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職業正裝 > 人民日報校服

人民日報校服

發布時間:2022-02-25 22:11:20

校服褲子裡面有一層白網 是干什麼

校服褲子里的白網的作用是:

1、吸收汗嘖

2、防靜電作用

最好不要拆下來,因為拆了就會有靜電,吸收汗漬的作用也會大大削弱,進而褲子就會吸附在腿上,這時候就需要你去拽褲子,特別不舒服。

(1)人民日報校服擴展閱讀:

校服的發展歷史:

自從辛亥革命以來,校服的變遷追隨著歷史的腳步一路蜿蜒前進,承載著我們每個人少年時代幾乎全部的歡笑和淚水,在我們記憶里熠熠生輝。

從辛亥革命到二十年代:制服式校服首次出現

辛亥革命雖然沒能把中國從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成功解救出來,卻大開大闔地打破了幾千年來「人分五等,衣分五色」的舊時代衣著制約。新文化運動的春潮更是喚醒了人們對美的渴望,年輕一代顯出空前的天真、輕松和愉悅。

三十年代:旗袍在校園內得寵

三十年代出現的旗袍款校服,逐漸代替了原本的裙衫式制服,而三十年代也是旗袍最為流行的十年。

四十年代:延續了三十年代的服裝風格

五十年代:比較隨意,缺乏特定校服

在建國之初,全國人民自動穿起藍色、灰色的幹部服、列寧裝、棉大衣。長衫馬褂至此基本退出歷史舞台。58年以前,風氣還是比較寬松的,大學女生還會穿著彩色呢子大衣,楊沫的《青春之歌》講的就是這段時期的事。

六十年代、七十年代:舊軍裝:接二連三的「運動」抹煞了錦綉河山的絢麗色彩,稍微鮮艷、新穎的衣服都受到了壓制,看看這時期的學生吧,草綠色的舊軍裝就是他們最主要的色彩。(但這可不算校服,這段時期「校服」這個詞從我們國家消失了)

八十年代:校服重新出現

改革開放後,我國的服飾終於迎來了百花齊放的春天,在80年代後期, 「校服」這個字眼,也逐漸重回我們的視線。一開始比較散亂,校服不是每個學校都有,有校服也是一個學校一個樣,沒什麼統一的要求。

九十年代及二十一世紀初:運動校服一統天下

此時中國大陸的校服普遍以運動服為主,顏色主要有藍,紅,綠,白等,面料以滌蓋棉,金光絨等為主。這在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強化學校的整體形象,增強集體榮譽感上起到了主要作用。國家教育部在1993年就下發文件,要求加強中小學生著裝工作。

二十一世紀:制服式校服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籠統的運動校服已經滿足不了學生及家長們的要求,越來越多的韓版,制服式的校服出現在人們的視野。

制服能一定程度上傳播社會禮儀文化,培養孩子的社會規范性。美觀、舒適、安全是制服的主要表徵,制服設計中加入一定的時尚元素,既不失制服的規范,又能凸顯孩子的青春活力,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

Ⅱ 快!快!穿校服的壞處。我們常州市覓渡橋小學明天開辯論會

1.穿著校服太不方便,令學生有拘束的感覺。盡管這是一種身份象徵,但一張學生證不就可以代替了么?為什麼要約束學生的穿著呢?
2.校服的厚薄程度,有些人容易感覺熱,而有些人恰恰相反,遇到這種情況時就不得不添點衣服了。
3.校服普遍色調單一,難看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無法彰顯個性。學生時代就是成長的時代,是青春飛舞的時期,統一的校服是不是對青春的一種扼殺呢?
4.給學校領導腐敗留下空間。在利益驅動下,一些學校領導借訂制校服吃回扣,且相當嚴重。筆者手頭就有一例:浙江某市教育系統校服回扣案,共涉及74名中小學校長,違法、違紀金額高達103萬余元(《人民日報華東新聞》)。
5.侵害學生權利。中小學生穿什麼,只要不影響他人,完全是學生自己的權利。學校規定學生穿校服,是對學生權利的侵犯。

Ⅲ 校服里加了一層網,一穿就出很多小疙瘩,不穿又不行。該怎麼

病情分析: 你好: 上述情況屬於是有過敏的原因導致的, 建議去當地區縣級人民醫院皮膚科就診的
意見建議:上述情況要是已經確認是有校服引起的過敏,則是不要再穿校服,過敏葯物是可以選擇賽庚啶或者是氯雷他定維生素c片葡萄糖酸鈣片治療的。

