人在舞台上翩翩起舞,谁也看不出这个美丽的女孩双腿截肢。台下有观众心生疑虑,廖智的腿不是好好的吗?此时,音乐进入高潮,廖智被舞伴猛地举过头顶,廖智双手抓住右脚,一瞬间,她把一只腿取下来了,扔在地上,红色的裙褶就像鲜血一样,垂直下搭。这时,全场气氛凝固、鸦雀无声。片刻,震撼人心的场面让全场观众泪流满面。 双人舞《走向希望》
晚会的最后一个舞蹈《鼓舞》上演。一个直径2米、高1米的红鼓出现在舞台中央。廖智半跪在舞台上,双手敲鼓。象征着不屈不挠,与命运抗争的舞蹈动作,引起了台下阵阵掌声。舞蹈结束后,廖智一边喘气一边说,我们的泪已经流干,我们应该迎着太阳前进,活着就应该活得更好。
地震断腿美女义演“鼓舞”
幕后
1:纤细女孩不间断排练舞蹈
为了演好这场晚会,昨天早上,成都熊家班的鼓队将两大卡车的大小红鼓无
偿运抵德阳参加演出。上午排练了4个多小时,中午只吃了碗盒饭,廖智便走上舞台,继续排练鼓舞。由于记者提前到达德阳采访廖智,她说话太多,声音已变得有些沙哑。但这个纤细、弱小的漂亮女孩儿,喝口水润润嗓子,又继续和记者交流。廖智穿了件黑色紧身T恤,黑色裤子,戴上假肢,两腿交叉坐在舞台一隅。让人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双腿截肢的女孩。
见廖智太累,媒体记者中止了对廖智的采访,也请她暂时歇息一会儿。廖智的妈妈急忙给女儿倒来一杯水,还没有来得及喘口气,廖智就站了起来,因为坐了太久想挪动一下腿,可整个腿竟麻木得不听使唤,站了一分多钟才恢复。
2:排练一天险些从鼓上摔下
在对截肢后刚愈合不久的伤口做了做自我按摩后,她在腰间系了条红丝带,来到舞台中央,开始伸展腰部、颈部、四肢肌肉,练起了舞蹈基本动作。廖智妈妈说,往日一个舞蹈片段一两分钟就可以完成,截肢后就需要10多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每次练习下来,都要腰酸背痛疼一晚。
下午2点30分左右,廖智第三次被舞伴抬上最大的一只红鼓。开始敲鼓舞蹈的时候,她竟忘了这是在排练,当她拖着两支残腿,昂首尽情表演的时候,由于敲鼓用力过猛,上下剧烈弹动的鼓面冲击力差点把身材弱小的廖智弹到鼓边,险些摔倒在地面。眼疾手快的两位男舞伴冲上前去,一把将廖智抱住,才化险为夷。廖智的妈妈则一直站在舞台边,见女儿累了,就给她倒杯水,排练歇息的时候,就把女儿抱着走下台去。廖智激动地说,地震夺去了我一岁女儿的生命,不论我走到哪里,妈妈就把我抱到哪里,妈妈抱着我的时候,就是最温暖的时候。
3:各界力挺“中国首善”现场加油
“听说廖智要搞义演,我们院里就决定参加,并出了两个最优秀的节目,大型川剧音乐剧《大爱国魂》选段和戏曲联唱。”昨天上午,省川剧院副院长廖天麟就带着优秀演员刘酥、钟薇等赶到德阳排练。素有“巴蜀一支笔”之称的重庆著名书法家肖富雄也背着一支大笔,和重庆40多名志愿者一起来到德阳,为廖智当场写下了“鼓舞”两个行草,赢得满堂喝彩。
“廖智还在重庆住院时,我们就和她取得了联系。”巴蜀廖氏宗亲会筹备组的廖名龙老先生昨天带着40多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廖姓宗亲来到德阳,打起了为廖智加油的横幅。廖氏宗亲会得知廖智在家乡感恩演出的愿望后,就和成都市残疾人联合会联系,成都市残联福利基金会会长理事长知道后,建议他们与绵竹市政府和市残联取得联系。“由于廖智行动不便,廖氏宗亲办公室工作人员背着她,从成都到德阳,从德阳到绵竹,从绵竹到汉旺,最终促成了这场演出。
