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戴的部首:戈
二、拼音:dài
三、释义:
1、加在头、面、颈、手等处:~帽子。披星~月。~圆履方。不共~天。
2、尊奉,推崇,拥护:~仰。爱~。拥~。感恩~德。
四、笔顺:横、竖、横、竖、横折、横、竖、横、横、竖、竖、横、撇、点、斜钩、撇、点。
(1)戴帽子的戴是什么结构啊扩展阅读:
相关组词:
1、戴目
[dài mù]
犹侧目。戴,通“载”。
2、大戴
[dà dài]
称汉戴德。详“大小戴”。
3、戴任
[dài rèn]
见“戴胜”。
4、戴干
[dài gàn]
一种奇异的相貌。指头部有肉突起如干戈对立。
5、欣戴
[xīn dài]
欣悦拥戴。
6、愧戴
[kuì dài]
感谢。
7、擎戴
[qíng dài]
杂技的一种。
❷ 戴是不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戴”字是半包围结构,偏旁部首是戈。“戴”(拼音:dài)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形声字,最早出现在先秦。“戴”本义指增益,后引申为加在头、面、颈、手等处;尊崇、爱戴;竖立;正对等。
字源演变:
形声字。“异”本是“戴”的初文,像双手举物于头的形象,表示顶在头上。后来词义起了分化,在表示“戴”义的“异”上加了表音偏旁“弋”。“异”与“弋”古音声、韵并同。《说文》籀文虽是讹变之形,但基本上保存了古字的结构。其所从的“戈”,清代人已指出是从“弋”声。古文字中“弋”、“戈”形近互讹的例子极多。“戴”后来转入“之”声,声旁由“弋”变成了“𢦏”。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出土文字材料都是汉代以后的,都是从“𢦏”声的形声字了。
“戴”字本义是产生额外收益的田亩。“戈”指像军队方阵一般整齐划一的田地,“翼”本义指两家或多家共同拥有的田亩、共田,合起来表示处在整齐划一的公私田亩包围之中的共田。现在,“戴”字指拥护,即从各方面给予支持,如“爱戴”;也指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如:“戴帽子”。
❸ 戴帽子是哪个戴字
“戴”帽子。
“戴”帽子、“戴”围巾、“戴”口罩。顾名思义“带”所谓携带,“戴”所谓穿戴。“戴”具体解释如下:
拼音:dài、四角码:43850
部首:戈、总笔画:17、部首外:13
98五笔:flay、86五笔:falw、郑码:eheo
统一码:6234、仓颉:jiwtc、笔顺:12125121122134534
释义:
1、加在头、面、颈、手等处。
2、尊奉,推崇,拥护。
3、姓。
戴组词
披星戴月[pīxīng dài yuè]
身披星光,头顶月色。形容早出晚归或连夜赶路。也作“披星带月”、“戴月披星”。
张冠李戴[zhāng guān lǐdài]
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戴罪立功[dài zuì lì gōng]
在承当某种罪名的情况下建立功劳。
不共戴天[bù gòng dài tiān]
戴:顶着。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形容仇恨很深,誓不两立。
❹ 帽子的结构是什么
帽子,一种戴在头部的服饰,多数可以覆盖头的整个顶部。帽子主要用于保护头部,部分帽子会有突出的边缘,可以遮盖阳光。帽子有遮阳、装饰、增温和防护等作用,因此种类也很多,选择也有很多讲究。
帽子亦可作打扮之用,首先要根据脸型选择合适的帽子。其次要根据自己的身材来选择帽子。戴帽子和穿衣服一样,要尽量扬长避短。帽子的形式和颜色等必须和服饰等相配套。
帽子也可以用来保护发型、遮盖秃头,或者是作为制服或宗教服饰的一部 分。可不同种类,例如高帽、太阳帽等等。有些帽子会有一块向外伸延的檐蓬。