Ⅳ 時評的前瞻

方向:觀照現實追求有思想的精彩 《廣州日報》評論版的此輪改版,從一開始就提出「做『好看』的黨報評論」的口號。「好看的黨報評論」,正是既要力求克服傳統黨報評論拒人千里之外的毛病,又修正近些年國內時評界存在的一些問題,從而一方面讓黨報評論更好發揮激濁揚清、引導輿論、助推社會進步的功能;另一方面順應Newspaper(新聞紙)向「Viewspaper」(觀點紙)轉化的大趨勢,讓時評擔當起「差異化競爭」的使命,做好「觀點營銷」這一更高級的報紙經營模式。何為「好看」的評論?「好看」不是單純以膚淺或偏激取悅讀者,而是一個多層次、多維度的組合,一言以蔽之,就是:觀照現實,追求有思想的精彩。第一,新聞性強,關注度高。「文章合為時而著」,這個「時」,首先就是「時效性」。對黨報評論而言,爭奪「眼球」就是爭取輿論引導力,因此,巧妙借力熱點事件展開有獨到角度的討論,比刻意避開熱點、自搞一套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傳播效果。比如,新改版後的《人民日報》評論版加強了對熱點新聞現象的關注,評論李雙江之子涉嫌輪奸事件的《孩子之過 教育之傷》、評論山西長治污染事件的《環保「最後防線」如何不失守》、評論地下水污染的《用法治向地下水污染宣戰》、評論歐洲馬肉風波的《食品安全呼喚「全球治理」》等,都是對新發生的新聞現象的剖析,時效性都很強。第二,觀照現實,善意理性。這就是「文章合為時而著」中「時」的更深層含義——契合時代的步伐、把握時代的脈搏、傾聽民間的呼聲、呼吸現實的空氣,以改造社會、促進社會進步的強烈責任和使命,以善意理性、建設性而非單純破壞性、顛覆性的出發點,為推動現實問題的解決提出真知灼見。這種「好看」才是能為社會進步提供「正能量」的「好看」。在這一點上,無論是《人民日報》評論版還是《廣州日報》評論版,均體現出高度的自覺,前者的《「家庭農場」應避免急於求成》、「兩會會風新期盼」系列評論、評論上海「毒校服」的《以制度供給化解「校園風險」》等,後者的《勿讓僥幸心態毀了一個行業》《政府集中供養孤兒並非上上之策》《十面「霾」伏,亟須從吐槽走向行動》《面對問題「二代」 多些「健康圍觀」》等,無不體現著黨報評論工作者助推時代進步的強烈使命感。第三,富有見地,能與讀者形成「見解的共鳴」。在信息爆炸和新聞同質化的時代,真知灼見是相對稀缺的,因此真正有獨到觀點的評論文章是會讓讀者擊案叫絕的、是可以「好看」的。《廣州日報》提出評論版要透過新聞現象、追求「深邃的思想」,也正是基於這一認識提出的更高要求,《一次巨賠判決勝過千次事後抽查》《幹部「夢見小米湯」的無奈與反思》《警惕高房價成為城鎮化的阻力》等,均在朝著這一方向努力。第四,文本精美,易讀耐讀。子曰,「言之無文行而不遠」。黨報評論要發揮自身引導輿論的功能,首要前提是必須爭取讀者,否則一切都是空談。因此,必須增強可讀性,做到深入淺出,實現文本的易讀、耐讀,力爭精美、韻味更足。《廣州日報》評論版的改版目標之一就是:進一步突破國內黨報評論版司空見慣的艱澀枯燥、平鋪直敘、缺乏激情和感染力定勢,讓評論文章「更好看」。(《談如何做「好看」的黨報評論、理論》,摘自《中國記者》,作者徐鋒,人民網)

Ⅳ 華西大學怎麼樣

外校招生人員請不要攻擊華西大學,招生說自己學校好就行了,不要說別的學校不好。要不就沒有大素質素質了。更不要說自己是華西大學的學子,零幾級等。華西大學給學子提供信貸,華西在飛速發展,誰會說母校不好。一看你就是招生的在編謊言。有說是02級學生就更不是華西學子了。華西現在的發展在20校慶時就讓他們感到驕傲了。咱們會說母校不好。華西的現在很好!!!