从华西都市报上看到廖智的事迹后,“中国首善”陈光标特地赶到德阳。陈光标说,受灾群众需要鼓舞,我已经连续3年被央视邀请参加春晚,2009年春节,我决定和家人联系一些企业家到灾区,和灾区的乡亲一起过春节。我还准备帮助廖智,每月按公司中层干部待遇给她发放工资,给她联系北京一些好的舞蹈学校,让她进修。
背景
如果没有那场天灾,廖智应该有一个完美的家庭,女儿也该满周岁了,她也依然在德阳市天天好舞蹈学校教学生跳舞。但地震摧毁了一切。2008年5月12日午饭后,廖智和婆婆在家逗孩子玩,突然,地震来袭,她眼睁睁看着自家一半的空间垮掉,几秒钟后她和婆婆、女儿一起随垮塌的房屋掉了下去……在那场灾难中,她失去了深爱的女儿和婆婆。廖智说,她当时在黑暗中用尽全力终于摸到女儿冰凉的、柔软的、小小的身体,“我使劲抓住她,我很想对女儿说句话,可是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试着张了几次嘴,最后唱了一首《铃儿响叮当》,唱完以后又接连唱了好几首,全是以前女儿听过的歌……”
廖智在废墟里挺过26小时后获救,但却面临截肢的现实。廖智没有犹豫,也没有惧怕,在没有亲人签手术单的情况下,她淡定地对医生说:“我自己签吧。”当医生问她“你知道什么叫做截肢手术吗?”廖智说:“知道啊,就是把腿锯掉。”廖智说,经过这场生死劫难,她开始明白一个词语——珍惜。
重返舞台残缺双腿跪出《鼓舞》
虽然失去双腿,但廖智并没有放弃舞蹈梦想,在重庆治疗期间,她总在脑海里想象自己重返舞台的样子。6月底的一天,她突然想编一个舞蹈出来,想再上一次舞台。于是,她跟以前一起跳舞的姐妹开始研究在轮椅上的舞蹈动作。
巧的是,世界小姐组委会的有关人士到医院看望她时也提到跳舞的事。双方不谋而合。大家经过一下午的商量决定用鼓做道具,她直接跪在鼓上跳舞。
但要完成《鼓舞》,对廖智来说必须从跪立这个对常人来说很简单的动作开始训练。“我用力抓住床的扶把缓慢地跪起来,刚跪一分钟不到双腿便开始颤抖,接着全身都颤抖起来,我又赶紧坐下去。当我再一次跪起来,老师让我放开扶把,不用手支撑跪给他们看,可是我试了几次都是刚松开手就保持不了平衡几乎要倒下去……”
母亲白加蓉见女儿训练如此辛苦,多次劝她放弃,廖智也想过放弃,“因为太疼了,但是后来想再疼也就每天疼3个小时,咬咬牙就挺过来了。”后来,她开始在训练场馆训练了,当她一跪在地板上,钻心的疼痛让她汗流满面,陪护她的母亲总躲在一旁偷偷流泪。为了完成《鼓舞》,她第二次手术一推再推,7月14日,当双腿残缺、一袭红装的廖智在大鼓上翩翩起舞时,震撼了现场所有人。表演结束,当老师和亲朋好友向她伸出大拇指说“宝贝!你很棒”的时候,廖智的眼睛湿润了。
家乡义演10万网友助她完成心愿
《鼓舞》的成功演出让廖智很开心,也很受鼓舞,她认为,《鼓舞》有两层意义:一是鼓上跳的舞,二是可以鼓舞跟她一样遭遇不幸的灾区人们。她想让更多灾区的人民看到《鼓舞》。在经过反复思量后,她决定到家乡德阳举行义演活动,并开始为此忙碌奔波起来。廖智在家乡义演的心愿还没有实现。昨天廖智告诉记者,她至今都没放弃这个心愿,仍在努力争取,“我是不会放弃的,就像当初我没放弃舞蹈梦想一样。” 廖智的事迹被视频播出后,立即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反响,短短几天时间里,这段名为《23岁地震断腿美女为家乡义演》的视频一次次感动着每一个点击的网友,点击量迅速超过10万人次,且仍在不断上升。各地网友纷纷跟帖留言,为廖智加油鼓劲,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为廖智送上美好的祝愿。一名北京的网友留言:“美丽的姐姐,你很棒,为你的坚强而感动,加油!”名叫“风中的树叶”的网友说:“我会永远支持你的,真心祝你能够成功!”
