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江西上饶的冬天天气情况怎么样急求!!!
上饶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低温少雨
⑵ 江西上饶市气候
来我们上饶这边需要带短袖,春秋衣外套,棉袄,一年四季的划分还是比较明显的,最冷在过年前后一两个月,一般0℃左右,不会太冷,大多数人一般冬天穿一件内衣,加一件毛衣,一件棉袄就足够应付了,夏天热到38℃左右,有空调的不会难受
上饶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较长的特点。
全市全年平均气温为16.7~18.3℃,年最冷(1月)平均气温为2.6~4.9℃,;年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32.0~35.0℃
年日照时数为1780~2100小时之间,占可照时数的40~47%。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1850毫米,属降水较多地区。
一句话,这边适宜生活和工作,不然也不会被评为2010全国十大最幸福城市之一了,呵呵,欢迎你来我们上饶
⑶ 江西上饶天气什么时候转暖,现在都到九九了,天气为什么还这么冷
今年稍微有点反常 适应适应就好
⑷ 上饶的民风民俗
1、婺源傩舞
傩舞是我国古代长江流域流行的一种舞蹈,舞者戴着各种质朴而夸张的面具,带有鲜明的巫术色彩,最早是一种祈福和祷告的仪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民间舞蹈。
在《论语》、《古今事类全书》和《后汉书礼仪志》等书籍中均有记载。傩舞在婺源段莘乡庆源村、秋口乡长径村和李坑村一带颇为盛行。
傩舞的面具有四五十种,一般为木雕,脸谱生动,忠奸贤愚、喜怒哀乐都是表现的主题。傩舞的传统节目有《开天辟地》、《刘海戏金蟾》、《双猴捉虱》、《后羿射日》、《张飞祭枪》、《判官醉酒》、《猴王降耗子精》等数十个,舞蹈动作粗犷而朴实。
2、板龙灯
每年的的元宵节前后,在玉山、婺源、上饶县等一带的农村都有舞板龙灯的习俗。即用竹骨彩纸扎成龙头龙尾,龙身由各户自扎,每户各置一长条形板凳,上扎二至五个花灯为龙身。
各节花灯内点蜡烛,每节板上两盏花灯,长达2米,由一人手持。一条龙灯由上百节板灯连接组成。元宵之夜,穿行于村镇小道,灯光映天,如巨龙游走。引来万人空巷,场面非常壮观。
3、赛龙舟
每年的端午前后,上饶市的信州区和滨湖地区的波阳、余干等县都会举办各种规模的龙舟赛。在信江流域,在鄱阳湖上,彩旗招展,鼓声阵阵,各式龙船争先恐后,吸引了两岸大批民众加油喝彩,一时道路为之堵塞。
⑸ 上饶3月底的天气怎么样应该穿什么衣服合适呢
随身带着行李箱 内装一年四季衣
⑹ 上饶过年的风俗习惯
1、买年货:市场经济如此发达,想吃啥想穿啥都能买来。而在过去,孩子们听到锅里沙沙沙炒豆子的声音,年就近了。炒豆、炒番薯干、炒米焦等老土食品现在的孩子们已是不屑一顾了,但我们这些上了些年纪的还是有些怀念的。
2、送灶神, 贴年画:吃年夜饭, 守岁,拜年,似乎是全国上下大同小异,也就不去一一细说。下面最主要说说滚龙灯、闹元宵。
3、滚龙灯: 以前每年过年,上饶工商联、东市街道、西市街道联袂组织彩灯游行,职员群众排着队伍,张灯结彩绕城一周,市民纷纷驻足观看,城郊的乡村自发地组织板龙灯客串于乡里村间。而上饶孩子们的“滚龙灯”就更随意了,邀上几个好伙伴,组成“滚龙灯”小分队,穿堂过屋去玩。“滚龙灯”的装备十分简易,用稻草扎成一尺长,直径5厘米的龙头、龙身、龙尾;再用红纸或红布包裹起来,上面点燃蜡烛;一人持一节,连接起来就是龙灯了。滚龙灯一般都不走远,都在自己住的附近区域,如果是东市的绝对不会跑到西市去的,因为那里是别的孩子的地盘,闯入人家的地方是会发生火并的。所以大过年的犯不着大动干戈。小孩“滚龙灯”挨家挨户都要去走一走,唱着自编的《龙灯歌》:“龙灯归屋,火炮蜡烛,龙灯归厢间,银子大满间。”吉利的话乐得东家眉开眼笑,这时就会给红利孩子,多的一元钱,少的5角钱。积少成多,一夜下来也有几十元,然后平均分派红利。不过也有扫兴的时候,有的小气的东家一毛不拔,嫌小孩鼓噪,顽皮的孩子就反齿相讥地把《龙灯歌》改唱为:“龙灯归屋,火炮蜡烛,龙灯归厢间,聋子大满间。龙灯尾巴一翘,老板奶跌的煤沙窖”不吉利的话气得东家笑哭不得。
4、过元宵:过元宵是过年行事节目的落幕戏。上饶元宵节的文化符号是“灯”。上饶灯的种类很多:高翘灯、桥灯、花船灯、蛙蚌灯。
⑺ 江西省上饶市过年的习俗
1、祭灶
祭灶在我国民俗中历史悠久,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2、接玉皇
中国民间认为灶王爷上天之后,玉皇大帝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
3、洗福禄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4、贴门神
作为民间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中国民间深受人们欢迎的守护神。 按照传统习俗,每到春节前夕,家家户户便忙碌起来写挥春贴对联和门神,祈福来年。
5、压岁钱
压岁钱,春节习俗之一,是由长辈派发给晚辈的,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⑻ 过了春节了。现在还用买棉袄吗江西上饶,还是穿卫衣就可以了,不知道气温会不会下降
上饶春天感觉天气有些潮,加上初春气温来说,感觉蛮冷的。