帽子的种类帽子的品种繁多, 按用途分,有风雪帽、雨帽、太阳帽、安全帽、防尘帽、睡帽、工作帽、旅游帽、礼帽等;
按使用对象和式样分,有男帽、女帽、童帽、少数民族帽、情侣帽、牛仔帽、水手帽、军帽、警帽、职业帽等;按制作材料分,有皮帽、毡帽、毛呢帽、长毛绂帽、绒绒帽、草帽、竹斗笠等;
按款式特点分,有贝雷帽、鸭舌帽、钟型帽、三角尖帽、前进帽、青年帽、披巾帽、无边女帽、龙江帽、京式帽、山西帽、棉耳帽、八角帽、瓜皮帽、虎头帽等等。
❺ 戴字的部首是什么
【汉字】戴
【拼音】dài
【笔划】17
【笔顺】12125121122134534
【部首】戈
【五笔】falw
【基本解释】
戴
dài
加在头、面、颈、手等处:戴帽子。披星戴月。戴圆履方。不共戴天。
尊奉,推崇,拥护:戴仰。爱戴。拥戴。感恩戴德。
姓。
摘
【详细解释】
戴
dài
【名】
(形声。本义:增益)
同本义〖gain〗
分物得增益曰戴。——《说文》。段玉裁注:“引申之凡加于上皆曰戴。”
古国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民权县东〖DaiState〗
宋人、蔡人、卫人伐戴。——《春秋》
戴
dài
【动】
加在头、颈、面、肩上、胸上〖wear;puton〗
戴,覆也。——《尔雅》
日抱戴。——《孝经·援神契》。注:“在上曰戴。”
戴胜降于桑。——《礼记·月令》
垂发戴白。——《后汉书·邓禹传》。注:“戴白,父母也。”
颁白者(老人)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无戴其苍,地履其黄。——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戴朱缨宝饰之帽。——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闻喜宴独不戴花。——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又如:戴笠(戴斗笠);戴头识脸(有身分,有面子;很有派头);戴巾的(指士大夫阶级);戴假发;戴耳环;戴金戒指;戴盆(将盆覆戴在头上);披星戴月(顶着星星和月亮);戴白(满头都是斑白的发丝。形容人老);她洗了手套,发现它们戴不上了
拥护,从各方面给予支持〖support〗
庶民不忍,欣戴武王。——《国语·周语上》
又如:爱戴;戴情(感激他人的诚意);戴仰(拥戴仰望);拥戴(拥护推戴)
敬奉,尊奉〖respect〗。如:戴日(敬奉太阳);戴德(感戴恩德)
戴大帽子
dàidàmàozi
〖stigmatize〗比喻给人加上夸大了的罪名
有些医务人员怕戴“走白专道路”的大帽子
戴高帽
dàigāomào
〖makecompliment;flatter;eulogize〗比喻对人说恭维话
戴绿帽子
dàilǜmàozi
〖〗比喻妻子有外遇的丈夫
戴帽子
dàimàozi
〖stigmatize;callsb.badnames〗强加给人罪名
戴盆望天
dàipén-wàngtiān
〖workblindly;〗头戴盆子而想看天上。比喻行动跟目的相反,愿望无法实现(语出司马迁《报任安书》)
戴盆望天,不见星辰。——《易林·小过之蛊》
戴头识脸
dàitóu-shíliǎn
〖dignity;face〗体面;有面子
戴月披星
dàiyuè-pīxīng
〖toilnightandday〗形容不分昼夜地在野外奔波
这期间戴月披星,禁寒受冷。——元·无名氏《郑月莲秋夜云窗梦》
亦作“披星戴月”
戴孝
dàixiào
〖beinmourning〗同“带孝”
戴罪立功
dàizuì-lìgōng
〖makeamendsforone'swrongdoing;atoneforone'scrimebydoinggooddeeds〗指身背罪名而立功,以图减轻罪名
戴罪立功,以赎前衍