看華西的八個方面,關注國家的關注與報道:
1、社會的關注,「教育扶貧、信貸助學」、「華西模式」辦學、
「讓貧困有志青年都能上大學」、「為家庭分、為社會分壓」
2、學校榮譽:扶貧示範大學、十大知名品牌學校,學生成績優秀,學校成就輝煌

3、社會實踐,「自強自立、鍛煉自我、認知社會」,為家庭減輕負擔
4、軍訓及管理,准軍事化管理,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擁有健康的體魄,為社會貢獻五十年
5、校校合作,國家證書學校頒發。學歷更上一層樓
6、校企合作,為學子提供更好的實習就業基地。

7、就業推薦,企業走進校園,學子在家應聘。就業更有保障
8、校園環境,「人文向陽、生態紅河、現代楊凌」,佔地3000多畝,綠化70%以上。
國家關註:扶貧學校,自強自立,減輕家裡負擔
6月7日晚10時7分中央七台再次報道
6月6日早8時20分中央四台第一時間報道
6月5日人民日報整版報道
5月1日中國青年報整版報道

Ⅵ 為什麼校服里的料子是網格狀的,為何不設計成別的樣子

警察有著標志自己職位的警服,象徵著為人民除害;護士有著標志自己職位的護士服,象徵著為病人服務,制服是一個符號、象徵物,它代表著一個身份並與我們腦子中的刻板印象相連接。學生都有學校統一製作的校服,代表了我們是某某學校的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校服大多是以白色為主,並且校服里的料子是網格狀的,這是為什麼呢?那一層網是防靜電網。除了靜電網以外,校服其他地方的設計每個學校都是不一樣的,校服是學校面貌的展示,每個設計有其深意。

現在很多的學生都比較愛美,他們有自己的一套審美體系,經常覺得自己的校服很醜,學校應該加入一些新的設計元素,顯得個性化,能跟上潮流。但我們要知道,校服的每個設計都是貼身為學生打造的,

Ⅶ 穿校服有什麼壞處(辯論賽用)

1. 不利於學生個性的培養
2. 不利於創新精神的培養
3. 在崇尚個性的年代,千篇一律的校服,是否扼殺了孩子們的審美發展,抹殺了個性
4 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想像力。根據生理學刺激反應理論,毫無個性的千人一服,不僅是對孩子個性的抹殺,也是對孩子創造力、想像力的打壓。
5天天穿同一件校服,違反了「事物是變化反展的」哲學道理,
6 大都是運動服之類,學生穿上雖然整齊劃一,但是不見得精神,對提振精神面貌無多大益處
7是校服都是按統一型號生產的,不是量體裁衣;
8學生穿校服,整齊劃一,看上去紀律不錯,其實這僅僅是表面現象。然而,不少領導看中的就是這種虛假的「紀律感」,強令學生穿校服,以顯示治校有方。
9穿校服將使個人所有衣服閑置,造成國家資源的極大浪費。
10穿校服多為強制執行,不利於我國民主制度的建立
11穿校服不利於我國民族服裝產業的發展。
日本 日本的學生制服都非常漂亮,在日本社會形成了一種時尚
美國 對校服要求寬松,學生可以自己選擇符合自己個性的校服,或者乾脆不穿校服
家長看法
學生不愛穿校服,家長怎麼看?一名家住南京市鳳凰西街150號、醫生出生的曹姓學生家長告訴記者,學生不愛穿,家長也不愛買。他的理由是,現在的校服一般都是非棉織品,系化纖成份,對正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學生極不利。同時,每一學生穿的校服又不是量身訂做,或大或小,或松或緊,有的由於褲子太長,體育課都沒有法子上;有的上裝太寬松,穿出來像個小老頭,男女不分,根本顯不出學生的青春氣息和活力。

Ⅷ 中國人民網簽名活動在哪裡

國強則民強,國富則民富,國家昌盛則民族亦昌盛。 趙世傑
風雨苦難我們一起走過,輝煌成就我們一起創造。
生吾炎黃,育我華夏。待之有為,必報中華。
我以我心愛祖國,我以我行報祖國。
我在祖國懷里成長,祖國在我心中紮根。
月是華夏明,家居祖國親!
祖國強,我強;祖國富,我富,我和祖國血肉相連!
中華崛起炎黃兒女生百福,民族團結歌舞昇平納千祥!
祖國,您讓我們挺起腰桿,我們為您添磚加瓦。
中華兒女心連心,遇到困難共打拚,和諧社會同攜手,祖國母親少煩憂!
青春和祖國一起閃光,光榮與夢想共同創造。祝共和國生日快樂!

