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帽子王”是民间对于清朝世袭罔替王爵的称呼,整个清朝一共只有12个,其中8个是满清开国之初战功赫赫的皇亲宗室,另外4个是清朝中后期稳固江山有大功于国的皇亲。实际上“铁帽子”一点都不保险,因为爵位虽然不会被皇帝除去,但是继承爵位的人是随时可以换的,整个清朝“铁帽子王”被治罪后换人的有不少。
“铁帽子王”比其他的爵位要多享受3项特权。
1、王爵可以世袭罔替,继承的时候不降低爵位等级;
2、俸禄优厚,岁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死后配享太庙;
3、“铁帽子王”有朝廷赏赐下来的世袭罔替王府。其实“铁帽子王”在清朝只是能够享受更好地生活待遇,至于在朝廷上有多大的权力完全是看能不能受到皇帝的重用,不然也只是一个清闲的皇室宗亲罢了。
2. 在清朝的时候,铁帽子王爷到底有什么特殊的权利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在末年的时候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导致百姓们民不聊生,但是清朝还是出现过盛世的,例如“康乾盛世”就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封建社会中不管是哪个朝代都会有贵族,虽然每个朝代的制度不同,但是贵族在封建社会中是一直存在的,熟悉清朝历史的都知道,清朝有十二位铁帽子王,那么清朝的铁帽子王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铁帽子王究竟有多大的权力呢?
清朝的铁帽子王就是在爵位继承的时候不会降级,可以“世袭罔替”,铁帽子王手里是拥有一定权力的,但是还都是在皇帝的掌控之中。
3. 清朝的铁帽子王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职
铁帽子王,这个称呼在清朝才有的皇室爵位专称。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清朝的皇帝的儿子们的爵位。
铁帽子王虽然说有"铁"字,但变数还是很大的,比如说犯了罪,式得罪了皇帝的,也是褫夺封号,甚至杀头。
这群王爷如果能力强还好,如果没有什么治国平天下的本领,在这养尊处优的皇城也就混吃等死吧!
4. 清朝铁帽子王有哪些特权好使吗
铁帽子王,是对清代世袭罔替的王爵的俗称,整个清代共有十二家铁帽子王。清王朝建立后,建立了一整套封爵制度,皇族爵位即是这个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
“铁帽子王”的由来
“铁帽子王”是努尔哈赤分封给自己的几个儿子和至亲的,因为在清朝初期创立的过程中,这些人都出了不少力,可以说居功至伟。虽然努尔哈赤的意思是希望这些“铁帽子王”的爵位能够代代相传下去,能够和大清的江山一样永远稳固不倒。但是事与愿违,随着皇权想要集中,”铁帽子王“成了一种阻碍,渐渐地”铁帽子王“失去了原来的性质,变成了一种荣誉而已,而且还随时可以被皇帝剥夺,实际上”铁帽子王“和普通亲王也就没太大区别了。
豪格,皇太极长子,豪格因功于崇德元年封肃亲王,后因皇太极死后的皇位之争与多尔衮不和,顺治元年被夺爵,顺治五年被拘禁死于狱中。顺治八年世祖亲政,为长兄昭雪,恢复原封谥肃武亲王。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肃亲王世爵共传9世,10王。
六、和硕庄亲王
硕塞,皇太极五子,硕塞是皇太极第五子,曾与多铎共同在河南攻击李自成,又随军攻破南京,俘虏明弘光皇帝朱由崧。顺治十一年硕塞死,其子袭爵改号庄亲王。庄亲王一支共传8世,11王,其中2人被夺爵。
七、多罗克勤郡王
岳托,努尔哈赤之孙、礼亲王代善长子,自幼随父祖征战,太宗崇德元年封为成亲王,但性格狂妄傲慢,两度被降为贝子,太宗两次免其死罪。崇德三年,岳托病逝军中。诏封克勤郡王,乾隆四十三年诏享太庙。克勤郡王世爵共传13世,17王,其中3人被夺爵。
八、多罗顺承郡王
勒克德浑,努尔哈赤曾孙、礼亲王代善之孙,勒克德浑的父亲为代善第三子萨哈璘,萨哈璘兼通满、汉、蒙古三种文字,屡建战功,崇德年间病死,追封颖亲王,勒克德浑是其第三子。顺治五年封顺承郡王,顺治九年去世。顺承郡王世爵共传10世,15王,其中3人被夺爵。
清朝铁帽子王有哪些特权?
一、世袭罔替,永不降级
爵位从亲王、郡王丶贝勒、贝子、辅国公由高到低排列。第一代的如果从亲王传下去,第二代就要降一级,那就是郡王,由此往下传最后就是辅国公这个爵位了。为什么这么传呢,那个是因为人家皇帝也要换人,位子不能老让别人占着,都要换成自己的儿子。但铁帽子王就不一样了,世袭罔替,永不降级。如果这个铁帽子王家族幸运,只要这个王朝存在,这个铁帽子王就永远是他的后代的。铁帽子王不但世袭罔替,永不降级。
二、待遇好,奉禄也高。
还可开府建衙,更是死后建有太庙,享有皇室的祭祀与祭拜。许多人可能认为开府建衙没什么,但你要知道清朝的皇子们所往的王府多半是只有居住权而没有产权和继承权的,当这家人的爵位传到了贝勒,不再是王爷的时候就得搬出王府,另寻住处了。你说这铁帽子王的这项殊荣得羡慕死多少王爷。
清朝铁帽子王每天都干嘛?