因此我觉得棉袄可以买,楼上的广东确实不冷,和上饶两个情况
一般棉袄是冬季购置的,虽然感觉上是有点买迟了。就看你缺不缺了
而且衣服买来,今年穿不上就当给明年置办了,最主要是自己感觉湿度和气温
现在天气容易感冒,建议多参与体育锻炼,强身健体,身体健康了,也不容易生病
⑼ 江西上饶上饶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
上饶梅雨和南方其它省市一样,都是在6月6日-7月19日之间
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 ”。在中国史籍中记载较多。如《初学记》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雨”。唐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等。中国历书上向有霉雨始、终日的记载:开始之日称为“入霉”,结束之日称为“出霉”。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霉,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入霉总在6月6~15日之间,出霉总在7 月8~19日之间,中国东部有一个雨期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明显雨季,由大体上呈东西向的主要雨带南北位移所造成,是东亚大气环流在春夏之交季节转变其间的特有现象。6月中旬以后,雨带维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⑽ 江西上饶的春节习俗
跳傩是有严格的时间限定的,一般是农历正月初一到十六,初一叫“起傩”,十六叫“搜傩”。“起傩”之后,傩班开始四处巡回,十六日回村“搜傩”。“搜傩”仪式极其热烈隆重,四邻八乡的乡亲们在这一天夜晚往往都要赶到石邮村自己的亲戚家中来,村里往往也要摆上几桌到几十桌,集中招待一些来此地观傩的“上面人”。
傩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精神逐鬼,祈福免灾的文化现象。傩文化包括傩庙、傩神面具、傩舞、傩戏、傩符、傩服饰、傩兵器等组成的一个复杂整体,包含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戏剧学等许多方面的内容。
过年要挂的红灯笼 1、腊八:农历腊月初八,是汉族传统的节日,作为“年禧”即将到来的信号。作为传统,这一天要喝腊八粥,制作腊八蒜。参见腊八节2、 祭灶,就是小年送灶王爷上天 3、扫尘, 4、贴春联,贴年画, 5、 请神,拜神,送神, 6、烧香,燃烛, 7、挂灯笼,灯笼里点蜡烛,烛焰蹿动,真好看.要是放一个电灯泡,可就逊色多了. 8、拜祖先, 9、 敲锣打鼓, 10、年夜饭,守岁, 11放鞭炮, 拜年, 压岁钱, 12踩高跷,舞龙灯, 13阖家团聚。出门在外学习工作的人要回家与父母团聚,一起过年。 14尽管大陆春节法定假日是三天,但很多地方(特别是非国有单位)要到正月初八才正式上班。
[编辑]
初一早,初二巧,初三困到饱,初四神落地,初五隔开。(闽南语发音)
* 初一:穿新衣,祭祖,到庙里拜佛祈求一年好运。
* 初二:回娘家。出嫁的女儿在这一天回娘家与家人团员,又称初二回娘家
* 初三:老鼠娶亲。从除夕到大年初二连续几天下来的疲累,到初三正是好好休息的时候,古人也说是爱护动物,不要打扰老鼠娶亲的好事,故说初三困到饱
* 初四:神落地。诸神回到人间,家家户户准备祭品,祈求神明保佑。
* 初五:隔开。新春结束,商店开张,祭拜财神。
3.年三十晚(无年三十就在年廿九)吃团年饭,一年到头一家人齐齐整整团聚。年初二吃开年饭。
4.行花街,每年春节按历代习俗,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年宵花市。年宵花市一般在春节前十天左右开始,到年三十晚十二点结束,除夕夜是年宵花市的高潮,越接近年初一人气就越旺。花市摆卖鲜花,年桔,工艺品等。春节佛山家家户户都会插上鲜花来过节,桃花是必不可少的迎春花,祈求来年鸿运当头,走个桃花运的意思。金桔象征“大吉大利”。与金桔同类的四季桔、金蛋果、朱砂桔等,同样能起到这个作用,所以一般家庭只选购其中一种。与其相类似的还有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还有水仙花也是佛山人过年的摆设之一。
5. 拜年。无论带了多少礼物,但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
回娘家,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表示姑娘对娘家的思念。
6.派利事(红包或压岁钱)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利事主要意义在于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因此,在分派利事的长辈面前打开利事,是不礼貌的做法。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
7.正月十六行通齐,佛山有句俗语“行通济,无蔽翳” 。当天买行运风车和生菜走通济桥,祈求吉利好运和生财(生菜的谐音)。祭灶 扫年 年市 贴春连 年画 接财神 年夜饭 压岁钱 守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