Ⅸ 萊州中華武校收費標准

學校簡介 山東省萊州中華武校建於1992年, 坐落在美麗富饒的膠東半島,聞名世界的螳螂拳和吳式太極就發源在這里。佔地300畝,建築面積40000平方米,總投資4200萬元。學校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師資力量最強、校長年齡最輕的國際化文武學校。學校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執行國家全日制教學大綱,實行文武雙修。文科設學前班、小學、初中、高中、中專、大學函授六個教學部,37個教學班。武科設套路、散打、拳擊、柔道、摔跤、泰拳、跆拳道、女子防身術、中華絕活、影視表演10個項目。學校現有專業教師和優秀教練176人,國內外學員2600多名。 學校堅持「以德育人,文武雙修」的辦學方針,著力於培養一流人才。武科教學成績卓著:2000年青島國際武術錦標賽,奪得國內組團體第一名;山東省「希望杯」武術(套路)錦標賽,囊括4個團體第一;2000——2003年,連續四年單獨組隊參加全國散打王爭霸賽:2000年在「中國武術散打王南北武校對抗賽」中以4:1大勝對手、2001年奪得散打王總冠軍、2002年在6個級別的角逐中奪得4個級別的冠軍、2003年囊括輕、中、重量級冠軍;2001年在「中國、美國、義大利散打爭霸賽」中,代表中方出戰,以5:2的大比分傲視群雄;2002年在「中國萊州 —— 美國加州散打對抗賽」中,以7:0的絕對優勢大獲全勝;2003年在全國「武術之鄉」散打比賽中獲團體第一名;2004年4月25日在法國巴黎舉行的「中法武術散打對抗賽」中,以5:2的優勢獲勝。學校藝術團由國內外名家執導,表演節目精彩紛呈,久負盛名, 足跡遍布大江南北,並遠赴亞、歐許多國家和地區。聘請中國著名的詞作家、藝術家為學校創作譜寫了題為《光耀中華》的校歌,排練了大型武術劇《中華武魂》,以及多套系列演出節目和團體操,能夠適應多種內容的活動需要,使自己的演出市場不斷擴大,節目水平不斷提高,社會效益日見豐碩,呈現出應接不暇的良好局面。每年應邀參加演出活動30餘場,先後參加了北京國際旅遊文化節、濰坊國際風箏節、煙台APEC博覽會、泰山國際登山節和青島紀念申奧成功晚會、環球小姐 中國總決賽頒獎晚會等重大演出,並多次赴韓國、新加坡、美國、加拿大等國作交流演出,深受歡迎。特別是2002年10月,應第十四屆亞洲運動會組委會邀請,學校藝術團66人赴韓國釜山,為亞運會武術 比賽開幕式作專場表演,開創了國內武校在國際大賽開幕式上推崇中華武術文化的先河。黨和國家領導人、國家體育總局局長袁偉民、國際奧申委副主席魏紀中給予了高度評價。2003年9月,應全國第七屆少數民族運動會組委會的邀請,藝術團120人赴寧夏參加開幕式表演,受到寧夏黨政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極力 贊譽。2004年1月24日,組團參加「中法建交40周年慶祝活動」,七十萬巴黎市民在著名的香榭麗舍大街,觀看了來自東方文化的表演,我校表演的傳統國粹中華武術,受到當地民眾和華僑的熱烈歡迎。學校加強與影視界的合作,學生桑偉淋被香港大導演徐克看中,在電影《散打》中擔任主角,被新聞界譽為「第二個李連傑」;由寧夏電影製片廠製片,香港輝諄有限公司知名導演曹榮執導的兒童影片《聰明小鬼斗笨賊》,在中華武校攝制並發行,32名小學員參加了拍攝。連年高考升學率為98%,其中本科生佔96%。先後向北京體育大學、解放軍體院、成都體院、山東體院等十多個國家重點體育大學輸送了1000多名優秀運動員,向社會各界輸送各類人才2000多名,其中有75名全國冠軍和32名世界冠軍。 在縱橫國內體壇的同時,萊州中華武校還把辦學視角撒向國外,通過多種渠道,與外國體育團體建立友好合作關系,不斷派出使者到歐美和東南亞進行武術交流。先後在美國、法國建立了武術分校,與美國東洋武道大學締結姊妹學校,與韓國釜山武協建立友好交流關系,和加拿大高貴林市武術學校結為姊妹並聯合辦學。美國、加拿大、以色列、韓國、日本、義大利等國家的留學生定期來我校交流和學習培訓,學校定期派學生到國外培訓或參加交流演出活動。 學校先後被授予「全國十大武術名校」、「全國先進武術館校」、「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人民日報》、《大眾日報》、《中國體育報》、《大公報》、《東亞日報》、《釜山日報》、《歐洲日報》及中央電視台、香港鳳凰衛視、韓國電視台、北京電視台、山東衛視等多家新聞媒體對學校和校長的事跡作過專