铁帽子王作为清朝封爵最高地位最显赫的一波人,不仅仅俸禄高权力大,最主要是他们的子孙每一代都有这样的权力,可以说是永世不衰,所以到了清朝的中后期,以铁帽子为首的腐朽集团就这样诞生了。
他们每天无所事事,依靠祖上给予的权力,把持朝政,还经常贪污公款阻止国家的改革,成为了清朝发展的一个绊脚石。因为他们大多数是八旗旗主,很长一段时间国家也奈何不了这些所谓的铁帽子王。
他们之间还相互达成了一个协议,形成了一个利益集体,对于清朝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消极作用。清朝初年为了避免朝廷税收的累赘,所以摒弃了明朝的中式世袭制度,改为另外一种制度。
清朝的亲王去世之后,只有儿子可以继承爵位,但这个职位必须要下降一个等级,也就是说儿子继位的时候就是郡王了,其余儿子则需要通过考试来获得不同的职位。
在清朝,铁帽子王也有很多犯罪的,比如多尔衮功劳赫赫,他头顶上的铁帽子王爵位以及前一个皇帝封的头衔,照样都被顺治帝给拿掉了。所以铁帽子王就是亲王里的特等亲王,荣誉比普通的亲王要高,但是依然还是受制于皇帝。
结语
“铁帽子王”是对清朝世袭罔替王爵的称呼。“铁帽子王”只是能享受更好地生活待遇,有多大权力看皇帝是否重用,否则只是清闲的皇室宗亲罢了。
5. 清朝铁帽子王有哪些特权
清代时期的铁帽子王总共有三大特权,第一特权是后代永远都能够世袭爵位,永远不会被降爵,第二特权是铁帽子王的地位比一般的王爵还要高,一般都是每个旗的旗主,第三个特权就是一生都有花不完的荣华富贵金银财富。
三、第三个特权就是有花不完的财富,每一位铁帽子王每年都可以领白银一万两,大米300万斤,在清朝时期拥有非常大的购买能力,而在当时普通的一品大臣年薪仅有一百八十两百银,普通人的月收入只有1两至2两,全年最多也超不过20两,由此可以得知铁帽子王的待遇有多么的好,这三项特权是铁帽子王非常显著的特权,在当时所有的王公贵族都想当铁帽子王,而随着铁帽子王不断传承逐渐开始衰落,而清朝灭亡之后他们更是没有了自己的生活能力。
6. 清朝铁帽子王有哪些特权呢
满清建国初期,有8大铁帽子王:6位和硕亲王、2位多罗郡王。
这8个人中,有6个人是努尔哈赤的儿子,2个人是皇太极的儿子。
中期,满清加封了4个铁帽子王,和硕亲王。
这4个人中,1个人是康熙儿子,2个是道光儿子。剩下1个比较特殊,是满清灭亡前才封的庆亲王。庆亲王是乾隆曾孙,并不符合以往的惯例。
但当时满清已经一塌糊涂,濒于灭亡,而庆亲王多少有些能力,后来还是清朝内阁总理大臣(首相),也就只能依赖他。所以,隆裕太后才将他提拔为铁帽子王。
搞笑的是,最后庆亲王贪图袁世凯的巨额行贿,逼迫隆裕太后退位。
溥仪懂事以后,极度仇恨庆亲王,甚至超过了仇恨袁世凯。
7. 清朝的“铁帽子王”是个什么官衔有多大权力
清朝的“铁帽子王”并不是一个官衔,只是对世袭罔替的亲王爵位的一种尊称而已,虽然“铁帽子王”的称呼看似非常霸气,但实际上“铁帽子王”并不能带来什么权力,只不过能让拥有“铁帽子王”的亲王能够享受到比普通亲王更优厚的生活待遇而已。在清朝的十几位“铁帽子王”中,早期的七八位”铁帽子王“确实拥有很大的权力,但那是他们用开国时期立下的汗马功劳赢来的,并不是因为得封“铁帽子王”才有了很大的权力。
简而言之,”铁帽子王“只不过仍是拥有更高生活待遇的亲王而已,段位比亲王高了许多,但对皇帝来说,依然只是一个比亲王高级些的奴才而已,拥有”铁帽子王“并不代表拥有了权力。
8. 清朝铁帽子王是一种怎样的爵位拥有什么权利
清朝最初的八位铁帽子王就是清朝的八旗旗主,最初的这些铁帽子王权力还是非常大的,八旗旗主的地位在清朝的地位原本就非常的高,所以铁帽子王还是非常有权力的,虽然铁帽子王都是王爷。清朝对宗室诸王的管理非常严格,即使是铁帽子王也有错必惩,动辄获咎,亲王、郡王的名号犹如铁帽子可以世袭罔替,但戴铁帽子的人可以随时更换,其实一点都不“铁”。
铁帽子王其实是清朝对对宗室的严格管理,随着辛亥革命爆发,清代的铁帽子王便永远地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