❻ 戴结构是什么
右上包围结构。
基本释义:
1、把东西加在头、脸、颈、胸、臂、手等处:戴帽子。
2、头上顶着;承当着:披星戴月。
3、拥护;尊敬:爱戴。
组词:
1、爱戴
敬爱拥护。李准《马小翠的故事》:“她在学校里是个非常受同学爱戴的红领巾。”
2、拥戴
护推戴。茅盾 《子夜》三:“就是不知道眼前这几个人是否一致把他当首领拥戴起来。”
3、穿戴
穿着;佩戴。《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忙取一件旧衣服,一顶旧帽子,穿戴起来。” 清 李渔 《奈何天·伙醋》:“凤头冠,送人穿戴。” 冰心 《分》:“外面又穿戴上一色豆青绒线褂子,帽子和袜子。”
❼ 戴字什么结构
戴是右上包围结构。
戴拼音dài
简体部首戈部,部外笔画13画,总笔画17画
1、加在头、面、颈、手等处:戴帽子。
2、尊奉,推崇,拥护:戴仰。
3、姓。
相关组词:
1、盖戴[gài dài]
覆罩。
2、衔戴[xián dài]
报恩。
3、扶戴[fú dài]
扶立拥戴。
4、戴角[dài jiǎo]
头顶上生角。
5、披戴[pī dài]
做道士。
❽ 戴是什么结构的字
“戴”是右上包围结构的字。
基本释义:
1.把东西加在头、脸、颈、胸、臂、手等处:戴帽子。戴眼镜。
2.头上顶着;承当着:披星戴月。戴罪立功。
3.拥护;尊敬:爱戴。感戴。
组词:爱戴、拥戴、穿戴、佩戴、戴孝
(8)戴帽子的戴是什么结构啊扩展阅读:
1、爱戴
敬爱拥护。李准《马小翠的故事》:“她在学校里是个非常受同学爱戴的红领巾。”
2、拥戴
护推戴。茅盾 《子夜》三:“就是不知道眼前这几个人是否一致把他当首领拥戴起来。”
3、穿戴
穿着;佩戴。《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忙取一件旧衣服,一顶旧帽子,穿戴起来。” 清 李渔 《奈何天·伙醋》:“凤头冠,送人穿戴。” 冰心 《分》:“外面又穿戴上一色豆青绒线褂子,帽子和袜子。”
4、佩戴
插戴;佩挂。冰心《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周总理》:“千万条黑纱,千万朵白花,在人们的臂上胸前佩戴起来了。”
5、戴孝
戴孝。指死者的亲属在一定时期内着孝服或缠黑纱、扎白带等表示哀悼。《金瓶梅词话》第六八回:“吴银儿道:‘爹故意又问个儿,与娘戴孝一向了。’”杨朔《“阅微草堂”的真面目》:“要是丧事,大家还得戴孝。”
❾ “戴”字的汉字结构是什么
半包围结构
❿ 戴的部首是什么,是什么结构
戴的部首是十,戴的结构是半包围结构,戴的拼音是dài。
基本释义:
一、形声。本义:增益。
二、同本义。
分物得增益曰戴。——《说文》。段玉裁注:“引申之凡加于上皆曰戴。”
三、古国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民权县东。
宋人、 蔡人、 卫人伐 戴。——《春秋》
四、加在头、颈、面、肩上、胸上。
戴,覆也。——《尔雅》
五、拥护,从各方面给予支持。
庶民不忍,欣戴武王。——《国语·周语上》
六、敬奉,尊奉 。
如:戴日(敬奉太阳);戴德(感戴恩德)。
相关组词佩戴插戴戴白戴星戴阳
一、佩戴
[pèi dài]
(把徽章、符号等)挂在胸前、臂上、肩上等部位:~校徽。~肩章。也作佩带。
二、插戴
[chā dài]
女子戴在头上的装饰品,即首饰,特指旧俗订婚时男方送给女方的首饰。
三、戴白
[dài bái]
头生白发。形容人老。《汉书严助传》:“戴白之老,不见兵革。”
四、戴星
[dài xīng]
顶着星星。喻早出或晚归。唐王绩《答冯子华处士书》:“或时与舟人渔子方潭并钓,俯仰极乐,戴星而归。”
五、戴阳
[dài yáng]
中医学术语。指下焦虚寒而面赤体热、下虚寒而上假热的症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