Ⅹ 冬季校服褲裡面的那層白網是干什麼用的可以剪了嗎

冬季校服褲裡面的那層白網的作用

一、防水

冬季比較寒冷,如果校服不慎打濕,冬季校服褲裡面的那層白網,可以有效隔開外層與內層的空間,使水不至於一下子就滲透到肌膚層衣服,起到保暖、隔濕的作用。

二、防汗

如果在運動等時候,大量出汗,冬季校服褲裡面的那層白網可以使汗水不至於將校服粘在身體皮膚上,冬季校服褲裡面的那層白網可以起到隔水、間隔的作用,使衣服與皮膚之間形成小氣候的隔絕層,使穿著更加舒適、乾爽。

三、防靜電

冬季穿衣服時,外衣內一般都有毛衣、毛褲、秋衣、秋褲等內衣。內衣與外衣之間,靜電或濕水等容易粘在一起,既不舒適、又不美觀。而冬季校服褲裡面的那層白網可以有效減少靜電,使內衣外衣不粘連,使校服更美觀、舒適。

冬季校服褲裡面的那層白網,既然是專門的服裝設計師考慮周全才加上的,如果剪除,褲子會粘在腿上,時時需要拽褲子,特別不舒服、也不雅觀。所以最好留下,不要剪除。

(10)人民日報校服擴展閱讀

建國以來校服的演變

1、五十年代:比較隨意,缺乏特定校服

在建國之初,全國人民自動穿起藍色、灰色的幹部服、列寧裝、棉大衣。1958年以前,風氣寬松,大學女生還會穿著彩色呢子大衣,王蒙的《青春》就是寫的那段時間。

2、六十年代、七十年代:舊軍裝

隨當時國家的主要情況,草綠色的舊軍裝成為校園最主要的色彩。

3、八十年代:校服重新出現

改革開放後, 「校服」這個字眼,逐漸重回校園。一開始比較散亂,校服不是每個學校都有,有校服也是一個學校一個樣,沒什麼統一的要求。

4、九十年代及二十一世紀初:運動校服一統天下

此時中國大陸的校服普遍以運動服為主,顏色主要有藍,紅,綠,白等,面料以滌蓋棉,金光絨等為主。這在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強化學校的整體形象,增強集體榮譽感上起到了主要作用。國家教育部在1993年就下發文件,要求加強中小學生著裝工作。

5、二十一世紀:制服式校服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籠統的運動校服已經滿足不了學生及家長們的要求,越來越多的韓版,制服式的校服出現在人們的視野。

制服能一定程度上傳播社會禮儀文化,培養孩子的社會規范性。美觀、舒適、安全是制服的主要表徵,制服設計中加入一定的時尚元素,既不失制服的規范,又能凸顯孩子的青春活力,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

與人民日報校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校服配短褲 瀏覽:769
兩種色織衣咋配才好看 瀏覽:344
明星同款條紋襯衫預訂訂購價格 瀏覽:962
原宿夾克女哪個牌子好 瀏覽:71
淺灰色褲子配什麼體恤 瀏覽:833
憋不住是拉在褲子里 瀏覽:887
北京褲子批發市場大全 瀏覽:937
買了衣服買褲子怎麼辦 瀏覽:853
帽子男嘻哈帽的帶法 瀏覽:270
中老年新款秋裝女裝外套女裝批發 瀏覽:305
黑色風衣搭配女土 瀏覽:865
粉紅色衛衣搭配什麼顏色裙子 瀏覽:862
不帶流蘇的圍巾怎麼系 瀏覽:907
冬天的圍巾怎樣畫 瀏覽:208
粉色褲子配什麼顏色襯衫好看嗎 瀏覽:111
少女女裝的品牌有哪些 瀏覽:370
美標真絲睡衣的價格是多少 瀏覽:569
冬天衣男搭配 瀏覽:842
胖女孩不能選擇的裙子樣子圖解 瀏覽:503
褲子蹭白了怎麼弄掉 瀏覽:571