好感谢上天把我造成了这样的我,可以无论幸福磨难都始终坚持着善良……
好感谢上天总是将最好的赐予我,即使当不幸降临于我,也会用尽量多的爱来补偿……
好感谢上天在我感到最寒冷的时候赐给我那么多的爱,那些熟悉或陌生的人,那些在身边或远方的的爱,这所有所有的爱满满地盖住人生中的寒冷,让我的世界找不到怨恨……
绵竹汉旺镇美女舞蹈老师廖智在5.12 地震中失去双腿,通过义演筹款为家乡灾民筹款捐衣。在广东经商多年的重庆籍企业家孙怀庆打“飞的”回渝,向她捐出了首笔2万元的义演资金。2013年4月雅安地震后,她奔赴抢险救灾一线,戴着假肢送粮、送衣、送发电机、搭帐篷。
廖智主演微电影《鼓舞》。这部微电影是中国网络电视CNTV原创系列微电影中的一部,导演为张恒。影片由廖智自编自演,借鉴美国电影《活埋》的处理方法,运用三维动画特效来展现城市重建之后的繁华景象,通过二维动画效果来表现廖智梦到女儿时的美好情景,用最真实的画面来渲染气氛,表达真挚的情怀。
《鼓舞》的故事蓝本是廖智在5.12 地震中失去双腿和女儿,经救助康复后,克服困难,参与演出“鼓舞”,取得重大社会反响,之后又在家乡筹备了义演,用所得善款为家乡灾民捐款捐衣,回报社会,传递爱心。
影片采用日记体的形式,根据廖智本人提供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选取其中最重要的,最能体现她心理历程的事例进行改编。
2013年8月15日~16日,基督徒“无腿舞后”廖智于上海举行新书《廖智:感谢生命的美意》签售会并首发仪式。
2013年8月15日14:00,在上海书城福州路签售会。
2013年8月16日14:45,在上海展览中心会议中心新书首发式。
做客《天下女人》 首谈前夫
21岁的廖智在人生最美好的年纪遇上了她人生的另一半。当时的她正处于人生非常迷茫的阶段,懵懵懂懂的状态让她非常渴望有一个可以让心活过来的归宿。虽然家人极力反对,廖智仍旧飞蛾扑火般投进了这段感情。但几乎是在与女儿同时来临的时刻,廖智的婚姻也出现了危机。
地震前因为前夫出轨两人婚姻出现的危机,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的她,想到的不是怎么样分开,而是“选择做得更好”,“想说他可以觉得我做得很好,很完美的时候,他就不会再做一些伤害我的事情。”
谈到地震时前夫留下她在废墟下独自离去,旁观者听来总是气愤填膺,廖智却淡定非常,她说她甚至不曾恨过他,因为“这一切事情我们共同经历过,孩子是我们共同的孩子,所以当外面的人不能理解,我知道他有多痛。
2008年春节,廖智和老公正式离婚。情感和身体上的双重打击,让廖智在地震后承载了常人难以想象到的伤痛。但她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相反,灾难成了她最好的老师。廖智曾说,生活出的难题有时会逼人成长。情感创伤让她更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是对她最重要的,什么人是更适合她的。
谈及感情和未来,廖智毫不避讳自己的期待。网络上很多人给她留言向她表白,廖智对此颇为懊恼,“对我来说都太遥远,为什么就是没有一个勇敢的跑到我家楼底下大声喊,廖智我爱你!”廖智表示,尽管现在未来另一半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但廖智说她一直在等候,并且已经完全准备好。
做客复旦演讲《生命并非因为悲伤才有意义》
21日,汶川震后重生的“鼓舞女孩”、芦山地震中的“最美志愿者”廖智走进复旦校园,作客解放报业《讲刊》杂志社“大声讲”人文讲堂,以“生命并非因为悲伤才有意义”为主题做主旨演讲,与复旦学子分享她震后重生的人生经历,感悟生命的意义,引发现场复旦学子热烈反响。
在讲述废墟被埋30多小时的生死体验,失去幼女以及承受肉体截肢的痛楚之后,廖智说:“我的生命里面已经不剩下什么可以被我挥霍的,所以我必须珍惜每一天,我必须把握好每一天。”
在谈到信心时,廖智说,一开始她用假肢走路会疼到衣服被汗水湿透,恨不得一把火烧掉假肢。然而,当有一天她发现自己不能依赖父母而必须独自面对生活时,才意识到要追求尊严,就必须忍受痛苦。于是,每天早晨一起床,廖智就打开电脑,放着激烈的音乐,扶着家里的门把手,扶着穿衣镜,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踢腿、转圈,做很多的动作,最终有一天可以自己跑出来打开水了。经过这样的磨练,廖智意识到,梦想是可以实现的,就在于能不能够抑制心里的恐惧,梦想是需要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